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区

吉阳区 河东区 吉阳镇 田独镇 吉阳区历史沿革 吉阳区行政区划 吉阳区地理环境 吉阳区自然资源 吉阳区人口 吉阳区经济 吉阳区交通运输 吉阳区政治 吉阳区社会事业 吉阳区风景名胜 吉阳区城市荣誉


吉阳区,隶属于 海南省 三亚市,位于三亚市东部,介于东经109°31′~109°48′,北纬18°14′~18°37′之间。总面积372平方千米。 吉阳区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417毫米,年平均气温25.4℃。2017年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98.6%。 截至2018年,吉阳区有20个社区、19个村、106个自然村、126个居民小组、157个村民小组。 政府驻地迎宾路。 2017年末,吉阳区总人口16.4672万人。 吉阳区是连接海南东部、中部和北部市县的交通枢纽,是三亚的东大门,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吉阳区前身是河东区和吉阳镇;2014年2月,设立吉阳区。2018年,吉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2亿元,同比增长7%。河东区唐代以前河东区为临川县治;清末属临川里;民...

详情

吉阳区地名网_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资料简介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介绍

吉阳区,隶属于 海南省 三亚市,位于三亚市东部,介于东经109°31′~109°48′,北纬18°14′~18°37′之间。总面积372平方千米。 吉阳区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417毫米,年平均气温25.4℃。2017年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98.6%。 截至2018年,吉阳区有20个社区、19个村、106个自然村、126个居民小组、157个村民小组。 政府驻地迎宾路。 2017年末,吉阳区总人口16.4672万人。 吉阳区是连接海南东部、中部和北部市县的交通枢纽,是三亚的东大门,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吉阳区前身是河东区和吉阳镇;2014年2月,设立吉阳区。

2018年,吉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2亿元,同比增长7%。

河东区

唐代以前河东区为临川县治;

清末属临川里;

民国时期归第二区管辖;

解放后属榆亚镇、鱼雷人民公社、三亚镇管辖;

1985年7月设立河东街道办事处(科级);

1988年5月改为河东区管理委员会(处级),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吉阳镇

田独镇

清代属临川里,民国时期属临川乡管辖;

1950年分别属榆亚镇和榆红镇管辖;

1953年土改后,田独地区成立五个小乡,属六区管辖;

1955年上半年撤销六区;

1957年撤区并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田独区;

1986年改为田独镇。

荔枝沟镇

解放前,荔枝沟属呜亚乡管辖;

1950年解放,同年5月建政,归属二区管辖;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鱼雷公社管辖;

1961年5月荔枝沟从中分出成立荔枝沟公社;

1983年3月改为荔枝沟区公所;

1985年7月改设荔枝沟镇。

红沙镇

红沙清代属临川里榆林铺;

民国时期属东二区(崖二区);

1950年4月解放,同年底建政,是榆亚镇公所驻地;

1958年,公社化时归属鱼雷公社管辖,红沙称为大队;

1959年7月撤销鱼雷公社,成立榆林公社;

1963年,成立崖县红沙地方国营农场,场部设在红沙墟;

1967年撤销农场,成立红沙公社;

1983年改为红沙区;

1986年改为红沙镇。

2001年8月,田独镇、荔枝沟镇、红沙镇合并为新田独镇。

2011年1月,田独镇更名为吉阳镇。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三亚市撤六镇新设四区 ,撤销原河东区、吉阳镇、亚龙湾管委会,设立吉阳区。

2014年9月22日,成立三亚市吉阳区筹备组,进入“撤镇设区”实质阶段。

2014年10月23日,三亚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分别成立三亚市吉阳区、 海棠区、 天涯区、 崖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负责筹备各本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相关事宜。

2015年1月2日,三亚市吉阳区举行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吉阳区党委、区人大、区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截至2018年,吉阳区有20个社区、19个村、106个自然村、126个居民小组、157个村民小组。 政府驻地月川社区。

吉阳区东靠 海棠区,西与 天涯区相接,北部与 保亭县交界,南抵南海 亚龙湾。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31′~109°48′,北纬18°14′~18°37′之间。 占据三亚的心脏位置,是 三亚的中心城区。 总面积面积372平方千米。

吉阳区

吉阳风景 (6张) 地形:吉阳区位于三亚市的中心位置,其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北部山高岭峻,峰峦连绵,南部平原海岸东西分布,大部分地区海拔几十米至300米之间,最高海拔611.5米。

地貌:东部、西部与北部为中低山环绕,中部为东北向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南部以低丘为主,有山间小盆地。

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鹿回头角至榆林角,亚龙湾及湾内5个海岛沿岸。

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于泥质滩涂海湾和受潮汐影响的河口海岸。

吉阳区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417毫米,年平均气温25.4℃。2017年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98.6%。

降雨季节分布均匀,干湿季节明显。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年平均降雨是1100至1695毫米。4至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90%,11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热带风暴或台风平均每年1-2次。

年日照253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2344毫米,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长夏无冬,秋春相连,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干湿各半、雨骤旱酷,台风频繁,雨急风狂的特点。

河流

吉阳区分布有三亚河、大茅河等5条主要河流。

海洋

吉阳区海岸线总长度88.34千米,辖区海域从三亚小洲岛向东20米至竹湾东侧止,包括红沙港及青梅港内水域,海域面积801.45平方千米。

铁矿

位于三亚市吉阳区田独村黄泥岭西北山麓的田独铁矿为中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 磁铁矿,次为 赤铁矿。主矿体长66~195米,厚17米,主体已开采完,深部尚有残余矿体,储量约90万吨。次矿体为盲矿,位于主矿体之旁侧埋深22米,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70度,长63米 吉阳区景 (6张) 最大垂直厚度76米,延伸172米,储量40万吨。该矿区矿石品位高,杂质低,质量好,含铁53~58%。20世纪60年代已基本采完。

锰矿

位于三亚市吉阳区大茅 磷矿区,储量100万吨,矿体一般长100~200米,最大900米,一般厚度1.5米,品位25.18%,最高45.96%,含染质少。

磷矿

位于三亚市吉阳区的中廖管理区是 海南省唯一的中型磷矿,储量C-D级929.5万吨,平均含五氧化二磷9.94~17.60%,该矿区共有 磷矿13层,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有3层,占矿区总储量93%以上,主矿层分布于中和岭块段,长600~1400米,延伸115~400米,厚2.5米,含磷品位13.1~17.66%。1972年曾开采易于选矿的磷灰石型磷矿,矿石供海口化肥厂用,后因经济效益低而停产。

吉阳区森林面积31万亩,覆盖率达71%。境内有三亚大东海火岭猕猴保护区、三亚六道综合生态保护区等6个自然保护区。

2017年,吉阳区年末耕地总面积1565公顷,其中,水田面积957公顷、旱田面积274公顷、旱地面积334公顷。 共有山林面积2.49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2.3万亩,商品林1942.82亩。

吉阳区境内有水源池水库、半岭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等。

2017年,吉阳区人口总户数4.1012万户,总人口16.4672万人。按性别分,有男性8.1957万人、女性8.2715万人;按年龄分,有0至17岁4.2374万人、18至34岁4.8207万人、35至59岁5.9126万人、60岁以上1.4965万人。

2017年,吉阳区有少数民族6.9826万人,占总人口11.8%。其中,有黎族6.7143万人、苗族292人、壮族599人、回族458人、其他民族1334人。

2018年,吉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2亿元,同比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3%;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831元和16410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6%和9.1%。

2017年,吉阳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329亿元,同比增长11.7%。 全年发放蔬菜种植补贴40.39万元,全区粮食作物播种共14914亩,总产量4197.6吨。

2018年,吉阳区发放蔬菜种植补贴110.91万元、耕地保护补贴208.57万元,粮食作物播种8067.2亩,总产量2750.92吨,常年蔬菜总产量2.25万吨,总产值1.125亿元,开设43个“菜篮子”销售点。

农作物

2017年,吉阳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891万亩,其中,谷物面积1.2590万亩、薯类面积2301亩;油料播种面积1848亩;甘蔗播种面积3亩;蔬菜瓜类播种面积2.0668万亩,其中,蔬菜面积1.9784万亩、瓜类面积884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5196亩。

2017年,吉阳区粮食作物总产量4223吨,其中,谷物产量3871吨、薯类产量352吨;油料总产量276吨;甘蔗总产量5吨;蔬菜瓜类总产量3.8703万吨,其中,蔬菜产量3.6926万吨、瓜类产量1777吨;其他作物总产量334吨。

畜牧业

2017年,吉阳区全年肉类总产量6091吨,其中,猪肉产量4686吨、牛肉产量259吨、羊肉产量146吨、禽肉产量979吨、其他肉类产量21吨;年末牛存栏量2520头,其中,黄牛1260头、水牛892头、奶牛368头;羊存栏量5456只、山羊出栏量1.1635万头;生猪存栏量1.8882万头、出栏量6.0311万头;禽类出栏量74.1143万只。

2017年,吉阳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43.334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工业产值12.9532亿元,增长13.3%;建筑业产值31.0972亿元,增长7.0%。 吉阳2018 (10张)

三亚市的工业占比较小,主要集中在吉阳区的荔枝沟技工贸园区,工业园区实际用地500亩。截至2006年,进驻荔枝沟技工贸园区的企业已达24家。

2017年,吉阳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53.5442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零售业产值10.1651亿元,增长7.3%;批发和零售业产值2.1411亿元,增长5.2%;住宿和餐饮业产值25.4744亿元,增长2.9%;金融业产值27.8783亿元,增长5.5%;房地产业产值47.1485亿元,增长1.5%;其他服务业32.6844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339万元,增长13.1%。

2017年国庆黄金周,吉阳区 中廖村接待2.14万人次。 中廖村、罗蓬村、大茅村、红花村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先后列入三亚市美丽乡村重点建设项目。

吉阳区境内有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途径,有S314、X827、X834等省县道和山区旅游通道等道路。

2018年,吉阳区全年约投入4688万元,改造道路总长12700米,硬化面积约5.4万平方米。

吉阳区境内有 海南环岛铁路途径,设有 亚龙湾站。

吉阳区境内有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沿三亚滨海地带的 鹿回头半岛、三亚河口等处系列游艇港湾。

截至2019年3月,吉阳区有党支部204个,党员4798人。区机构设置共有33个工作部门(区委工作部门6个、群团组织3个、区人大工作部门3个、区政府工作部门21个)。 吉阳区实行基层党建网格化,全区有38个村、社区、居共1931户党员。

2016年,吉阳区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38所,其中市直属完中、小学1所,区属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区属小学30、区属教学点1所;有在校学生25514人,其中初中6498人、小学19016人;专任教师1674人,其中初中535人、小学1139人;省级规范学校5所,市级规范学校31所。 吉阳区有三亚荔枝沟教育科技产业园区。

高等学校: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三亚学院、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海南省一级中学: 海南中学三亚学校

2018年,吉阳区共投入民生事业经费11.86亿元,占总支出的78.5%。其中,投入2.94亿元,完善荔枝沟中学、吉阳中心幼儿园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7个村委会“漏评”“错退”排查工作,全区建档立卡户、农村低保、特困户已全部落实“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特殊疾病门诊证办理覆盖率100%;建档立卡户85户345人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4009人,缴费率95.6%,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03959人,参保率111%。

2018年,吉阳区投入4481.03万元建设高园湿地公园等12项水利基础设施,投入958.05万元改造六盘村等3个村的饮水管道。

自2019年5月23日起,吉阳区组织开展第三批“两违”图斑核查工作,截至6月16日共计核查图斑456个,其中合法图斑271个,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违法图斑185个,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落在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内等重点区域的图斑20个,建筑面积2886平方米。

旅游业作为吉阳区的强势产业,区域内既有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等“老字号”景区景点,也有热带森林公园、玫瑰风情小镇、天涯不夜城、鸿洲游艇码头、半山半岛帆船港等旅游新项目。大东海片区正在发展消费目的地;亚龙湾百花谷、夏日百货、一号港湾城等大中型商城正在成为商业中心。

A级景区

乡村旅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