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

浈江区 韶关浈江区 浈江区建制沿革 浈江区行政区划 浈江区地理环境 浈江区自然资源 浈江区人口民族 浈江区经济 浈江区交通 浈江区社会事业 浈江区历史文化 浈江区风景名胜


浈江区, 广东省 韶关市市辖区,位于韶关市区东北部, 武江、 北江以东,东、南接 曲江区,西临 武江区、 乐昌市,北连 仁化县,是 韶关市辖三区之一,现辖5个镇5个办事处,全区土地面积572.1平方千米,201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2.54万人,常住人口53.54万人。2017年,完成生产总值229.3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01亿元、34.5亿元、187.8亿元。春秋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粤北为百越属地的一部分。是粤北的小部分,位于南岭山间的曲江盆地之内。在战国时期,区境属楚国;秦朝属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市);赵佗立南越国后,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在区境内的莲花山俗称曲红山下(今韶关东站一带)设置曲江县治后,区境随曲江县属桂阳郡。三国吴 甘露元年(265年),在桂阳郡南部分设始兴...

详情

浈江区地名网_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资料简介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介绍

浈江区, 广东省 韶关市市辖区,位于韶关市区东北部, 武江、 北江以东,东、南接 曲江区,西临 武江区、 乐昌市,北连 仁化县,是 韶关市辖三区之一,现辖5个镇5个办事处,全区土地面积572.1平方千米,201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2.54万人,常住人口53.54万人。

2017年,完成生产总值229.3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01亿元、34.5亿元、187.8亿元。

春秋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粤北为百越属地的一部分。是粤北的小部分,位于南岭山间的曲江盆地之内。在战国时期,区境属楚国;秦朝属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市);赵佗立南越国后,属南越国。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在区境内的莲花山俗称曲红山下(今韶关东站一带)设置曲江县治后,区境随曲江县属桂阳郡。

三国吴 甘露元年(265年),在桂阳郡南部分设始兴郡,郡治设在莲花山下的曲江县治内,区境随曲江县改属荆州始兴郡。

西晋武帝 太康(280年-289年)中期,始兴郡移属广州,曲江县治从莲花山迁往安聂邑(今武江西岸)。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州 始兴郡;

怀帝 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州地置湘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区境随曲江县改属湘州始兴郡。

东晋成帝 咸和三年(328年)废湘州,复称荆州始兴郡,郡治迁往东南十里官滩(今浈江区南郊五、六公里),区境随曲江县复归 荆州始兴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州始兴郡,三十年(453年),复归湘州始兴郡。宋明帝 泰豫元年(472年)改始兴郡称广兴郡。

南齐(479-502年)复为湘州始兴郡。梁承圣(552-555年)中置东衡州,曲江县再迁西河,区境随曲江县属东衡州始兴郡。梁末陈初,一度废东衡州,始兴郡改属衡州(州治在今英德县)。

陈 天嘉元年(560年)复置东衡州,并以始兴郡,区境随 曲江县仍属始兴郡。

隋 开皇九年(589年),隋师行军总管韦洸率师于当年八九月平定岭南,废安远郡,置大庾县,设广州总管,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州。开皇十年(590年),平陈。废始兴郡,改为东衡州,不久又改为韶州(州、县治所回迁莲花山)。区境随曲江县先属东衡州,后属韶州。开皇十一年,废韶州,区境随曲江县并入广州。隋炀帝大业(605~618年)年间,将州改为郡,郡、县治所仍在莲花山,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南海郡。

唐初改郡为州。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州。

唐 武德初年(618年),曲江县治再迁西河,

唐 武德四年(621年)置番州,区境随曲江县属番州,不久将番州改称东 衡州。

唐 贞观元年(627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州治迁回莲花山),又置岭南道,区境随曲江县属韶州,受岭南道监察。 唐 天宝元年(742年)改韶州为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始兴郡为韶州。 天宝(742-756年)间,道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区境随曲江县属岭南道韶州管辖。

后梁 乾化元年(911年),刘岩发兵破韶州,州县治所迁往中州(今浈江区城内,俗称小岛),从此,州治、县治同设在中州(以后一直都是地、市、县的行政机构的驻地)。

五代十国时期,区境随曲江县先属后梁韶州,后属南汉韶州。

北宋初期,区境随曲江县仍属岭南东道韶州(州、县治同在中洲一地)。未久废道改州,区境随曲江县属韶州。至道三年(997年),又于州上置路(半行政半监察性质),区境随曲江县隶属广南东路韶州。

元朝以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下设道(省派出机构)、路、县三级。

至元十五年(1278年)岭南平定后,区境随曲江县属海北广东道韶州路(此间又在韶州路置录事司,以管理城厢居民;一说至元二十三年置,又称新民官司)。 至顺元年(1330年)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

明 洪武元年(1368年)改韶州路为韶州府(同年罢新民官司)。洪武二年升广东道为广东行中书省;洪武八年又改称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以下简称“广东布政司”,习惯上称“广东省”),区境随曲江县仍属 韶州府。

清初仍称广东布政司,后称广东省,省下设道(省的派出机构)、府、县。区境随曲江县属广东省南韶连道韶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府。区境随曲江县属广东省。民国三年(1914年),复设道,区境随曲江县改属广东省南韶连道(后改为岭南道)。民国九年(1920年),复废道,未久设北区善后督办,性质与道同。此后屡设屡废,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北江行政区,民国十五年又废行政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北江善后委员会,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北江绥靖区,区境随曲江县均属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设第二行政督察区,性质与善后委员会、行政区、绥靖区同,均为省派出机构,区境随曲江县仍属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称北江行政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复称第二行政督察区,区境随曲江县仍属之。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在曲江县城(今浈江区城内,俗称小岛)置韶关市政府,为省直辖市。区境随曲江县属韶关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韶关被日军占领,韶关市政府的建制自行解体。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再次调整全省政区,区境随曲江县改属第三专署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江西挥师南下进驻曲江县城(今浈江区城内的解放路至中山路),并于10日解放了曲江县全境,当天宣告成立曲江县人民政府。14日,曲江县政府设立城关区(亦称曲江县一区)。区境属曲江县城关区。1949年11月25日,撤销曲江县城关区组建韶关市人民政府后,区境改属韶关市。后来,鉴于人口少,条件不具备建市,韶关市于1950年5月5日被撤销而组建韶关镇,区境回归曲江县。1951年6月,恢复韶关市建置后,区境又从曲江县划出,归属 韶关市。

1984年6月,区境属浈江区和 北江区。

2004年6月,撤销 北江区后,其行政区域和原曲江县的 犁市和花坪两镇的地域归属浈江区,直至2004年底未变。

截至2014年,浈江区下辖 新韶镇、 乐园镇、 十里亭镇、 犁市镇、 花坪5个镇, 东河街道、 车站街道、 风采街道3个街道和 曲仁、 田螺冲2个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东河街道。

截至2018年,浈江区下辖5个镇5个办事处。

浈江区位于东径113°06′-113°36′、北纬24°8′-24°18′,地处广东省 韶关市东北部,武江、北江以东,东与 仁化县、 曲江区相交,西与 乳源瑶族自治县、 武江区毗邻,南与曲江区相连,北与 乐昌市、 仁化县接壤,总面积为572.47平方千米。

浈江区地处第一列山系与第二列山系之间的浈江、武江河谷之中,地貌发育自新生代第三纪丹霞群形成后,均处于间歇上升状态,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陡峻山地和多级相对平坦的夷平面及河谷阶地面。区境地理环境由流水地貌和岩溶地貌构成,即由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等类型构成。平原主要由浈江、武江以及汇合成北江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主要分布于区境城区、犁市等连片小平原;阶地分5级在区境城区,一、二级地面平缓,三、四、五级地面高亢;台地分布于区境以东地段,台坡倾斜15度以下,呈波状起伏或岗丘形态;丘陵主要分布在区境东部和东北部,大部分属低丘陵,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山地大部分在北部,东南部地区有少量分布,均以岩溶山地为主,大多为岩溶低山,山坡岩石裸露,石芽、石沟遍布,风化残积,红土甚薄,为丘陵山地地貌。地质构造属华南褶皱带部分,火成岩分布广泛,地层发育基本齐全。境内土壤有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潮沙泥土、石窟土等七个土类。据土壤普查资料,境内红壤面积占自然土壤面积50%以上,自然土壤占全区土地面积80.6%,土壤质地较好,表土厚中层占过半数,心地层普遍深厚,占七成左右,疏松,酸性反应,有机质与氮素中量以上居多。

浈江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全年盛行南北气流,有明显湿热和干冷,冷暖交替明显。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农业生产可以一年三熟。区域气候受季风及大气环流影响,总体特征表现为冬短夏长,春秋交替快,四季分明;气候资源比较丰富;灾害性天气较多,低温阴雨,龙舟水、秋旱、寒露风和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2014年,年均气温20.4℃,年均日照时数1886小时,年均降雨量1517毫米。

浈江区河流分布密集,境内有浈江、武江、 北江、黄浪水、大塘水、大富河、坳背水、白虎坳水、黄岗水等9条主要河流。2014年,辖区内3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4329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14万立方米;66座小型水库蓄水量960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9万立方米。

浈江区境共发现矿产7种、矿产地9处,主要矿产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铁、锡锑、钨、萤石、稀土、冶金等,其中 煤、铁、锡锑、钨、萤石在广东省占有重要位置,储藏量在1.5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浈江东部和北部山地、丘陵地带)。除此之外,区境还有燃料、化工、非金属、建筑材料等矿产。

2014年,浈江区土地面积572.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62.5公顷(常用耕地65792.9公顷),其中水田4395.8公顷,水浇地636.4公顷,旱地1547.7公顷。园地319.4公顷,林地36407.1公顷。年末,全区林业用地31354.9公顷,森林覆盖率60.3%,林木绿化率60.6%,活立木总蓄积量194万立方米。完成荒山荒(沙、土)地造林面积10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080.7公顷,绿化覆盖率4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平方米。

浈江区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大部分在东部和北部山丘密林及近郊河涌水网。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爬行类、鸟类、鱼类、甲壳类和多种贝类等230种,主要野生植物有材用植物类18种、药用植物类53种、芳草植物类14种、油脂植物类9种、纤维植物类9种、果树植物类19种、栲胶植物类6种、淀粉植物类8种、野生中草药类50种、绿化植物类48种。

截至2014年,浈江区户籍人口3466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8744人、农业人口67912人。城镇人口主要分布在市区半岛、东河街道办、车站街道办及新韶镇、乐园镇;农业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郊十里亭镇、犁市镇、花坪镇(占辖区农业人口总量80%以上)。是年,常住出生人口3450人,人口出生率10.05%;死亡人口1641人,死亡率4.78%;人口自然增长率5.27%。

201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2.54万人,实有人口53.54万人。

浈江区是韶关多个民族散居区之一,除 汉族外,区内分布有 瑶族、 壮族、 回族、 满族、 蒙古族、 苗族、 侗族、 畲族、 土家族等34个少数民族。

2014年,浈江区完成生产总值186.8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2013年增长4.0%、-0.7%、9.5%,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3.1:20.7:76.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0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6亿元,比2013年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55亿元,比2013年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1元,比2013年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2332元,比2013年增长10%。

2015年,浈江区国民生产总值达198.2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6.3%,经济总量位居全市10个县(市、区)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万元,同比2014年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区本级收入4.0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2014年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为3.1:17.93:78.97。

2017年,完成生产总值229.3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01亿元、34.5亿元、187.8亿元,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3.1:15:8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区本级收入2.88亿元。

2015年,浈江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0.09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3.5%。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区已形成4个千亩以上成规模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区。2015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0.73%,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2015年,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通过省扶贫开发“双到”考核验收,5个省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脱贫率达100%。

2014年,浈江区为工业企业供地902亩,协调贷款12亿元。新增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8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8家,新增3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5.6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32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6.8%。10家企业建成投产,5个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6亿元,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4.8%。全区工业技改投入2.72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232%。

2015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7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24.47%。浈江产业园已成为莞韶产业园的核心园区;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亿元。

2015年,浈江区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家,达到91家;全区第三产业总量达156.5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7.4%,占全区GDP的比重已近8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1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0.5%。

浈江区是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京广铁路、韶赣铁路、 武广高铁客运专线;韶赣高速、广乐高速;国道106、323线、省道S246、S248线等交通主干线纵贯南北。境内沿浈江、北江建有大型集装箱货运码头,水路航运可直达 广州、 香港、 澳门。

截至2016年,浈江区普通高中2所,新招生人数1078人,在校学生3236人,比2015年下降6.1%;初中11所,新招生人数2649人,在校学生7562人,比2015年下降2.5%;小学25所,新招生人数4416人,在校学生24186人,适龄儿童小学毛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2%。年末共有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12928人;年末共有中小学学校38所,当年新招生人数8142人,在校学生34984人。

截至2016年末,浈江区有各类艺术团体60个,区文化馆1个,镇街文化站10个,村居文化室90个,文化广场7个,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45个,电影院7个,游艺歌舞娱乐场所23家,出版物、音像经销单位111家,艺术品经营单位24家。全年组织各类演出60场,有《春牛·春妞》、《永远的旗帜》、《梅岭梅》等8个表演项目获市级以上表彰。

截至2016年末,浈江区医疗卫生机构143个,其中医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7个,实有床位192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0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98人,注册护士1047人。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201张,卫生技术人员113人,乡村医疗点37个。农村居民卫生户厕普及率96.22%。

浈江区以 广府、 客家民系风俗、民俗占据主流,城区以 粤方言为主, 客家方言遍布城乡。城乡民风淳朴,逢年过节喜食糍粑,清明以艾叶做艾糍、端午以竹叶裹粽子等。城乡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有元宵烟花晚会、端午节龙舟赛等。

浈江区是 韶关市的发祥地,秦汉以来,无论是 南越国、南汉宫署,还是各朝粤北地区的军事、行政机构都设在今浈江区境内。隋朝重臣侯安、唐代名相 张九龄、宋代名臣 余靖和唐宋诗人 韩愈、 苏东坡、 杨万里等大批官员、文化名人曾在浈江境内译经、传教。辖区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众多,有建于唐朝时期的大鉴寺,宋代的太傅庙、 韶州府学宫大成殿和作为韶关标志的 风采楼,民国时期以来的孙中山北伐誓师旧址、南昌“八一”起义军 朱德部驻犁市旧址、中共粤北省委旧址等历史遗迹遗址。

浈江区历来是韶关市的文化教育中心。其文化源流最早可追溯至距今一万至四千年的 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境内 农耕文化逐步形成。秦统一南越后,中原文化大规模传入岭南,本区亦然。随着历史的演变,境内逐步形成了“ 客家文化”、“ 佛教文化”、“北伐文化”、“抗战省会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

孙中山 北伐 大本营旧址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为打倒军阀割据,谋求全国统一,于1922年和1924年,曾先后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

孙中山北伐誓师广场旧址

1922年5月6日-6月1日和1924年9月12日-11月4日,孙中山先生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先后在韶关南教场(今中山公园),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和举行“双十”纪念活动,检阅北伐军,接见苏联“窝罗夫士忌”号巡洋舰的官兵,还参加了在此召开的“韶州各界赞助北伐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北伐原因》的长篇演说。

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旧址

位于市区下后街当年的“四邑同乡会”宏仁善堂内(今建国路小学)。原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平房,1925年曲江县农会在这里办公,并在此召开了曲江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曲江县农民协会在此成立后,办公居左侧两房;1926年1月,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在此成立后居右侧一房。同年,中共北江地方委员会亦设在此。1960年12月26日,北江农民协会办事处旧址公布为韶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扩建学校,办事处旧址房子被拆除,唯宏仁善堂石匾额尚存。

北江农军学校旧址

位于市区弓箭街都司衙门(今为建国路50-60号,市粮食局所在地),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北江地方委员会,根据粤北农民运动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办的。于1926年10月至1927年4月共举办两期,学员200多人。是一所专门培养农运武装军事干部的学校。北江农军学校主任,初期由蔡如平担任,后由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北江地委成员朱云卿担任。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北江农军学校毕业的两期学生,随北江农军北上武汉,继而部分人员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流沙战役失利后,部分人员陆续返回粤北参加当地武装斗争,还有部分人员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75年5月7日,北江农军学校旧址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韶连政治干部讲习所旧址

位于市区风度路60号,原为豫章会馆,今为商业门店。1926年11月至1927年4月,以驻韶湘军第二军教导师师长陈嘉祐的名义,在此举办南韶连政治干部讲习所。讲习所由中共北江地委领导,聘任教导师副官刘小山(中共党员)为校主任,中共北江地委、广东省农会北江办事处、省农会特派员、省妇运会等干部到所讲课。当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党代表的李富春曾来讲过几次课,支持办学。学员大都是吸收下层进步知识分子参加。至1927年4月讲习所结束,共培训200多名干部学员,充实了北江各县农运政治干部队伍力量。

朱德部驻犁市旧址

1927年12月中旬,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辗转来到当时的曲江县犁铺头(今浈江区犁市镇),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范石生部140团的名义将团部设在犁市街西李达材的当铺内。朱德化名王楷,住在当铺的楼上。该当铺高11米,墙厚0.5米,室宽21.8米,上下两层建筑面积共1075平方米,由青砖砌筑。朱德在此期间,参加了北江地区的革命活动,帮助支持了曲江县清水塘农民运动和仁化县董塘等地的农民武装暴动。该旧址今为浈江区犁市公安派出所办公所在地。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旧址

位于峰前街韶州师范学校(原为相江书院)。军官教导团驻扎在该校礼堂,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面积约500平方米。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与蒋介石合作反共后,10月初,军官教导团在叶剑英率领下,由武汉南下抵达韶关,后全团南下广州,参加了12月11日的广州起义,成为广州暴动的主要武装力量。

抗敌演剧宣传第七队旧址

位于浈江区东河坝墨江会馆(今为启明小学)。1941年-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第七演剧宣传队(当时全国组织有十个演剧宣传队)在韶关和北江各地演出过《船夫曲》、《 黄河颂》、《军民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天国春秋》、《 祖国在召唤》等10多个抗日宣传剧目。队长吴狄舟,副队长徐洗尘。该队与第七战区政治大队同驻一地。

中共粤北省委旧址

中共粤北省委旧址,位于五里亭(今牛奶场内),为砖木结构平房院落,面积约200平方米。1940年冬,中共广东省委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在始兴沈所红围召开省执委扩大会议,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将原中共广东省委划分为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粤北省委书记为张文彬,粤南省委书记为梁广。1941年春,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张文彬调为副书记,李大林接任中共粤北省委书记,并迁省委于五里亭牛头冲民房。1942年5月26日,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郭潜被捕叛变,第二天即带领国民党特务在五里亭省委机关抓捕了省委书记李大林、组织部长饶卫华以及当时在乐昌的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等,制造了反共的“粤北省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