莲池区

莲池区 莲池区建置沿革 莲池区行政区划 莲池区地理环境 莲池区自然资源 莲池区人口 莲池区政治 莲池区社会事业 莲池区风景名胜


莲池区,隶属于 河北省 保定市,是保定市中心城区之一,2015年5月 北市区和 南市区合并为莲池区, 莲池区是保定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保定市商业、科技、教育、科研聚集区。截至2018年,辖10个街道、7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173平方千米,2014年常住人口为69万。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3.8亿元。莲池区名源于历史上 保定八景之一的“莲漪夏艳”,即初建于770多年前的古莲花池。本次区划调整,将“莲池”命名为保定新的市辖区名称,充分弘扬了保定地域文化,彰显古城特色,增添城市 魅力。莲池区著名景点有 大慈阁、 直隶总督署、 古莲花池、钟楼、 光园、 清真西寺、天主堂、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城隍庙、植物园等。1953年,河北省 保定市原一区和四区成立,原 北市区成立。1955年,原一区、原四区更名原南市区。 详情


莲池区地名网_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资料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介绍

莲池区,隶属于 河北省 保定市,是保定市中心城区之一,2015年5月 北市区和 南市区合并为莲池区, 莲池区是保定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保定市商业、科技、教育、科研聚集区。

截至2018年,辖10个街道、7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173平方千米,2014年常住人口为69万。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3.8亿元。

莲池区名源于历史上 保定八景之一的“莲漪夏艳”,即初建于770多年前的古莲花池。本次区划调整,将“莲池”命名为保定新的市辖区名称,充分弘扬了保定地域文化,彰显古城特色,增添城市 魅力。

莲池区著名景点有 大慈阁、 直隶总督署、 古莲花池、钟楼、 光园、 清真西寺、天主堂、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城隍庙、植物园等。

1953年,河北省 保定市原一区和四区成立,原 北市区成立。

1955年,原一区、原四区更名原南市区。

1959年,北市区与南市区合并为路东区。

1960年,路东区与路西区合并为市区。

1961年,保定市市区划分为新市区、永华区、裕华区、新华区四个区。

1962年9月,永华区和裕华区北半部再次合并为北市区;兴华区和裕华区南部合并成立 南市区。

1987年11月,韩庄、东金庄两个乡共18个行政村划归北市区管辖,由此,北市区的辖区增加到5个街道、2个乡:和平里街道、五四路街道、中华路街道、西关街道、建华路街道、韩庄乡、东金庄乡。撤销郊区建置,杨庄、南大园、焦庄三乡划属南市区。

1998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县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后,北市区辖5街道3乡,共57个村、80个居委会。 清苑县部分地区划归南市区,南市区部分地区划归北市区。南市区辖5个街道、4个乡:联盟街道、红星街道、裕华街道、永华街道、南关街道、杨庄乡、南大园乡、焦庄乡、五尧乡。

2015年5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原 北市区、 南市区合并为莲池区。

截至2018年,莲池区下辖10个街道,7个乡: 和平里街道、 五四路街道、 西关街道、 中华路街道、 东关街道、 联盟街道、 红星街道、 裕华街道、 永华街道、 南关街道、 韩庄乡、 东金庄乡、 百楼乡、 杨庄乡、 南大园乡、 焦庄乡、 五尧乡。 区政府驻五四路街道七一中路789号。

莲池区位于 保定市城区核心区, 地理坐标为北纬38°49′—38°56′,东经115°21′—115°34′。北与 徐水区毗邻,南与 清苑区、 满城区接壤,东与 清苑区相接,西与 竞秀区相连。距首都北京140公里,距天津市145公里,距 秦皇岛市360公里,距石家庄市127公里。莲池区区域总面积173平方千米。 莲池区

莲池区地处大清河系 冲积扇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西北部偏高,东南部偏低。坡降为千分之一,海拔最高点为21.55米( 大慈阁),最低点为13.2米。由于受 界河、 漕河影响,形成洪积冲积扇平原,平原上有指状缓岗和扇间 洼池。指状缓岗一条是从大边坨、中鲁岗、高庙、四里营经市区到杨庄、东康庄,总长为15千米,宽0.5—1千米;一条在北章、南章、小车、颉庄、李七店、西马池、西韩蒋一带,总长18千米,宽2—3千米。相对高差为0.5—1.5米,缓岗之间部分有大小不同的扇间洼地。区域内土质主要由粘质砂土和砂质土壤构成。耕地面积为2881公顷。

莲池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气温最高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6.7℃。气温最低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4.3℃。无霜期213天,年日照256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69.6毫米。地面气流明显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风向以西南风和东北风最多,年平均静风频率17.4%。大风多集中在春季,尤以4月多风,夏季暴雨时伴有6—7级大风。

市区原生乔木物种主要有 旱柳、 杨树、 榆树、 臭椿、 国槐等;草本植物有白羊草、荆条、小针茅、苔草、芦苇、香蒲、黄背草、天南星等。

动物资源大致类同于保定地区。鸟类是常见的陆栖动物类群。主要有 麻雀、 柳莺、 家燕、 灰喜鹊、 喜鹊、 斑啄木鸟、 野鸡等。

莲池区内有一亩泉河、侯河、 白草沟河横穿西南区境,特别是一亩泉,水质优良,泉水矿化度低,酸碱适中,是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截至2015年,莲池区总人口69万。 莲池区人口以汉族为主,境内还分布有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

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刘晓鹏

2017年,莲池区新增商标数3453个,共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支持资金1933万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新增国家、省、市级各类创新平台28个。

辖区有 华北电力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金融学院、 保定学院等高等院校6所;有 保定一中、 保定二中、 保定三中、 保定外国语学校等市属中学6所。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设区党校、农二师华山职业技术学校综合楼和学生公寓。

莲池区高等学校一览表

大慈阁

大慈阁建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位于保定市裕华路北侧。以“市阁凌霄”之美誉为古城保定的象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慈阁是一组寺庙建筑群体,因其主体建筑称大慈阁而得名。

大慈阁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的山门,门楣书“真觉禅寺”,门前一对石狮,穿过山门,东为钟楼,西为鼓楼。高5.4米,石阶22级,面宽17.54米,进深12.24米。底层面阔5间,进深2间。阁内有1尊观音菩萨像,东西两侧的壁画为十八罗汉画像及经变故事,阁内有楼梯可通二、三层,通高约25米。

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它历经私人、官府、书院、行宫和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227年,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 张柔元帅创建。明代,曾以“水鉴公署”的雅号盛称于世。因湖中荷花历年不衰,故明代以后称为 “古莲花池”。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 李卫在此修建莲池书院。乾隆十年(1745年),古莲花池辟为皇帝行宫。

古莲花池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7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陈列碑刻170方,代表作品有唐刻易州刺史田公德政之碑、宋刻蔡京送行诗碑、元刻老索神道碑铭、明刻西夏文经幢、清刻王阳明诗碑、莲池书院法帖、康熙御笔“龙飞”刻石、乾隆、嘉庆和道光御笔碑刻、历代修建莲池碑记、张裕钊·宫岛大八师生纪念碑等。还有《莲池书院展》、《根雕奇石展》、《保定作家群展》等。

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裕华路,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

原建筑始建于 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八帝,可谓是 清王朝历史的缩影。

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如 曾国藩、 李鸿章、 袁世凯、 方观承等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 溥仪逊位才废止。民国年间是 直系军阀 曹锟的大本营。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 国民政府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1988年1月被 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源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立的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历经北洋速成武备学堂、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官学堂、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几个阶段。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1912年更名 陆军大学迁往北京,同年 袁世凯在原址成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陆军军官学校位于保定东郊,原址为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经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官学堂和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不断扩建,学校由本部、分校、大操场和靶场四部分组成。本部占地190亩,分校占地100亩。本部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学校设校长1人,教育长1人,校副官数人。

保定军校学制三年。课程设置与教授方法参照日本和德国教育,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1923年8月,保定军校宣告停办。军校历时11年,共办9期,培养各类军事人才65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