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

万年县 万年 万年县历史沿革 万年县行政区划 万年县地理环境 万年县自然资源 万年县人口 万年县经济 万年县社会事业 万年县交通运输 万年县风俗民情 万年县风景名胜 万年县城市荣誉


万年县,江西省 上饶市下辖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东与 弋阳交壤,西与余干毗邻,南与 鹰潭市接壤,北与鄱阳、 乐平相邻。地貌特征“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万年县辖6镇6乡和2个管委会,人口43.57万(2017年) ,主要通行 赣语。总面积1140.76平方千米。2016年,万年县地区生产总值120.5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8.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9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3:56.4:32.3。万年县先后被授予江西省级卫生城 、江西省级园林城、江西省级双拥模范县、江西省平安县和中国绿色名县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

详情

万年县地名网_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资料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介绍

万年县,江西省 上饶市下辖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东与 弋阳交壤,西与余干毗邻,南与 鹰潭市接壤,北与鄱阳、 乐平相邻。地貌特征“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万年县辖6镇6乡和2个管委会,人口43.57万(2017年) ,主要通行 赣语。总面积1140.76平方千米。2016年,万年县地区生产总值120.5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8.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9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3:56.4:32.3。

万年县先后被授予江西省级卫生城 、江西省级园林城、江西省级双拥模范县、江西省平安县和中国绿色名县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万年县名列其中。

万年县风景 (3张)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块土地上就有古人类活动。 商、 周已有部落和村庄。

春秋战国属吴、越、楚管辖。

秦、 汉分属番县及馀汗县境。

吴、 晋至隋为鄱阳、馀干二县地。

唐以后为鄱阳、馀干、乐平、贵溪四县属地。

明正德七年(1512年)析鄱、余、乐、贵边徼之地设县,以县治于万年峰之阳而得名。建县时隶饶州府。

清,隶属仍旧。

民国元年(1912年)隶浔阳道。

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隶于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第四行政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隶第六行政区。

1949年4月28日万年解放,先后隶 鄱阳、 乐平、 浮梁专区,1952年9月隶上饶专区。

2000年10月隶上饶市。

2001年12月3日,撤销马家乡,划归陈营镇;撤销盘岭乡,划归大源镇;撤销山家寨乡,划归上坊乡。

2002年8月8日,垱下乡更名为南溪乡;梨树坞乡政府驻地迁至富林村,并更名为富林乡。至年底,全县面积1140平方千米,人口35.2万人,辖6个镇、10个乡,11个居委会、167个行政村。

2003年10月21日,撤销富林乡,成建制划归裴梅镇管辖。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36.1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6镇9乡:陈营镇、石镇镇、青云镇、梓埠镇、大源镇、裴梅镇、湖云乡、齐埠乡、大黄乡、汪家乡、珠山乡、上坊乡、苏桥乡、南溪乡、珠田乡。

2006年1月20日,撤销珠山乡,成建制划归陈营镇管辖;撤销大黄乡,成建制划归石镇镇管辖;撤销南溪乡,成建制划归苏桥乡管辖。

截至2016年,万年县辖6个镇、6个乡: 陈营镇、 石镇镇、 青云镇、 梓埠镇、 大源镇、 裴梅镇、 湖云乡、 齐埠乡、 汪家乡、 上坊乡、 苏桥乡、 珠田乡。县政府驻陈营镇。

万年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土地面积1140.76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28°30'15"—28°54'5",东经116°46'48'—117°15'10"之间,东西宽47千米,南北长43千米。 总面积1140.76平方千米。

万年县境内地貌类型以岗地、丘陵为主,辅之于滨湖平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阶梯状。东南部群山起伏,雄伟壮观,最高峰海拔685米;中部丘陵起伏,间夹小块平原;西北部与鄱阳毗邻,系滨湖地区,湖塘众多,地势较低,最低点海拔11.5米。

万年县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日照时数为1803.5小时,最长月份日照时数为255.4小时,出现在7月份;最短月份日照明数为83.6小时,出现在2月份。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08.7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气温为17.4℃,年均最高气温出现在1961年,18.6℃;极端最低温度-12.8℃,极端最高达41.2℃。

年均降水量为1808.0毫米,最大最小值降水量分别为2879.7毫米和1230.7毫米。

年均相对湿度为82%,最大相对湿度为84%,最小相对湿度为76%。

年均蒸发量为1382.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6%,最大蒸发量为1851.8毫米;最小为975.0毫米。蒸发量以7、8两月为最大,1、2两月为最小。

风向有季节性变化。秋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冬季冷空气势力达到最强,因此秋冬二季以偏北风为主;春季,南方暖湿气流势力增强,与北方冷气团在万年地区来往重复,表现为偏北风和偏南风交替出现;夏季暖空气势力达到最强,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偶有台风影响,地面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6米/秒;年均大风1.7次。

年均无霜期达259天,最长无霜期为300天,最短无霜期227天,初霜平均日期为11月18日,终霜平均日期为3月4日,霜期内,真正有霜日数平均为26天。

万年县境内河流主要有乐安河、珠溪河、万年河等河溪182条,总长806千米,河网密度0.707千米/平方千米;主要湖泊14个,山塘、平塘1500余口。多年平均地表水量10.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总径流量20.72万吨/日,日平均流量为2.4立方米/秒,水资源总量为15.48亿立方米,现状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为3.09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为2.51亿立方米,提水工程0.44亿立方米,地下水0.14亿立方米。

万年县依山傍水,植被良好,雨量充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地表产水量10.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917.8毫米。人均占有水量3824立方米。亩均水量3228立方米(不考虑外来水量)。

县境地下水多年平均总径流量20.727万吨/日。日平均流量为2.4立方米/秒。这些地下水资源除满足人们掘井饮用外,在产水量大的地区还可以供提水灌溉。

全县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6条主要河流上。这6条河流共有集雨面积1288.2平方千米,其中县境内111.7平方千米。经分析计算,其理论储能总量为10592.2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4156千瓦。

截至2016年,万年县土地总面积为1709550亩,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其中耕地319215亩,占总面积的18.67%;山地1050000亩,占61.42%;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230335亩,占13.48%;水域110000亩,占6.43%。

万年县已发现的矿床、矿点、矿化点或异常点有近百处,矿种有:银、金、锑、钨、铅、锌、铜、镉、铁、锰、钴、镁、钼、稀土、铀、白云石、石灰石、煤、水晶、石英岩、石墨、黄铁矿、云母、长石、砷、瓷石、煤等11种已探明储量。

2016年年末,万年县户籍人口434651人,比2015年增加3917人。其中,女性人口204281人,男女性别比为112.8:100。全县常住人口368325人,其中,城镇人口180332人,乡村人口187993人。城镇化率48.96%,比2015年提高1.47个百分点。全县人口出生率13.47‰,死亡率6.17‰,人口自然增长率7.3‰。全县计划生育率88.74%,已婚妇女综合节育率88.76%。

2014年,万年县地区生产总值104.7亿元,比2013年增长1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60.71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31.59亿元,增长12.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8743元,比2013年增加3327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7:57.7:28.6转变为11.8:58.0:30.2,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58.5%和39.8%。

2015年,万年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1.52亿元,比2014年增长1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9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63.3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35.27亿元,增长14.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0502元,比2014年增加1759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8:58.0:30.2转变为11.6:56.8:31.6,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37.8%和53.9%。

2016年,万年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58亿元,比2015年增长9.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8.07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38.90亿元,增长12.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2825元,比2015年增加2323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6:56.8:31.6转变为11.3:56.4:32.3,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2%、52.7%和40.1%。

2014年,万年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9亿元,增长8.2%。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2.81亿元,增长6.1%,其中农业增加值4.79亿元,增长5.5%;林业1.46亿元,增长5.2%;牧业3.82亿元,增长7.6%;渔业2.32亿元,增长6.7%;农林牧渔服务业0.41亿元,增长6.7%。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3230公顷,增长1.9%;油料种植面积6947公顷,下降12.6%;蔬菜种植面积1743公顷,增长8.2%。全年粮食总产量25.09万吨,增长2.3%;油料产量0.8万吨,下降5.3%;蔬菜产量2.96万吨,下降1.5%。

2015年,万年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0.66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增长5.1%,其中农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5.0%;林业1.57亿元,增长5.3%;牧业3.77亿元,增长5.1%;渔业2.42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0.44亿元,增长6.5%。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1658公顷,下降3.6%;油料种植面积6855公顷,下降1.3%;蔬菜种植面积1757公顷,增长0.8%。全年粮食总产量25.02万吨,与2014年持平;油料产量0.75万吨,下降6.8%;蔬菜产量3.57万吨,增长20.5%。

2016年,万年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3.9%。粮食种植面积41450公顷,比2015年增加4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50公顷,减少4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917公顷,增加62公顷。粮食作物总产量25.02万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其中谷物总产量24.77万吨,增长1.5%;蔬菜总产量3.72万吨,增长4.3%;油料产量0.79万吨,增长5.7%;甘蔗总产量0.8万吨,下降1.0%;棉花总产量0.06万吨,下降8.7%;瓜果类总产量1.56万吨,增长2.1%。畜牧业稳步增长。全年全县生猪出栏81万头,增长1.5%;全县牛存栏1.25万头,出栏0.64万头;家禽存栏58.1万羽,增长1.0%;出栏60.31万羽,增长0.7%。

2014年,万年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11.27亿元,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5户,比2013年增加10户。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3.99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1%,拉动经济增长6.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98亿元,增长12.6%。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47.42亿元,增长11.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1.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42亿元,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20.71亿元,利税总额31.43亿元。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72亿元,增长1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8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44亿元,增长6.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3.58万平方米,增长5.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1.34万平方米,增长10.97%。

2015年,万年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26.94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9户,比2014年增加4户。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6.05亿元,同比增长10.2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3%,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2%,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04亿元,增长10.9%。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47.88亿元,增长3.1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2.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2亿元,增长6.0%;实现利润总额19.18亿元,同比下降7.4%;利税总额29.9亿元,同比下降5.4%。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24亿元,增长10.8%。全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43亿元,下降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58万平方米,下降4.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4.78万平方米,下降5.9%。

2016年,万年县规模以上工业8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51.12亿元,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6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0.54亿元,增长9.5%。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3.6亿元,增长2.8%;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31.3亿元,增长23.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增长11.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0.9亿元,增长17.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增长18.7%;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8.0亿元,下降5.7%。 高新技术产业园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26.92亿元,增长9.5%,实现出口交货值37.97亿元,增长5.2%,完成工业增加值54.12亿元,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9.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97亿元,增长9.3%;实现利润总额18.71亿元,增长4.2%;实现利税总额28.06亿元,同比增长0.5%。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61亿元,增长5.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39亿元,下降0.3%;完成施工产值9.43亿元,下降3.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0.89万平方米,增长2.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9.01万平方米,下降8.4%。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41万平方米,下降18.0%。实现利润0.39亿元,下降5.1%;税金0.45亿元,增长5.4%。

2014年,万年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4亿元,增长1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3亿元,下降12.5%;第二产业投资76.48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投资12.88亿元,下降0.9%。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33亿元,增长938.9%。工业投资76.48亿元,增长24.3%。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70.1万人次,同比增长34.2%;实现旅游总收入22.42亿元,同比增长39.3%。

2015年,万年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1亿元,增长1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97亿元,下降3.1%;第二产业投资79.87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投资25.27亿元,增长96.1%。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0.55亿元,增长352.3%。工业投资79.87亿元,增长4.4%。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17.2%。

2016年,万年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3.34亿元,增长15.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9亿元,下降41.0%,商品房销售面积17.72万平方米,增长19.1%,实现商品房销售额7.16亿元,增长32.4%。按产业划分,全县第一产业投资1.7亿元,下降13.4%;第二产业投资93.32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投资28.32亿元,增长12.1%。全县国内旅游人数425.1万人次,增长36.5%;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42.88亿元,增长63.2%。

截至2016年,万年县有小学199所,在校学生43326人,教师152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27205人,教师1529人。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925人,教师47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9人,教师7人。幼儿园177所,在园幼儿13399人,教师487人。

2016年,万年县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287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专利授权量121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

截至2016年,万年县有卫生机构409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5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1个,诊所、村卫生室382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总数1562张。全县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77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78人。

截至2016年,万年县共有体育场馆1个,全年共举办体育活动次数12次,共有.8万人次参加比赛。举办综合运动会3次,举办单项比赛共9次。业余体校运动员54人。

2014年,万年县新增城镇就业796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3%,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98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44万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4.7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59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27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6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4.01万人,参合率达99.8%。全县共有50.6万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补偿总额11471.43万元。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性单位22个,床位数2222张。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家庭数4229户,共8801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家庭数6359户,共15053人。得到农村医疗救助7928人次,得到城市医疗救助1876人次。

2015年,万年县新增城镇就业528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5%,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01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4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22万人。全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251万元,扶持个人创业999人次,带动就业3477人次。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5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67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4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7万人。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4.24万人,参合率达99.85%。全县共有66.52万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补偿总额12914.51万元。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性单位22个,床位数2214张。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家庭数4229户,共8801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家庭数6359户,共15053人。得到农村医疗救助16264人次,得到城市医疗救助23824人次。

2016年,万年县新增城镇就业529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1494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338人。全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2亿元,扶持个人创业600人次,带动就业1800人次。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7.45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0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6万人。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4.14万人,参合率达99.87%。全县共有85.96万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补偿总额13368.42万元。

万年县距上饶160公里,距南昌130公里,离 景德镇不过80公里,到鹰潭只有70公里。景鹰高速与昌德高速、206国道与昌万公路在此形成双“十”字构架,皖赣铁路纵贯南北,万年港综合码头500吨船只四季通航。

万年是人工栽培稻起源地和贡米的原产地,境内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环古文化遗址闻名于吐,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这一考古新发现使世界水稻生产的历史前推了4000多年,被评为“八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万年是“稻米之乡“,传统的稻米习俗已在该地域传承了几千年,全县12个乡镇仍延续着部分稻米习俗。万年贡米是晚籼稻”坞源早“品种加工而成的产品,原只产于万年裴梅地区部分乡村,后经种植推广,截至2016年,万年贡米种植面积达1.7万公顷,遍及全县15个乡镇。

嫁娶

娶亲嫁女是民间最为隆重的喜事。旧时嫁女,亲友送“花粉”礼,晚上,大摆宴席,俗谓“花朝宴”。翌日,媒人、舅公、伯公、叔公随大花轿来女家迎亲。新娘上轿前,要绞脸、梳洗,再拜别爹娘,相互抱头大哭,俗谓“哭嫁”。然后由舅公抱新娘上轿。旧时娶亲,男方择定吉日,用花轿(4人抬),或凉轿(2人抬),或红车接新娘。举行婚礼:一拜天地,二拜爹娘(也叫分大小),夫妇对拜,尔后,由伴娘引新娘入洞房。解放后,提倡婚事新办,50年代初,轿已废除,改用自行车或骄马。时至今日,农村中少数富裕农民租用小四轮或汽车迎亲。县城干部、职工结婚,大者用小汽车迎接新娘。结婚期间,大摆婚宴,农村从当晚吃到第二天中午,女方家来的“贺客”还要“消夜”;城镇多般只设晚宴宴请宾客。婚后3日,女方家长探访女儿,俗称“看三朝”,新婚夫妇回娘家,谓之“归宁”。

丧葬

旧时,丧葬先举行家祭,晚辈披麻戴孝,由道士主持,按辈分大小,依次跪拜烧香。亲友送挽联、挽幛,以示哀悼。有权势者讲阔气,请大宾、礼生读祭文,举行祭奠,俗称“开堂做祭”。主祭人在灵位牌上用珠笔在亡者名字上点一笔,俗称“点主”。尔后,由大宾、礼生执拂引灵柩上山安葬。葬后第三日,亡者亲属上坟祭奠,大哭一场,俗谓“复三”。此后,每七日,烧香祭奠,超度亡灵,至“七七”四十九日才告结束。父母死后,儿子须守孝3年。春节,第一年贴黄纸春联,第二年为绿纸,第三年为蓝纸。解放后,农村旧的丧葬仪式渐改,但举行家祭者仍多。县城干部、职工逝世开追悼会,实行火葬。死者亲友或单位多送花圈、挽幛,以示哀悼。

上梁

旧时民间做屋,选择吉日良辰上梁。上梁时,举行祭梁仪式,木、石、锯三匠轮番喝采,从梁上抛下麻糍,观众哄抢,谓之“抛梁”,表示欢庆的意思。为庆上梁之喜,大摆筵席,宴请贺客,上梁请客之风至今仍然盛行。

寿诞

万年县人对生日极为重视,逢“十”必庆,特别是60岁、70岁以上的高寿,庆典尤为隆重。生日头天晚上,大摆筵席招待前来祝寿的亲友,俗称“暖寿”;翌日清晨,做麻糍、鸣鞭炮开贺;中午继续举行酒筵。

神农宫

神农宫全长10000余米,落差300余米,截至2016年,开放游程1600米,其中水路250米。洞府中各类钟乳石品种繁多,景观丰富,神农宫洞内生活着大量的洞穴生物。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位居景区东部,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通过对遗址的考古发现,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推前至公元前12000—14000年前,并发现了目前人类已知最早的陶器(距今10000年以上),出土大量的骨器、石器、蚌器。被评为9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中国社科院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人类稻作文化起源地。

严家孝子牌坊

严家孝子牌坊建于光绪七年(1868年)孟冬月。坐落于大源镇严家至柳家的大道上。坊以4根石柱一字并排跨路而成。坊高3.5米,宽3米。顶屋正反两面刻有“圣旨”2字,坊额正面均刻有“旌表孝子贡生严思孟之坊”,字皆阴刻。据传,严思孟视后母为嫡亲,守墓3年,历尽孝道,极得世人称许。光绪帝颁圣旨谕令建坊,以表彰其孝行。

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公安部“清剿火患”先进集体 、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 、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先进县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 、2008-2012年江西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江西省信访工作“三无县” 、江西省编研工作和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江西省水资源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