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

雨花区 雨花 雨花区建置沿革 雨花区行政区划 雨花区地理环境 雨花区自然资源 雨花区人口概况 雨花区经济发展 雨花区交通运输 雨花区社会事业 雨花区风景名胜 雨花区地方特色 雨花区荣誉称号 雨花区形象标识


雨花区,隶属于湖南省 长沙市,地处长沙市区东南部。雨花区北连 芙蓉区,西接 天心区,东邻 长沙县,南至株洲市。雨花区现辖12个街道、1个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 雨花经济开发区)、1个市级物流产业园区(雨花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总面积304.9平方公里。2016年,全区常住人口为83.64万人,户籍人口为66.94万人。雨花区是省会长沙的“东南门户”,区名源自长沙古佛道圣地- 雨花亭。 辖区有被誉为“天然氧吧”的 石燕湖、风景秀丽的同升湖、千年古刹清泉寺、省森林植物园等景区,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雨花区处在湖南经济新的“增长极”—长株潭“ 两型社会”示范区的中心地带,是湖南推进“ 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之区,也是湖南参与“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05.71亿元, 居湖南省城区第一位。2017年,获评全...

详情

雨花区地名网_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资料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介绍

雨花区,隶属于湖南省 长沙市,地处长沙市区东南部。雨花区北连 芙蓉区,西接 天心区,东邻 长沙县,南至株洲市。雨花区现辖12个街道、1个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 雨花经济开发区)、1个市级物流产业园区(雨花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总面积304.9平方公里。2016年,全区常住人口为83.64万人,户籍人口为66.94万人。

雨花区是省会长沙的“东南门户”,区名源自长沙古佛道圣地- 雨花亭。 辖区有被誉为“天然氧吧”的 石燕湖、风景秀丽的同升湖、千年古刹清泉寺、省森林植物园等景区,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雨花区处在湖南经济新的“增长极”—长株潭“ 两型社会”示范区的中心地带,是湖南推进“ 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之区,也是湖南参与“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05.71亿元, 居湖南省城区第一位。2017年,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区。 2018年入选中国城区100强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29名。 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

雨花区是1996年长沙市行政区划调整设立的新城区,位居长沙市东南一隅,建制沿革于原长沙市 郊区。

1938年8月11日,长沙市政区坊保甲4级制改为镇(乡)保甲三级制,市郊设文艺(原一区的第四坊)、金盆(二区第四坊)、岳麓(三区第四坊)、会春(四区的三、四坊)四乡。

1939年,市郊设4镇,文艺镇驻工程要塞、金盆镇驻白沙岭、岳麓镇驻荣湾市、会春镇驻福寿桥。

1945年12月,镇乡改区,市设城东(驻东牌楼)、城南(驻社坛街)、城西(驻如意街)、城北(驻党部东街)、文艺(驻汤公庙)、金盆(驻白马庙)、岳麓(驻渫湾市)、会春(驻文昌阁)8区。

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辖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文艺、金盆、会春、岳麓8个区,其中市郊文艺区驻新军路,辖8保,163甲,47492人;金盆区驻麻园湾,辖7保,151甲,28612人;岳麓区驻二里半,辖14保,148甲,32033人;会春区驻彭家井,辖8保,158甲,35150人。

1950年3月30日,设 郊区办事处,领导文艺、金盆、 岳麓、会春四区。6月10日,撤销郊区办事处,成立郊区工作委员会,统一警管区和行政区域管区事务。文艺区辖新合、滩头坪、桂花树、蓉园4个乡和韭菜园、新都、寿康里、衡湘里4个居委会;金盆区辖农改、沙湖、五福、新开、雨花5个乡和南大十字路、裕南街2个居委会;岳麓区辖靳顺、金顺、岳北、岳云、岳文、云麓6个乡和溁湾市、水陆洲2个居委会;会春区辖复兴、福安、永安3个乡和文昌阁、彭家井、留芳岭3个居委会。

1951年5月,从 长沙县辖划入五乡,分别建立莲湖、自然、新农(划归金盆区)、 东屯渡、藕塘、新化(划归文艺区)、涝湖、朝镇(划归会春区)、岳华(划归岳麓区)9个乡,郊区调整为4区27乡。

1956年5月,郊区撤区并乡,撤销文艺、金盆、岳麓、会春四区,所辖各乡镇调整为文艺、金盆岭、雨花亭、会春、岳南、岳北6乡和溁湾镇。10月,会春乡划分为会春、洪山2乡。7个乡下设24个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7年,析出洪山乡太阳升高级农业社,成立长沙市国营综合农场。

1958年9月,农村执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撤销乡镇,建立人民公社。郊区建万年红公社(驻祗园庵,辖原文艺乡、会春乡、洪山乡)、东风公社(驻雨花亭,辖原雨花乡、金盆乡)、岳麓公社(驻牌楼口,辖原岳南乡、岳北乡),保留市国营综合农场。

1959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撤销长沙市郊区,辖区的 黄土岭、新开铺划归南区;其余辖区并入 长沙县。

1962年1月12日,恢复长沙市郊区。除辖原郊区地域外,并将岳麓区的天顶、望岳及长沙县所辖近郊8个人民公社和㮾梨镇划归郊区。11月,将从长沙县划入郊区的8个人民公社(㮾梨、黎圫、高塘、长冲、望仙桥、大圫、南圫、洞井)及 榔梨镇和天顶、望岳划归长沙县。郊区辖雨花亭、东屯渡、伍黑路、岳麓山、东岸5个公社。

1964年,伍黑路公社改为上大垅公社,并将东屯渡公社渔场、岳麓山公社岳麓渔场、上大垅公社史家湖渔业队从所在公社划出,扩建为国社合营湘湖渔场、岳麓渔场和史家湖渔场(1966年更名为红色渔场)。

1965年在岳麓山公社大干岭兴建长沙市养鹿场。

1968年2月,雨花亭公社改名韶山路公社。12月,综合、东屯渡2个国营农场和长沙市园艺场、市养鹿场划归郊区管辖。

1970年,国营东方红农场划归郊区,省高级兽医研究所下放郊区管辖,并与市园艺场合并为长沙市良种繁殖场。

1975年9月,养鸡场筹建处划归郊区。

1973年12月,将岳麓山公社咸家湖、望麓桥2个大队和麓山大队及望岳公社望岳大队一部分划出,建成国社合营西湖渔场。

1978年1月,长沙县大托、洞井、黎托公社和 望城县望岳公社划归郊区管辖。至此,郊区行政区划相对稳定,辖9个公社、5个国营农场、4个国社合营渔场、1个养鹿场。

1980年12月,郊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长沙市郊区人民政府。

1983年5月,郊区开展政社分设,建立乡、村政权的试点工作。韶山路公社改称雨花亭乡。

1984年2月,东屯渡公社更名为马王堆乡、上大垅公社更名福安乡,其余仍原名命乡。

1990年,经市政府批准,成立火星镇。

至1996年6月底,郊区共辖9乡1镇10场,下设90个村、9个居委会、28个管区。即:火星镇、马王堆乡、东岸乡、黎托乡、大托乡、洞井乡、 雨花亭乡、望岳乡、岳麓山乡、福安乡、 东屯渡农场、畜牧农场、国营综合农场、东方红农场、岳麓渔场、西湖渔场、湘湖渔场、红色渔场、园艺示范繁殖场、养鹿场。

1996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调整长沙市行政区划;调整后,雨花区辖原南区的左家塘、候家塘、井湾子、圭塘、南大路5个街道,原郊区的的黎托、洞井、雨花亭3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4号。

1996年6月19日,长沙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郊区9乡10场1镇分别划入五个市辖区,郊区政府保留部分乡、镇,接手部分城区,组建城乡一体的雨花区。雨花区辖原南区左家塘、侯家塘、井湾子、圭塘4个街道及金盆岭、南大路2个街道在芙蓉路以东的部分区域,原郊区黎托乡、洞井乡、雨花亭乡(不含石人、新开、渔场3村)和马王堆乡的火焰、友谊、高桥3村及原东区五一村、长钢、王公塘、湖橡、窑岭、韶山路5个居委会及复兴街、东广济桥、朝阳一委、人民路4个居委会在人民路以南的部分。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4号。行政区域四至范围:东面以黎托乡与 长沙县聚梨镇、黄兴镇、跳马乡乡界为界;南面以洞井乡与长沙县跳马乡、暮云镇乡界为界,西面以芙蓉路(识字岭起)至新中路、韶山路、中意路至洞井乡与大托乡乡界为界,与 天心区接壤;北面以人民路(识字岭起)至花桥及浏阳河为界,与 芙蓉区毗邻。

1996年12月,雨花区区划微调,设立左家塘、侯家塘、东塘、砂子塘、井湾子6个街道,雨花亭乡、高桥乡、黎托乡,洞井镇,井湾子街道与雨花亭乡合署,以乡建制,雨花区辖6街3乡1镇。

1997年7月,高桥乡、雨花亭乡改设为街道。

2005年底,雨花区辖8个街道、1个镇、1个乡:侯家塘街道、左家塘街道、圭塘街道、砂子塘街道、东塘街道、雨花亭街道、高桥街道、井湾子街道、洞井镇、黎托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4号。

2010年,雨花区撤销洞井镇、黎托乡,设立洞井街道、黎托街道。12月31日,洞井、黎托2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2012年1月1日,根据《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析置雨花区洞井、黎托街道并启用井湾子街道的通知》,雨花区将洞井街道析置为洞井、同升两个街道,将黎托街道析置为黎托、东山两个街道,同时启用原与雨花亭街道合署办公的井湾子街道,将雨花亭街道拆分为雨花亭、井湾子两个街道。

2015年1月14日,原属 长沙县的跳马镇划入雨花区。

截至2017年3月,雨花区下辖12个街道、1个镇,共计121个社区、19个社区筹委会、13个行政村。

雨花区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位置,位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区东南部,东经112°57′30″~113°06′30″,北纬28°02′30″~28°11′30″, 行政区域总面积304.9平方公里。 东面以 浏阳河为界,与 长沙县黄兴镇和㮾梨街道相接;南部以 跳马镇为界,与 浏阳市柏加镇、 株洲市云田乡相邻;西面以芙蓉路、韶山路(至井湾子)和井湾子街道与文源、青园两街道街界、洞井街道与桂花坪、先锋两街道街界为界,与 天心区接壤;北以人民路(识字岭至花桥)和浏阳河为界,与 芙蓉区毗邻。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

雨花区傍 浏阳河下游之西,圭塘河穿境而过,地域呈南北长、东西较窄的地理走向。地形呈波状起伏,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面黄狮山海拔146米,为境内最高峰。全区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为堆积地貌(平原)、侵蚀剥蚀地貌(岗地、丘陵)和侵蚀构造地貌(低山)。

平原主要分布在洞井街道的白田铺至圭塘的溪谷平原和浏阳河黎托冲积平原;岗地主要分布在雨花亭街道、井湾子街道、同升街道、洞井街道、黎托街道和东山街道。境内分布红色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和页岩。全区成土母质以第四纪红土、河流冲积物为主。第四纪红土主要分布在洞井街道、井湾子街道、雨花亭街道一带,经垦殖后成为浅红黄泥、红黄泥、耕型红土红壤等土属,一般土层深厚,质地料粘,养分缺乏,呈酸性,耕性较差;河流冲积物主要分布于浏阳河两岸冲积平原,由其发育而成的土壤有河沙泥、耕型河潮土等土属,一般土层深厚,质地沙壤至壤土,呈酸性、微酸性或中性,肥力高,适种性广;紫色风化岩风化物零星散布于同升街道全境、洞井街道的和平、鄱阳、天华、牛头,黎托街道的大桥,东山街道的边山、侯照、由其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土壤抗蚀力差,土层较浅,不耐旱、易坼裂,磷、钾含量较丰富。

雨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2℃,年积温为5457℃,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约118—127天,冬季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3月下旬至5月中旬,冷暖空气相互交绥,形成连绵阴雨低温寡照天气。从5月下旬起,气温显著提高,夏季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有85天,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年平均约30天,盛夏酷热少雨。9月下旬后,白天较暖,入夜转凉,降水量减少,低云量日多。从11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节届冬令,长沙气候平均气温低于0℃的严寒期很短暂,全年以1月最冷,月平均为4.4℃—5.1℃,越冬作物可以安全越冬,缓慢生长。

流经全区河流二条,浏阳河自长沙县黄兴镇入境东山街道,经黎托街道花桥进入芙蓉区,蜿蜒32.6千米;圭塘河位于长沙市的东南部,系浏阳河一级支流,也是最后一条支流,发源于雨花区跳马镇鸭巢冲(石燕湖水库),由南向北贯穿雨花区,在人民东路浏阳河大桥处汇入浏阳河,起止均在雨花区境内,全程约28千米,是长沙唯一的城市内河。

雨花区 探明储量的矿产3种,矿产地23处,已探明的矿产有粘土、石灰、 矽砂等,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矽砂386万吨、石灰石392万吨、红砖粘土1048万吨。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3张)

雨花区有流淌都市田园风光的大自然山庄,有被喻为“天然氧吧”、“绿色银行”的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依山傍水的 同升湖山庄内嵌一座水库,如一颗绿色明珠,是雨花的一张天然山水名片。区内植被覆盖面广,全区实有绿地面积867公顷,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17.74平方米。2005年新增绿地73.5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31.1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6.03%。

(图册《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图片来源: )

雨花区人口出生率稳定在10‰以下,2002年为8.21‰,三次蝉连湖南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5年年末雨花区总户数137185户,同比增长4.0%;户籍总人口48.81万人,同比增长5.9%,其中农业人口75650人。总人口中,18岁以下人口7.44 万人,18—35岁18.53万人,35—60岁17.09万人,60岁以上5.75万人。2005年共迁入人口38712人,迁出人口16790人。2005年全年出生人数5099人,出生率为9.99‰;死亡1212人,死亡率为2.37‰,自然增长率为7.61‰。计划生育率达99.45%。独生子女保健费、放弃再生育奖励费、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费到位率均达100%。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7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

2012年末,雨花区户籍总人口为55.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80万人,乡村人口6.85万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8.27万人,女性27.3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46‰;死亡率为6.11‰;自然增长率为7.35‰。

长沙市郊区(雨花区前身)是革命老区和中国民主主义革命重要策源地之一。解放后,郊区人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时期,郊区致力于城郊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

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3.5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9874元,是1987年的9.48倍和8.35倍;财政收入2.01亿元,是1987年的5.75倍,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位居湖南省内市辖区首位。

1997年,国内总产值1285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58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420万元,产业结构为10.8:39.2:5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085元。

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2545万元,为1997年的1.89倍,年均递增13.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471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019万元,产业结构比例变为8.9:33.6:57.5。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增,经济总量加大,明显呈现大都市城区经济特征,经济运行质量更显良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6148元,为1997年的1.46倍。

2012年雨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7.67亿元(含 长烟)。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8.6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6.75亿元。2012年含中烟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168.8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39.7:60.0。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06、3.93、7.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4.8%、65.7% 。实现 财政总收入920458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21亿元,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300.68亿元,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实现零售额69.8亿元,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05.43亿元。

雨花区的农业具有鲜明的都市特色。区内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出产丰富,素有省会“菜蓝子”的美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南方城郊型高效农业综合发展示范区”落户区内,蔬菜、花卉、水产、水果等十大基地建设迅猛发展。占地5000亩的长沙花卉大世界是湖南最大的花市,是农业走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道路的成功典范。

1999年,雨花区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机械和名优特新品种,发展规模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建立蔬菜、水果、花卉、生猪养殖基地,发展城郊型农业和实施农业产业化。2002年,全区基本退出水稻生产,蔬菜总产量158498吨,水果产量971吨,肉类总产25662吨,鱼类总产1790吨,花卉苗木种植9137亩,实现农业总产值30021万元;亩产值9047元,亩产效益为1997年的1.66倍;农村经济总收入362190万元,为1997年的1.42倍。

2012年,雨花区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3482万元,同比下降29.9%,其中农业总产值19684万元,同比下降18.8%;林业总产值58万元,同比下降78.9%;牧业总产值12243万元,同比下降44.0 %;渔业总产值1416万元,同比下降3.0%;农业服务业总产值81万元,同比增长3.9%。

雨花区有着坚实的工业基础,区内有银河信息、 九芝堂药业、海利化工、 长沙卷烟厂、 浦沅机械等多家上市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宏生堂药业集团、 亿利达中央空调、天剑服饰、泰宝制药、庐山实业、世达高新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雨花区投资创业。占地15平方公里的 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是湖南省重点投资项目,已被列入长沙市“二区六园”的基本规划,是各类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基地。

雨花区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引进新项目,兴办工业园区,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结构相互协调互补的工业体系。建筑建材、食品、医药、机械机电、铸造、化工塑料、服装等成为工业主导产业。至2002年,全区有工业企业1471家,从业人员13004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51916万元,利税8161万元,分别为1997年的4.87倍、1.36倍、1.46倍和2.57倍。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园区日益繁荣,构建的环科园、树木岭民营工业园、 凤凰工业园、黎托食品加工基地形成“三园一基地”互动格局。但工业总体结构仍不优,企业拳头产品少,管理粗放,融资难度大,缺乏大企业集团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2012年,雨花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44.2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416.6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 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值227.16亿元。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10.84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为26.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94.54亿元。不含长沙卷烟厂实现工业总产值290亿元,其中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81.37亿元。

2012年雨花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完成 建筑业总产值922.08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不含省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4.01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增加值77.8亿元,同比增长8.7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43.4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13.35万平方米。

长沙历来为湖南全省商贸中心,商业、服务业较为发达。

1996年后,雨花区大型商业设施先后建成,中小商铺纷纷开张,各类超市迅猛涌进,物流货运配套跟上,商品琳琅满目,品类尽有齐全。相继建成高桥市场、红星市场、井湾子家俱市场等全国有影响的骨干市场12个,造就二环线生态美食街、曙光中路、芙蓉路美食街,营建朝阳商业中心、东塘中央商务区,农贸市场、农村集市较快发展,城乡贸易便捷繁荣。

雨花风貌 (11张) 全区以市场和特色街市为主的商贸服务业发展迅猛,2002年,全区各类市场70个,其中工业品市场23个、农贸市场41个,实现商业销售收入140.8亿元,利润2.25亿,商业税收685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6亿元,分别为1997年的6倍、2.97倍、2.51倍和3.24倍。三产业占全区GDP比重57.9%,市内五区( 天心区、 芙蓉区、雨花区、 开福区、 岳麓区)排名第一,成为支柱产业。红星市场年销售额达32亿,高桥市场年经营额突破80亿,市场成交活跃,形成“全省市场看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的局面。

雨花区既有 友谊商城、通程百货等大型商业集团,也有 家润多、 新一佳、旺和等一批大型超市。截至2005年末,雨花区内共有29家专业市场,14家大型集贸市场。其中, 高桥大市场是全国八大综合批发市场之一,1998年成功举办了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高桥建材市场是中国规范化市场;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是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每年举办一届湖南(国际)农业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一流的现代农业博览交易中心,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工程。

(图册《雨花风貌》中图片来源: )

雨花区交通十分便利,铁路、公路、航空,三网融合,“六纵七横”的城市道路交织成网,通向四面八方。东有已经建成的 武广高铁 长沙南站、长株潭客运总站以及正在兴建的城市地铁黎托站,南有 长沙汽车南站,是省会现代交通枢纽的核心区域。此外,雨花区中心地带距 长沙火车站、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十多分钟车距,距株洲、湘潭两市均只有半小时车程。雨花区境内有直通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长沙大道(机场大道),是长沙市民出行的快捷通道。

1997~2002年,雨花区实施区级科技项目301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53项,投入经费1969万元,35项技术获国家专利。2002年,区内有高级技术人员417人。1998年,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科技兴企、科技支农、科普进社区全面实施,科技示范户、科技先导企业不断涌现。加强引智引技,扶植科技企业发展,2002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9.7%。

1996~2002年,深化 教育体制改革,重点巩固“ 双基”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开创现代教育技术工程。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强化师资力量,开通教育网络,组建教育集团,1999年,以最高考评分成为湖南全省唯一素质教育和“普九”双优县区,雨花教育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社区教育示范区”,2014年初,经全国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审定,被教育部授予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文艺活动丰富多彩,1998年以来,先后成立“雨花区群众文艺联合会”、“群众文化职业学校”,开办社区文化节,率全市之先拉开广场文化活动。大型文化产业项目——长沙出版物交易市场、腾云跑马场等落户区内,文化经营户达500多家,文化产业雏形初具。区志、党史编纂相继启动,文化体育工作走在长沙市前列。

雨花区建立了区、乡、村(社区)三级医疗网络, 综合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健全,就医问药极为方便。构建公共医疗体系,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增强。截至2006年6月,区内有医疗机构109家,其中大型医疗机构有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博雅眼科医院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工资、救灾救济、五保供养、殡葬管理、残疾安置、婚姻登记、工伤保障、民间组织管理等制度普遍建立健全。

雨花区被誉为长沙市的生态城区。占地3000余亩的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以及 同升湖山庄、 名都花园、颐美园、碧翠园、 巴黎香榭、白果山庄等一批特色鲜明、设计独特的建筑群落均座落在雨花区境内。

2012年旅游总收入106.5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0.57亿元,同比增长9.2%。国内旅游人数1073.9万人次,同比增长13.0%;境外入境人数14.26万人次,同比增长27.4%。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全园面积120公顷,保育植物208科906属2838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54科95属118种,包括有"植物熊猫"之称的 银杉、 珙桐、 南方红豆杉等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收容、救治、驯养了野生动物112种,包括中国特有鸟类 黄腹角雉、 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园森林覆盖率达90%, 负氧离子含量达2000个/立方厘米。建有 樱花、 杜鹃、珍稀植物、 观赏竹、 桂花、 山茶、荫生植物、 彩叶植物等11个植物专类园以及水上乐园、高尔夫练习场、樱花会所等生态健康休闲设施。建有湖南省最早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植物组培中心;建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种群繁殖基地,有黄腹角雉种群百余只;还拥有由 湖南省林业厅与 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芬兰森林和公园局合作建成的中国首家生物科普馆,由雨花区教育局和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合作建成的长沙市首家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石燕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石燕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群山环抱,碧水如玉,峰峦秀削,古干虬枝,绿荫匝地,空气洁净,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8万以上,被誉为都市人的天然大氧吧和绿蓝色的梦幻。景区占地面积5000亩,水面面积700亩,水深30余米,是湖南省十大水体旅游景区之一,还是国内专业拓展训练基地、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和国际龙舟赛基地,被誉为“人间瑶池”、“湖南九寨”。景区内有金龟岛,岛上有石燕塔、送子观音庙、通天响鼓梯、五子登科树、听涛轩等自然景观,又有吊脚楼、觅穴居、树上屋、水榭座等休闲佳境。景区还有划龙舟、碧水飞索、跑马、蹦极、烧烤、野战、垂钓、农家乐美食、生态潜水、青少年生存训练、企业拓展培训、篝火晚会、放烛心愿等活动。有集会务、住宿、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石燕湖山庄,这里已成为长株潭三市民众享受绿色、回归自然的首选之地,年接待游客量达80万人。

东山古镇

东山古镇地处雨花区黎托乡浏阳河黄兴大桥西南侧,紧邻浏阳河西岸,为雨花区的东大门,处于武广片区核心区位置,总占地面积56亩,现存面积约36亩,为国有土地,常住人口583人。东山古镇曾是商贩集中、商铺林立及以手工业制造为特色的千年历史古镇;东山辣椒,曾为国家领导人招待外国友人的桌上佳肴;龙舟竞渡,每逢端午,热闹非凡,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身;唱遍祖国大地的金曲《浏阳河》歌曲亦发源于此地。东山之名源于“东仓”,相传元末明初此地曾建有一粮仓,称之东仓,粮仓毁后,此地演变成东山。东山镇位于浏阳河西岸、黎托乡东南部,距市15公里。古时,镇设有义渡连接长沙通往浏阳、平江、醴陵等县要道,此为古长沙东郊的商埠要地。咸丰年间就有商铺20余家。解放前镇有居民300余户1600余人,商店作坊手工业店铺共有62家。较有名气的有义泰和、韩泰生、大德兴、黄茂康杂货店;裕生福南货店,黄家香铺、石海生皮贸,郑昌龙百货,李福元家具,周友东油鞋木屐等。

剁椒鱼头,雨花区的招牌菜。将胖鱼头洗净,剁开,将少量植物油和料酒,姜丝撒在鱼头上,均匀放入湖南剁椒,放入蒸笼,大火蒸10分钟,出锅,撒上小葱花,酸、辣、鲜、滑。

毛氏红烧肉,因毛主席故乡而闻名,红烧肉选的是半瘦半肥的五花肉,把五花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后入锅放豆豉作料,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做好的毛氏红烧肉色泽金黄油亮,肥而不腻,香润可口。

糯米 藕饺,是湖南传统小吃。以糯米饭和大米饭作皮,包入藕末等馅心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略脆,馅心松散,香而不辣,是洞庭湖一带风味名店的招牌菜。

元宵节,这一天,乡村里就会组织灯笼队来城里舞龙灯。龙灯队伍由执事擎“火神庙”前导,旗牌手提长方形灯笼,上书单位或祠堂庙宇名称。长号开队,金鼓唢呐齐鸣,各式牌灯齐列两旁护卫,龙身蜿蜒翻腾,拼凑各种图案,街邻竞相鸣炮。妇女多年不生育者,接龙灯到厅堂,以龙身绕妇人一周,以盼来年生子;或将龙灯缩短,上骑一小孩绕厅堂一周,取“麒麟送子”之意。狂欢一夜后,将纸灯烧毁,龙头放庙归位,这就叫做“完灯”。

春节, 舞狮是长沙人的旧俗,如今一些地方还在延续,狮身一般用 黄布或饰以五彩苎麻如狮毛状,俗称“狮王被”。玩狮者为两名健壮青年,在“狮王被”中做摇滚纵跳等动作;狮前一人戴假面具扮“土地菩萨”与狮共舞。如家有病人,迎狮子至病人室内走一圈,谓可祛除灾厄;将初生婴儿置放狮子口中片刻,谓可获狮王庇佑。舞狮时,各家燃放鞭炮助兴。舞狮完毕,将狮王被等摆于厅堂上首,扮土地菩萨者唱迎春赞词,当时叫“赞土地”,说的都是吉祥话,以获主家高兴而给大红包。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29名 ,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

logo
口号 飞梦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