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

镇巴县 定远县 定远 镇巴 镇巴县历史 镇巴县行政区划 镇巴县地理环境 镇巴县人口 镇巴县经济 镇巴县交通 镇巴县资源 镇巴县社会 镇巴县文化 镇巴县旅游 镇巴县特产


镇巴县,陕西省 汉中市辖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 大巴山西部, 米仓山东段,被誉为陕西省“南大门”。为汉将班超的封邑,红四方面军曾在此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并建陕南县,国土面积3437平方公里,境内有汉族、苗族、回族、 维吾尔族、壮族等民族居民,其中镇巴县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聚居地。县境有白天河风景旅游区,西北独有的苗家寨,亚洲最大的巴山木竹林等旅游景点。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夏、商时属梁朝域。东周为楚地。东汉永元七年(95年), 汉和帝封平定西域的名将 班超为 定远侯,县地为其封邑,置定远域,亦名平西域、班城。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析 城固县南部建 南乡县,辖今镇巴、西乡两县地,县城设在归仁山,即今镇巴县渔渡镇渔渡坝古城堡,此乃镇巴建县之始。清嘉庆七年...

详情

镇巴县地名网_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资料简介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介绍

镇巴县,陕西省 汉中市辖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 大巴山西部, 米仓山东段,被誉为陕西省“南大门”。为汉将班超的封邑,红四方面军曾在此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并建陕南县,国土面积3437平方公里,境内有汉族、苗族、回族、 维吾尔族、壮族等民族居民,其中镇巴县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聚居地。县境有白天河风景旅游区,西北独有的苗家寨,亚洲最大的巴山木竹林等旅游景点。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夏、商时属梁朝域。

东周为楚地。

东汉永元七年(95年), 汉和帝封平定西域的名将 班超为 定远侯,县地为其封邑,置定远域,亦名平西域、班城。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析 城固县南部建 南乡县,辖今镇巴、西乡两县地,县城设在归仁山,即今镇巴县渔渡镇渔渡坝古城堡,此乃镇巴建县之始。

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南24地,取“汉定远侯封邑”之意置定远厅,其后,镇巴的 县级行政区设置即稳定。

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称 定远县,1916年改名镇巴县。

1932年, 红四方面军创建 川陕革命根据地,于次年9月在县境南部赤南乡曾建陕南县。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离境长征,陕南县名消失。

1949年12月17日镇巴和平解放,1949年12月19日 镇巴县人民政府成立。

2018年镇巴县所辖乡镇分别有:泾洋街道、渔渡镇、盐场镇、观音镇、巴庙镇、兴隆镇、长岭镇、三元镇、简池镇、碾子镇、小洋镇、青水镇、赤南镇、平安镇、杨家河镇、巴山镇、黎坝镇、仁村镇、大池镇、永乐镇。

镇巴县位于陕 汉中市镇巴县地图 西省南端, 汉中市东南隅,位于北纬32°8′至32°50′,东经107°25′至108°16′的地方。其南接四川省 万源市、 通江县,被誉为陕西省“ 南大门”,东邻安康市 紫阳县、 汉阴县,西北与 西乡县接壤。

镇巴县地处 大巴山西部, 米仓山东段。 巴山主脊东西横亘,构成南北两个地理单元,成为 嘉陵江、 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质构成以褶皱、断层为主, 喀斯特地貌发育,多溶洞、暗河,地表岩石多为沉积岩和变质岩。境内沟谷幽深,山势陡峭,相对高差大。最高点-巴山主峰箭杆山海拔2534米,最低点- 巴庙镇烂柴沟沟口海拔416米,垂直高差2118米。地形以 中山地貌为主,海拔800米以下低山面积占8.4%,平均高度为1231.4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坡缓,北坡陡。25度以上坡度面积占84.4%。不同高度、坡度组合,构成境内多样的地形地貌。横跨嘉陵江、汉江两大水系,有较大河流6条。

镇巴县属 北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区,大陆性较强,气温年差较大。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36天,年均降水1250~1350毫米。

1950年,镇巴县人口为25786户129990人(男63784人,女66206)。1951年,西乡县杨家河乡划入镇巴县等原因,镇巴县户口增至31300户164767人。1990年,镇巴县总人口为148022人,年平均增长3610人,除1976年,因上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镇巴县人口减少971人外,其余每年都有一定幅度增长,但 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

2006年,镇巴县总人口280656人,其中男性人口150566人,女性人口130090人。2006年出生人口3131人,死亡人口3100人,人口自然 增长率为0.11‰,非农人口26794人,占总人口的9.55%,农业人口253862,占总人口的90.45%, 计划生育率100%。常住人口241100人,其中:城镇人口57618人,城镇化水平达23.8%,较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

镇巴县境内有汉族,苗族、回族、 维吾尔族、壮族等民族居民,是 西北地区最大的 苗民聚居地。

1955年,遭受比较严重的干旱、冰雹和暴风雨等自然灾害,但粮食总产仍达到5万吨以上,新修水田4221亩、梯地5760亩,造林4802亩,零星植树87万多株,畜牧业亦有较大发展。

1983年镇巴县各业重点户发展到6844户,占镇巴县总农户的13.2%。其中粮食重点户2453户,多种经营种植业1424户,养植业2084户,工副业和个体商业服务及其他883户。

1990年实现 农业总产值7240万元,多种经营总收入5441万元,乡镇企业收入2967万元,分别较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的1979年增长85.73%、11.49%和32.72%。

2006年,镇巴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776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99699吨,粮食亩产157公斤,全年油料总产8550吨。肉类 总产量达29940吨,禽蛋产量2325吨,生猪出栏278040头,畜牧业产值达2605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5.8%。林地面积2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

2016年,以工业化理念、市场化方法,加快茶叶、畜牧、魔芋等农业产业化发展,茶园面积由6.8万亩增加到11.1万亩,产量由1500吨增加到4125吨,着力打响“高山富硒茶叶”品牌,先后获得金奖近40个,2016年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

镇巴县工业种类有机械制造、现代采掘、酿造、建材、食品加工等。

1950年底,镇巴县恢复小铁厂9座,小煤窑7处,毛边纸厂25家,火纸及皮纸厂100家,织布机150台,织袜机6台,陶瓷厂12家,油坊30处。年产铁100余吨、土纸126.2吨、陶瓷3.96万件。

1990年,镇巴县工业产品达19类35种,有全民所有制工业15家,县属集体所有制工业10家,区乡镇办工业67家,村办工业20家、农村合作经营工业62家,城镇个体工业8家,农村个体工业841家,有固定从业人员7000余人。工业总产值2865万元,其中全民工业产值占38.85%,县属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占10.22%,乡办工业产值占26.32%,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占24.61%。

200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30900万元,增加值8600万元,较2005年增长2.2%,占镇巴县GDP的7.8%。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7419万元,实现销售产值7223万元;产销率97.36%。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大理石材)完成162246m; 原煤产量139128吨; 水泥41200吨;屈家山锰矿完成产量23000吨、秦川矿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产量17647吨。

2016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1亿元、增加值14.6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5倍和4倍。五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9.9亿元,实施了县煤矿、袁家坝煤矿、简池煤矿技术改造。

1956年修建第一条公路——西镇路,到1984年实现乡乡通公路,初步形成以西万公路为轴,镇简、镇碾公路为骨干的公路交通网。1990年,镇巴县共有各类公路62条938.9公里。

2006年,镇巴县公路通车里程1793公里,等级路429公里,公路通村率91%。镇巴县拥有机动车辆达2236辆,货运周转量13420万吨/公里, 客运周转量8221万人/公里、货运量216万吨、客运量168万人次。

2016年,建成210国道西乡堰口至县城二级公路,将县城至汉中的车程缩短至2小时。开展“交通提升年”活动,新建公路1000余公里,全县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6%,五年净增22%;每百平方公里通车里程达到74.3公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3公里。

林地面积371.6万亩,其中有林地225.86万亩,灌水林122.68万亩,疏林地17.76万亩, 人工造林38.9万亩。森林覆盖率44.2%,活立木年生产量18万立方米。树种以栎类、竹类颁布最广,其次是松、柏、桦。野生竹以林竹主主,其中巴山木竹林49.6万亩,是亚洲同类竹种中最大的连片野生竹林。林特资源主要有漆、木耳、香菇、核桃、茶叶、桑、桐、棕、果、药材和野生动植物。其中中药材资源达236种,被称为“天然药库”。

截止2000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25种,探明或基本探明储量的12种,其中 金属矿3种,化工原料矿3种,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4种,燃料矿2种。已开采利用的有:煤炭、板石、铁矿、硫铁矿、锰矿、磷矿、钡矿、毒重石、重晶石、黄粘土、大理石、花岗石等14种。此外铅锌厂、铝土矿、钡矿、方解石、膨润土、硅石、钾矿、石英石、金属镁、矾矿等地下资源储量大、品位高。

民国初期,县城先后建成高等小学、女子学校、乙种农业学校、简易师范学校。29年(1940)始建国民学校(公学)。32年(1943)始有中学教育。至35年(1946)镇巴县有初级中学1所,学生200名,中心国民学校15所,国民学校165所,学生4932人,占镇巴县学龄儿童总数的30%。解放前夕,有初中1所,小学100所,在校学生2132人,教职员270多名。

解放后,1952年,镇巴县有中学一所,初中教学班5个,在校学生178人,有小学191所,其中完小16所,初小175所,在校学生12778人。

1960年,中学发展到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7所)在校学生达1597人,小学442所,其中完小44所、初小398所,在校学生17387人。

1990年,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1所,学生6750人;职业中学3所、学生384人;完全小学、初级小学619所,学生31274人。

2006年镇巴县共有全日制小学266所,在校学生24566人;有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438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 九年义务教育率97.9%,高中升学率57.9%,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镇巴县高考本科上线639人,比2005年提高14%,综合上线率71%。

2016年,建成标准化学校21所,完成第一、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13年免费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全面落实。

镇巴县县委领导 中共镇巴县委书记 赵勇健
中共镇巴县委副书记 叶稳太、徐万平
中共镇巴县常委 程开耀、周永福、马忠福、鲁志文、刘晓峰、杨蜀莹、杨帆、王孝琴
镇巴县人大领导 人大常委会主任 程正银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谭启九、林升祥、马良苹、高显武
镇巴县政府领导 县长 叶稳太
副县长 程开耀、鲁志文、刘刚、范英、包继强
镇巴县政协领导 县政协委员会主席 朱晓玲
县政协委员会副主席 屈富国、衡润全、范欲晓

注:以上领导均为现任
  

1957年镇巴县有联合诊所48个,107人。1958年,区、社医疗单位都可用西药治病。1958年至1960年,上级先后调来医学院校大专毕业生30余人,西医师增加到66人。

1990年底,镇巴县有医疗卫生机构66个,西医药技术人员25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3人,护师36人;主治中医师6人、 中医师36人,中医士137人;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医师有40余名。

2006年镇巴县拥有医院、卫生院27个,拥有床位519张,每万人拥有病床数21.4张,较2005年提升了7.8个百分点,卫生技术人数551人(以上不含诊所),防疫人员数313人,农村村级医疗网点329个, 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384人,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38‰。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小调

有固定词曲的民歌曲目,一般用平腔演唱,流行于城乡。曲调平稳细腻,内容以叙事居多,涉及社会生活面广,歌词大部分为口头流传,如《绣荷包》、《倒采茶》、《 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花鼓

流传于镇巴县各地,一般随彩船舞演唱,也有平时以民间小戏形式演唱。大都有固定的唱词,也有即兴演唱。主要曲目有:《新媳妇》、《石匠歌》、《刘黑子》等。

龙舞

春节传统舞蹈形式之一,俗称“耍龙灯”,多在夜间表演。用竹片、麻布编组成龙状,分9至12节,糊以纸,彩绘成龙鳞。耍龙舞时,各节点有蜡烛灯,舞“龙”人用长杆举起,随着“龙”头前持红 绣球人的引逗,模仿蛟龙游水戏浪,上下翻滚,奔驰,以锣鼓伴奏,使观众用燃烧的 竹筒焰火烧不着龙身。

清净寺至宝塔

清 光绪五年(1879)建于清净寺庙门外。今为陈家滩乡周子垭缓坡耕地中。塔基平面呈六边型,每边长1.2米,共七层,中空。每层顶部六角翘首,通高12米,底层正面镶石碑一通,上书“圆寂恩师印善老和尚觉灵之塔”。另有两座小石塔,距其10米,呈“品”字而立,形状相似。

铁佛关

在今赤北区东南4公里与四川通江县交界处。清 同治六年(1868)在此依山砌石,筑墙为关,因近有佛庙,故名。关长40米,高5米,石墙厚2米,关门上书对联一幅:“铁铸屏藩雄当蜀道,佛降龙虎威镇秦疆”。

古钟廊建于2003年,悬挂陈列着从县内24乡镇征集的古铁钟10口,其中从简池乡蒿坪寺村征集回的大铁钟体积最大、品位最高、历史最悠远,为群钟之冠。蒿坪寺古钟,铁质,南宋 绍定二年(1229)铸造。钟高2.25米,钟口呈波浪状。钟口周长4.27米,厚13厘米,重约六吨。钟体上掩下侈,分三段。1989年,经陕西省鉴定为 国家一级文物。1992年5月27日搬运至镇巴县文管所保存。

景区位于陕西南部的镇巴县城,以人文、俊秀于一体的山水园林观光城市镶嵌在大巴山腹地,已成陕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建成的县城观光景点有:阅水廊,翻板水闸,奋进园,文化长廊,锦源广场,城北花园,班侯园,红军园,革命烈士纪念塔,古钟廊, 革命历史纪念馆等。

镇巴腊肉

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产特产。而镇巴县的腊肉更是其中的精品。“镇巴腊肉”之所以名扬陕南,其独特的腌制工序、选料考究、保存方式、烹饪技术等造就了镇巴腊肉。镇巴腊肉利用 自然风吹干其水份,肉色鲜艳,香味醇正,不哈喉,无烟熏味,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原汁水份,食用时无粗糙感,不上火。

镇巴树花菜

树花菜,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名水条,地方俗称树花菜、珍珠花,是中国稀有的木本油料、可食用灌木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嫩叶、嫩梢和花蕾中粗脂肪、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质量分数很高,是一种纯天然绿色山野菜。其种子油脂中 亚麻酸和 亚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9.08%和53.83%,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作为保健用油、食用油和化妆品的新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