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

南沙区 南沙 广州南沙 南沙区历史沿革 南沙区行政区划 南沙区地理环境 南沙区自然资源 南沙区人口 南沙区经济 南沙区交通运输 南沙区社会事业 南沙区历史文化 南沙区风景名胜 南沙区地方特产 南沙区荣誉称号 广州南沙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形成


南沙区,广东省 广州市市辖区,为广州城市副中心,位于广州市最南端、 珠江虎门水道西岸, 西江、 北江、 东江三江汇集之处。全区总面积803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6个镇,区人民政府驻 黄阁镇。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常住人口7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54万人。南沙区地处 珠江出海口和 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连接 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 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境内有珠江三角洲西部唯一的深水码头 南沙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 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和广东省首个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的保税港区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 广深港高速铁路、 京港澳高速公路、 广州地铁四号线等交通大轴线纵横贯穿。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4月,南沙区成为广州市行政区。2012年9月, 南沙新区获批为 国家级新区。2014年...

详情

南沙区地名网_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资料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介绍

南沙区,广东省 广州市市辖区,为广州城市副中心,位于广州市最南端、 珠江虎门水道西岸, 西江、 北江、 东江三江汇集之处。全区总面积803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6个镇,区人民政府驻 黄阁镇。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常住人口7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54万人。

南沙区地处 珠江出海口和 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连接 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 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境内有珠江三角洲西部唯一的深水码头 南沙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 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和广东省首个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的保税港区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 广深港高速铁路、 京港澳高速公路、 广州地铁四号线等交通大轴线纵横贯穿。

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4月,南沙区成为广州市行政区。2012年9月, 南沙新区获批为 国家级新区。2014年,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南沙新区片区为其中面积最大的片区。

2017年,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8.73亿元,同比增长10.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万元,同比增长9.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万元,同比增长9.4%。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20名、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16名、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79名。

南沙原是古海湾,海水连天,岛丘错落。经海洋平面几进几退变化,沙泥淤积,渐成洲坦。南沙先民很早就在这片岛丘、沙洲上生息、劳作。南沙街道 鹿颈村出土的先秦遗址,揭示距今三千多年前后南沙先民采用农耕与渔猎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和定居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和自然地理的长期发展演变,逐渐形成南沙区及其辖境轮廓。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番禺为 南海郡首县。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赵佗在南海郡建立 南越国。南沙区域平原地带尚未形成,浅海中零星分布丘陵洲岛,位于番禺县域珠江出海口最南端。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地而置 东官郡,同时置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和欣乐六县。南沙区域从南海郡 番禺县析出,隶属东官郡 宝安县。

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为 东莞县,南沙区域随属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东莞县析出香山镇改置 香山县。黄阁、潭洲地区从东莞县析出,隶属香山县。南沙区域浅海中丘陵洲岛周围沙泥淤积成坦,部分拍围成田,龙穴岛等地仍属东莞县。

明天顺八年(1464年),《 东莞县志》载东莞县“最南端为大洋龙穴洲”。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东莞与香山交界水面和南沙村前面先后浮起大片沙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两县争沙达成和解,在万顷沙中间开挖界河,界河以西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属香山县;界河东北归东莞县管辖。

民国十四年(1925年),香山县改称 中山县,黄阁、潭洲、大岗与万顷沙界河以西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随之改属中山县。南沙、大虎岛、小虎岛与万顷沙界河以东地段以及鸡抱沙、龙穴岛仍隶属东莞县。20世纪40年代,东莞县明伦堂在万顷沙东北部建立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南沙乡成立,属东莞县第五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沙区域先后隶属东莞县、中山县、 珠海县。1959年7月后隶属番禺县。1975年1月,番禺县由 广州市管辖。1990年6月22日,成立南沙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为番禺县的局级单位。1992年5月20日,番禺县改为县级市。1992年6月17日,南沙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和 南沙镇合并,成立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总公司。

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为9.9平方公里;7月8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挂牌设立,为番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是年,南沙镇改设 南沙街道,与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2001年8月21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开发区范围内规划、用地、开发、建设、管理。2003年1月1日, 珠江管理区正式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管理。2004年3月10日,国务院批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大面积至27.7平方公里。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市南沙区, 番禺区的 万顷沙镇、 黄阁镇、 横沥镇、南沙街道, 灵山镇庙南村、七一村、庙青村的部分区域, 东涌镇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部分区域划入南沙区;南沙区下辖万顷沙镇、黄阁镇、横沥镇、南沙街道、珠江管理区,面积527.66平方公里。2008年10月,珠江管理区改为 珠江街道。2008年4月,新成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承担原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2009年9月7日,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加工区更名为广州南沙保税区,广州南沙保税物流中心更名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区,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更名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港口区。2011年9月7日, 龙穴街道挂牌设立。

2012年9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设立为 国家级新区。2012年12月1日,番禺区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正式由南沙区管理;南沙区下辖万顷沙镇、黄阁镇、横沥镇、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南沙街道、珠江街道、龙穴街道9个镇(街道)。

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 自由贸易试验区。2014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授权国务院在广东等自贸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并公布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四至范围,广州南沙新区片区被纳入自贸试验区范围内,为60平方公里。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5年4月21日,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挂牌。

2019年2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南沙区被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要求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创新发展示范区、金融服务重要平台和优质生活圈。

截至2018年10月,南沙区下辖3个街道、6个镇,包括 南沙街道、 珠江街道、 龙穴街道、 万顷沙镇、 黄阁镇、 横沥镇、 东涌镇、 大岗镇、 榄核镇,区人民政府驻黄阁镇 凤凰大道1号。

南沙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最南端,东与 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 中山市、佛山市 顺德区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广州市 番禺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 伶仃洋,介于北纬22°26′~23°06′,东经113°13′~113°43′,总面积803平方公里。

南沙区

南沙区地质基底由古生界变质岩系构成,最老的下古生界震旦系变质砂岩、板岩、片岩及硅质岩,分布在南沙街道塘坑村至南沙林场鸢鹅山一带;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分布在南沙街道深湾村;大面积基岩是燕山期细粒、中粒、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在黄山鲁、大山乸山一带;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沉积陆相砾岩、砂砾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分布于大虎山和小虎山一带。

南沙区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滩涂,其中低丘台地占总面积47%,平原占53%。区内最高点黄山鲁山海拔295米。

南沙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夏季时段超过六个月。四季气候可概括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春常阴雨,秋高气爽。

南沙区年平均气温22.6℃,最冷月平均气温14.3℃(1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9℃(7月),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2℃(2016年7月9日),极端最低气温2.2℃(2016年1月24日)。雨量充沛,分布不均,雨量相对集中在汛期,年平均雨量1673.1毫米,其中4~9月降雨量1354.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1%。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最小相对湿度9%。全年日照1651.7小时,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最多风向东南偏南风。年蒸发量为1670.8毫米,年雷暴日数72.2天。夏秋常有热带气旋影响,平均每年约有3~4个。

南沙区位于 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 西江、 北江、 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面是珠江,南面是珠江入海口。

南沙区境内共有5条主要水道: 洪奇沥水道、 蕉门水道、 沙湾水道、凫洲水道、小虎沥水道 ;内河涌116条,总长294.8公里。

南沙区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雷暴、高温、干旱、灰霾、低温阴雨。

南沙区水资源丰富,区内水域面积(未含东涌等三镇)达188.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四分之一。主要有虎门、蕉门、洪奇沥三条水道,径流量4.8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过境流量1377亿立方米。其中虎门水道603亿立方米、蕉门水道565亿立方米、洪奇沥水道209亿立方米,分别约占珠江年径流总量的18%、7%、6%。

2017年,南沙区年降雨量1554.2毫米,比多年平均减少0.1%,属平水年;水资源总量5.6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多6.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3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97亿立方米。

南沙区滩涂众多,土地资源丰富。2015年,南沙区种植业总面积约60.28万亩,林地面积3.8万亩,森林覆盖率5.33%。建成区绿地率37.3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0.02平方米。

南沙区水产资源有 鲥鱼、 黄鱼等,有常年在江河附近繁殖的 鲍鱼、 鳗鱼,甲壳、贝类品类繁多,为南沙水产业发展提供条件。

南沙区临近珠江口,有众多河流,使得沿岸潮间带的泥沙堆积形成大片滩涂,有利于 红树林生长和繁殖。1998年,万顷沙镇江海堤外滩涂首次试验引种红树林20万株获得成功,品种有无瓣海桑、秋茄、木榄、桐花、老鼠簕等。大虎山、沙仔岛南部沿岸亦植有大片红树林。2007年建设滩涂红树林区,施工面积达66.7公顷以上。在十九涌东围南沙湿地游览区大面积人工栽植多个品种红树林,以吸引各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截至2013年末,全区有红树林333.3公顷,其中原滩涂自然生长近66.7公顷,人工培植红树林面积约266.7公顷。

南沙区主要矿产资源有 花岗石,分布在南沙街道、黄阁镇一带。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常住人口7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54万人。2017年,全区户籍出生人口11809人,出生率15.81‰;死亡人口2544人,死亡率3.41‰;自然增长人数926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4‰。

南沙区户籍人口中以汉族为多,其中汉族占92.1%,有壮族、瑶族、土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34个少数民族。

南沙区产业基础坚实,形成了 现代服务业与 先进制造业并重的产业框架,汽车、船舶、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航运物流、科技创新、服务外包、创新金融、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经济总量

2017年,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8.73亿元,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2.5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27.71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98.48亿元,增长16.2%。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8:60.0:36.2。

财政税收

2017年,南沙区实现税收总额471.96亿元,增长22.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66亿元,增长2.1%;一般预算支出150.05亿元,增长7.6%。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达129.67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总额的86.4%。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南沙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4.93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35.93亿元,同比增长18.4%。

新设企业

2017 年,南沙区新批准设立内资企业22234个,同比增长61%;注册资金4895.2亿元,同比增长2.9倍。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2个,同比增长46%;注册资金82.27亿美元,同比增长84%。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2.8亿元,同比增长47%。

人民生活

2017年,南沙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万元,增长9.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7万元,增长9.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万元,增长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9万元,增长12.9%。

2017年,南沙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32亿元,其中渔业实现产值32.78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38%;种植业产值46.13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的53.4%;畜牧业产值6.3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8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6万亩,甘蔗种植面积9.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2.3万亩,水果种植面积8.52万亩,花卉种植面积4.18万亩。全年粮食产量2.56万吨,甘蔗产量83.78万吨,蔬菜产量66.05万吨,水果产量19.03万吨,肉类总产量2.56万吨,生猪出栏量14.84万头,牛奶产量0.6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3.66万吨。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共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89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个,面积965.6公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0个。

工业

2017年,南沙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13.22亿元,增长7.8%;实现工业增加值766.1亿元,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05.13亿元,增长7.6%,其中内资企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3.5%;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增长76.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6.4%;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增长3.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0.1%。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9.3:70.7。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158.88亿元,增长4.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50.3%,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806.9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03.36亿元,下降23.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221.02亿元,增长12.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206.79亿元,同比增长34.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产值80.15亿元,同比增长29.9%。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共有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337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07.9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6.7%。主要工业产品方面,全年生产汽车43.92万辆,增长3.8%;发动机38.09万台,增长2.3%;发电量120.15亿千瓦时,增长4%;钢材产量401.26万吨,增长9.9%;初级形态塑料65.2万吨,下降2.8%;印染布2.2亿米,增长9.7%;家用电冰箱192.24万台,增长10.9%。

建筑业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31.8亿元,同比增长1.4倍。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24.11亿元,同比增长1.4倍;安装工程产值7.62亿元,同比增长39.9%。

商贸旅游

2017年,南沙区实现国内商品销售总额1473.9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8亿元,增长9%,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49.4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5.38亿元。全区各主要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076.4万人次,增长4%;综合旅游收入29亿元,增长3.9%。

招商引资

2017年,南沙区新设外资企业数365个,增长28.1%;实际利用外资10.42亿美元,增长66.8%;合同利用外资50.22亿美元,增长56.5%。

对外贸易

2017年,南沙区进出口总额1951.75亿元,增长15.2%,占广州全市20.1%。其中出口总额1148.48亿元,增长8.6%,占广州全市19.8%;进口总额803.27亿元,增长26.3%,占广州全市20.5%。

金融业

2017年,南沙区发展创新型金融,开展贸易融资项下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人民币直贷等多项跨境金融创新试点。全年通过SPV方式引进落地25架飞机(累计引进37架),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租赁集聚地。开展了全国首单美元结算的跨境船舶租赁资产交易。揭牌成立全国首个能源金融示范区,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已落户。金融机构加快集聚,已落户金融和类金融机构3300家。新落户融资租赁企业235家(累计落户489家),累计业务合同余额超1700亿元,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占全市八成。

港口物流

2017年,南沙保税港区进出货值791.77亿美元,下降4%;保税业务货值54.86亿美元,增长28%;区内企业进出口货值114.39亿美元,增长64%。

高铁站:广深港高速铁路 庆盛站;港口: 南沙客运港;汽车站:南沙客运站;轨道交通: 广州地铁四号线;公交线路: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快线和61条公交线路(2016年)

南沙区周边100公里范围分布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和珠海等5大国际机场。2016年, 南沙港区已开设国内外班轮航线近百条,其中国际航线63条,具有1800万标箱吞吐能力。开通水上穿梭巴士50余条,在泛珠三角157城市开设无水港。初步构建起区内、与广州市区、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系的大交通网络,建成或在建20条200公里的轨道交通、8条200公里的高快速路、2500多公里的市政道路,逐步打造以南沙为中心的大珠三角洲地区一小时生活圈。

2017年,广州地铁四号线南延段通车运营,新(在)建轨道交通3条(段)约76.4公里。高快速公路新(在)建4条达52公里,黄榄干线完工通车, 虎门二桥大沙水道钢箱梁顺利合龙, 深中通道主体隧道工程开工。

2017年,南沙区新增国际班轮航线12条(共85条)、内贸航线4条(共32条)和“穿梭巴士”支线6条(共60条),新建无水港5个(共33个),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辐射到整个泛珠地区。南沙港区实现货物吞吐量3.35亿吨,增长10.1%。累计出入境邮轮122艘次,增长17.3%;出入境旅客超40万人次,增长23.8%,邮轮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三。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共有学校(含民办)86所,其中小学60所,普通中学18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全区有省一级学校5所、市一级学校21所、区一级学校48所。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67488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43429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642人。全区共有专任教师428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25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03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0.2%,高中升学率97.6%。全区共有幼儿园101所,幼儿园在园人数25412人。

2018年12月,广州市政府、广州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签署举办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广州市将在南沙区提供1.13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办学,并将给予建设、办学经费等各方面保障;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及校方以全校之力推动学校落户南沙开展合作办学。

南沙区中学一览表(截至2018年)
南沙第一中学(高中部) 南沙第一中学(初中部) 南沙麒麟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南沙横沥中学
南沙黄阁中学 南沙万顷沙中学 南沙区新垦学校 南沙珠江中学 广州市英东中学
南沙区新徽学校 南沙港龙学校 南沙芦湾新徽学校 南沙东涌中学 南沙鱼窝头中学
鱼窝头第二中学 南沙区朝阳学校 南沙区旭升学校 南沙潭山中学 南沙大岗中学
南沙灵山中学 南沙区阳光学校 南沙榄核中学 南沙榄核第二中学 南沙区博海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于2007年1月正式落户南沙区,是南沙首家外资科研机构。研究院围绕物联网、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先进材料、绿色建筑与环境四大领域开展研发工作。

2017年,南沙区财政科技投入7.65亿元,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数330家,增长1.1倍。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4975件,增长83.2%,其中发明专利1605件,增长58.8%;授权专利2514件,增长63.4%。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授权451件,增长18.4%。获得省资金支持科技项目231个,获得市资金支持科技项目693个,共获得上级科技部门支持经费3.1亿元。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共有藏书31万册。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2.36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整合文化、体育、旅游资源,组织开展294场次文体活动。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共有篮球场234个,乒乓球台280张,游泳池32个,羽毛球场131个,健身路径270条,足球场11个,田径场12个,社区运动中心38个,体育活动中心4个。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2个,其中医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门诊部13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4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16个,村卫生站111所;全区医院实际拥有床位1834张,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168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150人,注册护士1400人。

劳动就业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社会从业人员49.38万人。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期末从业人员18.82万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98万元。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8%,其中“4050”人员就业率77%;全区户籍劳动力累计进入企业就业参保人数达9.9万人,增长25%。全年提供就业岗位2.4万个,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2851人,提供就业专项资金5103.16万元,增长45%。

社会保险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8.0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8.87万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7.92万人、27.15万人、26.70万人。城乡低保救济标准统一提高到900元,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2121元。

虎门炮台

南沙区境内 虎门炮台位于上横档岛、下横档岛、大角山、蒲州、大虎山、蕉门,1982年2月被列入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大虎山炮台遗址、 大角山炮台、蒲洲山炮台、上横档炮台(含永安炮台遗址)、下横档炮台。

天后古庙

天后古庙位于南沙区南沙街道塘坑村塘坑中街29号。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现代有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面阔三间11.60米,深两进16.80米,建筑占地面积194.88平方米。两进均为硬山顶,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花岗岩石脚,后殿后墙为蚝壳墙,庙内有嘉庆时重修天后古庙碑,该庙是南沙现有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天后庙。

水乡文化

南沙人民世代在江海、河涌、堤围、滩涂边生活,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和水乡文化。南沙黄阁麒麟舞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南沙水乡婚俗、 香云纱染整技艺、南沙赛龙艇(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南沙疍家传统小食制作工艺等南沙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 简介 图片
横沥咸水歌 横沥咸水歌是生活在横沥地区的水上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抒发情怀而歌唱的一种广州方言的渔歌。它曲调爽朗朴素、韵味浓郁,演唱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演唱者大多即兴演唱,歌词也保留了当地纯正口语,带有浓厚地方色彩。咸水歌分为姑妹腔、担伞调、高堂歌等不同曲调。
水乡婚嫁 在南沙的婚庆习俗里,结婚行礼时,趟火盆、不踩门槛、女家三朝回门的习俗都沿袭了下来。所不同的是,婚礼上媒婆和亲友都会唱着喜庆和祝福的咸水歌将女儿送出门。出嫁时,唢呐声声,男家接亲的人在船上兴高采烈地将新娘接走。
黄阁麒麟舞 麒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黄阁麒麟舞已有百年历史,每逢佳节当地居民就舞起麒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有“麒麟献瑞”一说。2007年,南沙黄阁麒麟舞被评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地诞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大岗镇下墩自然村的村民都会聚集在一起,邀请亲朋好友自发为守护村民的土地公、土地婆举行大规模的摆宴庆生活动。土地诞当天,下墩自然村街巷张灯结彩,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吃围餐,场面壮观。
参考资料来源:

妈祖信俗

南沙居民世代靠海谋生,视 妈祖为护航之神,每逢出海或遇天旱、洪涝都要祈求神灵庇佑,由此形成的 妈祖信俗已延续近千年。

天后 林默(960年~987年),民间称之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传说她自幼聪慧,熟谙水性,常渡海救助遇险船工和渔民;她还能洞察风云变化,预测天气,告诉船户可否出航,保护渔舟及商船的安全,被人们尊称为神女。林默死后被奉为神祗,立祠供奉,尊称妈祖。 天后宫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天后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天后忌日)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游客和善信前来观光朝圣,而每逢初一、十五人潮如织,一直香火鼎盛。

“ 天后诞”是南沙区祭祀天后(妈祖)的民间风俗。传说天后是福建莆田人,生前积善行德,死后成护海女神,浮游于各岛屿,救难解危,保护出海船只安全。南沙地区旧俗于天后诞日(农历三月廿三日)在天后宫举行拜祭。南沙每年都会举行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场面热闹。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南沙区户籍人口中绝大多数人操 粤语。南沙地区粤语属于广府片、高廉片、罗广片、四邑片4个片中的广府片。

南沙区处于广州市南部,若将广州市番禺和南沙两区作为一个整体板块来看,语言差异可分为5个片,即北部市桥片、沙湾片,中部沙田片,南部黄阁片、南沙片。南沙区大岗、东涌、榄核、横沥4个镇属沙田片,黄阁镇属黄阁片,南沙街、珠江街、万顷沙镇、龙穴街属南沙片。另万顷沙镇十一至十四涌居民是1973年从灵山、鱼窝头一带渔业生产队迁移过来,属沙田片。

南沙区主要旅游景点有 天后宫、 虎门炮台、 南沙湿地公园、 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 南沙水鸟世界生态园、 百万葵园等,其中 南沙湿地公园以“湿地唱晚”之名入选“ 羊城新八景”。

名称 简介 图片
天后宫 天后宫座落在南沙大角山东南麓,面对伶仃洋,占地面积一百多公顷,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前身始建于明代南沙鹿颈村的天妃庙,清乾隆年间经修复后,定名为元君古庙,抗战时期被日本飞机炸毁。1994年,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 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并于1996年天后诞辰日举行落成庆典。
南沙湿地公园 南沙湿地公园又名“湿地唱晚”,羊城新八景之一。南沙湿地位于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区万顷沙镇十八涌与十九涌之间,总面积约10000亩,是珠三角地区保存完整、保护较好、生态良好的河口湿地。
南沙水鸟世界生态园 水鸟世界生态园位于南沙区万顷沙镇十七与十八涌之间,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景区分为雨林岛、花树岛、棕榈岛、迷宫岛、金银岛、千鹤洲六个小岛。
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 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位于南沙区大岗镇城区东南角,主轴长3.1公里,宽约2公里,总面积5048亩,海拔最高点是127.3米,2000年被广州市批准为森林公园。
百万葵园 百万葵园位于万顷沙镇新垦十五涌,占地26万平方米,以向日葵为主题,荣获“全国规模最大的葵花园”、“吉尼斯之最”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

南沙区土特产有 新垦莲藕、蕉门红蕃薯、 横沥甜玉米、 桂味荔枝、大井番石榴、 万顷沙香蕉、 番木瓜、 葵花鸡、围垦青蟹、 小虎麻虾等。

新垦莲藕因出产于南沙区万顷沙镇新垦地区而得名,其外形整齐,大小均匀,色泽一致,表面光滑,成熟度好,有轻微锈斑,无腐烂、无异味、无断藕、无畸形,无明显损伤、无病虫害,淀粉多,鲜味足。1999年获得国家农业部的 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新垦莲藕”实施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7年10月,南沙区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17年12月,南沙区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区。

2018年9月,南沙区入选中国百强区第27名。

2018年11月,南沙区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20名、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16名、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7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