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

市中区 枣庄市中区 枣庄市市中区 市中区历史沿革 市中区行政区划 市中区地理环境 市中区自然资源 市中区人口民族 市中区经济 市中区交通运输 市中区社会事业 市中区主要景点 市中区著名人物


市中区隶属于 山东省枣庄市,位于 枣庄市中部偏东,北靠 山亭区,东连 兰陵县,西与 薛城区接壤,南同 峄城区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7′34″-117°45′18″,北纬34°46′16″-34°57′59″。 市中区辖6个街道、5个镇,总面积375.27平方公里,总人口55.96万人 (2016年)。2016年,初步统计市中区生产总值完成2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1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37倍、1.72倍、1.93倍、1.63倍。市中区有2家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点主要有 仙坛山温泉小镇、东湖公园、 龟山旅游风景区、 甘泉寺、 鲁南观赏石馆等。市中区城区枣庄,早在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唐、 宋时期形成村落, 元、 明以...

详情

市中区地名网_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资料简介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介绍

市中区隶属于 山东省枣庄市,位于 枣庄市中部偏东,北靠 山亭区,东连 兰陵县,西与 薛城区接壤,南同 峄城区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7′34″-117°45′18″,北纬34°46′16″-34°57′59″。 市中区辖6个街道、5个镇,总面积375.27平方公里,总人口55.96万人 (2016年)

2016年,初步统计市中区生产总值完成2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1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37倍、1.72倍、1.93倍、1.63倍。

市中区有2家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点主要有 仙坛山温泉小镇、东湖公园、 龟山旅游风景区、 甘泉寺、 鲁南观赏石馆等。

市中区城区枣庄,早在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

唐、 宋时期形成村落, 元、 明以后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集市。

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枣庄镇,直属 峄县。

1958年11月峄县治所由峄城迁至枣庄。1960年1月撤销峄县建制,建立县级枣庄市。

1961年10月枣庄市升格为 省辖市,下辖齐村、峄城等4区。

1961年6月建立县级枣庄镇,直属枣庄市。

1976年7月建立枣庄市市中区,下辖2处人民公社和3处街道;同年12月合并为1处人民公社和1处街道。

1981年12月1处街道分设为5处街道。

1983年11月区划调整,市中区辖区又增加了原属 齐村区的9处人民公社和1处社改乡。

2001年3月乡镇规模调整,撤销周村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孟庄镇;撤销安城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税郭镇;撤销郭里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西王庄乡;撤销渴口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齐村镇;撤销黄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永安乡;撤销市郊乡,以原市郊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光明路街道。

2014年12月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西王庄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 西王庄镇,镇政府驻原西王庄乡政府驻地;撤销永安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 永安镇,镇政府驻原永安乡政府驻地。

1976年7月12日,市中区辖的枣庄镇公社、垎塔埠公社及渴口公社的佟楼、雷村、小王庄,黄庄公社的沙河子、前石碑,郭里集公社的柳峪、官地,西王庄公社的丁庄,峄城公社的苗庄、秦楼等大队。1个枣庄街道办事处,1个郊区公社,32个大队,48个自然村。

1984年4月,人民公社全部改设为乡镇,市中区下辖市郊、渴口、黄庄、永安、孟庄、郭里集、安城、西王庄、周村、齐村、税郭11处乡镇和中心街、文化路、龙山路、各塔埠、矿区5处街道。

截至2015年,市中区辖6个街道、5个镇。分别为: 中心街街道、 各塔埠街道、 矿区街道、 文化路街道、 龙山路街道、 光明路街道、 税郭镇、 孟庄镇、 齐村镇、 永安镇、 西王庄镇。 政府驻地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市中区位于山东省辖枣庄市中部偏东,北靠山亭区,东连 兰陵县,西与 薛城区接壤,南同 峄城区毗邻。东西长27.1千米,南北宽21.7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7′34″-117°45′18″,北纬34°46′16″-34°57′59″。总面积375.27平方千米,占枣庄市总面积的8.25%。 枣庄市中区政府

市中区境内北、东、南部低山起伏,地势较高。中、西部地势平缓。市中区地形如簸箕西向张口。市中区最高点是孟庄镇大王山,海拔405.2米;最低点是 西王庄镇 洪村,海拔50.1米。市中区处鲁中南山地丘陵南沿,石灰石低山丘陵区面积176.8平方千米,占市中区总面积的47.1%;山麓平原面积198.5平方千米,占区境总面积的52.9%。

市中区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10个土属、27个土种。 褐土是市中区主要土壤类型,面积20334.5公顷,占农林牧可利用面积的72.4%。棕壤土面积7555.9公顷,占农林牧可利用面积的27%。潮土又称河潮土,是发育在河流冲击物上的零星地块,面积184.3公顷。

市中区河流属淮河流域、湖东 京杭大运河水系。市中区河道18条,多为季节性河流。主要河流郭里集河、齐村沙河、西王庄河,发源于北部山丘地带,向南注入 峄城大沙河,流域都在100平方公里以上。

市中区南部的京杭大运河市内长68公里;其它中小型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条。

市中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3.9℃左右,太阳辐射总量年均120千卡/平方厘米,光照时间年均2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市中区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明显,夏季受海洋季风控制,多东风或东南风;冬季受大陆季风控制,多北风或西北风。市中区年平均降水860毫升,65%的降水集中在7月初至9月初。

市中区水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年均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13300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40立方米。

天然水

市中区年平均降水量为797.3毫米,市中区年均天然水资源总量为1.82亿立方米,年均降水径流量为1.13亿立方米。

地表水

市中区25条小河流分属三大水系,入境水量4846万立方米。地表水工程拦蓄总量年均为7623.8万立方米,占地表径流量的67%。

地下水

市中区地下水资源分属两大规划区,一为枣陶盆地规划区,一为半湖山丘规划区。枣陶盆地规划区面积约为232平方千米,水资源量为5218万立方米,可开采量4948万立方米。区内十里泉水源地、东王庄水源地和渴口水源地都在其中,资源量分别为1827万立方米、2373万立方米、1018万立方米,可开采利用量分别为1723万立方米、2224万立方米、940万立方米;半湖山丘规划区面积约为157平方千米,周村水库坐落其中,水资源总量为2045万立方米,年开采利用量1534万立方米。市中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一般年份为7333万立方米,可开采利用量6483万立方米。

2005年,市中区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24种,矿产地60余处,主要有煤、铁等。

市中区区境煤田属陶枣煤田东半部分,是重点采煤区。可采煤层是:第十四层煤,煤层厚度0.56~2.9米,一般厚度1.2米,是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灰色页岩,底板为深灰色砂质页岩;第十六层煤,煤层厚度0.5~1.38米,一般厚度0.7米,煤层中部普遍质硬,分布有规律,顶板为砂泥岩;第十七层煤,煤层厚度0.3~1.22米,一般厚度为0.6米,顶板为泥岩,局部为砂泥岩;第十八上、十八下层煤,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分上层和下层,一般厚度约0.7米。煤层顶板为黑色页岩,局部为石灰岩,底板为浅灰色粘土岩;二迭系第三层煤,煤层厚度为0~8.64米,顶板为页岩或砂质页岩。

市中区内农作物类植物有13科32种,瓜菜类植物10余科50余种,林果类植物42科104种,水生经济植物20余科50余种,观赏植物50余科260余种,其他栽培利用及野生经济植物80余科300余种。

古老树种至2005年,市中区内有古树名木26株,其中银杏11株,税郭镇玉皇庙银杏,树龄1200余年,为国家一级古树; 国槐3株,光明路街道雷村古槐,树龄1000年以上,为国家一级古树; 松柏1株,位于清真寺内,树龄600余年,为国家一级古树。另有,板栗15株,皂荚1株等。

珍贵、稀有树种适于山区造林的有23种,有 槲树、 八角枫、 流苏、 黄檀、 鹅耳枥、斛栎等;经济用材的有 漆树、 榔榆、 黄连木、枳具等4种;适于庭院绿化的有 雪柳、 复叶槭、紫藤、女贞、紫荆、紫丁香、 木香花、 海仙花、 灯台树、 金雀花、 金钟花、 火棘、 探春等13种。

乡土树种主要有 侧柏、 槐、楸、 毛白杨、 刺槐、 苦楝、臭椿、 白榆等树种。

药用植物区内有118科471种,主要收购品种有 金银花、酸枣仁、柏子仁、 远志、 丹参、地丁、天南星、 百合、 黄精、玉竹、 地榆、茵陈、石苇、 蒺藜、 白薇、 柴胡、徐长卿、 杏仁、桃仁、槐米、白头翁等。

根据2005年历次森林资源清查、植物检疫对象调查结果,区内有野生动物11纲28目64科125种。

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 貂、 鹿、 白鹭、 鸿雁、 白额雁、 游隼、 红隼、 山斑鸠、 大杜鹃、 中杜鹃、小鴞、长耳鴞、红角鴞、褐鹰鴞、鹏鴞、红角鴞16种。

省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 钳蝎、 地鳖、 大蟾蜍、北方狭口蛙、 青蛙、金钱蛙、 林蛙、北方 草蜥、 翠青蛇、 草游蛇、 黑眉锦蛇、 鸬鹚、 苍鹭、 大白鹭等48种。

2016年底,市中区总人口55.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8‰。

2016年,市中区有 回族、 蒙古族、 藏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满族、 侗族、 傈僳族、 佤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等24个少数民族。截至2016年,少数民族人口1.03万余人,占枣庄市少数民族人口的二分之一,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2015年,市中区生产总值完成223.6亿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5.7亿元,增长10.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3亿元,增长6%。

2016年,市中区生产总值完成2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1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25.6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37倍、1.72倍、1.93倍、1.63倍和1.72倍。

2016年,市中区生产总值完成226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3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1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2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424元,同比2015年增长7.2%。

2014年市中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36万亩,增长0.1%,粮食作物面积占总播面积的比重为69.71%,全年粮食生产呈现夏增、秋增、全年增的态势,夏粮总产量实现5.72万吨,增长0.11%;秋粮总产4.09万吨,增长5.4%;全年粮食产量9.81万吨,增长2.3%。市中区蔬菜种植面积5.9万亩,增长0.5%,产量15.05万吨,增长2.1%。水果总产可达1.03万吨,增长4.1%。2014年实现种植业总产值10148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5%,实现增加值575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6%。

2014年市中区水产品总产量5500吨,实现产值521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实现增加值187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林业总产值430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8%;实现增加值246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5%。

2015年市中区农业产值18.8亿元、增长4.1%,结构比例为57.3:2.3:37.5:2.9;粮经播种面积比例为69.45:30.55;市中区农作物播种面积34.0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植面积23.62万亩,粮食总产量6.9万吨、同比下降1.4%。

2016年,市中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1.07亿元,增长4.5%。分行业看,种植业产值11.42亿元,增长4.75%;林业产值0.45元,增长4.9%;牧业产值7.68亿元,增长4.17%;渔业产值0.56亿元,增长1.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6亿元,增长5.92%。

2014年上半年,市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4%,分别较1-5月和一季度月回落2.31%、2.3%,较2014年底回落2.46%。与2013年同期相比,市中区工业增速回落3.82%,而全市工业增速回落5.35%。

2014年,市中区调度的44中工业产品中,有31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70.5%,较一季度减少4个产品品种。其中:服装30783万件,增长4.7%;化学药剂11594吨,增长14.6%。水泥240.1万吨,下降7.8%;水泥熟料(含自用)168.3万吨,下降15.5%;煤炭53.1万吨,下降8.7%;铁矿精粉77万吨,下降21.2%。

2015年,市中区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2.46 %,占规上工业比重12%;纺织服装工业增加值增长-0.42%,占规上工业比重24.84%;机械机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占规上工业比重9.42%;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14.64%,占规上工业比重9.57 %;食品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占规上工业比重 7.17%。煤炭、建材、纺织服装、机械机床、化工、食品医药六大行业合计完成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3.92%。

2015年,市中区工业企业发展到196家,当年新增5家,增加值增长6.65%,其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93.8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3.7%、重工业完成317.6亿元,增长5.1%。重工业较轻工业加快1.4%,轻、重工业产值比为37.9:62.1。纺织服装、橡胶管带轮胎、环保水处理、医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1.1%。

2015年,市中区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96家,当年新增5家,增加值增长6.65%。其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93.8亿元,增长3.7%;重工业完成317.6亿元,增长5.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88.3亿元,增长3.5%;利税42.68亿元,增长0.4%;利润25.09亿元,增长0.5%。支柱行业健康发展。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2.46%,占规上工业比重12%;纺织服装工业增加值增长-0.42%,占规上工业比重24.84%;机械机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占规上工业比重9.42%;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14.64%,占规上工业比重9.57%;食品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占规上工业比重7.17%。煤炭、建材、纺织服装、机械机床、化工、食品医药六大行业合计完成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3.92%。建筑业发展良好。全区有资质建筑企业56家,施工面积377.7万平方米,增长5.5%,竣工房屋面积169.3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产值50.4亿元。

2014年上半年,市中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2.6%,增幅比全市平均低0.2%、比2013年同期回落0.7%,但仍高于一季度0.3%。

2014年上半年,市中区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25亿元、增长12.8%,增幅比2013年同期回落0.9%,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46.41亿元、增长12.2%;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亿元、增长11.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9%,发展速度加快。

2014年上半年,市中区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1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6.4%。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情况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可比增长33.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可比增长1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可比增长14.9%,日用品、汽车分别增长38.5%、33.5%,金银珠宝零售额可比增长22.5%。

2015年,市中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61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0.8%。

2015年,市中区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4.15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1.3%,增幅同比2014年回落0.3%,增速提高幅度虽高于城镇市场1.4%,但绝对量仅占市中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1.9%,占比明显偏低。

2015年,市中区批发和零售业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6.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提高9.2%,市中区消费品市场的平稳增长。

市中区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 206国道贯穿境内;西连 京沪铁路, 京台高速公路,104国道;东依 京沪高速公路,青岛、 日照、连云港三个出海港口;南濒 京杭大运河的台儿庄等内河港口。周边有五个空港,100公里内南有徐州观音机场、东有 临沂机场、西有 济宁机场,北距 济南国际机场200多公里,东距 青岛国际机场300多公里。

2011年,市中区公路客运周转量达185143万人公里、同2010年相比增长0.9%,货运周转量882443万吨公里、增长3.3%;营业性客车390辆、减少254辆,货车6325辆、增加500辆,客运出租汽车434辆、与2010年持平;枣临铁路市中段主线已接轨贯通,枣薛线、枣台线 BRT市中段通车运营,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56公里,市中区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油路、通客车。

2015年,解放路、胜利路等公铁立交建成通车,新建改造348线、西昌南路、人民东路、建设南路等道路47条,农村道路安防工程全面完成。截至2015年底,市中区拥有客运企业(业户)3家、出租车公司7家、货运企业(业户)73家、驾驶员培训学校6家,机动车维修企业82家(其中一、二类维修企业28家),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2家(含市汽车性能检测中心),城区公交车线路42条,出租车434辆,货运汽车达到5850余辆,驾驶员教练车551辆,乡村道路总里程581.3公里。

2011年,市中区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2项;承担和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市级各类科技计划13项,获得上级无偿扶持资金375万元;开发新产品、新技术62项,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9项,其中达到中国领先水平以上的20项。

2011年,市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总数达到8家;培育市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总数达到28家;培育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总数达到11家;市中区共有80余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科技合作64项,共建研究生科研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实践基地等22个。

2011年,市中区申请专利417件,较2010年增长35.4%,创造了市中区年度专利申请量的新纪录。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4件,增长57.6%。市中区获得专利授权265件,其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2件,比2010年增长88%。市中区拥有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12家,省级无假冒专利商场2家,市中区成为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区。

2015年,市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数达到12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范围的企业达到50家。2015年度市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29.21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1.6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27%,比2014年新增1.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新增百分点数均居全市五区一市首位。

截至2011年,市中区共有中小学76所,其中:小学60所(农村59所),普通中学16所(农村11所),特教中心1所。

2011年,市中区小学招生7831人、毕业6181人、年末在校学生37853人,教职工2037人、专任教师2037人;中学招生6518人(初中4413人、高中2105人)、毕业5910人(高中2090人、初中3820人),年末在校学生18995人(初中12787人、高中6208人),教职工1723人、专任教师1441人,特教中心招生9人,教师32人。市中区有省级规范化学校19所、市级规范化学校57所。农村教师平均月工资达到3116元、平均月增资40元。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两基”巩固率均达到100%,山东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比例位居枣庄市第一,成为山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

截至2015年,市中区共有中小学66所,教职工3692人。总计中,小学50所,普通中学15所,特教中心1所。市中区小学招生11289人、毕业5474人、年末在校学生55159人;中学招生6013人、毕业6343人,年末在校学生19017人。当年新建标准化校舍15.7万平方米,新改建幼儿园35所,省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55所。

截至2011年,市中区有卫生机机构12个,床位701张,卫生技术人员755人,其中:执业医师291人、注册护士246人。乡镇、街道卫生院6个,床位231张;区级妇幼保健院1个,床位50张,卫生技术人员52人;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卫生技术人员37人。

2015年,市中区有医院及卫生院10个,床位865张,卫生技术人员1110人,其中:执业医师336人、注册护士48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截至2011年,市中区拥有文化馆1座、图书馆1座;全年共完成33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分别发展到5处和115个,实现了市中区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全覆盖。

2015年,市中区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枣庄市的30%。

2015年,市中区图书馆新增图书20000余册;开展“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放映各类影片超过1332场。在城市社区、广场开展消夏电影放映月活动,放映公益电影80余场;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活动100余次,培训各乡镇、街道基层文化工作者、业余文艺辅导员及文艺爱好者20000余人次;升级改造农家书屋89个。

煤炭工业旅游区

枣庄煤炭工业旅游区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城北,有“电光楼”遗址、“八大家”遗址等景点。

龟山旅游风景区

位于市中区东北部 孟庄镇境内,距市驻地15公里,景区北与国家级森林公园抱犊崮隔水相望;西连国家级地质公园熊耳山大裂谷;南临峄城冠世榴园风景区。 龟山风景区占地总面积约40余平方公里,由龟山景观区、水上游乐园、板栗基地生态园区、千亩观光桃园及桃园山庄服务区组成。龟山旅游风景区是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甘泉寺

甘泉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卓山北侧,因寺中甘泉而得名。 该寺建于元仁宗延佑六年。甘泉寺始建年代已无从查考,明朝万历年间曾进行较大规模重修。至近代仅存遗址,1992年重建,正名甘泉寺,因甘泉而名。甘泉寺占地10.7亩,寺内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窑神殿、东西配殿等建筑。

枣庄市博物馆

枣庄市博物馆是一座以陈列历史文物为主、专题文物为辅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占地近20亩,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其中主展楼2700平方米。整座建筑采用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集园林、建筑于一体,共分为前后两院,其中主展楼高3层,分为8个展厅,中间为攒尖式宝顶。

鲁南观赏石馆

鲁南观赏石馆位于枣庄市市中区西昌路中段,是枣庄奇石收藏家、市政协委员李忠洋先生自筹资金筹办的。该馆建筑面积760平方米,馆名为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朱训题写。鲁南观赏石馆是国家“AA”级旅游景点、“全国石文化先进单位”。

光明广场

枣庄光明广场位于光明路与龙庭路的交汇处,南依烈士陵园,北临科技馆,是市民们游玩、健身和举办各种文艺娱乐活动的场所。广场占地200余亩,由中心区、休闲区和文化区三部分组成,配有草坪花池、疏林草地和喷泉灯光等。

枣庄全民健身中心(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占地总面积980余亩,其中水面510亩,总投资2亿元,主题公园分为文化广场区、体育运动区、水上活动区、滨水休闲健身区、综合服务区、湖心岛文化休闲区等六大功能区。

九项莲花山风景区

九项莲花山风景区,位于枣庄市市中区永安南部山区,占地2000余亩,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被列入山东省、枣庄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即郁金香园区、薰衣草园区、月季花园区、杜鹃花(映山红)园区、百果园区、牡丹园区;现代农业科普馆和热带植物馆以及儿童乐园,整个园区共有景点20余处。

任标(1070年—1128年)宋代郭里集人,夏朝车正奚仲之114代孙,北宋修武校尉,沧州兵马监押任涤之子。官至敦武校尉、徐州兵马监押。

杨嵩年(1682年—1755年)峄县杨楼村人。从明朝万历年间始先后涌现出杨起凤三兄弟,在峄县地很富盛名,清康熙年间又辈出一位独目英才,此人叫杨嵩年,字秀钟,清增生杨东凤之曾孙,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出生于杨楼村,岁贡生,官至高密县训导,敕授修职佐郎。

王鼎铭(1772年—1832年),字新之,号彝轩,祖籍山西太原,明万历间由山东费县迁至峄县(今山东枣庄市)。父鸿基,国子监生,家颇饶。嘉、道年间,峄县多灾,鼎铭联合当地士绅出资赈灾,活人无数。公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赴京应试,于途中识潍县陈官俊,多所扶助,且为其治病,交谊甚厚。公元1810年(嘉庆十五年),鼎铭由廪贡援例得授内阁中书,旋充武会试同考官。公元1814年(嘉庆十九年),例捐主事,后因母年迈,辞官归里。道光九年,鼎铭五十九岁,受荐而承上命,旋赴湖南新田任县令。

刘怀文(1900年—1943)峄县薄板泉村人(今属枣庄市市中区永安乡上薄板泉村人)。1926年夏(民国十五年夏),加入国民革命军。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当地的“抗日农民自卫军”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被编入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第三大队。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志胜(1912年—1987年),小说《 铁道游击队》人物 王强原型,枣庄市市中区陈庄人。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王志胜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义勇队。10月返回枣庄建立了抗日情报站,王志胜任副站长。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0月,王志胜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民国三十九)1月,鲁南铁道队在 陈庄诞生,王志胜任副大队长。

刘金山(1915年—1997年)小说《 铁道游击队》人物 刘洪原型,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蔡庄村人,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参加铁道游击大队,1941年(民国三十年)入党,历任通讯员,分队长,代理大队长,大队长,鲁南铁路局副局长,鲁南军区特务团副团长兼2营营长,鲁中南纵队307团副团长,35军307团团长,金华军分区参谋长,105师参谋长,公安17师参谋长,南通军分区副司令员,苏州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李家祥,男,汉族,山东省枣庄人。1949年11月出生,1969年1月参军,1970年5月入党,空军中将军衔,研究生学历。1969年毕业于 山东煤炭技术学院,1999年至2010年在 西北大学攻读国际经济法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