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
通川区 通川 达川市 达州市通川区 通川区历史沿革 通川区行政区划 通川区地理环境 通川区自然资源 通川区人口 通川区经济 通川区交通运输 通川区社会事业 通川区历史文化 通川区风景名胜 通川区著名人物
通川区,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州市中部,东北与 宣汉县相邻,西南与 达川区毗邻,西北与 平昌县接壤。截至2018年10月,通川区辖19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900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常住人口达78.21万。通川区1999年撤市设区,历为州、府所在地,是达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及各大行政部门均位于通川。境内有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和达渝、达陕、达万、巴达四条高速公路。2018年,通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3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85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2元,增长9.2%。通川区因古通川郡、通川县得名。隋改通州为通川郡,改石城县为通川县,寓地通四达之意。古属巴地,夏时称作梁州。<...
详情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有15个镇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有5个街道
通川区,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州市中部,东北与 宣汉县相邻,西南与 达川区毗邻,西北与 平昌县接壤。截至2018年10月,通川区辖19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900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常住人口达78.21万。
通川区1999年撤市设区,历为州、府所在地,是达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及各大行政部门均位于通川。境内有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和达渝、达陕、达万、巴达四条高速公路。
2018年,通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3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85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2元,增长9.2%。
通川区因古通川郡、通川县得名。隋改通州为通川郡,改石城县为通川县,寓地通四达之意。
古属巴地,夏时称作梁州。
东汉和帝时分宕渠县之东置宣汉县。
西魏改为石城县,隋改为通州县,唐为通州治,北宋为达州治,明为达州,清改为达县。民国二年(1914年),属东川道。
1950年隶川北行署区达县区,1952年隶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达县专区改地区,1976年由达县地区析出设立达县市,1993年更名为达川市,1999年更名为通川区。
截至2018年10月,通川区辖东城、西城、朝阳3个街道,西外、北外、复兴、罗江、蒲家、双龙、魏兴、碑庙、江陵、东岳、磐石、梓桐、北山、金石14个镇,新村、安云、青宁、龙滩、檬双5个乡,共23个乡级政区。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
通川区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州市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0′37.5″—107°39′22.5″,北纬30°07′30″—31°27′30″;东北与宣汉县相邻,西南与达川区毗邻,西北与平昌县接壤,总面积900.9平方公里。
通川区处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势为背斜紧凑,行成低山,向斜宽敞,多形成丘陵谷地。地貌属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兼有河谷、 平坝。西部 铁山为长条带状,东部雷音铺山呈长垣状;凤凰山南系台坪状,均为低山。州河由东北向西南绕城而过,把通川区分为东南、北西两部分。沿河谷形成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最枯水位海拔260米~269.9米。东部海拔高748.3米~872.6米,南部海拔高596.4米,西部海拔高1068.5米,北部海拔高790.5米,中部河谷一带较低。最高峰铁山大寨子海拔1076.8米,最低点 西外镇龙家庙村农场海拔260米。
通川区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气温6.0℃,极端最低气温-4.7℃(1956年1月);7月平均气温27.9℃,极端最高气温42.3℃(1953年8月)。最低月均气温2.5℃(1993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40.6℃(2000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5℃。生长期年平均322天。平均无霜期311.9天,最长达354天,最短为238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28.2小时,年总辐射116.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0.1天,最多168天(1983年),最少117天(1966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698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30.7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7月最多。
通川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最大河流为 州河,由东北向西南流经罗江镇、北外镇、东城、西城、朝阳街道办事处,至西外镇龙家庙村出镜。通川区境内长34千米,流域面积388.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92.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6米,河滩21处。主要支流有 明月江、 双龙河,另有38条溪流分布于沿河流域。有中型水库莲花湖水库,有效库容67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
截至2005年末,通川区土地总面积88823.61公顷,其中一级类土地农用地面积70770.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68%;建设用地总面积802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4%;其他土地面积10023.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28%。农用地面积70770.8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7572.69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1.04%,占农用地面积的38.42%;园地面积661.61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74%,占农用地面积的0.93%;林地面积32240.64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6.30%,占农用地面积的45.56%;其他农用地面积10296.32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1.59%,占农用地面积的15.09%。建设用地总面积8029.5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6925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90.50%(其中城市用地3025.63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3899.37公顷,采矿建设用地面积341.64公顷);交通水利用地562.9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7.01%;其他建设用地199.9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2.49%。其他土地面积10023.0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438.08公顷,全部为河流水面;自然保留地面积8584.98公顷,其中荒草地和裸地。
截至2017年末,通川区境内已探明煤储量6000万吨,可利用砖瓦用页岩625万吨,建筑用砂岩950万吨,建筑石料灰岩712万吨;境内已查明矿产13种,包括非金属矿产资源10种,能源矿产3种。有煤、铁、天然气、岩盐、石灰石等地下资源。煤主要分布在铁山背斜轴部,储量6000万吨,煤层一般厚20~90厘米,含固定碳50%~55%,发热量约5500~6500大卡/公斤;铁矿以磷铁矿为主,探明储量17万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50亿立方米;岩盐矿已探明的双龙26号井,共23层盐,盐层矿总厚度210米,C级储量1263万吨,D级储量2.1亿吨;石灰石矿分布于铁山背斜,地质储量6500万吨。
截至2018年末,通川区全区户籍总人口59.41万人,其中,女性人口29.33万人。据市统计局反馈,我区2018年末常住人口78.2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05%,比上年提高0.3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679人,出生率9.94‰;死亡人口2518人,死亡率4.41‰;自然增长率为5.53‰。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33‰和4.99‰。
2018年,通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9.3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4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5.83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1.04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4 :31.7 :58.9。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9.35%、32.35%、58.30%,分别拉动GDP增长0.79个百分点、2.75个百分点、4.96个百分点。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374元,降低2.26%。
2018年,通川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0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税收收入55002万元、非税收入31041万元,分别占收入总量的63.92%、36.08%。全年税务局各项税收收入131026万元,增长32.83%。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支出281327万元,下降5.3%。
2018年,通川区民营经济增加值1533634万元,比上年增长8.7%,占GDP的64.1%,对GDP的贡献率为6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361万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698526万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774747万元,增长9.9%。
2018年,通川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1693万元,增长13.6%。其中民营投资914165万元,增长42.5%;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670200万元,下降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3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01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1.84亿元,增长13.4%。
2018年,通川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85元,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19822元,增长8.3%,经营性收入5035元,增长7.4%,财产性收入2216元,增长14.4%,转移性收入7112元,增长10.5%。人均消费性支出24095元,增长5.8%,其中食品支出9199元,增长3.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2%,持续降低。
2018年,通川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2元,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7507元,增长8.5%;家庭经营收入7009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218元,增长9.9%,其中食品支出4428元,增长5.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5%,持续降低。
2018年,通川区粮食播种面积31660公顷,比上年增加39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570公顷。粮食产量18.27万吨,比上年增加0.26万吨,增长1.44%。其中稻谷9.09万吨,增长0.96%;玉米4.3万吨,增长2%;薯类4.19万吨,增长1.92%;小麦0.23万吨。全年油料产量1.92万吨。肉类产量2.93万吨,增长2.20%。其中,猪肉产量2.19万吨,增长2.40%,牛肉产量0.18万吨,增长2.36%;羊肉产量0.082万吨,下降0.84%;禽肉产量0.44万吨,增长1.60%。生猪出栏数31万头,增长0.90%。
2018年,通川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7743万元,增长10.20%,实现利润125053万元,增长103.00%。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5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26703万元,增长41%。
2018年,通川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6381.6万元,增长12%。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101351万元,增长21.3%,零售业1504122.4万元,增长11.1%;住宿业40497.1万元,增长18.9%,餐饮业50411.1万元,增长15.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85982.6万元,增长11.9%,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594297.2万元,增长1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399万元,增长32.9%。进出口总额526万美元。
2018年,通川区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收入83309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3.09万户,其中4G用户81.9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6.87万户,网络电视用户23.89万户。
2018年,通川区共接待游客397.18万人次,增长14%。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29.10亿元,增长15%。2018年末全区有旅游风景区9个,其中4A级景区1个(磐石月湖旅游区),3A级景区2个。
截至2018年末,通川区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48.50亿元,比年初增加6.10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12.85亿元,比年初增加13.71亿元。全社会人民币贷款余额541.95亿元,比年初增加79.37亿元。
2018年,通川区房地产开发投资599215万元,增长60%,其中住宅完成投资418389,增长38.2%。房屋施工面积428.77万平方米,增长85.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98.14万平方米,增长100.4%。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为182.61万平方米、1296286万元,分别增长43.7%、79.7%。
通川区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物资集散地。境内有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和达渝、达陕、达万、巴达四条高速公路,以国道210线和省道201、202为主体的国、省、县级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州河航运直通重庆、上海。
截至2018年末,通川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531.3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含高级、一至四级公路)1354.20公里,高速公路44.84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608164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55810万人公里。年末全区营运车辆数8476辆,出租汽车409辆。
截至2018年末,通川区拥有各类学校201所,其中普通小学170所,普通中学30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全区共有专任教师4123人,其中:小学2506人,普通中学157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4人。全年各类学校招生16492人,在校生71305人,毕业生16307人;小学招生8197人,在校生47571人,毕业生8382人;普通中学招生7860人,在校生22327人,毕业生758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435人,在校生1407人,毕业生343人。全区共有幼儿园96所,在园儿童2191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8年,通川区申请专利476件,专利授权量16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2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3件;企业专利申请160件,专利授权量95件。
截至2018年末,通川区有文化站20个,文化馆1个,陈列馆(纪念馆)1个,影剧院6个,其中电影院6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2万册。
截至2018年,通川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9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机构2所。卫生机构床位数5644张。卫生机构人员7027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4924人,其中执业医生1681人,注册护师、护士2411人。
截至2018年末,通川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1844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320人。
截至2018年末,通川区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3066人,增加543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3718人,增加288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229人,增加41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917人,增加1303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5720人,增加1442人。2018年末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有9908人,比上年末减少343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有28574人,比上年减少946人。
截至2018年末,通川区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个,增加1个。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1365张,增加350张。社区服务设施数81个。
名称 | 简介 | 级别 | 图片 |
张爱萍故居 | 张爱萍将军故居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呈四合院布局,是我国传统的歇山式全木质结构楼房。房屋共29间,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张爱萍将军早年曾在此生活、学习,开展早期革命秘密活动。 | 省级 | |
龙爪塔 | 白塔高29.9米,呈八角锥形,共九级八层,每层高度递减,面积逐渐收缩。塔内有木楼分八层,可扶梯而上。而塔底建筑面积则有57.4平方米,底外周长38米,外直径8.4米,内直径5.6米。每层有砖砌花檐,除底层有一大门外,其余8层均有小窗4扇。塔顶则以铁铸的桃、碗、锅三型部件叠套封闭。 | 省级 |
(参考资料来源: )
通川区文化馆和达州市中心医院联合申报的传统医药《“蛇难爬”消肿散》入围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申报的传统戏剧《巴渠河川剧艺术》、达川区文化馆申报的传统技艺《黄麻纸制作技艺》等2个项目入围第一、二、三、四批四川省非遗扩展项目名录。
通川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 巴渠童谣、 元九登高节等。元九登高节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巴渠童谣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贡献奖。
通川区新村乡曾家沟村、檬双乡松坪村、青宁镇长梯村名列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达州基督教堂 | 基督教堂位于滩头街,光绪三十四年英籍人修建,1998年区政府在原地改建,新建教堂楼高10层,约32米,顶楼设置塔楼及十字架高约20米,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外型美观,气势雄伟,巍峨挺拔,教堂设在3、4层,400多平方米,可容1000人左右,内设楼座呈u字型,其他楼层作牧师住宅、信徒活动中心、培训中心、办公、会议设施等。 | |
磐石月湖旅游区 | 磐石月湖旅游区地处通川区磐石镇,距主城区约13公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规划面积约9.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游客中心、帝森庄园、草莓主题公园、秦巴农耕文化博览馆、月湖景区等,是集山水自然观光、都市农业体验、民俗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户外运动、花卉观光等众多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 |
神剑园 | 神剑园坐落于通川区罗江镇张家沟,是以张爱萍将军故居为基础,汇集多位达州籍开国将领的生平业绩,将革命历史传统、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现代科技文化融为一体而着力打造的红色旅游景区,2011年8月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核心规划区占地46公顷,建设面积3.1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亿元。主要由张爱萍将军故居、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国防军体训练营、民俗文化村、书艺廊、将军树、将军座驾等部分组成。 |
(参考资料来源: )
通川区历史上有 元稹、 唐甄、 李长祥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徐向前、 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和战斗,孕育了张爱萍、 魏传统、 李中权等共和国著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