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

庐阳区 庐阳 合肥市庐阳区 庐阳区建制沿革 庐阳区行政区划 庐阳区地理环境 庐阳区自然资源 庐阳区人口 庐阳区经济 庐阳区社会事业 庐阳区风景名胜 庐阳区著名人物 庐阳区荣誉称号


庐阳区是 安徽省 合肥市辖区,位于合肥市中北部,是安徽省经济、文化、金融中心。行政区域面积139.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72万人(2016年),辖9个街道、1个镇、1个乡。、和1个省级开发区。 区人民政府驻亳州路街道濉溪路295号。庐阳区属于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地处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结合部位,区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庐阳区城区交通便利,环绕老城区的环城公园长8.2千米,总面积137.6公顷,串起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西山景区、银河景区、包河景区的若干带状景区,形成“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独特美景。庐阳区环境优美,穿城而过的南淝河、大房郢水库、翠色欲流的环城公园、三国遗址公园、庐州公园等,形成了“一河襟两水带多园”的独特生态环境。2018年上半年,庐阳区实现生产总值373....

详情

庐阳区地名网_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资料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介绍

庐阳区是 安徽省 合肥市辖区,位于合肥市中北部,是安徽省经济、文化、金融中心。行政区域面积139.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72万人(2016年),辖9个街道、1个镇、1个乡。、和1个省级开发区。 区人民政府驻亳州路街道濉溪路295号。

庐阳区属于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地处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结合部位,区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庐阳区城区交通便利,环绕老城区的环城公园长8.2千米,总面积137.6公顷,串起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西山景区、银河景区、包河景区的若干带状景区,形成“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独特美景。

庐阳区环境优美,穿城而过的南淝河、大房郢水库、翠色欲流的环城公园、三国遗址公园、庐州公园等,形成了“一河襟两水带多园”的独特生态环境。

2018年上半年,庐阳区实现生产总值373.58亿元,增长7.2%,增速居四城区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3亿元、下降9.0%,第二产业增加值53.72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319.32亿元、增长8.3%。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合肥古为淮夷地,商代称虎方,西周称夷虎。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楚,后属吴、属越,再后又属楚。

秦朝置合肥县,属九江郡。

西汉时先属淮南王国九江郡,后淮南国废,设九江郡,合肥仍属之。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合肥改属扬州九江郡。

东汉建武六年(30年),刘秀封功臣鉴谭为合肥侯,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历4世,废国为县。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馥任扬州刺史,单马造合肥,为扬州治。

三国时,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合肥县改属淮南国;四年,改属淮南郡。明帝太和六年(232年),改属楚国。齐王嘉平元年(249年),改属淮南郡。吴、魏在合肥地区进行过多次争夺战,魏以合肥为重镇兼扬州治。

西晋时属淮南郡。

南朝宋置南豫州,于合肥县地置汝阴县,属南豫州南汝阴郡,为郡治。梁武帝改属汝阴郡,为南豫州治;复又置合州,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北周宣帝时属北周。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属庐州,为州治;大业初,改庐州为庐江郡,属庐江郡,为郡治。

唐朝时改庐江郡为庐州,先后属庐州、淮南道庐州、庐江郡。

后梁、后唐时属吴国庐州。后晋、后汉时属南唐庐州。后周时属后周庐州。

北宋时先后属淮南道庐州、淮南路庐州、淮南西路庐州,均为州治。

南宋时,庐州曾为金占领,寄治巢县,旋即收复,仍为州治。

元朝时,先后属淮西道庐州路、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占庐州,改路为府,先属江淮行省庐州府,后属江浙行省庐州府,为府治。

明朝时先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后属南京直隶庐州府,均为府治。

清初属江南省庐州府。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属安徽省庐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全省分为三道,属安庆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行政督察区,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安徽省省会从立煌(今金寨)迁至合肥,省政府机关驻区境。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合肥市设区,第一区、第二区在今庐阳区境内。

1951年11月,在第一、第二两区基础上成立东市区。

1960年6月,东市区更名为南市区,同时成立南市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1963年8月,南市区更名为中市区,撤销南市人民公社。

2002年3月6日,合肥市实行新区划建制,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

1949年3月,合肥市改镇建街取消保甲制,一区辖双岗街、拱辰街、四弯街、新华街、北油坊街、县桥北街、十字街、东岳街、教弩街等9街;二区辖龙门街、县桥街、鼓楼街、四牌楼街、中山街、太平街、东门街、南门街、柳树亭街。

1949年9月,根据皖北行署关于区划规定,庐阳区改建为东门、小东门、西门、菜市、北门、县桥、四牌楼等7个警政合一派出所。

1950年5月,辖东门、南门、北门、西门等4个警政合一派出所。

1952年10月,东市区成立街道居民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在北门街、四弯街试建居民委员会。全区组建大东门、逍遥津、三牌楼、四牌楼、小书院、小南门、淮河路、安庆路、前进、城南、同春巷、宿州路、柳木巷、四弯、拱辰、北门、小岗、大岗、西村、宁国路等20个居委会。

1960年6月,南市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并接管部分农村,辖卫岗、淝河、曙光、三牌楼、徽州路、方桥、前进、高桥等8个分社。

1963年8月,中市区辖双岗、逍遥津、三牌楼、县桥、方桥5个街道。

1968年8月,中市区人民委员会改为中市区革命委员会,撤销5个街道办事处,改设钢铁新村、濉溪路、双岗、北门、向阳、六安路、县桥、安庆路、鼓楼、淮河路、东风、红星、红旗、青年路、前进、巢湖路等16个街道革委会。

1969年12月,将16个街道革委会改为双岗、向阳、东风、红星、巢湖路、淮河路、阜阳路、前进8个街道革委会。

1979年,中市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中市区人民政府,所辖8个街道革委会同时更名为街道办事处。

1985年7月,合肥市区划调整,中市区巢湖路、包河两个街道划归西市区管辖,西市区光明、益民、安庆路、亳州路4个街道划归中市区管辖。中市区辖三牌楼、益民、光明、逍遥津、鼓楼、县桥、寿春、安庆路、双岗、亳州路等10个街道。

2002年3月,合肥市区划调整,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撤销郊区,原郊区三十岗乡、杏花村镇、大杨镇划归庐阳区管辖。庐阳区辖三十岗乡、杏花村镇、大杨镇3个乡镇和三牌楼、益民、光明、逍遥津、鼓楼、县桥、寿春、安庆路、双岗、亳州路等10个街道。

2004年7月,撤销杏花村镇,成立杏花村街道;2005年5月,撤销鼓楼街道和寿春街道,调整杏花村街道和双岗街道辖区范围,成立海棠街道和杏林街道。

至2005年年底,庐阳区辖三十岗乡、大杨镇和逍遥津、三牌楼、益民、光明、安庆路、县桥、双岗、亳州路、杏花村、杏林、海棠等1乡、1镇、11个街道及1个庐阳产业园,有8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区人民政府驻濉溪路287号。

2012年3月,庐阳区再次区划调整:将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并入逍遥津街道。将安庆路街道、光明街道、益民街道合并,新设立三孝口街道;以路为界,调整双岗、亳州路、杏林、海棠4个街道管辖范围;重新划分杏花村街道管辖范围,增设四里河、林店2个街道;保持三十岗乡和大杨镇行政区划不变。调整后,庐阳区辖1个乡、1个镇,9个街道,街道总数减少2个。

截至2017年底,庐阳区辖1乡1镇、9个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三十岗乡、大杨镇、逍遥津街道、三孝口街道、双岗街道、亳州路街道、杏林街道、海棠街道、杏花村街道、四里河街道、林店街道。庐阳区区人民政府驻亳州路街道。

庐阳区位于合肥老城区及其西北部,地处北纬31°51′12″~31°57′58″、东经117°03′45″~117°17′38″,东以板桥河为界与瑶海区相望,西与肥西县毗邻,南连包河区、蜀山区,北与长丰县接壤。全区东西长22.1千米,南北宽12.3千米。面积为139.32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为36.92平方千米。

庐阳区属于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地处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结合部位,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为淮南褶皱带、合肥断陷盆地。区境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0—40米。区境地势起伏不大,土层受古地形控制,从西北向东南由薄变厚,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趋势,依南淝河走向是西北高、东南低,依板桥河和四里河走向是北部高、南部低,北部三十岗乡、大杨镇、杏花村街道和庐阳工业园为波状平原,岗、塝、冲相间,南部城区为南淝河冲面平原,尤以老城区内突显平原特征,地势平坦,属平原微丘地貌。地表土层30米左右,由黏土及亚黏士等组成,孔隙率小、透水性差。由于地质、光热、水的共同作用,形成多种土地类型,平原、岗地、丘陵、低山、水面兼而有之。低丘岗地是本区主要土地类型。

庐阳区区境地处中纬度,东距海洋仅450千米,受海洋影响较大,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变、玲暖无常,初夏多梅雨,盛夏多炎热,秋季降温快,冬季干冷,雨雪较少。-年四季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最短,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根据气象部门历年资料分析表明,庐阳区域年均气温15.8C,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3C,极端最高气温41.0C,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1C,极端最低气温- 2.6C。年均日照时数2218小时,平均气压1012.5百帕。年均蒸发量1514.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6%。冬、秋季节风向以东北偏南为主,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年平均风速2.7米/秒,静风频率18%,全年大风(8级以上)日数10.6天。年均农耕期336天,无霜期226-230天,冰冻期80天。年降雨量适中,年均降水量988.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41.9毫米,最小年降水量557.3毫米,但分配不均匀,夏季暴雨较多,占年降水量42%,春秋次之,冬季降水最少,仅占年降水量11%,季风气候显著,旱、涝灾害频繁。

庐阳区境内无山,南淝河穿区而过,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坐落其间。南淝河流经庐阳区段长4.7千米,另有四里河、板桥河等支流汇人其间。董铺水库位于区境西北,集水面积为207.5平方千米,总库容2.42亿立方米。大房郢水库位于巢湖水系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坝址距市中心5千米,距城市二环路800米,集水面积184平方千米,总库容1.77亿立方米。

截至2005年年底,庐阳区士地面积13932.44公顷。其中:农业用地6880.44公顷,占总土地面积49.38%,主要分布在辖区西北和北面三十岗乡,大杨镇和杏花村街道;建设用地6763.74公顷,占士地总面积48.55%,主要分布在辖区东部和南部各街道和庐阳区工业园;未利用土地面积288.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07%,主要零散分布在西北和北面农用地之中。

南部老城区基本上无拓展空间,北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发展空间,因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两大市民饮用水源的存在,占去辖区面积21.869%,为保护水资源其周边土地利用受到严格的管制,使得北部地区士地资源利用和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区域范围内土地开发利用空间狭小。

全区未利用土地总面积2.30公顷,分布于三十岗乡和大杨镇,其中荒草地12.64公顷、零星土地9.66公顷。

庐阳区植物资源中,食用植物、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等绝大多数为人工栽培。2004年,对全区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表明:全区数目最多的树种是场树、刺槐、臭桩。其他主要树种有泡桐、中槐、梨、枸橘、法梧、枫杨、水杉、乌柏、香樟、广玉兰、柿、石榴、桃、杏、红叶李、女贞、桂花、雪松、柏、香桩、葡萄、银杏、松等。少数单位及村庄栽有竹类。

野生中草药材有龙胆草、益母草、土藿香、苍耳子、金钱草、萝荆子、女贞子、牛蒡子、青蒿、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紫苏、金银花、艾茴香、桑叶、野菊花、枸杞、芭蕉根、芦根、淡竹叶、大青、车前草、谷精草、马葡、闹杨花,牵牛、马鞭草、金福花、白花蛇舌草、万方草、急性子,桑甚子、蛇床子、地夫子、板蓝根、罗布麻、薄荷、丝瓜络、瓦楞子、菜菔子,马齿苋,荠菜,碎米荠、点地梅、田皂角、地锦草、铁苋菜、土牛膝、小蓟、田基黄、半边莲、墨早莲、半枝莲、天名精等。

庐阳区的动物资源有:地鳖虫、蜈蚣、黄鼠狼、水獭、刺猬、野兔、蝙蝠、獾、獐、鹭鸶、喜鹊、鹧鸪、布谷鸟、百灵鸟、画眉、野鸡、野鸭、啄木鸟、翠鸟、黄鹏、猫头鹰、鹌鹑、斑鸠、蝴蝶、蜗牛、蚯蚓、青蛙、蟾蜍、青草蛇、赤练蛇、蟒蛇、蝮蛇等。

截至2017年年末,庐阳区总人口67.0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8.7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9.87%。

2017年,庐阳区地区生产总值769.47亿元,比上年增长8.4%;财政收入35.75亿元,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91亿元,增长11.5%;招商引资总量335.5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48亿美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万元和2.5万元,分别增长9%和9.1%。

2018年上半年,庐阳区实现生产总值373.58亿元,增长7.2%,增速居四城区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3亿元、下降9.0%,第二产业增加值53.72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319.32亿元、增长8.3%。

2017年,庐阳区乡村转型渐入佳境。实施袁大郢、双龙街等21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启动东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促进土地流转企业升级,一批优质瓜果、有机蔬菜打响品牌,崔岗艺术节影响与日俱增,音乐小镇填补全省空白,赏花经济赢得央视《新闻联播》栏目聚焦。滨水文化生态休闲区以多年涵养的优质生态资源,迎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落户。

2017年,庐阳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12.7亿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进展顺利,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106.4万吨标准煤,减少用能13.7万吨标准煤,下降11.3%, 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3.4个百分点。其中,皖能发电全年耗能97.3万吨标准煤,减少用能13.3万吨标煤,下降12.1%;降成本成效显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项费用16.3亿元,较上年减少0.7亿元,下降4.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86.6%,较上年有所下降。

2017年,庐阳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91亿元。金融业高度集聚,新引进华富瑞兴、中英人寿等22个金融项目,全区各类金融机构增至615家,金融业增加值和税收分别占合肥市34%、41%。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企业净增17家、营业收入增长40%,IE果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科技服务集聚示范园区。文化旅游业活力迸发,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城隍庙会、庐阳欢乐购和各类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依托生态资源举办跑酷公开赛、半程马拉松赛、中日韩三国围棋赛等国际性赛事,全年吸引游客近200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突破2亿元,崔岗文化创意园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18年1-7月份,庐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28亿元,总量位居合肥市四城区第一,同比增长7.4%。

截止到2017年,庐阳区成功认定国家高企93家,省级51家,市级73家,成功认定省、市创新型企业28家。累计申请专利7197件,授权29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436件,授权509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0%。目前庐阳区拥有1个院士工作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大豆工作站 ),国家CNAS认可的实验室1个(天威合变检测中心),省市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安农大在我区设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群成功落户庐阳区。

截至2018年9月,庐阳区有区属省级示范高中1所、初级中学10所、小学27所、幼儿园及幼儿看护点147所(含公办园7所、公办园分园16所、企事业办园10所、民办幼儿园47所、幼儿看护点67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早教指导中心1个。在校中小学学生95483人,其中高中2030人、初中18914人、小学45712人;在园幼儿28827人。

2017年,庐阳区坚持文化惠民,与黄梅戏剧院合作推送低价票政策,联合万盛文化打造民生剧场,庐阳剪纸、马派皮影、周氏梅花针灸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南门小学、逍遥津小学成为合肥市学校戏曲传承基地。坚持典型引路,举办庐阳好人、楼道好人评选,13人当选中国和省市好人,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培育良好风尚,积极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添公益广告文化墙53处,开展家规家训家风系列活动和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系列行动。庐阳区被评为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2家单位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双岗街助残服务队摘得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截至2017年年底,庐阳区有直属独立核算医疗卫生单位13家,其中公共卫生单位3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杏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亳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逍遥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林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孝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家(三十岗卫生院)、专科医疗机构1家(区牙病防治所);在岗人数4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7人,占83%。批准193家社会力量办医,归口管理27家市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传染病防治、母婴保健、放射技术检测、计划免疫服务等)。管理2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政府举办8家、社会力量举办2家)、1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截至2018年9月,全区共建成投入使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个,全民健身苑252个,笼式多功能健身场地4个,全民健身广场3个,庐州公园、杏花公园、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和环城公园带等4个体育公园,社区体育俱乐部19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个,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场馆34个,全省首创委托第三方管理36所学校45个开放点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住宅小区全民健身苑项目建设实现全覆盖。“运动庐阳”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城市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庐阳区拥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3所。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中日韩三国围棋名人混双赛、两届三十岗国际乡村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

截至2017年年底,庐阳区居民医保参保185465人;养老保险参保39402人。办理社保申报24216份、合肥市社保关系转移2938份、异地社保关系转移815份、医保到龄1718份、居民养老保险24751份。 办理失业备案6327人,接收失业职工档案1157人,档案转移2821份,档案查询1560人次,移交退休档案1709份。审核发放失业金66681人次、7603万元,办理失业人员生育补贴69人、22万元,发放生活补助金73人、44万元,办理失业金退发210人,追回41.4万元。接收整理到龄退休人员档案材料共1370份;接收整理汇总退休后一次性计生补助申报材料573份,发放171.9万元;整理、装订退休人员档案1210份,办理公益性岗位退休499人。2017年全区保障被征地农民31327人、享受养老保障待遇8345人(全年发放养老金5686.2万元)、发放社保补贴1225人(计148.47万元)。

萨都剌(答失蛮族人),曾任京江(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等职。任职期间,秉公执法,勤政爱民。至正九年(1349年)以弹劾权贵之不法,为朝廷召见,次年左迁淮南江北道廉访司经历,治所在庐州(即今合肥),是年诗人已七十九岁高龄。

杨遂,字廷佩,河南原武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以兵部郎中身份出任庐州知府,当时正值宦官刘瑾专政,吏治乌烟瘴气。庐州府境内有巨恶张杲珰,依仗胞弟在京城为官,横行乡里,作恶多端,无人敢惹。杨遂查明他的劣迹后,就地正法,民心大快。

庐阳区相继荣获“第四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综合示范地区” 、“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 、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等称号。

2018年10月,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