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尼区

色尼区 那曲县 色尼区建制沿革 色尼区行政区划 色尼区地理环境 色尼区自然资源 色尼区人口民族 色尼区政治体制 色尼区经济概况 色尼区社会事业 色尼区交通运输 色尼区历史文化 色尼区地方特产 色尼区风景名胜 色尼区著名人物


色尼区,隶属于西藏自治区 那曲市,是那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通讯中心。色尼区南与 当雄县接壤,北与 聂荣县、 安多县相连,东与 比如县、 嘉黎县相靠,西与 班戈县毗邻。色尼区地处西藏中偏北,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均属藏北高原,平均海拨4500多米,最高海拔6500米。 东西最大距离23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5千米,总面积16195平方千米。 2016年,色尼区总人口共144116人。2016年,色尼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7亿元。2011年8月,那曲县(色尼区)被授予为中国特产(牦牛)之乡。色尼区,原名那曲,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黑河、黑水”。名称源于流经境内怒江上游的那曲河。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王朝平息了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以后,在那曲建立了藏北高原的第一个宗—坎囊宗...

详情

色尼区地名网_西藏那曲市色尼区资料简介

西藏那曲市色尼区介绍

色尼区,隶属于西藏自治区 那曲市,是那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通讯中心。色尼区南与 当雄县接壤,北与 聂荣县、 安多县相连,东与 比如县、 嘉黎县相靠,西与 班戈县毗邻。

色尼区地处西藏中偏北,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均属藏北高原,平均海拨4500多米,最高海拔6500米。 东西最大距离23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5千米,总面积16195平方千米。 2016年,色尼区总人口共144116人。

2016年,色尼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7亿元。

2011年8月,那曲县(色尼区)被授予为中国特产(牦牛)之乡。

色尼区,原名那曲,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黑河、黑水”。名称源于流经境内怒江上游的那曲河。

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王朝平息了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以后,在那曲建立了藏北高原的第一个宗—坎囊宗,并隶属西藏地方噶厦政府管辖。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噶厦政府设立绛恰基巧,管辖藏北牧区和拉萨以北的14个宗,那曲宗(坎囊宗)即为其中之一。

1956年10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那曲设立基巧办事处,那曲宗隶属那曲基巧办事处管辖。

1959年10月,那曲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黑河专区管辖。

1960年01月,国务院批准将西藏的“黑河专区”改名为“那曲专区”。

1965年11月,国务院批准正式将黑河县改名为"那曲县"。(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1970年01月,那曲专区改称那曲地区,那曲县由那曲地区管辖。

2017年0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 那曲地区设立地级那曲市的批复,撤销那曲地区和那曲县,设立地级那曲市和色尼区,以原那曲县的行政区域为色尼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那曲镇文化西路26号。

2018年04月20日,中国共产党那曲市色尼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这是那曲县撤县设区之际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那曲县”称谓退出历史舞台。

截至2017年12月,色尼区下辖 12 个乡镇(3 镇、9 乡)、141 个村 (居) 委会,1163 个自然村。

: 那曲镇、 罗玛镇、 古露镇

乡: 香茂乡、 油恰乡、 那玛切乡、 孔玛乡、 达萨乡、 洛麦乡、 色雄乡、 尼玛乡、 达前乡。

区人民政府驻那曲镇文化西路26号。

色尼区位于 西藏自治区中偏北,那曲市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1°12′-93°02′,北纬30°31′-31°55′,南与当雄县接壤,北与聂荣县、安多县相连,东与比如县、嘉黎县相靠,西与班戈县毗邻,总面积16195平方千米。

色尼区境内多山,地势呈西北向东南缓坡状,坡度较为平缓,多数山呈浑圆状,属高原 丘陵地形。境内为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高原冰川型雪山,山势险峻。西北部绝对海拔高而东南部海拔较低,但地势险峻,山峰较多。由于东南系念青唐古拉山的余脉部分,高差显著,群峰林立,交通条件较差,而越向西北方向,地势逐高,但高差较小,山势平缓。

色尼区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平均海拨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全年大风日1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2.2℃,最冷时可达零下三四十度,全年日照时数为2886小时以上;一年中5-9月份相对温暖,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风雪期和土壤冻结期,6月到8月为生长期。

色尼区境内主要河流是 那曲河,许多季节性小河和山溪汇入那曲河或流入境内湖泊之中。这些河水径流总量约为440万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达孜错、错鄂、乃日崩错、错木如错和夯错等(“错”藏语意为湖泊),除了乃日崩错是咸水湖之外,其余均为淡水湖。

色尼区矿产资源主要有 铬、 铁、 铅、 锌、 锑、 硫、 砂金、 煤等。

色尼区有野生动物68种,哺乳动物28种,野生鸟类32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有:大头羚羊、 獐子、水獭、猞猁、 野驴、 狗熊、 天鹅、 黑颈鹤、斑头鹰等。野生植物189种,可入药的有虫草、贝母、雪连花、 红景天等。

色尼区 水能、 地热能、 太阳能、 风能资源丰富。藏北第一大水力发电站-查龙电站建在色尼区那曲镇东30千米处,装机容量10800千瓦;地热电厂装机容量4010千瓦。

2000年,色尼区总人口817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那曲镇24364人, 德吉乡3008人, 仁毛乡3089人, 达仁乡3725人, 达萨乡3375人, 罗麦乡2815人, 色雄乡2730人, 尼玛乡 3628人, 达前乡3393人, 孔玛乡 2322人 ,当毛乡2194人, 门地乡2157人, 自日乡3326人, 那么切乡3453人, 恩尼乡2593人, 罗玛乡3537人, 香茂乡2502人 ,羊吉乡3012人, 古路乡3203人, 优恰乡3360人。

2016年,色尼区总人口共144116人。

色尼区境内以 藏族为主,聚居着藏族、 汉族、 回族、 蒙古族、 门巴族、 珞巴族等民族。

区委书记:李东

区委副书记、区长: 赤来塔吉(截至2018年3月)

2016年,色尼区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22.67亿元,比2015年增长58.63%。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26万元,比2015年增长13.12%;税收收入5478.9万元,比2015年增长23.88%;固定资产投资8.57亿元,比2015年增长237.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36亿元,比2015年增长12.5%;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354.5元,比2015年增长13.5%。

2017年,色尼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0.75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21.18亿元,增长221.32%,年均增速达33.89%。

财政总收入完成15.16亿元,比2012年增加10.61亿元,增长233.19%,年均增速达35.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658万元,比2012年增加3158万元,增长126.32%,年均增速达22.65%。

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17.1元,比2012年增加了5025.59元,增长88.31%,年均增速达17.14%。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5亿元,比2012年增加11.59亿元,增长271.59%,年均增速达38.84%。

2017年完成税收收入8149万元,年均增速达35.65%。

各类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达349家、年创收1.47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加了261家、1.43亿元,增长率分别达296.59%和3575%。

一、二、三产业比例由“十一五”末的25:24:51调整到了2017年的11:36:53。

2016年,色尼区牲畜存栏72万(头、只、匹)。新建高寒棚圈、牧道桥涵等4个项目,总投资2.78亿元。以塘那扎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为龙头,建设绵羊、牦牛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人工种草、药材、蔬菜等特色基地3000亩。

色尼区以打造嘎尔德扶贫畜牧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在充分考虑那曲自然环境和牧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人工种草及芫根、土豆、萝卜等经济作物种植。2018年,人工种草面积达5639亩、干草产量达502吨、总产值150万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00亩、总产值达31万元。

2016年,色尼区基本建设共计开复工112项,涉及市政、房建、水利、交通、农牧、社会民生等15个方面,总投资12.23亿元、完成投资8.57亿元。2016年累计在国家重大项目库平台、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录入三年滚动项目287项,总投资124.54亿元。

2016年,色尼区第三产业实现7.2亿元。共落地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个,投资总额达2.21亿元。主要涉及太阳能开发、建筑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等方面。

截至2016年,色尼区3镇9乡有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13所,第二小学1所,区直幼儿园3所,乡镇幼儿园13所。全区初中在校生3008人,初中入学率达到98%,小学在校生8993人,小学入学率达到99.8%,在园幼儿1649人,入园率达到66%。全县专任教师725人。色尼区被列为2018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县之一。 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巩固率达到99.83%;初中入学率达到99%,巩固率达到98.12%;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累计投入318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565名。

截至2016年,色尼区投资800余万元的 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已基本完成;全区417名医务人员全部进行了轮岗培训;报销住院费3143.75万元;筛查先心病儿童3.36万人,116名确诊儿童全部送内地救治;对3372人进行包虫病筛查,对114名阳性病人协调相关部门免费救治;对1035人进行了免费孕前检查,492人进行了出生缺陷干预检查;对600名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了筛查。区医院藏医科已开设各类传统藏医疗法,自制藏药达90余种。

截至2016年,色尼区各项保险参保人数共4.12万人,征缴基金共计4880.35万元。集中供养五保老人318人,送养孤儿183名;城乡医疗救助1109人次,发放救助金869.56万元;临时救助153人次,发放救助金8.31万元;发放寿星老人健康补助金13.84万元;发放退伍士兵补贴87.71万元;收缴劳动保障金3541万元,解决拖欠民工工资460万元、涉及238人;兑现家电家具下乡补贴200余万元、受惠群众670余户。

国道

色尼区是 青藏公路(109国道)、 黑昌公路(317国道)、那(曲)班(戈)阿(里)公路的交汇点和青藏铁路的中转站。

省道

聂安公路(聂荣一安多)

班保公路(班戈一保吉)

青藏铁路

那曲火车站,是青藏铁路在那曲市建设的火车站,是青藏铁路公司直属站。

安多火车站,位于那曲市 安多县,是青藏铁路进入西藏的第一大客货两用车站。

那曲机场 ,那曲机场海拔4436米,海拔高度世界第一。

色尼赛马节

色尼赛马节, 藏语叫“达穷”,是藏北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以万计的藏北各地牧民身着艳丽的节日盛装,带上青稞洒、酸奶子等各类食品及图案美丽的帐篷、卡热,骑马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赛马场上彩旗飘动。除赛马、射箭和马术表演等传统项目外,增加了举重、拔河、说唱格萨尔等活动,同时还举行大型物资交流会。

在所有民间传承的藏族节日中,几乎少不赛马。藏民在原始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起对马的浓郁情感,那即是对马的神圣化、神灵化,认为马能决定部族命运和部族领袖。

那曲锅庄

那曲锅庄,时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旷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男性着肥大筒裤有如雄鹰粗壮的毛腿,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飘逸洒脱。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启唱,歌声嗦亮穿透力强,舞群和着歌曲作“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哑”的一声呼叫,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

干酪,分两种,一种是乳汁提取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分蒸发后凝结成块,然后将它压成饼状,或切成条块状晾干食用;还有一种,用酪浆烧煮,晾干后结丝状或粒状,有甜酪干、酸酪干、白酪干、青酪干等。

酥油茶,是藏族的主要饮料,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饥饿的时候可以充饥;困乏的时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时候,还可以清醒头脑。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减轻高原缺少蔬菜带来的损害。非常好客的藏民用酥油茶来招待贵客,此时客人不能谢绝,否则藏民会认为您非常失礼。

酥油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酥油桶分两种:一种是从奶中提取酥油的桶,叫做“雪董”,这种桶较大,高约1.3米,口径近0.33米,是牧区经常见到的生产酥油桶;一种是家庭日用的酥油桶,藏语叫“雪董”,这种桶较“雪董”小,高1米左右,直径约16厘米。有的酥油桶很小,只有30多厘米高,宜出门时用。

酥油桶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桶筒;一部分是搅拌器,叫做“甲罗”。酥油桶的制作十分讲究,桶部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一般大,外围用钢皮箍,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可以打出各种花纹,显得精美、大方。“甲罗”制作比较简单。先做一块比桶口稍小的圆木板,木板上凿4个小孔,以便在桶内搅拌时,液汁和气体可以通过孔上下流动。圆板的中心安上一根比桶长30厘米的本柄,木柄同样用铜箍在把手部分,作为酥油桶的装饰。

做酥油桶的木料,一般用红桦木或红松,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一带的红桦本,更是做酥油桶的好材料。

克什米尔山羊绒,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是一种珍贵的纺织原料,国外称其为"纤维的钻石","软黄金"。由于亚洲克什米尔地区在历史上曾是山羊绒向欧洲输出的集散地,所以国际上习惯称山羊绒为"克什米尔Cashmem)";中国采用其谐音为"开司米"。

山羊绒是从山羊身上梳取下来的绒毛,其中以绒山羊所产的绒毛质量为最好,每年春季是山羊脱毛之际,用特制的铁梳从山羊躯体上抓取的绒毛,称为原绒。洗净的原绒经分梳,去除原绒中的粗毛,死毛和皮屑后得到的山羊绒,称为无毛绒。山羊绒有白、青、紫三种颜色,其中以白绒为最珍贵。

草原八塔,位于青藏公路当雄至那曲约三分之一段路旁。苍茫的大草原上兀立着这一组塔群使草原又带上了几分神秘悲壮色彩。据传当年格萨尔王曾率兵在八塔这一带草原驰骋征战,威震八方,格萨尔王手下的一名骁勇大将夏巴就战死于此地,为表彰夏巴的功勋,格萨尔王修筑八塔将夏巴葬于其中。

桑丹康桑峰(Samdain Kangsang),海拔6590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东经91.5°,北纬30.9°,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谷露乡境内。在藏北高原众多山峰中,桑丹康桑雪山较为著名,它是西藏二十五座最高的山峰之一。

藏北草原是指西藏北部辽阔的高原,在那曲境内主要指 羌塘大草原。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位于藏北草原中,总面积2980万公顷,野牦牛、藏羚、藏野驴、盘羊、藏原羚、高原兔、黑颈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

那曲沼泽湿地主要为藏北嵩草沼泽,面积达202500平方千米。所在地海拔4300—4800米。综合自然区划属青藏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羌塘高原。沼泽描述沼泽区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麓的那曲河上游,向北至安多县的扎萨,西起乃日平错,东至扎马。区内有东西走向的两列中低山,形成相应的东西向谷地,谷地地势低平,地表覆盖着 第四纪冲积物。发育在两侧山地的河流汇入低洼地形成许多湖泊,较大的有错那、错鄂、乃日平错,还有众多小湖。湖泊周围、沿河两岸,以及其他低洼地广泛发育了沼泽湿地,其水源补给,主要是河水、山麓溢出带的潜水,其次是大气降水。

卓玛峡谷距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100公里的西南边,桑丹岗桑神山旁有一峡谷,那里气候宜人、植被繁茂,有藏红花、 贝母、 冬虫夏草、 雪莲花四种珍贵藏药,被人称之为“四色极地”,也有古寺、拉康、修行洞等历史遗迹,被世人誉为“卓玛圣谷。

桑丹康桑雪山,是西藏二十五座最高的山峰之一,在宗教上被相应尊为二十五位仙境居士之一,依附于此山的神叫“夜叉岗布桑布”,是法力无边的佛法保护神,周围的众多峰峦和湖泊都是她的侍从。从南面看,桑丹康桑雪山形似宝座上的国王;从西面看,犹如银狮跃空;从东面看,俨若晶塔;从北面看,形同银色帏帐。

孝登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地区驻地距拉萨338公里)那曲镇中心。孝登,藏语意思为祈福、延寿、禳灾等佛事活动的敬称。孝登寺是拉萨色拉寺在藏北最大的附属寺院之一,属于格鲁派寺院。

彭燕,女,那曲军分区的女护士,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江措拉姆,女,藏族,西藏那曲县孔玛乡人,现任西藏自治区妇联主席。

次旺仁增,男,藏族,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