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

古蔺县 泸州市古蔺县 古蔺 古蔺县历史沿革 古蔺县行政区划 古蔺县地理环境 古蔺县自然资源 古蔺县人口民族 古蔺县交通 古蔺县经济 古蔺县社会事业 古蔺县历史文化 古蔺县风景名胜 古蔺县名优特产 古蔺县城市发展 古蔺县城市荣誉 古蔺县著名人物


古蔺(lìn)县,隶属四川省 泸州市,古为“ 蔺州”、“落洪”,是 奢香故里,被誉为郎酒之乡、春兰之都。 是全国性酱香酒生产基地、 中国白酒金三角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国家13个大型煤炭开发基地之一。 全县下辖22个镇和4个乡,面积3184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87万余人,GDP达152.7亿元,城镇化率突破30%;县城建城区面积达9.53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1.6万人。 泸州市政府明确将古蔺建设为川南黔北交通节点城市、乌蒙山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中国酱香酒谷核心区。古蔺县地处 四川盆地南缘、 云贵高原北麓,是横向出川重要通道, 属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拥有“ 郎酒”、“ 潭酒”两大名酒;拥有4个 国家AAAA级景区,5个国家AA级景区; 有 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 古蔺花灯等国家级非遗项目。 四川古蔺经...

详情

古蔺县地名网_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资料简介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介绍

古蔺(lìn)县,隶属四川省 泸州市,古为“ 蔺州”、“落洪”,是 奢香故里,被誉为郎酒之乡、春兰之都。 是全国性酱香酒生产基地、 中国白酒金三角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国家13个大型煤炭开发基地之一。 全县下辖22个镇和4个乡,面积3184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87万余人,GDP达152.7亿元,城镇化率突破30%;县城建城区面积达9.53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1.6万人。 泸州市政府明确将古蔺建设为川南黔北交通节点城市、乌蒙山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中国酱香酒谷核心区。

古蔺县地处 四川盆地南缘、 云贵高原北麓,是横向出川重要通道, 属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拥有“ 郎酒”、“ 潭酒”两大名酒;拥有4个 国家AAAA级景区,5个国家AA级景区; 有 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 古蔺花灯等国家级非遗项目。 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

古蔺秦汉时为 西南夷城,属 夜郎国,中心即在古蔺一带; 唐 元和元年置 羁縻 蔺州;明末清初, 奢崇明发动 奢安之乱,在古蔺设奢王府建国号“大梁”; 光绪三十四年, 永宁县从叙永迁治古蔺场; 宣统元年,永宁县改名为古蔺,取“古蔺州”之意。1935年中央红军“ 四渡赤水”,三进古蔺,在境内转战54天,取得了 长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先后获得 联合国“ 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奖”、 中国西部百强县、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四川省文明城市、 四川省旅游强县 等荣誉。 被列为四川省 扩权强县试点县、四川省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首批试点县。

在一万多年前,古蔺曾生活着 远古人类且已开始创造人类文明。

秦汉时代,古蔺为 西南夷城,系彝、苗、羿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古蔺有 夜郎国之称。

公元前122年, 汉武帝的使者为寻找往 印度的通途,经过夜郎, 夜郎国君发出“汉孰与我大”之问。其实,那时的夜郎也是大国,中心即在古蔺一带,“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唐元和元年(806),在纳溪以南,至赤水河中上游北岸设置了羁縻蔺州。州治在今 兴文县政府所在地中城镇,领舸龙、舸支、宋水、卢吾四县。以彝族首领为州刺吏,属 剑南道泸州。

唐末, 南诏地方势力坐大, 泸州、蔺州等地全部落入 南诏手中,此后这一地区长期脱控。

北宋中期时,才陆续收复,但也只能设置为 羁縻 蔺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废蔺州,并入江安、合江二县。属 潼川府泸州。

宋廷南迁后,这一地区又被新起的 大理政权所割据,大理下属的各部,分据了这片土地,逐步发展成“芒部”、“水西”、“ 永宁”三大部。

元朝统一后,朝廷才将这三部分别设置了土司,其中永宁宣抚司的辖地大致与唐代羁縻蔺州的辖地相同。

元代,古蔺先属四川行省永宁路,后属四川行省 永宁宣抚司。

元末明初时期,黔北彝族沿赤水河北上, 奢崇明在古蔺建奢王府;发动叛乱,占据重庆,攻 合江,破 泸州,陷 遵义(今属贵州省),建国号“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全蜀震动。 彝族著名历史人物“ 奢香”出生于古蔺奢王府,后继夫任 水西土司首领。

明代,古蔺先后属永宁长官司、 永宁安抚司、 永宁宣抚司和四川布政使司 叙州府叙永军粮厅。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军平定四川,置永乐卫,二十三年置白撒(今 双沙镇)千户所,与四川“ 永宁宣抚司”(土司)同城而治,卫所隶贵州都司。

明 天启三年(1623),置叙永善后厅。

奢崇明造反失败, 崇祯三年(1630)明王朝 改土归流,撤销 永宁宣抚司,建叙永善后厅(旋改为军粮厅)隶属 叙州府(今 宜宾市),而永宁卫继续存在。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建永宁路,军粮厅改名 叙永厅,仍隶叙州府;永宁卫改建为 永宁县,隶属贵州威宁府。

雍正五年(1727),裁叙永军粮厅并入永宁县,划永宁县属 叙州,古蔺属永宁县。

雍正八年(1730),叙永厅升格为 直隶厅,直隶四川;永宁县同时划归叙永直隶厅管辖。

雍正九年(1731)置古蔺 巡检司于古蔺州,隶 叙永厅,设永宁县巡检,与 叙永直隶厅土(烟土)税局并驻古蔺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 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廿五日(2月26日),四川总督 赵尔丰报请朝廷批准,永宁县迁治古蔺场。

宣统元年(1909),永宁县正式更名古蔺县,属 永宁直隶州管辖。

清 宣统三年十月初七(1911年11月27日),古蔺保路同志会在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古蔺独立,成立古蔺县大汉军政府,李晓青任都督。同年12月6日,蜀军政府派马集成等13人来蔺视察。次日,李晓青派兵杀害马集成一行12人及同志军10人。同月21日,杀害古蔺同盟会重要成员周南,史称“打马杀周”。 古蔺县 (14张)

民国二年(1913),古蔺属下川南道。

民国九年(1921), 邓均吾去上海参加 创造社,为首批社员之一,与 郭沫若、 成仿吾、 郁达夫等创办《 创造季刊》。

民国十三年(1925年),邓均吾回到古蔺县执教,传播新文化、新思想。

民国十九年(1930),古蔺属四川省政府,同年废永宁直隶州,古蔺县隶属于四川省永宁道。改军政府为县知事公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古蔺属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元月29日至3月22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三进古蔺,历时54天,数百名古蔺青年农民和知识分子参加红军,为古蔺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民国二十八年(1939)2月,中国共产党古蔺县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秘密举行,决定成立镇龙山、贵州土城两个区委。

1949年7月,成立中共古蔺中心县委;同年8月,中共古蔺中心县委在印合乡召开委员会,制定保护干部、护厂、护路、护校、护档为重点的行动计划,加强统战,争取中间力量,整顿地下武装,准备迎接解放。

1949年12月10日,古蔺解放,城区数千群众迎接解放军入城。古蔺县政府成立,曹仁炎任县长,周启锐任副县长。同日,夏一勤、何显宗、曹仕炎、周启锐组成中共古蔺县委员会,夏一勤代理中共古蔺县委书记。

1950年7月14日,中共古蔺县委书记万德舟,县长杜永田率县大队、公安队、政府机关武装工作人员,配合解放军一二四团向古蔺进发,击溃沿途各路土匪,于15日下午会师古蔺县城,第二次解放古蔺。

1951年10月,721名古蔺青年加入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1952年5月,全县135个乡(镇)土地改革结束; 属四川省 隆昌专员公署。 印象古蔺 (25张)

1960年,古蔺改隶泸州专区,古蔺县随泸州专区并入 宜宾专区。

1985年,省辖泸州市成立,古蔺县属泸州市。

1986年12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叙永师范古蔺教学点撤销,并入叙永师范校。

1991年3月,四川省文化厅委托 重庆自然博物馆到石屏乡野猫洞实地考察,再次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8枚,地质年代为新生代第四世纪更新世晚期,定名为“古蔺人”。

1998年2月,古蔺县被列为国家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县。

1999年2月,古蔺县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首批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的14个县市之一。

2004年,古蔺县全面推行强村扩组,古蔺县由原来的614个行政村调整为269个行政村,23个居民委员会调整为16个社区。村建制调整后,有的乡仅管辖2—3个行政村。古蔺县面积3182.3平方公里(实控3183.5平方公里),辖12个镇、13个乡、4个民族乡。

2008年3月,古蔺县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总结表彰大会暨百年县庆启动仪式在县城体育中心隆重举行,揭晓了“古蔺精神”、“县庆主题”、“县花”、“县标志”。 9月22日,古蔺县城公交车正式运营。

2009年3月25日,在四川省深化和扩大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会议上,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古蔺县为四川省级 扩权强县试点县。

2014年11月,古蔺县被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

2018年4月,古蔺县下辖26个乡镇,其中镇22个,乡4个。政府驻地古蔺县古蔺镇府前街。

镇22个: 古蔺镇、 太平镇、 二郎镇、 德耀镇、 双沙镇、 永乐镇、 丹桂镇、 龙山镇、 大村镇、 石宝镇、 观文镇、 茅溪镇、 石屏镇、 护家镇、 土城镇、 皇华镇、 鱼化镇、 东新镇、 马蹄镇、 椒园镇、 桂花镇、 黄荆镇。乡4个(其中民族乡3个): 白泥乡、 大寨苗族乡、 马嘶苗族乡、 箭竹苗族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乡、镇、保、甲规模调整历时五年结束,全县共划3区、1镇、34乡、509保、5349甲。

1953年,古蔺县设16个区,6个镇,162个乡;后几经调整,1958年改乡为人民公社。

1984年,复改人民公社为乡,古蔺县辖10个区,1个直属镇,72个乡。

1986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消二郎、复陶、新华三个乡建制,设立二郎镇,原三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二郎镇。同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古蔺县将箭竹、乌龙、大寨、马嘶四个乡改建为四个苗族乡。

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大村区所属的复陶、二郎、新华三个乡合并组建二郎镇,将箭竹、乌龙、大寨、马嘶4个乡(马嘶乡从建新划入部分地域)改建为苗族乡。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古蔺县组建为12个镇17个乡(其中4个苗族乡)。

1997年,古蔺县面积3181平方公里,人口70.8万,辖12个镇、17个乡(包括4个民族乡),614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4558个村民小组。 古蔺城区|古蔺蓝 (29张)

2006年9月,撤销建新乡、玉田乡和乌龙苗族乡建制;辖12个镇、14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

2015年月,四川省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古蔺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古蔺县护家乡、金星乡、石屏乡、土城乡撤乡设镇,其中金星乡更名为 皇华镇。至此,古蔺县辖区从原来的12镇14乡变为16镇10乡。

2017年1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古蔺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古蔺县撤销鱼化乡,设立 鱼化镇;撤销东新乡,设立东新镇;撤销马蹄乡,设立 马蹄镇;撤销椒园乡,设立 椒园镇。 至此,古蔺县辖区从原来的16镇10乡变为20镇6乡。

2018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古蔺县撤销桂花乡,设立桂花镇;撤销黄荆乡,设立黄荆镇;水口镇更名为茅溪镇。至此,古蔺县已有22个镇,仅4个乡。

古蔺县地处 四川盆地南缘、 云贵高原北麓,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41′~28°20′,东经105°34′~106°20′之间。南东北三面与贵州省 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等五市(县)相连,西与 叙永接壤。2015年,全县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 县政府驻地为古蔺县古蔺镇府前街21号。

古蔺县位于 四川盆地最南缘,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 乌蒙山系大娄山西段北侧,古蔺县呈半岛状伸入黔北。境内海拔300—1843米,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地形起伏较大,山峦耸立,沟壑纵横,“七山一水两分地”,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县。境内地层古老,构造复杂,灰岩出露广泛,有大小山体486座。

古蔺县地处 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向贵州高原过度地带,具有四川盆地气候和贵州高原气候特征。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寒冷。气温差异大,无霜期长,年降雨量偏少,湿度适中,日照较充足,常年多夏伏旱。古蔺县垂直气候明显。古蔺县不同地域气温分布差异大,具有四川盆地南部高温和 贵州高原乍寒乍暖的特点。

全县平均气温12.4—18.6摄氏度之间;不同季节日照变化差异大,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夏季日照564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43%,冬季日照123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9.6%;全县无霜期长,年平均在260天以上,适宜作物生长期长。

赤水河流经古蔺境域,境内有古蔺河、 盐井河、白沙河、马蹄河、菜板河等小河21条,小溪225条。境内地势高峻,河谷深切,石灰岩地貌区溶洞水、冷泉水溢出。

2015年3月,古蔺县可种植面积为420万亩,占总幅员面积的88%,可种植面积中,耕地147.3万亩,非耕地272.6万亩,非耕地占可种植面积的65%。

2015年3月,古蔺县有林业用地238.8万亩,林业用地占整个幅员面积的50.2%,森林覆盖率已达49.65%。其中公益林面积有238.4万亩,重点分布在黄荆林区及 赤水河沿岸和广大岩溶地区;用材林面积达到95万亩,林木蓄积量达4460万立方米。

2015年3月,古蔺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无烟煤、硫铁矿、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绿豆岩、磷铁矿、铜矿、磷矿、钾矿、高岭土、方解石、矿泉水等25种。

尤以无烟煤储量最多,全县有20个乡镇分布有无烟煤资源,全县已探明储量45亿吨,远景预测储量60亿吨,煤层气储量达1001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8%。境内矿区东西向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其中煤系分布和储量预算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其次为硫铁矿,分布广、品味高达20%,已探明储量超过17亿吨,远景预测储量27.7亿吨。石灰石遍布全县29个乡镇,石灰石产出层位多、厚度大、质量优,时空分布广,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迭系、三迭系及侏罗系均有石灰岩产出。沿古蔺复背斜构造两翼呈东西向展布,预测储量达800多亿吨。

古蔺花奔种类繁多;野生乔木类树种有250多种,其中珍贵者有水杉、银杏、红豆杉、三尖杉、福建柏、珙桐、连香树、红豆、香果、鹅掌楸、二月花、香樟、桢楠、丝栗、桦木等,一般的如杉、松、柏、青杠、泡桐等数量很多,灌木类有乌泡、山茶、火棘、碎米柴等数十种。

古蔺动植物 (6张) 蕨类有23个科、30多个属、100余种。其中珍贵者有观音坐莲、凤尾蕨以及号称“活化石”的桫椤,野生食品类有竹笋、猕猴桃、红籽(火棘)、蕨苔、蕨根、野生食用菌、薇菜等。

古蔺县是四川 中草药主产县之一,据古蔺县中草药资源普查资料,列有药名、植物名称,药用部位及药用功能的植物中草药有133科、547属、843种,其中中药材247种,草药587种,动物药材68种,总计902种,珍贵的有麝香、牛黄、熊胆、豹骨等,希缺的有天麻、黄柏、黄莲、银花、厚朴、天冬、白术、杜仲、吴萸、桃仁等。

古蔺县两栖动物共计8种,分属1目4科,其中 中华蟾蜍、 华西雨蛙为中国特产品种;爬行动物共计23种,分属2目7科,具有较大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蛇类,如玉锦蛇、竹叶青、黑眉锦蛇、乌梢蛇等;全县有鸟类134种,分属14目33科,其中6种为中国特产鸟;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鸟类有13种,占四川省同类保护种类的17.1%,属于省重点保护的有小鸊鷉、鹰鹃及夜鹰3种,占四川省同类保护种类的7.5%;全县的兽类共计47种,分属8目21科,其中竹鼠、红白鼯鼠、复齿鼯鼠、藏酋猴及毛冠鹿等5种为中国特产兽,属于国家1类保护兽类有豹和云豹两种,占四川同类保护种类的18.18%,属于国家2类保护兽类有猕猴、藏酋猴等12种,占四川同类保护种类的42.86%,黑熊、豺、金猫、林麝、水獭、大小灵猫的数量均在100只以下,鬣羚,斑羚的数量在200只以下,而猕猴、藏酋猴、黄喉貂的数量均在50只以下,除猕猴、藏酋猴分布较广外,其余种类大多仅分布于少数林区,属于省重点保护的兽类有豹猫、赤狐和毛冠鹿3种,占四川同类保护种类的27.27%,三有保护名录动物主要有小麂、野猪、豪猪、花面狸等。

古蔺农业生产中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洋芋为主,经济作物有甜橙、茶叶、高粱和蔬菜等4类。

古蔺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猪、牛、羊为主;丫杈猪、古蔺马羊和川南黄牛列入《四川畜禽品种志》。是中国国家农业部全国肉牛养殖和商品猪养殖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基地县、中国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四川省第二轮现代畜牧业重点县。

古蔺县水资源总量14.28亿立方米(不含赤水河过境水量60亿立方米); 赤水河流经古蔺长120公里, 落差320米,可供开发利用 水能资源达76.5万千瓦。全县有小(二)型水库48座,小(一)型水库8座,山平塘1056口,引水埝3600余条,水资源开发利用量约1亿立方米。小型水电站44座,总装机14000千瓦。

2012年,古蔺县出生人口10800人,占全年出生人口控制数的93.1%,出生率12.58‰,人口自然增长率5.48‰,符合政策生育率86.5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

2015年,古蔺县人口自然增长率6.07‰;人口总数为873076人,流动人口132425人。境内居住有汉、苗、彝、回等12个民族,是四川省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之一;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7万人。

2017年,古蔺县有常住人口87万余人,城区常住人口11.6万人。

叙大铁路于2011年开建,西起叙永县叙永镇,东至古蔺县大村镇,全长85.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目前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该铁路承担古叙矿区煤炭物资外运任务,同时承担古蔺、叙永大宗长途货物的运输任务,是继隆纳、纳叙铁路通车后南向延伸的重要通道。总投资38.86亿元,全长85.538公里。

古蔺县连通隆纳、纳叙铁路,形成 隆昌至大村248.6公里地方铁路运输线。 铁路沿线设叙永、凉水井、震东、古蔺、五里坡、龙山、青龙、大村等8个车站,有大中型桥梁52座,隧道34座,桥隧比高达82%,是四川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普速铁路。铁路通过喀斯特地质高度发育地区,沿线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施工难度不亚于成昆线和宜万线。

叙大铁路是继隆纳、纳叙铁路通车后向南延伸的重要资源通道。由于纵贯矿产资源富集的乌蒙山区,叙大铁路(叙永段)的全线贯通,将为国家级贫困县古蔺、叙永的发展注入活力。

叙大铁路在2018年7月12日全线贯通。

质量工程

2008年,古蔺县有客运线路96条、客运车辆373辆;另有 出租汽车50辆,公交车18辆,货运企业18家、货运车辆1984辆。

2013年,古蔺县新增出租车等客运车辆190辆,新增客运班线40条。 古蔺交通事业 (17张)

截至2015年,古蔺县公路总里程2551公里,其中国道35公里、省道128公里、县道526公里、乡道及专用公路672公里、村道1190公里,路网密度78.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 水泥或沥青)铺装里程835.9公里。古蔺县乡镇客车通达率达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92%。

2017年,古蔺县将开工建设赤古金高速、国道352、省道442;打通融黔通道9条,建成 赤水河环线扶贫公路,改造农村公路3200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面构建“一纵三横一环线”交通网络,建成川南黔北交通节点城市。

泸州市古蔺县西区枢纽建设工程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为:总占地面积300亩,修建二级综合客运站、公交客运换乘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小商品交易中心、汽车销售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等。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建设年限为2016年至2018年。

高速公路

叙古高速公路

叙古高速公路是四川高速路网 S26宜古高速的组成部分,起于泸州市 叙永县 正东镇,止于古蔺县 二郎镇川黔界;是横向出川重要通道及川滇黔渝结合部高速公路网络主骨架之一。线路位于泸州叙永县、古蔺县境内,全线长65公里,总投资80亿元,建设工期4年。 叙永至古蔺县城段25公里已于2016年9月26日建成通车。2017年1月1日,叙古高速公路古蔺县城至 太平镇段31公里正式面向社会开放通车。 受贵州省江习古高速公路接线位置调整影响,剩余 太平镇至川黔界段9公里未开工,计划与贵州省 江习古高速公路同步建成。

江习古高速公路

江习古高速公路(重庆江津区—习水县—古蔺县)起于重庆江津至四川合江的刁家互通,途经江津慈云、李市、蔡家、柏林、四面山、寨坝、温水,贵州习水、永乐、习酒镇,四川二郎、太平、古蔺,全线长约153公里。

古仁高速

古仁高速公路(四川古蔺—贵州仁怀高速公路)起于 古蔺县 龙山镇,通过T型枢纽互通接规划的 合江(九支)— 赤水— 古蔺— 金沙高速公路,途经鱼化、大村、丹桂等乡镇,至于贵州省仁怀市高大坪乡,与G4215蓉遵高速以T型枢纽互通相接。项目全长约68公里,其中四川境内约50公里,贵州境内约18公里。四川境拟采用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25.5米,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估算投资约80亿元。

古金高速

古金高速(四川 合江—贵州 赤水— 古蔺—贵州 金沙)项目起于G4215蓉遵高速 合江县 九支镇,经叙永县大石乡、水尾镇、古蔺桂花乡、黄荆乡、古蔺镇、龙山镇、观文镇、白泥乡、椒园镇,经贵州省金沙县,在西洛乡跨杭瑞高速接修文县贵阳外环高速公路。项目全长约265公里,其中贵州境内约140公里,四川境内约125公里。四川境拟采用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25.5米,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估算投资约202亿元。

2016年,古蔺港区岸线总长14公里,可利用岸线2公里,是 泸州港重要组成部分,地处 长江流域上游内陆腹心地带,是长江 黄金水道 赤水河流域唯一综合性港去,距长江航道170公里,与周边的叙古高速、仁赤高速、蔺郎路、古赤路、叙大铁路等骨干路网相连,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古蔺港区综合建设包括:财湾散货码头、鸡扒坎件货码头、高粱滩农产品装卸码头、岔角滩客运码头。 截至2016年,古蔺县有19家港口企业,主要从事煤炭运输。

古蔺县城距 泸州蓝田机场约140千米, 泸州蓝田机场目前已经已开通 泸州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杭州、 海口、长沙、南宁、西安、昆明、贵阳、 稻城亚丁、兰州、丽江、南京、武汉、郑州等18个城市直达航班。

2017年3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四川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年)》,古蔺县入选该规划,将于2021—2025年建成1个二类及以上通用机场,共同形成 自贡、 泸州、 内江、 宜宾4个市川南通用机场群。川南通用机场群有助于充分发挥 川南经济区的交通区位和产业发展优势,建成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成渝经济区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兴增长极。

2011年古蔺县生产总值( GDP)达到90.45亿元,增长1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1亿元,增长5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04亿元,增长22.1%。

2012年,古蔺县依法公开招标建设项目48个,招标率100%,预算造价7.38亿元,中标金额6.95亿元,节约资金0.88亿元,节约11%;完成各类项目比选180个,预算造价1.57亿元,中选金额1.35亿元,节约资金0.22亿元,节约14%。

2013年,古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 古蔺县城西区 (5张) 比2012年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8亿元,比2012年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比2012年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亿元,比2012年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0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1%和13%。

2014年,古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7亿元,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8亿元,与2013年基本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7亿元,比2013年增长3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7亿元,比2013年增长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65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0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2%和13%。

2015年,古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8亿元, 美丽古蔺,郎酒奢香 (32张) 年均增长11.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5.65亿元,年均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0亿元,年均增长13.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4466元,年均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14元,年均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6亿元,年均增长16.9%;城镇化率达到27.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7.2:24.3调整为2016年的14.8:61.7:23.5。

2016年,古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9.6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6.1亿元,是2011年的1.61倍,年均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4068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12元,是2011年的2.2倍,年均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3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4亿元,是2011年的3.7倍,年均增长30.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9:26。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2.7亿元,增长9.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5亿元,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6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亿元,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7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8元。

2013年,粮食产量达到4.87亿斤,发展生态 畜牧、 古蔺新城 (11张) 有机红粮、山地烤烟、优质果蔬、地道 中药材等五大特色农业,新增果蔬、中药材各1万亩,建立了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和交易平台。2013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2元,比2012年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4925元,比2012年增长22.6%。

2014年,实现粮食播面126万亩、产量5.04亿斤。出栏生猪53.4万头、肉牛3.4万头、商品羊7.8万只、家禽113万羽,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1个。种植烤烟6.25万亩,完成收购10.78万担。新发展水果2.6万亩,建成甜橙万亩示范基地2个。种植蔬菜19万亩,建成高山蔬菜示范基地2个。新发展绿茶1万亩。建成1000亩赶黄草GAP认证基地,开展赶黄草食药同源认证工作,新增中药材1万亩。古蔺麻辣鸡、手工面亮相《 舌尖上的中国》。实现农业总产值32亿元,比2013年增长4.5%。

2015年,古蔺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6.1亿元,增长5.1%。新发展种养大户120家、家庭农场30个。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4个,实现畜牧业产值18.7亿元;新增水果1万亩、蔬菜1万亩、茶叶2000亩;种植烤烟6.5万亩,完成收购15万担;新增中药材1万亩。

2014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 古蔺——不夜城 (14张) 增速高于四川省3%,低于泸州市0.5%,比1-2月回落1.8%,比1-3月回落0.1%;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3.5%,重工业增加值下降14.2%。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5亿元,增长37.0%,增速分别高于全省23.8%、全市0.8%,比1-2月上升7%,比1-3月回落0.6%。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加28.8%,拉动GDP增长12.8%,对经济的贡献率达7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31.2亿元,同比增长45.2%,增速位居泸州市第一,县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8亿元,同比增长42.8%。古蔺县注册酒类生产企业达32户,全年白酒总产量逾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96.7%,拉动古蔺县工业增长46%。煤矿开采投资总额超过2.6亿元,全年原煤产量达274万吨,实现总产值8.5亿元,征收煤炭税费1.69亿元。

2014年,1-4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5亿元,增长55.7%,医疗卫生支出1.24亿元,增长21.2%,农林水事务支出3.41亿元,增长11.4%。实现税收总收入3.62亿元,下降44.0%,其中,国税收入1.6亿元,下降55.8%,地税收入2.02亿元,下降29.1%。

2014年,古蔺县 黄荆老林、 太平古镇景区通过国家4A复检,黄荆老林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马嘶乡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实施桂花恐龙足迹化石资源详查和保护工作, 古蔺花灯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打造双沙菜花节、箭竹苗家风情节等活动。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2亿元。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89.4亿元,贷款余额达75.6亿元,与年初相比分别增长15.6%、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8.8亿元,比2013年增长10%。

截至2008年1月,古蔺县有公办各级各类学校397所,在校生174867人,其中:小学350所(城区小学2所,乡镇中心小学25所,片区中心校47所,一般村小276所),学生99838人;初级中学38所,学生43860人;普通高中3所,学生8227人;职业中学2所,学生476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生70人;公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70所,在园学生18104人;教师进修校1所。

有公办教职工5865人,其中管理人员31人,工人72人,专任教师5762人。

全县校舍建筑面积为591189平方米,其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15182平方米,中学校舍建筑面积161517平方米,其他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14490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校舍面积为3.1平方米。

高中(职)教育

初级中学

(*排名不分先后) 中城中学、 古蔺镇中学、 古蔺县实验学校、桂花中学、大寨中学、 乌龙中学、箭竹民中、建新中学、马蹄中学、护家中学、 鱼化中学、马嘶中学、 椒园中学、 白泥中学、回龙中学、石鹅中学、 石宝中学、 水口中学、岩湾中学、李家寨中学、土城中学、 兴本中学、复陶中学、石屏民中、 太平中学、 双溪中学、 玉田中学、彰德中学、黄荆中学、 德耀中学、白沙中学、龙山中学、 观文中学、 丹桂中学、 东新中学、 二郎中学、 永乐中学、小水中学

2015年,古蔺县创建 黄荆老林、 太平古镇为 国家AAAA级景区, 文化活动 (12张) 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5个、示范村2个,荣获“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古蔺县红军 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列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郎红军街等4个村(社区)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 古蔺花灯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古蔺麻辣鸡和古蔺面亮相《 舌尖上的中国》。 2016年建成县级 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所有乡镇综合 文化站免费开放,269个村级文化室配齐设备,成功举办四渡赤水战役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发展数字电视“户户通”1万户以上,建设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20个,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228场。发展健身休闲项目,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

2013年,全县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052万元。2014年,古蔺县开展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支出医疗救助3610万元、医疗待遇3.6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7%。

2015年,古蔺县有县级综合医院2家(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1所、12个规范化乡镇卫生院,有169个甲级村卫生室。

2015年,古蔺县改扩建皇华、石宝等4个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成功创建“省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6%、98%。

县级综合医院

2013年,古蔺新全年民生累计支出28.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9.2%。实施整村扶贫推进项目12个,易地扶贫搬迁333户,扶贫解困20460人。社会保障救助不断加强,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6.1万人,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154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2%以内。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901户,建成保障性住房1467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26户。

2014年,古蔺县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068万元,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8个,城镇新增就业40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支出城乡低保9428万元、养老待遇4.8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1%。

2015年,古蔺县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发展市场主体3562户,实现劳务输出25.2万人次。大力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生态项目,新增森林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8%。

截至2016年12月,古蔺县建成创新创业孵化园3个,成功创业1020人,稳定就业17300人。

据史载,最初生活在古蔺这片土地上的是僰、濮、羿、苗等民族。东汉末年, 最美小区 (14张) 贵州西北部彝族北上,向赤水河上游地区发展,史称彝族“址勒”部落,逐步发展为古蔺地域的主体民族。到明代,其实力范围已遍及古蔺全境,建立土司制度,彝族奢氏世袭首领职务,统治古蔺地域。明末清初,汉民族开始进入古蔺地域,逐步发展成为古蔺地域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土司治所( 永宁安抚司、 宣抚司)形式在永宁(叙永),实在古蔺场,世代相袭,使古蔺场成为古蔺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蔺积淀了多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文化,传承了古老的 华夏文明,孕育了流芳千古的彝族女政治家 奢香。

古蔺县马蹄镇境内,尚存已有600余年历史的 奢王府遗址。

清 光绪三十四年, 永宁县移治于古蔺场。 宣统元年,改县名 永宁为古蔺,取“古蔺州”之意,属 永宁直隶州管辖。

说法一

古蔺古为西南夷地,系彝、苗、羿人聚居地区。古蔺境为唐代羁縻 蔺州地,蔺州盛产 蔺草( 灯心草),唐宋之世地无珍重,每岁土人以草织花席,故名。

说法二

“古蔺”与“ 永宁”同义。民国 余达父《 且兰考》:“按蔺即宁之转。”

说法三

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编辑研究会理事赵永康撰文称《 唐书》所记能州和《 宋史》里的蓝州,就是蔺州。蔺州的得名,源于定居柏雅妥洪(落洪)、世代雄长一方,以“蔺”为名的“蔺蛮”彝人扯勒部族。 宣统元年(1909年), 永宁县改名为 古蔺,取“古蔺州”之意,属 永宁直隶州管辖。

毛泽东曾说, 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三渡在古蔺。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在古蔺境内转战54天,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指挥了著名的 四渡赤水战役,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古蔺境内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草莲溪是红军四渡赤水第二、三、四渡的重要渡口;白沙、鱼岔、回龙场、太平渡曾是红军指挥机关所在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曾在白沙发出《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先后有800余名工农子弟和青年学生加入 红军,投身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之中, 长征精神代代继承。

二郎滩镇古为 夜郎之地,土著称为“僚人”。其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当时,赤水河谷中存有一种名叫“枸酱”的植物,被他们采来制酒,这是酱香酒的由来。公元前135年, 汉武帝钦命,将二郎滩一带生产的“枸酱酒”定为贡酒,特供皇家享用。此处的酒称为郎酒,既与二郎镇有关,也与夜郎有关。

古蔺县依托独特的白酒文化资源,着力实施名酒品牌战略。整合天地宝洞、美酒河、青龙洞、盐运码头、红军长征遗址等资源,打造二郎镇为体验酱酒文化的特色旅游小镇。此外,古蔺酒街集酒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县城是酒文化的重要展示地。

作为四川省少数民族散杂居大县之一,古蔺县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保存完整。“ 古蔺花灯”、“ 古蔺黄家扬琴”、“古蔺 山歌”和“古蔺大寨苗族 踩山节”分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县花县标

兰花文化

县花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天下第一香”,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中国人非常喜爱兰花,形成了丰富、高雅、深刻的兰文化。古蔺盛产兰花,被誉为 “春兰之都”。以兰花作为县花,不仅因为古蔺兰花的奇异和美丽,更谕示着古蔺人将以高洁、雅秀、幽远的人文精神自励,同时也将提升古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古蔺兰花产业和兰花文化的发展。

古蔺县城最大的街道名为金兰大道,新城西区修建兰西大道,县城中心的音乐广场名为 金兰广场。

县标文化

古蔺县标志用四片飘逸的花瓣构图,将“古蔺”的拼音首写字母“GL”变形如一朵优雅灵动的兰花。四片花瓣象征古蔺是红军四渡赤水主战场和 “阳光、活力、和谐、美好”四个古蔺的建设,红色象征着古蔺的红军精神、红色文化、红色热土。

古蔺精神

“乐观自强·神采飞扬”

解读:

乐观就是迎难而上, 航拍古蔺 (9张) 有朝气和激情,体现阳光、活力、和谐、美好。自强就是战胜困难的实干和勇争一流的精神。只有乐观自强,我们腾飞的翅膀才不会沉重,我们前进的车轮才不会迟滞,遇到的困难才能变为机遇,工作才会变为幸福体验。过去,古蔺靠乐观自强从胜利走向胜利,靠乐观自强战胜了冰凝灾害;今后,古蔺还要靠乐观自强继续开拓新的事业。

从国家来说,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欣逢盛世,我们中国郎正该“神采飞扬”;从地方来说,古蔺有“中国郎”,郎酒因古蔺而生,古蔺因郎酒而名,值得我们“神采飞扬”;今后,古蔺人要以更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精神状态来创造新的未来,树立“神采飞扬”的古蔺人新形象。

黄荆老林

黄荆老林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 泸州市 古蔺县西北部,是 国家AAAA级景区。 属 云贵高原向 四川盆地过渡带的 赤水河流域,面积433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平均海拔1300多米。是典型的 白垩系红色砂岩中山峡谷丹霞地貌区,也是地球同纬度( 北纬28°C)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

太平古镇

太平古镇位于四川省古蔺县西北部, 古蔺河与 赤水河在此处交汇,距县城古蔺35公里。 古镇有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1935年“ 四渡赤水”,中国工农红军在古蔺县境内转战54天,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红色遗迹和革命文物。景区是川南独有的山地古镇。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房屋,采用古代干阑式和吊脚楼等建筑构架,呈现“台、吊、错、挑、梭、靠”特色。景区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其文化特征体现了地区与民族特色的大融合。

太平古镇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十大最宜业街巷”、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黑洞景区

大黑洞景区是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包括 箭竹乡全境,包括喀斯特地貌奇观大黑洞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苗族风情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占地4800亩,总共有42处大景观。主要分为苗寨民俗文化区、大黑洞秘境观光区、游客中心休闲运动体验区、哆彩苗岭休闲游憩区。苗族建筑、服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踩山节、姐妹饭节、龙船节等节日文化如磁石般吸引着八方来客惊奇的目光。

古郎洞风景区

古郎洞风景区 (17张) 古郎洞风景区是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四川古蔺县东新镇,距离古蔺县城52公里,古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北麓,赤水河及其大小支流穿插迂回,地貌呈现出地势高峻,河谷深切的特点;石灰岩发育出众多溶洞,古郎洞是赤水河流域景观比较丰富、发育比较完整的代表性溶洞。洞内景观奇特,暗河密布。全洞共分上、中、下三层,洞中有洞,洞中有水,洞内面积近60万平方米,地下暗河长达数十公里。与其它洞穴类景区相比,古郎洞别具风格。

红龙湖森林公园

红龙湖森林公园位于古蔺县城北部,距县城区19.5公里,与黄荆景区紧密相连,面积达30平方公里。整个湖区由红龙湖、月儿湖、琴蛙湖等大小7个湖泊组成,象七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海拨1600多米的崇山峻岭之中,最高峰新街坪达845米。

二郎古镇

二郎镇位于四川省盆地南部边缘,是全国100个著名乡镇之一。 古蔺旅游 (17张) 红军二、四渡的渡口和红军开仓分盐的旧址就在二郎镇。红军渡口位于二郎古镇下场口。1935年红军长征时,先后两次在此抢渡赤水河,进行了著名的二郎背水战。 美酒河位于赤水河北岸,集奇、险、峭、峻、秀为一体,因盛产美酒而得名;摩岩石刻“美酒河”秀于古蔺县二郎镇赤水河上游3公里北岸蜈蚣岩上,每字面积1600平方米,1999年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天、地宝洞属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总面积2万平方米,是国家名酒郎酒的天然储酒库,被称为“酒阵兵马俑”。 美酒河的十里长滩,是赤水河上六十四个险滩中险峻的集中处,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际攀岩、洞穴探险及飘流基地,堪称险滩漂流。

郎镇蜈蚣崖峭壁的天宝洞、地宝洞,是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其地质年龄为一亿八千万年。此前为海底世界。两洞原名“天保洞、地保洞”,后更名为“天宝洞、地宝洞”,天地宝洞上方还有一“人和洞”,取意“天地人和”。天宝洞洞口峭壁上镌刻的“天宝洞”三个大字为著名书法家刘尉所题。天、地宝洞于上世纪70年代初改造完成,总面积达1.42万平方米,用于储存郎酒使用至今。洞内有土制陶坛万余只,储存基酒数万吨。天地宝洞储酒堪称中国一绝,有“中国酒坛兵马俑”之称。1999年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当今世界最大的天然酒库。2007年入选四川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沙花海

双沙镇地处古蔺南缘。双沙有万亩花海(油菜花);独特的喀嘶特地貌孕育了双沙众多的溶洞;此外,还有风光秀丽的琼粼湖,险峻奇美的莲花峡,神奇幽幻的一线天,五光十色的新月潭等。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双沙成了攀岩、滑翔等户外运动的理想胜地。此外双沙还有着美丽的苗家服饰,苗族风情。

世界酒城宫旅游度假区

水口镇是泸州最东部的乡镇,距县城95公里。全镇覆盖率超过50%,有两江瀑布、青云湖、碧云寺、柏腊杨梅林海、农耕博物体验区等旅游地。 世界酒城宫旅游度假区 (5张)

水口镇正在打造 世界酒城宫旅游度假区,该项目位于黔北入川第一镇的四川古蔺县水口镇,项目由四川古蔺酒城宫旅游发展公司开发,项目总投资为70.3亿元,占地面积约 18.7平方公里(含水口镇浮云、水口、密腊等村区域的山场、林地、河流等),分四期逐步开发世界酒城宫旅游度假区。

火星山森林公园

火星山森林公园位于古蔺县城北郊,以 火星山得名。占地300余亩,公园以火星山为中心,东西绵延各10公里,种植林木3000余亩。明代奢香在此建有五凤亭,1976年始建为公园。从城北山脚造千余级至山顶,上建有“了然亭”、“九翠楼”、“留丹亭”等建筑群体,顶峰有“ 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火箭壳。

大寨苗族乡

大寨苗族乡位于古蔺县西部,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区,四周山峦叠嶂、雄奇险峻,中心开阔平坦,土地肥沃。大寨旅游的最好季节是每年4月-11月,气候凉爽宜人,日均气温在22℃左右,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森林氧吧、花卉天堂。大寨苗族乡以生态、民俗旅游为主,特色农业观光、绿色休闲、有机食品为要素的现代旅游形态,建设了大寨乡旅游五大节点,即宝佤风情、溶洞探秘、海棠湖韵、大寨农庄、明镜新村,全乡形成旅游一村一品,将民族风情、生态环境、特色农业、餐饮文化有机结合,其中大寨宝佤山踩山已成功申报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蔺麻辣鸡

古蔺麻辣鸡是古蔺县的一种特色食品,是古蔺人祖祖辈辈研究出来的一种卤制小吃,以鲜、香、麻、辣、著称古蔺县的一种特色食品,以鲜、香、麻、辣著称。其特点是选料严格,工艺讲究,香气扑鼻,肉质细嫩,皮脆脱骨,咸淡适宜,麻味悠长,辣而不烈,享誉川内外。

传世古蔺酒

郎酒

郎酒,产自古蔺县二郎镇,因取郎泉之水酿酒, 古蔺酒 (6张) 故名“郎酒”。1979年评为全国优质酒;1984年在第四届全国名酒评比中,郎酒以“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甜味长”的独特香型和风味而闻名全国,首次获全国名酒的 桂冠,并获金奖;1985年参加亚太博览会展出。

潭酒

潭酒,出于仙潭酒厂,历史悠久。据古蔺县志记载:古蔺古属夜郎国,夜郎人勤劳、勇敢,用本地盛产的糯高梁和小麦酿造出的“潭酒”、“仙潭酒”,因其工艺精湛、风味独特,酒质特佳,深受百姓喜爱。1993年,“仙潭”牌大曲和“潭”牌潭酒双双荣获国际博览会“国际特别金奖”,并授予“世界名酒”称号。2010年,中国四川仙潭酒厂被国家统计局和另食品工业协会权威认定为“全国酱香型白酒产销前三强”企业。

古蔺老腊肉

古蔺腊肉大多是在已经用盐腌制过的猪肉上再用柏香树枝叶熏制半天而成,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人称“飘香风味,古蔺腊肉’‘。

古蔺手工面

古蔺手工面,采用古蔺本地区优质小麦等原料和采用古蔺本地地区高山无污染 泉水制作,再以手工揉制,经机械成型而成。古蔺手工面分为水面和干面两种,以干面为居多。

古蔺牛肉干

古蔺牛肉干采用高山黄牛肉配以多种香料继承传统工艺博集众家之长精致而成,其味醇香可口、入口化渣、色鲜泽润,富含人体所需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既保持了牛肉耐咀嚼的风味,又久存不变质。

古蔺萝卜干

古蔺 萝卜干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糖份、蛋白质、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营养成份,以及钙、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萝卜干的维生素B、铁质含量很高,是高级养生食物,有“素人参”之美名。萝卜干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色泽金黄、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脆嫩爽口,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

古蔺赶黄草

古蔺 赶黄草为古蔺县道地药材, 古蔺麻辣鸡 (6张) 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麓原始森林。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均对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恢复肝脏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古蔺幽兰花

古蔺兰花特色之一是产地广阔、品种繁多, 古蔺兰花 (8张) 有剑兰、 四季兰、春兰、送春兰、蕙兰、台兰、虎头兰、套耳兰、硬叶兰、线叶兰、纹瓣兰、牟耳兰、 金边兰、寒兰等数十种,全国兰花权威专家称赞古蔺是产兰圣地。古蔺兰花特色之二是花型多而秀美,有梅瓣、荷瓣、水仙瓣、 水晶头、水晶稿等;舌瓣有匙形、瓢形、 鱼肚型;花姿有龙凤呈祥、金满堂、凤叶飞、凤冠、玉麒麟、 弥勒佛、绿绒球等21种。 在全国六届国际兰展中,古蔺县兰花曾先后获金奖10个,银奖10个,铜奖16个,省、市兰展中获金奖25个,银奖38个,铜奖15个,从而蜚声国内外。专家称道古蔺兰草是“旷代奇花”、“川南一绝”。

受历史、地理、 古蔺西区新城 (13张) 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古蔺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基础条件较差,城市功能不尽完善。2006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仅3.5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为迅速改变城市落后面貌,古蔺县抢抓川黔高速、遵赤高速和叙大铁路开工建设,省市高起点打造 “中国白酒金三角”,川滇黔渝区域一体化加速形成等政策调整带来的机遇,奋力破除“边缘化”的思维定势,全力实施“活城”战略。

组织相关部门先后赴省内以及省外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邀请专家、学者分析研究,确立了“生态优先、创业为重、宜居为本”的建设原则和“运动、健康、快乐、休闲”的城市主题,明确了打造规模至 32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以上的“ 大自然、深生态、后现代”样板幸福城市的目标。

按照“人性化、精品化、艺术化”的建设理念, 建设中的古蔺县城 (8张) 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聘请美国约翰逊·费恩联合设计事务所、美国瑞德公司、新加坡DPC国际规划事务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奥本辛斯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开展了城镇发展带战略总体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县城整体概念规划、二郎名酒名镇整体规划、县城新区红色景观轴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20余个,完成县乡总规、控规修编,构建城乡规划体系。依托酱酒产业基础、煤炭资源和郎酒品牌优势,规划“ 以县城总部经济区为中心,酱酒产业带、能源基地为支撑”产城一体的特色城镇带。

在县城的开发建设中,在规划设计上融合中西文化,突出现代时尚,彰显人本关怀,提升山水园林风貌特色,打造城市核心“品牌”。以 “乐观自强,神采飞扬”的古蔺精神为引领,深入开展城市文化提炼和创意,加强对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环境景观等方面进行精心规划设计,打造城市亮点。

2016年12月,古蔺县城建城区面积达8.9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1.6万人。

2017年,县城建城区面积达9.53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1.6万人。

古蔺县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四川省 扩权强县试点县 ;

先后获得: 古蔺风光 (23张) 全国性酱香酒生产基地、 中国西部百强县、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中国 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 全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国家首批 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首批试点县 、中国国家农业部全国肉牛养殖和商品猪养殖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基地县、中国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高粱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县、全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先进县 ;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四川体改试点县、四川省中医先进县、四川省 文明城市 、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 、四川省第二轮现代畜牧业重点县、 四川电商十强县、 四川省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首批试点县、四川省食品工业15强县 、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绿化模范县、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县、省级教育工作先进县 、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全省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重点县 、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等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著名人物 (4张) 奢香 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彝族女政治家。出生于四川永宁(今古蔺),系四川 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14岁嫁往水西,是彝族土司、贵州 宣慰使陇赞·蔼翠之妻,婚后常 辅佐丈夫处理政事。幼时聪明多才,受族人称赞。明 洪武十六年(1383)因夫年老,奢香代理其职务。

邓均吾 本名邓成均,笔名均吾、默声。现代诗人,翻译家,教育家,文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

王星 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02年1月经中央批准享受 部长级医疗待遇。

陈之光 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

傅华封 名传山,一名嵩炑,清 光绪二十一年(1895),试补学官弟子员,时华封26岁,有鉴于县境匪患频仍,荼毒乡里,乃弃仕途,招募丁壮,筹办团练。不久当上团总,带兵肃匪,地方安靖一时,县人称庆。

骆健郎 一·二八抗战烈士。为表彰其功绩,军部追授于营长级衔;国民政府在其家乡田坝寨树碑,上书“与子同仇”四字; 古蔺县政府亦将田坝寨命名为 彰德乡。

陈绍清 一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九七九年三月,按副军职待遇离职休养,一九八八年七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