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

东川区 东川特区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 东川市 东川 东川区建制沿革 东川区行政区划 东川区地理环境 东川区自然资源 东川区人口民族 东川区经济 东川区社会事业 东川区交通运输 东川区历史文化 东川区地方特产 东川区风景名胜


东川区,隶属于云南省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和昆明市最北端,距离昆明150公里,东与云南省 曲靖市 会泽县相邻,南与 昆明市 寻甸县相接,西与 昆明市 禄劝县相靠,北与 云南省 昭通市 巧家县相连,并与 四川省 凉山州 会理县和 会东县隔 金沙江相望,总面积为1858.79平方千米。东川区地处 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境内最高海拔4344.1米,最低海拔695米,高差3649.1米。 东川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为中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 轿子雪山被誉为“滇中第一山”,小江流域为世界典型暴雨泥石流区被称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小江两岸是昆明市最大的热带作物区。截至2018年,东川区辖有1个街道、6个镇、1个乡。2017年,东川区总人口约31万人。2018年,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4.73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0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

详情

东川区地名网_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资料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介绍

东川区,隶属于云南省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和昆明市最北端,距离昆明150公里,东与云南省 曲靖市 会泽县相邻,南与 昆明市 寻甸县相接,西与 昆明市 禄劝县相靠,北与 云南省 昭通市 巧家县相连,并与 四川省 凉山州 会理县和 会东县隔 金沙江相望,总面积为1858.79平方千米。

东川区地处 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境内最高海拔4344.1米,最低海拔695米,高差3649.1米。 东川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为中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 轿子雪山被誉为“滇中第一山”,小江流域为世界典型暴雨泥石流区被称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小江两岸是昆明市最大的热带作物区。

截至2018年,东川区辖有1个街道、6个镇、1个乡。2017年,东川区总人口约31万人。2018年,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4.73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0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3元。 2009年3月,东川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32个 资源枯竭城市。 2019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东川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东川似与会川有关。据《元史·地理志》会川路载:“路在建昌南。唐移邛都于此。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说东川系少数民族语译音。

东川区 (2张) 秦朝,属靡莫部族。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设堂琅县,属犍为郡管辖。

三国时期,原“西南夷”地区的益州、永昌、牂牁、朱提等郡统称“南中”。由蜀汉政权管辖,平叛后,新建立了越嶲、建宁、云南、永昌、兴古、牂牁、朱提“南中七郡”,由庲降都督总领,东川仍称堂狼县,属朱提郡。

西晋灭蜀后,分南中益州的建宁、云南、永昌、兴古四都为“宁州”。灭吴统一全国后,分全国为十九州,宁州为十九州之一,统领南中七郡,东川为宁州的朱提郡所辖,县名不变。

隋初,隋文帝在云南和贵州西部设置恭州、昆州和协州,东川属恭州管辖,县名堂狼县未变。

唐 武德四年(621年),东川仍属恭州所辖,县名改为唐兴具。 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统一云南,建“南诏国”,东川属 南诏国管辖,蒙世隆在此设东川郡,辖今天的巧家、会泽、东川、禄劝和四川省会东县、宁南县等部分地区。

宋代 大理国时期,属大理国管辖,东川为六节度之一。后期,废除了以军事统治为主的节度、都督制,建立了以政治统治为主的“府”、“郡”制,改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东川属四郡之一,管辖今东川、会泽、昭通全境,贵州威宁等“六部”。

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云南建立行省,行省之下设道、路、府(州)、县四级,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因今属四川会理、会东、西昌的会理州、麻龙州、姜州、通安州四州划由东川管辖,东川便由府级升格为路级,隶属云南行省。

明朝 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土府”东川府,府治在今会泽县城,云南布政使司管辖;次年改为东川军民府,改属四川管辖。

清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政府改土归流,仍置东川府,辖境相当于今东川区和会泽、巧家两县。 雍正四年 (1726年)东川军民府,改属云南。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东川军民府改为东川府,由云南省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废东川府设东川县。并入昭通。东川的汤丹、因民、落雪、乌龙、法者等地划属巧家县向化里。集义、碧谷、拖布卡等地划属东川县义江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川县改称 会泽县。

原东川矿务局 (7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东川解放,6月成立会(泽)、巧(家)边区解放委员会(驻新村),后又改为会巧边区行政委员会,辖区基本为现在的东川区。

云南和平解放后,为更好地开发、建设东川铜矿,于1954年4月划出会泽县第五区、第七区的汤丹、因民、集义、碧谷等14个乡,成立由省直辖的东川矿区政府(驻汤丹)。

1958年10月,成立地级东川市,把昭通地区的会泽县并入东川市,市府设在汤丹。

1961年,市府迁往新村,中共东川市委和铜矿领导机关仍在汤丹。

1964年12月,会泽县划属曲靖地区,东川市仍为省辖市。

1999年2月,撤销地级东川市,正式成立县级东川区划归昆明市,辖区不变。

2004年4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在东川设立再就业特区,辖区不变。

2005年,东川区撤销新村镇、碧谷镇、绿茂乡和姑海乡,设立铜都镇,铜都镇管辖原新村镇、碧谷镇、绿茂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姑海乡管辖的姑海、达德、新村、野牛4个村委会;撤销杉木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汤丹镇管辖;撤销播卡乡和拖布卡乡,合并设立拖布卡镇;撤销新田乡和法者乡,设立红土地镇,管辖原法者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新田乡管辖的新田、花沟、松毛棚、仓房4个村委会;撤销乌龙乡,设立乌龙镇,管辖原乌龙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新田乡管辖的瓦房、大水井2个村委会;撤销阿旺乡,设立阿旺镇,管辖原阿旺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姑海乡管辖的陷塘村委会。

2011年1月,划出舍块乡、红土地镇与禄劝、寻甸两县划出的其他乡镇,成立昆明倘甸产业园区和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功能区)。其余只辖其余六镇。

2011年4月,撤销铜都镇、设立铜都街道,原行政区域不变此后,东川辖一办事处、六镇、一乡。

2012年1月7日,经市委批准设立东川乌龙新区,与乌龙镇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截至2018年,东川区辖有1个街道、6个镇、1个乡: 铜都街道、 汤丹镇、 因民镇、 拖布卡镇、 乌龙镇、 阿旺镇、 红土地镇、 舍块乡,下设130个村民委员会、3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红土地镇和舍块乡于2010年成建制委托倘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政府驻铜都街道。

东川区,隶属于 云南省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和昆明市最北端,距离昆明150公里,地处东经102°47′—103°18′,北纬25°57′—26°32′之间,东与云南省 曲靖市 会泽县相邻,南与 昆明市 寻甸县相接,西与 昆明市 禄劝县相靠,北与 云南省 昭通市 巧家县相连,并与 四川省 凉山州 会理县和 会东县隔 金沙江相望,总面积为1858.79平方千米。

东川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属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华夏东北构造带结合过度部位。南北最大纵距84.6千米,东西最大横距51.2千米。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以小江为界,东侧系,最高峰海拔4017.3米;西部为拱王山系,最高峰海拔4344.1米,为“滇中第一峰”。东川境内与的交汇处,海拔仅为695米,是昆明市海拔最低点。由于东川境内为世界深大断裂带,地质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土壤由下而上分布着燥红土、红壤、黄红壤、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等5大类型,其中以红壤分布最广。

东川区的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毫米,月最大降雨量208.3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53.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毫米。最大风速40米每秒,多西南风。相对湿度76%。加之境内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东川区铜矿基地 (3张) 东川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矿种主要有铜、磷、铁、黄金、铅锌、 河沙、 汉白玉、 墨玉和石灰石。铜矿累计探明储量312.91万吨金属量。东川矿产资源种类多而且分布广,遍及东川区14个乡(镇)。

铜矿。东川境内铜矿储量丰富,是中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铜的地质储量占全国第二位,精矿含铜量占全国第三位。

铁胆石。东川铁胆石,是世界至今发现的石胆石中唯一含铁矿的石胆。铁胆石由于其特有的金属亮色及硫化铁结晶的多样性及晶体构成纹理图案的丰富性,使铁胆石成为云南石胆中最具观赏性的一个种类。铁胆石产于云南,又称之为云南铁胆石。

其它矿产。截至2008年,在拖布卡、播卡18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黄金储量已达大型金矿床储量。铁矿累计量约1亿吨,主要有包子铺和铁架山2个中型铁矿,“拖布卡-播卡”一个中型铁矿带和零星24个小矿点;铅锌有近10万吨的金属量。非金属矿有近1亿立方米的河沙资源,近100万立方米的墨玉储量,近100万立方米的优质“牡丹红”花岗岩装饰石材和近千万吨的优质石灰石等。磷矿有近4亿吨的资源量;在 罗家村、活龙-观音岩各有近1亿吨资源量的磷矿带,南部阿旺 白龙潭有近1亿吨资源的磷矿带,西部新桥-九龙有近1亿吨资源量的磷矿带。

东川区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位491697.1千瓦,截至2007年,已开发的水电资源为75990千瓦,正在建设的坝塘水库供水能力达6500万立方米/年。

2017年,东川区总人口约31万人,全区出生人口319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0‰。 东川区的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5%,主要为 彝族、 回族、 苗族、 布依族、 白族、 纳西族。

2017年,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9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第一产业增加值6.37亿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46.43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39.07亿元,同比增长11.1%。

2018年,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4.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09元,同比增长8.4%,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3元,同比增长9.5%。

2018年,东川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294亿元,同比增长6.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699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农业产值5.0763亿元,同比增长6%;林业产值8466万元,同比增长7%;牧业产值8.0713万元,同比增长7.6%;渔业产值2352万元,同比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543万元,同比增长7.1%。

东川区形成以铜产业和磷化工2个产业为主导,稀贵金属产业、机械加工产业、新型建材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制药5个产业为支撑,其它多种产业为辅助的产业集群。 2018年,东川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2018年,东川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42.09亿元,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5亿元,同比增长12.8%,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17.5%。

2013年4月3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接管东川职业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东川校区。

2017年,东川区高考600分以上5人,文科最高分达635分,理科最高分达630分,本科上线率64.67%,艺术、体育本科上线人数180人,艺术、体育本科上线率13.47%。 2017年中考最高分572分,545分以上56人,500分以上446人,平均分386.07分。

截至2017年,东川区有区级公共卫生机构2家,区级公立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服务站9个,村卫生室125个,民营医院4家、私营诊所15个。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总数1418张,其中:区级公立医院1051张、乡镇卫生院181张,民营医院186张。全区每千人口床位数4.1张。

截至2017年,东川区有医疗卫生从业人员1821人,其中:医生565人、护士941人、其他(行政后勤人员)315人;全区具有初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933人,其中:高职91人、中职245人、初职597人。区属区级公共卫生机构、区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总计为1065人。

东川区级公立医院:东川区人民医院、东川区中医医院、东川区精神病院、东川区老年病医院

东川区级公共卫生机构:东川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

东川区乡镇卫生院:铜都街道中心卫生院、汤丹镇中心卫生院、拖布卡镇卫生院、乌龙镇卫生院、阿旺镇卫生院、因民镇卫生院

2018年上半年,东川区图书馆举办各项业务培训4次。参加人数80余人次。举办活动7次,共计1100余人参加。举办公益讲座2次,106人参加。举办电脑免费培训班1期,13人参加。接待读者5230人次,流通16523册次,累计办理借书证2483个,咨询102人次,订阅杂志100种,报纸6份。装订图书90册,装订报纸30册,装订期刊123册。

2018年上半年,东川区针对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市场共出动检查人次251人次,检查家次94家次,处理文化市场举报2家次。东川区文化馆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系列活动,举办展览2个,参观人次1100人;举办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暨扶贫攻坚文艺演出活动56次,举办培训班3个,培训人次150人。

境内文化场馆:东川红土地农耕文化博物馆、东川区图书馆、东川区文化馆

截至2017年8月,东川区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30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34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393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932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12687万元。 截至2018年底,东川区累计脱贫28194户102659人。

功东高速路于2015年8月31日开工建设,全长49.85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工期3年,概算总投资84.33亿元;东川至格勒高速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线全长39.1千米,估算投资62.27亿元,建设工期3年;东川至倘甸二级公路,总长为98.6千米,概算投资为24亿元。实际先开工建设东川至乌龙段,全长16.92公里,估算总投资7.59亿元,建设工期为36个月;金东大桥主跨730米,桥长914米,概算总投资4.0968亿元,建设工期36个月。

东川港开展前期规划设计工作,依托乌东德电站和白鹤滩电站布局,构建东川通江达海的航运通道。白鹤滩库区东川区境内建设选址完成,将建4个码头、6个停靠点及部分航道工程。

2017年9月17日,东川区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初步勘察招标文件发布,将投资12亿元建设总面积约1331亩的机场工程及场外配套工程,实施地点为东川乌龙镇大水井村附近。拟建的东川通用机场为A1级通用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2B,规划1条1600米跑道。

铜历史文化

东川区的汤丹镇是东川铜矿主要产区,也是当年东川矿务局机关所在地。其采铜历史悠久,是名副其实的“钱王故里”和“滇铜京运第一镇”,在两千多年的铜矿开采史中,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团结包容、战天斗地的铜山精神。

彝族文化

东川彝族 (7张) 东川原为彝族的发祥地之一,在东川的阿旺镇、红土地镇(原法者乡)、原姑海乡、汤丹镇、舍块乡等散落着许多彝族聚居村。这些村寨至今还保持着彝族原始宗教及文化的遗痕,彝族文化表现比较集中的如 阿旺镇的拖潭村。

民居:拖潭村民居仍保存着彝族民居的特色,大部分仍以石头砌墙或泥土充墙而成,但屋顶已经由原来的茅草盖顶改为瓦盖顶,少部分人家建盖空心砖房。拖潭村彝族习俗,姑娘长到14岁算成年晚上要离家到“公房” 去住。拖潭的“公房”制度仍保存完好,当地公房俗称“羊圈楼”。

服饰:拖潭村彝族主要穿着自己纺织、自己缝制的麻衣、麻裙,或纯羊毛纺织、缝制的内衣、褂子或长裳。不分男女,头上都包裹“青帕”,妇女腰间裹一块毛毡,具有浓郁古朴的民族特色。

节庆:彝族节庆活动较多,除了与汉族人一起过春节外,拖潭村的彝族过“二月二”、“密枝节”、“火把节”、“插花节”、“正月初十”等。部分节日保存有浓郁的民族原始宗教特色。上述节日形态各异,程序繁杂,大都要搭青棚、唱歌、跳舞、打歌场、吹着芦笙,载歌载舞,走村串寨,除庆贺节日,庆贺丰收,同时还含有驱恶除邪,消灾免难、祈求神佑的内容。

祭祀活动:拖潭村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火神、祭龙神、祭山神等。这些祭祀活动都有着典型的彝族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贯穿着异族人“神灵无处不在”的原始宗教思想,都表现出彝族对神灵及祖先的崇拜。

民俗:拖潭村彝族生活、生产习俗内容繁多,把婚丧都视为喜事,俗称“红白喜事”,办理红白喜事的程序都比较烦琐。

东川旅游景点有 轿子雪山、 东川红土地、雪岭景区、九龙风景区、东川铜矿山、东川区祝国寺、东川区森林公园等景点。

轿子雪山

轿子雪山位于禄劝县与东川市交界处,距禄劝县城150余公里,海拔4247米,因其山型似一乘放置在万山丛中的花轿而得名。当地亦称之老雪山,历史上曾称之为绛云露山、松外龙山、乌龙山、雪山、云弄山,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南诏蒙氏异牟寻封之为东岳。

轿子雪山由轿子山、棋王山、东英山、观音山等山峰组成,主峰海拔4223.4米,为滇中第一高峰,是滇中典型的山岳形冰川地貌景观。1989年,轿子山被列为昆明市自然保护区。1993年7月,轿子山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乌蒙-牯牛寨山风景区

毛泽东主席“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词就是对乌蒙山的最好写照。 大牯牛寨山是乌蒙山脉最高峰,气势逼人,此山距东川城区水平距离仅9千米,海拔高差却达2767.3米,全国罕见。山上岩石大都为坚硬的石灰岩,呈褐色。

东川红土地

东川红土地指的是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乡、有一名叫“花石头”(109公里程碑处)的地方,这里方圆近百里的区域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