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县

河曲县 河曲 河曲县建制沿革 河曲县行政区划 河曲县地理环境 河曲县自然资源 河曲县人口民族 河曲县经济概况 河曲县社会事业 河曲县风景名胜 河曲县名优特产 河曲县著名人物


河曲县是山西省 忻州市下辖县,位于 忻州市西北部,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地带,被 神府煤田、准葛尔能源富集区、朔州工业区、河东煤田等大工业包围,境内已经或即将建成的 神朔铁路、朔准铁路、黄河龙口大桥、韩河公路、 沿黄公路和府谷至河曲公路桥等便交通网络,使河曲融入晋陕蒙金三角区域经济板块,是承接呼、包、鄂、榆、忻、朔经济发展辐射力的枢纽带。至2010年,河曲县国土总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4镇9乡340村,总人口145136人,其中农业人口11.08万。河曲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河曲县地处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 河曲民歌、 二人台艺术已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曲县碓臼墕村二月二灯盏会也得到介绍。2013年,河曲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8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5.6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3亿元。201...

详情

河曲县地名网_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资料简介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介绍

河曲县是山西省 忻州市下辖县,位于 忻州市西北部,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地带,被 神府煤田、准葛尔能源富集区、朔州工业区、河东煤田等大工业包围,境内已经或即将建成的 神朔铁路、朔准铁路、黄河龙口大桥、韩河公路、 沿黄公路和府谷至河曲公路桥等便交通网络,使河曲融入晋陕蒙金三角区域经济板块,是承接呼、包、鄂、榆、忻、朔经济发展辐射力的枢纽带。至2010年,河曲县国土总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4镇9乡340村,总人口145136人,其中农业人口11.08万。

河曲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河曲县地处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 河曲民歌、 二人台艺术已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曲县碓臼墕村二月二灯盏会也得到介绍。

2013年,河曲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8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5.6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3亿元。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4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河曲县退出贫困县。

取“河千里一曲”之义名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县城西濒黄河,恰当河之弯曲处,因名河曲。

河曲战国属赵,一名林胡,又曰儋林。

秦汉属太原郡。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置 河西郡,为河西郡 宣武县地。

西晋末 刘渊据 离石,其地属刘渊。

南北朝时属北魏。

唐隶太原,为岚州宜芳县地。

五代北汉 刘崇置雄勇镇,属岚州。

宋太平 兴国七年(982年)建 火山军,同下州,领 雄勇、偏头、董家、 横谷、 桔槔、护水六寨。庆历初(1041年)增领下镇寨。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为“ 倚郭”。熙宁四年(1071年)废,属代州。

金 贞元元年(1153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州,后更名 隩州。兴定二年(1218年)九月改隶岚州。四年(1220年)迁治黄河滩许父寨。

元宪宗七年(1257年)省州县入保德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仍置县。六年(1373年)省,十四年(1381年)复置,隶太原府,别号荧台。编户7里。

清朝仍旧。顺治二年改为5里。东西广97里,南北袤180里。旧治在太原府西北480里。雍正二年(1724年),改隶 保德州。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迁治河保营。

民国三年(1914年)置道,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省划为七个行政区,河曲属第二行政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解放,属第二游击区行署二专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属 晋西北行署二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属晋绥边区行署二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属 晋绥边区雁门行署二专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雁门行署撤后直属边区行署。

1949年2月属 陕甘宁边区晋西北行署二专区;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设 忻县专员公署,河曲隶之。

1952年,划归忻县专员公署。

1959年1月,河曲、 偏关、 保德合并为“河曲县”,驻巡镇。

1959年7月1日又分三县,恢复原建置,此段属晋北专员公署。

1961年,晋北专署撤,河曲复归忻县专员公署。

1967年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属忻县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改为 忻州行署,河曲仍隶之。

至2012年,河曲县辖4个镇、9个乡: 文笔镇、 楼子营镇、 刘家塔镇、 巡镇、 鹿固乡、 前川乡、 单寨乡、 土沟乡、 旧县乡、沙坪乡、 社梁乡、 沙泉乡、 赵家沟乡。

河曲县行政区划
乡镇 下辖村
文笔镇 居委会、科村、焦尾城村、坪泉村、大东梁村、北元村、南元村、铁果峁村、唐家会村、船湾村、岱狱殿村、邬家沙梁村、蚰蜒峁村、沙畔村、庙龙村
楼子营镇 楼子营村、河湾村、娘娘滩村、罗圈堡村、大峪村、马连口村、梁家碛村、高峁村、天洼村、大塔村、吴峪村、上南沟村、下南沟村、柏鹿泉村、白洼村、柏树条村、大榆岭村
刘家塔镇 刘家塔村、董家庄村、郝家沟村、前大洼村、后大洼村、路铺村、万斛村、阳尔塔村、石城村、坪头村、崔家第一村、李家第一村、长尾沟村、董家沙也村、树儿梁村、臭儿洼村、仁义庄村、下邓草也村、中邓草也村、鲍龙咀村、上邓草也村、龙湾村、沙咀村、山庄头村、碓臼也村、黄尾村、串家洼村、红糜梁村、东梁村、上养仓村、下养仓村、冯家庄村
巡镇镇 河南村、河北村、河会村、樊家沟村、狗儿洼村、黄柏村、双庙村、侯家沟村、榆皮洼村、下榆皮洼村、吕家也村、桃山村、曲峪村、阳面村、上庄村、石梯子村、赤泥也村、田巨峁村、五花城堡村、五花城村、铺路村、夏营村、大埝也村、小埝也村、杨家寨村、沙坡子村、火石梁村、小榆岭村
鹿固乡 金鹿固村、石仁村、下榆泉村、上榆泉村、白家也村、南沙洼村、蒿梁村、庄子村、王寺峁村、杨乔洼村、大村、小埝村、尧坡村、乔鹿固村、祁家也村、向阳坡村、寺也村、城塔村、寨上村、阳坡泉村、大梁村、边家沟村、辛庄子村、骆驼也村、磁窑村、辉塔村、也头村
前川乡 前川村、星佐村、七星村、雨淋淋村、后川村、苍耳坪村、桑卜梁村、郑家洼村、夺印村、沙坡村、巩家梁村、牛草洼村、南也村、马家也村、石家庄村、前沟村、后沟村、刘家沙也村、李家沙也村、上沟北村、下沟北村、史家山村、大阴梁村
单寨乡 单寨村、龙脑角村、西坡村、狄家洼村、东火山村、太子店村、水沟村、文武坡村、团峁村、新林村、上打回头村、下打回头村、王龙家咀村、石板沟村、阳漫梁村、前石板沟村、神堂峁村、红崖峁村、马束坪村、草家坪村、窑峪村、瓦窑坡村、沙宅村、高家寨村、紫河村、胡家坪村、东会村
土沟乡 土沟村、河岔村、黑豆洼村、东铺路村、石洼村、前下庄村、后下庄村、岳家山村、横梁会村、俊家庄梁村、俊家庄河村、榆立坪村、潘家山村、王家山村、马圈洼村、石家梁村、榆立洼村、村沟村、兔坪村、寨洼村、新窑圪洞村、东上庄村
旧县乡 旧县村、旺山村、龙门沟村、火山村、沙万村、走马梁村、菅家沟村、王玉庄村、苗辛庄村、小五村、纸房沟村、杨家沟村、丁家沟村、杨家洼村、小王家也村、上炭水村、硬地峁村、范家梁村、铺沟村、河畔村、何家也村、刘元头村、闫家也村、大王家也村、下炭水村、河塔村
沙坪乡 沙坪村、刘家沟村、前麻地沟村、后麻地沟村、徐家也村、翟家沟村、武家庄村、赵家咀村、砖窑沟村、石偏梁村、圪达村、陆家寨村、杜家梁村、郭家庄村、聚宝沟村、郭家也村、葛真龙村、深也村、范家也村、白家咀村、张家也村、西山村、下也村、白道反村、高石崖村、黄反咀村、井湾子村、丁家洼村、胡坪咀村、木瓜梁村、乔家沟村、魏家沙坪村、许家坡村
社梁乡 社梁村、杨家也村、百里也村、尖山村、黄咀村、韩家湾村、香梁山村、围坪村、井峪沟村、堡宅梁村、新尧村、田家崖村、郝家也村、贾家也村、裴家甲村、李家居村、柳家甲村、井沟村、木柯桥村、榆卜咀村、刘家沟村、雷家峁村、沙也村、窨子村、赵元头村、军池村
沙泉乡 朱家川村、前红崖村、寨坡村、芦子坪村、铺上村、大耳村、沙泉村、高坡村、石沟塔村、坡底村、南天洼村、杜家山村、社科村、神树咀村、青阳塔村、石槽沟村、川口村、翟家洼村、前刘家山村、后刘家山村、阴塔村、后红崖村、高家会村、涧沟村、石棱村、双神堂村、东新窑村、李家沟村、南后沟村、戏皇村、焦家也村、红崖也村、李家山村、石也村、马家梁村、党家也村、前火盘村、后火盘村、上阳庄村、草棚村、下阳庄村、石盆峁村、卧牛湾村
赵家沟乡 赵家沟村、魏善坡村、阁老殿村、贾家山村、水泉村、金家沟村、张家塔村、大尾塔村、王家沟村、前泥彩村、中泥彩村、圪辽咀村、前磨地塔村、后磨地塔村、葫芦山村、龙王塔村、孙家沟村、枪佛也村、书石也村、东也村、黑豆儿村、白草坡村

河曲位于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介于东经110°9′—111°37′、北纬38°55′—39°25′之间。东临偏关、五寨,南接岢岚、保德,西北与陕西省府谷县、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 ,南北长56公里,东西宽35公里。

河曲县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最高达1500多米。西部黄河沿岸仅800米左右,境内丘陵起伏,海拔高度在836米至1637米之间,平均海拔1240米。由于流水切割,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河曲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间半山区多达2855小时,年平均气温在6.6—8.8℃之间,年平均降水35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

河曲县内有县川河、朱家川河、南曲沟、邬家沟4条较大支流。

至2013年,河曲县初步探明有相当储量的矿种共6类18种。其中煤储量120亿吨,分布面积400平方公里;铁矿储量15.6亿吨;石灰岩储量601亿吨,铝土矿储量1.79亿吨。

至2013年,河曲县地下岩溶水资源充沛,水资源总量6070万立方米。黄河流经76公里,落差53.1米,年平均流量823立方米/秒。

至2013年,河曲县可耕地面积62万亩(实际耕种42万亩),其中水浇4.57万亩,旱地68.45万亩,河曲县人均土地面积14.6亩,农业人口人均可耕地6.5亩。

至2013年,河曲县野生植物有十二科二百六十五种,旱作农业中以糜、 黍、豆、谷、土豆等小杂粮为主。河曲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20.96万亩,其中,阔叶林11.4万亩,灌木林13.16万亩, 疏林地2.04万亩,未成林(包括新造林地)35.79万亩,宜林荒山荒地58.50万亩,森林覆盖率14.6%。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鸡、山雀、雁、鹰、兔、黄河鲤鱼。

2010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河曲县常住人口为145136人。 河曲县境内以汉族人口为主。

2013年,河曲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8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8%;财政总收入完成15.69亿元,比2012年增长1.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3亿元,比2012年增长6.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3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34亿元,比2012年增长3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6亿元,比2012年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97元,比2012年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4535元,比2012年增长13.8%。

2013年,河曲县发展马铃薯种植8.3万亩,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87%;发展新型日光节能温室280亩,小弓棚蔬菜种植2000亩,富硒功能性农作物1800亩;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户130户,新建标准化羊舍2.2万平方米,河曲县牛饲养量达到7100头,羊22.3万只,猪5.2万头,鸡53万羽。“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47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1个,“三品一标”认证7个;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山煤河曲乳制品项目破土动工,农产品加工“513”企业销售收入实现2.15亿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73亿元,比2012年增长7%。粮食总产量首次达到1.28亿斤。

2013年,3座井工煤矿实现产能提升;神华国能河曲电厂二期、同德产销爆一体化、晋神磁窑沟煤矿、振钢癸二酸建成投产;神华神东低热值煤发电一期、神达选煤厂及输煤地道和3大露天煤矿相继开工建设;神华国能河曲电厂三期项目被神华集团列为A类实施项目。生产原煤1207万吨,比2012年增长17%;发电116亿度,比2012年增长13%。完成工业总产值85亿元,比2012年增长16%。

2013年,河曲县实现增加值17.15亿元,比2012年增长6.3%。房地产完成投资2.18亿元,比2012年增长98.4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8.75亿元,比2012年增长16.3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66.62亿元,比2012年增长22.9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1.51亿元。

2010年,河曲县在29所学校56个项目校园安全工程,总投资2901万元,其中,28所学校51个项目全部竣工,1所学校5个项目主体完工。总投资1.2亿元的河中新校区建设除运动区外,教学区和生活区工程主体全部完工。

2013年,启用 河曲中学新校区,完成8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4所,高考二本以上达线349人。

2010年,河曲县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13个县乡卫生机构100%达标,规划的209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并配备了合格的乡村医生和医疗设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全面启动实施,覆盖河曲县所有乡村,国家划定的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已投入使用。

2013年,河曲县储备医务人才46人,新农合参合率99.87%。 全县共有209个村卫生室,河曲县主要医院有:河曲县人民医院、河曲县第二人民医院、河曲县中医医院、河曲县妇幼保健院、大红鹰山区流动医院、河曲县精神病医院、河曲县妇婴医院等。

河曲县公路运输客货运站场10个,总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全社会民用汽车保有量451辆,其中:货车362辆,客车49辆,年客运量达71.4万人,客运周转量12950万人公里;货运量191.7万吨,货运周转量26565万吨公里。

2007年底河曲县通航里程为76公里,各类码头泊位15 个,年货运吞吐能力已达0.14万吨,客运吞吐能力3.25万人,全社会运输船舶16艘,总载重吨位17吨,全社会实现年水运货运量0.14万吨,货运周转量1.19万吨公里,客运量3.25万人,客运周转量7万人公里。

至2011年,河曲县总投资6199.2万元的“村村通”工程(59个行政村213.6公里)和“通未连通”工程(14个行政村16公里)全部完工。目前除4个行政村不具备条件外,其余行政村全面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

2013年,河曲县新建二级汽车客运站,完成长城大街等市政工程续建项目,完成污水抽排泵站、管网建设、管线入地等市政公用事业工程。引黄灌溉工程楼子营至县城段,正式通水浇地。实施173村3.74万人的饮水质量达标工程,“一村一井”竣工23处。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易地扶贫搬迁东兴社区项目主体完工,北元移民小区续建项目正在进行,两处可安置移民3120人。启动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村村亮等“五件实事”,安装完成260村5200盏太阳能路灯。

2013年,河曲县启动“一卡通”制度,新农保参保率99.4%,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95%,全民健康档案完成率90%;公开招聘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89名,安置退役士官16名,新增城镇就业215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478人。发放城乡低保金4235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351万元,发放灾民救助款物计283万元,五保供养1521人发放资金426万元,保障重点优抚对象、扶助其他社会救济对象943人发放资金594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98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0户,落实住房租赁补贴1170户230万元。发放冬季取暖用煤4.5万吨,免费碘盐供应355吨,启用定点屠宰场。

娘娘滩

娘娘滩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的黄河中流。相传汉文帝和其母薄太后被吕后诬贬于此,故作“娘娘滩“。与此遥相呼应的,还有上游不远处的另一小岛太子滩。曾建庙其上,以祀黄河。明正统年间被毁。近年来太子滩上出土的北魏瓦当,上书“万岁富贵”。

河曲县 状元塔

河曲县状元塔高31米,形似状元郎的如椽巨笔。日出黄河状元塔长长的倒影,穿越黄河,可以直达黄河对面的内蒙古的大口村。

文笔塔

文笔塔旧称状元塔,传说是为了平衡地运的。清初河曲很穷,民谣说:“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捡苦菜。”为了翻身,县吏乡绅请来了堪舆家。相传这位先生走遍了河曲大街小巷,走不出要害所在。走到日落黄昏时,踏上了大河堤坝。突然见发现对面一条黑龙,虎视眈眈,正在吸吮河曲的精气。对岸的内蒙古大口村,位于一条形似黑龙的长沟沟口。地貌古怪,阴气习习,状如黑龙血盆大口。又如此异兽酣卧睡侧,河曲城焉能聚金生财,县吏乡绅决定在城头建塔镇妖。

龙口峡谷

龙口峡谷位于县城东北30余里处,两岸石壁陡峭,黄河夹持其中,河水至龙口喷搏而出,声若雷鸣,至梁家碛后,豁然开朗,展开了一片河谷平原,水流骤然变宽变缓,形似龙口,故名之。

弥佛栈洞

弥佛栈洞位于县城东北46华里处石城村北的黄河绝壁上。进洞经羊肠小道,中间有一座独木桥,桥下是百丈深崖,洞内套洞,洞中有弥勒佛石像,像后有穴。民国初年,有僧重修佛洞,用石砌成一处两层的院落,称“石经禅院”,上层3排,内有如来佛、地藏王菩萨、财神塑像,下层4排,内有八洞神仙等塑像。

海潮禅寺

海潮禅寺位于县城南42公里处旧县的涧河之滨,又名海潮庵,有“晋西北小五台山”美称,始建于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间,占地20余亩,容十二座庭院,数十楼阁,整体布局倚山势而建为三层,以弥勒殿、观音殿、藏经殿三点为一线中轴,东有碾磨院、菩提院、九师塔院;西有十方院、方丈院、西花园。

西口古渡

西口古渡位于河曲县城西端,紧靠黄河岸畔,与滨河大道相连接。广场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分上平台广场与观河台两部分。上平台广场面积为8782平方米,场内建筑有牌楼、禹王庙、古戏台,是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群众集会的场所;观河台面积为16370平方米,由主台阶、观河台、小亭、拱桥、码头、林荫路组成,同时设置灯光音乐喷泉,是休闲散步、观赏黄河景色、组织大型演出活动的场所。

开河鱼

开河鱼是晋西北九曲十八弯河曲县著名特色菜。开河鱼不仅色泽明亮,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更有大补元气、通络发散之功效,其鲤鱼更佳,为历代上贡佳品。据古《河曲县志》记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当地官吏每年春天都要将金丝鲤鱼上贡给皇帝。

酸饭

相传河曲吃酸饭始于北宋。味如酸奶,黄亮坚韧,又能清热解渴,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15℃以上温度下浸泡4至8小时后澄出即做成酸粥。做成稀饭叫酸稀粥,从沸汤中捞而食饭粒者叫酸捞饭,它是以糜米为主食的河曲人的创造,同时也是食用糜米的上好方法。

油糕

黍之糯者称黄米,淘洗后半干时磨压成面,蒸熟色如黄蜡,包枣、豇豆、 红糖等后用黄油炸过,香软异常,称“油糕”。

碗托

荞麦去皮成为糁子,将糁子于前一日用水泡软,上拳揣成糊状,筛滤后舀入碗内上笼蒸,蒸中途用筷子搅拌一次,出笼后即成碗托。置阴凉处冷却后,用醋、姜、芝麻、辣椒面、蒜泥、香油等配成汤浇入即可食。

黄酒

冬月将黍米煮成稀粥,冷却后放入曲,稍发酵即将白酒倒入,然后置火炕头围盖之 ,酿十天左右,酒自澄清,呈黄色,甜粘味醇。酒熟羊肥,有羔羊朋酒之风焉。

盐干烙

盐干烙产于巡镇,用白面、食盐加少许黄油烤制而成,人称“闪塌嘴”。用面不过二两,然 烤制中空气膨胀,体积倍增,壳大内空,食之酥脆。

驴肉

用20余种药材和各种调味品制成汤,把生驴肉置于汤内煮熟,然后用醋、姜、芝麻、蒜泥等配成汤浇入即可食,可以冷、热食用。色美味香,口感不腻,具有滋阴补肾作用。

果丹皮、果瓣子

是河曲的传统食品之一,主要是海红树的果实加工而成,历史悠久。果瓣子的制作更为简单,将成熟的海红果的果把和花盖去掉,一切两瓣,用线串起来晒干即成。果丹皮、果瓣子的特点是:酸甜可口,生津止渴,健脾消食。

杏瓣儿

是河曲的传统食品之一。制于唐代,传说还曾被选为贡品。其特点是色鲜味美, 酥脆可口,并有清肺利痰的功效。

海红果

源自山西省晋西北的河曲县,别称海红之乡。在此落户已有800余年历史的海红树,是一种经过多年优胜劣汰由野果变家果后惟一保持管理粗放型的优选稀有树种。海红树的果实形似山楂的小果,名叫红果,当地群众称之为海红子。现主要产地:河曲、内蒙准格尔旗、陕西府谷。

海红果汁

海红果榨汁浓缩的果汁饮料:海红果饮料是以鲜野生海红果汁为原料,辅以白 砂糖、纯净水配制的天然果汁饮料。

马骥良,河曲县阴塔村人,曾任陆一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浙江省委常委。

任景德,河曲县巡镇河北村人,曾任共青团中央常委兼办公室主任,国家计委委员兼办公厅主任、国务院审计署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顾问。

刘耀,河曲县城关人,中国法医学会理事长,《中国法医学》杂志主编,亚太地区法庭科学会副理事长,世界毒物学家学会会员和中国地区代表。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鸣山,河曲县城关人,国务院三峡办资金计划司司长,北京市政协委员。

张少华,河曲县城关北元村人,少将,总政治部老干部局局长。

李荣,河曲县走马梁村人,北京301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韩福柱,河曲县石板沟村人,现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博士、副教授。

韩恩厚,河曲县石偏梁村人,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973首席科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兼职研究员,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燕治国,河曲县楼子营村人,国家一级作家,省文联副主席。

武卫政,文笔镇南元村人,现为《人民日报》社教科文卫部主任。

张美兰,河曲县龙湾村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戏剧家协会理事,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政协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刘铁铸,河曲县南沙洼村人,现为山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

王掌良,河曲县曲峪村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

许月英,河曲县文笔镇南元村人,国家一级演员,忻州市文联副主席,二人台表演艺术家。

苗俊英,河曲县阴塔村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戏剧二人台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关宝英,河曲沟儿洼村人,亚洲名模,曾获亚洲化妆模特大赛亚军。

李飞,河曲县唐家会村人,一级战斗英雄。

王海元,河曲县曲峪村人,中共“十大”代表。

王六小,河曲县曲峪村农民,中共“十一大”代表。

李振富,河曲旧县纸房沟村人,纸房沟村支书,县政协副主席。1989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获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苗混瞒,河曲县旧县小五村人,全国户包治理小流域创始人,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

马世奎,河曲县王家山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张荣生,河曲县蒿梁村人,山西同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河曲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96年获国家轻工业部“全国劳动模范”, 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