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汇区

川汇区 周口市川汇区 川汇区历史沿革 川汇区行政区划 川汇区地理环境 川汇区自然资源 川汇区人口民族 川汇区交通运输 川汇区政治 川汇区经济 川汇区社会事业 川汇区民俗文化 川汇区著名景点 川汇区特产 川汇区著名人物


川汇区位于河南省 周口市西南部,是周口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沙河、 颍河、 贾鲁河三川交汇,横贯区内,三河夹岸,形如鼎足,恰似武汉三镇,被称为“小武汉”。截至2010年,辖1个乡、12个街道、83个居委会、66个委员会。2013年总面积3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万,户籍人口53.28万。川汇区前身为县级周口市。原名永宁集、周家渡口、 周家口,河南四大名镇之一,已有600余年的城市发展历史。 2013年,川汇区生产总值172.05亿元,增长10.2%。辖区内的 周口关帝庙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川汇区内建立了第一个集市,名为永宁集(今西老寨)。集上设有乡里。该集归属 淮宁(今 淮阳县)与 商水两县分治。康熙初年,商水县设置24地方。川汇区境内的永宁集与周家...

详情

川汇区地名网_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资料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介绍

川汇区位于河南省 周口市西南部,是周口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沙河、 颍河、 贾鲁河三川交汇,横贯区内,三河夹岸,形如鼎足,恰似武汉三镇,被称为“小武汉”。

截至2010年,辖1个乡、12个街道、83个居委会、66个委员会。2013年总面积3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万,户籍人口53.28万。

川汇区前身为县级周口市。原名永宁集、周家渡口、 周家口,河南四大名镇之一,已有600余年的城市发展历史。 2013年,川汇区生产总值172.05亿元,增长10.2%。辖区内的 周口关帝庙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川汇区内建立了第一个集市,名为永宁集(今西老寨)。集上设有乡里。该集归属 淮宁(今 淮阳县)与 商水两县分治。

康熙初年,商水县设置24地方。川汇区境内的永宁集与周家口均是其地方之一。陈州管粮州判治所原在今淮阳县城内,康熙九年(1670年)移至周家口。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之前, 周家口地域属于 淮阳、商水两县分治。

1948年1月17日,周口市人民政府成立,归属淮阳行政专员公署管辖。

1952年6月10日,撤销周口市建制改为 周口镇,归属许昌地区 商水县管辖。

1953年11月10日恢复周口市建制,仍归许昌地区管辖。

1958年4月7日,再次撤销市建制改为周口镇建制,重归商水县管辖。

1965年6月15日,周口地区专员公署成立,署地设在周口镇。周口镇成为周口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年11月25日周口镇改为专辖镇县级建制,与商水分署办公。

1980年9月26日,国务院公布周口为县级市。

2000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川汇区,以原县级周口市的行政区域为川汇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老街。

2005年,川汇区撤销 蔬菜乡、 南郊乡、搬口乡,分别设立相应街道办事处(城东、城南、城北、搬口4个街道)。

2006年4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原商水县的李埠口乡整建制划归周口市川汇区管辖。

2011年6月13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将淮阳县许湾乡整建制划归周口市川汇区管辖。区划调整后,川汇区辖12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其中,文昌街道、搬口街道、许湾乡委托周口市 东新区管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设太昊路办事处、淮河路办事处。

2012年1月12日,川汇区太昊路办事处下辖的冯庄、柴堂两个村,整建制划入 商水县城关乡管辖。

截至2010年10月26日,川汇区辖12个街道、1个乡、83个居委会、66个村委会。其中太昊路、淮河路处位于新设立的 经济开发区内。川汇区是 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表参考资料来源:

名单 介绍
城南街道 位于周口市区西南部,办事处辖区面积30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3万,8000亩耕地。漯阜铁路、南洛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周商公路、周漯公路、环城公路穿境而过。
人和街 位于沙颍河北岸,辖区西起贾鲁河,东至大庆路,南到沙颍河,北至建设路,总面积3.6平方公里,总人口26000多人,下辖德化社区、三义社区、复兴社区、太平社区、文昌社区、韩庄社区和史滩社区等7个社区。
七一路街道 位于川汇区东南部,是周口市人民政府和军分所在地,辖区面积5.5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4.2万人,下辖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办事处先后被授予“省级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省级五好街道党工委”、“市平安建设先进办事处”、“市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金海路街道 成立于2008年2月份,位于城市西北部,面积17.5平方公里,地处城市上游,四面环水。产业发展以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和房地产开发为主,被誉为周口市的“后花园”。其前身是周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辖7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总人口26535人,耕地面积11000亩。金海路办事处主要职责是对所辖区域内的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事务等行使统一管理职能。
荷花街道 位于沙颖河南岸,川汇区西南部。东起中州路、邦杰路,西到交通路以北为西环路、交通路以南为汉阳路;南起汉阳路以东为周漯铁路、汉阳路以西为交通路,北至沙颍河。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居民12514户、47622人。下辖永光、中州、荷花、纺城、文化、阎庄、前王庄、西杨庄和前王营等9个社区;内设辖区有大小街道28条。
城北街道 位于周口市区北部,下辖邵火庙、前石店、后石店、下炉、李营、徐营、西张楼、朱楼、黄庄、李楼、马庄、张夏庄、邵寨13个行政村和后李多楼、韩庄、后彭埠口3个自然村,共有41个自然村,92个村民组,户籍人口2.6万人,耕地34970亩。周商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周淮公路、环城公路穿境而过。
陈州街回族街道 陈州街回族办事处,地处沙河南岸、城区中部,西起中州路,东至八一路,南至漯阜铁路,北邻滨河路。总面积2.34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728人,占总人口的13.5%,是城区少数民族群众主要聚居地之一。
李埠口乡 位于周口市区东郊,距东环路4公里,周项公路(238、102省道并线)、南洛高速、大广高速、漯阜铁路穿境而过,沙颖河横穿东西。全乡辖22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178个村民组,4.85万人,4.3万亩土地,乡域面积43.63平方公里,现有企业74家。
太昊路街道 因办事处办公地点在太昊路上,就此命名为太昊路办事处。 2008年4月30日成立。太昊路办事处坐落在市区的西南方,有11个居委会,居民为汉族,所辖面积为16.7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1254人,有学校13所,诊所73个小型加工作坊36个。
淮河路街道 因周口市区道路规划是以山水的走向命名的,由于淮河路办事处坐落在周口市交通路的东西走向,为此被命名为淮河路办事处。 2008年4月30日成立。 淮河路办事处坐落在市区的正东方紧临交通路,有13个居委会,居民为汉族,所辖面积为23.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8466人,有学校7所,小型加工作坊28家,诊所41个。
小桥街道 办事处以原小桥街为中心,故名。 2008年4月30日川政文[2008]48号批复,形成现小桥办事处形态。小桥办事处位于沙颖河北岸,是川汇区行政新区所在地,辖区西起贾鲁河,东至东环路,南起建设路,北至北环路,总面积8.7平方公里,总人口19000多人,下辖建西社区、高庄社区、建中社区、建东社区、周淮社区、彭埠口社区、富民社区、纬一路社区、李多楼社区九个社区,办事处现有干部职工39人,辖区党员386人,辖区内坐落有周口市农科院、周口市广播电台、周口市看守所、周口市武警中队、周口市建委、周口市公交总公司等市直单位。

川汇区

川汇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4°64′20′′~114°30′15′′、北纬33°62′56~33°35′22′′之间,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西南部。

川汇地处 黄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受外力作用,岭岗和洼地微地貌广泛发育,改变了平原地貌的单一形态。按照河南省地貌区划和等级系统划分,市内以 沙颍河为界,以北为黄河冲积平缓平原区,以南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 湖积平原区。 沙河、 颍河、 贾鲁河三川交汇,横贯区内。

川汇区土壤大致以 沙颍河为界,以南多为 砂姜黑土;以北是在 黄河历代南泛的冲积物上经过人们耕耘形成的潮土,潮土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7%以上。

川汇区地处 亚热带气候与暖 温带季风气候交界处,气候特点是:冬季低温有雨雪,夏季炎热雨集中,春旱秋雨季节短,春夏之交多于风。

川汇区历年最多风向以东北偏北为主,4—7月多吹东南至西南偏南风,以南风为主;其他月以东北偏北为主。风速平均每秒2.7—3.4米,最大每秒40米以上。全区历年降水量为689—816毫米,85%以上的降水多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夏季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为371.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0.2%,且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大雨,雨量从东南至西北呈递减趋势;冬季降雪较稀少,降雪深度平均为12厘米。

川汇区年平均气温在14.5℃—15.8℃之间。四季平均气温分别为14.5℃、26℃、15℃、1.6℃。极端最高气温达43.2℃(1966年7月19日周口镇),年平均气温变差为27℃左右,年周期变化在0℃—28℃之间。气温略有升高,在1℃—2℃之间。全市平均霜期为146天,无霜期219天。

川汇区属于淮河流域,有 沙颍河水系。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沙河发源于河南省 鲁山县西部 石人山,颍河发源于嵩山山脉的阳乾、少室诸山,两条河流在川汇区孙嘴村汇合,称沙颍河,由西向东流淌。

川汇区全年太阳辐射平均日照时数为2025—2269小时,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2.04千卡/平方厘米,其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为59千卡/平方厘米。分季度看,4—9月份的作物生长旺盛季节,正是降雨量最多、日照时数接近200小时的良好时段,

据1998年周口水文勘测局资料计算,川汇区水资源总量为29.81亿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亩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约14.88亿立方米。

截止2013年底,川汇区常住人口71万,户籍人口53.28万。 汉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0%以上,少数民族里回族最多。

川汇区交通便利, 大广高速、南洛高速、 商周高速在境内交汇,311国道横穿东西,106国道纵贯南北;川汇区至郑州 新郑机场140公里,驱车80分钟即可到达。

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宗喜

区委常委 、常务副区长:吕国平

区委常委:刘娟

副区长:康 波

副区长:王建党

副区长:沈宗祥

副区长:晋瑞英

副区长:徐 钊

区政府党组成员:沈伟

2004年,川汇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9.95亿元,比2003年增长1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亿元,比2003年增长42.5%;第二产业增加值23.02亿元,比2003年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23.55亿元,比2003年增长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比2003年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3189元,比2003年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2.9%。区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2亿元,比2003年增长34%。

2011年,川汇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8.8亿元,比2010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5亿元,比2010年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0.6亿元,比2010年增长15.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0.7亿元,比2010年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0.7亿元,增长18.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6亿元,比2010年增长2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1元,比2010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7505元,比2010年增长18.1%。

2013年,川汇区生产总值172.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2亿元,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亿元,比2012年增长16.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7%;公共财政收入3.05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610元和9611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1.6%和11.3%。

川汇区是粮、棉高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烟叶等。养殖业主要有猪、牛、羊等,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小麦、棉花、 槐山羊皮、生猪、黄牛等商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2004年,川汇区实现农业增加值3.38亿元,较2003年增长42.5%。夏粮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生产克服了禽流感、饲料涨价等不利因素,2004年实现产值6874万元,较2003年增长4%。

2013年,川汇区粮食亩产达1067斤;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后石店万亩蔬菜基地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果,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1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家,总数116家,其中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6家,川汇区被评为全市农民合作社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川汇区区属工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较2003年增长11.8%,其中区属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4亿元,较2003年增长22.8%。产销率达99.3%,较2003年增长1.3%。企业改制平稳推进,2004年完成了对3个企业的改制,对20个已改制企业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川汇区建立了以电办机械、纺织印染、食品酿造、裘皮制革为支柱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2013年,川汇区全年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83.3亿元,比2012年增长22.5%;利润总额11.5亿元,比2012年增长33.2%;产销率100%;工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比2012年增长23%。年初确定新建、续建的4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6%。其中,1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36%。省重点项目久通电缆完成投资2.4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32%。

2004年,川汇区新增民营企业52个,总数达到356个;新增个体工商户1053个,总数达到9066个;新建市场、专业村7个,总数达到40个。全年完成各项税收6118万元,较2003年增长21.8%,首次突破6000万元大关。

川汇区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各类新上、续建、竣工项目69个。总投资20亿元的大型物流中心中原国际商贸城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2.2亿元。沙北三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川南工贸城和行政新区建设稳步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启动。全年完成城市基本建设投资3.46亿元,硬化小街小巷路面1.2万平方米。本级财政收入完成8867万元,较2003年增长21.8%,超年度目标1165万元。

2004年,川汇区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协议78个,协议资金88.3亿元;合同42个,合同资金45.6亿元;实际落实项目73个,到位资金10.03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25.4%;引进外资433.36万美元,占市下达任务的216.7%。全年外贸出口达到680万美元。

2013年,川汇区第三产值增加值73.8亿元,比2012年增长8.5%,占总产值的比重达44%。

2013年,川汇区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2个,5项科技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2013年,川汇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大型体育活动6次。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枚、银牌5枚。

2013年,川汇区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均达100%。城市居民“低保”对象达到13625人。2013年,全年用于民生支出达6.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41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2013年,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全面落实,新农合参合人数达14.1万人,参合率98%,补偿参合农民医疗费用3602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4237万元,1.8万困难群众受益。发放企业养老金2.8亿元,社会化发放率100%。培训残疾人674人,为1072名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

2013年,川汇区改善办学条件,拆除学校危房500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8400平方米。

周口市文化小学 周口市新民小学 周口市颖河路小学 周口市实验小学 周口市五一路小学 周口市六一路小学
周口市七一路第一小学 周口市八一路第一小学 周口市建设路小学 周口市回民小学 周口市作坊小学 周口市榆树园小学
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 周口市第二初级中学 周口市第三初级中学 周口市第四初级中学 周口市第五初级中学 周口市第六初级中学

周家口木版年画始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周家口木版年画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灶画、文武门神等品种,还创作出《 五子登科》、《马上鞭》、《和合二仙》、《 天地全神》、《福禄寿三仙》等品种。

周口关帝庙 位于周口市川汇区,是清康熙年间由山西、陕西旅周的商人集资兴建的。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周口市人民公园 始建于1954年,1978年扩建,1982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规划面积14.56公顷,现占地面积12.6公顷,其中落花湖水域面积3.7公顷,园内种植各类花木100多种,10000多株,其中乔木4000多株,花灌木6000多株,松柏造型1500多株,盆花及盆景3000多盆,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1998年,该园在西区建动物园一所,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出动物、禽鸟200多只(头),2002年规模进一步扩大,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动物、禽鸟300多只(头)。2008年公园进一步完善。又在园内建假山一座,高40多米,园内有供游人健身的理想各种器械和儿童乐园。

黄金瓜,又名十棱黄金瓜,学术名称为 伊丽莎白厚皮甜瓜,因色泽金黄而得名为黄金瓜。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