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
凤庆县 凤庆 凤庆县历史沿革 凤庆县行政区划 凤庆县地理环境 凤庆县自然资源 凤庆县人口 凤庆县经济 凤庆县交通运输 凤庆县社会事业 凤庆县历史文化 凤庆县风景名胜 凤庆县地方特产 凤庆县著名人物 凤庆县荣誉称号
凤庆县,隶属于 云南省 临沧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西北部,东与大理州巍山县、南涧县相连,南与云县毗邻,西与永德县交界,北与保山市昌宁县接壤,总面积3335平方千米。凤庆县,又称为蒲门,是世界滇红之乡。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境内有树龄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有茶园30万亩,滇红茶曾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和斯里兰卡总统、总理等外国政要,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2018年,凤庆县下辖8个镇、6个乡 。2017年,凤庆县常住人口47.3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7.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5:31:34,人均GDP22723元。凤庆,古为蒲蛮之地,故亦称蒲门。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便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活。据史书记载,濮人曾参与武...
详情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有8个镇
凤庆县,隶属于 云南省 临沧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西北部,东与大理州巍山县、南涧县相连,南与云县毗邻,西与永德县交界,北与保山市昌宁县接壤,总面积3335平方千米。
凤庆县,又称为蒲门,是世界滇红之乡。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境内有树龄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有茶园30万亩,滇红茶曾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和斯里兰卡总统、总理等外国政要,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
2018年,凤庆县下辖8个镇、6个乡 。2017年,凤庆县常住人口47.3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7.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5:31:34,人均GDP22723元。
凤庆,古为蒲蛮之地,故亦称蒲门。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便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活。据史书记载,濮人曾参与武王伐纣,会战于孟津。
凤庆唐属姚州。
宋归永昌。
元泰定二年(1325年),夷长孟氏,请求内附。泰定四年内附后设顺宁土府。 凤庆县风光 (14张)
明朝天顺元年(1328年),设顺宁府宝通州、庆甸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为流官制,称顺宁府。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顺宁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留县,先隶迤南道,后属迤西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裁撤道署,直属云南省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蒙化第五行政区。
1949年属蒙化第十一行政区。
1950年2月22日,顺宁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3年3月属大理专区。
1954年8月26日改名凤庆。
1956年改属临沧地区。
1959年与云县合并后又分开,分设凤庆建制。
2003年,临沧地区撤销、地级临沧市成立,凤庆县属临沧市。
截至2018年,凤庆县下辖8个镇、6个乡。凤庆县人民政府驻 凤山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530921101000 | 凤山镇 |
530921102000 | 鲁史镇 |
530921103000 | 小湾镇 |
530921104000 | 营盘镇 |
530921105000 | 三岔河镇 |
530921106000 | 勐佑镇 |
530921107000 | 雪山镇 |
530921108000 | 洛党镇 |
530921201000 | 诗礼乡 |
530921202000 | 新华彝族苗族乡 |
530921204000 | 大寺乡 |
530921206000 | 腰街彝族乡 |
530921207000 | 郭大寨彝族白族乡 |
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北部,濒澜沧江两岸,东与南涧、云县交界,南与云县、永德接壤,西与昌宁县毗邻,北与昌宁、巍山接界。介于东经99°31′—100°13′,北纬24°13′—25°02′之间,全境东西最大横距5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1千米,总面积3335平方千米。县城距省城昆明551千米,距临沧市政府驻地110千米。最高海拔3098.7米,最低海拔919米,县城所在地海拔1569米。
凤庆县地处滇西纵谷南部,境内澜沧江以北为云岭山系,以南为怒山山系,重峰叠嶂,山川相连。北部由于受澜沧江及其支流顺甸河、黑惠江、迎春河的切割,从北到南呈现为高中山峡谷地形;中西部地势较缓,呈波状向西延伸;南部则形成了以营盘为中心的中山峡谷地形。境内最高点为大雪山黄竹林,海拔3098.7米,最低点为勐统河出境口,海拔919米,相对高差2198米。凤庆县地貌依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侵蚀地貌、构造剥蚀地貌、侵蚀堆积地貌三大类型。凤庆县区内地貌在侵蚀、构造剥蚀、冲积等地质内外应力作用下,中山、低中山、丘陵、盆地、河谷槽坝相间分布,波状起伏,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出露地层为元古界深变质岩系和燕山期—印支期临沧花岗岩岩基,北部及南部部分地段分布中生界“红层”。凤庆县处于云南大地构造单元的滇西褶皱带中南部。澜沧江断裂以北属凤庆—思茅地槽之思茅—勐腊拗褶区北段,以南属保山—临沧断褶带之凤庆—澜沧隆起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凤庆县区域内岩土体划分为松散岩类岩组、软弱岩组、半坚硬岩组、坚硬岩组四种岩组类型。
凤庆县属低纬高原(山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显著。11月至次年4、5月,是西部型季风气候的干季,盛行热带大陆性气团的南支西风气流,晴天多,日照足,温差大,降雨少,湿度小,越冬条件好。5月下旬至10月,正是西部型季风气候的雨季,以深厚而稳定的赤道西南气流控制为主,降雨量大且较均匀,阴天多,日照少,蒸发小,湿度大,夏秋高温不足。年平均气温16.9℃,最冷月平均气温10.4℃,最热月平均气温21.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2.8℃,极端最低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366.6毫米,其中5—10月降雨量1109.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1%。月最大雨量486.7毫米,月最小降雨量为无雨。年平均相对湿度73%。最小相对湿度为2%。年平均无霜期292天。年日照时数2005.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6%。年平均风速1.7米/秒,最多风向为静风,次多风向为西风,频率为10%。瞬间最大风速为33.0米/秒,出现在1971年4月6日,风向为WNW。年平均蒸发量1828.3毫米,年雷暴日数54.7天。年大风日数6天,年冰雹日数2.7天。
凤庆县境内河流属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其中澜沧江流域境内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7%,怒江流域占43%。境内水资源总量21.72亿立方米,水域面积8886.4公顷,湿地面积9837公顷。澜沧江从西北入境,由东南出境,穿过县城北部,过境长度59.4千米。除澜沧江、黑惠江外,长度5千米以上大小河流168条,其中:澜沧江流域152条,怒江流域16条。区域内小河流较多,主要河流为澜沧江、黒恵江、迎春河、顺甸河、雅琅河、忙娃河、南糯河、老街河共8条。
澜沧江
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东部,由昌宁的平村附近入境,流经凤庆县的大寺、鲁史、小湾、新华、腰街5个乡(镇)后出境流入云县。凤庆县域内河长59.4千米,径流面积1919.9平方千米,有一级支流16条。
黑惠江
属澜沧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丽江县罗凤山,全长349千米,由西洱河入漾濞从凤庆县的诗礼新街入境,流经诗礼、鲁史、新华3个乡(镇),至白腊出境入注澜沧江。境内河长65.2千米,径流面积716.8平方千米,河床比降0.33%,沿河两岸有26条支流汇入。
迎春河
属澜沧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凤山大围龙,河流由东向西流经凤山、洛党至大兴出境,河流全长44千米,境内36千米,径流面积463平方千米,沿河两岸有35条小支流汇入。
顺甸河
属澜沧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昌宁县董翁山,在习谦入境,经勐佑、三岔河、雪山至新民山脚出境,该河在凤庆县境内的河长为54.4千米,径流面积683.5平方千米。
雅琅河
属顺甸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永德县,在帮贵山脚入境,经郭大寨至两岔河汇入顺甸河,境内河长20.6千米,集雨面积227.2平方千米。
忙娃河
属怒江流域二级支流,发源于昌宁县,从大勐统到忙帮山脚入境至三塔山脚汇入永德县,属昌宁和凤庆的界河,境内河长26.0千米,集雨面积367平方千米。
南糯河
属怒江流域三级支流。发源于郭大寨乡松林村的大干龙塘,经京立安、安平、干塘至忙帮山脚流入勐统河。河长26千米,径流面积121平方千米。
老街河
属怒江流域三级支流。发源于勐统栓马凹,在葫芦沮汇入忙娃河(即勐统河),境内河长17千米,径流面积60.91平方千米。
凤庆县地表径流量21.72亿立方米,平均年产地下水6.18亿立方米,装机容量420万千瓦的小湾电站双曲拱坝高292米为世界之最。境内地热丰富,有沸泉2个,中热泉6个,中温泉2个,低稳泉3个。
林地各地类面积
凤庆县林地总面积26.0284万公顷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9.8328万公顷,疏林地面积2.21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9163.1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0442.61公顷,苗圃地面积42.75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732.36公顷,宜林地面积1571.3公顷,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15公顷。林木绿化率:全县林木绿化率71.68%,其中:有林地覆盖率59.69%,灌木林地覆盖率11.78%,四旁树占地折算覆盖率0.21%。
活立木蓄积
凤庆县活立木总蓄积量1257.54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量1243.0783万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8.85%;疏林地和散生木蓄积量10.9406万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87%;四旁树蓄积量35211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28%。
森林覆盖率
凤庆县森林覆盖率65.6%。其中:有林地覆盖率59.69%,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覆盖率5.91%。
凤庆县境内有 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 滇山茶、水青树、 马缨花、 红花木莲、 大树杜鹃等保护植物;有 绿孔雀、 苏门羚、 蜂猴、 马来熊、穿山甲、豹、 黑熊、水鹿、豺岩羊、 林麝、白鹇、红腹锦鸡、水獭等保护动物;有何首乌、十大功劳、鸡血藤、龙胆草等药材;有鸡纵、松茸、木耳、香菌等菌类;还有黄竹、实竹、刺竹等重要经济价值的非木材林产品。
凤庆县共发现矿种22种,大小矿产地64处。有色金属15处,其中,铜3处,铅锌3处,锡7处,锑1处,钨矿1处;黑色金属铁11处;贵重金属3处;煤6处,锰矿1处,地热4处,水泥用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砖瓦粘土、石膏等非金属矿点24个。主要矿种有煤、铁、铜、铅、锌、锡、金及非金属建筑建材等,在国家所列34种重矿产中本县发现13种。许多矿点规模虽然小,但品位高,易于开采,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各矿种分布相对集中。铜矿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北的诗礼、鲁史、新华三乡镇,铁矿主要分布在小湾、腰街、洛党、勐佑、营盘五乡镇,锡矿主要分布在大寺、凤山、洛党三乡镇,铅锌矿主要分布在营盘、郭大寨、三岔河三乡镇,煤、粘土集中分布在各山沟盆地中。铁、石灰岩等资源丰富,另有大量的建材石料及铜矿点。根据社会经济效益原则评序,铁、铜、建材资源丰盈,矿床(点)多,分布集中,且易采易选,开发条件好,是凤庆县的优势矿种。
截至2017年末,凤庆县常住人口47.3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171人,出生率13.04%;死亡人口3189人,死亡率6.74‰;自然增长率6.3%。年末,凤庆县常住城镇人口19.597万人,常住乡村人口27.763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41.38%,比上年提高1.76%。
2017年,凤庆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7.62亿元,同比增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45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33.77亿元,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36.4亿元,同比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36:31:33调整为35:31:34。人均GDP22723元,比上年增长8.2%。非公经济增加值41.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GDP的比重38.2%,比上年提高0.6%。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凤庆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4亿元,增长27.7%;第二产业投资17.8亿元,增长44.7%;第三产业投资138.9亿元,增长47.8%。
财税收支
2017年,凤庆县完成财政总收入7.5898亿元,比上减少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2亿元,比上年增长4.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0811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分别增长14.3%、13.9%。
人民生活
截至2017年末,凤庆县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年均工资98681元,同比增36.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18元,同比增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991元,同比增9.8%。
2017年,凤庆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893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38.7555亿元,比上年增长4.4%。实现农林教渔业增加值37.9015亿元,比上年增长6.3%。
种植业
2017年,凤庆县粮食总产量达18.7万吨,比上年增长0.8%。茶叶产量3.66万吨,比上年增长3.4%;烤烟产量20万担,比上年增长0.8%;甘蔗产量40.02万吨,比上年增长10.1%;鲜茧产量372吨,比上年增长1.1%。
畜牧业
2017年,凤庆县猪、牛、羊、禽肉总产量达7.31万吨,同比增长3.9%;禽蛋产量1745吨,减少0.8%。
工业
2017年,凤庆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3.6182亿元,比上年增长7.20%。全部工业增加值19.972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小湾电站增加值8.674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县内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规上工业企业生产成品糖55073吨,比上年减少0.2%;精制茶24176吨,比上年减少1.6%;水泥152.9万吨,比上年减少8.9%;发电量19128万千瓦对,比上年增长20.4%;酒精2827.65千升,比上年减少8.9%。
建筑业
2017年,凤庆县境内施工资质以上建筑企业8户,实现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2512亿元,比去年增长26.03%;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3.7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国内贸易
2017年,凤庆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6.97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5151亿元,比上年增长6.9%。接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0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106亿元,比上年减少5%。接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零售额3.918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商品零售额21.5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房地产业
2017年,凤庆县房地产开发投资达4.43亿元,比上年减少67%,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24亿元;办公楼投资600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47亿元。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8.5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04%;商品房屋竣工面积0.27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4.51万平方米,增长1.75%;商品房销售额5.73亿元,增长22.7%。
招商引资
2017年,凤庆县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13个,比上年减少2.7个,签订协议总投资310.42亿元,增长35.1%,年内实际到位资金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利用省外资金10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旅游业
2017年,凤庆县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65.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7%,其中,接待海外旅游人数5715人次,比上年增长16.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4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外汇收入264.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7%。
金融业
2017年,凤庆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0.7349亿元,比上年减少3%。其中:住户存款46.255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9.4159亿元,广义政府存款25.058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2.5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住户贷款31.563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构贷款40.955亿元。
保险业
2017年,凤庆县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人1.4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8%。其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费牧人4752.98万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576.53万元,大地保险公司完成1568.94万元,泰康人寿保险公司3318万元。
凤庆县有公路10652千米,其中:国道75千米(G357东沪线)、省道县养198千米(老窝—永德、景东—凤庆、牛街—凤庆)、县道578千米、乡道1537千米、村道8238千米、专用道路24千米,按公路等级分,二级公路75千米,三级公路81千米,四级公路2232千米,等外公路8264千米。建成四级客运站12个、一级客运站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191个、农村客运车104辆,建成城市公交站台34个、公交线路4条,投放公交车21辆,城市出租汽车180辆;澜沧江流域小湾库区、漫湾库区有省级批准航道124.6千米,已建成水运码头3个,停靠点11个,共有登记运输船舶30艘。
截至2017年末,凤庆县共设乡(镇)教育办公室13个,有各级各类学校419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职业教育中心1所,初级中学18所,小学210所,幼儿园185所(民办幼儿园4所),特教学校1所。共有在校生61756人。公办学校有在编教职工4013人,有特岗教师264人;民办幼儿园有教职工81人。离退休1193人。
截至2017年末,凤庆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6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个(人民医院、中医医院),120急求中心1个,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机构2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民营医院5个,乡镇(中心)卫生院13个,村(社区)卫生室187个,诊所31个,医务室3个,其它卫生机构2个(卫生监督所、卫生培训中心)。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11人,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1.5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6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0.69人,执业注册护士385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0.82人;有乡村医生(含卫生员)389人;有全科医生45人。全县编制病床969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2.05张,病床使用率为77.78%。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截至2017年末,凤庆县有县级艺术团体4个,综合档案馆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13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4个。图书馆藏量83783册,全年共接待读者46210人次。全县拥有调频转播发射台2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电视综合覆盖率99%,有线电视用户数18810户。全县已形成有线电视、无线发射、卫星直播地、空、天三种覆盖格局。
2017年,凤庆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28550人,新增转移就业29952人。
截至2017年末,凤庆县有21783名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6936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1620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1792人参加失业保险,15386人参加工伤保险,13766人参加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为99.4%(2017年12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已调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770万元。
截至2017年末,凤庆县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9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8个。社会服务床位765张,其中养老床位665张。各类村级(社区)服务设施18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770万元。全年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l37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172.36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65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5579.3万元。
2017年,凤庆县“五网”建设累计实施项目860个,上亿元项目14个。县城至洛党市政大道、书院路建成通车,通用机场一期场外配套工程完工,大临铁路凤庆段进展顺利,云保高速凤庆段控制线工程开工建设。启动4条县乡道改造。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334千米,实现建制村100%通畅。完成农网改造升级227千米,建成网络基站760个,4G网络、光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无线电监测固定站1个,实现全县主城区无线电监测全覆盖。实现100%农户安全饮水有保障。
2017年,凤庆县所有贫困乡镇均脱贫出列,但仍有贫困村100个,贫困人口15475人。年末新增巩固提升贫困村74个,还未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村26个。年内动态调整脱贫退出4164户16017人,净减少贫困人口1538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55%。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8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69亿元,争取金融贷款9.5亿元。实施精准扶贫“八大工程”,完成贫困村通畅工程及村组道路硬化480千米,27个贫困村建成自然村公共活动场所49个,贫困村通动力电、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卫生室及饮水保障全部达标。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13362户,“四类重点对象”建房2540户。完成2016年3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整改工作,2017年17个易地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
2017年,凤庆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0起,事故死亡人数0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0起,死亡0人;工矿商贸企业事故0起,死亡0人。
凤庆是滇西南文化重镇。设府置县600多年,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明万历元年,即创“聚书楼”,建学宫、设书院。清初,义学、私塾遍布城乡。县内有滇西南保存最完整的文庙群,建于乾隆年间的石洞寺,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红龟山文笔塔,有保存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驿站——鲁史古镇。
1982年,凤庆县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收集登记了出土的文物有战国时代铜钺、铜剑、铜鼓以及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达100多件。不可移动文物调查走访了13处,古遗址2处——诗礼鸡窝炉遗址、鲁史石佛地村墓群,古建筑9处,古墓葬1处,洞穴石刻1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37处44个点。
1.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
茶马古道鲁史段(类别:古遗址)茶马古道附属文物点:(11处)鲁史戏楼、鲁史兴隆寺大殿、鲁史文魁阁、犀牛太平寺、阿鲁司官衙旧址、骆英才大院、鲁史楼梯街段、甘家大院、宗师华大院、李家大院、塘房古村落。
2.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
凤庆文庙(类别:古建筑)文庙建筑群由鸣凤阁(又称魁星阁)、崇圣殿、大成门、棂星门、龙门和泮池等组成,中轴线对称,台阶式演进格局,占地8880余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两次迁建并多次增建。原有文昌宫、明伦堂、照壁等均已不存,乡贤祠、名宦祠两庑已改建。
古墨水磨房群(类别:乡土建筑)古墨水磨房群位于凤庆县诗礼乡距政府驻地以西11.6公里的古墨村流浪河中段。始建于明末清初,现有水磨房27间,其中可以使用的21间,水磨房遗址3间,碾子房遗址3间。榨油房2间,石桥9座,直径30cm以上的古核桃树90株。水磨房依山傍水,以水为动力,以传统方式进行米面加工。建筑格局由水渠、磨房、畜圈、厕所等组成。房顶均为青石板铺盖,墙体由石头垒砌而成。水磨房四周分布着高大的核桃树林,树干粗壮,枝密叶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体。为研究临沧市的传统米、面加工以及榨油工艺、核桃种植历史和乡土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三岔河琼凤桥(类别:古建筑)三岔河琼凤桥也叫东风桥,位于三岔河镇顺甸河上,是连接三岔河镇东西两片的木廊桥。民国14年(1925年)由地方人士捐资修建。桥主体为木质结构,有桥房、桥亭、扶栏,桥长40米,宽3.5米,是全县跨度最长的木廊桥。20世纪70-80年代前是东西两岸的主要交通通道,至今仍在使用。琼凤桥在地方桥梁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具有独特建筑艺术和重要的人文价值。
3.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项
石洞寺、红龟山塔、青龙桥、玉砚塔、洛党鹿鸣牌坊、安石茶叶初制所、刘家寺古墓、琼英洞石刻、格步路冶炼旧址(类别:近现代)、凤庆茶厂(老厂区)(类别:近现代)
鲁史戏楼鲁史兴隆寺大殿、鲁史文魁阁、犀牛太平寺、阿鲁司官衙旧址、民居建筑(骆英才大院)、鲁史楼梯街段、民居建筑(甘家大院)、民居建筑(宗师华大院)、民居建筑(李家大院)、塘房古村落。
4.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1项
文明坊、太监坟、诗礼清华华藏庵(类别:古建筑)凤城刘家宅院(类别:古建筑)、龚传文将军墓(类别:近现代)、营盘大象洞石刻(类别:摩崖石刻)、东城东山宫(类别:古建筑)、凤城文明龙华寺(类别:古建筑)、大寺独木楼(类别:古建筑)、永和燕子岩古道(类别:古遗址)、后山迎仙桥(类别:近现代)、盘陀石寺(类别:古建筑)、鲁史古井(类别:古建筑)、太阳山防空洞旧址(类别:近现代)、鲁史张家大院(类别:近现代)、吴光林烈士纪念碑(类别:近现代)、凤山烈士陵园(类别:近现代)文明坊杨家宅(类别:古建筑)、诗礼桥(类别:古建筑)琼岳黄大师墓(类别:古墓葬)。
万祥寺
万祥寺,现称东山寺,位于县城东半千米。土府勐效忠建于 嘉靖年间,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僧人广照重修,清光绪五年(1879年)僧人真檀重建大殿、两厢、大门,以后历年绅士捐资补修并添建戏楼、客厅、北花园等。江宁人杨振赞颂该寺,曰:“策马东山路,阴阴见树林,僧来知寺近,桥回识泉深。飞阁鸣山雨,清烟荡远岭,对兹清万虑,原酒托狂吟”。50年代后该寺被改作粮仓,1984年落实宗教产房后归还宗教,1985年凤庆道教协会在此成立,恢复宗教活动,现今寺院不断集资,并扩大和修缮了寺院,现为凤庆道教活动的中心场所。 凤庆文庙 (2张)
凤山烈士陵园
凤山烈士陵园,在县城西凤山,海拔1750米,占地5184.24平方米。1955年由中共凤庆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并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批准修建,筑有烈士墓16家,方形烈士纪念塔1座,塔碑刻有在征粮剿匪中英勇牺牲的46位烈士英名。1982年,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整修,成为风景幽美的园林地。
莲净庵
莲净庵又称新寺,位于城南先生邑,清康熙年间修建,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战乱,光绪十五年(1889年)僧人隆云重修。20世纪50年代后停止宗教活动,1983年县人民政府批准莲净庵为全县佛教开放寺院,并在此建立了佛教协会。
玉龙池和黑龙潭
玉龙池和 黑龙潭坐落在小湾镇与凤山镇交界的山顶上,海拔分别在2400—2860米以上,距小湾新镇10千米左右,现属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玉龙池原属自然水池,传说这里居住着一条小白龙,逢到天旱便行雨吐水流往阿早山、石头寨、蕨草坝、阿古村等地灌溉农田。70年代初,为发展水利事业,将此池修建为一个能溶水120多万方的小型水库。
庆甸遗址与勐氏石城
勐氏石城为勐氏部落城堡遗址,位于新华乡牛尘山中部,当地人称“勐家地址”。距今400多年的勐氏部落的城堡,以石筑成,故名石城。遗址坐南向北,东面悬岩峭壁,西北为松林陡坡,仅南向有一千米多长的山梁切成3段,距石城300米左右有一口井,可供守城人饮用。勐氏城东、北、西三面以腾索塔木排,上垒石头如遇敌来犯,就砍断腾索,滚木檑石倾泻而下,守兵仅扼南面,易守难攻,是当时部落所建的重点城垒之一。
滇红茶 凤庆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境内有树龄长达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有民国以前栽培的2万多亩古茶园和3万多亩野生古茶树。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茶叶专家冯绍裘先生到凤庆创建了顺宁茶厂(现滇红集团),其生产的滇红茶享誉海内外,曾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斯里兰卡总统和总理等外国政要。 | |
勐佑山地腌菜 凤庆勐佑山地腌菜选用勐佑高寒山区种植的大叶青菜,采用勐佑传统的腌制方法,经过人工清洗、自然晾晒、再用土坛腌制半年以上而成的纯生态腊腌菜,跟一般市场现拌、速成的腌菜不一样,口味独特色泽鲜美,天然健康。 | |
百抖茶 百抖茶是云南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也是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群众一种颇具当地特色的饮茶方式。当地的彝族、傣族老年人,特别喜饮瓦罐烤茶。烤茶时,先把小瓦罐放于火上烤热,再放入当地茶叶,然后边烘烤边轻轻抖动,直至茶叶颜色变黄,发出焦香气味时,再将其倒入杯内,用沸水冲泡饮用。须注意的是,茶叶如烤不到火候,就透不出特有的焦香,但如烘烤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茶叶焦糊而失去茶味.这就要求茶烤至恰到好处,故须经上百次的抖动而使茶叶受热均匀,这百抖茶名称也因此而来。 | |
粑粑卷 主要配料有大米粑粑、锅巴、稀豆粉和各种调料。稀豆粉和锅巴都是用豌豆粉做成的。豌豆选用凤庆本地产的麻豌豆制作而成,既可以当早餐、晚点,而且香脆可口的锅巴也可以当作零食食用,或是将锅巴炸成卷,更香脆诱人。也可以在粑粑和锅巴之间缠上油条食用,别具一番滋味。把粑粑卷撕成小块,放进着凤庆的美味的牛肉米线里,是许久以来凤庆人的一款经典早餐组合。 | |
核桃 凤庆核桃栽种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距今约有3000多年。凤庆核桃由于大多种植生长在山区和高山峡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无污染,且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有“中国核桃之乡”之称。 | |
鸡枞 凤庆是鸡枞的主场地之一,是最地地道道的野生菌类,从白蚁巢穴里长出来,习惯将这种会长出美味佳肴的白蚁巢穴叫做“鸡枞土锅”。这鸡枞土锅在地下像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土锅,也像一个马蜂巢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像白蚁一样能够培植出这美味的鸡枞菌。这鸡宗在农历火把节(农历6月24、25日)、月半节(农历7月14日)左右雷雨之后大出。鸡枞难以保存,又只产于雨季,所以做成油鸡枞保存,用来佐餐。 | |
山胡椒酱 制作山胡椒酱的工序并不复杂,需要给山胡椒配备几样调料,主要有小米辣、青姜、大蒜和水豆豉。先把山胡椒粒从枝条上摘下来洗干净,然后用适量的盐把山胡椒粒腌制一会。将小米辣和大蒜剁成碎末,姜切成丝。然后将水豆豉、小米辣、蒜末、姜丝和山胡椒粒混合在一块,搅拌一下,一款开胃爽口的山胡椒酱就做成了。把做好的山胡椒酱装入玻璃罐或别的器皿中,放到冰箱里冷藏,可以保存更长一段时间。这样做出来的山胡椒酱香辣可口,气味芳香,透着一股山野的气息,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成了人们餐桌上佐餐的宠儿。也是凤庆县的一道特色美食小菜。 |
龚彝
龚彝,字和梅,生于明末,死于康熙元年(1662年),祖籍山东,先祖于明洪武年间迁徙入滇,世居顺宁犀牛石佛地。龚彝年青时好读书,于当时县境蜢蹼岩半山腰凿石建楼攻读。明朝天启(1624年)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崇祯年间为南京兵部员外郎。1646年,桂王朱由榔建立永历王朝,加封龚彝为兵部侍郎,后转户部尚书。
赵又新
赵又新,原名复祥,字凤喈后改为又新。清光绪七年(1881年12月1日)生。先世从南京随军入滇,落籍顺宁鲁史镇。复祥年幼聪明好学,拜凤山书院掌院居人张尚志(号香亭)为师,深得张先生教诲,考中诸生。光绪三十年(1904年),被选送日本留学,先入“振武学堂”,后入“士官学校”步兵科。留日期间,多次晋谒孙中山先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转入国民党。民国九年(1920年),由于军内叛变,与军阀里应外合,攻入军部,靖国军失利,10月8日,泸州失守,又新中弹殉国,时年39岁,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谥号“武烈”。
冯绍裘
冯绍裘,字艳群, 湖南衡阳人,河北保定农业专科学校毕业,滇红茶创始人,凤庆茶厂首任厂长。1981年,《中国茶叶》发表冯绍裘撰写的《“滇红”史略》。1987年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他创制的“滇红”已成为中国名茶。
全国首批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
全国林改百强县和全省林改先进典型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全国科普示范县
2004年,凤庆率先推出的核桃种植“五个一”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定为示范种植标准
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
2007年至2010年,凤庆县连续4年被评为省级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
2011年,凤庆县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通过验收,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
2012年4月,“凤牌”滇红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凤庆县退出贫困县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