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
将乐县 擂茶之乡 Jiangle County 将乐 将乐县历史沿革 将乐县行政区划 将乐县自然地理 将乐县人口 将乐县交通 将乐县经济 将乐县文化 将乐县风景名胜 将乐县获得荣誉
将乐县(古属 延平府将乐县)位于 福建省西北部,是历史古县、原中央苏区县、全国科技进步县、文化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现辖6个镇、7个乡,135个村、8个社区、8个良种(林果)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16年平均气温20℃,平均降雨降量2701.4毫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石灰石、煤、铅锌矿等36种,其中石灰石远景储量10多亿吨。林地面积293.7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5.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98%,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玉华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阶山四块国家级旅游品牌。2014~2016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首。2016年末户籍人口18.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6万人,人口出生率13.22‰、人口自然增长率8.11‰。2018年11月,将乐...
详情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有8个镇
将乐县(古属 延平府将乐县)位于 福建省西北部,是历史古县、原中央苏区县、全国科技进步县、文化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现辖6个镇、7个乡,135个村、8个社区、8个良种(林果)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16年平均气温20℃,平均降雨降量2701.4毫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石灰石、煤、铅锌矿等36种,其中石灰石远景储量10多亿吨。林地面积293.7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5.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98%,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玉华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阶山四块国家级旅游品牌。2014~2016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首。2016年末户籍人口18.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6万人,人口出生率13.22‰、人口自然增长率8.11‰。
2018年11月,将乐县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分会稽郡置 建安郡(治所今 建瓯),析建安县之校乡始设将乐县,隶建安郡。因水来自将溪,东越王乐野宫在是,又以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故得名将乐。西晋至南北朝,均属建安郡。
晋隆安三年(399年)析西乡置绥安县,义熙元年(405年)改绥城县。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并于邵武县,隶 抚州(治所今江西 临川)。
唐武德五年(622年),从邵武县析出,复置将乐县,改隶 建州(治所今建瓯)。贞观三年(629年),县东南2乡并于建安,西北3乡并于邵武。垂拱四年(688年),复置将乐县,属建州。元和三年(808年),再分并于建安、邵武县,为两县之地。元和五年,再复将乐县,属建州。
五代十国闽天德元年(943年),王延政据建州,建国号殷,将乐县为其所辖。闽天德三年,将乐升县为州,以县城西郊有山形如覆钟,取名镛州,又称西镛州。是年八月,南唐灭闽,将乐为南唐所辖。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将乐废州为县,仍属建州。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剑州为 南剑州(治所今南平市),将乐自建州改隶福建路南剑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占领邵武军,改军为路,将乐属 邵武路。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剑州升为 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年),改南剑路为 延平路,将乐均属之。 将乐城区 (9张)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延平路为 延平府,将乐属之所辖。
清袭明制,将乐仍属延平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将乐属北路道(治所今南平市)。民国3年,属建安道(治所今南平市)。民国14年,废道改省、县两级制,将乐直属福建省。民国20年,复道制,将乐仍属北路道。民国22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分为4省2市,将乐属延建省。民国23年,事变失败。民国23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将乐县城,成立县 苏维埃政府,直属闽赣省苏维埃政府。同年7月,国民政府实行督察专员制,福建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将乐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治所今邵武市)。民国24年10月,福建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将乐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所今 南平市)。
1950年1月31日,将乐解放,属福建省第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平)。是年4月后,第二专区先后改称 南平专区、南平地区,将乐均属之。1970年7月,改属 三明地区(专员公署驻三明)。1983年5月,三明地区改为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将乐为三明市辖县。
1995年,将乐县辖古镛镇、高唐镇、万安镇、南口乡、 白莲乡、黄潭镇、万全乡、光明乡、安仁乡、大源乡、余坊乡、漠源乡,7个居委会、124个村委会。
截止2018年11月28日,将乐县辖8个镇、5个乡: 古镛镇、 万安镇、 高唐镇、 白莲镇、 黄潭镇、 水南镇、 光明镇、 南口镇、 漠源乡、 万全乡、 安仁乡、 大源乡、 余坊乡。
将乐县地处 武夷山脉东南坡。 富屯溪最大支流金溪将全县分为南、北面积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错落其间。山体多呈南西—北东走向,与金溪流向一致,构成西北、东南高,中间低,大致呈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间盆谷。 将乐县
将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大陆度54,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兼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热同期,干湿明显,受季风及地形影响,常有灾害性天气。
县内各地四季起止日期及持续天数差异明显。在低海拔河谷平原地区,夏长冬短,春秋对峙,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随着海拔增高,冬季延长,夏季缩短,气温逐渐降低,气候以温凉为主。
春季:气温回升快,南风日数逐渐增多,早春气候多变,冷热无常,常遇寒潮、低湿阴雨。春末阴雨连绵,时有冰雹和洪涝。
夏季:初夏为梅雨高峰期,多洪涝。盛夏炎热少雨,为高温期,午后多雷雨。受台风影响,可出现暴雨。季内盛行东南风。
秋季:多晴天,西北风渐多,秋高气爽,冷暖宜人。
冬季:寒冷、干燥,时有霜冻结冰现象。高海拔山区常下雪、积雪。夜晨多雨、雾凇。河谷平原地区夜晨多雾,偶尔也下雪,2~3年一次。
将乐境内有大小河流47条。 金溪为县内主干流,境内集水面积2246平方公里。汇入金溪的各级支流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有23条,其中10~50平方公里14条,55~70平方公里3条,100~160平方公里4条,370平方公里以上2条。
据县水文站统计,全县多年平均年降水深1703.7毫米,降水总量38.27亿立方米;陆地蒸发量750毫米,水面蒸发量935.1毫米;年径流深1017.4毫米,径流总量22.8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0.59。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101.74万立方米。按1990年全县总人口计算,人均拥有地表径流1.45万立方米。
将乐县山地面积28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83万亩, 毛竹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2%,林木蓄积量1598万立方米,立竹量4600多万根,是中国南方重点林业县、中国毛竹之乡。全县可开发水电资源31.5万千瓦。已发现的地下矿产有石灰石、煤、铁、萤石、 石英等36种,其中石灰石 远景储量达13亿吨,居福建之首。
宋以前,将乐人口数无考。宋赵昺祥兴二年(1279年),全县17941户、40347人。元代,由于元军烧杀掳掠,兵祸、灾疫甚重,百姓生活困苦,人口不断下降。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全县减为7323户、27438人,为首次低谷。
明初推行屯田垦荒,人口有所回升。永乐十年(1412年),全县15062户、45728人。宣德七年(1432年),增至52867人,出现第一次发展高峰。此后,县内遭遇十几次大旱、洪涝灾害,造成饥荒,加上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后连年战频,人口衰减。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人口跌落为24694人,出现第二次低谷。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人口开始逐渐回升。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后,人口增长较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全县人口上升为40075人。道光九年(1829年),全县猛增到44709户、196502人,为历史人口发展顶峰。清末至民国时期,外侵内乱,军阀混战,土匪骚扰,鼠疫、天花、疟疾流行,灾害不断,人口急剧下降。民国19年(1930年),仅剩75771人。民国38年,全县人口62640人。
解放后,社会秩序安定,工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口迅速恢复、发展。1953年,全县人口68107人。1959年,全县人口上升为85540人,比1956年增加13766人,出现解放后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1960年,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粮食严重短缺,出现人口非正常死亡,全县人口降为84784人。
1962年后,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猛增。1965年,全县人口上升为94579人,出现解放后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1972年,全县人口上升为119090人,出现解放后第三次人口增长高峰。此后,全县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发展,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1980年,全县人口133840人。1990年,全县人口157508人,比1949年增加94868人,年均增加2314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户籍人口17.25万,常住人口14.89万。
将乐人口绝大多数为汉族,遍布全县各地。少数民族基本系因工作、婚嫁等原因由外地迁入,占人口比例小,居住分散,以古镛镇、水南农场居多。历史上,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和睦。
解放前,各民族人口数字未见记载。1964年人口普查,全县有7个民族。汉族83482人,占总人口99.96%;少数民族29人,占0.04%。其中蒙古族1人,苗族7人,侗族4人,畲族1人,满族2人,回族14人。
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居住12个民族。汉族136521人,占总人口的99.93%;少数民族97人,占总人口的0.07%。其中回族26人,畲族21人,苗族15人,侗族13人,满族8人,蒙古族5人,高山族5人,彝族2人,维吾尔族1人,壮族1人。
1990年人口普查,全县有16个民族。汉族168831人,占总人口99.83%;少数民族280人,占0.17%。其中畲族130人,回族56人,苗族20人,满族18人,土家族13人,侗族11人,布依族6人,壮族6人,蒙古族6人,彝族5人,仡佬族3人,高山族3人,仫佬族1人,纳西族1人,东乡族1人。
2003年底统计,全县有汉族、 畲族、回族、苗族、满族、土家族、侗(dóng)族、 布依族、壮族、蒙古族、彝族、 仡佬族、 高山族、 仫佬族、 纳西族、 东乡族等16个民族,总人口为16.7万人。
将乐公路建设始于民国28年(1939年)。是时,省政府动工修建南平至泰宁简易公路,经将乐县城和高唐、万安等乡(镇)。但土路修成后,不久因路基塌陷而荒废。解放前夕,县内仍无一条可通车的公路。1952年,省人民政府动工修复南平至建宁公路,县境内路长84公里。1956年,开始修筑县、乡公路。1961年,公路里程增至135公里。1969年,全县社社通公路。1976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57.8公里。1978年后,县人民政府逐步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发展交通事业。199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994.88公里,初步形成以3条省道为干线,以县城为辐射中心的城乡公路网络。
2006年 福银高速公路的开通,形成快速便捷交通网络,经高速公路到福州、南昌250公里;
2013将乐火车站正式运营,向莆快速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城郊设有客货两用车站,到沙县在建的三明机场仅20分钟,到福州、莆田仅需1.5小时,到泉州2小时,到厦门2.5小时;西至南昌1.5小时,到武汉5小时。
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46亿元,增长15.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6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64亿元,增长4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1亿元,增长53.6%,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57.7%; 财政总收入2.85亿元,增长33.7%。 地方财政收入1.39亿元,增长23.0%;出口总值1.75亿美元,增长35.6%;外商直接投资1381万美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亿元,增长18.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2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5018元,增长12.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9%。
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97亿元,比2006年(下同)增长1.6倍,人均GDP接近6900美元;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65亿元,增长2.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增长3.2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增长3.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增长1.3倍。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五年翻番,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水平与三明市主轴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追赶主轴的态势和成效更加明显。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从2005年全省第38位跃升到2010年全省第28位。
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6.9:37.2:35.9调整为18.7:54.2:27.1。工业支撑地位更加凸显,机械制造、矿产、电力、电子、林产等支柱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完成产值8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7%;领军企业实力增强,金牛水泥为三明市2010年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金森林业公司上市工作进入预审阶段。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林竹、烤烟、食用菌等重点产业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日渐繁荣,建筑业健康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不断做大;玉华洞 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列入大武夷旅游区,景区门票收入比2006年翻番。节能减排有效落实,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项目33项,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7.6万吨,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明显下降;全面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年度减排任务。
2006年~2011年五年累计投资100多亿元,开工、建设、投产了一批亿元以上项目。持续打好“五大战役”,已完成和正在实施战役项目86项,总投资201亿元,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项目相继建成。特别是规划面积13.52平方公里的将乐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累计投入资金近7亿元,开发平整工业用地5平方公里。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9058元增长到18440元,年均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460元增长到7648元,年均增长11.4%。
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55亿元,人均GDP为52046.98元,折合8501.63美元。
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6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7亿元,比上年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出口总值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1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9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9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4元,比上年增长8.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6%。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7.3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146.9亿元,增长20%;出口总值10.5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增长8.5%。
将乐历来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大米作为县内主食粮,年播种面积和产量一般均占粮食作物90%以上。其他粮食作物有小麦、甘薯、高粱、玉米、小米、马铃薯、蕉芋、木薯、荞麦、大麦等,作为县内杂粮,年播种面积一般一二万亩,产量一二千吨。1957~1963年,杂粮播种面积增2万亩以上,年总产达2000吨以上。后因部分旱地改作水田或改种果树,面积又减少。1990年,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96%,产量占97.8%;杂粮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4%,产量占2.2%。
将乐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油菜、花生、芝麻,亦零星种植向日葵。民国38年(1949年),全县种植27118亩,总产702.1吨。解放后,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产量上升。“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强调“以粮为纲”,减少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产量下降。1978年后,重视多种经营发展,扩大种植面积,油料作物产量增加。1990年,全县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6416亩,总产量1933吨。
将乐手工业历史悠久。商周时期,这里已生产陶瓷。唐代,手工造纸和石灰生产渐趋兴盛,砖雕、木雕等手工艺品制作技艺渐臻精良。明代,县内已有炼铁。“龙池砚”石艺俱佳,闻名八闽。清代,纺织、制糖等手工业作坊兴起。
民国时期,造纸业居各业之首,成为全县工业的支柱产业。火电、纺织、印刷、粮食加工等开始采用简单机械。官商合营、私人合股经营企业相继出现。抗日战争时期,纸品外销受阻。民国35年(1946年)起,国民党挑起内战,县内工业萧条。民国38年,一些工业企业倒闭或停产。
解放初,工业生产逐步复苏。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7.99万元,比1950年增加6.48倍。1953~1956年,通过对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县内工业有较大发展。1957年,全县工业企业42家,总产值512.34万元,比1952年增加7.83倍。
1958年“大跃进”,工业盲目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1124.57万元,比1957年猛增119.5%。由于忽视客观条件,冶金等产品成本高,造成企业亏损。1961年,关、停、并、转28家企业,县内工业企业保留40家。196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比1960年下降58.23%。1965年,全县工业企业增至53家,工业产值回升到1097.4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42%,比1957年增加1.14倍。
“文化大革命”前期,社会动乱,工业生产受到冲击。196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比1965年下降2%。1970~1972年,相继新建煤矿、合成氨厂、水泥厂、糖厂。1976年,全县工业企业60家,工业总产值2332.3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内工业经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初步形成轻重工业并进和国营、集体、个体、“三资”(独资、合资、合作)企业同时发展的工业体系,一批工业产品走向全国,打入国际市场。1990年,全县工业门类25个,工业企业1392家,工业总产值41929.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5.74%。其中,县属国营、集体独立核算工业企业40家,从业人员5771人,固定资产原值16043.6万元,流动资金年末实际占用额11481.3万元,工业产值15785.6万元,产品销售税金887.4万元,实现利润1539.5万元,上交利税费1060.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74万元。
将乐素有“文化之邑”的美称。东晋时干宝《搜神记》中《 李寄斩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被誉为“闽儒鼻祖”、“程氏正宗”的著名理学家、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号 龟山)也诞生于此,“程门立雪”的典故代代相传。 擂茶、 龙池砚、 西山纸堪称“将乐三绝”,均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擂茶广场“擂钵铜雕”和玉华洞导游图“玉华洞志”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保健饮品。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 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将乐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每场戏必先唱《天官赐福》曲目,后唱其他曲目,如《断桥相会》《合钵妆妖》《昭君和番》《芦林相会》《苏文表借衣》等。
1964年冬,传唱了近百年的将乐清唱南词终于以一种崭新的表演方式被搬上舞台,由刘怀忠编词作曲的将乐南词说唱《赵书记治水》开了南词表演形式之先河。在福建五届农村文艺汇演中取得佳绩,被选送参加1965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出。此后,一批如《五婆骂鸡》《哑背疯》《 小鱼儿》等南词剧目陆续创作问世,一批南词艺人如陈维绪、徐素娥、 王朝仁等逐步成长,成为今天南词演唱的传人。
立春前夕,将乐县人民从菜地寻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带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后用大红纸做成长形条幅,写上“新春大发”、“春到财来”、“迎春接福”之类的吉利话,插到“春花”旁边。立春来临,把“春花”端出来,放到大门前或窗台上,同时摆上清茶、甜酒,点燃线香,待立春时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就叫“春花接春”。
“开大门”接春,指大年三十夜半子时,这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辰。人们把大门打开,在门两侧帖上“开门大吉,万事如意”之类的联子,燃放鞭炮,这叫“开大门接春”。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称之为“上元天官赐福 玉华洞 (8张) 日”。这天,人们都要吃元宵(土话叫“ 汤圆”),皮用糯米粉制成,馅或甜或咸,以祈合家团圆。将乐城关人还做春卷、竽包等风味小吃,将元宵节称之为“寿年”。过去城关和 万安的元宵活动从正月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千灯争艳。龙灯、花灯、 走马灯、龙凤呈祥灯、鸳鸯戏水灯、麒麟送子灯、松鹤延年灯、吉祥如意灯、百鸟朝凤灯、牡丹富贵灯等,公龙灯就派生出烛龙、板凳龙、香龙等等。元宵节不仅有观不完的花灯,还有热闹欢腾的舞龙灯、河蚌舞、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游艺。
将每年端午节,将乐县家家户户节前就备足糯米和箬竹叶裹棕子。亲戚朋友间互相馈赠,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悬挂菖莆、 艾叶、葛藤以驱邪。据说门上挂艾叶、菖莆之俗源于 中原大地。有的门口还贴上“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莆似箭斩千邪”的对联。午后还用葛藤、艾叶、菖莆煎水,供老少沐浴。城关人还有叫小孩吃驱蛔虫药的风俗,一岁吃一粒,十岁以上吃十粒。端午节期间,乡下村民上山挖草药晒干备用。
将乐县 安仁乡的泽坊村每年正月十七有游 板凳龙的习俗。原先不叫“板凳龙”,而称“桥灯”,游的是蛇而不是龙。那时的泽坊人以户为单位,各家自备一块二米长十公分宽的杉木板作为烛桥架,状如长条板凳面。每条烛桥上安2至3个斗,斗为木框,白纸糊面,斗内插蜡烛。木板两端各挖一个小圆洞,可用木棍穿洞连接。为图吉利,改革开放后人们改称“桥灯”为“板凳龙”,还为桥灯安了惟妙惟肖的龙头龙尾。 安仁的板凳龙成为安仁每年元宵节文艺踩街必不可少的节目。
将乐万安牛会是从庙会发展起来的。旧时,将乐万安规定农历八月初七、初八为男人敬神日,初九为女人敬神日,每年要举办八月庙会,开展迎神活动。村民纷纷赴会,开始带些土特产前去交流,后又进行以小牛作抵押的耕牛贸易。有的人认为耕牛经神庙菩萨过目,能避瘟消灾,生长健壮,连不准备交易的耕牛也牵来参会,周边的 建宁、泰宁、顺昌、明溪以至江西、浙江的客商云集这里,交易耕牛数以百计。解放后不再迎神,但牛会和物资交流会却保留了下来并日益繁荣。
在游艺民俗中, 舞龙灯是最热闹的。“起灯”时,领头人带着大伙到 大坪上,面向东海方向敬上一对大红烛,敬三柱香后口中念着祈祷之词绕场一周,然后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开始。走在最前面的是龙珠。紧接着是龙头,龙头高约1.6米,长约1.2米左右,接着是九节十八米长的龙身,最后是龙尾。有时是一颗龙珠在逗着它们,有时是“二龙戏珠”,还有“群龙抢珠”等等表演程式。起龙时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人群欢呼声中,一些新婚女子和未育妇人争着去拔“龙须”,据说拔到了便可生龙子龙孙,可以早生贵子,这也就是“舞龙丁”的由来。
舞狮也是一种游艺,数 白莲镇舞狮最有名。每年元宵时节,白莲人便裸着上身、打着赤脚、脚挂铜铃,以舞狮颂扬祖先功德。一舞就是 十八盘(即十八般武艺套路),舞者大汗淋漓。助兴的村民伴着唢呐、锣鼓的乐声载歌载舞。狮有青狮、黄狮两种。舞狮队一行约10人,其中1人舞狮头,1人舞狮尾,动作有洗面、搔痒、打滚、蹂球等。舞青狮者必须当众表演拳术或刀、枪、棍术,如两青狮相遇则须较量武艺,分出高低;舞黄狮者则纯为游玩不比武。
玉华洞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城南7公里处,面积43平方公里,它以其独特的 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原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闻名于世。已形成了一个集观光、修学、休闲、度假体的多功能旅游区。玉华洞列中国的四大名洞之一,誉称“形胜甲闽山,人间瑶池景”。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得名,是福建最大的 石灰岩溶洞。玉华洞有“闽山第一洞”之美誉,素称“八闽四大景观之一”,自古就有“不游玉华洞,枉为福建人”的说法。
玉华洞具有1700多年的游览史,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探游之后,它神奇、优美的景观就随着《 徐霞客游记》的流传而广为人知。2010年 张纪中版《西游记》中各路妖魔鬼怪的洞穴和“宫殿”外景拍摄地。
天阶山保存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种类繁多,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被专家们称为是 喀斯特地貌上的一片绿洲。特别是天阶山顶的小 石林神劈鬼凿,树依石而生、藤绕树而长,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赞曰:“是山石骨棱厉,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态,苦为草树所翳,故游者知洞而不知峰。”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闽西北将乐与明溪两县交界处,全区面积63.85平方公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主要景点有 仙人塘、厝桥植物园、 十字坳、 石牛栏、 山前云海、 龙潭飞瀑、 圣水岩等。保护区内还有几十个手工造纸作坊。分布在里山、外山、 上地、沙溪子等地。“ 西山纸”的制作过程要经过修山、备灰、修湖塘、砍笋、溜笋、断筒、剥皮、削片、挑竹麻、落湖、洗漂、剥料、榨料、踏料、耘槽、抄纸湿压、湿纸切边、烘焙、于纸切边、包装等28道工序
杨时墓,南宋 胡安国撰墓志铭。成化六年,复建 神道坊及享亭。弘治六年,知县 陈大经渴祭,还买田出租,以备岁时祭扫。七年,增建享堂三间,左右两廊及泡福之所,缭以墙垣。1985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此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两次拨款修葺。整座墓垄保存着明代的原貌。墓面宽3米,进深3 . 5米;墓坪宽5米,进深8米;墓体总长27米。由墓坪和墓丘组成的墓体呈马蹄形,墓丘前正中安放的以“ 将乐石”制作的孤顶长方体墓碑,是明朝宪宗成化六年,即公元1470年朝廷重修坟墓时竖立的。这块高105厘米、宽56厘米、厚6厘米的墓碑完好无损,碑面中央阴刻竖写的“宋龟山文靖杨先生墓”。该碑文为明成化六年 巡按御史滕贻所书,工整遒劲的楷书大写,依然清晰如初。墓前立有石凿而成的香案和以花岗石板雕刻的文房四宝。墓坪下由宋砖砌成32级台阶。入口处两侧雄踞两尊 石狮。墓前方有一座明代风格的重檐 歇山式牌楼,上方挂着“程氏正宗”、“倡道东南”的匾额。牌楼高6.4米,双层楼顶,翘角腾跃,如苍鹰展翼。
回头山,位于将乐县城东10公里处的邓坊,三面环水。回头山山体不高,海拔仅250米,但到山顶石级陡峭,有如登泰山 天都峰,蜿蜒石径陡如天梯,需步步踩实。“家在这里,爱在这里,我总是回头望着你。擂茶飘香,瓜果遍地······回头望你家乡的回头山,那是离乡的儿女乡情依依······”对于客家将乐人,尤其是漂泊在外的将乐游子,这首由著名的词作家司顺义、曲作家 张卓娅谱写的《家乡的回头山》百听不厌。
明台寺,原称明台庵,位于天阶山两峰之盆谷处,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原建筑几经销毁,不复存在,1993年重建。
证觉寺,又名证果寺,坐落在将乐县万全乡常口村的 太平山麓,始建于唐武德三年(620年),较福州鼓山的 涌泉寺早288年,据说福州鼓山上的寺庙就是仿照证觉寺建成的,所以民间素有"先有将乐证觉寺,后有鼓山涌泉寺"的说法。证觉寺形似"观音座莲",分上、中、下三殿,皆雕梁楼、斋堂、僧房、方丈室、阅览室、旅客卧室、放生池、太平山门楼等等。观其布局设施,与福州鼓山大同小异。
水南文技校荣获“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被省政府评为“省级文化先进县”,擂茶被列入省级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