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

新邵县 邵阳新邵 湖南新邵 新邵 新邵县历史沿革 新邵县行政区划 新邵县人口民族 新邵县地理环境 新邵县自然资源 新邵县经济 新邵县交通运输 新邵县社会事业 新邵县著名人物 新邵县旅游景点


新邵县隶属于湖南省 邵阳市,位于邵阳市北部,湖南省中部,介于邵阳盆地和新涟盆地之间,地势南高北低。 资水纵贯全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8′~111°5′,北纬27°15′~27°38′。东北靠 涟源市,东南邻 邵东县,南邻邵阳市区和 邵阳县,西毗 隆回县,北连 新化县、 冷水江市。县政府驻 酿溪镇大新街70号。新邵县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2012年)。总人口811136人(2012年)。辖13个镇2个乡。2012年,新邵县完成生产总值8.59亿元。东部大山是大龙山(当地人俗称龙山,有 湖南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大山是 金龙山,西部大山是 天龙山。2019年4月1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经过实地检查和第三方实地评估,新邵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同意脱贫摘帽。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初设...

详情

新邵县地名网_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资料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介绍

新邵县隶属于湖南省 邵阳市,位于邵阳市北部,湖南省中部,介于邵阳盆地和新涟盆地之间,地势南高北低。 资水纵贯全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8′~111°5′,北纬27°15′~27°38′。东北靠 涟源市,东南邻 邵东县,南邻邵阳市区和 邵阳县,西毗 隆回县,北连 新化县、 冷水江市。县政府驻 酿溪镇大新街70号。

新邵县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2012年)。总人口811136人(2012年)。辖13个镇2个乡。2012年,新邵县完成生产总值8.59亿元。

东部大山是大龙山(当地人俗称龙山,有 湖南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大山是 金龙山,西部大山是 天龙山。

2019年4月1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经过实地检查和第三方实地评估,新邵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同意脱贫摘帽。

春秋战国时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初设楚郡,后置长沙郡,县境属之。

汉高祖五年(202年)置 长沙国,领13县,县境分属昭陵县和益阳县。 汉平帝元始五年析 新邵县 (7张) 昭陵县置昭阳候国,分属昭陵县、昭阳候国、益阳县。

东汉,分属昭陵县、昭阳县、益阳县。

三国初属蜀,后属吴。吴孙皓宝鼎元年(226年)置 高平县,县境分属昭陵、昭阳、高平县。

晋武帝以父讳昭,改昭为邵, 太康元年(280年)改高平曰南高平,后又复称高平。县境分属 邵陵县、邵阳县、高平县。

南朝陈,邵陵、高平两县并入邵阳县,县境属邵阳县。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年~617年)萧铣占邵阳。置建州,并复邵陵县。县境分属邵阳、邵陵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建州为南梁州,七年,又将邵陵并入邵阳,太宗贞观十年(636年)更南梁州为 邵州,领邵阳、武冈二县,县境太部属邵阳县,小部为 梅山峒地。

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年间(936年~941年)楚文昭王 马希范改邵阳县为敏政县,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楚废王马希广复称邵阳县,县境大部属邵阳县,西北部为梅山峒地。

北宋神宗 熙宁五年(1072年),湖南转运副使蔡煜重开梅山,以上梅山之太阳、永宁、石马等地置新化县。

元、明、清,县境分属 邵阳县和 新化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县境分属宝庆县和新化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宝庆县改名邵阳县,分属邵阳县、新化县。

1949年10月13日,成立邵阳县人民政府;10月21日,成立新化县人民政府。随之,县境分属于邵阳县和新化县的区人民政府相继建立。

1951年11月19日,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邵阳县人民政府新邵办事处,办事处行使 县级政府职权。

1952年3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奉中南军政委员会2月24日电转中央政务院2月16日电令,批准设立新邵县。4月1日,撤邵阳县人民政府新办事处,成立新邵县人民政府,属邵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县治设酿溪。

1977年10月,划属 涟源地区。

1982年12月改名娄底地区。

1983年8月改属 邵阳市。

1997年,将陈家桥乡(原属酿溪镇)划归邵阳市北塔区管辖。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邵县常住总人口686810人,其中,酿溪镇80655人,严塘镇48533人,雀塘镇47207人,陈家坊镇61415人,潭溪镇32678人,寸石镇39585人,坪上镇73753人,龙溪铺镇45963人,巨口铺镇47891人,新田铺镇52868人,潭府乡27176人,太芝庙乡25974人,大新乡33013人,迎光乡24954人,小塘乡45145人。

?年,新邵县辖10个镇、5个乡,659个村、25个居委会。总人口7231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187人。

2004年,新邵县辖11个镇、4个乡:酿溪镇、严塘镇、雀塘镇、陈家坊镇、潭溪镇、寸石镇、坪上镇、龙溪铺镇、巨口铺镇、新田铺镇、小塘镇、潭府乡、太芝庙乡、大新乡、迎光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邵县常住总人口743073人,其中,酿溪镇92299人,严塘镇51702人,雀塘镇52682人,陈家坊镇64306人,潭溪镇35358人,寸石镇43551人,坪上镇79480人,龙溪铺镇52234人,巨口铺镇51107人,新田铺镇56362人,小塘镇46260人,潭府乡29123人,太芝庙乡27130人,大新乡34691人,迎光乡26788人。

1952年新邵县有319个乡、镇。

2000年,新邵县辖10个镇、5个乡: 酿溪镇、 寸石镇、 巨口铺镇、 龙溪铺镇、严塘镇、 坪上镇、陈家坊镇、雀塘镇、新田铺镇、潭溪镇、大新乡、小塘乡、太芝庙乡、 迎光乡、潭府乡。

2005年,新邵县辖10个镇、5个乡,659个村、25个居委会。

截止2012年,新邵县辖11个镇: 酿溪镇、 严塘镇、 雀塘镇、 陈家坊镇、 潭溪镇、 寸石镇、 坪上镇、 龙溪铺镇、 巨口铺镇、 新田铺镇、 小塘镇,4个乡: 潭府乡、 大新乡、 迎光乡、 太芝庙乡。651个行政村,28个社区(居委会)。

2016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新邵县大新乡、太芝庙乡建制,分别以原大新乡、太芝庙乡的行政区域为大新镇、太芝庙镇的行政区域。

2012年末,新邵县总户数为23.4万户,总人口811136人,常住人口749035人,其中:城镇人口209041人,乡村人口539994人。年内出生人口8077人,出生率10.81‰;死亡人口2741人,死亡率3.6‰;自然增长率为7.21‰。

截至2005年,新邵县民族25个,总人口739159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9.75%。新邵县少数民族按人数多少排列为:回族865人,苗族528人,土家族281人,侗族179人, 布依族69人,满族40人, 傈僳族38人,壮族36人,彝族34人, 土族32人, 维吾尔族22人,藏族19人, 水族15人, 佤族12人,瑶族11人,朝鲜族9人, 怒族7人, 纳西族6人, 哈尼族6人,白族5人,傣族、 畲族、 仫佬族各2人, 黎族1人。

新邵县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位于湖南省雪峰山脉东侧,资江中上游,邵阳盆地和新(化)涟(源)盆地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1°8'~111°50',北纬27°15'~27°38'。南抵邵阳市区和邵阳县,西接 隆回县,北靠 新化县、 冷水江市,东北紧连 涟源市,东南毗邻 邵东县,与7个县、市接壤,县境线长358.94公里。东西68.6公里,南北43.6公里。新邵县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2012年)。 新邵县

新邵县境内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白垩系等。其中震旦系主要出露于龙山、岱山、大形山、板子山一带。寒武系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周围,以及白云铺—易家岭和坪上的小河里一带。奥陶系零星分布于下源、中源、枫树坑、厚里冲等地。志留系出露于中部山地边缘部分地带。泥盆系分布于龙山山麓,新田铺、龙溪铺、龙口溪、筱溪、坪上、张家冲、严塘、高桥、易家岭、曹家坝、陈家坊、扶锡等地。石炭系广布于县境南部丘岗地区。二迭系主要分布于雀塘铺、陈家桥一带。三迭系分布于大花塘等地。白垩系分布于县南部岗地及酿溪至寺门前一带。其它第三系、第四系仅见片段,稍有发育。

新邵县境内 岩浆岩主要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加里东期花岗岩见于县境迎光一带,面积较少。印支期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主要见于下源、迎光一带。

新邵县境内地层存有褶皱和断裂。褶皱主要有:陈家坊以北、孙家桥以东的龙山穹窿,沿穹窿核部,金锑矿化普遍;大形山——龙口溪背斜;坪上——豹马岭半背斜;田心坪—库里向斜;长冲铺—陡岭向斜;十字路—铁坑向斜。断裂带主要有:分布在扶锡至太芝庙、麦子排一带的龙山穹窿东缘冲断带;位于大形山、龙口溪背斜与财溪至豹马岭之间的铜柱滩——高桥冲断带;发育于五湖庙、龙溪铺、中源铺一带的龙溪铺——中源铺冲断带。

新邵县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面积多,呈北高南低,南向敞开,逐级递降形态。境内资江、湘江两条水系纵贯,地表切割强烈,形成的山地、丘陵、平原、岗地和水面面积比例大致为4.7:2.2:1.5:1.2:0.4。

新邵县平原面积为281.8612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总面积的16.00%。以江河、溪谷平原为主,分布在资水干、支流和湘江支流较平缓的地带,如资江沿岸的王家坪、塘口、小庙头和筱溪等处。溶蚀平原处在石灰岩山丘包围之中,零散分布县境各地。

新邵县岗地主要集中在县境南部和北端,面积约为198.06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部面积的11.23%。其中低岗地大部属邵阳盆地范围,占县总面积的5.07%。高岗地散布各地,占县总面积的6.88%。

新邵县丘陵多分布于南部岗地和中部山地的过渡地带,面积为398.93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面积的22.63%。

新邵县山地分布在县境东、中、西的偏北地带,面积为871.0256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总面积的49.41%,主要山脉有天龙山、大形山、板竹山、川岩山、金龙山、朗概山和龙山,海拔公里以上山峰136个,其中较大的31座,最高峰为龙山岳坪峰,海拔1513.6米。

东部大山是大龙山(当地人俗称龙山,有 湖南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大山是 金龙山,西部大山是 天龙山(到新化县了)。

新邵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0℃,最高为1998年17.7℃,最低为1984年16.2℃。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480.5小时,日照百分率33%。以2003年最多,1688.3小时、日照百分率38%;1982年最少,1258.3小时、日照百分率28%。降水量属衡邵低值区边沿与梅城高值区之间。年平均总降水量1365.2毫米。自北向南递减,北部1500毫米,中部1350~1450毫米,南部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总蒸发量1201.6毫米。最多1978年达1385.4毫米,1982年只有1011.2毫米为最少。7月份以偏南风为主,其它各月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1.0米/秒。年平均总霜日数19天。年平均初霜期11月25日,终霜期2月26日。年平均无霜期271天,1980年多达304天,1986年只有237天。年平均降雪日数12天。1985年多达25天,1981年只有2天。年平均初雪期12月19日,终雪期2月25日。

新邵县气候特征:

(一)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

(二)4、5、6月多大雨,7、8月高温干旱。

(三)光热水资源较丰富,但干旱、洪涝、低温等灾害频繁,大风、冰雹、冰冻、雷击灾害也不少见。

(四)地形复杂,造成温度、降水、光照的地理差异明显。北部和南部因海拔低而气温偏高,中部因海拔高而气温偏低。降水量年度和季节差异很大,又因地形和海拔不同,差异更显著。据新邵县12个雨量点记录显示,潭溪、洪溪、大河滩、坪上等地的大雨、暴雨、雨日、雪日、年降水量等比其它地方明显偏多,以潭溪暴雨最多。最大年降水量是1994年坪上达2351毫米。最大月降水量是1995年6月龙溪铺达547毫米,该月降水量占该年降水量的36%。最大日降水量是1998年5月22日坪上达225.5毫米,占该年降水量的13%。日照,山脉南坡比北坡每天多0.5~2.0小时。

(五)近20年来冬季有偏暖趋势,在冰冻和严寒期(日平均气温≤0.0℃且连续≥5天)天气很少出现。20世纪60~80年代,冬季多有冰冻天气出现,1984年冰冻多达10天。90年代以来冰冻天气明显减少,1993~2005年的13年里只出现冰冻2天(高寒山区外)。

截至2005年,新邵县土地总面积为1762.86平方公里,约合264.43万亩,减少1.52%。其中农耕地53.13万亩(含水田41.20万亩),占20.08%;后备耕地2.4万亩,占0.91%;园地6.19万亩,占2.34%;林地123.53万亩,占46.72%;草地8.16万亩,占3.09%;水域10.28万亩,占3.9%;难利用地15.03万亩,占5.68%;非农耕性占地45.71万亩,占17.28%。

2011年,新邵县金、钨、铅、锌、铜、 镉、银、硫铁矿及 石灰岩保有储量居湖南省第一,锑居第二。1995年境内蕴藏矿产资源总潜在价值达8899.67亿元,按年采千分之一计,年矿产值可达8.8亿元。至1995年县境共发现矿种33个,其中有色金属有金、银、铜、锑、铅、锌、镍、铬、钴、钨、钼、汞等;黑色金属有铁、锰、钒;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半烟煤、烟煤、石煤;非金属矿有石灰石、花岗岩、白云石、硅石、重晶石、大理石、陶瓷土;化学工业矿有硫、磷、钾、砷、维尼龙石灰石等。新邵县有矿区(点)139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5处,矿点108处。有开发价值或前景的33处。

2011年,新邵县地表水资源总量13.7222亿立方米,其中县境地表径流量12.3017亿立方米, 客水1.3877亿立方米, 资水过境水机电提水量328.45万立方米。境内河流69条,属资水水系63条,流域面积1591.1平方公里,地表水总量11.11835亿立方米;湘江水系6条,流域面积171.9平方公里,地表水总量1.18335亿立方米。新邵县多年平均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7.0752万千瓦,其中资水干流12.188万千瓦,占71.4%;石马江1.9892万千瓦,占11.6%;龙口溪河0.7379万千瓦,占4.3%;麻溪河0.3517万千瓦,占2.1%;龙山河0.4199万千瓦,占2.5%;其它河流1.3884万千瓦,占8.1%。新邵县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11.44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67%。其中资水干流9.5万千瓦(筱溪电站7.5万千瓦,晒谷滩电站2万千瓦),石马江0.813万千瓦,麻溪河0.16万千瓦,龙山河0.1875万千瓦,龙口溪河0.653万千瓦,其它河流0.1345万千瓦。

2011年,新邵县植物资源有被子植物243科868种,含乔木86科336种,灌木50科147种,藤木19科41种,草本88科344种;裸子植物7科42种,主要有马尾松、黄山松、华山松、油松、雪松、黑松、杉木、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柏木、侧柏、云柏、罗汉松、三尖杉、银杏等;还有蕨类植物、菌类植物(蘑菇、草菇、平菇、金针菇、木耳、茯苓、灵芝等)以及苔藓、藻类等植物。新邵县自然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并有部分热带林成分。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植被垂直差异明显。除农业植被外,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丛,草丛8个群落类型,9个群系型,24个群丛。原始植被无存,分布上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被打乱,相互参杂,群落界限不很明显。

新邵县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野生动物资源生态分类属中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种类繁多。截至2011年,脊索动物中:哺乳类有7目18科33种。鸟类有12目29科66种。爬行类有3目10科84种。两栖类有2目7科。鱼类有7目16科89种。节肢动物中:昆虫有13目74科206种。蛛形类有16科32种。还有虾、蟹等甲壳类,蜈蚣、百足虫等多足类动物。环节动物中常见有蚯蚓、水蝗、山蝗等。软体动物有4目10科。主要有园田螺等10余种螺。园顶蚌、背瘤蛎蚌、背角无齿蚌、河蚬、湖蛛蚬、蜗牛、大蜗、蛞蝓等。

2012年,新邵县完成生产总值859086万元,比2011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357万元,比2011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36455万元,比2011年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286274万元,比2011年增长16.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1514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7.5:39.2:33.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45.2%、45.6%。

2016年,新邵县完成生产总值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10.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6397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5.1:36.0:38.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 %、33.6%、54.9%。

2016年,新邵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09188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税收收入558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7%。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51.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1168万元,增长18.5%;上划省级收入5933万元,增长10.8%;一般预算收入82087万元,增长4.8%。全年一般预算支出415225万元,同比增长11.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982万元,比上年增长3.9%;农林水事务支出71734万元,比上年增长13.3%;社会保障支出76233万元,比上年增长22.4%;教育支出84914万元,比上年增长9.7%;科学技术支出1181万元,比上年增长4.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3%;医疗卫生支出52517万元,比上年增长5.1%;节能环保支出6665万元,比上年增长6.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065万元,比上年增长1.1%;住房保障支出24622万元,比上年增长22.2%;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306万元,比上年下降56.4%。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8.6%。

2012年,新邵县落实粮食种植面积57.04千公顷,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15.05千公顷。实现粮食总产30.53万吨,其中稻谷24.25万吨。油料种植面积3.7千公顷,比2011年增长56.12%,油料总产量7439吨,比2011年增长53.29%。水果总产量62893吨,比2011年增长9.2%。蔬菜种植面积7.48千公顷,比2011年增长8.88%,蔬菜总产量130603吨,比2011年增长9.63%。畜牧养殖业稳步增长。2012年出栏肉猪102万头,出栏牛3.01万头,出栏羊5.1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79033吨,其中:猪肉产量69360吨。禽蛋产量2299吨,比2011年增长5%。水产品产量10210吨,比2011年增长7.8%。

2012年,新邵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27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3家。实现销售收入20.48亿元,实现利税1.73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0.12%、6.79%。

2012年,新邵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95512万元,比2011年增长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比2011年下降8.43%,重工业比2011年提高21.88%。规模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8.43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9.73%。2012年新邵县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为81家,亏损面0%。规模工业实现利税11.24亿元,比2011年增长14.75%。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58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362.27%,比2011年提高11.52%。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98.94%。规模以下工业2012年完成总产值185939万元,比2011年增长16.0%。

2012年,新邵县建筑业增加值40317万元,比2011年增长12.5%。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3万元。

2012年,新邵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3725万元,比2011年增长20.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29309万元,比2011年增长1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34416万元,比2011年增长2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04249万元,比2011年增长19.65%。其中:短期贷款190061万元,比2011年增长18.92%,中长期贷款314188万元,比2011年增长20.09%。

2012年,新邵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1390万元,年末局域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0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0119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272670户。电话普及率为40.4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32743户。

2012年,新邵县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65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25%,实现旅游收入4200万元,比2011年增长29.23%。

2012年,新邵县 娄新高速建成通车, 安邵、邵坪高速加快建设,衡邵高速连接线完成土石方50%,沪昆高铁新邵段墩桥和隧道分别完成80%和60%的工程量, 207国道改造工程武桥至落马江段全面完成,汤仁至武桥段路基全部完成,217省道改造路基工程全部完成,路面工程完成40%。2012年末新邵县公路里程达到2365公里。新邵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2.18亿吨公里,比2011年增长15.0%,旅客周转量8.05亿人公里,比2011年增长12.4%。

2012年,新邵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8个,文化馆1座,公共图书馆1座。县级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用户9.8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广播人口覆盖率96%。新建农家书屋180家。

2016年,新邵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座,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788场。县级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用户15.52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广播人口覆盖率97%。

截至2012年末,新邵县拥有各类学校226所。其中:小学175所,特殊学校1所。2012年末在校学生130105人,其中在校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分别为11822、27212、681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100%。在园幼儿17271人。一中晋升为省示范中学,职中晋升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八中2013年晋升为省特色学校,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相继晋升为市示范中学。涌现出了全国快速作文之父 杨初春及获全国江民特教园丁奖和全国巾帼标兵的刘娟英等一批著名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

截至2016年末,新邵县拥有各类学校299所。其中:小学172所,特殊学校1所。年末在校学生11.6万人,其中在校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幼儿园分别为14598、30861、59076、206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100%。各类民办学校70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3966人。

截至2016年末,新邵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3097张床位,卫生技术人员195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74人,注册护士732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6年,新邵县共有体育场30个。开展全面健身项目12项次,全面健身运动参加人数6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个。

2016年,新邵县专利申请202件,授权专利112件,签订技术合同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10万元。2016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3.8亿元,实现增加值11.3亿元。

新邵名人 (20张) 新邵县有 唐文斌、 隆义清、 卿艳、 谢道新、 谢友文、 彭润民、 廖怀章、 石忆邵、 杨初春、 何署坤、 陈清林、 周继华、 邓辉楚、 李子明、 岳松华、 邓普辉、 朱有志、 简怀玉、 王双桥、 刘志坚、 吴正治、 肖祥海、 罗星凯、 黄明开、 周集中、 肖贞堂等名人。

白水洞景区

白水洞景区位于新邵县严塘镇白水洞村,距县城酿溪镇12公里,区域以白水洞村为主体,包含洞口村、岱山林场部分土地,总面积11.90平方 新邵县风光 (20张) 公里。精彩景点有: 白龙洞、吸潮岩、简氏节孝坊、 卓笔峰、武士崖、飞虹瀑布、银涛峡、水帘洞瀑布、罗山洞水库、七仙瀑布、雷公山等。

白云岩景区

白云岩景区坐落在新邵县巨口铺镇白云铺村,距S217两公里,始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续建于明清。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全国各地前来拜佛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白云岩古建筑群由 妙音寺、 毗庐寺、牧云寺、关龙亭、 会仙桥等组成。

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邵县东北部,距邵阳市50公里,其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25公里,号称“百里龙山”,历史上药圣唐朝孙思邈和御医申泰芝曾在此采药炼丹,留有“药王殿”和“炼丹池”古迹,故“百里龙山”又称“药山”。龙山主峰岳平云顶海拔1513.6米,比南岳衡山祝融峰还高223.6米,为宝庆十二景之一。境内有人文景观8处,自然景区37处。包括有数百年历史的香枫、银杏、摇钱树,壮观的天然瀑布、峡谷、溶洞,数百年历史的风情山寨和工农运动的革命遗址等。

资江风光带

资江是新邵的母亲河,干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途经县城及酿溪、新田铺、严塘、大新、坪上等5个镇乡,流程54.5公里。境内的资江素有“小三峡”之称,沿途景点有赛双清、将军石、护江石林、石门献翠、清溪滩、铜柱滩、水洞岩、岩鹰石、金猴迎客、海豹出江、蛇形山、骆驼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