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县
平潭县 平潭市 平潭县历史沿革 平潭县行政区划 平潭县地理环境 平潭县自然资源 平潭县人口民族 平潭县经济 平潭县交通 平潭县社会 平潭县文化 平潭县旅游 平潭县获得荣誉
平潭县(古属 福州府 福清县)简称“岚”,俗称海坛。平潭县与 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政区合一”(行政区和实验区)的管理体制 。位于 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 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 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主岛 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平潭县东临台湾海峡,西隔 海坛海峡与 福清市 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2018年12月,平潭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先秦属 百越诸部之 闽越地,《汉书·地理志》:"自 交趾至 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平潭属 闽中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 闽越国; 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属 会稽郡南部都尉。东汉建安...
详情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有10个镇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有1个街道
平潭县(古属 福州府 福清县)简称“岚”,俗称海坛。平潭县与 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政区合一”(行政区和实验区)的管理体制 。位于 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 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 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主岛 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平潭县东临台湾海峡,西隔 海坛海峡与 福清市 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
2018年12月,平潭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
先秦属 百越诸部之 闽越地,《汉书·地理志》:"自 交趾至 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平潭属 闽中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 闽越国; 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属 会稽郡南部都尉。
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属会稽郡侯官都尉。
三国 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属会稽南部 建安郡侯官县。
晋太康三年(282年),属 扬州刺史 晋安郡 原丰县。元康元年(291年)晋安郡原丰县改隶于 江州刺史。
南朝明帝泰始四年(468年),晋安郡改名 晋平郡。 南齐建元二年(480年)复名,仍隶江州。
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属 东扬州晋安郡原丰县。 南陈永定元年(557年)增置 闽州,属闽州原丰县;天嘉六年(565年)取消闽州,仍属东扬州晋安郡原丰县;光大二年(568年)改晋安郡为 丰州,平潭属丰州原丰县。
隋朝 开皇九年(589年)改丰州名为泉州(今福州),平潭属泉州原丰县;大业二年(606年)泉州改称闽州;大业三年(607年),废闽州,改置 建安郡(郡治闽县,即今福州),平潭属建安郡 闽县。
唐朝开创道、州、县三级制。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 建州,平潭属建州闽县。武德六年(623年),建州复称泉州,隶 岭南道,析闽县置新宁县,闽县为州驻地。武德八年(625年)置泉州都督府,改新宁县为 长乐县,平潭属泉州长乐县。
唐朝圣历二年(699年),析长乐县南8乡置 万安县,平潭属泉州(今福州)万安县;景云二年(711年),泉州复名闽州,设闽州都督府,万安属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改闽州为福州都督府(福州名由此始,此后泉州名即指今泉州)隶属 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改福州为 长乐郡,万安县更名 福唐县,平潭属 江南道长乐郡福唐县。
五代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福唐县改名 永昌县。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称闽王,闽国贞明六年(920年)升福州为大都督府,平潭地属之。闽国同光元年(923年),复名福唐县,均属福州;
闽国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王审知卒,子延翰立,称威武军留后,属之。
闽国天成四年(929年)十月,延翰自称闽王,十二月被王审知养子延禀所杀,延翰弟延钧继,寻封闽王。属之。
闽国龙启元年(933年),福州改称 长乐府,改福唐县为 福清县。
闽国天德二年(944年)闽王 王延政据建州建 殷国,后改 闽国,以福州为东都,平潭属东都福清县。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福州改称福州威武军。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改福州威武军为彰武军,平潭属福州彰武军福清县。
宋朝改唐代的道、州、县制为路、州、县制。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福州彰武军复称福州威武军,属两浙西南路。雍熙二年(985年)置 福建路,领12县,平潭属福清县。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为 福安府,定为行都,平潭属福安府福清县。
元朝,中央设 中书省,地方设 行中书省,领路、州、县。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福安府为 福州路,属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元贞二年(1296年)升福清县为 福清州,平潭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福清州。
明初承袭元制,改路为府。洪武元年(1368年)福州路改 福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福清州复为福清县,平潭属福清县。
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南明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称帝福州,改福州府为天兴府,顺治三年复原名,属天兴府。
清承明制,雍正八年(1730年),福清县丞移设于平潭。以海坛岛及周围屿头岛、小练岛、大练岛、小庠岛、东庠岛、牛山岛、吉钓岛、草屿、塘屿析归平潭县丞管辖。嘉庆三年(1798年)二月二十七日,析原平潭县丞管辖区域海坛岛及周围9岛置平潭海防厅,直属福建宁福道福州府。
中华民国初期部分实行省县二级制。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4日,废平潭海防厅置平潭县,仍属宁福道。
民国元年(1912年),平潭政区仍沿袭清末区划。5月5日,闽县、侯官县裁撤归并,称闽侯府原县一切事务均归福建闽侯府接收管理。闽侯府印信于12日启用, 福州府印信于同日作废。同年11月,闽县、侯官县印又重新启用。
民国2年3月废府,闽县、侯官县再次合并为闽侯县,辖地范围不变,取两县原名首字定名为闽侯县,与平潭属东路道(后改名为闽海道)。
民国3年(1914年)东路道改名闽海道。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平潭直属省辖。
民国22年(1933年)11月“ 福建事变”,在福州成立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划分4省,平潭属 闽海省。“福建事变”失败后,民国23年(1934年)7月,国民政府将福建省划分10个 行政督察区,平潭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1947年)至民国38年(1949年)平潭改由国民政府 福建省政府直辖。
民国38年(1949年)5月6日,平潭人民游击支队攻克平潭县城,13日成立平潭县人民政府,属中国共产党闽中工作委员会领导。民国38年(1949年)7月3日至9月15日,国民党73军和74军军部及其51师以及天九部队占据平潭。民国38年(1949年)9月23日,再次成立平潭县人民政府,属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行政专员公署管辖,驻地林森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潭仍属第四专署。1950年4月第四专署改称闽侯专员公署。1956年6月, 闽侯专区撤销,平潭属 晋江专区。同年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将 大扁岛(面积4.8平方公里)划归福清县辖。1959年8月,恢复闽侯专区,平潭属闽侯专区。
1970年2月17日,福建闽侯专区机关由闽侯螺洲迁莆田,1970年2月,闽侯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制为莆田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4月,改闽侯专区为莆田专区,同年5月,改莆田专区为 莆田地区,平潭属 莆田地区革委会。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长乐、闽侯、永泰、闽清、福清、平潭、连江县。 1971年4月,平潭县改隶莆田专区, 1983年7月,平潭实际划到 福州管辖。1995年,仍属福州。
2009年7月底,中共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作出决定,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2009年9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平潭县与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政区合一”(行政区+实验区)混合型管理模式。 2012年2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名为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升格为 正厅级机构。
宋庆历八年(1048年), 福清县建10乡辖50里,后并为7乡36里,平潭编为海上里、海下里,属福清县太平乡。
元代行政区划与宋代相同。
明初,福清分东、西、南、北4隅。正统七年(1442年)南隅分为南上隅、南下隅。成化十八年(1482年)北隅分北一隅、北二隅。嘉靖十一年(1532年)仍为6隅,统36里、15都、112图。平潭境域分属南上隅、北一隅、北二隅、西隅。
清雍正八年(1730年),福清县丞移设于平潭,以候均区、大墩区、坑北区、朴秀区、酒店区、斗门区、庄上区、敖网区、南澳区、芬尾区、北海区、高平区及9个岛屿(东庠、小庠、大练、小练、屿头、塘屿、草屿、吉钓、牛山)析归平潭县丞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至民国14年沿袭清制,划为21区。
民国23年(1934年)3月1日设立区公所,整编保甲,委派保甲长。民国25年(1936年)5月,平潭县分区设署,共设3个区署,辖区范围大体与民国15年(1926年)各区公所所辖范围一致。一区区署设后旺久;二区区署设东昆,民国27年(1938年)迁往西院;三区区署设苏澳。
民国26年(1937年)1月实行政教合一,平潭县3区设24个联保办公处。一区辖潭城、东澳、北苑(流水)、富田(大富)、东庠、大中、君山、东霞、正旺等9个联保;二区辖湖南、北厝、西海、芬尾、仙霞、敖东、塘草等7个联保;三区辖龙泉、玉堂、党堑、沙峰、玉库、苏澳、屿头、双练等8个联保。
民国28年(1939年)9月,国民政府颁发《县各级组织纲要》,整编保甲,撤销联保,平潭县设立15个乡镇分所。
民国31年(1942年)8月,平潭撤销区署,改15乡镇为2镇10乡:潭城镇、苏澳镇、爱群乡、同仁乡、塘草乡、屿头乡、中正乡、中山乡、龙泉乡、潭南乡、复兴乡、潭东乡。将原设15乡(镇)时的平沙乡、中正乡、东庠乡合并成立中正乡;三民乡、新民乡合并成立苏澳镇。
民国32年(1943年)10月平潭县改设2镇、5乡、89保,撤销潭东乡、屿头乡、爱群乡、同仁乡、塘草乡,分别并入潭城镇、苏澳镇、龙泉乡、复兴乡、潭南乡。
民国33年(1944年)7月,平潭县改设潭城、苏澳、潭东、潭南、复兴、龙泉、爱群、中山、中正、东庠、屿头、塘草12乡、91保。民国36年增至92保。
民国38年(1949年)5月6日,平潭人民游击支队攻克平潭县城,13日,经中国共产党闽中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平潭县人民政府,下划潭南区、龙泉乡、君山乡、流水乡、屿头乡、大练乡、苏澳乡、潭城镇、东庠乡、潭东乡10个区乡政府。7月2日,游击队撤离平潭后,国民政府又沿袭旧制划分2镇、5乡、92保。
民国38年(1949年)9月16日,平潭解放。9月23日成立县人民政府。民国38年9月至1950年2月平潭设1镇3区,潭城镇,驻地城关;一区区公所驻地后旺久,管辖范围相当今之芦洋、中楼、流水、东庠、岚城、澳前等乡镇;二区区公所驻地北厝,管辖范围相当今之北厝、敖东、南海等乡镇;三区区公所驻地苏澳,管辖范围相当今之屿头、大练、苏澳、白青、平原等乡镇。
1950年2月至1951年5月设4个区公所,一、二、三区区公所驻地不变,由一区划出1镇6乡成立四区,区公所设潭城镇。
1951年5月设5个区。1952年6月至1956年3月,平潭县设7区,一区辖8乡63村,二区辖6乡74村,三区辖10乡92村,四区辖1镇6乡90村,五区辖6乡44村,六区辖8乡56村,七区辖6乡54村,平潭县共1镇50乡473村。
1956年3月,区乡合并,重新划分为中楼、苏澳、北厝3个区和潭城镇,中楼区辖11个乡,苏澳区辖8个乡,北厝区辖10个乡,潭城镇辖2个乡。
1958年4月,撤区并乡,平潭重新划分为1镇15乡,分别为潭城镇、湖西乡、敖东乡、芬尾乡、塘屿乡、草屿乡、潭东乡、苏澳乡、国彩乡、平原乡、屿头乡、大练乡、中楼乡、君山乡、流水乡、东庠乡。
1958年8月建立平潭人民公社,设潭城、平原、流水、敖东4个分社,下辖46个大队。
1961年7月人民公社体制变动,平潭县划分屿头、大练、苏澳、平原、中楼、东庠、流水、潭城、潭东、北厝、敖东、南海12个人民公社,辖120个生产大队。1981年11月,从平原公社析出,设白青公社。
1980年4月,潭城人民公社分为 城关镇和岚城人民公社,1982年9月改称潭城镇人民政府。
1984年9月撤销 公社建制,成立乡镇人民政府,潭东公社改为潭东乡,芦洋农场改为芦洋乡,保留农场单位建制。同年10月苏澳乡改设苏澳镇,12月潭东乡更名澳前镇。
1992年7月22日福建省民政厅批准,撤销北厝乡,设立 北厝镇,原管辖区范围不变。1994年12月27日福建省民政厅批准,撤销流水乡,设立流水镇,原管辖区范围不变。
1995年底平潭设5镇、10乡、19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居民委员会6个)、555个自然村(居民区)。
“ 平潭综合实验区”和“平潭县”的概念有所区别。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是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级别为正厅级,代表省委、省政府管辖平潭综合实验区,而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平潭县行政区域重合,因此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是当前平潭县行政区域内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
平潭县人民政府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下辖机构。平潭县归平潭综合实验区管辖,不归福州市管辖,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福建省实行计划单列。平潭县行政区划正式仍属于福州市行政区划范围,其诸多统计数据仍然纳入福州市计算。
截至201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辖7镇8乡: 潭城镇、 苏澳镇、 流水镇、 澳前镇、 北厝镇、 平原镇、 敖东镇、 白青乡、 屿头乡、 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居委会、行政村共计200个。
名称 | 面积(平方千米) | 下辖县 |
---|---|---|
潭城镇 | 18 | 辖8个社区、4个行政村,87个街庄、56个村民小组:辕门居委会、右营居委会、瑞龙居委会、城东居委会、红山居委会、宝湖居委会、中埔居委会、桂山居委会、城北村、城南村、城中村、北门村。 |
苏澳镇 | 17.3 | 辖18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苏澳村、钟门村、龙头村、红旗村、下苏澳村、斗魁村、梧峰村、和平村、友谊村、五一村、斗门村、紫霞村、齐富村、南海村、民主村、看澳村、先进村、西楼村。 |
流水镇 | 陆域47;海域1500 | 辖26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流水村、户楼村、砂美村、磹水村、君山村、渔屿村、北港村、山门村、坑北村、谢厝村、五埕村、模镜村、松厝村、南松村、新湖村、大埕村、大澳村、西楼村、山边村、裕藩村、东美村、下厝场村、五星村、港东村、松南村、后田村。 |
澳前镇 | 28.3 | 辖21个行政村:澳前村、东澳村、岭前村、龙山村、官姜村、龙北村、玉道村、玉楼村、井边村、光 楼村、光裕村、紫兰村、上井村、龙南村、磹角底村、前进村、东星村、中甲村、磹报村、东光村、南赖村。 |
北厝镇 | 58.5 | 辖19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湖西村、北洋村、厝祥村、澳尾村、务里村、跨海村、先建村、红山村、红湖村、北厝村、庄上村、娘宫村、芦山村、山利村、天山村、大厝基村、美楼村、湖南村、吉钓村。 |
平原镇 | 23.68 | 辖14个行政村:平原村、剑湖村、榕山村、上攀村、红卫村、凤美村、山显美村、梧凤村、燎原村、江楼村、梧凤楼村、当盛村、半山村、瓦窑村。 |
敖东镇 | 23.7 | 辖15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新垅村、敖网村、向阳村、龙海村、建民村、仙霞村、苍海村、东坑村、华东村、建星村、桥锦头村、渔庄村、青观顶村、钱便沃村、大福村。 |
白青乡 | 6.7 | 辖10个行政村:青峰村、白胜村、白沙村、丰田村、岱峰村、玉堂村、招康村、国彩村、南盘村、东占村。 |
屿头乡 | 12.5 | 辖10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东珠村、乐屿村、屿北村、后党村、东贵村、东京村、田下村、玉瑶村、旺滨村、屿南村。 |
大练乡 | 13 | 辖9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立新村、西礁村、秀礁村、东礁村、渔限村、月举村、舍仁宫村、瑞洋村、围东村。 |
芦洋乡 | 31.81 | 辖7个行政村:洋中村、芦北村、黄土墩村、马腿村、西边寮村、鹿楼村、大渊村。 |
中楼乡 | 19.45 | 辖11个行政村,2个直属村民小组:中楼村、冠山村、湖山村、昆湖村、大坪村、凤楼村、南楼村、大中村、韩厝村、盐田村、芦南村。 |
东庠乡 | 4.46 | 辖8个行政村:澳底村、东风村、澳星村、东进村、鲎北村、东霞村、湖边村、南江村。 |
岚城乡 | 34.2 | 辖13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正旺村、上楼村、新桥村、霞屿村、白山村、流东村、东屿村、新门村、上洋村、下洋村、矾屿村、中湖村、中南村。 |
南海乡 | 10.2 | 辖7个行政村:陈厝村、莲澳村、西门村、江尾村、后坑村、北楼村、南中村。 |
福建平潭 平潭位于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东临 台湾海峡,西隔 海坛海峡,与 长乐、 福清市、 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 南日岛,北望 白犬列岛。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滩涂64.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
平潭县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夏凉冬暖、霜雪罕见。春温低于秋温。多年平均气温19.6℃,最冷日平均气温10.2℃;最热日平均气温27.9℃。全年≥10℃的活动积温有6563度日,多年平均日照1919.7小时。雨热同季,旱雨季节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172毫米,蒸发量1300毫米,为福建省少雨区之一。季风明显,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季节多为 东北风。风力年平均风速6.9米/秒,湾海地区全年大风(7级以上)日数为125天,是福建省强风区之一。7—9月高温干旱,常受热带风暴影响,年平均6.3次。气象灾害主要是 台风、大风、暴雨、干旱等。夏季大旱出现机率高达54%,为福建全省之冠。
平潭县岛屿多,海岸线蜿蜒曲折,其类型有基岩侵蚀海岸、红土侵蚀海岸、沙质塘积海岸、沙泥质和混沙质塘积海岸。沿岸海域广阔,其中0—1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240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沿岸水域面积1129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256.4平方公里,40—80米等深线的近海水域面积4630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南北有孤丘,海岸曲折蜿蜒。有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年降水量1196.2毫米,年均温19.5℃。主要矿藏资源有 花岗岩、 石英砂。县道经娘宫渡口和全省公路相连。牛山渔场为全省三大渔场之一。有大小码头35座,主要渔港有澳前、流水。名胜有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南垄村的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田美村的江继芸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10年,平潭县境内矿产有花岗岩、 石英砂、明矾、黄铁、铜、高岭土矿等,花岗岩储量约8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6亿吨,含硅量高达96%以上。
截至2010年,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679种,其中海洋鱼类242种,海水虾、蟹类73种,海水软体动物(贝类)有169种,漂游生物266种。
平潭砂地面积82.3309平方公里。由于波浪、风力的自然分选,颗粒适中,石英晶粒洁白,含硅量96%,颗粒0.1—0.8毫米,成为电子工业和建筑业的重要原料。截至2012年,平潭已探明石英砂储量约16亿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咸水砂和淡水砂。咸水砂分布于潮间带的滨海地区,面积21.1881平方公里。淡水砂按成因分为海积砂和风积砂两种,风积砂多覆盖在海积砂上部。平潭县砂矿分布较集中,主要有北部的芦洋埔、东部的流水—龙王头和南部的七里埔—洋中澳。这三大片砂矿占平潭县砂矿分布面积的93%以上。
芦洋埔砂矿区:分布于整个芦洋埔平原,东北起于 长江口,西南达于海坛海峡,面积30.23平方公里,占平潭县砂矿总面积的43.6%。砂矿分布范围广、矿层深、储量大,最深达30米以上。其厚度:竹屿标准砂厂矿区在10米左右,中楼砂矿区达12米,长江澳内侧达35米。据矿产部门测算,竹屿—长江澳型砂储量29928万吨,竹屿砂区原砂储量957万吨,中楼砂区原砂储量9232万吨。
龙凤头砂矿区:分布于流水半岛至潭城镇龙凤头一带,面积22.3625平方公里,占平潭砂区总面积27.16%。矿区由于延伸范围广,下伏地形及动力环境差别较大,因此厚度与粒度等差别也较大。流水半岛北岸,位于北—北北东主风向上,动力条件强,西段山门前澳两端岬角突出,湾澳较深,有一定的砂质沉积,加上风力作用,内侧风积砂矿的厚度也较大;东段大澳,为侵蚀性红土台地岸,侵蚀明显,沉积较少,砂矿分布断续且厚度小;龙凤头地区沙滩平缓宽阔,潮间带长,砂矿粒径较小,林带前沿分布着高度1~2米左右的砂堤。
洋中澳砂矿区:位于海坛岛南部,面积10.4196平方公里,占平潭县砂矿总面积12.66%。由于潮滩沉积明显,加上朝向东南,受东南风的作用,内侧风积砂矿堆积较快,七里埔淡水砂已延伸至三十六脚湖南岸。洋中澳南段为一连岛砂坝,北段有高度2米以上的砂堤。
2013年末,全区总户数118331户,比上年末增加1645户;总人口418319人,比上年末增加4821人。其中:男性212429人,女性205890人,男女性别比为103.2:100;人口出生率15.46‰,人口自然增长率11.20‰,同比下降1.79个千分点;人口密度1065人/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2%。
2000年,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 畲族、哈萨克族、 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 土族、撒拉族、仡佬族、 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 京族等民族分布。
2008全年生产总值52.56亿元,增长10.4%;农业总产值32.42亿元,增长2.4%;财政总收入2.36亿元,增长21.5%;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25.7%;出口总值完成150万美元,同比下降82.0%;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9亿元,增长127.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万元,增长22.3%;农民人均纯收入4871元,增长11.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以内。
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15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8.2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71.78亿元,增长24.1%。全区人均生产总值39339元,比上年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24.5:34.0:41.5调整为本期的22.7:31.1:46.2。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及拉动情况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8.0%,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2.4%,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79.6%,拉动GDP增长10.4个百分点。
201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54.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55亿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71.8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147.88亿元,同比增长13.1%。全区人均生产总值55885元,比上年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6.1:28.3:55.6调整为本期的13.6:28.3:58.1。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及拉动情况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1.6%,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2.4%,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86.0%,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
2013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21亿元,比增4.8%。其中:种植业产值3.06亿元,同比下降4.9%;林业产值0.10亿元,比增7.6%;畜牧业产值3.49亿元,比增22.5%;渔业产值53.45亿元,比增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1亿元,比增1.4%。
2013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69810亩,比上年增加536亩,同比略增0.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8293亩,减少4105亩,下降3.6%;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由上年的38.1:61.9调整为本年的39.2:60.8。全年甘薯种植面积59821亩,同比增加823亩,比增1.4%;花生种植面积62608亩,减少2933亩,下降4.5%;蔬菜种植面积43980亩,减少1025亩,下降2.3%。全年粮豆总产量20056吨,同比减产725吨,下降3.5%。
全年造林面积16907亩,其中合格面积16907亩。年末全区林地总面积160598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39938亩;森林覆盖率37%。2013年,全区渔业产值增长4.7%;渔业增加值为30.06亿元,增长4.9%;渔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9.3%,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7.4%。
2013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3.24亿元,同比下降12.4%,增速回落21.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84亿元,同比下降15.6%。全年工业增加值8.44亿元,下降8.7%;全社会用电量51619万千瓦时,增长15.7%;其中工业用电量4868万千瓦时,比增1.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5亿元,同比下降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26.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100.0%。
2013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7.75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平潭产值71.33亿元,同比增长36.2 %。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9.85亿元,比增8.3%。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4张) 2013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52亿元,比增0.9%。其中: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6.65亿元,同比下降1.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9.05亿元,增长17.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亿元,增长6.6%。全年房地产销售额29.82亿元,比增24.8%;房地产销售面积34.76万平方米,比增47.8%。
规划渔(溪)平(潭)高速公路、长(乐)平(潭)高速公路、台海高速公路(预留) 。国道 316线平潭主岛段逐步改造为城市快速路;其他县道结合规划布局改造成城市道路。
规划一级客运站 2 处,分别为岚城客运站、吉钓客运站,预留澳前客运站。
规划公路货运站 3 处,分别为吉钓货运站、中原货运站、澳前货运站,预留流水货运站。
规划福(州)平(潭)高铁、台海高速铁路(预留) 、台海货运铁路(预留)及铁路支线,前三条铁路还将承担城际运输的功能,促进海西内及台海间的城际联系。
在实验区北、中、南部分别建设高铁北站、高铁中心站和高铁南站。
平潭机场已在规划中,选址由民航设计部门通过专项规划确定。设置一处基地型通用机场,满足通用航空发展的需要。中国民航总局已经正式公布,在福建省建立4个支线机场,其中一个在平潭岛,定位为4C级的临海机场,规划可停放波音737飞机,已经启动前期工作。
平潭港区定位为 福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实验区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托,海峡两岸“三通”的综合枢纽和主要口岸。以对台客货滚装、集装箱支线、散杂货运输为主,发展邮轮等旅游客运,逐步成为客货兼备、特色突出的现代化港区。
平潭港区分为4个作业区,分别为金井作业区、流水作业区、澳前作业区和草屿作业区。主岛规划四处游艇码头,分别位于幸福洋、竹屿口、竹屿湾、如意湾。
设立口岸作业区4处,分别为 金井、澳前、岚城和中原口岸作业区。
明代,平潭办义学、私塾。清雍正年间,始设书院。民国以前,历代科举选士,有举人13名,进士6名。清末,欧美传教士在县内倡新学、办学校,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县内出现改良私塾、兴办国民学校的热潮。至民国10年,有国民小学24所。然因时局动荡,战事迭起,经济落后,教育事业举步维艰。民国38年,平潭县仅有初中1所,小学91所,教职员171名,在校学生4141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乡小学迅速普及,各类扫盲班也相继兴办。1957年,县内有中学3所,小学118所,教职员410名,在校学生1458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备受摧残,不少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升学考试制度,调整学校布局,加强校园建设。1994年,平潭县有完中4所,初中16所,职业高中2所,完小139所,初小49所,教师2270人,在校学生42575人。
2011年末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407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28221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7569人。
主要高校: 平潭海洋大学
主要中学: 平潭一中
2013年全区邮电业务总收入4.29亿元,比增12.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901万元,比增14.5%;电信业务收入4.10亿元,比增12.9%。全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67724户,比增4.8%,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20724户,比增51.1%;移动互联网用户224956户,同比下降10.8%,其中:3G上网用户58745户,比增26.5%;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0704户,比增15.6%;固定电话用户82050户,同比下降4.4%;小灵通用户358户,同比下降37.2%;全区宽带普及率91%。
主要传媒机构: 平潭时报、 平潭广播电视台
明清时期,民间就有武术、划龙舟、游泳、放风筝、演练藤牌操等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体育项目陆续传入平潭。民国初年,篮球首先传入,随后排球、乒乓球、田径等相继传入。学校开设体育课,培养一些优秀运动员,如林仰秀等。30年代初,城乡兴建体育设施,推动近代体育发展。40年代,篮球、排球、田径等运动比较活跃,民众时常自办比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运动迅速发展。体育课也逐步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轨道。各类体育设施得以修复、兴建。同时开展国防体育教育。1956年,平潭县共建立基层体协203个,体育队伍273支。至1965年共举行5届运动会,4次综合性运动会。县运动员参加1~5届省运动会,获前6名有7人次。7名运动员选入省体工队、福州军区队。“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体育视为旧习俗被取缔。进入80年代,基层体育更加活跃,学校体育教学走上正轨,体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体育设施也进一步改善。1994年平潭县中小学校平均达标率为95.63%。1970~1994年,平潭县有35人次参加省以上各级比赛,获国家级奖项2人次,获前6名18人次,创1项省纪录,破7项省成年、青少年最高纪录,创1项省最好成绩。平潭县共有体育场1个,运动场3个,少体校综合楼1座,其他体育活动场所20多处。
2011年,平潭首次组团参加全省农民运动会,获得4金2银3铜和2项道德风尚奖的好成绩。全民健身日活动引发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相继举办了乒乓球赛、门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户外自行车赛、区内马拉松赛等不同类型、不同项目的2000多场群体活动,从而推动了平潭全民健身活动再谱新篇。
平潭长期以来,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和血吸虫、恙虫等疫病,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命健康。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城乡环境卫生差,人民群众无法摆脱缺医少药的窘境。民国元年至37年,平潭县鼠疫患者4884人,死亡4727人,死亡率达96.78%。平潭县人均寿命35岁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开展全民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并逐步建立健平潭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网络。至60年代消灭了血吸虫、血丝虫、恙虫等地方性疾病,根除了鼠疫、天花、霍乱等瘟疫。80年代后,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并逐步制度化与经常化。1994年,平潭县共有县级医院3个,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所1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所155个,个体诊所87个。县医院荣获国际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命名的“爱婴医院”称号。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由50年代初的25‰降至1994年的4.01‰,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3.57‰,出生率19.0‰。人均寿命近72岁。
2011年末全区医疗机构数20个,实际病床床位747张,卫生技术人员903人,医生319人。
拗九节:正月二十九日,是新年正月中最后一个逢九的日子,故叫“拗九节”,“后九”也叫“拗九”、“孝九”。
立夏:是小麦上场时节,群众有制作面食过节的习俗,意在庆祝丰收。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节”,又称鬼节,是祭祖的节日。
尾中元: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正逢渔区夏汛结束,旧时渔民多备香烛供品到妈祖庙、龙王庙拜谢海神。50年代后,此习渐除。
重阳节:九月初九重阳节,也叫重九节。旧时重阳登高,有避邪去祸之意。儿童多在这天竞放风筝。1988年福建省政府将此日定为“敬老日”、“老人节”。
冬至:也叫冬节。平潭民间有两项主要活动,一是祭拜祖先,一是“搓圆”(做冬节埘)。两项活动都在冬至前一天进行。
除上述节日外,民间尚有许多宗教节日,如佛教徒要过农历四月初八的 浴佛节、七月十五日的 盂兰盆节、十二月初八的 腊八节等;基督教、天主教徒要过 复活节、圣诞节等。 平潭有很多民间故事流传至今。如:哑巴皇帝、活石狮、牛山王——海盐的传说、碧湖说奇、平潭潭紫菜的传说等。
语言文化评话:民国时,平潭评话艺人不多,进岛说唱多是福州、福清等地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文化馆组织评话艺人,走乡串村,巡回说唱。1950年秋,县召开第一次业余文艺工作者代表会,评话艺人被邀请参加。1953年9月,第一区评话艺人为配合土改反霸,评话艺术溶进幻灯放映进行宣传,很受群众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评话艺术受到冷遇,因无书可说,多数评话员改从他业。1979年5月,县文化局召开评话、讲书、伬唱艺人座谈会,交流创作、演出经验。6月,成立平潭县评话伬唱协会,会员36人,其中评话艺人12人。1980年10月,俞昌仁创作的历史题材评话本《血溅钟楼》,参加莆田地区举行的评话会演,获得剧本创作奖,王秀明获演出奖。1983年11月,县文化局邀请省著名评话艺术家吴乐天、林木林、叶神童等到平潭演出,县评话伬唱协会组织评话员观摩学习。20世纪90年代,评话艺术难以在艺术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经常从事说唱演出的评话员仅剩2—4人。1995年,全年演出不足10场,听众不足几千人。
2003—2005年,平潭县顺利主办了3届国际沙雕节。 沙雕节邀请了美国、加拿大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沙雕手创作了秦始皇兵马俑、万里长城烽火台、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神像、埃及金字塔、罗斯德岛巨像以及孙中山、岳飞、郑成功.沙雕节期间还举行了文艺晚会、沙雕啤酒狂欢节、沙雕人体彩绘秀、少数民族风情表演、大型风筝放飞、沙雕摄影大赛、南少林武术擂台赛、福建省首届精英男模选拔赛、福建省首届沙滩小姐大赛、时装秀等形式多样、娱乐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配套活动。
平潭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平潭县境内有名称的岛屿126个,岩礁702个。宽阔的海域与外海大洋相连,众多的岛礁点缀其间,使海岛自然拥有秀丽迷人的海域风光。由于地质构造和海水侵蚀的影响,发育众多奇特壮观的海蚀地貌形态,既有平坦宽阔的海滨沙滩,又有数不胜数的象形奇异岩石。湖、海、沙、石相映成趣,奇、幽、险、俏引人入胜,构成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景线,博得文人墨客的吟咏赞叹。
1984年创办龙凤头度假村,接待海内外游客。1991年提出经济建设新构想,视旅游业为与传统渔业并重的“两翼”之一,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平潭县旅游资源6大类、36种基本类型,拥有景物217个。1994年1月10日,国务院批准平潭的“半洋石帆”、君山、“ 东海仙境”、坛南湾、南寨石景、凤凰山黄金海岸、瑗风顶(“一片瓦”)、“ 海坛天神”等八大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境内还有新石器时代壳丘头遗址、1840年抗英殉国的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三十六脚湖等名胜古迹。
主要景点: 龙王头海滨浴场、 坛南湾、 三十六脚湖、崇台观日、海蚀拱门观潮、片瓦仙踪、指动石、南寨石林、琉球国驸马墓、新石器时代遗址3处、半洋石帆、东海仙境、王爷山、君山、将军山、海坛天神、长江澳风力发电站。
白沙蝴蝶干、 平潭贝雕、平潭对虾、塘屿磹、紫菜等,富有名贵的黑、墨绿、芝麻等品种。另外,饮食方面的特产还有 春卷、咸埘。
2019年5月18日,平潭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