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
岐山县 岐山 岐山县历史沿革 岐山县行政区划 岐山县地理环境 岐山县自然资源 岐山县人口 岐山县经济 岐山县交通运输 岐山县社会事业 岐山县历史文化 岐山县风景名胜 岐山县地方特产 岐山县特色小吃 岐山县著名人物 岐山县城市荣誉
岐山县,隶属于 陕西省 宝鸡市,地处古 丝绸之路、现代欧亚大陆桥沿线的关中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北接 麟游县,南连 太白县,东与 扶风、 眉县接壤,西同 凤翔县、 陈仓区毗邻。总面积856.45平方千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岐山县是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 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 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 周易》诞生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 青铜器之乡”、“ 甲骨文之乡”、“中国 千年古县” 、“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 转鼓之乡”的美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等殊荣。2018年,岐山县辖9个镇 ,常住人口46.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4亿元,第二产业...
详情岐山县,隶属于 陕西省 宝鸡市,地处古 丝绸之路、现代欧亚大陆桥沿线的关中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北接 麟游县,南连 太白县,东与 扶风、 眉县接壤,西同 凤翔县、 陈仓区毗邻。总面积856.45平方千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
岐山县是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 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 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 周易》诞生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 青铜器之乡”、“ 甲骨文之乡”、“中国 千年古县” 、“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 转鼓之乡”的美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等殊荣。
2018年,岐山县辖9个镇 ,常住人口46.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7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34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41384元。
岐山县以境内有岐山而得名,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岐山境内 渭河、雍河、横水河及沿北山一带有 新石器时代遗址19处,当时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
黄帝时代,岐伯就居于岐山之下。
夏禹治水,遍识山川,岐山地区属雍州。
商沿夏制,岐地仍属雍州。商末,周部族由 彬县、旬邑一带迁至岐山,岐地就成了周部族的属区。周灭崇(今西安市 鄠邑区境内)后,周文王 姬昌迁都于丰(今 西安),岐地东部为 周公旦所辖,西部为 召公奭所辖。
西周仍沿九州之制,岐地属 王畿的周、召两国,由周王朝直接管辖。
春秋, 秦襄公领岐地,属秦国。
秦 (前221—前206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封建设郡县后,岐地属内史郡。
西汉 (前202—8年)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划长安以西凤翔府为右扶风,领县二十一。岐地南部分属武功县、 眉县、虢县、西部属雍县,东部属 美阳县,北部属杜阳县。
东汉 (25—220年)
岐地南部分属眉县、武功县,其余所属未变。
三国 (220—280年)
改右扶风为扶风郡(郡治在槐里,今咸阳 兴平市境内),岐地分属亦旧。
西晋 (265—316年)
州辖郡,郡辖县。岐地西属雍县,南属眉县,东属美阳县,为雍州(州治在今 泾阳县西北)扶风郡(郡治在今 长安区)辖。
十六国 (303—420年)
岐山地区曾是 前赵、 后赵、 前秦、 后秦和 夏的领域。除夏隶北 秦州(州治在今 武功县境)外,其余均属扶风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设岐州(州治在今 凤翔县南),领3郡、9县。平秦郡(郡治在今凤翔县南)的 周城县(太平真君六年置)辖岐地东部,横水县(太平真君十年分周城县置)辖岐地西部,武都郡(郡治在今宝鸡市东50里)的 平阳县(太平真君六年置)辖岐区南部,武功郡的美阳县辖岐地东北部。
西魏大统四年(538年),改平秦郡为岐山郡、改平阳县为 眉城县,岐地分属未变。
北周 (557—581年)
武帝 天和四年(569年)分泾州鹑觚县南境置 三龙县,县以山得名,治岐阳镇(今岐阳村)。属岐山郡。
隋 (581—618年)
改岐山郡为扶风郡, 开皇十六年(596年)移三龙县治于西40里(今凤鸣镇),改名岐山县。 大业九年(613年)又移县治于东北8里(当今故郡寺、渚村一带)。
唐 (618—907年)
撤扶风郡设关内道凤翔府,岐山为其所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移县治于张堡(一说张堡垒,今地不详)。 武德三年(620年)分岐山县东部置 韦川县(今 扶风县)。武德七年(624年)移县治于龙尾堡。 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分岐山东北部及上宜县(今 乾县西北)置 岐阳县(县治在今岐阳村)。 贞观八年(634年)废虢县入岐山县,移县治于今址。
五代十国 (907—960年)
岐地仍属凤翔府。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陕西路西部置 秦凤路,岐山县属秦凤路凤翔府。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置 凤翔路,岐山县属凤翔路凤翔府。
元 (1279—1368年)
废凤翔路,岐山县属陕西 行中书省凤翔府所辖。
明 (1368—1644年)
改陕西行中书省为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未变,岐山县仍属其辖。
清 (1644—1911年)
岐山县属凤邠道凤翔府。
中华民国 (1912—1949年)
废府留县。先属陕西关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撤道,设行政区,岐山县属陕西省第九行政区(其治先在凤翔县,后移 宝鸡县,今宝鸡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14日,岐山县解放,属 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1950年10月1日改为宝鸡专区)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956年10月宝鸡专区撤销,岐山县隶属陕西省。1958年12月10日,岐山县并入凤翔县。1961年9月恢复宝鸡专区及岐山县制,岐山县隶属宝鸡专区。
1968年02月28日,成立宝鸡专区革命委员会。
1969年10月01日,改宝鸡专区为宝鸡地区,岐山县随其所属。
1971年12月08日,撤销宝鸡地区,辖区归宝鸡市,岐山县属宝鸡市。
1979年,复设宝鸡地区,岐山县归其属。
1980年08月01日,撤宝鸡地区并入宝鸡市,岐山县为 宝鸡市辖。
2011年07月07日,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岐山县撤销原五丈原镇、曹家镇、安乐镇并入蔡家坡镇,将故郡乡、京当乡改为故郡镇、京当镇。
元(1279—1386年),岐山县共分尚善、怀贤、崇德、栖凤4乡。
明万历五年(1577年)编户29里。万历十八年(1590年),全县分4乡,1山庄,29里。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改望云乡为中水乡,改永丰乡为怀贤乡。各乡辖里未变,直沿至民国。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全县设6个区,辖30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编查保甲,改里为乡,全县划为6个区,31乡,设35个联保,分辖259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改联保为乡公所,是年冬废区。民国三十三年经整编,全县设10乡,104保。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复增设桃川乡。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八月,全县设11个乡,104保(含两个商保)。
1949年5月25日,人民政府成立。同年7月14日岐山县解放,县人民政府进驻执政。岐山县废原11个乡公所,新建11个区公署,废除保甲制,新设102个乡人民政府。10月,改周召区公署为城关区公署。同年8月, 蔡家坡划归宝鸡市,11月复归岐山县。
1950年5月,调整区、乡行政区划:撤销怀邠区,其辖地划归周召、碛石、龙尾和周原区,并安乐、武侯区为安武区;调整102个乡为85个乡。12月改区公署为区公所,以序数命名,改乡以序数命名为以驻地命名。
1952年7月将第九区划归太白区(县级区)。翌年7月将第八区石头河以东5乡划出,设立岐山县第九区,驻安乐寨。
1980年12月,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政府。
1982年春,成立城关镇筹备处,将城关公社城关居委会和城北、杏园大队划出归其属。1983年6月,省人民政府批准益店、 五丈原为建制镇。1984年3—6月,改“政社合一”为政社分设。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撤销城关公社、城关镇筹备处,合并成立凤鸣镇,撤销蔡家坡公社建制,并入蔡家坡镇。改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全县共设4个镇、15个乡、188个村民委员会。
1997年,祝家庄乡改为祝家庄镇,麦禾营乡改为麦禾营镇,青化乡改为青化镇,曹家乡改为曹家镇,枣林乡改为枣林镇,安乐乡改为安乐镇,马江乡改为马江镇,蒲村乡改为蒲村镇。调整后,全县辖12个镇、7个乡。
岐山县 (6张) 2001年,撤销北郭乡、孝子陵乡并入凤鸣镇,撤销落星乡并入安乐镇,麦禾营镇、马江镇合并设立雍川镇,撤销西方乡并入故郡乡。调整后,岐山县辖11个镇、3个乡。
2011年,撤销大营乡并入凤鸣镇,撤销五丈原镇、曹家镇、安乐镇并入蔡家坡镇,撤销故郡乡设立故郡镇,撤销京当乡设立京当镇。经过2011年陕西省行政区划改革后,岐山县辖10个镇,完全撤销乡级行政编制。
2015年,撤销祝家庄镇,并入京当镇。
截至2018年,岐山县辖9个镇。岐山县人民政府驻 凤鸣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610323100000 | 凤鸣镇 |
610323101000 | 蔡家坡镇 |
610323103000 | 益店镇 |
610323104000 | 蒲村镇 |
610323106000 | 青化镇 |
610323107000 | 枣林镇 |
610323108000 | 雍川镇 |
610323111000 | 故郡镇 |
610323112000 | 京当镇 |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北接 麟游县,南连 太白县,东与 扶风县、 眉县接壤,西同 凤翔县、 陈仓区毗邻。东起七里河,西到凤鸣沟,南自瓦房沟,北至孟家山,介于东经107°33′—107°55′,北纬34°07′—34°37′之间,南北长53.5千米,东西平均宽30.5千米,总面积856.45平方千米。县城东距省会 西安市136千米、扶风县城26千米,东南距眉县县城36千米,西距 宝鸡市70千米、凤翔县城25千米,西南距陈仓区47千米,北距麟游县城56千米。
秦岭中高山区
位于五丈原以南,组成物质为前 震旦纪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
低山丘陵区
位于周公庙、崛山沟以北,其组成物质以分水岭为界,北为石灰岩及 二迭纪砂页岩;南为 奥陶纪石灰岩。全区大部为黄土覆盖,太白山、凤凰山、莲花寺、野狐岭、铁橛山一带则岩石裸露地表,出露厚度250—300米,呈厚层状,表面有岩溶及风化现象,走向西北,倾向西北或东北,角度40°—60°。
渭河及支流阶地、洪积扇组成的堆积区
①洪积扇地区:位于岐山山脉以南,横水河、湋水河以北(俗称北原)及秦岭北麓曹家乡的四原、五丈原镇的二、三原。海拔高程,后缘至前缘750—650米。
②渭河及支流阶地区:渭河北侧只有一级阶地,面宽2.5千米左右;南侧有一、二级阶地,平坦较窄,0.5—2千米。一、二级阶地高差10—15米左右,呈陡坎相接。
黄土原区
位于渭河阶地两侧,山前洪积扇前缘,即五丈原、碛雍原和七里原。渭河南岸可能由于阶梯断层所致,形成了梯状古地貌,迄今仍呈阶梯黄土原地貌景观。
岐山县地貌复杂多样。北依岐山,南接秦岭,中部为山前洪积扇平原、黄土台原及河谷阶地,呈“凹”字形。南北狭长,东西较窄。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原区被横贯东西的横水河、雍水河、湋河、渭河及由南往北流入渭河的石头河、麦李河切割,形成5个残原,2个川道,3个河谷。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山区占总面积38%,原区占50%,川道、河谷占12%。境内最高点(石楼山)海拔2160米,最低点(龚刘)海拔495米,相对高差1665米。
山区
①岐山山区(千山余脉,俗称北山)。面积222.67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26%,海拔960—1651米。本区山峰林立,沟壑纵横,主梁呈西北东南走向,起伏明显,深山山势陡峻,浅山梁脊较宽,多属直斜形斜坡,坡面黄土覆盖厚薄不一。主要山峰从东向西有:首阳山、岐山、铁橛山、三龙山、崛山、独山、四方山、莲花山、神农山、北太白山、天柱山、书卷山、凤凰山、五将山。
②秦岭山区。境内为秦岭北麓浅山地带,海拔550—2160米,面积102.77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12%。本区山高,谷深,坡陡,石多。深山一般海拔1200—1800米,坡度大于35°,浅山海拔800—1200米,坡度较缓,在25°—30°之间,山前丘陵地带海拔550—800米,总趋向是向北倾斜。区内主要山峰从西到东有:石楼山在、西凉庐山、棋盘山、东凉庐山。
原区
原区428.22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50%。因受河流切割,自北向南分为北原,七里原、碛雍原、五丈原和二、三、四原5个原面。
①北原位于岐山南麓,横水河、湋河以北,为山前洪积扇,东宽西窄,西北高,东南低,坡度3—10°。东西长约28.5千米,南北宽约11.3千米。区内有4条沟壑,自西向东为:佛指沟、砚瓦沟、龙尾沟、马尾沟。
②七里原位于横水河与雍河之间,东西长5千米,南北宽3.5千米,由凤翔县伸入,在县境内断头,总体为“△”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东三面均为凸凹不齐的原边,斜向河谷。
③碛雍原又名碛石原,位于渭河与湋河(上游名雍水河)之间。西自千河,东至川口,在县境内西自马江乡史家凹,东至枣林乡罗局,长20千米,南北宽约5千米,呈长方形。
④五丈原位于棋盘山北麓,南连秦岭浅山,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沿山宽0.5千米,北部宽1千米,南北长2.5千米,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倾斜。
⑤二、三、四原南连秦岭浅山,东为麦李河,西为同峪沟,北临渭河川,呈瓠形台原,依高差不同分二、三、四三个原面,俗称三、四原。二原海拔612—626米,三原654—663米,四原700—744米。原间高差30—40米。
川道、河谷
川道、河谷共102.77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2%。
①渭河川道位于碛雍原南,渭河两岸。东西长约7.2千米,南北宽约2.5千米。川道除沿河有部分滩地外,大部为渭河两岸一级阶地,地势平坦。
②石头河川道位于五丈原东,东至眉县界,南至斜峪关,北至渭河,长15千米。南窄北宽,南高北低,相对高差170米,地势平坦。
③横水河谷位于北原与七里原之间,西北东南走向。宽约0.5千米,大部为两岸一级阶地,高差1—2米。
④雍水河(下游与横水河汇合后称湋河)谷位于碛雍原北,七里原、北原之南,东西走向,横穿县境中部,西高东低,上窄下宽,长约33千米,两岸一级阶地宽约0.5千米。
⑤麦李河谷位于五丈原与三、四原之间,南北长5千米,东西窄狭。
岐山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3至5月)大地回暖,降水增多,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日较差大,易出现寒潮、大风、霜冻和春旱天气;夏季(6至8月)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大,光照充足,但因地形和热力作用的差异,降水分布不均,夏初和伏天多旱,后期常有大风、暴雨、冰雹出现;秋季(9至11月),初秋阴雨连绵,气温缓降,湿度较大,光照减少,后期秋高气爽,气温猛降,干旱少雨,季风显著,大陆性强。冬季(12月至来年2月)气候寒冷,干燥少雨。
日照
岐山县全年日照平均2066.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8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13.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9月日照时数最小,为142.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8%。
气温
岐山县年平均气温为11.9℃,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4.9℃。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8℃,年较差为26.7℃,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7.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4℃(1966年6月19日),年平均最低气温7℃,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6℃(1977年1月30日)。
降水
岐山县地处东亚季风区内,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干湿季节分明,旱涝时有发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降水变率都较大。四季降水分布为:冬季降水最少,为18.4毫米,占年降水量3%;春季增多,为144毫米,占年降水量23%;夏季降水量最大,为268毫米,占年降水量42%;秋季降水量为201毫米,占年降水量32%。
风
岐山县盛行东南风,西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为2.3米/秒。9月至来年5月是系统性天气下的锋面大风,强度大,时间长,危害较轻;6—8月是热力作用下的雷雨大风或阵性大风,伴有暴雨、冰雹,强度大,时间短,危害大。
岐山县境内河流均属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
渭河:西自蔡家坡老堡子村入境,东至该镇桃园村出境,流长9.6千米。年过境流量39.8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26.39立方米/秒,境内年自产径流量484万立方米。
石头河:属渭河一级支流,南自落星乡沿南爱和平村东侧入境,北流入渭,流长15.1千米。年过境流量4.61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4.61立方米/秒。
麦李河:发源于曹家乡秦岭浅山,北流经高店镇东侧汇入渭河,全长13千米,年产径流量1550.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49立方米/秒。
同峪河:为岐山县和陈仓区界河,发源于曹家乡苇园沟,沿曹家乡、五丈原镇西境北流入渭河,全长3.5千米,年产径流量318.5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1立方米/秒。
湋水河:由横水河、雍水河于大营乡河交村汇合而成,横水河西由凤鸣镇孙家河村入境,雍水河西由孝子陵乡河北堡入境,汇合后东流,于枣林乡香房村入扶风县境,流长共33.5千米,年产径流量1824.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58立方米/秒。
七星河:发源于祝家庄、京当两乡的岐山南麓,南流经青化乡于赵家村入扶风县境汇入湋水河。境内流长7千米,年产径流量642.3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
苜蓿河:发源于祝家庄乡岐山,北流至交界入麟游县汇入漆水河,境内流长4.5千米,年产径流量145.7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05立方米/秒。
岐山县土壤类型主要有塿土、黄土、褐土、潮土、水稻土和沼泽土6大类,15个亚类,33个土属,78个土种。
岐山县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干热风、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及霜冻等。
岐山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13263万立方米。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551.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7400.5万立方米,可开采量4794.3万立方米。县内冯家山灌区、石头河灌区等灌溉工程从境外引水量平均达6829万立方米。渭河、石头河、韦水河等七河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40.8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渭北塬区,埋深一般在10—80米,单井出水量40吨/小时,易于开发利用。渭河川道区,单井出水量60吨/小时,且埋藏浅,一般为1—15米易于开发。
岐山县矿藏主要有:
石灰石:藏量大,易开采。分布在北部山区,岩石裸露且已开采的有西方乡、祝家庄乡的大石沟、小石沟及秦岭北麓落星乡黑沟河等处。
石英石:在曹家乡曹家村南2.5千米处,藏量约600万吨。
大理石:在京当乡乱石山,藏量不清,未开采。
沙石:主要分布于渭河河滩。
白垩土:分布于北山一带,可作烧制水泥原料。
煤:在落星乡瓦房沟,煤层80厘米,藏量不多,没有开采价值。
砚石:在崛山的南沟,石质较细。
岐山县木本植物主要有: 油松、 华山松、 白皮松、 黑松(1965年引进)、 侧柏、 圆柏、水柏、 银杏等。
药用植物大部分为野生,生长于南北二山,主要品种有: 防风、 生地、 黄芪、 大黄、白术、 柴胡、 黄芩、 苍术等19种。
岐山县有属国家二类保护的 金钱豹、云豹、 斑羚(青羊)、水獭;三类保护的麝(獐子)、 石貂(俗名帚雪)、豹猫(山猫)。还有 狐狸、鹿、狼、獾、野猪、野兔、狗熊、 黄鼬(俗称黄鼠狼)。
候鸟主要有 大雁、燕子。其它野禽有属国家三类保护的 血雉(松花鸡)、灰鹅、赤腹鹰(鹞子)、燕隼、红嘴鹄、小鹄、长耳鹄;
鱼有:草鱼、 鲢鱼、鳙鱼、 红鲤、青鲤、 荷花鱼、鳞鱼、 鲫鱼、黄鱼、 黄鳝和泥鳅等17种;
节肢、两栖、爬行类节肢动物有 草虾、螃蟹、 蝎子、蜘蛛;两栖动物有 青蛙、蟾蜍;
爬行动物有 鳖、蛇、 蜥蜴等;软体、环节类软体动物有螺、 蜗牛、河蚌;
环节动物有 蚯蚓(俗称曲蟮)、水蛭(俗称蚂蟥);
昆虫主要有蚕、蜜蜂、蝉、蝴蝶、萤火虫、 蜻蜓、蝼蛄、蟋蟀、 螳螂、蚱蜢、蚂蚁、 金龟子、瓢虫、 土元、蚊、蝇等。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共有户籍人口46.44万人,其中:男性24.02万人,占51.7%;女性22.42万人,占48.3%,男女性别比为107.1。全年出生人口3691人,人口出生率为7.7‰;死亡人口2292人,死亡率为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底常住人口46.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7%,比上年提高1.1%。
2018年,岐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3.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4亿元,增长2.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4%;第二产业增加值112.72亿元,增长10.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4%;第三产业增加值58.34亿元,增长6.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41384元,比上年增长8.6%。全年新增统计调查单位43户,累计达到255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3.2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3.46%,比上年提升0.45%。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岐山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跨地区项目投资)增长4.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4%。全年50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112个,占全县投资项目数27.6%;完成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2%。
财税收支
2018年,岐山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1.5020亿元,同比增长20.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9588亿元,同比增长80.1%,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875亿元,同比增长9.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0.6434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159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408亿元,教育支出5.5833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0050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366万亿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1.9615亿元。全县民生支出达到21.2917亿元,占支出比重的81.5%。
人民生活
2018年,岐山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411元,增长8.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460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5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45元,增长9.8%;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1.0%,农村为31.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1。辖区内全部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工资48383元,增长2.1%,其中,县属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工资48290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7599万元,同比增长7.4%。
2018年,岐山县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总产值(现价)39.06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27.65亿元,同比增长3.8%;林业产值0.91亿元,同比增长11.4%;牧业产值8.16亿元,同比增长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4.0%。年末共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户。
种植业
2018年,岐山县共播种农作物62.06万亩,较上年增长0.2%。其中:夏粮面积47.16万亩,秋粮面积13.87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0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2.62万吨,其中:夏粮总产17.6万吨,秋粮总产5.02万吨。油料总产0.12万吨。年末全县实有园林水果8.99万亩,总产量12.78万吨;蔬菜种植9.22万亩,总产量15.41万吨。
林业
2018年,岐山县造林绿化5.94万亩,载种各类苗木663.9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3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与上年持平。
畜牧业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生猪年末存栏9.06万头,肉、蛋、奶产量4.74万吨。其中:肉类产量1.41万吨,蛋产量0.76万吨,奶类产量2.57万吨。
工业
2018年,岐山县完成工业增加值8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9亿元(含军工企业),同比增长13.2%,拉动GDP增长5.2%。完成工业总产值436.45亿元(不含西机、七0二厂)。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94.45亿元,增长13.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2亿元,增长8.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33户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75.4亿元,同比增长10.5%,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4%。陕汽、法士特岐山部分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16147.7万元,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0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能源消耗总量48.4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7%。其中:消耗原煤56.05万吨,折合标准煤39.45万吨,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1.4%;消耗天然气594.26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7643.75吨,占能源消耗总量的1.6%;消耗汽油、柴油、煤油实物量1233.08吨,折合标准煤1797.24吨,占能源消耗总量的0.4%。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5.98%。
建筑业
2018年,岐山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78亿元,同比增长(现价)12.7%。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为23.8%。年末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8户,从业人员4219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3.07亿元,增长16.5%。
国内贸易
2018年,岐山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6.96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0%;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82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55.31亿元,增长12.3%;餐饮收入12.47亿元,增长12.7%。71户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2.26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4.48亿元。
招商引资
2018年,岐山县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3个,其中: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53个,完成到位资金163.07亿元,同比增长16.7%。
房地产业
2018年,岐山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80.6%。房屋施工面积58.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9%。商品房销售面积14.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1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99亿元。
邮电通信
2018年,岐山县邮电业务总收入10223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5486万元;邮政业务收入4737万元。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2.99万件。
旅游业
2018年,岐山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2%;实现旅游行业综合收入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3.3%。
金融业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20.46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75.83亿元,同比增长6.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6.35亿元,同比年增长12.1%。其中:短期贷款21.37亿元,同比下降15.8%;中长期贷款47.71亿元,同比增长29.1%。存贷比为34.6%,比上年提高0.9%。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公路总里程1557千米,其中:国省道65千米,县乡村道路1492千米。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城市公交线路33条,比上年新增10条。拥有公交车129辆,比上年净增13辆。出租汽车296辆。
2018年,岐山县申报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项,组织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58项,审定立项35项。全年专利申请量262件,其中:发明专利62件,实用新型专利117件。专利授权量135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94件。全年登记地方科技成果11项,其中国家级、省级各1项,市级9项。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共有普通中学24所,教职工1991人,在校学生17939人;职业中学1所,教职工158人,在校学生1368人;小学48所,教职工1455人,在校学生20842人;幼儿园53所,在园幼儿10830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52所,占比98.1%。2018年全县普通高中录取学生2208人,其中艺体特长生录取32人,录取率66.57%。高考成绩再续佳绩,文史理工类二本上线1349人,上线率40.24%,体育艺术类本科上线105人。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有剧场、影剧院4个,文化馆2个,城乡文化站10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7万册。有线电视用户5.6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40.8%。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医疗机构床位数2245张,卫生技术人员376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53人,注册护师(护士)1378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1人。全年参加农村新农合医疗保险37.02万人,参合率达99.53%。全县享受新农合补助的参合患者达71.12万人次,共报销医疗费用2.59亿元。县域内就诊率持续保持在93%以上。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3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5.5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6.9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9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96万人。
截至2018年末,岐山县纳入城市低保对象881户,1559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69.72万元;纳入农村低保对象3860户,10610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55.7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860人,全年累计发放救助供养费749.58万元。
2018年,岐山县有序退出贫困村15个,1059户3433人实现脱贫;3034名贫困学生享受教育资助;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42户,实施危房改造644户,贫困发生率降至1.09%。
2018年,岐山县空气质量达到Ⅱ级以上天数243天,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1天,优良率为66.6%。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4.96。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2.46%,比上年提高0.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27.1%,比上年提高4.5%。环境空气质量实行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整治提升“散乱污”企业355户,拆除燃煤小锅炉、小火炉990台,完成农村“五改”101394户。千山矿区复绿23.8万平方米。全县建成生态涝池74座。
岐山县境内有 周公庙、诸葛亮庙、 周原遗址、 崛山森林公园、 西岐民俗村等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民俗区,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转鼓之乡”和“陕菜之乡”的美誉。臊子面、锅盔、挂面、面皮等民间小吃花样繁多,闻名遐迩。民间工艺剪纸、版画、编织、刺绣,民间艺术社火、锣鼓、曲艺等经久不衰。
岐地是 周礼之乡,人民淳朴、素雅、性温、好客,趋保守,惜进取,多业农商。自古婚嫁、丧葬、交往、服饰、习性等,均循周礼规范,几多习俗,沿袭至今。
岐山方言,属陕西 关中方言中的西府话。西府话的地域,大致相当于 宝鸡市属(除凤县、太白县外)各县区。
岐山境内戏曲起于何时无考。剧种以 秦腔为主, 眉户次之,还有 碗碗腔、 弦板腔、曲子。
岐山县社火以戏剧和传说等故事为题材装扮人物,配以锣鼓,只演不唱,故谓之“耍社火”。多在元宵节前后单一或混合演出。由于表演形式不同,名称各异。
岐山县民间音乐以传统乐器为主,用于婚丧、祭祀、年节娱乐。
锣鼓音乐:流传已久。所用乐器有皮鼓、钹、大锣、马锣等。其特点是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节奏明快,鼓舞人心。常用鼓谱有风搅雪、十样锦等。各地所传鼓点有别,枣林、蔡家坡等南片鼓点整齐缓慢,县城周围及故郡索王村则紧密明快。
唢呐音乐:司业者俗称“乐人”。是以唢呐为主要乐器的管乐合奏,另有底呐(海笛)、鼓、小云锣(叮叮)等。流传曲调有《百鸟朝凤》、《深沟担水》十多种。擅长此乐者民间多自行组班,小班4人,大班12人以上。每遇红、白诸事,受事主招请而为其服务。
察回音乐:是解放前流传在麦禾营渠头村及蔡家坡以西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主要在迎神、祈雨、祭祀时演奏,担当仪仗乐队。演奏分坐乐与行乐,以民族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人数多少不定,多者可达四、五十人。曲目源于明、清俗曲,民歌和小戏曲调,现仅存《十八腔》、《割韭菜》、《钻烟洞》、《上下轮》等。
道情音乐:民间说唱音乐。主要活动于乡村,一般乐器有鼓(带把)、三叉板、海锣、碰铃、铙、钹等。调式主要是民族七声徵调、宫调和羽调。音色婉转细腻,悦耳动听。近年来逐渐湮灭。
剪纸:可分为窗花、顶棚花、炕围花、碗花、筷子花、门旗花等。最为普遍的是窗花,有独格窗花,连格窗花,还有一种窗花不附着于窗纸,既是图案,又可通气通烟,故称烟格。岐山剪纸的特点是线条流畅,刻工精细,玲珑秀丽,雅而不俗。作品种类大致可分人物、禽兽、虫鱼、花草、琴书、器皿等。《新媳妇拾粪》等作品在《陕西农民报》及《人民日报》发表。
刺绣:民国以前是农村姑娘必修之工。它作为装饰品而常附于枕头、裹肚、鞋及衣物,多为小型刺绣。也有并集小型刺绣而成为用于敬神的百花帐。刺绣取材和剪纸一样,多是富于象征吉利、富裕等意义的自然物的单体或群体。
面花:用面做成各种动物、人物、花卉、鸟兽,过油并着色。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送豆豆”时做成礼品装饰。农村妇女多长于此道。
周原遗址 周原是周室发祥之地。周原成为历史圣地,距今已三千多年。著称于世的 周原遗址,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周原遗址内涵丰富,文物遗存数量繁多,周原文化瑰宝博大精探。1982年,国务院公布周原遗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自汉代以来,在周原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甚多,其中 大盂鼎、 毛公鼎最为著名,与兄弟县区出土的虢季子白盘、矢人盘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1976年出土的牛形尊等为国内所仅有。1975年出土于京当乡 董家村土窖藏青铜器37件,其中卫簋、卫蚕、懒匝等均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长篇铭文,分别记载着西周以物换田、土地交换、诉讼判决、策命赏赐等重要事件,是研究西周中期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情况的实物资料。周原地区因之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 |
周公庙 岐山县周公庙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岐山县城西北六千米处的凤凰山南麓,始建于唐代,并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景区内亭、台、楼、阁交相辉映,自然景观山环水贯,是关中西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风景名胜区。特别是2009年凤凰山景区的建成开放,丰富了周公庙的文化内涵,使周公庙成为融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为一体,文物旅游与休闲文化并重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 |
五丈原诸葛亮庙 五丈原诸葛亮庙景区位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巨星陨落的古战场——岐山县五丈原,南依秦岭,北俯渭水,三面临空,两边环水,地势险要。景区内布局严谨,碑石林立,匾额板对盈门,全出于历代名家之手,岳飞书诸葛亮《出师表》石刻,笔法雄健,大气磅礴,堪称书法艺术珍品,九龙山、壑落城、古道十三盘、诸葛泉、司马懿拜将台等三国古遗迹及其故事妇孺皆知,还有古建群、诸葛亮衣冠冢、落星石、明代大钟、大鼓等人文古迹。 | |
宋太平塔 太平塔在岐山县实验小学(原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太平寺旧址))内,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八层,通高28.2米。自第二层起,每层都隐出假窗及栏杆,每层檐下均饰以五铺作出双抄的斗拱。除第二层饰有平座外,以上各层均饰假平座。由于整个塔身斗拱繁密,显得特别秀丽。太平寺“建自唐 元和七年,至宋元祐三年建塔,名曰太平塔”。九百年来,屡经地震,而此塔至今作为岐邑之表望,游客之所观瞻而巍然耸立。塔身稍倾,塔刹稍有剥蚀。经过整修,完好如初。 | |
崛山森林公园 崛山森林公园位于岐山县城东北25千米处的北部深山区,以崛山林场为中心,总面积3.5平方千米。森林公园以东、西崛山之间的冢子河、崛山沟为轴线,以洞门沟、龙凤坪、东崛山、西崛山、九龙坪、千佛寺、冢子河、苜蓿河为核心区。崛山东、西两峰间距约2.5千米,南北绵延20多千米,在山、谷、河、林之间,自然景观和 人为景观争奇斗研。有慧时寺、法华寺、 增寿寺、海莲寺、 白雀寺、普济寺、朝佛殿、丫环沟、妙善公主舍身崖和梳妆楼等。 |
岐山醋 香醋是岐山县的特产,具有浓厚的岐山地方风味,酸香适宜,酸气纯正,入口绵酸,后味酸香,味净酸长,提调各味,独具特色。 关于醋的起源,历史记载很早。相传周文王灭商时为笼络人心,当时的王室就以醋、臊子等为原料做成臊子面犒劳三军将士。武王灭商后,姜子牙拜相封神时,出于对醋的偏爱,将醋坛神这个神位留给自已,在西岐民间成为美谈。 岐山臊子面、擀面皮以“酸、辣、香”的味道走遍神州大地,尤以“酸出头”作为基本特点,追根溯源都与醋有关。 | |
岐山辣椒 秦椒,是辣椒中的佳品,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相传在战国时已有种植。秦椒具有颜色鲜红,辣味浓郁,体形纤长,肉厚油大,表面皱纹均匀等特点,并富含多种维生素、芳香油、脂肪、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等各种营养成分。分为青、干两种,尤以干椒最为有名,研面油泼后,为佐食佳品。制成辣子酱,香醇适口。秦椒含维生素丙和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可以健胃,增加食欲。 | |
岐山挂面 岐山地区,过去凡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人们都喜欢用挂面作为礼品。岐山挂面在三十年代曾参加过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并获奖。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七月,慈禧逃亡西安后,岐山地方官员将挂面作为贡品,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品尝后,赞不绝口,随赐龙凤旗一面,悬挂在岐山县衙。 岐山挂面用当地优质小麦为原料精加工而成。制作工艺独特,面条中空、白细、耐煮、味香、食用方便,是民间交往的礼品和招待食物,也是耐放常备之方便面食。 | |
透心红胡萝卜 凤鸣镇仓颉庙村坐落在岐山县城南边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沟里,全村380户人种着1600多亩土地,村容村貌与其他村落别无二致。但是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在仓颉庙地盘上长出的胡萝卜粗细均匀、黄芯细、红肉厚、汁饱满、色鲜亮,既能炖煮,也可凉拌食用,更是制作岐山臊子面的最佳底菜。 仓颉庙村的胡萝卜,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蔬菜产品鉴定中心的认定,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已经成为城市人餐桌上的绿色健康蔬菜。凤鸣镇仓颉庙胡萝卜以其色红、味甜、黄芯细小而盛名,人称“透心红”。 |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为陕西面食和西府面食一绝。这种面用手工擀制,料精味美,名噪三秦。岐山臊子面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九字令:“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薄、筋、光”指面条之质;“煎、稀、汪”指汤水温度要高,面少汤多,油、肉要多;“酸、辣、香”指调味之美。 岐山臊子面与一般面条不同,薄如蝉翼,细如丝线,滚水下锅,莲花般转,捞入碗中一窝丝,浇上臊子汤,只吃面条不喝汤。关中西府人,村里唱戏,或婚、丧、嫁、寿等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都用臊子面款待宾客。它增强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寄托了良好的希望和祝愿。 | |
岐山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是陕西省岐山县附近特产,其形似宽面,几乎透明,津而耐嚼,再同泼油辣椒,盐水,香醋等调料加以调和,口感极佳。当地人在夏日经常将其当为主食,就是在寒风泠冽的冬天也是桌上佳品 。岐山擀面皮,始出于凤鸣镇八亩沟村。又名“凉皮”、“酿皮”等。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岐山人王同江从北京皇宫传至岐山,距今已有270余年历史。岐山擀面皮选用精良岐山面粉制作,要经过揉、洗、过、淀、清、发、掺、擀、抹、蒸、凉、摞十二道工序始成,成品特点是:白、薄、光、软、筋、香,烹调精细,诸味和谐,系岐山地方名吃之一。 | |
肉夹馍 2016年1月,肉夹馍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肉夹馍”是典型的古汉语,是宾语前置,意为"肉夹于馍中","肉"前置是起强调作用。另一种说法是,一开始人们是叫"馍夹肉"的,但陕西方言"馍"与"没"同音,所以"馍夹肉"听起来像"没夹肉",于是就只能叫"肉夹馍"了!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潼关的潼关肉夹馍。其中的腊汁肉,相传战国时已有制作,相沿成习,流传至今。在《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制法,与现代腊汁肉的制法基本相同。 | |
蜂蜜凉粽 主要原料:糯米、蜂蜜、红枣。 色味:形似菱角,白莹如玉,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 食补价值:温补脾胃、补血安神等。 制作方法:用竹叶、苇叶将糯米包成三角锥体上锅蒸熟。 | |
岐山锅盔 陕西锅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当时秦军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 | |
牛羊肉泡馍 据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西周时曾将牛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谢讽《食经》)。此当为最初牛羊肉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 据传,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朝军队与借来的“大食”军队从凉鄯而收两京,一道平息了“安史之乱”。“大食”兵行军打仗时常携带一种叫“饦尔木”的类似“馕”的食品,行军打仗旷日持久,士兵携带的“饦尔木”常变干变硬难以下咽,他们就拌以羊肉和羊肉汤食用,这就是“泡馍”的雏形。 | |
biangbiang面 “biang——biang——”,即面与案板碰撞发出的声音。biangbiang面之名也由此而来。传说,古时有个穷困潦倒的秀才要进都城咸阳考试,饥肠辘辘之时他刚好看到前面有一家面馆,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于耳,秀才不由得踱步进去。他与店小二商量:“小二,你家这面何名?”答曰:“biangbiang面。”秀才问:“biangbiang字咋写?”见店小二答不上来,秀才顿时有了主意,他说:“小二,你与老板商量过,本人今天没钱,可否写出‘biangbiang’二字,换这碗面吃?”店小二顷刻间回来,说:“对。”秀才笔走龙蛇,一边写一而歌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从此,“biangbiang面”名震关中。 | |
搅团 搅团,据说是诸葛亮屯兵西祁(今宝鸡岐山一带)发明的。搅团作为一种粗食,在耕作方式落后、作物产量不高的岁月,丰富了秦人饮食,调节了秦人生活,滋润了秦人口舌,还助秦人节约了食粮,保证有限的口粮,能让青黄相接。所谓搅团,在关中,是把玉米或高粱精粉,细细匀匀地撒进滚水中,边撒边搅边加热至熟、黏、稠、软、筋、光的糊状,兑上调和,以饱口福,以裹饥肠的吃食。陕北多用荞面,陕南多用洋芋。 | |
岐山醋粉 醋粉是淋完醋后的醋糟沉淀物,主要成分为玉米、大麦、小麦、高梁、麸皮、豌豆。这种沉淀物当地人称为醋渣。因为通过发酵,又由各种粮食混合而成,所以更附合现代人们粗细搭配,粮豆结合的健康饮食标准。岐山酸辣醋粉是天然的食疗保健食品,能促进食物消化、增进食欲,具有杀菌防腐、降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将蒸好的醋粉切成条状,加入盐水、醋、蒜泥,氽水后的菠菜、豆牙和干辣椒面,用热油炝出香味,搅拌均匀,便是久负盛名的陕西名吃——酸辣醋粉。辣而不燥、酸而不烈,蒜香浓郁、酸辣适口,营养丰富,被喻为神来之食。 |
岐伯,岐伯是中国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黄帝时期 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他同黄帝合著了医书《内经》、《难经》,合称《黄帝内经》,开辟了中医著述之先河,其内容多以他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 。中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属首要地位。
周文王,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在商纣王时为西伯,是三公之一,姓姬,名昌,又称周侯、西伯、伯昌、姬伯,文王为其死后迫尊之号。他生卒年不详,传说活了97岁,任周族首领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孔子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武则天称制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周武王,周武王姬发是周文王 姬昌与 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姬发继承父亲遗志,于前1046年消灭 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公,周公姬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为後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李淳风(602—670年),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唐初曾任 太史令,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和历史文化名人。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他在世界最早的气象学专著《乙已占》中,把风分为8级。1000年后,英国学者才在《乙已占》的基础上,把风力划分为零到12级。
侯晓,1963年11月出生,固体 火箭发动机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航天四院副院长。
王双明,1955年5月21日出生,地质学家,曾任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局长、 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院长,2017年11月27日当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晓东,1954年出生,曾任 铜川市人民政府市长、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现任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陈万水,1940年11月-2012年7月27日,台湾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夫人,于1940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岐山县。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
科技工作先进县
科普工作示范县
粮食生产先进县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示范县
民政工作先进县
文化先进县
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白内障无障碍县和国家卫生县城
国家园林县城。
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