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区
建阳区 建阳县 福建省建阳市 建阳 建阳市 建阳区历史沿革 建阳区行政区划 建阳区地理环境 建阳区自然资源 建阳区人口 建阳区经济 建阳区交通 建阳区社会 建阳区名人 建阳区旅游
建阳区(古属 建宁府 建阳县)位于福建省 南平市北部85公里处, 建溪上游, 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介于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之间。东邻 松溪县、 政和县,南接 建瓯市、 顺昌县,西连 邵武市、 光泽县,北倚武夷山市、 浦城县,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福建省。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下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190个自治村、14个居委会及3个国营农场。2016年常住人口31.2万人,城镇化率56.1%。2014年5月27日,经报国务院同意,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以原建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建阳区的行政区域,建阳区政府驻潭城街道人民路28号;南平市政府驻地由南平市延平区八一路439号,迁至南平市建阳区南林大街36号。2018年10月...
详情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有8个镇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有5个街道
建阳区(古属 建宁府 建阳县)位于福建省 南平市北部85公里处, 建溪上游, 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介于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之间。东邻 松溪县、 政和县,南接 建瓯市、 顺昌县,西连 邵武市、 光泽县,北倚武夷山市、 浦城县,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福建省。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下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190个自治村、14个居委会及3个国营农场。2016年常住人口31.2万人,城镇化率56.1%。
2014年5月27日,经报国务院同意,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以原建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建阳区的行政区域,建阳区政府驻潭城街道人民路28号;南平市政府驻地由南平市延平区八一路439号,迁至南平市建阳区南林大街36号。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东 汉 建安八年(203年),东吴名将贺齐进兵福建。十年 建阳区 (5张) (205年)转讨上饶,分上饶地及建安之桐乡置建平县。贺齐为削弱 建安县地方势力,将桐乡划入建平县。建平立县后,属会稽南部都尉(治今福州)。 建平县地域包括上饶部分地(即今铅山县)、建安县桐乡和崇安。 建安十二年到二十五年间(207~220年),分会稽南部都尉为建安郡,建平县改属建安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邵武立县,铅山招善、鹅湖二乡划属邵武,而旌孝等乡仍属建平。
晋太康元年(280年)分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二郡。同时,因建平县与荆州 建平郡同名而改建平县为 建阳县。 辖地仍有旌孝及福建之崇安、建阳。
及至 南朝,建阳仍属建安郡。南朝宋,建安郡属 江州(治今江西九江),齐属江州,梁属 东扬州,陈初属 闽州(治今福州),后属 丰州(治今福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建安郡为县,建阳并入建安县,属泉州(治今福州)。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四年复置建阳县,建阳县属建州。八年,建州属泉州都督府,建阳县并入建安县。唐 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复置建阳县。 唐末,旌孝等乡划入弋阳县设铅山场(铅山场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升为县)。
五代梁、唐,建阳皆属建州。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以建州为镇安军(后改镇武军),建阳县属镇安军(后属镇武军)。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建阳县属永安军(治今建瓯,不久改忠义军)。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州改为建宁军,建阳县属建宁军。
宋淳化五年(994年),建阳县西北乡的崇安场升为 崇安县; 咸平元年(998年),分建阳之上梅、下梅、会仙(赤石)、黄村、周村、将村(以上三里属今星村、黄村一带)等六里入崇安;治平三年(1066年),分建阳之东南(今童游乡东南面及宸前东面一带)并入 瓯宁县;元丰五年(1082年),分建阳从政(非以后建阳境内之崇政里)、籍溪(此二里属今五夫乡田尾、古亭、茅厂等地)、丰阳(兴田)、节和(黎源、澄浒一带)、建平(黎源、澄浒)、五夫等里入崇安。宋元佑四年(1089年),瓯宁县将建阳东南一些乡村归还建阳。
南宋绍兴二十二(1152年),建宁军升为 建宁府,建阳县属建宁府。景定元年(1260年),建阳县之唐石里(今黄坑镇)产嘉禾,更名嘉禾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建宁府为 建宁路,嘉禾县属建宁路。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嘉禾县复名建阳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宁路复称 建宁府,建阳县属建宁府。
清代建阳县属 延建邵道建宁府。
1912年(民国元年)废府。民国二年,改延建邵道为北路道,建阳县属北路道。
民国三年改北路道为建安道,建阳县属建安道。民国十四年废道。
1933年,十九路军在闽起义,在福建成立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建阳县属延建省。
1936年,福建省政府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阳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驻地在浦城)。
1937年,建阳县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8年专员公署由浦城迁至建阳。县名沿袭清朝。
1940年,又分建阳的崇文上里,包括今崇安之城村(古粤城)、大渚、井前、杨厝等地入崇安。是年10月,水吉从建瓯分出升为 水吉县。
1941年,将崇安县星村镇(同建阳县长坪乡接壤的)施家坪、源头一带(共288亩),划归建阳县管辖。
1949年8月24日,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建阳属于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建瓯)。
1950年9月专署迁建阳,建阳县属建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4年秋,邵武县水北区清平乡将坑上、薮上、西演、李家坡、黄竹楼、徐竹塘、邱家漈与下坪,划归黄坑区九峰乡管辖;斗米岭、泥洋、王坝溪、(里外)对田、(里外)大竹栏、三板桥与倒水,划归黄坑区桂林乡管辖,共15个自然村,人口最多的村有20户。
1956年6月建阳专署撤销,成立南平专署,建阳县属南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6年,水吉撤销县制,将所属一区(治所水吉)、五区(治所郑墩)、六区(治所漳墩)三个区及二区的下墘、黄地、岭头、陈地、仑尾等5个乡,三区的回龙、垅下、浒洲、马岚、澄溪与南头等6个乡,四区的小湖、贵源、大湖、马坑、东鲁与鸿庇等6个乡划与建阳,置回龙区、郑墩区、小湖区及水吉镇。
1967年2月,邵武县胡书公社屯上大队划出4个生产队给建阳界首大队管辖。
1968年5月设南平地区革命委员会,建阳县属南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7月南平地革会迁建阳,建阳县属建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建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建阳地区行政公署,建阳县属建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9年1月行政公署迁南平(今 延平区),建阳县属南平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
2014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以原建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建阳区的行政区域;南平市政府驻地由南平市八一路439号迁至南平市建阳区南林大街36号。 南平市政府搬迁具体至2018年年底开始。
2015年3月18日,南平市建阳区成立。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建阳区在其中 。
截至2014年,建阳区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潭城街道、童游街道、麻沙镇、水吉镇、将口镇、莒口镇、黄坑镇、漳墩镇、徐市镇、小湖镇、崇雒乡、书坊乡、回龙乡。区政府驻潭城街道。以及190个 自治村、14个居委会及3个国营农场。面积3383平方公里。
街道乡镇 | 直辖 |
---|---|
潭城街道 | 辖11个社区、8个村委会:西市社区、中南社区、永安社区、桥南社区、西桥社区、兴建社区、黄花山社区、西门社区、宝山社区、南阳社区、北门社区、城关村、桥南村、考亭村、严墩村、周墩村、黄墩村、回瑶村、溪源村。 |
童游街道 | 辖5个社区、12个村委会:营前社区、水东社区、静园社区、富林社区、曼头山社区、童游村、赤岸村、水东村、溪口村、彭墩村、新岭村、东泽村、水尾村、徐墩村、七姑村、新村村、南林村。 |
将口镇 | 辖13个村委会:石维村、杨香村、回潭村、胡巷村、新建村、松柏村、横塘村、南台村、西岸村、山尾村、芹口村、东田村、将口村。 |
徐市镇 | 辖1个社区、16个村委会:徐市社区、溪尾村、壕墩村、徐市村、北岸村、宸前村、圳头村、林墩村、范墩村、大田村、大阐村、盖溪村、黄坑村、唐科村、五峰村、条岭村、南槎村。 |
莒口镇 | 辖1个社区、16个村委会:莒潭社区、莒口村、湖桥村、焦岚村、长埂村、东山村、后山村、马伏村、石庵村、上布村、中布村、茶布村、策口村、社洲村、东徐村、金山村、河坝村。 |
麻沙镇 | 辖1个社区、22个村委会:麻沙社区、麻沙村、水南村、梁墩村、竹洲村、留田村、吕屯村、华溪村、江坝村、重历村、扁溪村、新溪村、长坪村、新坪村、七宝村、毛店村、永兴村、杜潭村、溪头村、界首村、交溪村、墩头村、江坊村。 |
黄坑镇 | 辖1个社区、11个村委会:黄坑社区、九峰村、新峰村、塘头村、三峡村、苦竹坪村、新历村、鹅峰村、桂林村、长见村、大坡村、坳头村。 |
水吉镇 | 辖1个社区、28个村委会:水吉社区、郑墩村、营头村、青田村、吴中村、玉瑶村、池中村、七里岚村、渡船头村、后井村、南岭村、良源村、南山村、叶中村、陈地村、仑尾村、辛溪坪村、大梨村、双溪村、黄西溪村、留中村、仁山村、安口村、黄家店村、后巷村、市头村、和平村、建设村、民主村。 |
漳墩镇 | 辖1个社区、24个村委会:漳墩社区、外屯村、漳墩村、竹口村、龙安村、焦坑村、姜地村、赖屯村、前溪村、杭下村、松源村、陈源村、杭头村、堆后村、上乾村、康屯村、苏源村、周历村、桔坑村、外源村、沙堤村、严川村、凤凰村、枫坑村、北孟坑村。 |
小湖镇 | 辖15个村委会:葛墩村、秦溪村、马坑村、黄地村、小湖村、贵源村、大湖村、塘楼村、尹宅村、美溪村、东鲁村、鸿庇村、祝中村、井后村、下乾村。 |
崇雒乡 | 辖6个村委会:崇雒村、横源村、上社村、上洋村、后畲村、右巨村。 |
书坊乡 | 辖7个村委会:书坊村、水北村、饶坝村、钱塘村、花园岭村、贵溪村、松坑村。 |
回龙乡 | 辖12个村委会:回龙村、浒洲村、马岚村、坪洲村、澄埠村、均中村、白沙村、垅下村、高门村、白洋村、半天肖村、西欧浦村。 |
南平市建阳区地处 武夷山脉南麓,福建省北部,闽北山区盆地中部。位于北纬27°16′32″~27°43′41″东经117°32′20″~118°37′51″之间。总的地势西北与东部高,东西距离长,南北距离较短,宛如马鞍形。 东邻 松溪县、 政和县,南接 建瓯市、 顺昌县,西连 邵武市、 光泽县,北依 武夷山市、 浦城县。 建阳区
气候:建阳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322天,年平均降雨量1742毫米,年日照平均1802小时,适宜动植物生殖繁衍,有“嘉禾之乡”美称。
水文:建阳区溪流水域总面积213平方公里。干流两岸多数较陡,断面多呈“V”字形,河床基石裸露。支流更为狭窄,河谷多呈深切曲流的“U”字形。源短流激,集流时间短,暴雨时容易成灾。全区共有溪流71条,其中较大的19条,流域50~200平方公里的有11条,200~500平方公里的有5条,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 崇阳溪、 南浦溪、麻阳溪。
建阳区素有“林海竹乡”之称,境内森林资源居福建省第四位,为中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面积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1%,木材蓄积量1250万立方米,毛竹6312.99万根。境内 黄坑 大竹岚19平方公里范围为国家重点保护区,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区内原始森林里有众多珍稀树种,名贵药材,珍禽奇兽,被誉为“昆虫世界”、“蛇类王国”、“鸟的乐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闻名中外的生物标本采集胜地。
建阳区丘陵山地面积30.58万公顷,占总面积90.4%;耕地面积3.1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87万公顷,草场面积2.2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2.19万公顷,年理论载畜量3.04万标准黄牛单位。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土层深厚、肥沃。
截至2010年,建阳区境内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石墨矿1100万吨,萤石矿317万吨,银铅锌矿35万吨,硫铁矿90万吨,蛇纹岩3102万吨,储量均居全省之首。书坊太阳山到莒口的大金山矿脉是福建省黄金的重点矿脉,还有砂金、钨、透辉石、花岗岩、高岭土等共有35种矿藏,潜在的经济价值超过57亿元。
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建阳劳动、生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阳区人口迅速增长,到1971年,达232456人,1988年增至311153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密度不断增大。1949年平均每平方公里34人,1971年增为69人,1988年增至92人。
截至2016年末,南平市建阳区户籍总户数96970户,户籍总人口357180人,其中男性183155人,女性174025人;2016年全年,建阳区出生人口4753人,出生率13.3‰;死亡人口1807人,死亡率5.06‰;自然增长率8.24‰。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31.2万人,城镇化率56.1%。
2017年末户籍总户数97262户,户籍总人口356732人,其中男性182647人,女性174085人,全年出生人口4733人,出生率13.27‰;死亡人口4799人,死亡率13.45‰;自然增长率-0.19‰。年末常住人口31.7万人,城镇化率57.3%。
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4.6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与南平市平均水平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79.30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增长11.4%。其中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速排名在全市第一位。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趋好,比重为21.4:48.2:30.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5%、43.0%和48.5%;第三产业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全年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岗位5030个,求职者求职成功3312人,推荐失业职工再就业1552人,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475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65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1%,控制在预期目标4%以内。
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4.58亿元,增长5.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0.93亿元,增长7.0%。两项增幅分别在南平市排名第二和第三位。财政总支出25.98亿元,增长5.9%,其中八项支出19.58亿元,增长20.6%。国税各项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税收收入4.71亿元,增长37.0%;地税各项收入12.06亿元,下降3.3%,其中税收收入8.69亿元,下降7.9%。
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65亿元,同比增长7.6%,增幅与南平市平均水平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7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91.22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57.71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趋好,比重为19.3:49.4:31.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8.2%、50.9%和40.9%。第二产业贡献率超过一半,依旧是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第三产业的拉动力正逐渐增强。
2016年,南平市建阳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45亿元,比2015年增长3.0%。其中农业33.0亿元,增长2.9%;林业14.04亿元,增长2.6%;畜牧业7.36亿元,增长1.7%;渔业5.27亿元,增长7.2%;农业服务业1.79亿元,增长6.0%。全年粮食总产量为21.5万吨,蔬菜产量为24.8万吨,瓜果产量4.0万吨,竹笋(笋干折算)20.5万吨,油茶籽为5374吨,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为1.7万吨,茶叶产量为5000吨,原木采伐20万立方米,毛竹采运3605万根,淡水水产品今年收获1.3万吨。
2016年,南平市建阳区全社会工业企业产值269.91亿元,比2015年增长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65亿元,同比增长0.5%。实现工业增加值约71.37亿元,同比增长0.6%。 在规模工业的25个行业大类中,有10个行业产值增速实现正增长,15个行业产值增速呈负增长。产值增速最大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速达26.7%;其次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速达23.4%;排在第三的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速达22.3%;累计产值同比下降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分别下降100.0%、64%和44.5%。
2016年,建阳区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62亿元,增长8.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2.96亿元,增长7.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09万平方米,下降68.1%;竣工房屋价值3.89亿元,下降60.7%。
2016年,建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6亿元,增长12.0%。较全市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二位。全区星级饭店5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389个。国家A级景区4个。全年外贸出口完成13042万美元,比增25.0%,合同利用外资1015万美元,比增320.8%,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下降63.4%。
建阳为闽北交通枢纽、通讯电讯以及电力辐射中心。南武旅游文明路、 205国道、水杉线、横南铁路从市区横穿而过,离 武夷山机场仅40余公里。福(杭)贵成、沪金南穗两条国家一级通讯干线经过该区。建阳和南平各县市以及所属乡镇均实行通讯光缆化,设在童游的省网22万伏变电站与该区11万伏输变电联网使建阳成为闽北电力辐射中心。
武夷山东站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是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南平车务段管辖的 二等站,是 合福高速铁路中间站。
2009年12月31日,合福高速铁路福建段开工建设,在南平市设武夷山东站;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速铁路通车,武夷山东站投入运营。
2013年10月29日,南平建设集团与中国北车(泉州)轨道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武夷新区现代有轨电车旅游专线项目投融资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双方将合作建设由高铁武夷山东站至武夷山景区公馆大桥25.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旅游专线项目。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有效改善旅游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成为武夷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名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阳区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1998年4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 "文化先进县市"称号,全区现有5个乡镇文化站被评为福建省"百强文化站",建阳市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标准文化馆",图书馆由国家二级图书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图书馆,4个乡镇被南平市人民政府授予 "文化先进乡镇" 称号。1993年,建阳区被国家文化部群文司评为"书画艺术之乡"。建阳文学艺术联合会下属有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诗词等10多个协会,1991年在建阳成立了中首家民间工笔画院。2000年,建阳区有文化馆(站)14个,图书馆1个,年末存书达12.3万册。
截至2016年末,南平市建阳区共有体育场(馆)37个,博物馆1个,文化站14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个,网吧14家,歌厅12家,健身房7家,文印店18个,图书馆年末存书23.7万册。
建阳区有校园面积1860亩,其中校舍面积49万平方米,有中学16所(职高1所),在校生19905人;小学178所,在校生29384人;普高4所,在校生3264人。全区有教师(含代课教师)3533人,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5.53%和96.47%。建阳区先后被授予"全国扫盲先进县"、"福建省扫除文盲先进县"、"福建省实施义务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并于1992年、1996年分别通过了省"六项督导"验收和省教育"两基"评估验收。1997年至2000年又连续四年通过南平市政府的跟踪复查,各项指标稳中有升。
截至2016年末,建阳区共有普通中学16所,班级数326班,在校生15851人,初中生毕业率99.7%;小学30所,班级数715班,在校生23787人,小学生毕业率100%;全区共有幼儿园45所,班级数422班,在园人数10095人。
截至2016年末,建阳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4个,其中区直属医院2个,南平市级医院1个,监狱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年末卫生从业人员304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67人,医生1042人;拥有病床总数1659张。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朱熹 :(1130—1200)生于 尤溪县。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著作被元、明、清三朝代定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书;其哲学观点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长达600多年时间。
宋慈 :(1186-1249)南宋建阳人,中国法医学先驱,他的《洗冤集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宋慈也因此被界内公认为法医鼻祖。
游酢 :(1053-1123)建阳县禾平里(今建阳市麻沙镇长坪)人。闽北最早接受“洛学”的学者。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学成南归悉心传授理学,“中兴于南”与后来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师承关系,被尊称为“道南儒宗”。
熊宗立 :(约1409-1482)明 建阳(今福建建阳县)人。明代有名的医家和刻书家。师从刘剡学医,推崇五运六气之说,著述甚丰,日本医生真长兰轩曾从其学。是福建历史上刊刻医书最多的人。
游艺 :明末清初建阳崇化里(今书坊乡)人,宋儒游酢后裔。长于诗作。
陈升之 :建阳三桂里( 考亭)人。以同平章事衔出任镇江节度使、扬州通判,封秀国公。朝廷赠 太保、中书令,谥号“成肃”。
江文蔚 :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后唐长兴中,(公元932年左右)举进士,为河南府推官。与高越并有文名于江南,时称“江、高。”文蔚生平博学多才,尤工词赋。卒,谥简。
阮逸 :(又称 阮逸女),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北宋音乐家,精通经学,擅长词赋。曾任镇江军节度推官,不久调任镇安军(治今绍兴)掌书记,景佑初升任杭州知府。
惠崇 :(965-1017)建阳人,北宋僧人,擅诗、画。有诗作《北宋 九僧诗》、画作《沙汀烟树图》等传世。
丁显 :(1358-?)建阳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状元。为明代福建状元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丁显资禀聪敏,博通经史,能援笔立就,一时名流都与他结成莫逆之交。著有《建阳集》。
范如圭 :建州建阳人。少从舅氏胡安国受《春秋》。登进士第,授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
吕祉 :(?-1137年) 建阳人。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太学上舍释褐出身。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即位后,任右正言,因直言议论政事得罪,贬为明州(今宁波)通判。宋高宗赠吕祉为资政殿大学士,特敕葬邵武樵岚。
陈师锡 :(1057-1125) 建州 建阳(今属福建)人。 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徽宗立,召拜 殿中侍御史,俄出知颍、庐、滑三州。坐党论,监衡州酒,又削籍安置郴州。《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祝穆 :(?-1255)祖籍 婺源(今属江西),其先新安(今 歙县或曰建阳)人,徙居 崇安。曾祖祝确为 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后被荐为迪功郎。刻书家、藏书家。
南平市建阳区名胜古迹有革命遗址3处、古文化遗址132处、古建筑12处、古墓6处、古石刻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唐-元代 建窑遗址、宋代 朱熹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唐代 将口窑址、宋代 宋慈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