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县

潢川县 河南潢川 潢川 潢川县历史沿革 潢川县行政区划 潢川县地理环境 潢川县交通 潢川县自然资源 潢川县人口民族 潢川县经济状况 潢川县旅游景点 潢川县黄姓发源 潢川县历史文化 潢川县社会事业 潢川县历史名人 潢川县友好城市 潢川县城市荣誉 潢川县城镇名片


潢川,古称 光州( 浮光),是中华黄氏和浮光陈氏发源地,位于 河南省东南部, 信阳市中部。民国二年(1913年)光州改名潢川。潢川南依 大别山,北临淮河,位于东经114°53′~115°21′,北纬31°52′~32°22′,西靠 光山,南接 商城,东连 固始,北与 息县、淮滨隔淮河相望。自公元220年至1952年,潢川(光州)历朝历代均为豫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河洛重镇,吴楚上游”之称。这里不但历史悠久,也是英雄辈出之地,更是“莫道楚乡风物陋,文章屈宋到如今”的人文荟萃之地。潢川是集公路、铁路( 京九铁路、 宁西铁路、京九高铁、宁西高铁、 濮潢铁路)、水路(淮河)、航空( 潢川机场)为一体的交通格局,被誉为 鄂 豫 皖三省交界处的“金三角”,为重点建设的 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潢川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详情

潢川县地名网_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资料简介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介绍

潢川,古称 光州( 浮光),是中华黄氏和浮光陈氏发源地,位于 河南省东南部, 信阳市中部。民国二年(1913年)光州改名潢川。

潢川南依 大别山,北临淮河,位于东经114°53′~115°21′,北纬31°52′~32°22′,西靠 光山,南接 商城,东连 固始,北与 息县、淮滨隔淮河相望。自公元220年至1952年,潢川(光州)历朝历代均为豫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河洛重镇,吴楚上游”之称。这里不但历史悠久,也是英雄辈出之地,更是“莫道楚乡风物陋,文章屈宋到如今”的人文荟萃之地。

潢川是集公路、铁路( 京九铁路、 宁西铁路、京九高铁、宁西高铁、 濮潢铁路)、水路(淮河)、航空( 潢川机场)为一体的交通格局,被誉为 鄂 豫 皖三省交界处的“金三角”,为重点建设的 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

潢川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 “中国优质糯米之乡”、“中国花木之乡”、“ 甲鱼王国”之称。盛产 水稻、 油菜、 小麦、 水产等,特产有 光州茶、 光州贡面、 中华鳖、 潢川金桂、 光州姜、 淮南麻鸭等。

潢川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花木生产基地县、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全省渔业重点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生猪出口基地。 潢川开发区是全市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信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潢川撤县申建 光州市,构建市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潢川、光山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

潢川古为 光国。《光州志 ·点校本》记载:“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为姓一十有二,其结姓分国,见之于古籍者,一曰光。”《国名纪》云:“《春秋图》有光国,今光州是也。”《禹贡》载:“为 扬州之域,三代因之,春秋时为黄国。”

春秋时为 黄国。是中华 黄姓发源地;战国四公子之一,楚相 春申君 黄歇故里。鲁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 楚灭 黄,黄地入楚。 黄国虽立国久长,但在历史上不过是一个势力不大的弹丸小邦。两周之际,随着楚国日益强大,不断向四周扩张势力,黄国与 随国(在今 随州)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楚国的威胁和侵略。《十三州志》云:黄不事楚,曰:自 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正是黄国的大意以及黄、随的抵制惹恼了楚国,最终导致“鲁僖公十二年,楚灭之。”因而今潢川在战国时期属楚。 潢川回忆 光州历史 (52张)

并诸侯,分全国为36郡,初属 九江郡,后属 衡山郡,置 弋阳县,治在今 黄国故城,为潢川设县之始。

西 初(公元前206年) 弋阳县隶 汝南郡。 东汉初(公元26年)改 弋阳为 弋阳侯国,仍隶汝南郡。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分汝南、江夏两郡地置 弋阳郡,郡治弋阳县(今河南潢川县),弋阳县为郡治,辖弋阳、期思、轪和西阳4县,隶 豫州,始系郡、县同治。

西晋初改弋阳郡为弋阳国,治所在弋阳县,永嘉(307—312年)后移置。

南北朝时期: 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弋阳郡辖弋阳、期思、安丰3县;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以蛮民居地立茹由、乐安、光城、雩娄、边城、史水、开化7县,均隶弋阳郡; 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阳郡立光城左郡,八年(464年)省光城左郡为县,仍隶弋阳郡; 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弋阳郡领弋阳、期思、南新息、上蔡、平舆5县;武帝永明十三年(495年)弋阳郡属 北魏,只领弋阳1县; 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在南光城郡置 光州,治 光城县;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弋阳县归属 北齐,定城后齐置南郢州,后废入南、北二弋阳县;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更名 定城县,治今潢川南城; 宣帝十一年(579年) 北周攻占定城,改弋阳郡为 淮南郡,省定城为郡治。

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淮南郡,复弋阳郡,复置 定城县,仍为弋阳郡治, 统定城、光山、殷城、固始、期思、乐安6县,隶扬州。

唐代光州属 淮南道。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阳郡为 光州,以定城为 弦州(隶光州),领定城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弦州入光州,属淮南道,领定城、殷城(今商城)、光山、乐安、固始5县。 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光州州治迁至定城,州辖定城、光山、固始、仙居、殷城5县,隶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光州为 弋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光州,隶 淮南道。

五代十国期间:五代十国时期,光州辖县仍旧。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光州归 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属 吴国;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隶 南唐;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归 后周。

两宋时期光州均隶属 淮南西路。 北宋太宗至道二年(997年)领定城、固始、仙居(南宋时省入光山县)、光山4县,原 殷城县先改称商城县,后废县改为商城镇,并入固始县;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光州隶淮南西路;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改为光山军,不久又属光州,领属依故。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为避金太子光瑛讳,改光州为蒋州,未几即复,定城均为州郡治;宁宗时建州为两城,南城为县治、北城为州治;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兵乱,光州徙治 金刚台。

元代,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复迁定城,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讨司,十二年光州属 黄蕲州宣慰司,二十三年划归 淮西道宣慰司,三十年光州改属 汝宁府,领定城、光山、固始3县。

明代,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省定城入州,原定城县省去,以州代县,光州管实土;二年降息州为息县,属光州;四年光州改属中部临濠府,十三年仍属汝宁府,州领三县:固始、光山、息县。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析固始置 商城,隶光州,光州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

清代,初期光州领属沿袭明治,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 直隶州,直隶河南布政使司,仍领光山、固始、息县、商城4县。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州设县, 光州更名潢川。光州下辖光山县(今光山县、新县),固始县,商城县,息县(今息县、淮滨县大部)。民国17年(公元1928年),为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区治所,辖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信阳、罗山、正阳八县;民国21年(公元1932年),为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信阳、罗山、 经扶县(今新县)8县。 潢川记忆 (10张)

1949年1月31日 潢川解放。5月设 潢川专区,辖潢川、 光山、 固始、商城、 息县、罗山、 新县、淮滨办事处。

1952年10月,潢川专区及其辖县并入 信阳专区。2005年,列为省扩权县。2009年,列为第三批省直管县。

2010年,信阳市成立了常务副市长领衔的“ 潢光一体化”领导小组,指导两县一体化进程。 信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潢川作为副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潢川、光山两县一体化发展,构建市域副中心城市,支持撤县改市工作。

2019年5月9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潢川县辖4个街道、9个镇、8个乡及1个国营农场: 春申街道、 定城街道、 弋阳街道、 老城街道, 双柳树镇、 伞陂镇、 卜塔集镇、 仁和镇、 傅店镇*、 踅孜镇、 桃林铺镇、 黄寺岗镇、 江家集镇、 传流店乡、 魏岗乡、 张集乡、 来龙乡、 隆古乡、 谈店乡、 上油岗乡、 白店乡、 黄湖农场。 (注*: 国家重点镇 )

各街道、镇、乡辖22个社区、250个行政村,其中社区有:西关、文庙、机场新区、春申、五里、奚店、中信、天驹、潢纺,中山、小东关、新园、先锋、新生,中大、南海、大巷、爱国,东关、建国,双柳街,踅孜街。

2005年,潢川县撤销城关镇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城关镇,分设春申、定城、老城、弋阳四个街道;

撤销 小吕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谈店乡管辖,谈店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 彭家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白店乡管辖,白店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 牛岗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魏岗乡管辖,魏岗乡政府驻地不变。

2011年,城区实施“村改居”,其中弋阳街道撤销建国村,设建国社区 ;春申街道撤销五里村,设五里社区;产业集聚区撤销奚店村,设奚店社区;老城街道撤销爱国村,设爱国社区;定城街道撤销先锋村,设先锋社区。 2013年,春申街道增设中信、天驹社区 ;定城街道增设新生社区 。 2014年,春申街道增设潢纺社区 。

注:人口统计时间为2014年末

潢川县位于 河南省东南部, 信阳市中部,西起 光山县,南接 光山县、 商城县,东连 固始县,北隔 淮河与 息县、 淮滨县相望。

潢川南依 大别山,北临 淮河;地处鄂、豫、皖三省连接的中心地带,东经114°53′~115°21′,北纬31°52′~32°22′之间,总面积1638平方公里。 其中,城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

境域东西最大距离44.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3.0公里,总面积163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16平方公里,占86.5%,水域面积222平方公里,占13.5%。

潢川县地处 大别山侧洪积扇向 淮北平原过渡地带,属合肥-潢川盆地 ,地貌为剥蚀侵蚀类型,地势南高北低,略向东北倾斜。地形分为南部低山丘陵(面积占11.4%)、中北部垄岗(面积占65.7%)、沿河平原(面积占22.9%)地貌,属剥蚀侵蚀类型。

境内自西向东依次纵列排列着淮凤岗、 七里岗、黄寺岗三条带状垄岗, 寨河、 潢河、 白露河、春河四条河流相间分布,淮河沿境北东流。地形差异、地貌不同。其中,低山地貌主要分布在与商城县交接的晏岗一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1%。一般海拔90米以上,最高峰薄岭海拔330米,相对高度230米。丘陵地貌大都分布在江家集、双柳树、仁和、白店等乡镇,地处低山地貌北侧,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1%。垄岗地貌集中于县境中北部的淮凤岗、七里岗、黄寺岗之间,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2.6%。平原地貌全部分布在潢河、白露河、春河、寨河、淮河5条河流沿岸,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9.6%。浅洼地貌零星片状分布在魏岗和来龙两乡垄岗东坡与河谷平原交接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7%。

潢川属于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江淮小气候区,

春季骤冷骤热,常有低温连阴雨,春雨绵绵不断,降雨天数在四季中是最长;夏季初期易旱,中期常暴雨成灾,降水量在四季中最多;秋季气温陡降,深秋旱涝不定;冬季不甚寒冷,雨水明显减少。

年平均气温15.7℃。1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6℃;7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40℃。年无霜期平均239天,最长达268天,最短为207天。年平均日照1914.9小时,年总辐射量111.2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1043.4毫米,平均降水日112.5天,最多年份149天,最少年份84天;降水集中在每年的5~8月,7月最多。

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共有三个土类、7个亚类、17个土属、61个土种,其中 水稻土占68%, 黄棕壤土占26.4%, 潮土占5.6%。

潢川围绕构建河南省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加快推进综合枢纽和运输通道建设,着力打造以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为骨架的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以完善网络、提升互联互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谋划潢光一体快速交通道路,进一步改造提升干线公路,重点推进G106线、312国道改线工程,多条县道升级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外缘内环通道工程,基本形成与城乡一体化要求相适应的公路网络体系。加快客运场站建设,完成全县22个乡镇客运站建设,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等级配套、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站运一体的场站格局。完成G106线城关段改线工程。

潢川县有 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及规划中的 衡潢铁路、G40沪陕高速公路、G312国道、G106国道。

潢川是河南省7个重要铁路枢纽中唯一的县。 宁西铁路、 京九铁路与规划中的衡潢铁路交汇于此,为潢川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基础。

潢川站位于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大道,现为 武汉铁路局 麻城车务段下辖的国家二等综合车站; 潢川北站位于定城街道辖区,现为宁西铁路四等区间站;江集站位于江家集镇域,现为宁西铁路五等区间站;

河南省已规划濮阳至潢川铁路,即衡潢铁路濮潢段;线路途经潢川站。

G312国道、G106国道、G40沪陕高速公路

潢川汽车站:位于定城街道内环东路138号,占地面积45亩,按照一级客运站标准建设,日发班次600余个,进站车辆400多部,日发送旅客6000多人次。有发往河南、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份共131个城市的1107条长途线路。

潢川火车站客运站:又名弋阳汽车站、潢开汽车站,位于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弋阳街道)广场大道,有发往豫南九县及周边乡镇班车。

潢川新汽车站:位于春申街道三环路新塘一带,尚在规划中。

原潢川机场位于潢川县城西北部,建于1952年前后,由于中原战区的军事需求,国民革命军和旧军阀在潢川修建了临时小型机场。 机场区域现属春申街道机场新区。

2011年,信阳市将“潢川民用机场项目推介”纳入该市十二五规划。 2012年,河南省“十二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豫政〔2012〕109号)已将潢川支线机场项目“纳入全省民航建设重点工程。

潢川机场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潢川机场预选场址有三个,分别是隆古乡吴庄村、白店乡陈楼村和桃林镇杜寨村。 该机场战略定位是省内支线机场,为鄂豫皖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机场等级为4C级。

潢川县城:上世纪90年代,因京九铁路潢川站的通车运营,潢川城区开设了两条公交线路,其中1路车由汽车站开往火车站,途经内环东路、新潢桥、弋阳路、车站北路、广场大道;2路车由方店开往何店,后又延长至余店开往何店,途径航空北路、内环东路、跃进路、春申路、工业大道、华英大道。2014年,潢川县在保留1、2路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开通了跃进路-内环路循环线路、航空路线路两条免费临时公交线路。2015年,潢川公交重新规划修订为5条城区公交线路。

光山县城:2014年,光山县城开通两条试运营循环公交线路;2015年“五一”期间再开通两路城区公交线路,逐步实现城区公交“全覆盖”。

潢光城际公交:根据《信阳市潢光一体化概念规划》要求,潢川、光山两城之间应尽早开通城际公交线路,促进潢川、光山城区的快速衔接。因潢光路(008县道)仍处于招

标扩建阶段,两城公共交通仍以县际客运为主,由位于潢川城内环东路的潢川汽车站至位于光山城弦山北路的光山汽车北站,途径傅店、寨河、十里镇。

光州通:2015年9月10日,潢川惠通城市公交公司正式推出4类公交智能IC卡服务,开启潢川公交智能时代新篇章。首阶段,智能公交卡覆盖2、3、4、4A、5路等5条公交线路。

潢川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农林牧副渔业蓬勃发展,鳖、鸭、花、猪、渔等特色农业享誉全国。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潢川 “中国优质糯米之乡”称号。潢川是全国优质糯稻产区之一,糯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年产量近2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省县级前三位。年加工工业用糯米粉4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0%。潢川《汤圆用水磨白糯米粉全国行业标准》成为全国统一适用的标准。

潢川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立足农业做强工业是潢川激活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全县食品工业企业发展到近6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8家,占全县规模工业的57%,成为潢川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农户8.3万多户,从业人员达24.9万人。初步形成了畜禽、水产、粮油、糯米粉、饮品五大食品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的格局,拥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研究所,2个产品研发中心,企业创新能力居河南省前列,华英和黄国产品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

潢川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丰裕,四季分明,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红麻、水产、畜禽、花卉、茶叶等。特色农业甲鱼年产35万公斤,有“甲鱼王国”之称;樱桃谷鸭养殖量达2400万只,居世界第—;花卉面积5万多亩,有200多个属类,是全国花木示范基地县和国家授牌的“ 花木之乡”。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有鸭、花、鳖、猪、羽毛、水产和优质粮油等,素有" 鱼米之乡"之美称。

潢川是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全省畜牧重点县、全省渔业重点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生猪出口基地县、全省26个推进城镇化重点县(市)和首批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全省35个扩权县(市)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发展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中等城市的6个县(市)之一。

潢川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脊椎动物4类30目29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分别是 红腹锦鸡、 鹈鹕、 天鹅、 红脚隼、 黄爪隼、 红隼、 燕隼、 水獭、 黄嘴白鹭、 鸳鸯、 白冠长尾雉、 鸦鹃、 虎纹蛙;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另有非脊椎动物多种,仅适于药用的有3类6纲47科65种,主要农作物害虫天敌2纲8目18科103种。

境内有高等植物284科1959种,另有低等植物多种,仅适于药用的就有4类17科27种。

潢川特色产业闻名遐迩,是中国花木生产基地,花卉种植面积达18万亩,卜塔集镇被命名为“ 中国花木之乡”; 华英集团被誉称为“中国鸭王”,年生产加工樱桃谷鸭7000万只,产品畅销韩、日、中东、俄罗斯和 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华鳖为正宗原产地,年产生态中华鳖36万公斤,被誉为“甲鱼王国”。

水资源年均总量73.4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占7.9%、地下水占1.3%、过境水占87.9%。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有 淮河、 潢河、 白露河、紫泥河、春河、 寨河,河道总长210公里;境内最大河流为潢河,发源于新县万支山,由卜塔集马湖村入境,至西南向东北贯穿卜塔集、城区、魏岗、来龙、谈店、上油岗、踅孜,至两河口入淮河,境内河道长52公里,流域面积557.4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2亿立方米。

魅力潢川 (8张) 潢川2017年末总人口88万人,常住人口66.2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869人,出生率11.87 ‰;死亡人口3825人,死亡率5.77‰;全年自然增长人口40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1‰;城镇化率达47.1%,比“十一五”末提高了8个百分点。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9.5%;另有回、壮、苗、满等19个少数民族,占0.5%,其中,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8%。

潢川被国务院大别山扶贫规划列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2018年,潢川生产总值达268.2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6:33.9:46.5,二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80%,经济结构实现了质的飞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3亿元,增长15.6%,迈上了年净增超亿元的大台阶,其中税收收入4.9亿元,增长21.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3.3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78元,增长8.5%,居各县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8元,增长9.5%,居各县第1位。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1.6亿元,贷款余额258.2亿元,存贷比高达102.6%。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成立五大项目组团建设指挥部,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36个。2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实施淮河航运潢川段疏浚工程,谋划启动火车站改造,扎实开展京九高铁、宁西高铁前期工作,潢川机场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调规项目。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3家,其中工业企业14家。

工业转型步伐加快。两大产业集聚区不断融合,建成区面积13.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55家,主营业务收入达240亿元。潢川开发区连续两年在全省考核中排名靠前,荣获全省商务工作先进单位;县产业集聚区创建成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商标品牌培育基地。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建高标准粮田2.5万亩,粮食总产量69.6万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获省“红旗渠”精神杯。小龙虾、花木、糯米粉、华英鸭、生猪、茶等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再次被评为中国茶业百强县。

2006年2月,信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潢川城区向西南发展,光山城区向东北发展,两城区连片建设成豫东南新的地区性中心城市,该新城市按我市次中心城市的定位规划为中等城市”。此是为“潢光一体化”的首次提出。

2009年2月,信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潢光一体化’进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潢光一体化”正式列入信阳社会经济发展大战略。

2010年6月,信阳市政府设立“潢光一体化”规划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时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信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2010年11月,信阳市在潢川召开潢光一体化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以“复合城区”为核心理念,通过区域“规划统筹、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提高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城际开放能力。

2012年2月,信阳市正式启动组团发展规划编制,提出年底前完成“潢光一体化”组团式空间发展规划方案。同年10月,《信阳市潢光一体化概念规划》获由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ILIA)主办的2012第二届艾景奖国际景观规划专业组设计金奖。

新城市定位为豫东南、皖西、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讯枢纽城市,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生态宜居复合型城市。

新城市包括五个城区组团:潢川城区、光山县城、光源新城(潢光新城)、傅店工业区、龙埂水库风景旅游区,其中,光源新城(潢光新城)为主中心、潢川、光山城区为副中心。

国家 大别山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并进入国家战略研究层面。成功申报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潢川民用机场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着力建设“大别山片区中心城市”。潢川位于豫鄂皖三省交界处,具有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依托“一河”(潢河)治理开发、“两路”建设提升(京九大道、工业大道),推进“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老城区、黄国故城旅游区、万亩花木生态区)联动融合发展。推进“潢光一体化”,沿京九大道往南、潢河往上游,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充分彰显水城花乡城市个性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谋划大项目,实施大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彰显水城花乡城市个性特色,打造潢川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着眼交通一体、产业同构、资源共享、功能集合,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加快推进我县与光山县组团式、一体式发展。积极申报撤县设市,重塑历史 光州的区域地位和城市风采,成为引领大别山扶贫片区的领头羊城市。

着力打造 特色产业基地。潢川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持续放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企业和品牌影响力增强,基地发展效果凸显:华英集团已成为全省百强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樱桃谷鸭养殖加工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鸭肉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禽肉产品出口基地”;明业食品荣获省“百高”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称号;黄国粮业牵头成立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永江羽毛进入全国文化产业500强企业;华英鸭业、黄国裕丰米业、盛世莱新花木三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受到省政府命名表彰;潢川贡面、潢川甲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保持现有良好势头和发展优势,稳步提高粮食产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围绕糯米粉、花木、樱桃谷鸭、生猪、食用菌、水产品等六大产业集群,把肉制品综合加工、优质粮油精深加工、医药医疗器械制品、羽绒羽饰等产业培育成上规模、具特色、有品牌的区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业,巩固发展全省食品工业县的优势地位。

着力构建“区域有影响力的现代交通、商贸物流、电力能源枢纽” ‘衡潢’铁路、潢川花埠口踅孜港区、热电联产项目进入论证,潢川县的交通、商贸物流、电力能源三大枢纽地位更加凸显。积极谋划推动高铁、支线机场、能源等现代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建设,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功能。立足区位交通、产业支撑、央企落户等优势,构建仓储配送和商贸流通两大平台,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枢纽中心、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和大型物流企业培育三大工程,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打造鄂豫皖三省交界综合交通、商贸物流、电力能源枢纽。

和谐宜居地。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绿色发展,培育低碳经济,在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基础上,持续促进生态与发展的有机结合,生态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和谐、生态、宜居城市。

潢光一体化规划统筹潢光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潢川产业集聚区、 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光山(官渡河)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做好王岗高科技示范园、十里纺织工业园、食品工业集聚区等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食品加工、花卉产业、特色养殖等产业,逐步实现两县的产业对接。

食品加工区:位于潢川产业集聚区内,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畜禽加工、水产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配套发展电子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形成链条相对完善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潢川贡面 (6张)

现代物流区:位于潢川经济开发区内,总面积5.9平方公里。以火车站物流园区、民营工业园与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粮油加工、仓储、石油、粮食、建材、物流配送等产业,形成现代物流集聚区。在集聚区北部辅助发展粮油加工、绿色饮料、新型建材等工业。

中心商务商业区:位于潢川县城中心,包括城南区和城北区两部分,主要为城市的行政办公、居住、商务商业区,重点发展商贸、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医疗、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

文化休闲旅游区:从京九大道到潢川站高速路口两侧为重点,以卜塔集、白店为主的南部地区,充分挖掘人文、山水和花木等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文化休闲娱乐设施,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观光、餐饮、娱乐等休闲业,形成花木生产、交易和休闲娱乐集聚区。

现代高效农业区:县城区东部和北部的广大乡镇,形成现代高效农业区,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优质小麦、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花木等现代高效农业。

张集羽饰工业园区:以张集乡张集村为中心,利用3-5年时间规划建设羽饰产业园,积极开发羽毛加工业及丝线、模具、粘胶、包装等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建成全国最大的羽毛工艺品加工基地。

潢川按照“生态乡村、和谐潢川、文化祖地”的整体开发思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接待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和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着力打造为豫东南区域性文化休闲胜地。

潢川古迹有:隆古乡的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黄国故城遗址和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张集乡的霸王台,望河楼藏有唐画家 吴道子墨迹石刻观音像、书画家虞州南亲笔“攀龙附凤”碑刻等。革命纪念地有成立于1926年的中共潢川特别支部旧址,1928年中共豫东南特委旧址,1931年潢川苏维埃政府旧址,团中央干校旧址等。

光州古城 弋阳古镇 黄国故城遗址 三义观、 铁旗杆
小南海文化旅游区 黄湖农场人文生态区 望河楼 熊翀墓
春申君衣冠冢 双柳洪山寨旅游区 傅店·里棚·陈大寨旅游观光园 中共豫东南特委旧址
中共潢川特别支部旧址 潢川苏维埃政府旧址 黄湖 胡耀邦故居、团干校旧址 弋阳 奶奶庙( 魏敬夫人庙)
将军庙 广济王祠  威惠庙(弋阳三公庙) 光黄古道(汉潢古道)

推进黄国故城文化旅游区提升项目。

以南海湖公园建设为突破,加快弋阳古镇保护开发。

整合干校文化资源,建设黄湖农场团中央“五·七干校”纪念馆。

加快开发洪山寨连片旅游景区。支持付店镇创建成为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据《竹书记年》文献载,黄国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为夏启所封,历经夏、商、周三代王朝。春秋时期,楚国称霸,黄国不服,借地域优势,近与江、道、柏、弦乃至随国结盟,远与齐、宋、郑、卫、鲁等修好,曾一度与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存在一千四百余年。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隆古乡境内,遗址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椐考古专家考证,黄国故城最迟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规模。城呈长方形,周长6720米,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现存城墙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墙高处为7—8米,低处为4—5米,基宽59米,上宽10—25米,如今尚存三处城门豁口,其墙之厚、路之阔、基之固,均可见当年之巍峨。如今在故城遗址内,仍遍布着陶片、瓦当和多处青铜器作坊遗址,从这里曾铸造出许多精美作品,仅在潢川、光山等当年黄国疆域内出土的黄国青铜器就有800余件,其中有铭文的为38件,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黄太子伯克盘、黄父盘、黄君簋、叔单鼎4件青铜器,均出土于潢川,被郭沫若收录入其所著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197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潢川李老店磨盘山收集到一批青铜器,其中的铜镭肩部有“黄孙须子亚伯”铭文。铭文中所提“黄孙”就是黄国贵族;“须子”即须颈子,是亚伯臣的称号,由此又证明黄国在潢川。

如今,潢川已制订出创建豫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规划,修复开发黄国故城亦被列为全县“三重”工作之中,已聘请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规划出黄国故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黄氏创业园区,并绘制出黄氏祖庙效果图。届时,黄国故都将成为一个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城市。黄国故地时刻惦念着远在异地他乡的黄姓儿女,正张开双臂,随时迎接黄姓宗亲来祖地“寻根问祖、认根联谊、扎根创业”,共建祖地光州的美好未来。

潢川是中华黄姓的发源地。 春申君 黄歇故里。

追根溯源,自有 黄国,方形成“以国为氏”的黄姓。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篡》云:“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宋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载:“黄氏蠃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北宋江夏黄氏族谱序中亦称:“考我黄氏,始于神农、黄帝、少昊、颛顼高阳氏曾孙陆终之后有南陆公,兄弟三人,公居其二,食邑于黄,遂因地而赐姓焉,黄地在光州十二里,有黄城。” 北京、 湖南、 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专著以及出自 广东、 福建、 河南等地的黄氏族谱,均有类似的记载。大量史实证明,黄姓源于黄国,根在 光州。黄氏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沧桑,几度兴衰,不断繁衍壮大,逐渐形成黄姓望族。

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灭后,国亡家破的黄国臣民,纷纷离乡背井,但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仍是以国为姓,其中大部分流散到当时的楚国腹地,于是就有了因黄氏迁居而得名的 黄冈、 黄陂、 黄安、 黄石、 黄梅等地。还有一部分被“浮诸江南,以实海滨”于是就形成了南方诸多黄氏家族和黄洞蛮壮族的黄姓。

楚灭黄三百年后,在黄国故址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黄姓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 黄歇。宋代邓世明所著《 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载:“黄为楚灭后,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后。”这位留居黄国故址遗民的后代,为复兴黄氏家族,委身仕楚,为相二十五载,政绩卓著,赐以淮北十二县,成为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从而给黄氏家族带来了第一次中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黄歇在宫廷内讧中遇害,其子孙受株连而被迫流散各地,致使黄氏家族再度中衰。但黄氏家族并没未因此而沉沦,他们分别与原来流散各地的黄氏族人汇合,顽强奋进,不仅渡过了危难,且先后在许多地方形成了望族。据有关史料和姓氏通书证实,黄歇长子 黄尚一支,形成了后来的 淮阳黄氏和 江夏黄氏;次子黄俊一支,形成了后来中原 阳夏黄氏;五子黄堂一支,形成了后来的 东吴黄氏。继之而起的 金华、 邵武黄氏望族,皆是江夏黄氏繁衍的分支,如今在海外的黄氏族人,大多是从上述各地先后南迁的。纵观黄姓的播迁过程,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即由黄国——黄歇,发展至淮阳、江夏黄氏,进而播衍出金华、邵武等黄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后播迁出海外异域黄姓,他们源出一脉,同根同祖。

历朝累代,黄姓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对中原文化向南传播及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都起过重要作用。继黄歇之后,西汉著名丞相 黄霸被誉称为当朝第一循吏;东汉黄香以孝道楷模而流芳千古;后唐黄峭山教子有方且颇具开拓精神,带来了邵武黄族的繁荣;北宋的大书法家、大诗人 黄庭坚,元代的女纺织家 黄道婆,近代的民国第二开国元勋 黄兴等等,其名臣名人之多,枚不胜举。如今,黄姓儿女更是遍布海内外,其中许多佼佼者活跃于国际国内的社会舞台,分别在政界、侨界、商界、文化界、外交界、金融界崭露头角,他们的事业举世瞩目,他们的名字四海传扬,充分显示了黄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和勃勃生机。

光州古城,一水隔两城, 黄国— 弋阳— 光州— 潢川,一脉相承。 光州古城在两千多年前已形成。从西汉初年到盛唐设州,经历近千年的建设,已颇具规模。这里不但保留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黄国故城遗址;还保存有始建于西汉初年的弋阳古镇。弋阳古镇是目前中原地区特别是信阳市范围内比较少有的保存相对完整的古街古城社区。这里不但历史悠久,也是英雄辈出之地,更是“莫道楚乡风物陋,文章屈宋到如今”的人文荟萃之地。

潢水把 光州古城分作“吕”字形南北二城,沿河绿地,北岸中央依河而立的是一幢三层的老式楼阁,青砖红瓦,弧窗拱门,前后各有小亭配楼映衬,潇潇雾雨中很是儒雅文气的样子。及至近旁,果见“汲古”、“崇文”等额匾题字,再望过河上弃用的旧断桥,苔痕黛绿,流水清涟,让人颇觉嗅到了些许北春申南弋阳之光州古城的韵致。

光州为 浮光陈氏起源地,光州之子陈元光开漳教化成圣王。1300多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陈元光带走的87姓光州儿女,其后人已经遍布闽台和世界各地。祖地“光州”已成为人们心中特有的符号和共同的记忆,光州(今潢川)有 陈元光故居、 广济王祠、 威惠庙( 弋阳三公庙)、 将军庙、龙湖、 弋阳 奶奶庙等遗址。

潢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悠久的历史进程,孕育了独特的潢川民间文化。勤劳而智慧的潢川人民,在劳动之余,以歌以舞,以戏以剧,歌颂着风调雨顺的丰年,抒发着美好生活的情怀,从而也传承和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潢川民间戏剧独树一帜;民间音乐浩如烟海;民间曲艺各俱特色;民间舞蹈绚丽多彩;民间工艺种类繁多;民间故事妙趣横生。

潢川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 3481个。其中语言文字类共搜集五百余条,民间文学305项,民间美术7项,民间音乐36项,民间舞蹈22项,传统戏曲48项,曲艺10项,传统手工技艺4项,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65项,民间习俗66项,民间信仰15项,民间知识2381条,传统医药14项,其它8项。

潢川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潢川民间舞蹈“ 火淋子”和民间音乐“ 十八番”已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会唱民歌会跳民间舞蹈的人几乎每个村民组都有。逢年过节,家有喜事都会听到看到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但是会唱民歌和会跳民间舞蹈的艺人大都四十岁以上,亟待发展新生力量传承下去。而象山歌、夯歌、秧歌、车水歌现基本上无人演唱了。

潢川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嗨子戏”和“皮影子戏”是潢川人民最喜爱的戏曲。 潢川皮影戏已经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城乡还活跃着十几支嗨子戏和皮影戏的演出队,但是受经济和其他文艺形式的影响,前景也不是十分乐观。

光州大鼓又称光州大鼓书、说书,是潢川县的汉族说唱艺术。演唱者一手击鼓,一手击钢镰,有说有唱历史悠久,大鼓的鼻祖弟子传到光山就叫光山大鼓。大鼓艺人全靠说和唱表述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素有“单凭一张嘴吸上千百人”之说。光山大鼓艺人自编自唱新书《王二嫂赶集》、《肖志叔翻身》,但总的还是以说古书为主。

光州渔鼓,这种流行于 光州(今潢川)古老的曲艺品种,渔鼓扇纸人戏,亦名“提丝人子”,是配合渔鼓而表演的曲艺形式,由二人表演,一人坐唱敲击渔鼓筒板,另一人操纵纸人,手持扇子,边表演边演唱。主要曲目为《韩湘子度林英》。

光州(现潢川县)系豫南重镇,是豫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每逢节日,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仅就 光州灯会玩灯而论,其数目之多,花样之美,技艺之精,令人赞不绝口,几乎达到家家张灯,户户结彩。有一种大型“台阁灯”,只是在光州方能见到,外省、市、县、乡从未目睹,也未耳闻。

明代温纯作有《浮光八咏》,清顺治《光州志》收录有王世崧的《浮光十景》。

1982年7月在原文庙遗址发现《光州十景》石刻一块由县文化馆收藏。宽88厘米,长30厘米,厚12厘米,为青石雕刻。书写工整,刀工秀丽。光州十景即弋山西峙、 淮水东环、七里清泉、五龙乔阜、萧山故庙、霸王荒台、 伯伦石冢、 春申遗宅、聚仙邃阁、文笔层峦。每景有七律诗1首。诗为光州训导何兆渤据志书所载名胜的咏景之作。“十景”多洇沉不彰,但尚可诗中见画,窥见当时光州名胜古景的概貌。

《光州十景》与《浮光十景》的景点选取是一致的,“浮光”即是“光州”代名词,说明光州十景在明末已经定型。

潢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蕴藏丰富。潢川方言形象恢谐,通俗易懂。潢川话,实际上是江淮音韵加上南方方言。潢川人讲话借助鼻腔共鸣,音的位置靠前而偏高,没有翘舌音,但有儿话音,听起来像唱歌一样,乖、巧、趣、柔加上“短平快”是潢川话的显著特点。其实潢川话就是豫南地区的“吴侬软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普通话的普及年轻一代已有些方言词汇已弃之不用了。

光州历史悠久,历史上一直是州、郡、署所在地,小南海是光州宗教场所。 佛教于唐末宋初传入光州,明、清为发展鼎时期。在当时州治的十多座寺庙中,观音庙会在南海观音禅寺。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相传是观音出生、出家、得道的日期,每年此时佛教信众云集南海观音禅寺,方圆百里的香客赶来光州城朝拜,形成小南海观音庙会。

光黄古道是古时由 光州(今河南 潢川)至 黄州(今湖北 黄冈)的官道。如今已少有人行走,几乎埋没在了荆棘丛中。大名鼎鼎的诗人 杜牧、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职都曾走过这条古驿道。

从饮食上讲,在潢川不仅有北方的饮食风格,更主要的是南方特有的饮食文化。胡辣汤、水煎包有之,米酒、糍粑、碗儿糕、粉皮等等更是不胜枚举。 潢川特有的食品有 光州贡面、 三股油条、 高桩馍、 潢川粉皮、 绿豆丸子、 绿豆糍粑、 神仙饺、 碗儿糕、 黄岗鱼汤,等等。

基础设施条件好,功能齐全。有11万伏、22万伏两个中心变电站和日供水8万吨水厂。中等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6万人。至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信阳东500千伏输变电站(魏岗)建成运行,宁西铁路复线潢川段在全市率先建成运行,106国道潢川城区段改线开工建设。城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新建了京九大道、工业大道、中轴大道、金穗路,打通了定城路、宁西中路,提升改造了跃进路、迎宾路、建设路、文化路、草湖路等,实施了潢河二期、三期治理,开工建设了“引泼入潢”城市供水工程。

学前教育。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多渠道加大投入。

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合理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适度增设城区中小学。完善农村初中寄宿制,实现农村小学中心校寄宿制,加快农村初中和小学中心校教师周转房建设。

普通高中教育。扩大办学规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省级示范性高中有:潢川高中、潢川第一中学。

职业教育。完成职业中专学生宿舍及实习基地建设。
  

特殊教育。加大对特殊教育投入的力度,对现有特殊学校选址迁出重建,扩大办学规模,使全县适龄残疾儿童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继续教育 和适时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对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进行恢复性重建和修缮,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电大、职业技术培训网络、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平台,对从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积极推动潢川幼师升级为 高等幼儿师范教育专科

潢川职业技术学院(筹)整合潢川幼儿师范学校,信阳工业学校,潢川一、二职业高中(中专),招商引资10000万元,国家投资5000万元。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医院的龙头作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使县级医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水平,城市社区建立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力推进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转变,鼓励民营资本兴办上规模的非营利性医院。

全面落实新农合。加强基金管理,建立风险调剂金制度,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方便异地参合人员就医。

深入实施“科教兴潢”战略,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集聚区研发平台为载体,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机制,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

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服务优势产业,依托骨干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十二五”期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推广科技新成果100项以上;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建立省级大米、糯米粉及其制品检验站(实验室),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60项。切实提高县级财政公共科技投入比重,力求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增幅高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创新专项资金支持。

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加强各级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加快科技示范园、中试基地、花卉劳务培训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发展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40个,培训农民25万人次。逐步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科技特派员创业基金。鼓励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和民间专业技术学会发展,引导农业、经济等各行业专家到农村实地指导,为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农业增产增效、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重点实施企业创新主体示范工程、星火富民工程和知识产权战略,“十二五”期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12%以上,企业专利申请比例提高到30%以上。

黄歇:战国时期楚国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著名政治家。与魏国 信陵君 魏无忌、 赵国 平原君 赵胜、齐国 孟尝君田文并称为“ 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 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 淮北地12县。

陈元光:唐代光州 弋阳人,乾隆《光州志·忠义列传·陈元光》载:“陈元光,字廷炬,弋阳人,生于显庆二年二月十六日”。此载符合《唐书·地理志》。陈元光,初唐弋阳人,弋阳(郡)即光州。曾率5000弟子开发闽南,把中原文明传播到福建、台湾等地,被历代皇帝追封为“ 豹韬 镇国大将军”、“灵著顺应 昭烈广济王”、“昭烈候”,后被 乾隆皇帝封为“ 开漳圣王”。

陈烨:明 万历任光州知州,陈元光36世孙。作为地方长官,他欣然应邀给万历四年新版《光州志》写序道:“烨之先世元光,光人也,唐时随父政领兵戍闽,因家焉。今(烨)来守是邦,则视邦之士夫子弟,皆其乡人也,敢敬与在位执事及乡先生子弟共勖诸。”陈烨在光州知府任上,勤政惠民,政绩卓著,深受士民爱戴,所以州人张袭贤作《陈公条鞭德政记》一文,盛赞陈元光36世孙陈烨为光州人民请命,善政爱民。陈烨治州政声卓著,以致于州人缅怀起其先祖广济王陈元光,便筹资鸠工在文庙之东侧兴建 广济王祠,祭祀陈元光。陈烨去世后,州人把他奉入该祠配祀,之后又奉祀于名宦祠中。

刘伶:光州醪酒醉刘伶。羡君好饮变常经,谁向坟头奠醁醽。天地有情长许醉,山川改面莫须醒。竹林夜月鸟啼遍,淮上秋烟暮雨零。荷锸苦心人未识,临风凭吊看云停。这首诗的题目是《伯伦古冢》,出自清朝光州训导何兆渤(字扶鲸,洛阳人)手笔,是何兆渤在清雍正年间任光州训导时写下的《光州十景》10首组诗之一。诗中所咏之人即“竹林七贤”之一刘伶,而刘伶墓就在今潢川县牛岗胡围子村。

嵇绍:唐杜佑撰《通典》卷一八一“州郡十一”载:“光州今理定城县……魏分置弋阳郡,晋、齐皆因之……定城,春秋黄国也。汉有弋阳县,故城在今县西。”由此可见,嵇绍被封弋阳子,这里的弋阳就是现在的潢川。说起嵇绍,就不能不提到他的父亲嵇康。嵇康是曹操的孙女婿,“竹林七贤”之一,曾让无数后人为之倾倒,著有《养生论》、《幽愤诗》、《琴赋》、《声无哀乐论》等。

马祖常:元代人。字伯庸,光州人,元·色目人雍古族著名诗人,自 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 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 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

刘绘:明代人。字子素,(一作汝素)一字少质,光州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卒于神宗万历元年,年六十九岁。好击剑,能挽六石弓。举乡试第一,登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进士,授行人,改户科给事中,雨劾夏言。言衔之,出为重庆知府。土官争地相仇,檄谕即定。上官交荐,言再入政府,嘱言者论罢之。居家二十年,卒。绘工诗文,所著有《嵩阳集》,(《四库总目》)行于世。

刘黄裳:明代人。字玄子,光州人。七岁能摹逸少(王羲之)书。十岁寓长安,赋京都诸篇。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

懒悟法师:懒悟(1903年-1969年),俗名张绩成(一说姓李),法名晓悟,后易名懒悟,号照思、奚如,晚年又号莽张僧,河南潢川人。幼秉异慧,因卜者说其寿短,故被父母送入附近远峰庵出家为僧。能诗词,然不求工,而意境超俗,更擅长于丹青,且终生潜心研究。

苏井观:曾任中共中央军委总卫生部部长,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委员。

王实味:原名诗微,笔名实味、叔翰、实微。翻译家。曾在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任特别研究员。

◇上海市 静安区

◇湖北省武汉市 江夏区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