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区

余江区 余江县 余江 余江区建制沿革 余江区行政区划 余江区地理环境 余江区自然资源 余江区人口民族 余江区政治 余江区经济 余江区社会事业 余江区交通运输 余江区历史文化 余江区名优特产 余江区风景名胜 余江区著名人物


余江区隶属于江西省 鹰潭市,地处赣东北、 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 贵溪市接壤,南和 金溪县相通,西界 东乡区,北邻 万年县、 余干县。下辖7镇、5乡,7农垦场,共有 6个社区,116个行政村,1个管委会。国土总面积为936平方公里,人口38万(2013年)。 2016年,余江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亿元。余江区是“中国葛之乡”; “中国雕刻之乡”; 国家粮食大县和瘦肉型生猪生产出口基地县。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余江原名安仁县(宋端拱元年设立),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易名,由于境内有余水(信江)而取名余江县。秦汉, 余江区 (2张) 为余汗县地。西晋,元康元年(291)始置晋兴县,后为兴安县,不久,撤县为晋兴乡,入余汗县。南朝,陈元...

详情

余江区地名网_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资料简介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介绍

余江区隶属于江西省 鹰潭市,地处赣东北、 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 贵溪市接壤,南和 金溪县相通,西界 东乡区,北邻 万年县、 余干县。下辖7镇、5乡,7农垦场,共有 6个社区,116个行政村,1个管委会。国土总面积为936平方公里,人口38万(2013年)。 2016年,余江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亿元。

余江区是“中国葛之乡”; “中国雕刻之乡”; 国家粮食大县和瘦肉型生猪生产出口基地县。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余江原名安仁县(宋端拱元年设立),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易名,由于境内有余水(信江)而取名余江县。

秦汉, 余江区 (2张) 为余汗县地。

西晋,元康元年(291)始置晋兴县,后为兴安县,不久,撤县为晋兴乡,入余汗县。

南朝,陈元嘉年间(560-565)于晋兴县故地设置安仁县。属鄱阳郡,隋废,入余干县,仍为晋兴乡。

北宋,端拱元年(988)才正式确立安仁县。

中华民国三年(1914),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易名余江县。

1949年,余江县解放,隶属贵溪专员公署领导,后又改隶上饶专员公署。

1983年,隶属鹰潭市。

1984年,恢复高公寨乡。

1986年02月,撤销邓埠乡、云峰乡,将两乡区域划归邓埠镇、锦江镇。

1993年05月,撤销画桥乡、潢溪乡、中童乡、马荃乡,设立画桥镇、潢溪镇、中童镇、马荃镇。

2001年11月,撤销高公寨乡,划归画桥镇;撤销石港乡,划归锦江镇;撤销坞桥乡,划归春涛乡。

2018年05月,国务院同意撤销余江县,设立鹰潭市余江区,以原余江县的行政区域为余江区的行政区域,余江区人民政府驻邓埠镇鹰南大道1号。

截至2016年12月,余江区辖 邓埠镇、 锦江镇、 中童镇、 潢溪镇、 画桥镇、 马荃镇、 春涛镇7镇, 洪湖乡、 平定乡、 黄庄乡、 杨溪乡、刘家站乡5乡,高公寨营林场、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余江县水产场、 塘潮源林场、张公桥农场、青年综合垦殖场、大桥农场7农垦场。共有23个居委会,116个行政村,1个管委会。

余江区人民政府驻邓埠镇鹰南大道1号。

地理位置 余江区位于 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市 月湖区、 贵溪市接壤,南和 金溪县相通,西界 东乡区,北邻 万年县、 余干县。地处东经116°41′一117°09′,北纬28°04′一28°37′之间。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28.65公里,国土总面积为936平方公里,最狭蜂腰地段仅17.5公里。

余江区地势南北高,逐渐向中部倾斜,是武夷山、怀玉山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东北部地势较高,一般海拨100-300米,最高山峰“白鸡母飞上天”,海拔512米,为 怀玉山系支脉。西南地势也略偏高,一般海拔100-180米,个别主峰海拔367米,为武夷山延伸的支脉,沿信江、白塔河两岸为冲积平原。并以河谷平原为中心由信江向南北两侧,白塔河向东西两侧逐渐抬升,形成盆地、丘陵和山岭等多种地貌类型。海拔在100米以上的中、高丘陵区分布在高的低丘陵和岗地主要分布在境内信江南岸的东部和西部。海拔在20-50米平原区广泛分布在信江和白塔河及其支流两岸的河谷地带。

境内山岭、丘陵以信江为分界线,北部属怀玉山系支脉,南部属武夷山余脉,但山峰普遍不高,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峰仅有1座,即位于高公寨林场的白鸡母飞上天峰,海拔512米,为全区最高点。

余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近50年年平均气温为17.6℃,其中一月份平均气温5.2℃,七月平均气温29.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2℃,年极端最低气温—15.12℃。年平均降水量1788.8毫米,最多年份降水量2543.0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980.7毫米,其中4~6月份平均降水量844.8毫米,7一9月份平均降水量350.9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1739.4小时,无霜期258天。

植物资源

森林植被分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植被类型有 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混支林等,森林覆盖率为42.1%。

国家一级重点:银杏、水杉,分布于高公寨、画桥、中童;

国家二级重点:香樟、鹅掌楸、喜树、榉树一高公寨、马荃、画桥、黄庄、锦江、洪湖;

省级重点: 观光木、 天竺桂、 红花木莲、 紫玉兰、 含笑花、 紫荆、 黄杨、 沉水樟、 八角莲、 天师栗、杜仲、杏桂、 黄连木、江西杜鹃、七叶一枝花,分布于马荃、洪湖、高公寨、画桥、杨溪、锦江、邓埠。

动物资源

动物有兽类、鸟类、贝介类、蛇类以及昆虫类等。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草鸮、虎纹蛙,国家级保护植物有 银杏、 水杉、 香樟、 鹅掌楸、 喜树、 榉树等。共有鸟类87种,60%是松毛虫的天敌,其中 喜鹊、 家燕、大山雀、黑枕黄鹂、杜鹃、红尾伯莺、红最相思鸟为省级重点保护鸟类。余江区国家和省级保护动植物各有20余种。

国家二级重点: 穿山甲、 草鸮、 虎纹蛙,分布于高公寨、画桥、马荃、春涛;

省级重点: 黄鼬、果子狸金环蛇、 银环蛇、 眼镜蛇、 尖吻蝮、 王锦蛇、乌蛸蛇、 大蟾蜍、环顾雉、灰胸竹鸡、普通秋沙鸭、 白鹭——主要分布于锦北水库、信江河、五湖水库、白塔河等。

余江区有丘陵面积108.5万亩,平原面积30.3万亩,山林面积61万亩,耕地48万亩(水田面积41.7万亩)。

信江在余江区境内主要支流有 白塔河、骨头港、黄庄河、划船港,流程115.3公里,流域面积826.59平方公里。

余江区境内已探明的矿物质资源种类有 镁、铁、 瓷土、 石英石、 石灰石、 辉绿岩、 煤等20余种,其中硅矿石储量达1500万吨以上,石英含量达97%一99%。

2013年,余江区户籍总人口385104人,其中:农业人口300227人,年末总户数100622户,全区人口密度411人/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2.45%。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57817人。

居民主要是 汉族、 少数民族较少。

县委书记、县长: 苏建军

2016年,余江区实现生产总值113亿元,比2015年增长10.5%;财政总收入18.05亿元,比2015年增长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比2015年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亿元,比2015年增长1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020元、14094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1.4%。

2016年,余江区共落实粮食播种面积61.14万亩,总产5.5亿斤,全区新增农民合作社94家,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

2016年,余江区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35.8亿元,比2015年增长7.6%;实现工业增加值60.8亿元,比2015年增长11.2%。

2016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03.2亿元,比2015年增长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亿元,比2015年增长10.2%。

2016年,余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5亿元,比2015年增长14.5%,纳入省级统计范围的新增限额以上企业22家,全区限上企业达103家。

2016年,大唐农博城已完成主体建筑7万平方米;申通快递转运中心投入使用,电商孵化园入驻企业达78家;国际眼镜城成功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灵溪花谷生态观光园、锦江古镇旅游开发等项目有序开展,杨溪乡被评为全省生态旅游示范乡镇。县9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亿元。206国道中童段建成通车,完成320国道改造升级2.2公里。全年争取省级以上投资项目57个,资金3.8亿元,发改口中央、省投资补助资金0.98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3个,资金5.57亿元。

截至2013年,余江区有文化馆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广播站11个,有线电视台1座。体育馆1个。

截至2013年,余江区有学校145所,其中:普通中学23所,小学100所,幼儿园2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总数58201人,其中:普通中学16982人,小学31115人,幼儿园10048人,特殊教育学校159人。学校教职工总数3906人,其中:普通中学1879人,小学1531人,幼儿园491人,特殊教育学校5人。专任教师总数3393人,其中:普通中学1609人,小学1517人,幼儿园263人,特殊教育学校4人。

截至2013年,余江区卫生机构数23个,医院、卫生院16所,床位数1186张,卫生技术人员1085人, 执业医师362人。

截至2013年,余江区体育健儿在江西省级比赛中共获得12枚奖牌,其中: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4枚。

截至2013年,余江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286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0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50元,同比增长14.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4亿元,同比增长23.3%。

截至2016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327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22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超1亿元;全年减贫2660人,退出市级贫困村2个,光伏扶贫获国家批复;1090户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城东1221套公租房及安置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50户。

余江区交通便捷,沪昆、皖赣、鹰厦三条铁路纵横交错,320、206国道,上海至昆明、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境内,距省会南昌106公里,离昌北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余江区至上海788公里、广州1060公里、福州550公里、温州500公里。水电充足,黄金埠2401万千瓦电厂开关站座落在余江,区内电网与华中电网联体。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的信江与白塔河在区境内纵横交错。

余江摇扶船流传主要分布在邓埠镇、锦江镇、画桥镇、马荃镇、中童镇及黄庄乡等地。

余江摇扶船舞蹈距今有着600余年历史,明代中期,从我国北方地区流传余江县境内,是由“旱船”舞蹈基础上演变的传统舞蹈。后又经数代民间艺人不断改进创新,形成余江摇扶船表演形式。表演一般由7-8人组成,主要表演者是艄公,采船者、媒婆等3人,器乐演奏4-5人。传统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全县城乡乃至全市人民颇为喜爱的民间舞蹈,在余江城乡,每逢传统佳节,各类庆典,重大节日,各地民间艺术队伍进村串巷进行摇扶船表演,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余江木雕,工艺历史悠久,有史料依据为随汉唐北方移民南迁而入,至明清而极盛。明清时期,余江木雕多用于梁柱、斗拱、飞檐、栏杆、门楣、匾额等;表现形式趋于多样,有浮雕、圆雕、透雕等;题材有人物、动物、静物等。晚清至解放前,木雕广泛用于房屋装饰、工艺品、佛教用品;木雕主题多样化,多见于生活风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吉祥寓意等。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著名企业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张果喜创办了余江历史上第一个工艺雕刻厂,成功的将余江传统木雕与国内多种雕刻技法相结合,大力培养年轻雕刻技工,从生产雕花樟木箱起步,逐步发展到传统工艺品、雕刻家俱、室内装饰、建筑装饰、高档宗教产品等五大类2000多个品种,远销东南亚、北美、西欧和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被外商誉为“天下雕刻第一家”。果喜木雕技法上以浮雕为主,运用结合镂空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手法。雕刻主要题材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龙凤麒麟等。木材多选用香樟木、椴木、黄杨木、桧木、榉木、檀香木、红木等。

茄子干,是余江区的特产。余江茄子干选料考究,风味传统,并含有氨基、核黄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生津开胃,百食不厌,而且,对晕车、晕船及孕妇呕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余江茄子干是江西鹰潭市余江区传统名特食品,据有关资料记载,茄子干已有五百多年的生产加工历史。余江茄子干尤以锦江镇的最为出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它集香、辣、甜、咸多种味道为一体,生津开胃,百食不厌。

余江茄子干几百年来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工艺繁杂、劳动量大。一是将鲜茄加工成茄子干皮。每年夏季茄子成熟季节,勤劳的农家妇女开始忙着采摘、挑选个头大、色泽好的鲜茄,放大锅内煮软,剥开放太阳下晒成半干后用盐腌制半天,继续在太阳下晒,晒干成茄子干皮。二是制茄子酱。农妇用自酿的糯米酒、爆米花、辣椒、大蒜头等原料熬制成茄子干酱,或把糯米磨成粉,与辣椒、大蒜头等原料制酱。三是包茄子干。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农妇邀来近亲乡邻妇女帮忙,用茄子干皮作皮,调制好的茄子干酱作馅,像包水饺一样包成茄子干。包好的茄子干继续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放蒸笼蒸,晾干后贮藏待用。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茄子干集香、辣、鲜、甜为一体,各家制作的茄子干风味各不相同。

余江蜂蜜,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特产。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与分泌物,经过充分酿造而储存在蜂巢内的一种甜而有粘性,透明或半透明、带光泽的液体。气芳香,味极甜,其中葡萄糖占35-36%,果糖36%,蔗糖1.7-2.6%,麦芽糖和其它还原糖7.31%,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 氨基酸、 矿物质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蜂蜜的蜜源植物众多,故蜂蜜品质差别较大,所以划分等级的方法也不相同。或按花种分等,或按上市季节分等,或按颜色、按浓度分等。

马鞍岭森林公园,位于余江区城东新区,总投资1.67亿元,占地面积46公顷,建设园内道路、游步道11070米,绿化面积128754平方米,另有亮化工程、亭台楼阁等景观工程及配套功能设施。

锦江天主教堂,位于余江区锦江镇冲虚山,又称圣类斯教堂,民国7年(1918年)由美法神会合建,法国神会田烈诺主持,美国旧金山圣玛利教堂提供经费,历时四年,于中华民国十一年竣工。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经堂、官厅、神父楼、大礼堂、培德女中等大小建筑物17幢。大多为砖木结构,罗马建筑风格为主的中西合璧建筑,主建筑“圣类斯堂”(经堂)长24米,宽13米,高12米,红石石柱,哥特式建筑。时为抚州、上饶、景德镇等地区21个县(市)天主教教徒心中向往的“圣地”,是当时江西教堂五大教区之一。锦江天主堂建筑群历经近百年,大多保存完整,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韬奋故居,余江区是著名文化旗手邹韬奋的故乡。邹韬奋原名邹恩润,在福建永安出生。1908年11月,13岁的韬奋随父亲第一次回老家余江,在家乡四个多月里,韬奋居住在余江县锦江福庆巷(现东风街)祖宅,并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韬奋故居一直由邹氏后人居住,仍保存完好。

金盘山,位于余江区锦江镇东北8公里的铁山村,面积为8平方公里,最高峰花尖岭,海拔311.1米。山势嵯峨,陡峭如削,瀑布斜飞,流水潺潺。相传有金盘金凳,故名金盘山。

吉泉峰,又名打帚岭,又叫脊剑峰。位于余江区北的黄庄乡峨门村边。海拔310米,面积4.5平方公里,东西走向。这里山峦叠翠,景色优美,号称“江南第二峰”。从峨门易家登吉泉峰,一路弯弯曲曲,灌木与葛藤,结成遮天蔽日的盘山小道,十分荫凉、幽静。山顶有宋朝东方和尚所建的吉泉寺,被修竹环绕,似隐似现,婉若仙境。明洪武初,桂萼(吏部天官)读书为此。这里还有神仙石、吉泉、宫花满天、双龙进水、铁栏关虎等许多让人留连回味的景点,倪国康诗:到处禅林草木凋,疏钟百入出方霄。泉声入涧全疑雨,烟势流空半渡潮。清啸随风临涧水,新诗带月写芭蕉。层峦独上犹怀古,闲碎唐碑补石桥。

锦北水库,又称烈女湖,位于余江区画桥镇境内,1958年建,坝长500米,高30米,集水面积61.24平方公里,总库容404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万亩,湖中小岛建有别墅,周围群山环抱,这里余江的至高点白鹤峰,海拔512米,是森林的海洋,空气十分清新,号称绿色的氧吧,远离城市间的喧闹。山上有许多珍贵的动植物和各类药材,是居家避暑的理想场所。相传筑湖前有孝烈桥一座,是为纪念谢枋得,其女儿所建,谢枋得(1226—1289),南宋著名爱国志士、诗人,号叠山,南昌市的叠山路就是纪念他而命名的。1289年因抗元失败,拒绝招安,在大都绝食殉国。其女谢周嫔闻此消息,跨溪造桥,桥成,投水而亡,后人多有诗文颂扬此事。

九龙峰,位于县城南5公里处,为 武夷山余脉隆起的九座山峰,因其形似苍龙而得名。它北起九龙水库,南至吴岭源,东西两侧由九座山峰构成两道天然屏障,形成北南走向的十里狭谷。这里是中国十三大土匪寨之一,有江西开山鼻祖长沙王吴芮的遗址,有成片的板栗林、杨梅林、枫树林,还是元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倪镗的故乡。

洪五湖,位于余江区马祖岩北1公里处,320国道旁,面积37平方公里,是龙虎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洪湖水库和五湖水库两部分。洪湖水库总库容1326万立方米,最大水面4000亩,是白塔渠水量的调节水库。五湖水库总库容量2200立方米,最大水面8000多亩,因山势走向形成五个相连水面,形似手掌而得名。

余江血防纪念馆,坐落在余江区中心广场,由党和国家原领导人 邹家华题写馆名。全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464平方米,为四合院式结构。与对面的送瘟神纪念碑遥相呼应。馆内由序厅、血防展厅、美丽余江展厅、国防厅和多功能厅等五部分组成。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资料,采用图文版块、多媒体等艺术形式,全景式地展示了余江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消灭血吸虫病、巩固血防成果、建设和谐秀美幸福新余江的完整过程。

汤汉,字伯纪,号东涧,余江县崇义乡(今画桥镇)人。宋淳佑四年(1244)甲辰科进士,南宋末期著名理学家。

吴迈(1885一1936),男,汉族,江西余江人,著名律师、爱国志士。

邹韬奋(1895一1944)原名恩润,余江县潢溪镇渡口村委会沙塘村人。他5岁启蒙读古典经籍,18岁肄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中华民国十年(1921)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华民国十一年,由黄炎培介绍,出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负责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及《职业教育丛书》,先后有《民主主义与教育》、《职业心理学》等多种著作问世。中华民国十五年十月,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由于编辑方针正确,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额自8万份骤增至12万份。邹韬奋遗著主要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经历》、《韬奋文集》》1一3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