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

郫都区 郫都 郫县 蜀都区 郫都区建置沿革 郫都区行政区划 郫都区地理环境 郫都区自然资源 郫都区人口民族 郫都区经济 郫都区交通 郫都区社会事业 郫都区风景名胜 郫都区名优特产 郫都区著名人物 郫都区荣誉称号


郫都区是成都市辖区,位于四川省 成都市西北部,东北与 彭州市、 新都区,东南与 金牛区毗邻,南面与 青羊区相连,西南与 温江区、西北与 都江堰市接壤。是中国四川农家乐旅游发源地 ,有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之称;是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郫都区辖1个街道、13个镇,幅员面积438平方公里 ;委托 成都高新区管理2个街道,43平方公里 ;境内地处都江堰自流灌区之首,居四川成都上风上水;承担成都市区90%以上饮用水供水任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境内柏条河等8河并流,造就“水旱从人,时无饥馑”的自然禀赋。属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2017年末,常住人口84.78万。2017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郫都区因“杜宇化鹃”的传说,而又称鹃城,既是 望帝杜宇、 丛帝鳖灵建...

详情

郫都区地名网_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资料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介绍

郫都区是成都市辖区,位于四川省 成都市西北部,东北与 彭州市、 新都区,东南与 金牛区毗邻,南面与 青羊区相连,西南与 温江区、西北与 都江堰市接壤。是中国四川农家乐旅游发源地 ,有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之称;是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

郫都区辖1个街道、13个镇,幅员面积438平方公里 ;委托 成都高新区管理2个街道,43平方公里 ;境内地处都江堰自流灌区之首,居四川成都上风上水;承担成都市区90%以上饮用水供水任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境内柏条河等8河并流,造就“水旱从人,时无饥馑”的自然禀赋。属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2017年末,常住人口84.78万。2017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

郫都区因“杜宇化鹃”的传说,而又称鹃城,既是 望帝杜宇、 丛帝鳖灵建都立国之地,又是 古蜀文明发祥地;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以郫邑为郡县,称郫县。有鹃城遗址、 古城遗址、 唐昌文庙等历史遗迹, 望丛祠是 世界 蜀人 祭祖的圣地。孕育了 严君平、 扬雄、 何武、 张俞等历史名人。“ 郫筒酒”,“ 郫县豆瓣”,“郫县女红”并称为郫县工艺三绝。

郫都区境内有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大等大中专院校19所,国家级实验室31个;拥有 成都地铁2号线、 成都地铁6号线, 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 成灌快铁, 成都市四环路、成灌高速、 317国道、 沙西线、IT大道、温彭快速通道等交通线。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郫都区城建 (3张) 郫都区古称“ 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 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 杜宇、 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 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 分封制与 郡县制。此为郫县建置之始。清《 一统志》和嘉庆《 四川通志》有:“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 东汉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臧宫自 涪城攻拔新繁、郫县,与 吴汉会于成都。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 温江、 彭县、 灌县等数县之地。汉代郫县的西境在今灌县蚕崖外,包括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地区。北境大致包括今彭县北君平至丰乐、桂花、庆兴一带;东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温江县大部分地区。此后辖区屡经变动。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 李雄攻取郫县,不久自称益州牧,治郫县。

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起义军 赵广等攻成都,不克,退保 广汉,不久自广汉至郫,连营数百,巴东太守周籍之等进军攻郫,克之。追败之于广汉。

南朝梁天监初年(公元502年), 邓元起攻 刘季连于成都,留辎重于郫,刘季连部将李奉伯间道袭郫,陷之,邓元起舍郫径围州城,不久下之。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

北周 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县并入郫县。北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

隋 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隋 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隋仁寿三年(603年)再分置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

唐 武德元年(618年),于都安县旧址 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明 洪武十年(1377年),崇宁县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 康熙七年(1668年),崇宁县并入郫县, 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

1950年后,郫县属温江专区。

1958年,撤销崇宁县,主体并入 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

1968年,郫县属 温江地区。

1983年,撤销温江地区,郫县改属成都市。

2016年11月24日和12月5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2017年1月22日,郫都区正式挂牌成立。

1996年,郫县辖13个镇、3个乡:郫筒镇、红光镇、犀浦镇、安靖镇、花园镇、安德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德源镇、合作镇、新民场镇、唐昌镇、团结镇、友爱乡、红兴乡、清河乡。县政府驻郫筒镇。

1999年,郫县辖14个镇、5个乡:郫筒镇、安靖镇、红光镇、合作镇、唐昌镇、安德镇、团结镇、犀浦镇、花园镇、德源镇、 新胜镇、新民场镇、 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唐元乡、古城乡、清河乡、友爱乡、红兴乡。

2003年12月,郫县合作镇移交 成都高新区托管,成都高新区设立成都高新区西区办事处。

2004年9月8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红兴、新胜、两路口、清河4个镇。将原红兴镇的长乐、石佛、濂溪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郫筒镇,郫筒镇政府驻南大街。将原红兴镇的白云、长生、汉姜、护国、济阳、寇家坝、宋家林、渔塘坎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红光镇,红光镇政府驻成灌路。将原新胜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唐昌镇,唐昌镇政府驻南二环路。将原两路口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德镇,安德镇政府驻望乐村。将原清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友爱镇,友爱镇政府驻政通巷。将合作镇的回龙、青龙、胜利3个村及新华村的3、4、6社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德源镇,德源镇政府驻禹庙街。将红光、犀浦、郫筒、德源4个镇的部分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合作镇,合作镇政府驻安阜村。至此,郫县辖15个镇,共有36个社区、261个行政村。

2013年1月21日,四川省政府批复郫县撤销 郫筒镇,改设郫筒街道;撤销 合作镇,改设合作街道;将德源镇清江村3组、4组、6组,花石村6组,青马村3组,王桥村1组、2组、3组、4组所属部分行政区域划归郫筒街道办事处管辖。 调整后,郫县辖2个街道、13个镇。

2013年9月1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成府函[2013]79号批复,同意郫县划出合作街道部分区域,增设西园街道办事处,任由成都高新区托管。

2017年2月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安靖镇、团结镇、唐昌镇、三道堰镇、新民场镇、花园镇、安德镇、唐元镇、德源镇、古城镇、友爱镇11个镇增挂 街道办事处牌子,街道办事处与镇政府 合署办公,实行“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驻地和所辖区域范围与镇相同。

截至2017年,郫都区辖3个街道,13个镇;分别是: 郫筒街道、合作街道、西园街道、 犀浦镇、 红光镇、 安靖镇、 团结镇、 唐昌镇、 三道堰镇、 新民场镇、 花园镇、 安德镇、 唐元镇、 德源镇、 古城镇、 友爱镇。区政府驻郫筒街道望丛中路998号。

其中,郫都区1街道( 郫筒街道)、13个镇共有195个行政村(社区),面积4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86万,常住人口108万。 13个镇政府同时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此外,合作街道、西园街道由成都高新区托管,面积43平方公里。

郫都区地处 成都平原腹心地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03°42'~104°2',北纬30°43'~30°52'之间,东北与 彭州市、 新都区,东南与 金牛区毗邻,南面与 青羊区相连,西南与 温江区、西北与 都江堰市接壤。总面积438平方公里。

郫都区地处成都 平原腹心地带,整个地势由西北到东南逐步下降,相对高度差为121.8米。境内除西北角有一面积为4.6平方公里的浅丘台地外,其余均为平原地区;地形平面略似一只五指并拢、由西北伸向东南的手掌,西衔都江堰,南倚温江,北靠彭州,东北面为新都。城区郫筒街道东至金牛区仅13公里。

郫都区地貌类型分区属四川盆地西平原区,具有川西坝区的典型特点,是岷江冲洪积扇状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因古河道的冲击和近代河流的冲刷切割,形成众多成扇形状展开,微地貌呈凸凹状的条堤形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米;西北部浅丘台地横山子,是区内唯一的山丘。

郫都区大地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三沉降带,地质构造区划属四川中台拗—川西台陷—成都新生代断陷。

全区除浅丘台地为老冲击黄泥粘土层,下覆紫色砂岩和砾岩以外,平原地表皆为岷江新冲积灰色水稻土细沙粒泥层,下伏洪积物黄泥层或黄泥夹沙层,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郫都区属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一月平均气温5℃,八月平均气温26℃左右。年度极端最高气温35.3℃、极端最低气温-4.0℃,降水量979.4毫米,日照1 014.0小时。独特的成都平原“上风上水”优势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

郫都区地表水均为都江堰宝瓶口内江分出的水系,在仰天窝闸门分出的 蒲阳河、 柏条河、 走马河、 江安河四大河流进入郫都区,或分或合又形成蒲阳河、走马河—清水河、沱江河、 柏条河、 徐堰河、 毗河、 府河、江安河等八大干渠,俗称“八河并流”。境内河道总长158公里,又以这些干渠为动脉,发出66条支渠、116条斗渠、219条农渠和密如蛛网的毛渠,形成纵横交错的排灌体系。

郫都区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11.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7万千瓦。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水,常年平均水温为14~18.5℃,PH值6.8~7.4,属中性水;含水层一般厚15~25米,总蕴藏量达3.2亿立方米。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便于开发利用。

郫都区河床、沙滩面积约占25平方公里,且大部田土下面均为冲洪积沙石砾,厚达200~300米,沙石储量丰富。郫都区横山为老黄泥粘土,面积为4.8平方公里,厚度约400米;老冲积黄泥田占总耕地面积的29%,为19万亩,折合126平方公里,粘土厚度在10公分至数米之间,据测全区粘土总含量在150亿立方米左右。郫都区水文地质属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石层孔隙水,下部含水层为孔隙潜水,埋藏于上部含水层下,深度约40米;上、下部潜水都是重碳酸钙型,其矿化度上部为0.3~0.5克/升,下部为0.1~0.3克/升;地下矿泉水有的存积上万年甚至几万年,有的是冰川时期积水,有些可饮用。

郫都区陆地野生动物较少,但以捕捉昆虫及杂食稻粮的鸟类较多,主要有麻雀、乌鸦、燕子、土画眉、杜鹃、喜鹊等,2000年前后又出现鹤、鹭等食鱼水鸟的繁生。此外,郫都区的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类动物也较多,主要有蛇、 青蛙、螳螂、土蚕、 蝉、泥鳅、黄辣丁等。1990年以来曾先后引进美国七彩山鸡、非洲鸵鸟、江团、鳗、海狸鼠、小香猪、麝香鼠等。郫都区宜生植物,分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两大类,共约1 000个品种,其中野生植物有草、藤、水生、藻和苔鲜五大类,栽培植物有粮食、薯、豆、油料、糖烟、麻、蔬菜、调料、水果、药材、木本花、竹木、草本、人工菌等14类。1986年-2016年,郫都区共引进意大利杨、白杨、芦荟、仙人掌、水叶榕、三刀菜、樱花等。

2016年末,郫都区常住人口84.02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1.5万人,全区城镇化率达68.12%。年末户籍人口575160人,其中:城镇人口286576人,乡村人口288584人;全年出生人口8595人,死亡人口320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5‰,与2015年相比,全年净增人口16560人。 主体民族为 汉族。

2016年,郫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2.7亿元,比上年增长8.1%(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成都市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64.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76.0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56.0%和41.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9:58.2:36.9调整为4.8:57.1:38.1。

2016年,郫都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310.9亿元,增长8.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2%,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7.6%。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为265.3亿元,增长8.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3%,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8%。

郫都区着力打造全国唯一的川菜产业化园区, 郫县豆瓣品牌价值达649.84亿元,位列“加工食品类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第1名。郫都区的养殖类动物数量较大,分为家畜、家禽和水产三大类,主要有猪、牛、兔、狗、鸡、鸭、鹅、鲤、鲫、牛蛙等。

2016年,郫都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9.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种植业35.2亿元,畜牧业3.0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09公顷,比上年减少662公顷,下降7.8%;油料作物3999公顷,减少76公顷,下降1.9%;蔬菜17142公顷,增加919公顷,增长5.7%。全年粮食总产量57519吨,减少4564吨,下降7.4%;油菜籽产量10032吨,减少176吨,下降1.7%;蔬菜产量736297吨,增加45245吨,增长6.5%。全年出栏生猪96593头,减少21987头,下降18.5%;全年肉类总产量8704吨,减少1643吨,下降15.9%。其中,猪肉产量6867吨,减少1556吨,下降18.5%;禽肉产量1756吨,减少88吨,下降4.8%。禽蛋产量2234吨,减少117吨,下降5.0%;牛奶产量6990吨,减少521吨,下降6.9%。

郫都区形成以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为主的产业体系。郫都区实施以菁蓉镇为核心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大数据、无人机、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项目加快聚集,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获评201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县市。郫都区力争把菁蓉镇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创客小镇、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郫都区境内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核心区菁蓉镇众创空间55万平方米,引进创新型孵化器35家,聚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8个、各类基金22支,入驻创新创业项目1263个,聚集创客11000余人,引进“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1名。

2016年,郫都区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43.2亿元,增长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2%。3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1.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63.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0.4亿元。工业集中发展区企业个数2016年末为305户,增加值增长9.2%。

2016年,郫都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8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1.3%。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58.2亿元,竣工产值达15.2亿元。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8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1.0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4万平方米。

2016年,郫都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0亿元,增长1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83.0亿元,增长9.6%;餐饮收入19.0亿元,增长11.5%。完成房地产投资145.4亿元,增长8.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98.5万平方米,增长8.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50万平方米,增长8.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67.9亿元,增长6.3%,其中住宅销售额达139.6亿元,增长15.9%。

2016年,郫都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9248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39948万元,较上年增长33.6%。

2016年,郫都区用电量211141.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0%;其中工业用电68804.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5%;居民生活用电量85752.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7%。

2016年,郫都区天然气用气量17020.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9%,其中:工业用气量4083.6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5%;居民生活用气9563.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8%。

2016年,郫都区接待游客1169万人次,同比增长14.6%,旅游总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5.5%。

2016年末,郫都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91.1亿元,同比增长8.0%;人民币贷款余额433.6亿元,同比增长23.8%;住户存款余额415.2亿元,同比增长9.0%;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21.6亿元,同比增长18.3%。

2016年,郫都区保费收入35597万元,其中,财产险收入为8897万元;人身险收入26700万元。全年处理各项赔款金额606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4101万元;人身险赔付金额1960万元。

郫都区交通 (4张) 郫都区有 成灌快铁、 成都地铁2号线、 成都地铁6号线、有轨电车共4条轨道交通直达市中心,红光大道、 成灌高速公路(羊西线)、西华大道、西源大道、西区大道等5条平行快速通道纵向通达城市中心,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成都四环路)和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成都六环路)横贯境内。

2016年末,郫都区公路总里程1223公里。年末拥有出租汽车328辆,公交车604辆,营运公交线路67条,通达里程1000多公里。

2016年,郫都区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组织企事业单位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25项,省级科技项目16项,市级科技项目42项,组织实施郫区科技项目70余项,帮助相关单位获得奖励扶持资金共3500余万元。全年专利申请2350件,其中发明专利645件。全年区财政累计实施专利资助865项144.88万元。

2016年,郫都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45个,其中医院18个,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中心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925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879张。卫生技术人员513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67人,注册护士2169人。全年总诊疗582.99万人次。

2016年,郫都区拥有国有博物馆2个,非国有博物馆9个;区级文体艺术中心1个,镇综合文化站14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纸质图书20.8万册。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全区有线电视注册总用户40.2万余户,其中数字电视37.2余万户。

2016年,郫都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91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4元,增长8.5%。年末住户存款余额415.2亿元,增长9.0%。

2016年末,郫都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9.7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20.72万人,失业保险8.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5.8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5.15万人。

2016年,郫都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特大疾病医疗覆盖率均达100%。深化“救急难”试点工作,建立“1+2+N”基于多元参与的专业化社会救助体系。全年共救助各类困难家庭404户,954人,发放救助金862544元。实施51户农村困难群众特危住房改造。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颐养居养老机构)启动运营。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2个,其中国办6个、民办16个(含筹建3个);养老服务床位3215张,其中国办830张、民办2205张(含筹建900张)、社区180张;发展为老服务社会组织8家;提供就业岗位近1500个。开展全区1500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综述

2016年末,郫都区共有中小学校51所,在校学生76793人,教职工4985人,其中专任教师4329人。小学、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9%和99%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高中入学率97%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28%;普通高中三年巩固率98%,普高毕业率99%。2016年高考全区一次性本科硬上线2271人,增幅达26.6%,其中,一本上线748人,增幅达82.44%。

高等教育

郫都区境内有西南交大、电子科大等大中专院校19所,有国家级实验室31个,两院院士19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近5000名,在校大学生25.3万人。

风景名胜一览表
  
望丛祠景区是纪念“天府前躯、蜀中先导”古蜀国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的合祀祠,位于郫都城区西南,占地面积90.5亩,是蜀人寻根问祖的圣地。是全国唯一的一祠祭二主的祀祠,祠内望帝陵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帝王陵冢。望丛祠于1991年被公布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郫都区博物馆的所在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望丛祠景区 (3张)
农科村位于西汉大儒扬雄故里 友爱镇,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景区。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余亩,花卉种植面积2300余亩。1986年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徐家大院诞生于农科村,开创了“一三联动”典范。先后承办了“同一首歌走进成都新农村”、“2010中国(郫都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暨首届全国农家乐发展大会”、“世界小姐走进农科村”等大型旅游文化活动。2011年2月,成都市旅游协会农家乐田园乡村分会将农科村设定为常设会址。 农科村 (3张)
三道堰,因古人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得名,以“亲水性” 为主题的吟诗楼、品茶楼、书画楼、棋牌楼、饮食文化楼、观景楼沿柏条河两岸鳞次栉比。镇域内有堰桥、堰桥文化广场、“三道堰”休闲公园、桥头花园、“三道堰古镇”大牌坊、“水乡坊”、“滨河坊”等仿古牌坊和建于1923年的永定桥、中共郫都区第一个支部成立所在地和郫都区革命的发祥地青塔寺、充满传奇和地域特色的古水陆码头、望江楼、闻水阁等特色景点。 三道堰 (3张)
成都川菜博物馆位于郫都区古城镇,蜀源大道,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活态主题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派古典园林风格,内分为典藏馆、互动演示馆、品茗休闲馆、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川菜原料展示区、川菜之魂—郫都区豆瓣传统工艺展示区等。 成都川菜博物馆 (2张)
中国·川菜体验园景区位于郫都区安德镇,景区核心景点 中国·川菜文化体验馆有川菜印象、川菜历史、川菜魅力、郫都区豆瓣、川菜产业园、现代川菜形成与繁荣六个展示区及蜀都特产中心。整个场馆“以川菜为题,以豆瓣为魂”浓缩了川菜三千年的文化历史,2013年8月,创建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川菜体验园 (2张)

郫都区美食有蒋排骨、杨鸡肉、魔方豆花等特色美食。土特产有 蜀绣、 川派盆景、唐昌板鸭、太和牛肉、唐元无公害韭黄、古城柚子、花园腌肉等产品。郫都区的民间工艺具有历史性和艺术性。有被称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享誉全球,“ 郫县豆瓣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进入第二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靖刺绣为蜀绣精品,挑花别具风格; “三编”(竹编、棕编、草编)制品;还有传统的糖画和风筝艺术。

郫都区孕育出了西汉哲学家、思想家 严君平,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扬雄,大司空 何武,宋代著名诗人 张俞,清代名将罗应旈,抗日英雄 解固基,中科院学部委员 萧伦,文学教授、语言学家 殷孟伦,英籍华人作家 韩素音,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 廖昌永, 尹昌龄, 石恪, 圆悟克勤, 解固基, 梁静珊, 蓝田, 释昌圆, 颜歌等。

以上参考:

2018年10月,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42名。

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排名第47名。

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排名第51名。

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排名第5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