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
盘龙区 Panlong Qu 昆明盘龙区 盘龙区历史沿革 盘龙区地理环境 盘龙区自然资源 盘龙区人口 盘龙区行政区划 盘龙区经济 盘龙区社会 盘龙区交通 盘龙区旅游
盘龙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 ,昆明四个主城区之一,位于昆明主城区东北部,东、南面与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县和富民县,西临五华区。因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盘龙区早在3万年前,盘龙大地便有古人类活动。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成为人类繁衍生息之地。1928年昆明市政公所改为昆明市政府,昆明市制正式确立,2012年前为昆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盘龙区全区常住人口809881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毫米,月最大降雨量208.3毫米。盘龙区是昆明市辖区之一,因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盘龙区早在3万年前,盘龙大地就有古人类活动。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成为人类繁衍生息之地。战国时期,已经进入文化水平较高的青铜时代,并迅...
详情盘龙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 ,昆明四个主城区之一,位于昆明主城区东北部,东、南面与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县和富民县,西临五华区。因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盘龙区早在3万年前,盘龙大地便有古人类活动。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成为人类繁衍生息之地。1928年昆明市政公所改为昆明市政府,昆明市制正式确立,2012年前为昆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盘龙区全区常住人口809881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毫米,月最大降雨量208.3毫米。
盘龙区是昆明市辖区之一,因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盘龙区早在3万年前,盘龙大地就有古人类活动。
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成为人类繁衍生息之地。
战国时期,已经进入文化水平较高的青铜时代,并迅速地向铁器时代过渡。
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诏王阁罗凤派其长子凤伽异在昆明筑拓东城,意在“开拓东境”。拓东城址在今盘龙江和金汁河之间,即今盘龙区大部分地区。拓东城的兴建,开启昆明城市发展的先河。
明、清时期,昆明城区作为云南府城,全省的重要行政机构大部分都盘龙区境内。
1911年10月30日,昆明人民举行“ 重九起义”,响应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在滇统治。
1913年,废云南府,改称昆明县。 盘龙区风光 (25张)
1922年昆明市政公所成立。
1928年市政公所改为市政府(2011年迁址 呈贡区锦绣大街1号),昆明市建制正式确立。
云南和平解放后,昆明调整行政区划,将民国时期的8个区调整为6个区。
1953年,再次调整,城区设一、二、三、四个区。
1956年,一、三两区合并,10月19日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盘龙区正式成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曾一度易名为“东风区”。
1968年重新恢复盘龙区名称。
2017年11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嵩明县阿子营街道调整至盘龙区管辖的批复》,同意将嵩明县阿子营街道调整至盘龙区管辖。调整后阿子营街道行政区域不变,街道办事处仍驻阿子营村彩云路72号。
盘龙区位于昆明主城区东北部,东、南面与 官渡区相连,北接 嵩明县和 富民县,西临 五华区。盘龙区东经102.7°,北纬25.05°。 盘龙区
盘龙区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日最大降雨量15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mm。最大风速40m/s,多西南风。相对湿度76%。
盘龙区中心海拔约1891m。 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m, 金沙江与 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区域地处云贵高原,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 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m之间。
矿藏有铁、煤、铝土、石英沙、磷和岩盐等。
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烟草、油菜、豆类、蔬菜、花卉,盛产桃、梨、苹果、松子、板栗。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全区常住人口 809881人(含滇源和阿子营街道),全区常住人口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计增加 162777人,增长 25.15%,平均每年增长 16277人,年平均增长率 2.27%。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721604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 89.1%,居住在农村的人口 88277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 10.9%。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 418353人,占 51.66%;女性为 391528人,占 48.34%。常住人口性别比为 106.85(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汉族人口为 726205人,占 89.6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83676人,占 10.33%。
2011年,全区城镇化率达 90%。阿子营镇和滇源镇由盘龙区托管后,全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为每平方千米 920人。 2011年,盘龙区人口出生率 5.29‰,死亡率 2.61‰,自然增长率为 2.67‰。
盘龙区成立时共辖敷泽、吴井、五里、东华4个乡和近日、小南、长春、三义铺、太和、盘龙路、拓东、南强、珠玑、环城10个街道办事处。盘龙区的街道办事处和乡经过分合、撤并及新建,到2004年8月共有长春、东站、东华、董家湾、环城、金碧、南强、太和、拓东、小南、珠玑11个街道办事处,58个社区,辖区面积15.1平方千米。
2004年7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调整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行政区划的决定。从9月1日起,四区按调整后的隶属关系履行经济、行政及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8个街道办事处和松华、双龙2个乡。
2009年7月前,辖区面积345.8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7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292平方公里。
2009年8月1日起由盘龙区对嵩明县阿子营镇和滇源镇行使管理权。2009年8月,经盘龙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同意撤销双龙乡和松华乡,设立双龙街道办事处和松华街道办事处。盘龙区行政区域扩大到886.9平方公里。
2011年3月,经省、市政府批准,由盘龙区托管的滇源镇、阿子营镇改设街道办事处。
盘龙区下辖12个 街道办事处( 拓东街道、 鼓楼街道、 东华街道、 联盟街道、 金辰街道、 青云街道、 龙泉街道、 茨坝街道、 松华街道、 双龙街道、 滇源街道、阿子营街道),共67个社区、32个村委会。
2014年盘龙区生产总值完成497.29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84亿元,同比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5.22亿元,同比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47.23亿元,同比增长7.1%。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发展平稳,同比增长1%,对GDP贡献率为0.12%;第二产业年底发力,同比增长11.4%,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43.37%,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98.57亿元,同比增长10.8%,对GDP的贡献率为30.73%,对全区GDP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9.83%,但全年实现增速为7.1%,低于GDP增速1.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6.51%。
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233.57亿元,同比增长8.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0%。
2014年开年以来,工业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非金属制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冲击严重,全区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全区主要支撑行业“贵金属冶炼业”年末发力扭转颓势,实现增加值4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5%,同比增长24.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29.7%,拉动增长14.4个百分点。
全区19个行业中,增加值呈现8增11降的态势。其中,有3个行业增长超过20%。分别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3.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3.6%。
201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5.19亿元,同比增长11.45%,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94.41亿元,同比增长5.99%。 全区零售业共有19种商品类别,其中13种商品类别呈增长态势,6种商品类别为下滑态势。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起拉动作用的商品主要为以下6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17%)、化妆品类(同比增长7.4%)、日用品类(同比增长39.7%)、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40%)、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同比增长24.6%),家具类(同比增长14.2%)。
截至2011学年辖区内有普通中学31所,中职教育学校16所(未含区教师进修学校),普通小学72所,幼儿园7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各类学校的各级专任教师达6215人。盘龙区所有在校、在园学生共123460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719人,中职教育学校在校学生21671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54327人,在园(校)幼儿20676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7人。
2011年,辖区内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29家,其中医院3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家(不含卫生院)、街道(镇)卫生院8家、门诊部36家、诊所368家、村卫生室71家、医务室(卫生所)50家、卫生执法监督机构1个,疾控中心1家,妇幼保健中心1家。人力资源:盘龙区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636人,执业医师2802人,执业助理医师193人;注册护士2746人;检验人员167人;药剂人员331人。每千人拥有医师数为4.14人,每千人拥有护士数为3.55人。
2011年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4383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师3.7人,拥有护士3.4人,拥有床位5.4张。盘龙区 医疗机构资产总量为18.82亿元,固定资产10.3亿元。此外,盘龙区71家村卫生室,拥有镇、村医生139人,农村医疗网点覆盖率100%。
2011年,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提供有效就业岗位45401个,城镇新增就业31199人,盘龙区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1134人,特困群体就业人员654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10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9%。技能培训城乡劳动力2659人次,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技能培训159人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500人次;创业培训人员285人次。
2011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7.49万人,比上年增长8.76%,其中,参保职工13.0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96万人。参保人数中,灵活就业参保人数为4.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78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2.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87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4.2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3.78万人,其中,企业单位参保人员20.8万人。参保人员中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人员为1.06万人。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05万人。
盘龙区是昆明交通发展的核心区域,境内现有西南最大的公交停车场北市区公交停车场,昆明国家一级客运北部客运站站,拥有昆明一级主干道 北京路、 沣源路等,东 北三环、北绕城高速路等穿区而过,昆明轨道交通二号线穿区而过。
盘龙区众多旅游资源中包括2个国家4A级旅游区(世博园、金殿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金殿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松华坝湿地保护区),2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和宫金殿、真庆观古建筑群),5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泉观/黑龙宫,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墓,松华坝赛典赤·赡思丁墓,昙华寺《朱德赠印空和尚诗文碑》,钱沣墓)和12项市、区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世博园
昆明世博园位于昆明东北郊,毗邻金殿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园,是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昆明世博园汇集了全国各省、区、市地方特色、风格迥异的园林园艺精品,并且在保持原有精致园林园艺风景的基础上,部分场馆增加了休闲度假、会议接待、康体养生、娱乐休闲的功能。中国馆,集展览、会议、宴会、商务洽谈功能于一馆;世博玉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中华玉文化及滇玉文化特色;康体养生餐饮会所,体会“人在画中游”之娱,“民以食为天”之乐;游乐项目,突出参与性、娱乐性特色的三江漂流及4D电影。
金殿森林公园
金殿森林公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位于主城区东北郊7公里处的鸣凤山,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山势嵯峨,万木葱茏,历史悠久深厚,有滇中第一名胜之美誉。拥有中国第一大古代铜殿(太和宫金殿)和中国最小的明代砖筑紫禁城,中国第三大古铜钟(明永乐铜钟)和中国第一大茶花专类园。来到金殿名胜区,可游历陈圆圆与吴三桂历史遗迹,畅游明清古建筑群,欣赏古滇国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物,了解古代云南灿烂的青铜历史文化,并可观赏昆明园林植物园千奇百态的园林园艺植物、珍稀濒危植物。
黑龙潭公园
黑龙潭公园位于昆明东北郊12公里处。该名胜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山下有碧潭,潭深水碧,相传有黑龙潜居,故名黑龙潭。黑龙潭由两组道教建筑群构成,隐于绿荫深处的龙泉观称为上观,临于壁潭深水的黑龙宫称为下宫。尤以唐梅、宋柏、元杉、明茶最为有名,称为黑龙潭林“四绝”。国内古碑林立,明代刻制的道符,看时凸现“万物兹生”四字,人们习惯称它为“凸字碑”,是明代名道士刘渊然来滇传道时写给龙泉观的道符。黑龙潭还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梅园,该园占地427亩,拥有6000余株(盆)梅花,有红、白、绿等87个品种,岁末是赏梅的好地方。
云南野生动物园
云南野生动物园距昆明市中心七公里,地处金殿国家森林公园之中,毗临金殿水库,与世博园隔水相望,占地面积2800亩。园区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禽异兽200余种10000余头(只)。
昙华寺公园
昙华寺公园位于昆明市东郊2公里处金马山群峰之中的瑞应山麓,占地面积8公顷,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因园内有一株优昙树(树龄至今已300多年)而得名,昙华寺以寺古花胜而出名,是一座仿江南古典园林的公园。
昆明植物园
昆明植物园座落在北郊黑龙潭,离市区11公里。始建于1938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为东、西两园,共占地660亩。蔡希陶、吴征镒、冯国楣等老一辈著名植物学家曾为其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野鸭湖 度假区
昆明 野鸭湖度假区位于昆明东北金殿公园后十公里。该度假区面积2.3平方公里,基本为坡地、台地和谷地,绿化覆盖率高达70%,其中75%为森林植被,25%为可开发用地。区域内及周边属浅丘陵地带,基本为坡地、台地和谷地,绿化覆盖率高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