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县

浪卡子县 浪卡子 浪卡子县建制沿革 浪卡子县行政区划 浪卡子县人口民族 浪卡子县地理环境 浪卡子县自然资源 浪卡子县经济 浪卡子县社会事业 浪卡子县交通 浪卡子县历史文化 浪卡子县旅游资源 浪卡子县名优特产


浪卡子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地处西藏南部的 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与 不丹王国接壤,位于山南市西南部,距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227千米。东与措美、扎囊县交界,西与日喀则市江孜县、康马县、仁布县为邻,南与洛扎县和不丹王国接壤,北与日喀则市尼木县和拉萨市曲水县隔江相望。全县国土总面积8109.2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05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6万亩,草场面积680万亩。边防线长25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总人口34767人(2010年)。辖2个镇、8个乡, 113个村。是 山南市海拔最高的县,也是 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2014年浪卡子县财政收入计划完成2148万元,1至8月份财政收入完成1509.8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0.3%。比2013年同期增收581.12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62.26%。其中,非税收收入完成659.47万元,比2013年同期增收160....

详情

浪卡子县地名网_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资料简介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介绍

浪卡子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地处西藏南部的 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与 不丹王国接壤,位于山南市西南部,距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227千米。东与措美、扎囊县交界,西与日喀则市江孜县、康马县、仁布县为邻,南与洛扎县和不丹王国接壤,北与日喀则市尼木县和拉萨市曲水县隔江相望。全县国土总面积8109.2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05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6万亩,草场面积680万亩。边防线长25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总人口34767人(2010年)。辖2个镇、8个乡, 113个村。是 山南市海拔最高的县,也是 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

2014年浪卡子县财政收入计划完成2148万元,1至8月份财政收入完成1509.8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0.3%。比2013年同期增收581.12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62.26%。其中,非税收收入完成659.47万元,比2013年同期增收160.1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32%。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2月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浪卡子县退出贫困县。

浪卡子县在唐朝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归属于“约茹”管辖并藏文命名为“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的称号,“羊卓”为“上方的牧场”;“康晴”指“雪域”;“布仁”为古藏文中指“长毛牲畜”,也就是牦牛的异名;“底阿”为“五部”;“玉”为“之乡”。其以上的藏文之意连起来则是:“雪域上方的牧场是易养牦牛的五部之乡”。

元朝时,统治西藏的萨迦法王在西藏建立十三个万户府行政体制时,在古镇打隆设立羊卓万户府的同时在叶色村设立了小驿站。第一任万户长叫阿伦,他得到了忽必烈诏书,可以出任羊卓万户长,而且从羊卓到洛扎一带都归属羊卓万户长。阿伦在担任本钦期间曾前往内地,拜见皇帝,得到世代担任羊卓万户长的诏书,浪卡子也得到了出任羊卓万户长的诏书。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羊卓万户府管辖有750户人家。

明朝时,帕竹地方政权在浪卡子设为可统治整个羊卓地区的浪卡子宗,是属新建的西藏十三大宗之一。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浪卡子宗管辖范围为东至位于羊卓雍错湖中央的阿扎等妥朗(湖中央)各村,西至浪卡子与江孜分界线喀若拉山顶,南至洛扎扎界果(岩石大门)和北至亚色村。该宗管辖的还有属私有庄园谢噶林巴,属寺庙庄园的有桑顶寺、打隆上下寺和温噶曲德寺。

1954年西藏噶厦政府分设浪卡子、白地两宗,仍归洛喀基巧管辖。

1960年,浪卡子宗和白地宗合并设浪卡子县,打隆与岭谷并设打隆县,划归江孜专区管辖。

1964年打隆县并入浪卡子县,划归山南专区管辖至今。县府驻浪卡子镇。

1997年,面积8022平方千米,人口3.06万,多为藏族。

2016年2月,山南撤地设市,此县属于山南市。

1997年,面积8022平方千米,人口3.06万,多为藏族。辖16个乡( 浪卡子乡、 章达乡、 甘扎乡、 工布学乡、特 布拉乡、 多却乡、 绒布乡、 推乡、 普玛江塘乡、 卡热乡、 白地乡、 道布龙乡、卡龙乡、 东巴乡、 阿扎乡、打隆乡),113个村。县政府驻浪卡子乡。

截至2014年,全县辖2个镇、8个乡: 浪卡子镇、 打隆镇、 普马江塘乡、 多却乡、 阿扎乡、卡龙乡、 工布学乡、 卡热乡、 白地乡、张达乡。共有110个行政村(居委会),县人民政府驻浪卡子镇。

浪卡子县区划详情
  
区划名称 位置 面积 沿革 辖区
浪卡子乡 位于县境西部 500平方千米 1959年设浪卡子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乡。 辖9个社区:道布龙、哈西、浪卡子、曲度、翁果、城真、柯来、古林、藏曲
章达乡 位于县境西部 500平方千米 1959年设章达区,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乡。 辖7个村:张达村、康玛村、扎玉村、巴多村、康如村、帮龙村、下西村
甘扎乡 位于县境南部边缘,距县城158千米 800平方千米 1959年设甘扎乡,1968年改公社,1988年复改乡。 辖卓热、麦容、甘扎、松拉、曲增、斯岗、帮来、拉岗休、堆日、支达卡、边嘎、察如那、门嘎13个村。
工布学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0千米 600平方千米 1959年设工布学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复改乡。 辖20个村:麦荣村、帮来村、拉岗秀村、堆日村、边嘎村、知达卡村、策如朗村、松嘎村、曲增村、甘扎村、色康村、卓热村、曲古仲村、苏格村、次务龙村、伦布雪村、美夺村、卡巴村、色多村、松拉村
特布拉乡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0千米 300平方千米 1959年特布拉乡,1968改公社,1988年复改乡。 辖特布拉、东热、多热、尼木龙4个村。
多却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86千米。 900平方千米 1959年设多却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复改乡。 辖15个村:色玛村、日吾扎村、吉古扎村、下日村、多却村、下亚如村、上亚如村、特布拉村、堆日村、尼玛龙村、洞热村、绒布村、洞加村、热玛瓦村、卡东村
绒布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0千米 500平方千米 1959年设绒布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复改绒布乡。 辖绒布、东加2个村。
推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5千米 550平方千米 1962年设推区所,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推乡。 辖林西、响达、推村3个村。
普玛江塘乡 南与不丹接壤,距县城70千米 500平方千米 1964年建普玛江塘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乡。 辖6个村:那木其村、措果村、萨藏村、沙空村、查布村、下索村
卡热乡 位于县境北部 550平方千米 1959年设卡热区,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乡。 辖11个村:章麦村、学巴村、布旺村、嘎丹村、江热村、边据村、罗林江村、岗布村、江巴村、布珠村、最堆村
白地乡 位于县境北部,羊卓雍湖附近,距县城30千米 569平方千米 1959年设白地区,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乡。 辖8个村:白地村、扎塘村、叶色村、扎玛龙村、曲色村、格瓦村、龙桑村、多扎村
道布龙乡 位于羊卓雍湖和空母错中间,距县城10千米 200平方千米 1959年至1988年属浪卡子区,1988年撤区并乡设道布龙乡。 辖道布龙、学庆2村。
卡龙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4千米 450平方千米 1959年设卡龙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乡。 辖10个村:卡龙村、果巴村、巴结村、东嘎村、共热村、米巴村、学庆村、珠巴村、加瓦村、增巴村
东巴乡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77千米 450平方千米 1959年至1988年属阿扎区,1988年撤区并乡后设立东巴乡。 辖乙浪堂、东巴、加让台、上梅、下梅、索尔加6个村(牧)委会。
阿扎乡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2千米 450平方千米 1959年设阿扎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乡。 辖13个村:夏瓦村、康巴村、增巴村、阿扎村、玉龙村、顶巴村、亚龙村、念巴村、东巴村、知巴村、吾巴村、扎岗村、苏角村
打隆乡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5千米 550平方千米 1959年设打隆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乡。 辖11个村:林西、相达、念果、绒嘎、安色、康沙、德改、达加、曲隆、推瓦、曲宗

2010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767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9.86%,汉族人口占0.14%,无其他少数民族。

浪卡子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行政区 总人数 总户数
浪卡子县 34767 17576 17191 8207
浪卡子镇 4560 2453 2107 1396
打隆镇 4672 2317 2355 1192
普玛江塘乡 979 492 487 263
多却乡 5628 2828 2800 1205
卡龙乡 1950 977 973 482
阿扎乡 2016 963 1053 450
工布学乡 6505 3309 3196 1490
卡热乡 2542 1263 1279 639
白地乡 2038 1030 1008 452
张达乡 3877 1944 1933 638

浪卡子,藏语意为“白鼻尖”。浪卡子县位于山南地区南部,位于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镇政府驻地坐标为东经90°40‘77.58“和北纬28°97’56.13”,是山南市的12个县中海拔最高的县,也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最近的边境县。浪卡子县东连措美县,南接不丹王国,西与日喀则市江孜、康玛县接壤,北与拉萨市曲水县相邻。边防线长25千米,距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227千米。

该县属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四周边缘高突,中间呈低洼湖泊。境内山峰众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就有6座。最高海拔为7206米。海拔6000米以上的就有6座,最高海拔为7206米,境内的宁金康沙雪山、曲布曲姆雪山、蒙达岗日雪山和解同速松雪山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

浪卡子县属亚寒带高原气候,平均气温2.2~5.4℃。羊卓雍错镶嵌于县境中央,自然资源丰富,气候高寒。日照时间长,风、热、光资源比较丰富。县境内大风持续时间长,年平均大风日数多达100~150天,风速达3米/秒,风力强。年日照时数2933.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52.2毫米,年无霜期28天。自然灾害主要有风沙、雪、冰雹、霜冻、干旱、洪水等。

浪卡子县内有羊卓雍错湖,湖水深约20-40米,最深处近60米。湖面海拔约4441米,面积648平方千米。曼曲河发源于浪卡子县白地乡多扎村的布隆列附近。流域面积1377平方千米,河长77千米,坡降9.3‰,主河道海拔在3780~4335米之间,属高原山区性河流。

动物

浪卡子县境内国家保护动物有羊湖 裸鲤,更有 黑颈鹤、 野驴、 雪豹、盘羊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 斑头雁、 赤麻鸭、 白额雁、 水獭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 黑颈鹤、 水獭、 猞猁、 灰鹤、狼、狐狸、獐、 黄羊、青羊、灰鸭、 麻鸭、麝、岩羊、鹭、鸥、高原裸鱼等。 羊卓雍错还有蕴藏量高达2至3亿公斤的高原特有 无鳞鱼和 裂腹鱼,素有"西藏鱼库"之称。

植物

高原植物主要有 虫草、 贝母、雪莲花、 爬地柏和大黄、 龙胆、三棵针、麻黄、报春花、紫云英、草木犀等。

浪卡子县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沙金、岩金、铜、硼、铁、水晶和泥炭等;矿产开发仅限于对沙金的开发利用,属手工淘金的原始作业。

羊卓雍错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浪卡子县境内,湖内分布着十余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人家,小的只有百米方圆。羊卓雍错蓄水量150多亿立方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羊卓雍错与雅鲁藏布江只有一山之隔,最近距离仅6千米,山南边湖面海拔4441米,山北边江面海拔只有3570米,两者水面高差达800多米,具有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

浪卡子县地热资源较丰富,其中以阿扎桑汪泉最出名,水温高达60℃左右。

浪卡子县产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兼有农业和以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民族手工业,为 山南地区的重点畜牧业生产县之一,“九五”期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6980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农牧业人均收入达1200元以上,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6:1:3。重视农业基础地位,粮食产量达1740万斤,第二产业收入达641万元,第三产业收入达1947万元。

2014年浪卡子县生产总值达45663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3.98%。完成年度计划的100.54%;固定资产投资66407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36.66%,完成年度计划的100.24%;财政收入2167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7.01%。完成年度计划的100.88%;社会消费零售总额7773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8.13%,完成年度计划的100.17%;农牧民纯收入7749元,同比2013年增长22.88%,完成年度计划的103.46%。

截至2014年,浪卡子县耕地面积3.76万亩,草场面积680万亩。牲畜主要有牦牛、黄牛、山羊、绵羊、马、驴、鸡、猪等。种植业以 青稞、油菜、元根、马铃薯为主。2015年1至7月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800元,同比2013年增长14%。存蓄成活率93.94%,成畜死亡控制在1.06%以内,牲畜出栏102454头(只、匹),出栏率30.7%,肉类产量2920.9吨,奶类产量8270.5吨。完成减畜折合羊单位15万只。兑现草场补助奖励资金2532.75万元。粮经饲比例控制在71:13:16以内,调运化肥279.32吨,药剂拌种85.09万斤,完成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3.87万亩,粮食产量7939.9吨,油菜籽819.9吨。

浪卡子县工业主要是以毛纺和皮毛加工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有地毯、 卡垫、 藏被、 藏靴等。全县有大小水电站10余座,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2014年,浪卡子县完成工业产值2095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407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36.66%,完成年度计划的100.24%,其中国家投资47676万元、援藏投资5535万元、民间投资13196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83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1.71%。

2015年7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65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收187.6万元。浪卡子县旅游的团队游客2.42万人次、自驾游及区内游客1.23万人次,其中景区门票收入96.8万元;宾馆、餐饮接待及其他收入68.5万元;农牧民参与旅游服务直接收入22.3万元。浪卡子县总共注册市场主体969户,注册资本16382.5万元,分别同比2014年增长14.4%、85%。其中,个体工商户836户,注册资本3776.18万元,分别同比2014年增长16.3%、56%;私营企业54户,注册资本7574.36万元,分别同比2014年增长17.4%,201%;专业合作社49户,注册资1746.50万元,与2014年持平。201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3万元,同比2014年

增长18.13%,完成年度计划的100.17%;

2013至2014年浪卡子县共兑现“三包”政策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费1561万元;兑现农牧区医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费183.33万元。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山南地区关于山南籍资助农牧民子女上大学的自助管理办法》要求,2012至2014年浪卡子县共兑现农牧民子女上大学资助资金108.38万元,资助率达100%,并把2014年农牧民子女上大学资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截至2014年,浪卡子县共设各级各类学校23所,全县初中教师共139名,小学、幼儿园教师共277名;城镇学前三年、农牧区学前2年儿童受教育率分别为100%和46.7%;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2013至2014年浪卡子县中学实现连续三年全区600以上考生最多学校佳绩。

截至2014年,浪卡子县参加医疗合作人数34577人,参合率达99.9%。农牧区医疗制度基金到位1506.71万元,其中,农牧民个人集资69.15万元,中央级自治区配套资金1261.78万元,地区配套资金11.3万元,本级财政配套资金8.8万元,利息收入5.02万元。全县报销医疗费用共1431人,报销医疗费用达1450.57万元。

浪卡子县利用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民生资金带动作用,年内争取19036.235万元,建设完成69个民生项目,下拨救灾救助物资资金109.39万元。实现劳务输出3714人次,创收1299.93万元。2014年浪卡子县开展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统计出年收入2700元以下扶贫对象3164户、11212人,实现贫困户751户、3144人脱贫。2015年,计划完成413户、971人脱贫。

截至2014年,浪卡子县有银行、商店、邮电、电视、影剧院、学校、饭店等基础设施。

2014年,县政府安排55.6万元,重点用于文化下乡、文艺创作、非遗保护、文物保护、可移动文物普查、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工作,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浪卡子县城距拉萨164千米,距 泽当镇217千米。交通运输实现了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并开展了县城至拉萨、山南、 日喀则等地的客运路线。境内实现了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拉萨至 亚东的公路从县境内通过。

“谐旺”歌舞发祥于浪卡子县打隆镇曲宗村,始创于德瑟桑杰嘉措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一项历史悠久、特色浓郁的民间传统歌舞,过去在盛大庆典活动上,“谐旺”歌舞是开场或压轴的固定节目。

“吉仁节”的藏语意思就是旧社会各部落共同拜佛求神,祈福消灾的宗教法事,主要在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一带开展,全称“吉仁勤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仁”思潮的冲击,“吉仁勤毋”节被人为地取消,1985年“吉仁勤毋”节得以恢复,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恢复了的“吉仁勤毋”节里多了扔石头、赛耗牛、男子长跑、男子跳远四项体育活动。

浪卡子县境内人文景观主要有桑顶寺、雍布多寺、岗普寺、羊卓新扎寺、扎热桑丹曲林寺、塔林曲德寺、门嘎曲德寺、白地扎西贡桑曲林寺、绒布拉康等;自然景观主要有勒金康桑雪峰、鸟岛、普姆雍错、羊卓雍错、藏木觉千年古柏、草原、甘扎温泉等。

按藏文意译,“羊”指“上面”;“卓”指“牧区”;“雍”指“碧玉”;“措”指“湖”。连起来便是“上面牧区的碧玉湖”位于 雅鲁藏布江南面的山南浪卡子县境内,周围四面群山环绕。

湖面海拔4442米,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70千米, 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 湖岸线长250多千米,湖水深度30—40米,最深处在湖的东部及湖中帕多岛的南部一带,近60米,它与藏北的纳姆措和 阿里的玛旁雍措齐名,被尊称为 西藏高原上的“三大 圣湖”。是个雨水、雪水、冰川混合补给类型的内流湖泊。状若纸扇,大致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南宽北窄,湖沿有许多湖汊,蜿蜒伸进群山之中。湖中有余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最大的湖岛面积达8平方千米,最小的也有三千平方米。

羊卓雍措还蕴藏着丰富的水离资源。它与 雅鲁藏布江只一山之隔,距离仅6千米,山南边湖面海拔大4441米,山北面江面海拔只有3570米,它们之间的水面高差达800多米,人们正在壁面山上利用这天然的高峰,修建 世界屋脊上的水力发电站。

最为突出的当属一寺二草原和四山四湖。 桑顶寺历史300多年,共有15座殿堂,在全区是唯一由 女活佛主持的寺庙,在藏传佛教中独一无二; 嘎玛岭草原和巴居草原一望无际,草肥水丰,是极具代表性的高原牧场。县境内的宁金康沙雪山、曲布曲姆雪山、蒙达岗日雪山和解同速松雪山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一年四季雪不化,是广大游客登山探险的绝好去处。 羊卓雍措、空姆措、沉措和普莫雍措是浪卡子四大湖泊,其中以羊卓雍措最负盛名,面积达638平方千米,众多岛屿星罗其间,野鸟成群,此外,浪卡子县的抢勇冰川和水温60度左右的甘扎温泉也是旅游资源中的两个特色。

羊卓雍错湖为 山南地区第一大湖,被藏族群众称之为"圣湖"。湖内分布着10余个小岛。岛上有 红教寺庙"拥不多寺",常年香烟缭绕,暮鼓晨钟,加上远处雪峰映衬,更显"圣湖"之际神秘和美丽。已向国内外旅游者开放。

桑丁寺,始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创建人是香巴 噶举派传人薰奴珠。全寺僧人中,唯主持人是 女活佛,这在西藏各教派绝无仅有的。

另外还有 宁金岗桑峰, 姜桑拉姆峰和解岗速松峰3座峰向国内外开放。它们都是旅游、攀登、探险的好去处。

打隆镇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湖西南岸,东经90°26′26″,北纬28°48′22″,中、东部为山间谷地,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处浪卡子县西南部,东与多却乡相连,南与洛扎相邻,西与不丹接壤,北与浪卡子镇相邻,距离县城25千米,距离拉萨180千米,是距离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最近的边境乡镇,是历史闻名且悠久的打隆边贸物资文化交流会的举办地,也是全县农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浪卡子县地区名特产品有“羊卓干酥”风干肉、羊卓藏被、银质茶碗盖、卡垫、佛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