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

渭城区 咸阳市渭城区 渭城 渭城区历史沿革 渭城区行政区划 渭城区地理环境 渭城区自然资源 渭城区人口 渭城区经济 渭城区交通运输 渭城区社会事业 渭城区历史文化 渭城区风景名胜


渭城区,隶属于 陕西省 咸阳市,地处关中中部渭河北岸,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泾河、渭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东面与 西安市 高陵区接壤,西面和秦都区为邻,南面隔渭河与西安相望,北面同礼泉、泾阳毗连。介于东经108°40′03"—108°57′36",北纬34°19′47"—34°29′17"之间,东西长约26.73千米,南北宽约17.92千米,面积272平方千米。渭城区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和 西咸新区的核心区,西北最大的航空港——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座落境内。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渭河流经辖区,地下水资源蕴藏丰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国都所在地,又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文物荟萃,古迹众多,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2017年,渭城区常住人口21.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3.9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

详情

渭城区地名网_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资料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介绍

渭城区,隶属于 陕西省 咸阳市,地处关中中部渭河北岸,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泾河、渭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东面与 西安市 高陵区接壤,西面和秦都区为邻,南面隔渭河与西安相望,北面同礼泉、泾阳毗连。介于东经108°40′03"—108°57′36",北纬34°19′47"—34°29′17"之间,东西长约26.73千米,南北宽约17.92千米,面积272平方千米。

渭城区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和 西咸新区的核心区,西北最大的航空港——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座落境内。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渭河流经辖区,地下水资源蕴藏丰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国都所在地,又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文物荟萃,古迹众多,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

2017年,渭城区常住人口21.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3.9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24.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9.2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0704万元。

渭城区境夏为有扈氏辖地,商代封予帝喾时司天官吴回的后代,名程(郢)。武乙三十四年(约前1108年)赐予周王季历。季历子 姬昌(周文王)营造丰京之前,曾居於程。 周武王伐纣之后,封其弟毕公高於此,遂名毕。毕、程国中心在韩家湾乡白庙村南汉安陵附近。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在今区境东部窑店乡一带营建“冀阙”宫廷。因其位于九荘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历经惠文、悼武、昭襄、孝文、庄襄五王及始皇、二世两帝,为秦都144年。 秦始皇在咸阳置内史统领关中诸县。秦末,项羽西屠咸阳,分秦内史为雍、翟、塞三国,谓之“三秦”。区境窑店以东属塞国,窑店以西属雍国。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刘邦“还定三秦”后,在咸阳故城置新城县,七年并入长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复置,更名渭城县。西汉还在境内汉高祖陵寝处置长陵县, 汉惠帝安陵陵寝处置安陵县, 汉景帝阳陵陵寝处置阳陵县。太初元年(前104年),分长安以东为京兆尹,渭城以西为右扶风, 长陵以北为左冯翊,谓之“三辅”。境内长陵、阳陵二县属左冯翊,渭城、安陵三县属右扶风。

东汉光武六年(30年),渭城并入长安。十五年(39年),长陵、阳陵改属京兆尹,安陵仍属右扶风。

三国魏将长陵、安陵二县并入京兆郡的长安县,阳陵并入 高陵县。区境遂为长安、高陵二县县地。

十六国后赵石勒(329年),分始平和长安在故渭城置石安县。前秦皇始二年(352年),分京兆在长陵城置咸阳郡,辖石安等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属咸阳郡, 泾阳县并入石安县。太和二十年(496年),咸阳郡由长陵迁至泾水北,(今泾阳县城区)。景明二年(501年),分石安复置泾阳县。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在灵武县兼置灵武郡。建德二年(573年),灵武郡、县均废,辖地并入石安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咸阳郡,石安县并入泾阳县。

唐 武德元年(618年),分泾阳、始平置咸阳县。

宋金仍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

明、清属西安府。明 洪武四年(1371年),县城移至老城区。

民国初属关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属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属咸阳分区,1950年5月改属咸阳专区,专署驻老城区中山街。1952年12月,分城、郊设县级咸阳市。1953年撤销专区,咸阳县、市改省直属。1958年12月,县并入市。1961年复设咸阳专区。1983年10月地改市后,原市改为 秦都区。1986年12月,以乐育路为界,与秦都区分治咸阳市区。

截至2018年,渭城区下辖10个街道。渭城区人民政府驻渭阳街道。

渭城区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 关中盆地中部, 秦都区以东,渭河以北,处于泾河、渭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东面与高陵县接壤;西面和秦都区为邻;南面隔 渭河与西安相望;北面同礼泉、 泾阳毗连。介于东经108°40′03"—108°57′36",北纬34°19′47"—34°29′17"之间,东西长约26.73千米,南北宽约17.92千米,面积272平方千米。

渭城区属于渭河断陷盆地(渭河地堑),系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中秦岭大幅度抬升而形成。直到第四纪构造运动及种种外力作用,塑造分异出北部黄土台塬和南部冲积平原。北部黄土台塬的构造基础为渭北断块中的礼泉断阶部分(界于宝鸡—华县断裂带与扶风—三原断裂带之间)。第四纪更新世方发生缓慢的相对抬升,原第三纪的湖盆露出水面。因地形平坦,利于黄土堆积,从而在新第三纪和早更新世的湖泊相沉积层之上堆积了中、晚更新世的黄土层,覆盖达80—100米,并且因气候的冷暖波动发育了7—8层古土壤,第四纪堆积物厚200—400米。此外,因新构造断谷的控制,形成台塬面上与梁状地定向排列的塬间洼地。南部的冲积平原早更新世以前为“三门湖”,自中更新世晚期以后相继发生了三次河流下切、地壳相对抬升运动,从而发育了三级河流阶地与现代河漫滩。二、三级阶地属侵蚀堆积阶地,一级阶地为堆积阶地。阶地结构呈明显的“二元结构”,即底部为河床相砂砾石,上部为漫滩相细粒砂质粘土,且二、三级阶地表层覆盖厚度各异的中、晚更新世黄土层。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总厚度为400米左右。

渭城区地貌为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向渭河谷底倾斜,大致以宝鸡峡北干渠为界,分为北部黄土台塬区和南部冲积平原区。北杜乡杨家寨南窑最高,正阳乡同仁庄东南最低,海拔在514—367米之间,高差147.0米。北部台塬区划分出台塬与塬间洼地两类,南部平原则划分为三级河流阶地、河漫滩及河床。

渭城区地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性气候。表现为四季冷暖分明,春季(3月下旬开始)大地回暖,降水增多,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出现寒潮、大风、霜冻和春旱天气;夏季(5月下旬开始)气温最高,降水量大,光照充足,夏初和伏天多旱,后期易出现大风暴雨;秋季(9月上旬开始)初多阴雨,气温缓降,湿度大,光照少,后期气温猛降,干旱少雨;冬季(11月上旬开始)气候变冷,干燥少雨。

据1982年土壤普查,渭城区土壤分为6个土类、11个亚类、22个土属、51个土种。分布规律从北向南依次为翙土、黄土性土、淤土、潮土、水稻土、沼泽土。

渭城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连阴雨、风灾霜冻等,限制着气候资源的充分利用。

渭河是渭城区区的河流。由秦都区流入,经渭阳、渭城、窑店、正阳4乡,在同仁庄入高陵区境内。河段长25.06千米,年流量51.66亿立方米, 平均流量为163.8立方米/秒,即使在枯水年,年径流量也达24.15亿立方米,而且无断流现象。

渭城区 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地热储量约2500亿立方米,已勘查和规划的地热出水量为372亿立方米,出水量大,温度高,水质优良,持续性好,富含氡、硫、锂、锶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达到优质医疗热矿水标准,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渭城区已凿成地热井7眼,井深1998—3558米,水温最高可达120℃,涌水量44.34—182立方米/小时,均为自流井,最大关井压力达1.2千帕。

据清乾隆十六年(1751)《咸阳县志》物产果类记有杏、桃、梨、李、枣、葡萄、羊枣、石榴、樱桃、林檎(花红)、柿、核桃、白果等;花木类记有木槿、月季、柳、桐、槐、柏、桑、柘、椿、榆、杨、苦竹、淡竹、皂荚等。据1983年农业区划调查,本区木本植物有豆科、榆科、苦木科、木兰科、松科、悬铃木科、楝科、杨柳科、蔷薇科等43科、81属、131种、240多个种类或品种。其中以杨柳科、豆科、蔷薇科分布较广。

渭城区属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的南部。其特点是:动物区系上以古北界成分和广泛分布种居多,东洋界成分的种数不多;森林动物贫乏,以北方农耕区的相关种为主;大型兽极少,多为一般种类;鸟类种类较多,具有南北混杂的状态。总的来看,是来自不同生态类群共同组成的人造景观动物区系。

渭城区兽类约有26种。野生动物中食肉类以狐、狼、狗獾、艾虎、黄鼬等为主。其中狼的数量随人类活动日益频繁而大减,农田旷野中已十分罕见。食虫类有水麝隩、长尾鼹、蹼麝隩等少数种类;翼手类以夜蝠、阔耳蝠、兔蝠等较多,也有马铁菊头蝠的分布;啮齿类以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长尾仓鼠、大仓鼠、达吾尔黄鼠、中华鼢鼠等为主,另有营树栖和地栖生活的岩松鼠和花鼠。兔形目的草兔在本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上述鼠类分布广泛,出没于农田地梗、崖畔。

野生禽类有,以白天活动捕食小型啮齿类为主的鸢、雀鹰、灰脸鹰、红脚隼、红隼等隼形目猛禽;以捕猎夜间出没鼠类为食的主要有领角鸮、普通雕鸮、纵纹腹小鸮及长耳鸮等鸮形目猛禽,这些在鸟类中数量很少,常见于田野、沟壕。近年来大量投毒灭鼠,使其二次中毒死亡,加之人为乱捕滥猎,致其数量剧减。本区南依秦岭北坡,渭河横贯,加之塘库星罗棋布,故鸟类种属较多。森林鸟类有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三宝鸟、寿带鸟、黑脸噪鹛、锈脸钩嘴鹛等,多见于农田宅旁栽培林或城市绿化林中;越冬鸟类有豆雁、赤麻鸭、绿翅鸭、绿头鸭、针尾鸭、花脸鸭、赤颈鸭和鹊鸭等,大白鹭、大鸨、灰鹤等少数珍贵水、涉禽在渭河滩地一带也可见到。在渭河水域及许多稻田,还有苍鹭、池鹭、白鹭和夜鹭等涉禽栖息。常见的留鸟类有麻雀、喜鹊、大嘴乌鸦、小嘴乌鸦、红嘴山鸦、灰喜鹊、原鸽、珠颈斑鸠、大斑啄木鸟和鸡形目的环颈雉、石鸡等。夏候鸟常见的有四声杜鹃、大杜鹃、楼燕、家燕、金腰燕、黑枕黄鹂及黑卷尾等,这些鸟类每年4—10月来本区营巢繁殖雏鸟,以农林害虫为食,是有益的食虫鸟类。

两栖爬行类

两栖类动物中常见的有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黑斑蛙、中国林蛙等。爬行类有无蹼壁虎、黄纹石龙子、斑丽麻蜥及北草蜥等。蛇类中有赤链蛇、王锦蛇、白条锦蛇、黄脊游蛇和虎斑游蛇等。

虫、鱼

野生昆虫甚多,常见于农田的有螟虫、二化螟、玉米螟、棉蚜虫、豆荚螟、红蜘蛛、金龟甲、象甲、天牛金花、壳象、蝉、蝼蛄、松毛虫、地老虎、蚊、蝇、蚂蚁等。蝗虫类有短星翅蝗、中华蚱猛、短额负蝗、大垫尖翅蝗、黄胫条文蝗、黄胫小车蝗等。鱼类早先在渭河有鲫鱼、鲤鱼、鲶鱼等杂鱼种。

截至2017年,渭城区常住人口21.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98人,人口出生率9.25‰;死亡人口1151人,人口死亡率5.33‰;人口自增率3.91‰。

2017年,渭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3.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24.69亿元,增长8.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9%;第三产业增加值79.23亿元,增长7.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0704万元。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1.5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53%。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渭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76亿元,比上年下降27.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4.67亿元,下降27.8%;跨地区投资0.09亿元,下降98.69%。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二产业投资3.68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投资30.99亿元,下降30.4%。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3.68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年民间投资23.17亿元,比上年下降8.9%,占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7%。

财税收支

2017年,渭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9亿元,增长14.4%。其中,税收收入4.09亿元,非税收入1.50亿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85亿元。其中,教育支出3956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5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45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26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502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519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07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17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241万元。

人民生活

2017年,渭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78元,比上年增长8.3%。

1949年渭城区灌溉面积仅有2.3万亩,占耕地面积7.3%,尚无农用动力机械。粮食、棉花、油料总产分别为20164吨、1021吨和150吨,单产为85.8千克、13.5千克和10.1千克。大家畜存栏8000头(匹),生猪存栏2900头,农业总产值1162.8万元。

1986年,渭城区灌溉面积23.49万亩,占耕地面积92.9%。粮食总产、单产年递增8.99%、12.03%。年平均向社会提供肉、蛋、奶、鱼、瓜、果、菜等总值830.18万元,农业总产值年递增9.87%。

1990年,渭城区灌溉面积23.05万亩,占耕地面积91.45%;庭院经济收入近3000万元,年收入千元以上大户6000多户;间作套种发展到7.9万亩,总增收790万元。

2009年,渭城区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62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73056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9.8%;林业产值为259万元;牧业产值为25859万元;渔业产值为333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120万元。

2016年,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北京苗木、西部芳香植物园等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初具规模,张裕酒庄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农业增加值完成14.5亿元、增长4.7%。

工业

2017年,渭城区全部工业增加值9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04亿元,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5.31亿元,同比增长36.2%;销售产值246.88亿元,产销率达到100.6%。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集体企业1.55亿元,增长12.2%;股份制企业243.25亿元,增长36.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51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主要行业完成产值244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能化工业238.45亿元,增长38.9%;装备制造工业4.91亿元,下降14.5%;建材工业0.64亿元,下降16.8%。三大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值239.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64亿元,下降16.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0.88亿元,增长0.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37.57亿元,增长39.1%。在统计的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种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7.9亿元,较上年增加26.4%;利润总额22亿元,增长25.7%;税金总额89.4亿元,增长13.7%。

建筑业

2017年,渭城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9户,累计总产值2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666.05亿元,增长12.6%。全区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86.03万平方米,增长14.2%。其中,新开工面积416.98万平方米,增长28.1%。

国内贸易

2017年,渭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5亿元,比上年增长0.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8.01亿元,同比下降9.0%;商品零售30.34亿元,增长3.2%。在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6.5%,家具类下降8%,建筑及装潢类增长12%,中西药品类增长39.2%,日用品类增长90.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8%,汽车类增长21%。

房地产业

2017年,渭城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0.98亿元,比上年下降5.2%。房屋施工面积254.09万平方米,下降18.02%。其中,新开工面积11.2万平方米,下降52.5%。

西北地区最大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坐落渭城区境内,与西安北客站一河之隔,陇海铁路、福银高速、机场高速穿境而过,包茂、连霍、京昆等9条国家级高速公路交汇周边,银西高铁、西安北—机场城际轨道正在加快建设,拥有集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截至2017年,渭城区拥有普通中学18所,专任教师1998人,在校学生16838;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专任教师107人,在校学生5555人;小学9所,专任教师672人,在校学生18169人。

2017年,渭城区组织开展了“渭城区2017年文化大拜年”、“快乐过大年幸福好日子”文化展演、“我们的节日·元宵节”灯谜有奖竞猜等节日系列活动20余场;先后在社区广场,组织举办了“2017年咸阳市社区文化艺术节‘引领文明风尚共享美好家园’”精品进社区交流展演,及艺术节器乐大赛、秦腔大赛、歌手大赛、美术大赛、群文原创大赛等专业性强艺术水准较高的大型文化活动。参与咸阳市社区文化艺术节“丹青流韵·大美故都”社区美术大赛,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并获优秀组织奖;参与咸阳市社区文化艺术节“放逐梦想绽放风采”社区歌手大赛,荣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并获优秀组织奖;扎实开展“科技之春”、“红五月”、“喜迎十九大”等专题数字电影放映活动,全年共放映公益电影1560场次。

2017年,渭城区组织举办了“渭城区2017‘政协联谊杯’足球邀请赛”、“咸阳市老干部‘5.11’健步走渭城专场演出”、“全市社区文化艺术节·象棋大赛——渭城赛区选拔赛”等规模大起点高影响面广的体育活动赛事。积极参与了“陕西省路跑联赛咸阳站暨咸阳市迷你马拉松比赛”、“陕西省第三届广场舞大赛咸阳站比赛”以及“陕西省2017老年人气排球邀请赛”等省、市体育赛事,先后获得“陕西省第三届广场舞大赛团体一等奖”、“陕西省美丽乡村门球赛一等奖”。

1949年以前,境内有中西医医务人员200余名,只有8张简易病床。1959年6月,市区内设立了以中医为主的联合医院,并设病床50张。

1979年,辖境内有西医医院、卫生院、所69所,床位700多张,西医医务人员1300多名。

1990年,区属医疗卫生院、所15个,医务人员400名;中央、省、市驻辖区单位医院17所,卫生所(室)79个,医务人员1841名。其中中医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3名,主管中药师8名;西医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62名,主治医师94名,主管护士31名,主管药师20名。

2009年,渭城区共有各类医院和卫生院(所)37家、床位2720张、卫生技术人员4063人;渭城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达146474人,参合率达92.3%。

2016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荣获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8%、98.9%。

2017年,渭城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

2017年,渭城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182247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数15583人,参加城镇生育保险人数6567人。

秦腔

属板腔体,境内地方戏的主要剧种,群众称大戏。据王绍猷先生考证:“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成为今日的秦腔。秦腔传统剧目共有400多本,其中大戏(亦称本戏)300多本,小戏(或折戏)100多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整理、改编在本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五典坡》、《铡美案》、《劈山救母》、《游西湖》、《三滴血》、《麻疯女》、《白蛇传》、《游龟山》、《软玉屏》、《夺锦楼》、《法门寺》、《安安送米》、《八件衣》、《赵氏孤儿》、《陆文龙》、《双锦衣》、《双镯记》、《周仁回府》、《囊哉》等100多本(出)。新编历史剧有《丰乐园》、《秦楼案》、《霍去病》、《岳家庄》等。移植改编的剧目有:《穷人恨》、《大家喜欢》、《血泪仇》、《党的女儿》、《八一风暴》、《万水千山》、《小二黑结婚》、《社长的女儿》、《雷锋》等30多本(出)。本区专业、业余创作人员创作的现代戏有:《假惜惶》、《第一个浪头》、《庄稼人》、《一罐银元》、《换牛》、《赵梦桃》、《长安四月天》等10多本(出)。

弦板腔

亦称“板板腔”。以其伴奏乐器主要为二弦、三弦和板子三大件而得名,起源于宋代,由啁戏发展而形成,是渭城区民间小戏剧种之一,多用于皮影戏。

眉户

又称曲子戏,属曲牌体。是古时“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后而形成的民间小戏剧种之一,明代开始在渭城区流传,今犹盛不衰,并搬上大舞台。

渭城区民间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名目繁多,主要有刺绣、针织、编织、布贴、 剪纸、纸扎、泥塑、面花、木雕、石雕、金烫等。其造型主要有飞禽走兽、蜂蝶虫鱼、花草树木、高山流水、戏曲人物、民间故事、风物传说等。

关中盛产小麦,境内以地方特色的 面花工艺著称。互送花馍,此风俗世代沿袭至今。花馍均作为礼馍和供品形式出现,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阴阳观和周礼传统风俗。其形状多为动物、花卉、蔬果及吉祥图案。花馍馈赠时间为每年的春节、 端午、 重阳3个节令,尤其是“九月花糕”更具特色。其他如为老人祝寿、婚丧嫁娶、婴儿满月、忙罢女儿回娘家亦用。

顺陵是唐代女皇 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陵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西南,龙枣村东北,是中国现存风貌最完整的古陵园之一。杨氏死于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按王妃礼制修建杨氏墓冢。武则天称帝后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将墓改为陵,称顺陵。陵园分为内外二城,内城也叫皇城,为方形,四角夯土墙明显;外城系改墓为陵后所扩建。 顺陵陵园南北长1264米,东西宽866米,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陵前现有石人12尊,石羊、石狮各一对,华表顶1件,石础1对,莲花座1个。东门、西门、北门各有 石蹲狮1对,北门外还有 石马1对,南门有石走狮和天禄各一对。

阳陵是 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千米,南北宽1至3千米,面积约12平方千米。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 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其中出土的彩绘陶俑人物造型准确,表情丰富,出土的断臂汉裸俑,堪称“东方维纳斯”和“东方大卫”。

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千米的渭城区北杜镇,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所铸。195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内用 青砖砌筑而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塔座正南门额上有铁制匾额一块,正中铸有阳文“千佛塔”,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