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

石楼县 石楼 石楼县建制沿革 石楼县行政区划 石楼县地理环境 石楼县自然资源 石楼县人口民族 石楼县经济概况 石楼县交通运输 石楼县社会事业 石楼县风景名胜 石楼县著名人物


石楼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东以黄云山、 石楼山为界与交口县相邻,南与隰县、永和县接壤;北与中阳县、柳林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县人民政府驻灵泉镇。2012年下辖4镇5乡134个行政村,总人口11.3万人(2014年),总面积1808平方千米。石楼,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石楼县矿藏资源较丰富,主要有煤炭、铁矿、铝矾土、天然气等。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9亿元。石楼县著名景点有 兴东垣东岳庙、郝氏大院等。石楼县有“红枣之乡"、“文物大县”等之称。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石楼县 (16张) 石楼,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县因县东南有石楼山得名。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

详情

石楼县地名网_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资料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介绍

石楼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东以黄云山、 石楼山为界与交口县相邻,南与隰县、永和县接壤;北与中阳县、柳林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县人民政府驻灵泉镇。2012年下辖4镇5乡134个行政村,总人口11.3万人(2014年),总面积1808平方千米。

石楼,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石楼县矿藏资源较丰富,主要有煤炭、铁矿、铝矾土、天然气等。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9亿元。石楼县著名景点有 东垣东岳庙、郝氏大院等。石楼县有“红枣之乡"、“文物大县”等之称。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石楼县 (16张) 石楼,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县因县东南有石楼山得名。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封武侯宣义为上军候,继而汉武帝封代共 王子郢客为上军侯,后于境内置上军县,县治设团城(遗址在团圆山 东侧左家塌村)。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岭西县(县 治仍在团城),兼为吐京郡治。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改名石楼(县治在全县城),沿用至今。唐武德二年(619),县境置西德州,领石楼、长寿、 临河三县。后西 德州废,长寿、临河并入石楼县。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由平阳府隰州划归汾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县属山西省府。抗日战争期间,县先属第六政治区,后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第二战区少数几个后方基地县之一。

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9 月28 日,石楼县人民政府在李家寨成立,先后属晋绥边区吕梁四专署、晋绥九专署、晋南行政公署。

1949年10月1日改属汾阳专署。

1951年3月改属临汾专署。

1971年三月划归吕梁地区。

2003年属地级吕梁市。

2012年石楼县辖4个镇、5个乡: 灵泉镇、 罗村镇、 义牒镇、 小蒜镇、 龙交乡、 和合乡、 前山乡、 曹家垣乡、 裴沟乡。

行政代码 面积 下辖区域
灵泉 141126100 320平方千米 城关、塌底、王村等
罗村镇 141126101 157平方千米 罗村、曹村、沙窑等
义牒镇 141126102 201平方千米 张家塔、石家坪、褚家峪等
小蒜镇 141126103 147平方千米 小蒜、晋家岔、田家岔等
龙交乡 141126200 185平方千米 龙交、阳崖、麻庄等
和合乡 141126201 129平方千米 任家庄、新社、土社等
前山乡 141126202 89平方千米 前山、刘家庄、陈家腰等
曹家垣乡 141126203 72平方千米 曹家垣、牛王店、王家垣等
裴沟乡 141126204 114平方千米 坪底、郭家河、薛家峪等

石楼县位于 吕梁山西麓, 黄河东岸。东以黄云山、石楼山为界与交口县相邻 ,南与隰县 、永和县接壤;北与中阳县、柳林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总面积 1742平方千米。

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脉以西、属于黄土高原一部分。地势东高西低,郡山连绵,地表复盖有深厚的黄土,因受流水侵蚀、冲刷,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全境可分为山地区和丘陵区。东部山地石楼山,古称通天山,南北走向,由许多山峰构成,姿态雄伟,因山上石叠如楼,故于唐时改名为石楼山。主峰期盘山海拔2000米,为县境最高峰。中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四十里山和团圆山,海拔均在1400米以上。西部和北部及城关一带均为黄土丘陵区,较大垣面有薛家垣、曹家垣、西山垣等,海拔均在千米以上。

主要河流有 屈产河,发源于石楼山西麓,从东南向西北流入黄河,两侧支流遍布县境。东南部西部还有小蒜河、义牒河及和合河等。

石楼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为9.2℃,一月零下7℃,七月22.7℃,年降雨量55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180至190天。

根据县气象站1957—1985年的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9.2℃(最高年为1961年,9.9℃;最低年1967年和1976年,8.3℃)。一月份最冷,日平均气温—6.8℃,极端最低气温1967年1月15日曾出现—23.3℃;七月份最热,日平均气温22.5℃,极端最高气温1966年6月21日,曾达37℃。一般在十月上旬,日最低气温降至0℃或以下,四月上旬升至0℃以上。

全县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的日期;初日在3月9日,终日在11月9日,终日在11月9日,初日至终日250天,积温3850.7℃;稳定在≥5℃的日期:初日在3朋29日,终日在10月31日,初日至终日216.5天,积温3680.7℃;稳定在≥10℃的日期:初日在4月26日,终日晨10月10日,初日在9月13日,初日至终日121天,积温2535.9℃。

由于受到形势地形的影响,县内有明显的气温差异,等温线向同等高线的走向大体一致,由东向西气温超高。东部石楼山比西部黄河滩年平均温度低5°~ 7°。按农事季节衡量,东部比西部气温相差几乎一个节令。

石楼县地质矿产工作十分薄弱,矿产资源少。据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的查勘,石楼县的矿产有煤、铁、石灰岩、耐火粘土、 铝土矿、次膨润土、硅石、白云岩、石膏、钾等多各,并发现有寻找铝、铜、磷、辰砂、金、银、磁铁矿、锆、钛、铀及稀土元素的线索多处。

石楼县位居河东煤田中段,全境地下皆有煤层埋藏。含煤地层——石炭系,近南北走向、倾向西,以5°~10°的倾角波伏起伏向西倾斜,至县境西缘煤层已深埋于千米之下。县东部的浅层煤矿,属柳林矿区南段,展露于山麓地带高家庄——王尹塌——阳道——阳坡一线,赋存于石炭系太原组、山西组地层中,估计储量约2.5亿吨,主要可采煤层为太原组的9#、10#、11#煤层及山西组2#煤层。太原组9#、10#、11#在层煤相距甚近,煤层厚大于4米,煤质较好,可炼焦。山西组2#煤层厚1~2米,煤质属粘结性较好、灰份较低的2号肥焦煤类。东部浅层煤矿埋藏条件复杂,不宜大型机械开采。

铝土矿 赋存于石炭系本溪组地层中,分布在县部基岩山麓地带,即高家庄——麦塌——阳坡一线东面近侧。由于土层掩盖,矿层露头不多。发现有铝土矿点仅东石羊乡麦塌村140°方向约500米处,露头范围20~30米,矿层厚2~4米。就麦塌点的资料看,其矿体规模、矿石质量多已达到工业要求,但矿石品级不高。估计地质储量在1440万吨以上,可供开采,尚未开发。

耐火粘土 赋存于石灰系本溪组、太原组地层中。分布在东部基岩山麓地带,即高家庄——阳道——阳坡一线东侧。露头地点在东石羊乡高家庄95°方向约500~800米的一段沟内。本县耐火粘土矿分布广、层数多、储量较丰(确数待查),化学成分基本合乎工业要求,只是铁质含量稍偏高。是本县较有开发前景的矿产之一。只有零星开采。

石灰岩 赋存于奥陶系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峰峰组石灰岩地层中,主要矿层位居上马家沟组上部及峰峰组地层中。分布于介板沟东面沟谷及玖寨东南公路沿线,其露头遍及县东部基岩山区的广大地带。藏量之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矿体层数多,规模大;矿石品种多,优质矿石占一定比例;开采条件好。是石楼县重要的矿产资源。在介板沟有零星开采。

次膨润土(彩色粘土) 赋存于三迭系铜川及二马营组地层中。广泛分布在团圆山周近及西部广大地区。矿产量丰富。矿石品级不高,但种类多,均为富钾岩石,吸兰量及脱色力较大,在工农业及料矿等方面用途甚广。尤其在工矿业几近空白的本部各乡村,次膨润土开发利用价值重大,尚待开采。

山西式铁矿 赋存于石灰系中统本溪组底部,分布在东部苦基山麓,即高家庄以东及高家庄——阳坡东侧一带。所见矿点仅高家庄一处,矿层厚1.5米。矿体呈似层状、窝子状。矿石为土状、蜂窝状、块状之褐铁矿。有零星开采。

硅石 赋存于石灰系太原组地层底部及长城系中下部石英岩状砂岩中。露头于龙交乡苍堰东近分水岭处及高家庄东山沟中。尚待查勘。

白云岩 赋存于寒武系上统凤山组及奥陶系下统治里组、亮甲山组及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分布于县东石灰岩山区。可供开发的层位很多。待查勘。

石膏 赋存于奥陶系峰峰组下部泥灰岩地层中。分布于县东基岩山区西麓一带。

赋存于 迭系铜川组及二马营组之火山凝灰岩(雹括次膨润土)夹层中。次膨润土中K2O含量为4.41~6.74%,多已接近工业品位要求。有待查勘。

石油矿石楼县位居陕北石油盆地东沿。巨厚的三迭系地层中,赋存油气、石油矿藏。长庆油田18106钻井队在裴沟乡杨家坡一带做过钻探。中部城关一带褶曲构造发育,规模较大,深部赋存煤系气层,北部、西部钻孔有气喷现象。早在1958年,石油工业部银川勘测局内蒙勘探大队就在本县进行过1:50万的石油普查。

饰面材料 石楼县有丰富的石灰岩资源,饰料类石材有一定的开发前景。市场上常见的紫豆瓣、灰云霞、青色大理石待饰面材料,其相应的岩石竹状灰岩豹皮状灰岩、深色纯灰岩,在石楼县广布的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中均可找到。有待详细查勘,觅新品种。

2012年,全县总面积180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7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9.7万亩,谷子播种面积10.2万亩,豆类播种面积7.5万亩,薯类播种面积5.1万亩,高粱播种面积1.8万亩,其它粮食作物面积6.5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万亩,瓜菜类作物面积2.2万亩,棉花播种面积0.3万亩,其它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万亩。

2012年,林地面积193.78万亩,其中林木面积134.82万亩(有林地面积51.58万亩,疏林地面积5.25万亩,灌木林地面积13.8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9.48万亩,其它林地面积4.64万亩),森林覆盖率19.8%,林木绿化率46.5%。全县退耕还林总面积67.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6.9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是全省退耕还林第一大县;经济林总面积48.9万亩,农民人均达到5.2亩,其中红枣林27万亩、核桃林21万亩,其它经济林5.2万亩,育苗面积达到8100亩,是全省人均经济林面积最大县。年可产核桃210万公斤,红枣1150万公斤。

2014年,全县人口11.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6175人,女性人口49683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9.23。户籍人口103242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0.00%,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9.13%。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6117人,乡村人口为85741人。

石楼县民族主要是汉族,其他民族人数占总人数万分之一。

2012年,石楼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9亿元,增长9.1%;财政总收入完成1.17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6亿元,增长18.5%;工业增加值完成1.54亿元,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0元,增长36.1%。

林果产业实施红枣、核桃经济林全覆盖和品质提升工程。红枣产业上,针对红枣产业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开展红枣管理年活动。石楼县建立5个千亩标准化精品示范园和1个千亩富硒红枣示范园。石楼县5个乡镇建立2000亩的示范区。核桃产业,完成灵泉、罗村、龙交三个乡镇3万亩栽植任务,整合发改、扶贫、国土、交通、林业、水利等部门资金,综合配套田间路、荒山绿化、沟坝地等工程。林果业总产值1.1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172元。

种植产业建设以和合、龙交绿色谷子基地为重点的10万亩小杂粮生产基地;以长荣妇女蘑菇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发展食用菌窑洞种植900孔。

畜牧产业全县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0户以上。生猪养殖上,推广薛家垣现代养殖模式,培育2个畜牧养殖示范园。

2012年全县畜禽养殖户累计达到3200余户,其中较大规模以上的有970余户,灵泉镇万只鸡场1个、龙交乡兴东垣百头养牛场1个,养蚕50户,土鸡养殖户6户,养蜂户有281 户,养蜂5000余箱。肉类产量3388吨,禽蛋产量2900吨,蜂蜜产量400吨,奶类产量85吨,产值1.35亿元。

石楼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启动了以“两煤一焦”为主的工业强县战略。

两煤,即:介板沟60万吨煤矿和赵家沟60万吨煤矿。一焦,即:煜隆100万吨机焦。介板沟、赵家沟两个60万吨煤矿,由华润联盛集团具体承载,完成40万吨的生产任务,并形成120万吨的生产能力。煜隆100万吨机焦,由煜隆煤气化公司具体承载。2010年上半年,全县仅煤炭工业利税就上交2008万元。

依托红军东征开发“红色”旅游。修复了留村、张家塔、西卫、四江、罗村5个毛泽东东征路居地。红军东征纪念馆升级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篇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红军东征》在石楼县开机拍摄,已在中央一套热播。《沁园春·雪书法作品集》出版。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依托石楼悠久的历史和“文物大县”的县情,开发“人文”旅游。姜太公生态文化园启动建设;《石楼青铜器》一书也出版;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特色古文化得到了开发,人文旅游的模式初步形成。

截止2012年底,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684.994公里。按照行政等级划分:县道6条,137.239公里,桥梁27座;乡道384.714公里,桥梁23座;村道163.037公里,桥梁16座。按照技术等级划分:二级公路10.318公里;三级公路6.017公里;四级公路644.103公里;等外公路24.556公里。全县公路网密度为47.26公里/百平方公里。

医疗机构: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7个,其中:县医疗卫生机构9个(卫生局,新农合中心,卫生监督所,健康教育所,卫校,县医院,妇幼院,疾控中心,县中医医院),乡村医疗卫生机构148个(9个乡镇卫生院、5个卫生院分院,134个村卫生室)。

医疗人员:全县共有医疗卫生人员536人,其中:县医疗卫生机构201人(县医院154人),9个乡镇卫生院、5个卫生院分院共有85人;乡村医生250名,其中134名具有资质并享有不低于400元的公共卫生项目岗位补助。

新农合情况:2017年参合农民79602人,参合率达99%,总筹资金额4776.12万元。

全县9个乡镇134个行政村共有卫生所(室)134个,其中标准化村卫生室30个。

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共有床位290张,全县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2.90张;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有执业医师13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师1.23人。

全县城镇参保单位141个,其中县管单位124个,条管单位17个,参保人数达到5066人。

启动工伤保险,县农行、县电业局、信用联社、烟草、水泥厂、煤矿共7户企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425人,收缴工伤保险基金32万余元,并纳入市级统筹。

2008年新增就业岗位162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2人。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103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05人,劳务输出人数2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控制在市指定的4%以内。

2010年,改造完成了32处校舍安全工程;择优招聘了100名特岗教师;石楼中学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校验收;全县普通高考达线206人,达线率稳居山区九县第一。

2009年在全国科普日之际,邀请省人民医院骨科、儿科、普外科专家在石楼县义诊两天,共有500余名患者前来就诊,同时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在石楼高中做了一天的专题讲座,争取中国科协扶贫团资助石楼县高初中30名学生,并于国庆节让30名同学免费到北京参观了中国科技馆、清华、北大,并游览了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
  2009年创建了科普惠农绿色通道服务店10个,其中旗舰店2个,一标准店2个,规范店6个,为县农民提供种子、化肥、信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全县9个乡镇,131个自然村,按乡镇分片开展了科技培训活动。

石楼县古迹遗址或古建筑 (4张) 石楼县出土文物之多之珍贵,为史学界所公认。在县境中部和西部发掘的新石器遗址3处,商代墓葬7处、周代墓葬和汉代遗址、宋代“漏泽园”各1处,还有零星出土文物,有陶器、陶棺、石器、国器、金器、表铜器、贝币、布币等近300件,这些文物大批调往国家和省、地博物馆,留县收藏的尚有67种,130件。最珍贵的文物为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商代青铜酒器龙纹触一件,为全国孤品。

石楼县古建筑遗存不多,但颇具特色。

兴东垣东岳庙:位于县城东北95公里处的龙交乡兴东垣村北垣上,是一座规模颇大的古庙宇建筑,为元代遗物。庙宇坐西向东,占地约2800平方米,大小殿宇共有28 间。始建于金代,重建于明代,为传说中东岳大帝黄飞虎的行宫。殿内有情同治五年彩绘壁画,仍保持了金代建筑艺术的特色。

殿山圣母庙与元代戏台:坐落在县城西南80华里的张家河村南 的殿山塬上。庙址坐北向南,其元代戏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台建筑 之一,是已知的元代戏台中最小的实例。戏台为单檐歇山顶,内顶为“八卦串顶”,梁架结构设计精巧,立柱斗拱承托屋檐。

四照楼:是县城的古楼,矗立在县城内古楼街交接处。为明代木结构二层建筑,底部未做根基,仅用16根粗短木柱分四组支撑楼体, 故有 “无根楼” 之称。

郝氏大院:位于义碟镇西边一条山梁的前端和两侧山谷之间。系清代道光年间由特授奉直大夫、华州知府郝升荣奉敕命建造。整个建 筑群随山起势、设计巧妙、布局严谨、雄伟凝重。各大小院落呈现“风 凰展翅”的模式。其中作坊院,仝0孔窑洞,分设槽坊、粉坊、磨房 弹花辫毡坊等,为偏远山区封建庄园建筑的一大特色。

石楼县还是革命老区。从三十年代开始就是红军兴起和活动的地方 ,有伟人留下的足迹,有英雄诞生之地,有解放后修建的烈士亭、烈士墓、纪念馆,流传着动人的革命故事,是德育教育的好基地。其中位于县城的红军东征纪念馆占地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展示有红军东征盛事的历史照片、实物,和江泽民题写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纪念碑”。

红军东征纪念馆

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石楼县城东郊的岔沟村,依山而建,周围苍松翠柏,景色怡人。红军是从这里走向抗日战场的,这里有辉煌的红军东征历史,红色旅游文化内涵丰富,是红色旅游的重要之地。红军东征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36年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东渡黄河,建立抗日山西根据地的历史业绩而立,是省级规模的纪念馆。馆舍位于石楼县城,建筑面积1.1万平米,主体建筑占地1100平方米,分展厅与纪念碑两部分,整体建筑气势恢弘,造型优美,碑体直耸云天,型如一艘前进中的帆船,象征着红军精神永存。是一处省,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河弯

天下黄河第一湾,位于陕西清涧县玉家河镇舍峪里村和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马家畔之间的黄河段,最佳观景点为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马家畔。 2005年4月,石楼县教育局郑化民同志发现此处景点,摄影并制成大图片,引起石楼县政府及吕梁市政府的重视,列入“十一·五”规划,着手旅游开发。前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于2007年6月欣然题词:黄河奇湾。 山西电视台报道时称之为“万里黄河上最美丽的弯”,因此被中央4台采用作为长期固定画面。

石楼永由古槐

石楼永由古槐,位于石楼县裴沟乡永由村中。永由村似乎因古槐而出名,那槐树确实奇妙:色灰暗,如淡淡的泼墨作品;枝粗壮,似盘曲而逸飞,如神龙冲天欲起,若巨蟒回首望月;皮极糙,凹凸不平,峥嵘尽显,风华皆孕;根极深,极粗壮,8人拉手,犹不能怀抱其身;树中空,人能直挺进内,小儿还可上下爬窜,左右跳耍;树身有四处先后曾现群枝新发,留有“枝苔”。人们说一苔可见证一千年历史,永由古槐四千年仙寿由此得知。

高富有 (1917——)原1981.12-1982.12任国务院机关事务 宋彬书法作品 (9张) 管理局副局长。

宋彬(1918——2005),山西石楼人,早年就读于山西省教育学院 郭永东书法作品 (3张) 。生前曾先后担任民革山西省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国家级资格会员、山西省书画协会会员、吕梁市书协理事、中东艺术研究院特邀书画师。

许琦(1934——)一级书法师,原籍山西省石楼县。自幼爱好诗、书、画,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画展赛并入选、入展、入集国内外二十余家书画社出版书画专辑。现为书画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中原书画研究院书画师,中国川夫书画院院士,中外书画艺术交流协会会员,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教授,东方潮杂志社特约记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