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
长顺县 长顺县历史沿革 长顺县行政区划 长顺县地理环境 长顺县自然资源 长顺县人口民族 长顺县政治体制 长顺县经济概况 长顺县社会事业 长顺县交通运输 长顺县旅游资源
长顺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县政府驻长寨镇,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黔南州西部。长顺县总面积1543平方千米。县城距省城 贵阳市84千米,至州府 都匀市178千米,到 安顺市85千米。辖5镇、1乡、1街道。总人口25.66万人(2015年),少数民族人口占56%,主要以 布依族、苗族为主。长顺县山脉属苗岭山系,苗岭分水岭横亘县的北部,地势呈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北部为丘原区,西部为丘陵区,中南部为岩溶中低山,东部为峰丛谷地,河流分属 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工业有 采煤、化肥、建材、饲料加工。农业以种植油菜为主,是黔中地区“粮仓”之一。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02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5.4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18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780元。...
详情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有5个镇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有1个街道
长顺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县政府驻长寨镇,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黔南州西部。长顺县总面积1543平方千米。
县城距省城 贵阳市84千米,至州府 都匀市178千米,到 安顺市85千米。辖5镇、1乡、1街道。总人口25.66万人(2015年),少数民族人口占56%,主要以 布依族、苗族为主。
长顺县山脉属苗岭山系,苗岭分水岭横亘县的北部,地势呈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北部为丘原区,西部为丘陵区,中南部为岩溶中低山,东部为峰丛谷地,河流分属 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工业有 采煤、化肥、建材、饲料加工。农业以种植油菜为主,是黔中地区“粮仓”之一。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02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5.4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18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780元。
县内有杏王山、白云山、杜鹃湖等景点。
远古时期,长顺开始有人类活动,东汉,蜀汉时期,长顺为牂牁郡夜郎 长顺县 (2张) 县治地,晋、宋、齐、梁、陈,为夜郎郡广谈,谈指二县间地。
隋为牂牁郡西边下段地,唐为羁縻乡州,今州地。宋依唐旧,但领于绍庆府。
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八月,以金竹寨(今广顺镇)置金竹府,为长顺建制之始。金竹府辖11个州,3个县及16个长官司,隶顺元路。
明洪武五年(1372)三月,改金竹府为金筑长官司。洪武八年,升金筑长官司为金筑安抚司,隶贵州卫,洪武十九年,改隶广西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隶四川布政司。
正统三年(1433)隶贵州布政司,成化十二年(1476)属程番府,隆庆三年(1569)属贵阳府,万历四十年(1612)三月金筑安抚司土舍金大章奏请朝廷改土归流,朝廷准奏,设官建治,钦定改金筑安抚司置广顺州,属贵阳军民府,并授金大章土知州世袭,不许管事。
清 雍正五年(1727)三月,置长寨厅。光绪七年(1881)三月,长寨厅同知移驻罗斛(今罗甸),改长寨厅为广顺州长寨州判。
民国二年(1913)年9月,顺州为广顺县,改长寨州判为长寨县,属黔中道。民国9年废黔中道,直属于省。民国26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年(1941)10月,广顺县与长寨县合并为长顺县。
1949年12月21日,长顺县解放。解放初期,长顺县隶属贵阳专区。1952年改属 贵定专区,尔后又改属于 安顺专区。1956年4月,划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00年,长顺县辖7个镇、10个乡。
2012年,长顺县辖长寨镇、广顺镇、威远镇、白云山镇、摆所镇、代化镇、鼓扬镇7个镇,马路乡、凯佐乡、种获乡、新寨乡、营盘乡、摆塘乡、中坝乡、睦化乡、交麻乡、敦操乡10个乡,共75个村、7个社区。
长顺县 (2张)
2014年,撤销长顺县长寨镇、威远镇、广顺镇、摆所镇、鼓扬镇、代化镇、种获乡、摆塘乡、马路乡、凯佐乡、新寨乡、营盘乡、中坝乡、交麻乡、睦化乡等15个乡(镇)建制,重新调整为六镇一乡。
2015年6月长寨镇更名为长寨街道。
截至2015年,长顺县下辖 长寨街道、 广顺镇、 摆所镇、 鼓扬镇、 代化镇、 白云山镇、 敦操乡,一街道五镇一乡,县政府驻 长寨街道。
长顺县
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 黔南州西部。距省城贵阳市84千米,至州府 都匀市178千米,到 安顺市85千米。城市中心点为东经106.45度,北纬26.03度。总面积1554.6平方千米,县城规模6.5平方千米。
长顺县属中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温13.5-18.5℃,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5℃,极端最高气温为40.7℃。相对湿度81%。无霜期275天,年降雨量1250-1400毫米。
长顺县地处黔中两级剥夷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面上,分属苗岭山系, 苗岭分水岭横亘县的北部。长顺县地貌分为岩溶中山、岩溶中低山、峰丛陆地、峰丛谷地、孤峰波地、中山峡谷、溶丘洼地、中低山河谷、 丘陵宽谷、丘陵谷地类型。长顺县按海拨的高度,可分为三级梯地。一级梯地,安乐、 新寨、种获、摆塘以北一线,海拨1250-1579.5米,一级梯地以南简庆、摆茶、格冗、简面以北为二级梯地,海拨1100-1400米。东部的 威远、长坡、付家院、冗雷及代化大部地区为三级梯地,海拨660-1200米。南部边缘格凸河谷与罗甸交界处的河边,是长顺县最低处,海拨660米。
2008年,长顺县耕地面积3.87万公顷,耕地中水田占33.8%,其中万亩以上的坝子2个,千亩以上的坝子29个,500亩以上的田坝占稻田的52.4%;林地面积3.65万公顷,活力木总蓄积74.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7.2%;长顺县有各种草场资源1.92万公顷(其中成片草场0.39万公顷);待开发的非耕地资源1.28万公顷。
2015年,长顺县耕地面积3.94万公顷,耕地中水田占34.2%,其中:万亩以上的坝子2个,千亩以上的坝子19个,500亩以上的田坝占稻田的50.2%;林地面积8.9925万公顷,活力木总蓄积193.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8%;待开发的非耕地资源1.1万公顷。
长顺县 (2张) 长顺县生物资源有水稻、玉米、烤烟、茶叶、 黄姜、 半夏、天麻、生姜、 生漆、辣椒、豆腐皮、核桃、板栗、香蕉、梨、 米花糖等,其中绿壳蛋鸡、高钙苹果、紫王葡萄、小米核桃 被称为“长顺四宝”。
2013年,实施天然林保护91.7万亩,营林造林8.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1%。
长顺县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长顺县域内已发现矿种17种,主要有煤、铁、方解石、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砂石、石料用灰岩、砖用页岩和耐火粘土等,其中煤炭储量2718万吨、铁矿储量124万吨、方解石储量229万吨、电石用灰岩4078万吨、水泥用灰岩4722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2674万吨、砖用页岩497万吨、高岭土1125万吨。探明属大型矿床的有广顺高岭土矿和者贡水泥用灰岩矿各1处,属中型的水泥用灰岩矿有2处。煤矿矿区主要集中在县域的西部,县域内有煤矿产地15处,其中开发利用的11处。东部是优质灰岩和冶金用砂岩(硅石),白云岩、方解石为主体矿产;南部是以建筑砂石、石料用灰岩,冶金用砂岩为主,同时有锰、萤石、水晶、冰洲石等矿产产出,北部主要是高岭土矿和砖用页岩,同时有铁、建筑砂石用灰岩、煤及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等矿产。
长顺县境内有大小河流9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93597千瓦,可开发利用75970千瓦。其中县南部的 格凸河水量大、落差大、地质条件好,是长顺县电力附带漂流旅游开发建设产业带。长顺县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潜力共有5.88万千瓦。全县有水电站7座,装机17170千瓦。
截至2015年末,长顺县人口256559人,其中汉族103321人,少数民族153238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0.27%和59.72%,其中:汉、布依、苗3个民族是主体民族,在全县各乡缜均有分布。
境内有汉、布依、苗、水、侗、毛南、瑶、壮、彝、土家、回、土、东乡、仡佬、满、白、黎、蒙古、藏、傣、朝鲜、哈尼、景颇、僳僳、维吾尔、德昂、独龙等27个民族和1个待定民族(穿青人)。少数民族中,布依族95524人,苗族55785人,其他少数民族192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7.23%、21.74%和0.08%。
县委书记: 高晓昀
县委副书记、县长: 李友军
县委副书记:韦晓燕
县委常委:韦 松、冉崇永、周兴邦、李华祥、刘海涛、冯大洲、周贵平、刘春晓
长顺国民经济由于受历史等因素的制约,曾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其中县南部是有名的 麻山极贫地区。改革后2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9.02%,其中“九五”期达15.18%。1998年实现了面上脱贫,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县。2007年,长顺县国内生产总值9.7亿元,人均3840元。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83%,比2009年增长16.6%,全州排名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9亿元,年均增长46.5%,比2009年增长82.1%,全州排名第一;财政总收入达到1.53亿元,年均增长16.5%,比2009年增长30.5%,全州排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6亿元,是“十五”期末2.8亿元的1.7倍,年均增长10.7%,比2009年增长1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55元,年均增长16.4%,比2009年增长18.4%;201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2亿元和7.9亿元,是2005年末的3.9倍和4.5倍。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1.99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9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4.4%;财政总收入完成4.3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3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3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45.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8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35%。
2013年,三次产业比重由21.44∶29.88∶48.68调整到20.94∶28.41∶50.65。
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0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4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4.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3.1%;财政总收入完成5.44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4.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181元,同比2013年增长10.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780元,同比2013年增长11.9%。
农业方面推行“一乡一品”特色经济和“北粮果、中蔬菜、南林畜”的产业规划布局。在畜牧养殖方面重点以生猪和南江黄羊为主,家禽方面以绿壳蛋鸡为主,种植方面重点以蘑菇、生姜、 西红柿、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产业链。
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双苞蘑菇1200亩,共饲养蛋鸡64824羽,南江黄羊存栏1.62万只。“绿壳蛋鸡、紫王葡萄、高钙苹果、优质核桃”分别达到400万羽、3万亩、4.8万亩、16万亩。长顺绿壳蛋鸡、高钙苹果产业园区被列为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
2014年,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74万吨,粮经比达到91.5:100。刺梨、高钙苹果、紫王葡萄、中药材、优质核桃分别达2800亩、800亩、300亩、5268 亩、3万亩,绿壳蛋鸡存栏5万羽,长顺绿壳蛋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贵州省确定为全省蛋禽产业主导品牌。绿壳蛋鸡、高钙苹果、紫王葡萄、小米核桃全年销售达到亿元以上。
2013年1-9月,长顺县生产总值完成15.16亿元,同比增长20.40%;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6.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73.3%。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长顺工业园区签约企业43个,入驻企业28个,签约投资总额为50.51亿元,已完成投资23.7亿元。
2013年,投资8.4亿元实施威远工业园区二期拓展计划,扩建工业园区路网12千米,建设标准化厂房21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以特色食品、轻工、装备制造、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威远工业园区,以刀具工业、高载能产业为主的鼠场园区,以高新技术、新型材料为主的广凯园区。全年共引进落户项目31个,累计达82个,同比2012年增长63.16%,新增就业1690人。
2014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4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2.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6.1%。全年签约项目33个,合同投资额88.62亿元,年内到位资金30.12亿元;威远园区累计落地项目120个,建成59个,园区新增就业1810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5家。
2013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56.5亿元,同比增长56.0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826元,同比2012年增长13.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0.22亿、16.51亿,增速分别达到18.35%、18.36%。全年共完成商住开发22万平方米。
201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3.1%;旅游总收入完成14.52亿元,同比增长23.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42%、39.07%。
2014年全县商住面积开发总量达到44.4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5亿元。
2013年,建成通村油路95.39千米,开通公交线路3条、投入公交车12辆、设置公交站62个。投资1.18亿元重点完成广顺东昌、白云山摆纪、马路堰塘和花寨4个病险水库治理,摆所、威远11千米河道治理,78千米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了2.57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电讯配套日益完善,行政村实现网络全覆盖。农村电网升级改造699千米,配电变压器改造131台,一户一表改造7670户。
2014年,投资6834万元建成通村油路102千米;投入1646万元实施“一事一议”项目50个。投入资金2.48,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乡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及3.3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完成了投资2.19亿元的220千伏威远输变电项目、5591万元的180千米电力改造工程;全县82个行政村实现移动通讯网络全覆盖,50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覆盖,3个园区实现移动4G网络覆盖。
截至2015年,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输变电站3座,输电主干线和主要分支线587.4千米。
2013年,民族高中、三小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扩建20所乡镇幼儿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纳入全省“百校大战”建设。
2014年,教育方面共投入1.47亿元,新增校舍面积8.93万平方米,实施254套教师公租房、154套教师周转房项目,建成学生宿舍20个,启动县第二幼儿园等4所学前教育工程。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1%和2.64%,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2.6%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6%。落实教育惠民资金5691.6万元。
截至2015年,长顺县拥有高中1所,中专1所,初中9所,小学54所。
2013年,县人民医院规范化建设项目建成使用,完成6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25%。
截至2015年,长顺县拥有综合医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所,私立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15所。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3年,建成保障性住房168套,完成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摸底调查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9.03万人。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7%和14.86%,发放城镇低保金1549.52万元,农村低保金3250.47万元,建成5个社会福利机构。城镇新增就业2392人,转移劳动力就业60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2%以下。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16万人。建成敦操、代化、营盘等4个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安置移民438户2036人。全年刑事案件立案927起,破获808起,在全省严打整治“雷霆行动”中,排名全省第6、全州第2。
2014年,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5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42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94人,完成劳动力转移7293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49万人。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6.25%,补偿资金9019万元,受益34.59万人次。全县城镇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15.29%,全年发放低保金4528.99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64.6万元、救济救灾和优抚安置资金452万元。全年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3‰、6.15‰以内。建成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558套。投入800万元建成5844平方米的人才公寓项目。完成危房改造1422户。在全州率先试行“双加”惠农贷款,共发放贷款1.07亿元,惠及涉农经济户1100户。落实150户小微企业“3个15万”扶持政策。县城、广顺及威远工业园区“天网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全年共立刑事案件567起,侦破案件488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40人;长顺交警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 。
2013年,双人舞《追恋》代表全州首次入围全国第十届舞蹈大赛决赛 。“”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两人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夺4金、2银、1铜。
2014年,全县完成3个乡级农民体育健身场、10个村级全民体育健身场地、2条路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3424套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320国道横穿长顺县境北部(41千米),县城至贵阳87千米油路全程贯通,320国道和县道惠狗线在北部和中部横贯东西,县道“中广线”、“摆代线”和“三代线”纵贯南北,构成了以国道、县道为框架,乡村道为网络的公路交通体系,长顺县通车里程625.5千米,另有惠水-兴仁省级高速公路(惠兴高速)贯穿长顺县境内, 惠水至 兴仁高速公路路线全长203.053千米;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80千米,路基宽度21.50米。
杏王山红色旅游度假区
杏王山位于贵州省长顺县 广顺镇,距长顺县城30千米,海拔1590米,因树围长16.8米、高50余米、需15名成年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的中华银杏王而得名。杏王山红色旅游度假区面积约150平方千米,包括杜鹃湖景区、杏王山红军标语纪念馆、广顺镇天台苗族村、种获乡生联村。
杏王山红军标语纪念馆
杏王山红军标语纪念馆位于长顺县种获乡生联村内,是 杏王山红色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鹃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2002年9月15日, 杜鹃湖风景区成为第二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杜鹃湖景区位于长顺县城西北18千米,距省会贵阳及安顺市分别为102千米、92千米,是集山、水、鸟、林、泉、洞、寨为一体的贵州唯一水上杜鹃花景区。因湖岸岭岗上大红、粉红、白色杜鹃花密布丛生,绵延数十里而得名。
敦操苦李冲溶洞
敦操苦李冲溶洞坐落在长顺县 敦操乡打召村,距乡政府所在地9.5千米。敦操苦李冲溶洞是天然水溶洞。
白云山
杏王山中华银杏王 (2张) 位于长顺县 白云镇北部,海拔1462m,东暖夏凉,气候宜人,景区面积约20千米2,北起 平山(坝乃),南至花芽,西起保合营,东至土地关,位于东径106°28′55″—106°36′43″,北纬26°14′39″—26°10′12″。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比较分散,共有景物景观14个,面积20平方千米。白云山已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贵州历史上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天子洞
“天子洞”位于潜龙阁左侧,为一天然洞。沿中一巨石平卧,传建文帝在此下塌,石床右端登七级出一洞口至山绝顶处,称白云盖顶,此洞口也称 望天洞,传为建文帝登机遥望京城(今南京)思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