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市
乌兰浩特 王爷庙 乌兰浩特市 乌兰浩特历史沿革 乌兰浩特行政区划 乌兰浩特地理环境 乌兰浩特自然资源 乌兰浩特人口民族 乌兰浩特经济概况 乌兰浩特社会事业 乌兰浩特交通运输 乌兰浩特历史文化 乌兰浩特地方美食 乌兰浩特主要景点 乌兰浩特城市荣誉
乌兰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东南部,东与扎赉特旗、吉林省镇赉县毗邻,南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接壤,西南与吉林省洮南市相连,西、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相邻。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的中段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地貌。乌兰浩特,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1947年5月1日,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成立,是兴安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018年7月2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市。乌兰浩特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东胡活动之地。汉代初,隶属 幽州刺史部 辽东郡,仍为东胡活动地区。东汉末年, 鲜卑族强盛起来,本地区为鲜卑活动地域。南北朝时期为室韦活动地区。 隋唐时期为霫的活动地区。唐总章二年(669年),隶于居延都督府;唐元和十五年(820年),隶属于 室韦都督府。辽代属上京道...
详情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有1个街道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有2个开发区
乌兰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东南部,东与扎赉特旗、吉林省镇赉县毗邻,南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接壤,西南与吉林省洮南市相连,西、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相邻。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的中段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地貌。
乌兰浩特,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1947年5月1日,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成立,是兴安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018年7月2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市。
乌兰浩特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东胡活动之地。
汉代初,隶属 幽州刺史部 辽东郡,仍为东胡活动地区。东汉末年, 鲜卑族强盛起来,本地区为鲜卑活动地域。
南北朝时期为室韦活动地区。 隋唐时期为霫的活动地区。唐总章二年(669年),隶于居延都督府;唐元和十五年(820年),隶属于 室韦都督府。辽代属上京道 泰州金山县。
金代为临潢府路泰州辖地,军事上归东北路统军司节制。
元代属辽阳行省泰宁路。
明代初为泰宁卫辖地,隶属大宁都司。永乐四年(1406年),在今乌兰浩特地区增设木答里山卫,旋归该卫所辖,改隶于奴儿干都司。
清代活动在今乌兰浩特市境一带的是科尔沁蒙古。崇德元年(1636年),漠南蒙古统一,十六部四十九蒙古封建主承认后金皇太极为蒙古可汗。清对蒙古地区拆部编旗,科尔沁部因较大而划分为6旗,分左右两翼,每翼3旗,乌兰浩特地区位于科尔沁右翼前旗(亦称札萨克图郡王旗,简称札萨克图旗)境内,归该旗领属。
康熙三十年(1691年),札萨克图旗第三代郡王鄂齐尔在今市区内修建家庙,当地群众称"王爷庙",并把该庙所在地亦称为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区)。
在中华民国时期,按照中华民国政府于民国元年(1912年)八月十九日发布的《蒙古待遇条例》规定,盟旗设置及蒙古王公"原有之管辖治理权一律照旧"。1929年东北军在王爷庙设置兴安屯垦公署第一垦殖局,该局曾将王爷庙改称"兴安镇"。
在东北沦陷时期,1932年,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洲国政权在王爷庙设置兴安省,领兴安南、兴安北、兴安东3个分省(后增设兴安西分省)。是年,兴安镇改称王爷庙街。
1934年12月,撤销兴安省,同时将兴安4个分省直称为省。
1935年,兴安南省公署由郑家屯迁至王爷庙街。1943年,在王爷庙街设兴安总省。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15日,在王爷庙街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和兴安盟政府,4月,以上两府撤销。同月,成立王爷庙街公署,归西科前旗领导。28日,在王爷庙街成立兴安省政府和兴安盟政府。8月,王爷庙街公署改为王爷庙街政府,直隶于兴安盟政府。
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街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25日,撤销 兴安省政府。11月28日,王爷庙街改称"乌兰浩特"(蒙语,汉语意思为红色的城市),并升格为市。
解放后,1949年12月,内蒙古自治政府由乌兰浩特市迁往张家口。
1953年2月1日,在本市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5月10日,政务院决定将乌兰浩特市改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具体领导工作交由东部区行政公署负责。
1954年4月30日,东部区行政公署撤销,本市由自治区直辖改隶属于呼伦贝尔盟。
1958年8月20日,内蒙古党委批复乌兰浩特市与科尔沁右翼前旗(以下简称科右前旗)合并,对外仍称乌兰浩特市。
1964年7月20日改为乌兰浩特(镇级),隶属科右前旗。1969年8月,乌兰浩特随科右前旗划归吉林省白城地区,1979年8月随科右前旗划回内蒙古 呼伦贝尔盟。
1980年7月26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兴安盟和乌兰浩特市建置,兴安盟行署驻乌兰浩特市。
截至2016年底,乌兰浩特市现有土地总面积2353.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4个建制镇和9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乌兰哈达镇、葛根庙镇、义勒力特镇、太本站镇,兴安办事处、和平办事处、胜利办事处、都林办事处、爱国办事处、铁西办事处、五一办事处、城郊办事处、新城办事处。
乌兰浩特
乌兰浩特市的地理座标为北纬45°22′--46°18′,东经121°51′--122°20′之间,西南邻吉林省洮南市,其余方位均与科尔沁右翼前旗接壤。 总面积2353.5平方公里。
乌兰浩特,蒙语意为"红色的城市"。属中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年平均气温5℃,无霜期130天,年降水量为440毫米左右。
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冲积平原,东、西、南三面环水,平均海拔263.6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0℃,年均降水量442.6毫米,年均日照2875.8小时,无霜期134天。
乌兰浩特市有耕地 27 万亩,其中水田10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工业用地充足,有自治区重点扶持的全区20个开发区之一——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1.24平方公里。
美丽的乌兰浩特 (17张)
乌兰浩特市及所在盟内水域面积5万公顷,大小河流200多条,水资源总量50亿立方米,其中,地上水资源3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9.8亿立方米,总量位居全区第二位。乌兰浩特地区水资源总量为9.4亿立方米,境内有洮儿河、归流河,洮儿河上游的察尔森水库蓄水量为13.6亿立方米,年均蓄水量4.2亿立方米。
境内莹石,建筑用砂石,砂质粘土,建筑用岩石分布广泛,储量十分可观。有铜、铁、铅、锌、大理石等多种矿藏,其中铜产量居自治区第二位。
林区和山区多产木耳、蘑菇、猴头、蕨菜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山珍,有沙参、党参、桔梗、防风等多种中草药材,并有飞龙、白天鹅、山鸡、鹿、犴、熊、狍子、黄羊等珍禽异兽。野生动物有70余种,珍稀动物20余种。常见的有马鹿、黑熊、狍子、猞猁、水赖、雪兔、飞龙、松鸡、乌鸡等。水生动物主要有冷水鱼,狗鱼、双咀鱼等。常见植物有269种,象山杏、榛子、刺莓果、蕨菜、蘑菇、黄花等,蕨菜年产达2000吨,质量高、口感好,深为日本、韩国所喜爱,每年大量出口。中草药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地榆、土三七、黄芪、苍术、白芍、桔梗、苦参等。观赏植物有梅花、赤芍、石竹、杜鹃花、野山菊、冬青花、金星梅、银星梅。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底,乌兰浩特常住人口为327081,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914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5669人,增长12.2%。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4064人,占50.16 %;女性人口163017人,占49.8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23下降为100.64 。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41862人,占12.80%;15-64
岁人口为262912人,占80.38%;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307人,占6.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6.80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3个百分点。
2016年,乌兰浩特市户籍总人口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其中城镇居民人口25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 9.74‰,人口死亡率 4.80‰,人口自然增长率4.94‰。迁入0.5万人。
乌兰浩特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族为多数的民族聚居的县级市。由17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25183人,占乌市总人口的38.9%,城市少数民族年流动人口1.8万余人。人口过百人的少数民族有6个,分别为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
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83433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846万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772442万元,比上年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813145万元,比上年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9%,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3%,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
2012年乌兰浩特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62163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3390亩。乌兰浩特粮食作物总产量达225007吨,与上年同期持平。
2012年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3000亩,义务植树5500亩,“四旁”植树4000亩,巩固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5万亩(数据提供:市林业局)。
2012年乌兰浩特家畜存栏总头数为278259头(只) ,比上年增加9556头(只),增长3.6%,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249583(只),比上年增长6.6%,其中大牲畜存栏53339头,比上年增长0.3%。羊存栏196244只,比上年增长8.5%。2012年肉类产量达12349吨,2012年牛奶产量达116348吨。
2012年乌兰浩特完成工业增加值52036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827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1%;产品销售率达89.56%,比上年下降2.79个百分点。
2012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5236万元,比上年增长18.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4.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2.6%。
2012年乌兰浩特消费品零售额为7800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697574万元,比上年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82510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3321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2012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667824万元,比上年增长5.7%;各项贷款余额870853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储蓄存款余额874669万元,比上年增长6.8%;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7296元,比上年增长6.2%(数据提供:盟人民银行)。
截止2012年末,乌兰浩特已有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16户,2012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0920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366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3554万元。2012年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1284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支出7934万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支出4908万元。
2012年,乌兰浩特普通中学在校生25344人,比上年增长1.1%。初中升学率89.6%。中等职业在校生11428人,比上年下降23.0%,小学在校生19562人,比上年增长2.4%,小学升学率10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乌兰浩特共有幼儿园及学前班96所,在园幼儿7550人,其中教办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2056人。
知名学校有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乌兰浩特第一中学。
2012年,乌兰浩特科技经费支出1859万元,年内乌兰浩特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63期,培训农牧民2万人次,培训实用技术12项。2012年共申报专利技术6项,专利实施产值1600万元,发展技术贸易机构1家,技术贸易交易额160万元。2012年共推广区级重点技术10项,推广盟级实用技术20项。
2012年末乌兰浩特共有歌舞团1个,文工团1个,拥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3个,文物站2个,历史文化旧址6个;乌兰浩特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11万册,借阅人次16.5万人次。年末乌兰浩特有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调频发射机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15%;电视转播发射台2座,电视发射机7部,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62%。
2012年,乌兰浩特拥有卫生机构276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2个;各类医院12个;卫生院7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291张,卫生技术人员3259人。
2012年,乌兰浩特举办综合运动会1次,举办单项比赛20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次,参加活动人数10000人次。在校学生体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3.8万人,占应达标学生的92.7%。
2012年末乌兰浩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336人,比上年末增长4.6%,其中:参保职工为35532人;离退休人员为14804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5993人,其中:参保职工为45957人,其中,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为10913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003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134人,与上年末持平。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9876人,比上年末增长0.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6514人,比上年末增长3.7%。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5145个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39%(按常住人口计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2665.74万元,受益49597人(次)。乌兰浩特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1085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10156人。年末乌兰浩特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拥有床位600张,年末在院人数510人。
公路
111国道、302国道以及新建的省际大通道贯穿市区,乌兰浩特至阿尔山一级公路已开工建设,乌兰浩特至珲春高速公路已列入《东北振兴地区规划》,其中,乌兰浩特至白城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全市所有嘎查村中,80%以上已通油路。
铁路
铁路方面与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大中城市均有直达列车。白阿铁路改造和锡乌铁路工程即将开工建设,阿尔山至蒙古乔巴山铁路已列入国家铁路网建设规划,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的欧亚大陆桥之一。同时,乌兰浩特至江桥、白音胡硕至乌兰浩特铁路也在规划建设之中,将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铁路网络。
航空
乌兰浩特机场建设标准为4C级,可起降波音737等大中型客机。现已开通了至呼和浩特和北京航班,与乌兰浩特市毗邻的阿尔山机场正在建设。届时,将形成乌兰浩特及所在盟内有两个机场的航空运输优势。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乌兰浩特的蒙古语属于 内蒙古方言的东部土话-科尔沁土语,属于黏着语。掺杂汉语借词,与标准的察哈尔蒙语有语音差异。
当地汉语属于东北官话嫩克片,与周边基本没有语音差异。
东北蘸酱菜
东北蘸酱菜是指用黄瓜、生菜、水萝卜作食材,配以尖椒、蒜、小葱等配料制作而出的一道菜。
酸菜
酸菜一般指东北酸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也都有腌制 锅包肉 (5张) 酸菜的传统。
粘豆包
粘豆包是一种源于汉族的豆沙包类食物。汉族人传统上喜欢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等。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
锅包肉
锅包肉是著名的 东北菜,一般菜肴都讲究色、香、味、型,惟此菜还要加个“声”,即咀嚼时,应发出类似吃苞米花时的那种声音。
烤全羊
烤全羊(Roast Whole Lamb)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人民膳食的一种传统地方风味肉制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该民族千百年来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佳肴,是新疆少 草原奶茶 (8张) 数民族招待外宾和贵客的传统名肴,也是当下中原人非常喜食的肉制品了。
草原奶茶
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北方民族做的奶茶统称草原奶茶。草原奶茶是所有奶茶的鼻祖,用砖茶混合鲜奶加盐熬制而成。
蒙古奶茶
砖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成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
小鸡炖蘑菇
小鸡炖蘑菇是一道东北黑龙江汉族特色菜肴。亦是黑龙江传统的四大炖菜之一。小鸡炖蘑菇的来历也很有东北白山黑土的生活气息。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地——乌兰浩特市,是为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而兴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区域自治的纪念性展馆,也是内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地区民族解放历程的纪念性展馆。
阿尔山温泉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 (7张) 内蒙古著名矿泉疗养地。在大兴安岭中段西麓,蒙古语“阿尔山”意为“圣水”。中国最大的放射性 氡群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部、 大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之中。分布在长500米,宽70米的地带上。共有大小温泉42个。分布在南北长500米、东西宽70多米的范围内。分冷泉、温泉、泉、高温泉4种,泉水最低温度1.5℃,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以及氯、镁、硫、硅等10几种元素。
成吉思汗庙
成吉思汗庙坐落在 兴安盟 乌兰浩特市罕 科尔沁草原 (3张) 山之巅,始建成于1940年,这座融汉、蒙、藏三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庙宇,从正面看是"山"字形。正殿当中有16根粗大的红漆明柱,四周绘有反映成吉思汗业绩的精美图案,中央为2.8米高的成吉思汗铜像;两偏殿陈列有元代的兵器,服装,瓷器等复制品,山门到正殿有宽10米、长158米用花岗岩砌成的81级台阶。成吉思汗庙融蒙、汉 、藏三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于一体, 采取古代汉族建筑中惯用的中轴对称布局手法,建筑主体圆顶方身,绿帽白墙,具有典型的蒙、藏建筑特色。
科尔沁草原
位于内蒙古东部,在松辽平原西北端,包括整个兴安盟和通辽市的一部分地方。科尔沁草原北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接,东邻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在科尔沁草原上已有大青沟、汗山、科尔沁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国家和地区保护区。
哈拉哈河
发源于阿尔山开发区境内的哈拉哈河流经达尔滨湖、杜鹃湖,它还汇集了苏呼河和古尔班河等支流,干流由东向西经伊尔施流入蒙古国,属额尔古纳河水系。河长399公里,在阿尔山开发区内134.5公里最优美,河床宽40~200米,平均流量22.23/秒,年径流量4.3亿。
玫瑰峰
玫瑰峰位于阿尔山市区25公里处,由十几座花岗岩山石组成,阿尔山玫瑰峰这种石林地貌和"岩臼"现象只有在大兴安岭克什克腾等少数地方发现,对地质研究意义重大。
罕山公园
位于城区北侧罕山上,初建于1980年,原名 北山公园,1987年大规模修建,改名为罕山公园,后又更名为成吉思汗公园,占地面积60公顷。
民俗风光旅游村
位于南部,距市区4公里。河边辟有的钓鱼池、篝火晚会场地也于2004年春先后投入使用。民俗风光旅游村已成为集民俗、观光、娱乐、餐饮、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森林公园
位于罕山北侧的成吉思汗庙景区内归流河、洮尔河分别从西、东两侧流过,占地面积267.7公顷。森林公园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市区通往飞机场的公路紧临公园东侧穿过。
“五一”广场
位于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东侧,原称“ 人民广场”。1947年5月1日,庆祝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盛大阅兵式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群众集会在此举行。此广场是乌兰浩特市举行政治、文化和体育等各种大型集会的场所。
葛根庙
葛根庙身边莲花图庙,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赐莲花图庙名为“梵通寺”。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哲里木盟十旗王公筹集资金,动工为葛根庙修建梵通寺、宏济寺、广觉寺,四座大殿于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十二日正式落成后又建慧通寺。
王爷庙
源于清代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期扎萨克图郡王家族世代供奉的藏传佛教寺庙。1691年,扎萨克图旗第三代郡王鄂齐尔在现市区内修建家庙,因蒙旗扎萨克郡王俗称王爷,其供奉的家庙也随之俗称“王爷庙”。该庙原座落于本市普慧街与育才路交汇的西北侧。
五一会址
五一会址位于乌兰浩特市五一北路,是一座青砖建造的厅堂。五一会址因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并宣告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
乌兰夫办公旧址
乌兰夫办公旧址位于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东侧,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同志的办公旧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按计生年度计算,全年出生人口3071人,人口出生率9.74‰,人口死亡率4.80‰,人口自然增长率4.9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21581人(数据提供:市卫计局、市公安局)。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9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