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区

西市区 西市 西市区地名由来 西市区历史沿革 西市区行政区划 西市区地理环境 西市区自然资源 西市区人口民族 西市区经济概况 西市区社会事业 西市区交通运输 西市区文化风俗 西市区文物古迹


西市区位于 营口市市区西部,辽河入海口处,是孕育营口文明的发祥地。近代的营口市区就是从西市的繁荣中形成的,是营口城市扬帆的启航之地西市区是由西市场而得名,曾叫过繁荣区。西市区营口城市发展的起源地,早先以龙王庙为集市,后建天后宫既妈祖庙(现称西大庙)。随着没沟营口岸的对外开埠,营口城市得名。营口成为了一个繁华的码头。1900年俄国强占营口,设立了民政厅统治营口。俄国修建了大石桥-营口的铁路,在市区东部码头处修建了牛家屯火车站,拉大了营口城市的建设规模。1904年日本打败俄国占领营口,废止了俄国修建的牛家屯火车站,将新火车站建在青堆子附近。日本在营口划出了交界地,归满铁管辖,并设立了营口军政署,对营口交界地进行殖民统治。然而日本侵略者并没有安分在交界地范围内,逐步在交界地外的地方大兴土木,开工厂、银行、医院等等。并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建立了日本菜市场(今站前区菜市街)。营口市...

详情

西市区地名网_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资料简介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介绍

西市区位于 营口市市区西部,辽河入海口处,是孕育营口文明的发祥地。近代的营口市区就是从西市的繁荣中形成的,是营口城市扬帆的启航之地

西市区是由西市场而得名,曾叫过繁荣区。西市区营口城市发展的起源地,早先以龙王庙为集市,后建天后宫既妈祖庙(现称西大庙)。随着没沟营口岸的对外开埠,营口城市得名。营口成为了一个繁华的码头。1900年俄国强占营口,设立了民政厅统治营口。俄国修建了大石桥-营口的铁路,在市区东部码头处修建了牛家屯火车站,拉大了营口城市的建设规模。1904年日本打败俄国占领营口,废止了俄国修建的牛家屯火车站,将新火车站建在青堆子附近。日本在营口划出了交界地,归满铁管辖,并设立了营口军政署,对营口交界地进行殖民统治。然而日本侵略者并没有安分在交界地范围内,逐步在交界地外的地方大兴土木,开工厂、银行、医院等等。并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建立了日本菜市场(今站前区菜市街)。营口市区东部逐步由日本占领,日本人成为营口市区东部的“主人”。而中国人大部分还生活在市区西部,同时也形成了繁华的菜市场,相对于市区东部日本人的菜市场,本地人称西市场。西市场的名气较大,名字一直保留至今,曾有西市场街道办事处。解放后,西市行政区域名称更替几次,行政区划拆并多次,西市场都作为主要名称存在。1957年营口市恢复区级行政管理体制,在此成立繁荣区。1958年1月,考虑西市场对西部居民日常生活贡献意义较大,恰巧又在市区西部,经营口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将繁荣区更名为西市区。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5月营口代替牛庄开为通商口岸后,英、法、美、日、俄、瑞典、荷兰、挪威等国在东营子的三义庙附近设置领事馆,欧美洋行、银行也集中于此。

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政府在此区域内设置了山海常关(俗称东海关)。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4日,沙俄借镇压营口义和团运动之机,军事占领营口,西市区辖区随营口为俄国占领区。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营口,西市区辖区随营口为日占领区。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2月,日本归还营口,营口海防同知厅和奉锦山海关兵备道重新回归营口,西市区辖区随营口重新隶属于清政府管辖。

清宣统元年(1909年)前,区境内隶属于盖平县。

民国二年(1909年)建立营口直隶厅后改属之。

民国二年(1913年)营口直隶厅改为营口县,区境内除“满铁附属地”(日本占领区的营口交界地)外均隶属之。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营口县改为营口市,西市区境内设有太康区、通惠区、河北区和同治区。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4月,国民党统治营口时,沿用日伪时期区划,并实行保甲制,区域内设16个保公所。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2月,营口第三次解放,再次组建营口市民主政府,废除旧区划,建立繁荣、幸福、胜利、河北、工农、车站、建设、民主等8个区。西市境内设繁荣、幸福、胜利和河北四区。

1950年起恢复区建制,以序数命名,设立五个区。西市境内有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

1956年营口市人民政府改为营口市人民委员会,同时取消区的建制,取消第一至四区人民政府,在此基础上成立九个街道办事处,既工业、车站、建设、八田地、西市场、胜利、清华、渔市、得胜,归市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第五区人民政府改为第五区公所。属于西市境内的有西市场、胜利、清华和得胜。

1957年8月,营口市人民委员会恢复区街管理制度,将原九个街道办事处合并建设区、繁荣区和工农区(第五区公所)。

1958年1月底,将繁荣区改称为西市区人民委员会;并在市区中部成立营口市升平区(现西市区的胜利、清华两街道处于升平区管辖)。

1958年11月,市区升平区更名为新华区,营口市辖区为站前、新华、西市及营口郊区。

1963年,新华区撤销,原新华区所辖的胜利、清华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西市区管辖。

1996年,西市区辖7个街道:五台子街道、渔市街道、得胜街道、清华街道、河北街道、胜利街道、西市场街道。

2004年,西市区调整行政区划,1撤销原西市场街道办事处,将原西市场街道的西市场、繁荣、振兴三个社区划归渔市办事处管辖,平安社区划归胜利办事处管辖;2成立西市区滨海街道办事处,将原五台子街道办事处的金牛山、万都、致远三个社区划归滨海街道办事处管理,致远社区更名为风光社区。3将原得胜街道办事处的发明、志诚、平等、新光、得胜五社区合并为发明、得胜、腾达三个社区;4将原胜利街道办事处的利民、利群、辽河、新华、立新5五个社区合并为辽河、立新两个社区,与原西市场街道撤销划入的平安社区组成三个社区;5将原清华街道办事处的马市、永强、桃园、清华、向阳、芙蓉园六个社区合并为永强、向阳、清华三个社区;6将原五台子街道办事处分出滨海街道的金牛山、致远和万都三个社区后的建新、五台子、华安、靶场、智慧、创新、水厂、和宁、镜湖9个社区合并为鸿大、创新、华安和建新四个社区。7将原渔市街道办事处的河滨、渔市、两利、渔民、福利、西环、河口共七个社区及西市场办事处撤销后合并来的西市场、繁荣、振兴共10个社区合并为西大庙、西市场、西环和渡口四个社区。8河北街道办事处不变。至此,西市区辖7个街道,共21个社区。

2008年10月,西市区得胜街道办事处在得胜路新兴大街以南、得胜路以西成立新腾达社区;原腾达社区更名为红运社区。得胜办事处共辖发明、红运、得胜和新腾达社区。

2012年,将原老边区路南镇大水塘村(约5.48平方千米,人口18000人)、原老边区沿海街道(约9.76平方千米,人口22759人)和原营口市直辖的盐田大部(约252平方千米)划入西市区。西市区辖8个街道,调整后,西市区新增面积约267.24平方千米;新增人口约40759人。

现今,西市区(含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既沿海新区和营口高新区)辖8个街道: 胜利街道、 清华街道、 得胜街道、 五台子街道、 渔市街道、 河北街道、 滨海街道、 沿海街道,31个社区(营口沿海新区筹建5个社区)、5个行政村和1个盐场。[4]

五台子街道辖4个社区居委会:鸿大、建新、华安、创新。

渔市街道辖4个社区居委会:渡口、西环、西市场、西大庙。

得胜街道辖4个社区居委会:发明、新腾达、得胜、红运。

清华街道辖4个社区居委会:清华、永强、向阳、通惠。

胜利街道辖3个社区居委会:辽河、立新、平安。

河北街道辖1个社区居委会:河北。

滨海街道辖3个社区居委会:金牛山、万都、风光。

沿海街道辖3个社区居委会:红旗、二道、白庙子,5个行政村兰旗、黄旗、土城子、二道沟、三道沟和红旗盐场。现由营口沿海新区管委会代管。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营口沿海新区)筹建丽湖、明星、滨河、渤海、新湖五个社区。

西市区位于 营口市市区西部,地处 辽东半岛西北, 渤海 辽东湾东岸, 辽河入海口处;介于东经122°07′22.31″~122°13′47.62″,北纬40°37′31.06″~40°42′31.22″之间;东起新华路、体育路与 站前区接壤,西临渤海辽东湾东岸,南至民兴河与 老边区 路南镇大水塘村毗邻,北跨辽河至营盘公路与 辽东湾新区相连;总面积20平方公里。

西市区地形北窄南宽,属滨海平原,地形东窄西宽,平均海拔2.5米。

西市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主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气候条件优越。

西市区地下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地上有大面积沿海滩涂、坑塘、草场和湿地。

近海有海洋生物100多种,鱼、虾、贝、藻等经济生物及大量的海洋、滨岸和物种种类繁多,主要经济品种有 对虾、 毛虾、 海蜇,周边海域还有一定面积的生物产卵、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海洋旅游资源条件优越,较著名的湿地公园、西炮台公园资源各2处。

2015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1.3万人,常驻约24.6万(两个数据均包含后调整至西市区的沿海街道和大水塘村全部人口),自然人口出生率约4.64‰,人口自然增长率约0.59‰。

截止2014年,西市区有汉族、 满族、 朝鲜族、 回族、 蒙古族、 锡伯族、 达斡尔族、 鄂伦春族、 布依族、 维吾尔族、白族、 哈尼族、 黎族等13个民族。其中回族和朝鲜族聚集人口较多,已形成聚居片区。区内有回民小学和朝鲜族高级中学等民族学校。

2015年,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亿元,年均增长12.2%,是2010年的1.8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4亿元,年均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9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68亿元,年均增长2.4%,是2010年的1.1倍;非税收入0.27亿元,年均下降27%,是2010年的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亿元,年均增长14.2%,是2010年的1.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12元,年均增长12.8%,是2010年的1.83倍。

2015年,西市区实现实名制就业6200人,养老保险累计参保职工18239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职工12900人;享受低保7214户、12565人,共发放低保金4344.53万元;实施各类救助、补贴资金总计1083万元。

截至2011年,西市区在“全民健身与和谐营口同行”活动中,修建了启文小区等9块健身场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20余件。 营口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也坐落在西市区行政辖区内。

西市区是旧营口码头曲艺戏曲的聚集地,尤以西大庙、坑洼甸为著名,近代曾有很多曲艺名角来营口说书唱戏。2015年7月,西市区演出了由袁田、刘振波、韩相波、金玉、雷志成、安紫波、刘靖坤七名评书演员创作、改编和排演了一批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曲艺作品。评书演员演出《许云峰赴宴》、《桥头镇》、《肖飞买药》、《智擒小野》、《“张作霖手黑“那段背后的故事》、《血战李家坡》等抗战题材的曲艺节目。至今在辽河老街内仍有泰顺祥、艺合楼等茶楼在表演 评书、 相声、 大鼓、 快板等曲艺,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2015年,成功开展西市区第九届少儿艺术节系列大赛。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完成建设10个社区书屋。

根据2016年6月官网信息显示,西市区共有7所学校,1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709人;33所幼儿园,在园幼儿2614人。还有一所教师进修学校和一所教辅机构。西市区共有在编教职工446人,专任教师410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教师数为17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8.8%;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399人,占97.3%;荣获市级(含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达805人次。

截至2014年,西市区1户企业申报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户企业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获得省级立项,1户企业获省级研发中心,2户企业晋升市级研发中心,4户企业继续享受省创新型企业专项资金,7户企业的8种产品被评为省“专精特新”产品,10户企业纳入市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

截至2015年,西市区新增设医疗机构3家,具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医疗机构达35家。新农合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参合农业人口6691人,参合率超过99%。

西市区位于 辽河出海口,是营口市区的发祥地,处于营口老港和鲅鱼圈新港之间,与环渤海各城市有着天然的联系,交通发达。

辽河大桥位于滨海路,横跨大辽河,全长4.44公里,连接着营口与北京。

辽河南北两岸除冬季外有 水上巴士摆渡。

营口兰旗机场坐落在西市区行政区域内, 是辽东湾地区的中心机场和枢纽。现已开通了至上海(浦东)、深圳、烟台和哈尔滨的航线。

西市区是营口的发祥地,这里孕育着河海文明,成为早期移民、宗教、民族的融合之地。形成了以“辽河老街”为核心的百年商业市井文化;以西大庙为核心的北方妈祖文化,以华安为核心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及通惠门-双庙子为核心的穆斯林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

西市区宗教文化浓郁,营口市基督教会坐落在西市区,清真寺与清真东寺均已过百年历史,其中清真东寺是清代著名回族爱国将领左宝贵兴建的,西市区是营口地区最大的穆斯林聚集地。西大庙(既妈祖庙)于1726年在龙王庙的基础上兴建的,是渔民祈求平安的祈福地。

近代回族爱国主义革命者- 尹神武、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单田芳、大陆著名音乐制作人 李杰均出生在西市区。

西炮台遗址

西炮台遗址位于西市区辽河入海口东岸,距市中心3公里。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竣工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该炮台系用沙土、白灰、黄土灌浆夯筑而成,整个建筑包括炮台、护台壕沟、护台城墙、城门、影壁墙、蓄水池、水洞、吊桥、军械库和营房等。炮台共三座,一大二小,均方形,大炮台居中,台高6米,分三层,台顶四周加筑矮墙,相互对称。墙下周围有八处暗炮眼,台东是一条长达62米,宽9一12米的登台坡道,与东面正门相对。南北距大炮台35米,各有小炮台一座,台东各设有一条长24米,宽4米的坡道;由此上下小炮台。炮台周围是泥土夯筑的围墙,平面凸字形,全长1000余米,存高5米。围墙两侧附加沙土、白灰护坡。围墙外8一12米是一周护台壕。在东侧围墙辟一大二小城门,大门居中。三城门外30米处,各有一影壁墙,皆夯土筑成。1991年在对炮台进行清理工作中,发现了铁炮、炮弹,洋枪子弹、铁、石筑墙夯具,青砖、柱础、滴水、瓦当、瓷罐、瓷碗、瓷盘、瓷匙、銮铃等文物近百件和原来的房址遗迹。

辽河老街

辽河老街由营口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开始实施保护性开发建设。辽河老城位于西市区辽河大街西段,全长1.3公里,整个街区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清雍正四年(1726年)营口修建天后行宫时,辽河老街就是客商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街市。到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营口正式开港,成为近代东北最繁华的商贸 合并图册 (3张) 中心和金融中心。辽河老街两侧存百余年的近代建筑31处。

营口主城区位于渤海辽东湾畔,海滨就位于西市区。这里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可观夕阳映海的地级市。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所以中国绝大多数的沿海城市都可观海上日出。由于营口处于内海渤海东岸,“海上观日落”成为营口特有的景观。每日旁晚时分,可见夕阳坠海,景色十分秀美。2006年,营口高新区修建了海防堤工程,增加了景观带,供市民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