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区

台江区 台江 台江区历史沿革 台江区行政区划 台江区地理环境 台江区人口 台江区经济 台江区资源 台江区交通 台江区社会 台江区教育 台江区民俗文化


台江区(古属 福州府 闽县、 侯官县),是福建省 福州市辖区,位于福州市城区中部,闽江下游北岸,地理中心坐标为北纬26°05′,东经119°18′。东以光明港、晋安河与晋安区为界,西、南以闽江与仓山区为界,北以琼东河、东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与鼓楼区为界。全区陆域面积1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91平方公里,岸线全长7800多米,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倾,尤以流沙冲积成陆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势更低。辖10个街道、52个社区。户籍人口33万人,常住人口45万人,日流动人口2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6‰。台江区,旧称 南台。前202年,闽越王 无诸从江上登岸,在大庙山筑台设坛祭天,“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台江、南台由此而得名。台江地区历来商贾云集,素负商业“黄金地”、“聚宝盆”之盛名,唐宋时期开始繁荣,至民国初年达到鼎盛。形成30多个同乡会“会馆”,以及行业...

详情

台江区地名网_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资料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介绍

台江区(古属 福州府 闽县、 侯官县),是福建省 福州市辖区,位于福州市城区中部,闽江下游北岸,地理中心坐标为北纬26°05′,东经119°18′。东以光明港、晋安河与晋安区为界,西、南以闽江与仓山区为界,北以琼东河、东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与鼓楼区为界。全区陆域面积1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91平方公里,岸线全长7800多米,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倾,尤以流沙冲积成陆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势更低。辖10个街道、52个社区。户籍人口33万人,常住人口45万人,日流动人口2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6‰。

台江区,旧称 南台。前202年,闽越王 无诸从江上登岸,在大庙山筑台设坛祭天,“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台江、南台由此而得名。台江地区历来商贾云集,素负商业“黄金地”、“聚宝盆”之盛名,唐宋时期开始繁荣,至民国初年达到鼎盛。形成30多个同乡会“会馆”,以及行业的“商帮”。1945年(民国34年),台江地区成立了台江区公所、小桥区公所,属福州市管辖。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台江区,与小桥区并列市辖区。1949年8月17日解放后,仍为市辖区之一。1956年5月,撤销小桥区,并入台江区。1968年9月,台江区更名为赤卫区。1978年4月,赤卫区复名台江区。

1955年11月,设苍霞、中平、后洲、瀛洲、新港5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撤销小桥区,并入台江区,所辖茶亭、洋中、双杭、义洲、帮洲5个街道办事处归台江区管辖。1957年10月,撤销中平街道办事处,并入苍霞街道办事处。1970年2月,鼓山公社并入赤卫公社,划归赤卫区。1973年11月,赤卫公社分为赤卫公社和东风公社。1975年3月,撤销东风公社,设立鼓山公社和鼓岭公社。5月,鼓山、鼓岭公社划归郊区。7月,赤卫公社划归蔬菜区。1986年,增设上海新村街道办事处。

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函[1995]102号)批复同意调整福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其中:(1)台江区辖瀛洲、新港、后洲、茶亭、洋中、双杭、苍霞、帮洲、义洲、上海新村10个街道办事处,从原郊区划入的台江镇及所辖的南公、曙光、红旗、双丰、红星5个居委会和洪山镇的祥坂、长汀、高桥3个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将茶亭街道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管辖。将新港街道的连潘、连辉、象园3个居委会划归晋安区管辖。

1996年1月,福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台江区从鼓楼区划入龙庭、状元2个居委会;从原郊区台江镇划入南公、红星、曙光、红旗、双丰5个村委会;从洪山镇划入祥坂、长汀、高桥3个村委会;划出茶亭街道办事处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归鼓楼区;划出连潘、连辉、邦辉、象园4个居委会归晋安区;增设宁化、鳌峰2个街道办事处。

1997年,上海新村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上海街道办事处。

2000年,台江区辖12街道:茶亭街道、洋中街道、苍霞街道、双杭街道、帮洲街道处、义洲街道、上海街道、瀛洲街道、新港街道、后洲街道、鳌峰街道、宁化街道。

2001年,台江区辖洋中、上海、茶亭、新港、宁化、义洲、帮洲、双杭、苍霞、后洲、瀛洲、鳌峰12个街道办事处,设9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面积18.02平方千米,人口约29.7万人。

2004年4月,双杭街道并入后洲街道,帮洲街道并入苍霞街道。

2005年底,台江区辖鳌峰、瀛洲、新港、茶亭、洋中、后洲、苍霞、义洲、上海、宁化10个街道,设90个社区居委会,常住居民115289户、318895人,人口密度为17716. 39人/平方公里。

台江区辖10个街道、52个社区。

台江区, 闽江下游北港北岸,介于北纬26°02′—26°05′,东经119°16′—119°22′之间。 台江区

台江区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倾,尤以流沙冲积成陆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势更低,江岸线全长7800多米。东北与 晋安区一河之隔,南与 仓山区隔闽江相望,北及西北与 鼓楼区毗邻。

台江区境内中部和偏南部一带有火山岩、花岗岩组成的海拔高(罗零标高)12米-33米的大庙山(33.3米)、彩气山(23.1米)、南禅山(20.3米)、吉祥山(20.68米)、保福山(又名文山15.75米)、金斗山(12.15米)、紫云山(11.92米)和太平山(9.55米)、崎顶等小高地。2004年始,福州横街一带(从洋头口南侧至小桥头北侧)进行旧城改造,削平达道路北侧的紫云山(原小桥小学驻地)、文化宫门口北侧的金斗山(原洋中街道办事处驻地)和福州第八中学周围的保福山(民宅)及吉祥山周围(民宅)的小高地等;境内有白马河、白马支河、大庆河、新港河、打铁港、瀛洲河、达道河、三捷河、茶亭河、光明港、光明港一支河、光明港二支河等小内河;以及南公园、茶亭公园、鳄鱼公园、亚峰公园等园内的湖、塘、河浦。

台江区,夏季长无酷暑,冬无严寒,2005年平均气温19.6℃,全年无霜期326天,年降水量1342.5毫米,年平均湿度为77%。常年风向多为东南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民国21年(1932年),台江地区总人口为156571人。

民国26年(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至民国34年(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台江地区总人口为100531人,比民国21年(1932年)总人口减少56040人,下降35.79%。民国38年(1949年)1月总人口为155572人,比民国34年(1945年)总人口增加55041人,增长35.34%,总人口恢复到民国21年(1932年)水平。

1950~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台江地区总人口界于147234~150786人之间,较为稳定。

1955~1960年,全区总人口从1955年168964人增到1960年222712人,共增加53748人,增长31.81%。

1964年全区总人口达231240人,比1961年总人口222638人增加8602人,增长3.86%。

1970~1974年增管鼓山、东风农业公社等农业地区,总人口达269542人至282998人。

1975年划出鼓山、东风和赤卫农业公社,总人口降至222470人,比1974年总人口减少60528人,下降21.39%。

至1990年全区总人口达274978人,比1978年总人口233601人增加41377人,增长17.71%。

1990年全区总人口比1950年150664人增加124314人,增长82.51%,年平均增加3108人。

台江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446891人,同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84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8491人,增长21.31%。年平均增长率为1.95%。

台江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49032户,家庭户人口为40868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5人减少0.31人。

台江区常住人口中,聚集了27个民族,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民族相同。汉族人口445758人,占总人口的99.75%;少数民族人口1133人,占0.2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21.45%,少数民族人口下降17.84%,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0.12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0.12个百分点。超过百人少数民族有3个,畲族417人,回族238人,满族119人。

民国时期,台江地区现代工业不多,主要以铁、竹、木行业为主的家庭手工业作坊。

据1949年有关资料记载,当时除福州电力公司及其铁工厂、广福兴、广福利机器厂、福州玻璃厂、蔡大生鞭炮厂、邱德康烟丝厂、美打、松茂、建德肥皂厂等几家小规模的近代私营企业外,私营个体手工业共有1496家,从业人员5341人,资金法币24.5274万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进行公私合营外,对私营个体经济采取鼓励、支持、扶植政策,私营个体工业企业得到很大发展。

至1953年12月,全地区私营个体工业、手工业户达到3590户,比解放初期增加1.4倍。

经过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这些私营个体企业遂分别转为公私合营企业或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7年全区组织手工业合作社(组)达122个,职工社员总人数达9737人,工业产值1366.5万元。

1958年,全民办工厂时期,台江区商业、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也组织各自的工业企业。

1958~1978年,台江区没有私营个体工业、手工业企业。

据1960年统计资料记载:全区共有商办工厂9家,1331人,年产值1149.42万元;粮食系统3家,686人,年产值324.40万元;民政系统10家,1505人,年产值607.96万元;公安系统1家,186人,年产值270.81万元;卫生系统1家,70人,年产值19.79万元。此后随着历次工业体制的调整,合并与归属划分等情况变化频仍。

"文化大革命”期间,关闭自由市场,取缔个体小商贩。1972年,虽在排尾恢复农、渔民的“三小”市场,但全区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商业经营萎缩情况未见好转。

1981年,台江区成立商业局。

至1990年全区部门办工业计有17家,职工1052人,年产值1089.89万元,利润32.6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03.50万元。

截止 2011年,三次产业比例为第二产业22.25%、第三产业77.75%;全区生产总值247.88亿元,比增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47亿元,比增22.3%;商品销售额727.11亿元,比增25.02%;工业总产值134.55亿元,比增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94亿元,比增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93亿元,比增7.1%;财政总收入21.48亿元,比增15.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2.89亿元,比增20.9%;合同外资2.3亿美元,比增8.15%;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19亿美元,比增6.69%;出口总额12.21亿美元,比增65.17%;进口总额2.5亿美元,比增15.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1元/年,比增14.1%。

台江区有古榕树152株,其中胸径1米以上有70株。最大的一株古榕在打铁垱1号旁边,树围达4米。帮边村还有4株古榕。福州市唯一的一株古紫藤在台江区八一七中路洋中派出所内,高10余米,分2叉,胸径分别为0.5和0.3米,冠幅达30多平方米。福州台江区发电厂厂区的6株樟树和10株榕树穿插相生,形成樟榕林,胸径达0.8米以上。台江区境内重阳木计4株,其中最大的一株,位于福州34中校内,树围为4.4米,高10米,枝繁叶茂,树龄达200年以上。

台江地区多江河,民国38年(1949年)统计,台江、小桥区较大水井有5口,院落水井617口(占福州市11%)。

福州的第一个水厂——西区水厂于1956年建成,7月1日试通水。

北宋元祐年间之后,福莆(福州至莆田)古道从南门经横山过闽江上浮桥,往南而行,路面以石板或卵石铺砌。

元至治二年(1322年),南面浮桥又改建为石梁桥,使台江地区成为福州往南陆路交通的要道,道路建设逐步发展。但至民国前,地区内仍只有一条可通行轿马的从南门兜至万寿桥(今解放大桥)石板间以沙土的道路;其他有中选南路等75条路、坞尾等40条街、后洲巷等36条巷、鸟弄等166条弄和安庆里等73条里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小路,均为石板路或沙土路。

民国3年(1914年),台江地区开始建筑福州市第一条宽9米自水部门直达坞尾街新码头的道路,民国5年1月竣工。后因线路曲迂,又建筑从南门沿茶亭、洋头口转经国货路至南公园的马路,与水部门至新码头路线相接。民国17年,又辟通吉祥山,拓宽南门兜直线至万寿桥的线路。民国22年后,政府对台江地区内道路进行改建、新建。民国34年,全地区有主要道路14条,共长13938米,除形成从北至南起自南门兜,经茶亭街、横街、中亭街至万寿桥头的直线马路外,在东西两侧相对走向的有国货路和洋中路、达道路和下杭路、中平路和台江路等。路面多是洋灰、石板、三夹土、粉磹土等,路宽11~14米之间,可通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台江地区从1950年开辟支前路,使之由中平路与闽江水运码头相联接开始,至1990年,先后修建或开辟新工业路、五一路、八一七南路、八一七中路北段、六一路、群众路、连江路、国货路、苍霞路(今青年路)、学军路、达道路、达江路、广达路、白马路、台江路东段、江滨路等道路以及瀛洲立交桥、洋头口立交桥和解放大桥、闽江大桥,全区共有主次干道81条,面积73.8115万平方米,长度30.248公里和2座大桥、2座立交桥。

1994年全区有主干道81条,总长30.25公里。小街巷945条,长97.2公里。境内建有解放大桥、闽江大桥、瀛洲、洋头口立交桥。公共交通汽车有4个始发站、22条线路、77个乘车站点。通往省内外线路102条。16条内河中可通5~30吨船只航道9条,长19公里。客运码头3座,与国内外60多个港口通航;货运码头泊位42个,1994年港区吞吐量125.7万吨。

明、清代,台江地区设戏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苍霞洲开始出现营业性戏园——广裕楼(也称广聚楼),演戏不定期,也不排座,场中摆有方桌,每方桌6人席位,边饮酒边看戏。随后苍霞洲又兴建广福楼戏园(不久改为电影院)。民国4年(1915年),在台江建有瀛洲大世界戏园、大舞台戏园、歌舞台戏园、广声车馆兼戏园;在双杭夏醴泉建有陶陶居茶室兼戏园。民国7年,福建督军李厚基在南公园开庆祝会,把园中的桑拓馆、望海楼均改为戏园,后亦成为营业性戏园。30~40年代,曾在台江地区内开业的有大罗天、台江、三山、天华、天声、中心戏院和广星、大光、启明电影院、大世界戏园以及广裕楼戏园、仰文楼群芳会(戏园)、歌舞台(戏园)、大声舞台(戏园)等。苍霞洲基督教青年会小礼堂,也于周末、星期天放映电影。

新中国成立后,大罗天戏院改为电影院。台江、三山、天华、中心戏院改为剧场,其中台江戏院改名为解放剧场。1951年元旦,在台江路新建福州闽南影院。1952年2月,大罗天电影院被福州市总工会接管,为福州市劳动人民文化宫(1954年迁八一七中路)。1953年,福州闽南影院改为福州市闽江电影院。1954年,福州市工人文化宫第一、第二礼堂陆续建成。1956年,闽江电影院改称台江电影院。1959年,福州市文化局在台江路东段兴建文艺影剧院,1963年又在南公园兴建南公园影剧院。1990年,全区有台江电影院,天华、中心剧场,文艺、台江区文化馆影剧院;福州市工人文化宫第一和第二、台江区教工、福州市公交公司、福建省交通厅礼堂,福州市交通、轮工、建工、运输俱乐部;南公园声雅廊中心共15家,各有1000人左右的座位。

“2013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开展,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厅、省台办、福州市有关方面联合主办。由长乐和台湾原风文化艺术团联袂打造的原住民表演《祭典歌舞》,由鼓楼区和台湾花莲原乡舞蹈团倾情奉献的原住民歌舞《欢乐满山谷》。台湾部分民间舞蹈家共同演绎民俗舞蹈《里山外山新春乐》。

民国时期,台江地区私人诊所有中医、西医、草药医3种。全区100多家中医均是私人开业医,多是祖传。

1951年3月,大部分西医私人诊所、私人医院组成19个联合诊所。1958年7月,全区所有私人开业的中医、西医、草药医都参加“大联合”,组成集体所有制的医疗机构、制药厂。私人诊所暂不存在。1963年,国家政策允许,有233名医务技术人员,其中中医(含草药医)117人、西医42人、牙医3人、医士15人、护士2人、助产士12人、牙技士30人、接生员12人,经批准退出集体医疗机构,开设私人诊所。“文化大革命”中,私人诊所被取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恢复,至1990年,全区经审查批准开业的各类私人诊所有136家。

截止2010年台江区省级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共有81家:

医院类型 医院名称
综合三甲医院 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专科三甲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省人民医院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福州结核病防治院 福州市第二医院
综合三级乙等医院 解放军476医院 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 福建省建新医院
福州市第一医院
专科三乙医院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院
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 福州市中医院 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综合二甲医院 福建省老年医院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福州市第八医院
综合二乙医院 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 福建省金鸡山工人温泉疗养院 福州市鼓楼区医院
福州大学医院 福州市晋安区医院 福州市第六医院
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福州市第七医院 福州市台江医院
综合一甲医院 福建师范大学医院 福建农林大学医院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航卫处
福建省中医学院国医堂 福建蜂疗医院 福建省军区门诊部
福州口岸门诊部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卫生室 福建省中医院研究院综合门诊部
福建省医学会西洪门诊部 仓山区中医院 台江区中医院
鼓楼区中医院 福州国际航空港有限公司医疗中心 福建省军区门诊部
福建省邮电管理局门诊部
其他 福州东南眼科医院 福州福兴医院 福州华安医院
福州市精神病疗养院 西岸门诊部 康凯诊所
民凤诊所 福州鼓楼榕桦医院 福建医学科学研究所门诊部
福建汽车运输总公司闽运诊所
本表格资料均来源于台江区人民政府网

截至2008年2月25日,台江区先后与53个省内外城市(区)缔结友好城区关系:

所属省市 友好城区 所属省市 友好城区
北京 崇文区 江西 东湖区 西湖区
上海 静安区 宁夏 金凤区 隆德县
天津 和平区 河南 西工区 西工区
湖北 江汉区 应城市 沙市区 黑龙江 道里区 永红区
重庆 江北区 湖南 张家界市永定区 北区
江苏 金阊区 沧浪区 钟楼区 北塘区 云南 五华区
浙江 拱墅区 下城区 江东区 白下区 辽宁 铁西区 中山区
河北 海港区 路北区 桥东区 青海 城西区
陕西 新城区 碑林区 临潼区 广东 越秀区
山东 槐荫区 菏泽市 内蒙古 玉泉区
山西 北城区 迎泽区 晋城市城区 四川 成华区
福建 思明区 鼓浪屿管委会 三元区 尤溪县 贵州 云岩区 台江县
芗城区 鲤城区 古田县 上杭县
本表格资料均来源于福州台江政府网

建国前

五代后梁始设 书院,明设私塾,清有社学、义学,清朝后期义塾崛起,文风蔚然。清末,废科举、创新学。辛亥革命后,学堂改称学校,新学发展较快。民国元年(1912年)起,分别开始设立小学、初中、职业学校。

建国后

1950年,社会人士在苍霞洲创办私立榕工中学。

1952年,福商中学,四端中学(初中部)、榕工中学(初中部)、开智中学(高中部)并入,组成福州第四中学。同年8月,政府又接办文山女中,同时,开智中学(初中部)和四端中学(高中部)并入,成立福州第八中学。

1954年,在私立青年会商业职业学校旧址上创办福州十三中学,在开智中学原址上创办福州十四中学。当年,福州四中在校学生数1250人(初中949人,高中301人),教职员工88人;福州八中在校生1171人(初中1043人,高中128人),教职员工85人;福州十三中初中生411人,教职员工59人。

1955年,福州市工商联创办五爱中学,设址国货路,1956年改为福州十五中学;7月,政府接办私立双江补习学校,改称为福州十七中学。同年,爱国华侨林珠光等在义洲宁化路创办华侨中学(初为初级中学,1958年增办高中,1978年改为福州二十六中学,1983年复名华侨中学)。1958年,福州十四中改办福州冶金学校,1961年,复办福州十四中。

1962年,由社会人士创办培英(在龙岭顶)、勤工(在隆平路)两所民办中学。

到1965年,培英中学,设6个班,学生301人,教师20人,工友1人;勤工中学设6个班,学生253人,教师16人,工友1人,学制均为3年(初级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9年底停办。

1963年,在国货路小学附设初中班基础上,创办福州二十三中学。

1965年,在瀛江小学附设初中班基础上,创办福州二十五中学。

1975年,为解决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与师资校舍紧缺的矛盾,扩增小学加冠初中班。当年,有2所小学扩办加冠初中班38班,学生1854人。

1976年有19所办76班,学生3681人。

1977年有25所办87班,学生3951人。

1978年,为满足青少年入学需要,台江区创办4所区属中学:台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初级中学。学制3年,各校招收10个班,学生450~490人,每班招收45~50人,教师各有30多人。

80年代,辖内部分市属中学高中部改办职业高中,如福州十三中、十七中、二十三中、二十五中的高中职业班改称福州财政金融职业学校、电子职业学校、文教职业学校、交通高级职业中学;华侨中学兼办电子计算机职业高中班。但各职业学校的初中部仍是普通初中。

1988年,福州文教职业学校的普通初中停办,成为专门职业学校。

至1990年,辖内有福州四中、福州八中、福州十三中、福州十四中、福州十五中、福州十七中、福州二十五中和福州华侨中学共8所市属中学,学生总数9185人,其中高中2652人,初中6533人;有台江第一中学,台江第二中学,台江第三中学、台江第四中学共4所区属中学,在校初中生1782人,教职工182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32人。 至2011年,台江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7857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3160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4113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6951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306人。

春节:企事业单位多是举行新春团拜会、茶话会、亲友之间走访,多说“新年好”或“拜年、拜年”。

元宵节:举行民间踩街活动,有龙灯、舞狮、高跷、地下坪、十番、陆地行舟等。

“ 拗九节”:也称孝顺节,有“送九”习惯,送一碗“拗九”粥,加2个鸭蛋,一束线面,一碗蒸猪蹄。

“乞巧”:也称七月七夕,煮熟或砂炒蚕豆,有互送蚕豆之习俗。

“ 除夕”:即春节过年,家家设宴团聚,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零点后竞放烟花爆竹,以迎新年。

福州茶亭 十番音乐发源于福州市台江区的 茶亭街。它位于台江区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艺街。据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词》描写十番的诗里曾记载道:“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摈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这些诗句足以体现当时十番音乐在福州民间热闹、欢乐的盛况。并记载了福州十番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已极具规模,流行于福州城。

关于福州十番音乐的由来及其演变,在很早前,福州民间盛行舞龙灯。后来,这种用来伴奏的打击乐逐渐分化出来,成为单独演奏。演奏时,使用的乐器有狼串、大小锣、大小钹等五件。在元宵踩街、迎神赛会、婚丧寿喜时敲打一番。当装点仪式还显得单调感到不满足时,便考虑加进管弦乐器,包括笛子、逗管、椰胡,同时加进了清鼓、云锣。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种管弦乐器多用双数,即双笛。双管、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