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

洪洞县 莲花城 洪桐 洪洞 洪洞县建制沿革 洪洞县行政区划 洪洞县地理环境 洪洞县自然资源 洪洞县人口民族 洪洞县经济概况 洪洞县社会 洪洞县交通运输 洪洞县历史民俗 洪洞县旅游名胜 洪洞县名人 洪洞县获得荣誉


洪洞县隶属于山西省 临汾市,地处山西省南部, 临汾盆地北端,东隔 霍山与 古县交界,西靠 吕梁与 蒲县相连,北与 霍州、 汾西县为邻,南与 尧都区接壤。洪洞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华人老家”。辖区有252处人文名胜及自然景观;年平均温度12.3℃,年平均降水量493.3mm。洪洞县下辖9个镇、7个乡,463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万亩,全县常住人口76.11万(2017年),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洪洞县是国家卫生县城 、 国家园林县城 、全国文化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 ,山西省重点旅游县,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同样还是中国武术之乡。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 (13张)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涛澎湃。又据《旧唐书·地理志...

详情

洪洞县地名网_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资料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介绍

洪洞县隶属于山西省 临汾市,地处山西省南部, 临汾盆地北端,东隔 霍山与 古县交界,西靠 吕梁与 蒲县相连,北与 霍州、 汾西县为邻,南与 尧都区接壤。

洪洞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华人老家”。辖区有252处人文名胜及自然景观;年平均温度12.3℃,年平均降水量493.3mm。

洪洞县下辖9个镇、7个乡,463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万亩,全县常住人口76.11万(2017年),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

洪洞县是国家卫生县城 、 国家园林县城 、全国文化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 ,山西省重点旅游县,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同样还是中国武术之乡。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 (13张)

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涛澎湃。又据《旧唐书·地理志》,取义县北之洪洞岭。又据《山西通志》:“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春秋晋置杨氏县,故治在今县城东南8千米古县村。秦改杨县,属河东郡。新莽改有年亭。

东汉复旧。

三国魏属平阳郡,后废。

北魏太平真君初年禽昌县自吉县境徙治今县城东南10千米,属平阳郡。太和年间又徙治今尧都区境。二十一年(497)复置杨县。

正始二年(505)永安县治自今霍州市境徙今赵城镇东北8千米桥东村,不久徙治赵城镇东南1.5千米,属西河郡。建义元年(528)于永安县置永安郡,县属之。北魏末年永安郡、县还治今霍州市境。

隋开皇三年(583)属晋州。义宁元年(617)改洪洞县,徙治今大槐树镇。次年于今赵城镇东北1.5千米置赵城县,属霍山郡。

唐麟德初年赵城县治徙今赵城镇,与洪洞县先后属吕州、晋州。

宋熙宁五年(1072)赵城县废入洪洞县,属平阳府。元丰三年(1080)复置赵城县。政和三年(1113)升赵城县为庆祚军,隶河东路。

金废军,复为赵城县。贞佑三年(1215)赵城县改属霍州。元洪洞县属晋宁路,赵城县属霍州。

明洪武三年(1370)两县俱属平阳府。

明代以大槐树为标识的移民活动影响深远。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赵城县复属霍州。

民国初年废府、州,两县改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9年属临汾专区。

1954年合并为洪赵县,属晋南专区。

1958年改洪洞县。

1967年属晋南地区。

1970年属临汾地区。

2000年属地级临汾市。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洪洞县在其中 。

至2014年,洪洞县辖9个镇、7个乡,分别是: 大槐树镇、 甘亭镇、 曲亭镇、 苏堡镇、 广胜寺镇、 明姜镇、 赵城镇、 万安镇、 刘家垣镇、 淹底乡、 兴唐寺乡、 堤村乡、 辛村乡、 龙马乡、 山头乡、 左木乡。

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 临汾盆地北端。北达幽并,南通巴蜀,为三晋锁钥,晋南要冲,地处北京——西安旅游一线的中间地带。东隔 霍山与古县交界,西靠吕梁与蒲县相连,北与 霍州、汾西为邻,南与 尧都区接壤。辖区国土总面积1494平方公里,东西长49.6公里,南北宽48.2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36°05′—36°23′,东经111°30′—112°50′。 洪洞县

洪洞县东西高、中部低, 平均海拔430米。东部为 霍山,最高峰老爷顶海拔2347米;西部为吕梁山系,山势低缓绵长,最高峰泰山顶海拔1347.6米;中部汾河自北向南纵贯,平川轮廓也由北而南逐渐展宽。山地外围布有大面积的丘陵,靠东西两山自北向南连绵不断,多形成梁、垣、峁等。

洪洞县可分山地、 丘陵、山前倾斜平原、 河谷阶地四种 地貌单元。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18.9%,丘陵占32.8%,山前倾斜平原占26.7%,中部河谷阶地占总面积的21.6%。

洪洞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县”之一,以煤炭为最,据勘探,全县煤炭总储量44.15亿吨,可开采量20.15亿吨,且煤质好,埋藏浅,分布广。境内东西部山区大量蕴藏着煤、铁、铜、石膏等3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大,开采价值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汾河自北向南贯穿中端,全长45.8公里;有12条 季节性河流,河流全长33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87立方米;地下储水量为1.04亿立方米; 泉水126处, 年径流量为1.5亿立方米,其中霍泉最大,年径流量为1.3亿立方米;中小型水库9座、 塘坝工程12座,总 库容260余万立方米。

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辖区共有244487户,户籍总人口为741776人,其中,城镇人口268077人,乡村人口473699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数为384569人,女性人数为357207人。从业人员有43773人,在岗职工有43308人。

洪洞县主要产业:煤炭、聚丙烯、燃料甲醇、顺酐、多聚甲醛、林浆纸、番茄制品、红枣、奶畜、蔬菜、肉牛、肉兔、 梅花鹿。潜在产业:铁、铜、石膏、硅石、铝钒土、石灰岩、油页岩。2013年,洪洞县积极推行“三个三分之一”招商工作法,参加了中博会、长三角、珠三角等招商活动,完成储备投资额1473亿元;坚持“六位一体”工作机制,组织实施了五大类105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39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5.5亿元,增长9.8%;财政收入完成23.5亿元,增长3.9%;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5亿元,增长21.1%;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4.8亿元,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9亿元,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8亿元,增长1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96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49元,增长12.1%。

洪洞县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2013年粮食总产达8.3亿斤;重点发展了天泽现代农业 转型综改示范园,土地流转1.2万亩,种植色叶苗木4000亩,实施了皇英小镇现代 农村社区建设;巩固发展了大槐树 农业生态园和历山 农业观光园,建成设施蔬菜5600亩,药材5300亩,果树2100亩,核桃1.9万亩;规模养殖水平逐步提高,畜禽存栏牛1万头,羊11万只,猪24万头,禽类250万只;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 曲亭水库水毁修复工程,完成 中低产田改造2.5万亩、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座、 渠道防渗81公里。

洪洞县坚持“大园区承载、大项目带动、优势企业引领”,重点建设了洪洞赵城煤焦化深加工园、临汾甘亭新型工业园、洪洞陶瓷工业园和洪洞秦壁工业园四大园区,形成了以精细 煤化工、新型建材、 装备制造、高新技术、 新型材料为主的工业新型化“ 先行先试”示范区。其中,洪洞赵城煤焦化深加工园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转移示范区”,临汾甘亭新型工业园被确定为“山西省产业转移示范区”。至2012年5月份,已有42家规模以上企业入驻四大园区,山西焦煤60万吨烯烃、虹翔MO源、亿明LED、双银电热膜二期、普泰发泡铝、华翔美的精密制造等一批新兴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园区销售收入达到157.6亿元。

洪洞 (17张) 洪洞县已形成包涵旅游行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性服务的整体市场:宾馆、旅店共计460余家;有兴洪、淼源、航天、友邦四家旅行社;从洪洞高速路口直达历山的旅游专用通道等工程已投入使用;完成了赵城宾馆三星级申报、天域锦城五星级酒店选址等工作。至2013年, 广胜寺景区形成“三街三路”交通格局;筹资1900余万元完成重点文保单位的修缮工作; 净石宫、 商山庙、关帝庙被录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了第23届大槐树文化节、 三月三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372万人次,门票收入5200万元,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旅游县”;一批 快捷酒店相继运营; 晋商银行、洪都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洪洞;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1亿元, 贷款余额78.4亿元。

洪洞县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2013年,“ 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框架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以城区段引河、桥梁、东岸景观公园和上游段中度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汾河 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二期工程;滨河东路贯通工程二标段率先完工,其余路段完成砂砾铺装。 城乡规划逐步完善,编制完成了《洪洞县城总体规划》、15项 专项规划以及12个乡镇规划。市政功能日趋完备,大槐树文化中心室内外装修进展顺利,涧南东街竣工通车,霍候一级路翻新亮化、城区路灯节能改造及桥梁夜景工程全部完成。

科技方面,2013年发明专利32件,洪洞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教育方面,为3000余名五类 特殊家庭学生发放补助200万元,完成3座乡镇中心幼儿园和10所义务教育 标准化学校建设,职业中学教学楼主体封顶,高考 二本以上达线1783人,连续五年创新高。卫生方面,逐步深化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 基本药物制度, 新农合参合率达99.4%;不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成功申报“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文化方面,重八席、娄氏胃灵散、贾氏乌金散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魅力百村欢乐行”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级体育赛事,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称号。

2013年,辖区各类保险参保人数达61万人,全年实现就业、 再就业7505人,发放各类低保和救助金9616万元,发放低供煤20.5万吨,完成各类 保障性住房1436套,分配 廉租房348套,改造农村危房423户。

2013年,辖区新增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6000户;安装农村 太阳能路灯7360盏;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投入运营;全年造林3.9万亩,植树394万株,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5天,一级天数达到78天。“六城同创”活动持续引深,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清理积存垃圾7.7万方,粉刷墙面1.9万平米,规划垃圾填埋点390处,完成赵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等称号。

南同蒲铁路干线在辖区设有赵城、洪洞、甘亭三个客运、货运停车站,共有11条铁路专用线, 大同-西安客运专线、大运公路、霍候一级路、 祁临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309国道、赵克公路、洪古公路横跨东西;县乡公路自成体系。

洪洞县人文资源古老,民俗风情独特。六百多年来,“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使 洪洞大槐树成为寻根问祖的主要目的地; 广胜寺有三绝一奇:四大名塔之一 飞虹塔,佛国圣典《 赵城金藏》,元代戏剧壁画,唐代对扭千年古柏;“ 苏三起解”的发生地 苏三监狱是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监狱;侯村 女娲陵寝是炼石补天的伟大祖先女娲最后长眠的地方;羊獬历山联姻民俗历经五千年传承;2008年6月,“ 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入第二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洪洞县的“ 通背缠拳”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洪洞县的主要 民俗旅游:“三月三”羊獬走亲活动、4月1日—10日的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活动、广胜寺“三月十八”庙会。

2007年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由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凤凰卫视、 山西电视台、 临汾电视台等现场直播,被评选为“人民网2008年度最受关注的各地节庆”;2008年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被山西省文明委列为“中国清明节”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2008年,“ 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被山西省文化厅列入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名单。

洪洞县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 玉皇庙、 泰云寺、 碧霞圣母宫、 青龙观玄帝宫、 净石宫、 乾元山元阳观、 兴唐寺等。主要遗址有: 坊堆遗址、 上村遗址、古杨侯国遗址、 永凝堡遗址、 侯村遗址等。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 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体验区”和“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区域,有 碑亭、 二、三代大槐树、 千年槐根、 祭祖堂、 广济寺、 石经幢、 移民浮雕图、 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广胜寺位于山西省 洪洞县县城东北17公里 霍山脚下,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

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上寺在霍山巅,翠柏环抱,古塔耸峙,琉璃构件金碧辉煌。下寺在山麓,随地势起伏而建,高低错落,层叠有致。 飞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它和曾在这里珍藏的《 赵城金藏》、 水神庙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

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监狱,也是现存最早的监狱。

苏三监狱因北京名妓苏三(玉堂春)蒙冤落难囚禁于此及戏剧《玉堂春》的流传而闻名遐迩。

万圣寺原名小清凉寺,位于 洪洞县城西25公里 万安镇浅沟村西之佛出峡。创建于南北朝北魏的后魏时期(425-534),法舟法师主持修建。根据《赵城县志》记载,小清凉寺于金大定四年(1164)进行重建,改名为万圣寺。

现存宝塔即系明天启年间的建筑,塔上有“西方胜境”、“舍利宝塔”、“极乐世界”等题词。根据该寺现有碑文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至二十七年(1599)进行了大规模地修建,天启六年(1626)在原旧塔址重新修建金顶十三级舍利宝塔。现有寺院、佛殿、台阁佛塔均系明代建筑。

温家大院位于山西省 洪洞县 辛村乡白石村,占地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是辛亥革命名将、山西副都督 温寿泉先生的故居。温家大院浓缩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

青龙观玄帝宫位于 洪洞县城西南23公里 龙马乡长命村西青龙山南端,俗称 老爷顶,又称北顶。与尧都区界的南顶隔河遥相呼应,北望娄山,南连天石,形势蜿蜒,气势雄伟。青龙观的主殿为玄天上帝宫,简称玄帝宫。据庙内现存碑文:“青龙山,古有玄天上帝庙一座,创自国初”的记载,玄帝宫创建于七世纪二十年代的唐代开国初年。

兴唐寺风景区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八景区之一,位于 洪洞县东北部,东和古县相邻,北与 霍州毗连。可开展探险、科研、森林浴等活动,既是游客游山览水、寻幽访古、消暑纳凉的一方胜境,也是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增强体质的天然 森林氧吧。

皋陶:李氏始祖,法律之祖。

造父:赵氏始祖, 赵国始祖。

师旷:师氏始祖,音乐鼻祖。

薄姬:汉文帝刘恒之母。

范郭鼎:清代理学家。

张瑞玑:清末民初革命家、书画家和诗人。

南汉宸: 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

王世英:历任山西省委书记兼山西省省长等职。

董寿平: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

贾题韬:著名学者,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

苏光:著名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前主席。

陈广斌:“抒情王子”,一级作家,笔名晨雨。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