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
鲤城区 鲤城 鲤城区建制沿革 鲤城区行政区划 鲤城区地理环境 鲤城区自然资源 鲤城区人口 鲤城区经济概述 鲤城区社会事业 鲤城区历史文化 鲤城区风景名胜 鲤城区城市荣誉
鲤城区(古属 泉州府 晋江县)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区。鲤城区是 泉州市中心城区之一,因古城形似鲤鱼得名,历史上习惯称“泉州”,位于 晋江下游的 泉州平原,东、北邻 丰泽区,西、北毗 南安市,西、南与晋江市交界。1300多年来,鲤城区一直是历代州、郡、府、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和政府所在地,城区并逐步发展为“梯航万国、商船辐辏”的港口城市。鲤城区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是福建、泉州的文化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宗教人文艺术瑰宝荟萃,素有“ 海滨邹鲁”、“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美誉。区内佛教、道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 天主教、 印度教、 摩尼教等珍贵文化史迹林立,拥有 开元寺、 清净寺、 天后宫、 府文庙、 崇福寺、 承天寺、 李贽故居、 朱熹遗迹等一大批国家、省、市级重点文...
详情鲤城区(古属 泉州府 晋江县)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区。鲤城区是 泉州市中心城区之一,因古城形似鲤鱼得名,历史上习惯称“泉州”,位于 晋江下游的 泉州平原,东、北邻 丰泽区,西、北毗 南安市,西、南与晋江市交界。
1300多年来,鲤城区一直是历代州、郡、府、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和政府所在地,城区并逐步发展为“梯航万国、商船辐辏”的港口城市。
鲤城区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是福建、泉州的文化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宗教人文艺术瑰宝荟萃,素有“ 海滨邹鲁”、“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美誉。区内佛教、道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 天主教、 印度教、 摩尼教等珍贵文化史迹林立,拥有 开元寺、 清净寺、 天后宫、 府文庙、 崇福寺、 承天寺、 李贽故居、 朱熹遗迹等一大批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音、 梨园戏、 高甲戏、 提线木偶戏、 拍胸舞等珍贵的古老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鲤城区又是全国著名 侨乡和 台湾同胞的主要 祖籍地之一,全区现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及 港澳台同胞约30.8万人。
鲤城区(下简称今域)夏、商两代地理区划属扬州。西周时属七闽地。春秋战国时属越国。秦时属闽中郡 。
西汉初属闽越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闽越国灭,闽越国民众被强迫迁徙江、淮。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逃匿山谷未迁的闽越民众自立冶县(治今福州市),今域属冶县。东汉时属会稽郡南部都尉侯官县(治今福州市)。
三国时属吴建安郡东安县(治今南安县丰州)。西晋时属晋安郡晋安县(治今南安县丰州)。南朝宋属晋平郡晋安县;齐属晋安郡晋安县;梁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今域属南安郡(治今南安县丰州);陈仍属南安郡。隋初属泉州(治今福州市)南安县,后泉州改称闽州,再后又改称建安郡,今域县属不变。
唐武德元年(618年),建安郡改为建州,今域属建州南安县。武德五年,析建州南安县置丰州(治今南安县丰州),今域为丰州南安县地。武德六年,在闽县复置泉州。贞观九年(635年),丰州划归泉州(治今福州市),县属不变。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治今南安县丰州),今域属武荣州南安县。不久,武荣州又划归泉州。圣历二年(699年),复置武荣州。圣历三年又裁撤。久视元年(700年),第三次设置武荣州,州治治所设今域城区。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今域仍为南安县地。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附郭无县,请析南安东南地置晋江县,今域大部属晋江县,少数属南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泉州改为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泉州。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封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闽王,今域为闽王国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南唐灭闽,今域属南唐。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今域属清源军。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今域属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平海军复改为泉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增设南、北二录事司,专门管理城区行政事务,翌年合二为一,今域属录事司和晋江、南安二县。
明洪武三年(1370年),撤录事司,今域仍属晋江、南安二县。清代隶属依旧。
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今域属福建省南路道(民国3年改称厦门道)晋江、南安二县。民国22年11月“福建事变”时,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今域属福建人民政府泉海(旋改兴泉)省晋江、南安二县,城区为省会。民国23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复隶福建省;7月,全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今域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民国24年1月,调整行政督察区,改隶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民国32年,行政督察区第二次调整,今域仍属第四区(专署驻永春)。民国35年1月,行政督察区第三次调整,隶属第四区不变;9月,专署迁驻今域城区。
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今域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治今域城区)晋江、南安二县。1950年3月,第五行政督察区改称泉州行政督察区;9月,改称晋江区。1951年1月,析晋江县城关区和近郊8个乡成立泉州市(县级),属晋江区,今域属泉州市和晋江县、南安县。1953年6月30日,泉州市改为省辖市,不久还属晋江区。1955年4月,晋江区改称晋江专区,今域分属晋江专区泉州市、晋江县、南安县。1958年,析晋江县和南安县部分乡村归泉州市。1971年1月,析晋江县部分乡村归泉州市;7月,晋江专区更称晋江地区,泉州市(县级)属晋江地区。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1986年1月1日,在原泉州市区域内建立鲤城区,属泉州市(地级)。
1951年1月,析出晋江县城区及城郊笋浯、顺霞、拒洪、群石、环山、仁风、东涂、澄州8乡建立泉州市,总面积28平方公里。1958年,析出南安县丰州区的糖房、潘山、西埔、萧厝、京塘、新浦、黄龙、坂头、岐山、东边、黄石头、金浦、大锦田、华岩、浮桥街头,晋江县的临海乡、北星乡、清源乡及石霞乡的部分村落,划归泉州市,全市总面积增至206平方公里。1971年,析出晋江县的罗溪、马甲、河市3个公社和双阳农场归泉州市,全市总面积达539.2平方公里。至1992年,管辖范围不变。
1985年12月31日,鲤城区政府成立,归属 泉州市。
空中看西街古城 (20张) 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为鲤城、丰泽、洛江3个市辖区。鲤城区保留原有名称,辖江南、浮桥2个镇以及泉州古城区的开元、鲤中、海滨、临江4个街道,辖区范围仅为原先的1/10。
2003年1月撤销江南、浮桥2个镇,设立江南、浮桥2个街道。2006年9月,江南、浮桥2个街道调整为江南、浮桥、金龙、常泰4个街道。2010年,辖开元、鲤中、海滨、临江、江南、浮桥、金龙、常泰8个街道和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南园)管委会,有79个社区居委会。
鲤城区辖8个 街道办事处及1个省级开发区,分别是: 江南街道、 浮桥街道、 金龙街道、 常泰街道、 开元街道、 鲤中街道、 海滨街道、 临江街道、江南高新电子园区。
街道办 | 直辖 |
---|---|
开元街道 | 梅山社区、新春社区、东北社区、梅峰社区、刺桐社区、东升社区、华新社区、泉山社区、双塔社区、红梅社区、开元社区、西湖社区 |
鲤中街道 | 新峰社区、和平社区、清正社区、东门社区、清华社区、西郊社区、东华社区、通政社区、升平社区、升文社区、百源社区、促进社区 |
海滨街道 | 金山社区、笋浯社区、水门社区、东鲁社区、新门社区、海清社区、涂门社区 |
临江街道 | 伍堡社区、隘南社区、溪亭社区、幸福社区、新桥社区、聚宝社区、跃进社区 |
浮桥街道 | 辖新步、浮桥、金浦、黄石、东边、田中、歧山、延陵、坂头、仙景10个社区 |
江南街道 | 辖王宫、东浦、霞洲、锦美、火炬、展城、乌石、亭店、登峰社区9个社区 |
金龙街道 | 辖金柄、石崎、高山、后坑、古店、玉霞、赤土、坑头、曾林、龙岭10个社区 |
常泰街道 | 辖五星、仙塘、新塘、锦田、华星、华塑、上村、树兜、下店、路边10个社区 |
鲤城区位于 晋江下游,东、北邻 丰泽区,西、北毗 南安市,西、南与晋江市交界。陆域面积53.74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8°29′-118°37′,北纬24°52′-24°56′之间。 鲤城区
鲤城区地貌属福建东部沿海花岗岩丘陵与平原地貌区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峰峦起伏,海拔500~800米,为戴云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700米以上的山峰8座,九楼山为全区最高峰,海拔835.6米。北部和中部低山群中的丘陵交错分布;南部的丘陵从大、小阳山经清源山至桃花山呈带状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下降没入泉州湾。西南部和东南部为泉州平原的一部分,海拔8~9米。
鲤城区地貌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河谷盆地、滩涂等类型,以丘陵为主。根据1990年航测,低山45.26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8.39%;丘陵295.23平方公里,约占54.75%;台地64.93平方公里,约占12.04%;平原69.80平方公里,约占12.95%;滩涂31.13平方公里,约占5.77%;浅海15.73平方公里,约占2.92%;内陆水域17.07平方公里,约占3.17%。
城区处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区,气温高,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17.5℃~20.7℃,最热月平均气温26℃~29℃,最冷月10℃~13℃;夏季长而炎热,冬季短无严寒,春温低于秋温;境内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农作物一年三熟,仅北部山区罗溪、虹山无霜期285天,农作物一年两熟。降水充沛,空气湿润,常年降雨量1200~1550毫米,自南部向北部递增;干湿季分明,3~9月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80%强,10月至翌年2月为干季,降水量不足全年的20%;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少雨年降水量与多雨年相差近2倍。季风气候明显,夏季盛行东南风,多热带台风,冬季以东北风居多,海风大。由于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境内各种气候要素年际变化率大,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鲤城区土壤以红壤为主,主要分布在北部;南部多为砖红壤性红壤;水稻土主要分布在 泉州平原与北部溪流两岸河谷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原生植被南亚热带季雨林仅局部有小片残迹可见。矿产资源贫乏,除花岗岩石材矿产和粘土矿产等资源较丰富外,已发现的泥煤、磁铁矿、金、铜、钴等矿产,多数属矿化点。
鲤城区地处晋江流域,是福建省早期人类活动的区域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当地主要居民依次为古越族、闽越族人。秦汉开始,汉族人持续不断地移居鲤城今域,特别是两晋之交中原大批士族、军人、民众的迁入,使土著居民逐渐与之融合同化,汉族遂成人口主体。
入唐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泉州对外贸易日益繁荣,国内移民更加频繁;同时东南亚、西亚、北亚乃至北非、南欧的商人、水手、传教士也接连不断到当地从事各种经济、文化、宗教活动,有一部分人定居下来,促进人口的增长和优化。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鲤城区今域当时人口已有数十万。从元末到清初300余年间,泉州天灾、战乱频仍,尤其是元至正间(1341~1368年)亦思巴奚兵乱、明代的倭患和嘉靖的瘟疫,使鲤城今域人口严重衰减。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开始恢复元气,人口日增,咸丰、同治两朝达到鼎盛时期,晋江全县人口高达150万之多。清代末叶和整个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灾疫连绵,人口生产又一度跌入低谷。到1949年,晋江全县人口仅59万人,其中鲤城今域人口19.8万人。
从唐代中叶起,一些泉州商人因种种原因成为早期华侨。历宋、元、明、清、民国,漂洋出海,穿州过府,移居海外和台湾。外来人口不断输入和当地居民不断流向海外,是鲤城今域人口变化的典型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缺乏有效人口控制和行政区划的扩大,泉州市人口急剧增长,至1980年31年间人口翻一番。1962年,开始提倡计划生育。90年代起,对人口控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人口计划指标,层层推行工作责任制,坚持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严格控制二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人口增长过快、过多的势头得到抑制。
据《泉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鲤城区人口数为368059,占泉州大市的4.53%。
中世纪,泉州港作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长盛不衰达200多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鲤城区后渚港是泉州港的主港,泉州港对外贸易活动正是在以鲤城为中心的这一片土地上展开的。泉州港兴于唐,盛于宋元。这同唐宋元三代国家统一、地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政府积极推行开放政策、重视海外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1年,鲤城区生产总值为299.4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7亿元,同比下降42.6%;第二产业增加值192.31亿元,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为0.1:64.2:35.7。工业仍是鲤城区GDP增长的主力军,贡献作用明显,对GDP增长贡献率为73%。
2012年,鲤城区实现生产总值(GDP)完成191.89亿元,比增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4亿元,下降15%;第二产业增加值83.15亿元,增长16.2%,为GDP增长贡献率57.3%;第三产业增加值108.6亿元,比增9.3%。财政总收入20.64亿元,比增15.6%。
建国至199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72309吨,农业总产值19662万元(1990年不变价),农业经济内部产业值百分比为:种植业39.9%,林业1.27%,牧业31.34%,渔业25.42%,副业2.07%,农业经济逐步由单一、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合理、开放竞争的商品化方向发展。
鲤城区农业主要分布于 江南新区 江南街道、浮桥街道、金龙街道、常泰街道4个街道办事处,拥有常年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亩,市级龙眼无公害示范栽培基地500亩。“延陵丝瓜”、“坂头应菜”、“新步黄瓜”、“田中金瓜”及“东璧”龙眼等本地品牌农产品响誉市场。
新石器时代,鲤城区就有原始的手工业,尤其是制陶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手工制作工艺。唐代,鲤城的手工业生产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纺织、造船、制盐、制茶等行业获得空前的发展。以“泉缎”命名的丝绸织品、铜锡金属工艺品和陶瓷、农具等手工产品远销国内外,特别是造船业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元代,成为全国四大海船建造基地之一。明清时期,鲤城与外省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外省的手工业原料如棉花、生丝源源不断输入本地,本地的手工业产品如纺织品、糖等也在外省找到广阔市场。民谣说“糖去棉花返”,就是反映当时手工业发展的情况。纺织业、制糖业在当时占有突出的位置,同时在这些行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萌芽。
辛亥革命以后,部分爱国华侨回国投资设厂,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出现近代意义的工业。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束缚下举步维艰,发展十分缓慢。到1949年,城区的工业设备只有380千瓦发电机、12台小机床和80多台原始织布机等。当年泉州工业总产值863万元(折新人民币值),其中现代工业只占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鲤城区现代工业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新的工业基础。195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282万元。
1958~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全市兴起大办工业热潮,新建、改建、扩建90个工厂,重点发展炼钢、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引起经济严重的失调,造成巨大的损失。1961年后,有计划地调整工业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改造,工业生产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196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06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生产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十年间生产起伏,停滞不前。197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十年平均增长速度仅0.818%。
1978年以后,实行特殊政策,大力发展电子、食品和轻纺工业,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工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1978年工业总产值2亿元。
1986年鲤城区成立时,原泉州市(县级)的国营工业、二轻工业全部划归泉州市(地级)。鲤城区开始重建重组国民经济,明确工业的重要地位,并把发展乡镇、街道集体工业和外向型经济作为振兴鲤城经济的重要途径,大力创办乡(街道)、村(居委会)企业,积极吸收利用外资,创办“三资”企业,扎实开展企业质量、品种、效益活动。至1992年,全区有乡镇(街道)工业企业2826家、“三资”工业企业70家,建成以六大行业为骨干的新的工业体系。当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0.9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9.3亿元)。
2011年鲤城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2.7亿元,同比增长35.4%。
秦汉以后,随着农业、手工业的逐步繁荣,刺激商品交换发展。南朝时期,已经有外国商船到境内从事商贸活动。
唐宋元时期,由于海外贸易在当时国家经济生活占重要地位,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商业的国家垄断经营的同时,积极鼓励民间的商业活动。官僚贵族、豪强地主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各种形式投资商贸活动,有“数以万计”的外国商人长期在境内经营,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港口城市。
明清时期,由于倭寇和战乱,封建政府一度实行“禁海”政策,商业活动遭受致命打击。随着国内大市场的形成,以南北交流为主的商业活动,逐渐带动本地区经济走向繁荣。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千方百计通过本地商人的销售网络向内地倾销商品。买办商人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地区的商业结构。辛亥革命以后,华侨资本大量投入,推动泉州民族商业较大发展。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束缚下,民族商业走过一条艰辛的发展道路。至解放前夕,市区私营商业仅有1159户,大商户寥寥无几,人员3953人。
解放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的商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国营商业,及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导、集体商业为助手、个体商业集市贸易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商业体制。1956年,全市商业网点2890个,社会商业零售额3541万元,比1950年增长61%。“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小商小贩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加以限制,全市商业网点被乱砍、乱并,给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后果。
1978年以后,逐步恢复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商业体制,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商品购销旺盛,市场日益繁荣。1992年,全区拥有商业、饮服业企业7652家,从业人员19489人。其中,国有企业242家、从业人员3939人,集体企业1010家、从业人员6502人,合资企业1家、从业人员53人,私营企业6399家,从业人员8995人;国内纯购进97432万元,纯销售115481万元。
2011年,鲤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7亿元,同比增长18.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147.7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7.31亿元,同比增长25.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11.98亿元,同比增长15.9%。
2012年,鲤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24亿元,比增20.8%;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比增12.3%。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2万元,比增7.9%。
新石器时代,晋江流域一带的泉州先民已能磨制石锛、石斧、石刀。明末至民国时期,泉州科学技术发展缓慢,没有独立的科研机构,现代科技设施几近空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州市科技事业迅速发展。1958年,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指示》,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和科技普及工作。同年,泉州市成立医药研究所。1960年,成立泉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展科学试验和技术革新。50~60年代,泉州市农械厂研制生产的多种农业机械和泉州市人民医院的赛霉胺药品研制、针刺治疗乙型脑炎、热烘绑扎疗法治疗下肢象皮肿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泉州科技事业严重受挫。1978年全国、全省科学大会召开后,泉州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84年11月,中共泉州市委五届一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七项决议。1991年5月,成立鲤城区科技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奖励科研成果和有贡献的科技人员;9月,中共鲤城区委二届二次全会作出《关于“八五”期间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决定》。1992年9月,鲤城区人民政府制定《鲤城高科技园优惠政策的暂行规定》。1965~1992年,累计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306项,投入科学事业费254万元,科技三项费用447万元,共获得区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10项,中国专利13项。1992年,全区共有科技人员2164人。
2012年,鲤城区出台《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实施自主创新三年行动,新增2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总数15个,促成15个科技项目合作,5个项目已转入实质性生 产;11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新增1个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0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新组建3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总数6个,联盟数量和层次在全省县(市、区)中名列第一;以鲤城区为核心的泉州微波通信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首批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顺利通过省级知识产权强区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州教育进入新的时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网络逐步形成。1989年,城东学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初等义务教育。至1992年底,鲤城区实施义务教育六项督导,经省复评,达到省优水平,区域内有幼儿园(班)194所,小学166所,中学20所,中等专业学校16所(中专9所,技校3所,职业中专和职高4所,不包括中学附设的职高班),高等专业学校5所,业余中学、业余中等专业学校4所(不包括短训班),其中各类侨办、侨助学校(包括幼儿园)140所,还有侨胞捐建的教育基金会28个,基金4540多万元。
2012年,鲤城区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两项督导”及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评估验收,通过“教育强区”省级评估,打响“组团式小片区”管理品牌;完成年度校安工程重建任务,改建、新建校舍8幢3.26万平方米。
1978年后,泉州市医药卫生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医疗卫生设施不断更新,技术明显进步。1986年,鲤城区基本消灭丝虫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核病等基本得到控制。1992年,鲤城区有区属卫生机构285个,卫生技术人员1476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35人,中级技术职务171人);驻区卫生机构16个,卫生技术人员2456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59人,中级技术职务495人)。全区基本消灭疟疾和麻风病,职业病防治、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妇幼保健等方面也有新的进展。
2012年,鲤城区建立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系统,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2012年度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5.86%。
鲤城区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风俗
煎堆补天: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民谣“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正是这种民俗的生动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 泉州府志·风俗》),味道香美,很受人们喜爱。在泉州,除了名闻遐迩的“蠔堆”(又名“蠔煎”)外,还有“麦堆”、“猪油堆”等。
筅尘:为了干干净净过春节,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筅尘”(掸尘),即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活动。这种“筅尘”的习俗宋代已可见。据宋代 吴自牧《 梦粱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吵新人:即闹洞房。泉州一带有“七日内无大小”之说,意即新婚以后的七天之内可以不拘礼节随时闹洞房。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昵举动,形式多样,诙谐风趣。但有时也会因无所禁忌、别出心裁而出格。
满月: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作“满月”。主人要请理发匠为婴儿剃去胎发,俗称“剃满月头”,并以“龟粿粽”馈送亲友邻居,亲友邻居则回赠衣服、赢巾(襁褓)、项链、手镯、脚镯等。“龟粿粽”中必有一种叫“满月圆”的米粿,因形状像奶头,故俗称“猪母奶”。它象征母乳充足,婴儿健康。
度晬:婴儿周岁,俗称“度晬”。是日,主人要为婴儿“做度醉”,敬神祀祖,设宴请客,还要制作大量的“四脚龟”和米粽分送亲友,祈求婴儿早日学会走路,健康长寿。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红线绣着“度晬裘”(披风)、“度晬帽”和有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银制的如意锁、长命锁、天官锁或手镯、脚镯等,祝福婴儿吉庆康健。
成年礼:男孩十六岁叫“成丁”,表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因此十六岁的生日仪式特别隆重。家里要备办“三牲”、寿面最后一次答谢床母、檐口妈和夫人妈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线等物分送亲友邻居,并设宴招待。这时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袜或布匹等表示祝贺。
过番:闽南地濒东南海滨,从唐代起,就有泉州人飘洋过海,移居南洋群岛。随着宋元泉州港的兴盛,远航东南亚各国经商的泉州华侨更是猛增。本地人习惯把前往南洋谋生称做“过番”,旅居南洋一带的华侨则被称为“番客”。
送顺风与褪草鞋:泉州人即将出国谋生或华侨回乡探亲后又将返回居留国之时,亲友纷纷前来赠送家乡土特产或中成药,为其送行,俗称“送顺风”,如设宴送行,则称办“送顺风桌”。华侨自海外归来,亲友闻讯赶来送鸡、鸡蛋、面线、美酒等物或设宴接风洗尘,俗称“褪草鞋”(因旧时出远门,常穿草鞋步行)。
开元寺
泉州 开元寺,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国福建泉州市鲤城区西街,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由 黄守恭开创,有逾1300年历史。
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位于泉州鲤城区南门万寿路123号,为一座两进三开间的普通民房,前落只剩一间通道,正厅建筑形式为坡屋顶,砖木结构,厅堂内案桌供脱胎李贽塑像,后有李贽家族族系图。占地面积495平方米。
清净寺
清净寺是中国现在最早的一处 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中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 伊斯兰教寺。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中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街
中山街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从威远楼至新桥头,南北贯穿整个旧城区。是历史文化名街,建筑体现中西合璧的历史风貌和民族文化特色,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2001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府文庙
鲤城古迹及民俗文化 (21张) 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当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匾“鲁司寇庙”。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文庙于此,其后几经修缮,左学右庙,规制逐步完整,规模不断扩大,占地面积近百亩,形成了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地区广为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2001年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建省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之一。
天后宫
泉州 天后宫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来 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 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该宫是中国东南沿海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分灵庙宇中现存较早、规模较大的一座 妈祖庙。当时庙宇规模有正殿山门、两廊、两亭。 1987年泉州天后宫由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鲤城古迹及民俗文化”图册部分图片来源 )
现鲤城区拥有福建乃至全国之最如下:
桑莲古树---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桑树
清净寺---中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建筑
府文庙---中国南方最大的孔庙
天后宫---中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
泉州花桥泉郡施药局---中国现存最早的慈善机构组织
泉州湾出土的宋代远洋货轮---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泉州元妙观---福建省最早的道教宫观
杨阿苗古民居---最具闽南传统民居特色的“皇宫起”官式大厝
富美宫---闽台王爷信仰分灵最多的古庙
通淮关岳庙---关岳并祀、香火最旺的民间信仰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