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
市南区 青岛市市南区 市南区建置沿革 市南区行政区划 市南区地理环境 市南区人口 市南区经济 市南区交通运输 市南区社会事业 市南区风景名胜 市南区荣誉称号
市南区,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地处青岛市区南部,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20°19′、北纬36°04′,总面积30.01平方千米。 市南区建置始自德国侵占青岛时期(20世纪初),所辖区域却有悠久历史。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即墨县东海边筑城设防建 鳌山卫,下辖 浮山所、 雄崖所。1949年底,市南区为青岛市辖7个区之一。市南区地貌从形态上分有山地、丘陵、滨海低地等,主要是由古老结晶岩基底经过断裂错动和河流与海水的分割剥蚀,形成现有的地貌形态。青岛河、浮山口沿岸河流发源于沿海丘陵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2018年,市南区下辖10个街道 ,常住人口58.8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3.3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15.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88.25亿元。市南区建置始自德国侵占青岛时期(20世纪初),所辖区...
详情市南区,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地处青岛市区南部,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20°19′、北纬36°04′,总面积30.01平方千米。 市南区建置始自德国侵占青岛时期(20世纪初),所辖区域却有悠久历史。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即墨县东海边筑城设防建 鳌山卫,下辖 浮山所、 雄崖所。1949年底,市南区为青岛市辖7个区之一。
市南区地貌从形态上分有山地、丘陵、滨海低地等,主要是由古老结晶岩基底经过断裂错动和河流与海水的分割剥蚀,形成现有的地貌形态。青岛河、浮山口沿岸河流发源于沿海丘陵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
2018年,市南区下辖10个街道 ,常住人口58.8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3.3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15.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88.25亿元。
市南区建置始自德国侵占青岛时期(20世纪初),所辖区域却有悠久历史。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墨县东海边筑城设防建鳌山卫,下辖浮山所(全称为浮山备御千户所)、雄崖所。部分内地(据传多是云南、贵州、山西)人迁移到胶州湾东畔定居。明朝永乐年间之后,今市南区范围陆续建立上青岛村、下青岛村、会前村、小泥洼村、小湛山村、大湛山村、田家村、大尧村、逍遥村、张家庄(后改名为亢家庄)、丁家庄、辛家庄。村民在农耕的同时也下海捕鱼。
明万历六年(1578年),即墨获准在县境内开放青岛口(即今市南区域内天后宫前、栈桥东),海运贸易日趋活跃,通商闽、浙、苏、淮。
清同治二年(1863年),青岛口建立电报房、邮政局,出现了更多的商店和手工业作坊,今市南区域中西部成为旅客、商人云集之地。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是青岛建置之始;翌年,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驻胶澳,在下青岛村东畔建总兵府(俗称老衙门,今市人民会堂址;据胡存约所著《海云堂随记》记载,总兵府规模大于县衙门),筑军营、炮台,建栈桥码头,青岛口(今市南区西部沿海地域)一带逐渐形成粗具规模的市镇。 市南区 (33张)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将租界分为内界、外界。内界称青岛区,包括青岛、大鲍岛、小泥洼、孟家沟、小鲍岛、杨家村、台东镇、扫帚滩、会前9个小区,其中青岛区大部位于今市南区;其余为外界,称李村区。宣统二年(1910年),将内界9个小区合并为青岛、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4个区。
民国三年(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将占领区划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今市南区位于青岛区。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胶澳,辟为商埠;根据《胶澳商埠章程》规定,定名为青岛市,以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之界址为区域,其他各地均称乡。今市南区域大部分在市街及台西镇范围内。
民国十八年(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确定青岛为特别市;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设甲等区5个、乙等区3个、丙等区4个,今市南区域多属甲等区;后取消区的编制,同年10月,市内于大港、台东和台西各设办事处1个,分别称为市区第一、二、三区联合办事处;今市南区域大部分归联合办事处管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青岛市调整市乡办事处,市区于东镇、西镇、海滨、浮山等各设1个建设办事处。今市南区地域为西镇、海滨、浮山、小港诸办事处的管理范围。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通过警察局等机构强制设立保甲组织;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在市南、市北、东镇、西镇、四方等范围分设总联保办事处。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以警察区划为市南、市北、台东、四沧等7个区。以保甲区划为12个区(其中市区4个、乡区8个),4个市区分别为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台西区。市南区作为行政区划由此开始。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市南区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市南区属胶澳租界地内界的青岛区、会前区。宣统二年(1910年)属内界的青岛区、台西镇。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分属青岛区、别墅区和西镇;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青岛后,属第一区、第二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海滨区、西镇、浮山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属“市南保甲行政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后,市南区建置并成为青岛市4个市区之一。
1949年底,市南区为青岛市辖7个区之一。
1954年,青岛市撤销浮山区,将麦岛乡、浮亢乡、浮西乡、三合乡之田家村划归市南区,设立浮山办事处。
1956年,浮山办事处(后成立街道办事处、人民公社)所辖浮西、麦岛两乡划归崂山郊区。
城市风光图册 (7张) 1963年,撤销台西区,将其所属云南路、南村路等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市南区;同年,浮山人民公社划归崂山县。
1978年,浮山人民公社重新划入市南区。
1987年,辖区有14个街道。
2004年5月,调整为9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社区工作委员会,分别为八大峡街道、云南路街道、中山路街道、八大关街道、湛山街道、香港中路街道、八大湖街道、金门路街道、珠海路街道及江苏路社区工作委员会,下设78个社区居委会。
2008年6月,江苏路社区工作委员会改为江苏路街道。
2011年3月,对八大峡、云南路、中山路、八大关、金门路、珠海路6个街道规模较小的部分社区进行调整,减少社区13个。
2017年9月,在全省率先实施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社区由65个调整至50个。
截至2018年,市南区下辖10个街道。市南区人民政府驻 香港中路街道宁夏路286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370202001000 | 香港中路街道 |
370202002000 | 八大峡街道 |
370202004000 | 云南路街道 |
370202005000 | 中山路街道 |
370202007000 | 江苏路街道 |
370202009000 | 八大关街道 |
370202010000 | 湛山街道 |
370202012000 | 八大湖街道 |
370202013000 | 金门路街道 |
370202014000 | 珠海路街道 |
市南区地处青岛市区南部,西起 团岛,与 黄岛区隔 胶州湾相望,东至 麦岛,与 崂山区毗邻,北与 市北区相接,南临 黄海。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20°19′、北纬36°04′,东西长12.7千米,南北最宽处4.8千米,总面积30.01平方千米。
青岛地区属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由于地壳上升剥蚀,境内缺失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的地层有:元古界震旦系前的变质岩层,中生界侏罗系莱阳组,白垩系青山、王氏组,以及新生界的地层。市区地层出露有:前寒武等的元古界胶南群;缺失整个古生界;中生界出露有上侏罗统莱阳组、下白垩统青山组和上白垩统王氏组;新生界分布广泛,层位为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区域内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南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其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市南区区域地貌从形态上分有山地、丘陵、滨海低地等,主要是由古老结晶岩基底经过断裂错动和河流与海水的分割剥蚀,形成现有的地貌形态。由于崂山地区花岗岩多次侵入,形成区域东北高西南低的地貌特征。受断块隆起与拗陷带控制,在沿海断块与海水的冲刷作用下,沿海发育成海湾、岬角、岛屿等海岸带地貌。
崂山山脉从崂顶向西南绵延至青岛市区,形成青岛市区各个山岭。辖区最高山岭为浮山,海拔384米。其他山岭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如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伏龙山(海拔86米)、信号山(海拔99米)等。
市南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温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温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但无严寒,持续时间较长。据2002年测定,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3℃;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为-1.9℃。年平均降雨量424.6毫米。
市南区的青岛河、浮山口沿岸河流发源于沿海丘陵区,河流源短流急,夏、秋水量较丰,冬、春基本断流,属季节性河流。德国侵占时期,青岛河修建为大学路。20世纪80年代后,其他河流经历次修整改造,成为城市道路或地下排水管网系统。区域海岸线12.38千米,沿海自西向东分布着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等5处海湾。
市南区主要属于暖温带湿润落叶阔叶林生物气候区,土壤的主导成土方向为淋溶型的棕壤地带类型。沿海在海潮和矿化潜水影响下,多为盐渍型土壤。
棕壤
市南区棕壤土类是主要土壤类型,称棕色森林土,俗称黄堰土或黄坚土。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地上,土层较厚,厚度多在1.5米左右。成土母质为酸性岩或基性岩坡、洪积物。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质地多为砂壤土至中壤土。棕壤形成过程中,母岩风化后产生的钙、镁、钾、钠等盐基成分已被淋失,一般呈微酸性至酸性,盐基不饱和。在耕作熟化情况下,土壤反应才接近中性,盐基饱和。
盐土
市南区滨海地区受海潮侵袭、海水倒灌或海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形成带状分布的盐土。地下水矿化度可达10—50克/升,盐分以氯化钠为主。土壤富含可溶性盐分,1米土层内含盐多在0.5%以上。
市南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及东亚海洋性季风区的边缘,隶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植被组成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由于自然地史和植物自身的演化结果,世界各地理区系的植被相互渗透,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并混有热带、亚热带及东北成分植物。19世纪末起,通过植物引种驯化,增加了欧美、日本、地中海及东亚区系成分,不少树种已“乡土化”,成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共建种和优势种。
针叶林植被
市南区主要森林植被之一,也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强的植被类型之一。除赤松为自然次生植被外,均为人工造林。主要建群种为黑松,其次是赤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花柏、油松、火炬松、金钱松、红松、华山松、樟子松、水杉、柳杉、池杉、落羽杉等,均有小面积栽培。经人工引种造林,针叶树种发展到5科22属66种与变种,建群种的有3科7属15种,有温性、暖温性、寒温性等3种针叶林,低山丘陵、海滨砂地都有分布。
阔叶林植被
由暖温带温性阔叶树种组成,夏季生长旺盛,冬季落叶处于休眠状态,是市南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之一。群落优势种有20余种,分属11科14属。主要阔叶树种为麻栎、栓皮栎、檞树等。国外引入的刺槐、加拿大杨成为落叶阔叶林群落的主体。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德国人从欧洲引入刺槐(初称洋槐),成为青岛阔叶树种中造林面积最大、木材蓄积最多的树种。
灌木植被
常绿灌丛有山茶、红楠、大叶胡颓子、络石、爬行卫矛等。落叶灌丛有胡枝子、华北绣线菊、榛、散花胡颓子、小叶锦鸡儿、白檀、杜鹃等。
截至2018年末,市南区总人口为58.83万人(常住人口)。
2018年,市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3.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15.12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088.25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0.4%。年末全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33262户,从业人员65440人,注册资本(金)14.5亿元;私营企业47147户,从业人员145803人,注册资本(金)2435.1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市南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3.8%,城镇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92.6%。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83个,新开工项目11个,竣工项目31个;新增固定资产73.33亿元。
财税收支
2018年,市南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92.18亿元,剔除政策性减税等因素影响后,增长7%;区级税收收入累计完成83.11亿元,增幅2.7%,税收比重90.2%,居十区市首位,高于全市16.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61.46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年税务部门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162.9亿元。
工业
2018年,市南区完成工业增加值49.52亿元,同比增长1.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96亿元(不含供电公司),增长6.7%,产品销售率为101.2%。
建筑业
2018年,市南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06.49亿元,增长25.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1.7%;实现利税总额14.12亿元,同比下降4.8%。
国内贸易
2018年,市南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3.73亿元,增长8.1%。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3.97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34.83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8.52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6.41亿元。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52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6.5%;其中,服装类实现零售额92.62亿元,增长9.2%;石油类实现零售额75.46亿元,增长1.6%;家用电器类实现零售额32.96亿元,增长24.1%。
对外经济
2018年,市南区外贸进出口总额649.72亿元,同比下降4.3%。其中,出口444.74亿元,同比增长13.1%;进口204.98亿元,同比下降28.3%。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纺织品、钢材、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主要进口商品为铁矿砂、原油、成品油、煤等大宗资源类商品。
招商引资
2018年,市南区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83个,合同外资7.9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6.16亿美元,增长84.8%。全区累计引进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594个,实际利用内资135亿元,增长14.8%。
房地产业
2018年,市南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7.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71万平方米。
截至2018年末,市南区道路总长度257千米,道路总面积430万平方米。
市南区境内主要高速公路有:青兰高速公路(G22)、青银高速公路(G20)、青新高速公路(G2011)、荣乌高速公路(G18)、沈海高速公路(G15)、青龙高速(在建)等。
胶济铁路横贯市南区境,是连接青岛、济南的运输大动脉,是中国第一条正式通车运行的铁路客运专线。
2018年,市南区获国际合作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励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科技进步奖5项;获市级科学技术奖励34项。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争取市级及以上科技资金4746.9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9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6家,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技术合同交易额20亿元。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215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92件,有效发明专利3740件。新增山东省名牌产品2家,山东省服务名牌16家,注册商标总量26741件,持续居全市首位。获70项国家、行业标准,标准化奖励资金247.3万元,主持、参与制定、修订的国家标准31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项,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项。
截至2018年末,市南区共有小学29所,在校学生3.25万人,增加4.5%,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共有初级中学10所,在校学生0.81万人,增加3.85%,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截至2018年末,市南区共有文化机构12处,其中文化馆1处,图书馆1处,文化站10处。建成中国(青岛)新媒体基地、新壹百创意文化产业园等7个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企业达到3600家。
截至2018年末,市南区共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所。
截至2018年末,市南区共有卫生机构393处,其中,医院27处(三级医院6处、二级医院12处、一级医院7处、专科医院13处),疗养院4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社区卫生管理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卫生监督所1处,血站1处,门诊部37处,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27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1处,其他类别卫生机构3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878人,其中执业医师4420人,执业助理医师204人。全区拥有医疗床位7513张,其中医院床位数6817张。
2018年,市南区新增登记失业人员13767人,市南区注册单位吸纳就业107714人,新增扶持创业人数1700人,失业人员技能培训1512人。
2018年,市南区共有2270户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年末,有各类养老机构22处,床位3241张。
2018年,市南区对老旧居民建筑实施节能改造100万平方米、道路91条、新建、改建公厕50座,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8.5%。
2018年,市南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0.028、0.070、0.011、0.034毫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分别为12.5%、9.1%、26.7%、15.0%;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0.040毫克/立方米,同比恶化21.2%。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昼间56.4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昼间68.0分贝。共植树4.1万余株,改建绿地12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5%,绿地总面积1007.84公顷,绿地率33.5%,绿化覆盖面积1065.43公顷,公共绿地总面积544.05公顷。
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位于市南区太平山东南麓,芝泉路20号。始建于1977年4月,198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建筑面积4878平方米,占地面积22169平方米。馆内设有烈士纪念堂、烈士事迹陈列馆、业务资料楼和革命烈士群雕塑像。纪念堂主厅正面悬挂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 王尽美、 邓恩铭和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 李慰农、 郭隆真及各个时期青岛牺牲的142位著名烈士遗像,两壁书写6000多位革命烈士英名。是青岛市革命传统教育主场地。 市南景色 (9张)
骆驼祥子博物馆
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20世纪30年代,现代作家 老舍在此居住期间创作著名小说《骆驼祥子》。2005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将老舍故居改建为骆驼祥子博物馆。2009年开始施工,2010年5月24日建成正式开馆,为全国首个以文学名著命名的名人故居博物馆。一楼展厅面积132.98平方米,全面展示老舍在青岛期间的创作和生活情况。二楼为文艺沙龙,面积105.60平方米。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
位于福山支路5号,建于1989年,原为德国胶澳总督副官、海军上尉弗莱海尔·利利恩可龙的住宅。占地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24平方米,为三层砖木结构楼房。民国十二年(1923年)近代思想家康有为购为寓所,取名“天游园”,1927年病逝于此。1985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建立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对外开放。1994年因年久失修房屋濒危关闭。2000年9月30日修复后重新开放。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8年9月,市南区被评为2018年中国百强区
2019年7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