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区

西陵区 西陵区历史沿革 西陵区行政区划 西陵区地理环境 西陵区人口 西陵区经济 西陵区社会事业 西陵区交通运输 西陵区风景名胜 西陵区特色小吃 西陵区地方特产


西陵区位于长江的 西陵峡口,地属 宜昌市,是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和旅游服务功能区,总面积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73万。西陵区辖学院、云集、西陵、西坝、葛洲坝、夜明珠、窑湾等7个街道以及西陵经济开发区和解放路步行街。西陵区 (2张) 宜昌市西陵区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 巫县。“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楚顷襄王 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 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朝,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 详情


西陵区地名网_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资料简介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介绍

西陵区位于长江的 西陵峡口,地属 宜昌市,是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和旅游服务功能区,总面积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73万。西陵区辖学院、云集、西陵、西坝、葛洲坝、夜明珠、窑湾等7个街道以及西陵经济开发区和解放路步行街。

西陵区 (2张) 宜昌市西陵区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

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 巫县。“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

楚顷襄王 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 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

秦朝,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

西汉,夷陵属荆州南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

三国,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

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

东晋,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在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

南北朝,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峡州。

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

唐朝,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

五代,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陕”为“峡”。

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

明朝,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

清朝,顺治四年(1647),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及归州、鹤峰二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四县属荆州府。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中华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

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

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

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

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

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

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

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

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1月, 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

1972年3月复为省属。

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 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

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 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

1987年4月3日,成立西陵区筹备组。同年6月2日,成立区人大、政府、政协筹备小组。6月3日,成立中共宜昌市西陵区委员会。在筹建期间,区委设有:办公室、组织人事组、宣传组、政法组;政府设有:办公室、财政科、文教卫科、民政街道科、农业科、城管科、商贸科、企业公司(含劳动人事)。11月18日,在西陵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西陵区第一届人民政府。

2002年11月12日,中共宜昌市委编委办公室同意学院街街道办事处和鼓楼街街道办事处实行整体合并,组建新的西陵区学院街街道办事处,至此,西陵区辖1个乡、1个开发区、6个街道办事处。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西陵区在其中 。

辖学院街道、云集街道、西陵街道、西坝街道、葛洲坝街道、夜明珠街道、窑湾街道等7个街道以及西陵经济开发区和解放路步行街。

西陵区 西陵区地质结构属江汉平原沉降带宜昌单斜拗陷西缘,即居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次级构造——宜昌单斜上,主要为距今1亿年前白垩纪的河流、湖泊沉积而形成的红色层状地层。地层走向为北20°至东40°,向东南方向倾斜,倾角4°至8°。在距今约7000万年时,我国大陆发生过一次被称作“燕山运动”的规模巨大的地壳运动,至此以后,宜昌市区一直处于大面积间歇性的掀斜式整体上升状态,其运动强度渐趋减弱,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无孕震构造。据1600多年的记载,地震烈度从未超过5级。国家地震局将宜昌市确定为不设防城市。即使三峡大坝修建后,发生诱发地震,其烈度也不会超过6级。

西陵区地处黄陵山与江汉平原接壤的丘陵山区,北与夷陵区接壤,南与伍家岗区相连,西与点军区隔江相望。东西(西坝——黑虎山)最大横距10.02公里;南北(下桃坪——一马路)最大纵距14.62公里。区内水域十分广泛,长江经西北向东南呈“S”型流经本区;除长江外,流经本区的还有黄柏河,境内流长3.6公里;下牢溪,境内流长3.5公里。

西陵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汇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水量1164.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2.4天,年日照总时数1100~1300小时。

宜昌水系属长江水系,西陵区水系为长江一级短支流,周家冲、猫儿冲和黄柏河、沙河为二级短支流,梅子垭为源头,常年水位44.35米。全区有小(二)型水库3座(石板水库、猫儿冲水库、焦家湾水库),数百口堰塘,总蓄水能力80万立方米,承担着全区万亩农田灌溉任务。

西陵区窑湾乡土壤分为紫色土、石灰土、黄棕壤、黄壤、水稻土及潮土6个土类。

2004年末总人口402912人,出生人口2551人,出生率6.33‰;死亡人口973人,死亡率2.41‰;人口自然增长率3.92‰,同比下降2.31‰;计划生育率99.88%。2005年末总人口372748人(户籍数,不含东山开发区),其中城市人口365986人,农村人口6762人,出生人口6.63‰;死亡人口1644人,死亡率4.41‰,人口自然增长率2.22‰。2006年末总人口45.9万人(公安户籍人口,含宜昌开发区),出生人口2594人,出生率5.65‰;死亡人口1786人,死亡率3.89‰;人口自然增长率1.76‰。

2004年在总人口中,男性23.68万人,女性21.4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5%、47.5%。2005年男性195771人,女性176977人,分别占人口的52.52%、47.48%。2006年男性245983人,女性213017人,分别占人口的53.59%、46.41%。

2004年,西陵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2亿元(不含三峡、葛洲坝电厂和宜昌开发区),同比增长12.8%。全口径财政收入5.19亿元(不含三峡、葛洲坝电厂、宜昌开发区和市独享的六个行业税收)。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45万元。从辖区一、二、三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0.27亿元,第二产业20.66亿元,第三产业30.27亿元,比例为0.53:40.35:59.12。

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电力生产)182亿元,是2006年的2.2倍;财政总收入15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9亿元,是2006年的3.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是2006年的2.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外贸出口2.23亿美元,是2006年的2.9倍;直接利用外商投资2830万美元,是2006年的1.4倍。

2004年西陵区农业主要是以优质精品柑桔园、石板花卉苗木园、农家乐项目等为主要形式的观光休闲农业。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4301元,同比增长5.6%。全区过一百万元以上的花木生产企业6家,现已成为宜昌市鲜花、盆景、苗木、观赏植物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

2010年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21万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农业产值3760万元,增长11.7%;林业产值59万元,增长13.5%;牧业产值2533万元,下降20.4%;渔业产值619万元,增长1.62倍;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0万元,与同期持平。实有耕地面积113.13公顷。粮食产量364吨,油料产量0.9吨,蔬菜产量8542吨,水果产量17549吨,盆栽植物105万盆;森林覆盖面积3870亩,覆盖率48%。肉类总产量2063吨,其中猪肉1324吨,羊肉4吨,家禽735吨。水产品产量369.4吨,其中鲜鱼产量354.9吨。编制了《中国·宜昌蜜橘生态科技园总体规划》,完成了500亩柑橘精品果园核心园建设。出台柑橘销售奖励政策,扶持发展了5家柑橘销售合作社。

2004年城区工业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电子、服装食品、建材等支柱产业为主的都市工业体系。全区包括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宜昌船厂等中省企业在内的规模上工业企业共19家,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2亿元。

2007年1至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15.49亿元,增长25.4%,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居全省第6位。其中,11月份完成增加值29.58亿元,增长23.1%。2007年1-10月进出口总额70275万美元,同比增长57.7%,其中,出口49416万美元,同比增长50.1%,完成市考核目标47082的105%,出口绝对值居全省第二位。截止到2013年经济发展以巩固加强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为目标。

2005年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9532万元,销售收入54645万元,利税3156万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9个,完成技改投资8590万元。

2010年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7.1亿元(不含电力生产),比上年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1%,高新技术增加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3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工业产品销售率99.2%,低于同期0.3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5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入1.5亿元。力帝机床的“力帝牌废钢破碎生产线”、民康制药的“六味地黄丸”被评定为“湖北名牌产品”,富豪家私的“富澳家私”商标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382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吸收外商投资2900万美元,增长12.2%。中心商务区、商业步行街、易中物流分销中心、宜洋汽车后市场、亚洲广场·时尚汇等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成营业,沃尔玛、苏宁电器等知名商贸连锁企业入驻西陵。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14.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2%。

2010年受理专利申请255件,授权专利88件。举办科普(技)讲座54次,参加人数68000人次,举办专题科普(技)展览48次,科普展览受众人数68000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00000份,青少年科技竞赛2次,青少年科普讲座(报告)21次,受众人数19852人次。全区新增合加资源、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葛洲坝五公司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全区有大学3所,中学16所,小学21所,其余各类职业教育学校与技能培训机构63所。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2058人,各类教职工、教育行政人员1408人,小学专任教师1199人,小学校舍建筑面积88850平方米。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3747人,其中学前班258人;幼儿园教职工474人;幼儿园占地面积4174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784平方米。全年共投入1300多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1614万元;葛洲坝实验小学体操馆和绿萝路小学建设顺利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西陵教育均衡发展品牌基本形成。完成了40个社区图书室、全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和56个基层服务点建设。

2010全区现有公共文化场所34处,晨晚练健身基地104个,健身园46处,文体活动室75个,农村文体活动室7个,农民篮球场10处,文化中心户78户,开辟文化长廊达2万平方米,文体活动场所1174处。有文化艺术团89个、健身队伍138多支、文体行业协会组织22个,文体骨干达2000多人。有乒乓球培训中心7个,国民体质监测站8个。全年举办综合运动会3次,单项比赛70次,全民健身活动120次,参加活动人数10万余人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荣获金牌27枚、银牌56枚。

2010年医院和卫生院床位4336张,其中医院4052张。卫生工作人员7318人,卫生技术人员6132人;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56.72万平方米,业务用房33.62万平方米。窑湾卫生院建成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建设得到提档升级,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宜昌西陵已形成了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是鄂西渝东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

水运长江横贯宜昌237公里,境内有长江八大港口之一 西陵区 (2张) 的宜昌港。宜昌港新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为86万吨、集装箱4万标箱、靠泊能力1500吨级。3000吨级船舶及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上海。宜昌港为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可江海联运。境内已建有四座跨江大桥,第五座跨江铁路大桥正在兴建。西陵—上海:1751公里;西陵—重庆:648公里。

铁路运输南北铁路大动脉之一焦柳铁路纵贯宜昌西陵。火车站已开通至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广州、深圳、无锡、湛江等直达车次。西陵到武汉之间的城际直通铁路正在兴建,2011年将建成通车,届时上海至重庆沿江铁路将全程贯通。西陵—北京:1432公里;西陵—广州:1647公里;西陵—成都:1000公里。

公路运输以高速、国道和省道为主干的公路运输网四通八达。沪蓉、杭(州)兰(州)、襄(樊)宜(昌)、宜(昌)湘(石门)高速在宜昌西陵交汇。其中沪蓉高速宜昌至上海段(1300公里)已全程贯通,杭兰高速正在兴建,宜襄高速即将建成通车,宜湘高速已动工兴建。318、209、055国道从不同方向穿越宜昌全境。宜昌西陵已实现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全程高速。宜昌—上海:1400公里;宜昌—武汉:300公里。

航空运输距离三峡地区唯一的4D级民用机场三峡机场40km,设计年客运吞吐量140万人次,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深圳、昆明、重庆、南京等20多条国内航线,为国家一类空港,已开通直飞日本、香港的国际包机业务。

西陵峡

西陵峡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对川江航道的多年治理和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后,水势已趋于平缓,然绮丽景观如旧。

长江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 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水利发电工程,是 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 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 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

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位于宜昌市城区中心,横卧在长江之畔,长10.5公里, 平均宽65米,占地面积35公顷,其中绿地面积28公顷,是一座依街傍水的开放式公园,是长江沿线最长最美的大型公园。

儿童公园

儿童公园于1956年建园,原名西陵公园。1986年更名为儿童公园,由原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亲笔题写园名。公园占地面积2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18亩,绿化覆盖率86.26%以上。园内主要景点有交通游艺场、荷花池,湖心亭,山海关及儿童乐园、动物园等。

夷陵广场

夷陵广场位于宜昌市城区繁华的商贸中心,东临国贸大厦、西临九州购物广场、南接广场路、北临西陵一路。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84米,占地面积5.52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4.8万平方米,于1997年三峡大坝截流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被市人大确定为城区首批永久性保护公共绿地。

镇江阁

镇江阁位于宜昌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下游约4000米处的长江岸边。镇江阁有“天下第四楼”之称,气势雄伟,威镇三江。镇江阁始建于1699年,今为20世纪80年代重建的仿古建筑,系市内商贾集资兴建,是宜昌历史上用作粮食交易的场所。原来的镇江阁规模很小,为砖结构,已不复存在,后改名为“杨泗庙”。

宜昌快乐谷

宜昌快乐谷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峡口风景区(西陵区南津关路9号),是国家4A级旅游名胜风景区,地处峡口风景,长江咽喉地段 三峡的进出口、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津关处,离宜昌市仅8公里,快乐谷主要由三峡蹦极、大摆锤、飞天滑索、峡谷秋千、三峡攀岩、拓展训练、龙舟竞技、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特色文艺演出等组成。

凉虾

凉虾以大米、玉米等为原料,以 红糖水为调料,清凉解渴,夏季勾兑冰水后饮用,深受宜昌居民喜爱的饮品。由路边小贩经营,多为家庭自制,价格约为一元一杯。

萝卜饺子

萝卜饺子是本地特产。制作:它的主要原料是大米、黄豆和红萝卜,用90%的大米和10%的黄豆浸泡5小时再磨成浆;萝卜切丝拌盐、 蒜葱、辣椒粉等,有香菜更佳。油炸时,先在弯月状铁勺中放入底浆,再放上萝卜丝作馅,盖上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

凉拌 鱼腥草

又名 节节根、节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全草可入中药。宜昌市境内均有生长,多为野生,还有人工载植。一年四季都有上市(春季最多),以茎肥嫩者为佳。

香辣虾

据说这个小吃是来源于四川、重庆一带。也难怪,宜昌是个和重庆比较相似的城市,方言、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是如此,当然香辣虾的味道也是辣得过瘾。

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花,是土家族的传统小吃。其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泡胀后,连豆带水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浆,架火煮开,然后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菜叶,再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

炕洋芋

炕洋芋也是土家人的传统小吃,“炕”是当地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做菜方式。“洋芋”就是土豆。其做法是,先将 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立即放在锅里炕,放进菜油或 漆油,翻来复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

柑桔

西陵区出产柑桔,历史悠久,屈原的《 桔颂》,证明至少两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由于宜昌地理气候环境优越,宜昌栽桔,远非“千树”,而是居全省之冠,1991年产量达13万吨以上,且有着众多的优良品种。

脐橙

因果顶生一小次果,随实膨大,开裂呈脐状,故名脐橙。又名抱子橙,无核橙。果实成熟呈圆球形,大则橙红,肉脆芳香,味甜汁多,嫩而无渣。港、澳外,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阿尔巴尼亚等国。

宜昌红橙

从锦橙芽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其特征是:果形端正,果色橙红,皮薄肉嫩,酸甜可口,品质上等,11 月中旬成熟。主要产地为宜昌县三斗坪太平溪一带。曾获湖北省科技成果奖。

桃叶橙

叶片狭长似桃叶。1959年开始,从众多甜橙中筛选出的优良品种。果面橙红、光滑、皮薄、籽少、质脆、甚甜、清香、汁多。

猕猴桃

野生品种较多,以中华猕猴桃为优。浆果可食,汁多清香,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脂肪蛋白脂和钙、磷、镁、铁、 果胶等物质,是酿酒和果酱罐头生产的原料。

白花桃

又名秭归白花桃。以花瓣和果皮均为白色而得名。六月成熟,形长圆,顶端稍尖,果皮密被短柔毛。果肉白色,或淡绿色,汁清香,脱核,品质优良。加工的罐头畅销省内外。

板栗

是宜昌市传统土特产,以宜昌、秭归、长阳等县产量最多。

柿分为食用柿和油用柿两大类。食用柿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味甜汁多,可生食,也可制成柿饼、柿干等。亦可加工为柿蜜、柿糖、 霜糖。还可酿酒制醋。柿饼、柿蒂可以入药。 油柿是化工原料。其加工制品远销独联体、日本、香港等地。

金水梨

果成熟早,呈金黄色,果大,肉厚、皮薄、味香、嫩脆、汁多、酸甜适度。 此梨产于当阳市,80年代引进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