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
长岭县 长岭 Changling County 吉林省长岭县 长岭县建制沿革 长岭县地理环境 长岭县自然资源 长岭县人口民族 长岭县经济 长岭县社会事业 长岭县交通 长岭县历史文化 长岭县风景名胜
长岭县是吉林省 松原市代管县,位于 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3°6′至124°45′、北纬43°59′至44°42′之间。东与 农安县接壤,南与 公主岭市、 双辽市交界,西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毗邻,北与 通榆、 乾安、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辖8个乡,12个镇。全县面积5728.4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人(2012年),县政府驻地 长岭镇。2013年,长岭县生产总值实现300亿元,比2012年增长22.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4.65亿元。长岭县著名景区有龙凤山风景名胜区。2013年,龙凤湖湿地被吉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商至 西周介于 鬼方、 肃慎两族之间。东周至秦归 东胡。 汉至三国属 鲜卑族。晋至隋归 契丹族。唐属 河北道 松漠都督府辖。...
详情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有1个区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有12个镇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有4个林场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有3个街道
长岭县是吉林省 松原市代管县,位于 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3°6′至124°45′、北纬43°59′至44°42′之间。东与 农安县接壤,南与 公主岭市、 双辽市交界,西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毗邻,北与 通榆、 乾安、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辖8个乡,12个镇。全县面积5728.4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人(2012年),县政府驻地 长岭镇。2013年,长岭县生产总值实现300亿元,比2012年增长22.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4.65亿元。
长岭县著名景区有龙凤山风景名胜区。2013年,龙凤湖湿地被吉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商至 西周介于 鬼方、 肃慎两族之间。
东周至秦归 东胡。 汉至三国属 鲜卑族。
晋至隋归 契丹族。
唐属 河北道 松漠都督府辖。
五代十国复归 契丹族据。
辽至北宋属上京道乌古部乌古敌烈统军司辖,金至南宋属金临潢府路东北路招讨司辖。
元为蒙古王公斡赤斤封地,属中书省宁昌路折连川辖。
明为蒙王兀良哈领地,清初仍为兀良哈领地,后封为扎萨克辅国公牧地,属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辖。
清末设吉林巡府,归东三省总督节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月9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等向清廷奏请,在吉林“省城之西郭尔罗斯所放蒙荒地,长春、洮南两府道,拟于适中之长岭子地方设知县一员,名曰长岭县”。十二日月二十六日,光绪御笔朱批会议政务处议复,增设“吉林省属长岭县”,“酌派设治委员先行试办”。设治初,“花翎四品顶戴准补双城厅通判,蒙荒行局总理兼任试办长岭县设治委员张呈泰,暂就伏龙泉原设蒙荒行局”,启用“长岭县设治委员之关防”任事理政。同年秋,将新安镇(原属农安县)以北新垦旗地,“并析农安县西境农家、农齐、农国3区置长岭县”。设治委员办公地点也由伏龙泉迁驻长岭子屯(今长岭镇)办公。在长岭子屯东头(今东门外道南)设临时衙署、临时监狱(均租用民房)。 宣统元年六月二十一日(1909年8月6日),撤销长岭县设治委员,开始启用木质的“长岭县之关防”印章,也就是正式设县。
民国二年(1913年),实行官制改革,长岭县划归吉林省西南路道尹管辖。三年(1914年6月),西南路改为吉长道,长岭县隶属吉长道管辖。八年(1919年)将11个乡改为11个区。十八年(1929年)2月25日,废除道级建制,长岭县直隶吉林省。十九年(1930年)遭涝灾后,将全县11个区缩变为8个区:一区(县城)、二区(流水坨子)、三区(太平山)、四区(利发盛)、五区(新安镇)、六区(七号即鲍家烧锅)、七区(北正镇)、八区(泰和镇)。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伪政权实行街村制,全县8个区改划为一个街,16个村。三十年(1941年7月1日), 四平省成立,长岭县划归四平省管辖,全县辖1街14村。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长岭县建立了人民政府,隶属辽西省二专署。同年6月,辽西省改称辽吉省,长岭县改隶辽吉省二专署。三十六年(1947年),长岭县下辖9个区。三十七年(1948年7月),辽吉省改称辽北省,长岭县隶属辽北省二专署。
1949年4月,东北实行新区划,长岭县划归吉林省。
1956年,长岭县隶属吉林省白城专员公署(白城地区行政公署)。同年3月,保康划出。6月茂林划入。同时,县内撤销9个区,重建3个区、48个乡和4个乡级镇。
1957年5月,将3个区调整为5个区。
1958年2月,撤销5个区,将48个乡、4个镇调整合并为22个乡、2个镇。4月,将9个公社划为26个公社。
1962年5月,又分划出双龙、新风、七撮、海青等4个公社。
1964年7月,长岭镇、太平川先后改为镇建制。
1966年4月,朝阳公社划归农安县,巨宝山、三青山两个公社划入长岭县。
1983年12月,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全县共有29个乡和长岭、太平川2个镇。
1984年12月,巨宝山、前七号、新安镇、太平山4个乡改为镇。
1992年7月1日,建立松原市,长岭县划归松原市管辖。同年12月,北正镇、三青山、大兴3个乡改为镇。
1994年6月,又有利发盛、永久、流水3个乡改为镇。
长岭县位于 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东经123°6′至124°45′、北纬43°59′至44°42′之间。东与农安县接壤,南与公主岭市、双辽市交界,西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毗连,北与通榆、乾安、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距省城长春市120公里,距松原市130公里。国土面积5728.4平方公里。
全县辖10个乡,12个镇、5个园区和6个国营农林场,232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人,70%以上是农民,是典型的农业县份。
全县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燥区,年平均气温为4.9℃,10℃以上有效积温2919℃,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无霜期一般在140天左右,具备农林牧综合发展的基本条件
长岭县地下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草炭土、粘土。截至2012年,已探明二氧化硅含量达93%的硅沙储量4亿吨以上,含油率5.9%的油母页岩储量27亿吨,煤储量4亿吨,石油储量2亿吨以上级,天然气储量400亿立方米,并已开采成功。
长岭全年平均风速每秒3.5米以上,有效风能500万千瓦。2012年,已规划12处风场。有7处已并网发电。
长岭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野生经济植物多达380种,有100种可以入药。
长岭县水自然资源总量4.2亿立方米/年。
人口
截至2012年,长岭县总人口64万人。
民族
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 满族、 回族、 蒙古族、壮族、 朝鲜族等10个民族。
2013年,长岭县生产总值实现300亿元,比2012年增长22.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4.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00亿元,增加值实现81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
2013年,长岭县粮食产量达到370万吨,新打抗旱水源井4000眼,新建膜下滴灌14.1万亩,新建温室大棚1200亩。膜下滴灌、高光效栽培等农业新技术得到集成推广应用。实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15万亩,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片22个22万亩,推广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4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12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3.3万亩,绿化村屯50个,义务植树100万株。中粮集团三十号基地万头种猪已进场、秋林集团天地美5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新建牧业规模养殖场(小区)50个,总量已达593个。
2013年,长岭县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58个,到位资金135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127亿元。新开工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3个,其中亿元以上23个。中粮集团肉食产业链基地项目一期四场一站、苏源50万吨复合肥及百万吨物流、吉林黄栀花中药加工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金风科技风电产业化、北京五环汽车模具制造、吉林丰瑞农产品深加工二期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松原市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晋升为市级园区。中粮集团、云天化、中电投、一汽集团等8户国内外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总投资近121亿元。
长岭县肉鹅产业
长岭县每年饲养肉鹅达100万只以上。长岭县肉联厂与公主岭市五洲禽业有限公司联合,生产加工肉鹅,产品远销南方各大城市。2011年长岭县准备进一步扩大肉鹅饲养规模,落实了200万只的肉鹅饲养计划。
油料加工业
长岭县现有大中型油料加工企业3家,可年加工葵花12万吨、大豆4万吨,生产成品油3.6万吨,年产值可达到1.6亿元。企业已具备7000吨的色拉油的生产能力。油料加工业已成为长岭县城工业的支柱产业。
土豆粉条加工业
长岭县三青山、巨宝山、太平山等东部几个乡镇,土壤以沙性为主,疏松肥沃,适合种植马铃薯。多年来,这里的群众一直有种植马铃薯加工土豆粉条的传统,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仅三青山一个镇,就可年产土豆粉条2万吨,形成了闻名省内外的土豆批发市场。已经注册商标的“三青山”牌系列粉条多达7个品种。
2013年,民营经济总户数已达2.69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3.2万人;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430亿元。民营经济对财税贡献率已达45%。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95亿元,比2012年增长21.8%。
截至2013年,长岭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23所,在校学生81196人,重点高中1所,招聘特岗教师100人。高考总成绩位列全市各县区之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和维修校舍5万平方米,县特殊教育学校、长岭一中学生宿舍楼竣工,长岭一中实验楼、五中教学楼投入使用。第一批66辆校车投入运营。
2013年,长岭县新建农村文化大院91个、文化广场19个。县体育场塑胶跑道建成投入使用。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874场,成功承办了全市第五届社区运动会。《马场村人的小康梦》在松原市同题新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县数字电影公司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2013年,长岭县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2014年,完成6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再建成48个。为村卫生室配齐的电脑、打印机、血糖仪、尿液分析仪等基本诊疗设备全部到位。
长岭县交通四通八达, 通让铁路、 平齐铁路在境内 太平川站交汇通过;国道203线纵贯南北,省道长白公路横跨全境。 松原查干湖机场即将开工建设。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御笔朱批会议政务处议复,增设“吉林省属长岭县”,“酌派设治委员先行试办”。第一任知县张呈泰亲自规划长岭县城街基为64井,每井为60丈正方形,井与井之间设有通道,形成东西与南北各为三里三的县城格局。聚落呈方形,划定边长为1650米的正方形城廓,井方间距约12米,为街道。并将中心十字街辟为东西、南北向两条正大街,两侧均植柳树。
1910年9月(清宣统二年八月),新县城落成。在正大街4个出城口,分别筑起高约7米的青砖青瓦城楼的城门。城门基本效仿山海关城门样式,门宽3丈,高1丈5尺,为拱形圆门洞,门洞之上,还有3尺多高的起顶,起顶上镶刻着两个斗大的朱红正楷字,注明各个城门的称谓。东门是“迎旭”(朝迎红日之意),南门是“来薰”(薰风南来之意),北门是“拱宸”(拱卫北辰之意),西门是“挹爽”(夕撷神爽之意),四门题字含意深刻,并有方位的针对性。1938年,杨桂滋任长岭县长期间,开始修筑城墙,为碱土干打垒式,高2.7米,墙头用秫秸铺放墙枕头,两边外檐有一尺多,墙枕头上面抹一层厚厚的碱泥,墙头上能行人,每隔一井地,在城墙上修筑一座炮台,城墙4个角上也都修筑了炮台。
1946年城门、城墙先后拆毁。
关于长岭地名的由来说法众多,主要有三:
①认为是承袭了渤海国长岭府的名称。据《新唐书》记载,渤海国长岭府曾设在此地,因以县名。但在《增订吉林地理纪要》一书中却否定了这一说法,“渤海的长岭府应在今吉林市西南,而今日的长岭县则在其西北。”“长岭县地处海拔145~270米之间,境内平衍无高山大岭,所以不足为据”。
②源于县驻地原来的土名“长岭子屯”。在长岭县,至今还有个地名叫“老长岭子”,在长岭镇南2公里原广太乡境内,因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有蒙古人叫胡长岭的于此地开店,称长岭子店,遂成屯名,后简称长岭子,长岭县名由此而来,此说常见于旧时野老口口相传,但史无实据,不足为信。
③取名于长春西北至通榆县纵横一二百里的“长长的沙岭”,当地人称“岗子”。长岭县境东部高,北部低,东南部系高台地,中部系沉积平原,西北部系半固定沙丘,县境内地貌以东起三县堡,西止大兴一线为分水岭,南北横跨松花江与辽河两大流域。
关于长岭县名的由来,多数人更倾向于第三种说法。1994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吉林省》也选择了这种说法:因位于松辽分水岭上,故名。
龙凤山风景名胜区
龙凤山风景名胜区座落在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余脉西坡,五常市东南50公里处,距哈尔滨市160公里。龙凤山景区是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黑龙江省特大型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按区域功能划分六个游览区:前湖游览区、凤凰山游览区、凤雏湾游览区、红崖湾游览区、卧龙山游览区、中央山游览区。
腰井子自然保护区
长岭县 腰井子保护区是1986年11月18日有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升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保护羊草草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长岭县西北部,距长岭县城75公里,是长岭县和乾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3度26分-123度40分、北纬44度34分-44度43分,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4公里,呈椭圆形。隶属长岭县三十号乡管辖,总面积23800公顷。境内植物种类达三百多种,主要植被类型有榆树疏林、羊草、狼针草+线叶菊、大针茅和盐生群落。其中以羊草草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是吉林省最大的羊草草原。保护区内划分为核心区和一般区,核心区为600公顷左右。
长岭县龙凤湖湿地保护区
吉林省长岭县龙凤湖湿地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鸟类的乐园、芦苇的海洋。在湖畔湿地有狐、兔、獾等野生动物20余种,天鹅、灰鹤等珍希鸟类30多种。其野生动物之多、密度之大在省内外都是罕见的。龙凤湖水利风景区的芦苇荡被游人称为“流连的绿色迷宫”。2013年,龙凤湖湿地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南城子石刻群
位于长岭县前进乡政府所在地福庆长屯南5公里,在东尹家屯西南1公里处,坐落在一条东南-西北走向、长约800米的大漫岗南坡。南100米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东南300米是八宝湖,东北200米处是一条南北向深5米左右的水沟,东500米是城东屯。
遗址概况古城呈梯形,方位南偏东50度,四周城墙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为10-13厘米。东墙长269米,高1-2.5米;南墙长330米,高1-2米;西墙长253米,高1-1.5米;北墙长315米,高2-3米;城墙周长1167米,城墙的底宽为10-15米,顶宽为0.8-2米。在城墙址的东、北、南三面分别有一座宽11米的城门。除北门可见瓮城迹象外,其余二门由于破坏严重,已无法看出是否存在瓮城。北墙有三个马面,门洞两个,间距60米,在城的西北角和东南角各有一个角楼,城四周没有看到护城河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