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

肃州区 肃州 肃州区建制沿革 肃州区行政区划 肃州区地理环境 肃州区自然资源 肃州区人口民族 肃州区交通运输 肃州区政治体制 肃州区经济概况 肃州区社会事业 肃州区历史文化 肃州区名胜古迹 肃州区著名人物


肃州区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 甘肃省西北部, 酒泉市东部, 祁连山北麓、 河西走廊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东与 高台县及 肃南县接壤,南倚祁连山与肃南县交界,西与 嘉峪关市毗邻,北抵金塔夹山与 金塔县相连。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84公里,总面积3353.74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肃州区辖6个街道、10个镇、5个乡 ,共154个社区,总人口40.64万人 ,有 汉族、 回族、 裕固族等15个民族。2011年,肃州区生产总值( GDP)总量达到152.78亿元,较2010年增长12.19%。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肃州区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 神农和 五帝之一的颛顼辖地,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

详情

肃州区地名网_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资料简介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介绍

肃州区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 甘肃省西北部, 酒泉市东部, 祁连山北麓、 河西走廊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东与 高台县及 肃南县接壤,南倚祁连山与肃南县交界,西与 嘉峪关市毗邻,北抵金塔夹山与 金塔县相连。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84公里,总面积3353.74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肃州区辖6个街道、10个镇、5个乡 ,共154个社区,总人口40.64万人 ,有 汉族、 回族、 裕固族等15个民族。

2011年,肃州区生产总值( GDP)总量达到152.78亿元,较2010年增长12.19%。

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肃州区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 神农和 五帝之一的颛顼辖地,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夏至战国为西戒地。

秦至汉初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地。 肃州区 (5张)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建郡立县,在酒泉市境内设福禄,乐涫二县,并隶始置之酒泉郡。郡驻福禄县(即酒泉市),领九县,以郡隶凉州刺史部。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改福禄县为显德县,改乐涫县为乐亭县,改酒泉郡为辅平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改显德县为禄福县,乐亭县为乐涫县,辅平郡为酒泉郡。

三国黄初元年(220年),属魏,建置同汉制。

西晋元康五年(295年),改禄福县为福禄县,隶酒泉郡。

东晋,先后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领地,皆置福禄,乐涫2县,隶酒泉郡。

北魏,初置酒泉军,乐涫戌,隶敦煌镇;孝昌二年(526年)改置为福禄县,乐涫县,并属复置的酒泉郡,郡隶西凉州(驻张掖)。

西魏、北魏分为东,西魏后酒泉地属西魏;大统元年(535年)仍置福禄,乐涫2县,并属酒泉郡,隶西凉州(后改为甘州)。

北周明帝元年(557年)初置福禄,乐涫2县,属酒泉郡,旋并乐涫县入于福禄县。继罢酒泉郡,以福禄县隶甘州。

隋代,初沿北周建制。开皇三年(583年),置酒泉郡,隶甘州;仁寿二年(602年),从甘州分出,始置肃州(肃州名始于此),领福禄县;大业元年(605年),罢肃州,以福禄县入张掖郡;义宁元年(618年),改福禄县为酒泉县(酒泉县名始于此),实为李轨辖地。

唐代武德二年(619年),平李轨,置酒泉,福禄2县,隶肃州。同时以福禄县驻地改为酒泉县驻地,移福禄县驻汉乐涫县旧址;贞观元年(627年),以肃州隶陇右道;景云二年(711年),分置河西道,肃州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肃州为酒泉郡;乾元元年(752年),复为肃州;大历元年(766年)后,为吐蕃所据;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收复河西,复归于唐。

五代,属回鹘,称肃州。隶甘州回鹘。

宋代,置酒泉均,羁靡,实属西夏,置蕃和郡,隶黑水镇燕军司。嘉定十七年(1224年)后属蒙古。

元代,蒙古废西夏的蕃和郡,置肃州。至元七年(1271年)改置为肃州路。至元八年(1272年),蒙古改国号为元,至元十八年(1293年),立甘肃行中书省(驻张掖),肃州路属之。

明代, 洪武五年(1372年),置肃州,不领县,隶陕西布政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改制为肃州卫,不领县,卫下置所,隶陕西行都指挥使(驻陕少)。

清初,沿袭明制,置肃州卫。 雍正二年(1724年),罢卫,将肃州并入甘州府;雍正七年(1729年),又改制为肃州直隶州,直隶甘肃行省布政使司(驻兰州)。同年分甘州的高台县归肃州直隶州。

民国,设酒泉县,隶安肃道。改道设署后,酒泉县隶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9月25日,酒泉县和平解放,同年10月2日,酒泉县人民政府成立,隶酒泉专员公署。

1956年,酒泉,张掖两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酒泉县属之。

1959年1月,酒泉,金塔两县合并建立酒泉市(地级)。

1961年,撤销地级市改为县级市,恢复金塔县,隶酒泉专员公署。

1964年11月,撤市改为县。

1985年5月,撤县建市,隶酒泉行政公署。

2002年9月16日,撒市改为肃州区,隶酒泉市(地级)。

截至2016年,肃州区辖6个街道( 东北街街道、 东南街街道、 工业园街道、 新城街道、 西北街街道、 西南街街道)、10个镇( 总寨镇、 银达镇、 西洞镇、 上坝镇、 三墩镇、 清水镇、 金佛寺镇、 泉湖镇、 西峰镇、 果园镇 ),5个乡( 下河清乡、 黄泥堡裕固族乡、 铧尖乡、 丰乐乡、 东洞乡) ,共154个社区。

肃州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酒泉市东部, 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东与 高台县及肃南县接壤,南倚祁连山与肃南县交界,西与嘉峪关市毗邻,北抵金塔夹山与金塔县相连。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84公里,总面积3353.74平方公里。

肃州区地处蒙新荒漠地带,地理纬度和海拔比较高,属 河西走廊平原“扇顶—扇裙—扇缘”三阶地带,境内无山,平坦开阔,地势西南部高而东北部低,略呈倾斜,平均海拨1360米。

肃州区属典型的 大陆性气候,气候的整体特征为: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

肃州区年平均气温7.3℃,七月份最高平均为21.8℃,元月份最低平均气温为-9.7℃,低于零度的时间为128天。

肃州区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雨量集中,降水为48.4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7%;冬季雨雪稀少,降水为5.3mm,占全年降水量的6.2%。降水由北向南随地势的增高而增大,境内海拔每升高100m,降水增加5.09mm,年平均降水量87.7mm。年平均蒸发量为2148.8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6%。

肃州区日照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33.4h,比同纬度的北京多246.5h,平均每天可照射时数8.3h,年日照百分率为68%。太阳辐射强度大,年总量为145.6千卡/平方厘米,与同纬度的北京相比多11.4千卡/平方厘米,月总量为16.0千卡/平方厘米。

肃州区无霜期短,早霜初日平均为9月24日,最早9月18日,最晚10月16日,相差28天;晚霜终日平均为主5月16日,最早4月14日,最晚5月22日,相差38天,无霜期平均130天,最长151天,最短105天。

肃州区多大风和干热风。风向为西北季风,全年平均风速2.4m/s,8级大风平均17.1天,最多达40天,3、4、5月平均8.9天,最多达25天,6、7月多干热风。

肃州区境内有 讨赖河、洪水河、 红山河、观山河、 丰乐河等六条内陆河流,属于黑河水系的支流,均发源于祁连山。

截至2010年,肃州区已探明和发现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石灰岩、 白云岩、 天青石、泥炭、硝盐、煤、花岗岩、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及石油、天然气等10多个矿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建筑用砂石、粘土、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粉细砂、铸型用粘土等7种矿产,年开采量:建筑用砂石约318.8万立方米,石灰岩、花岗岩等4.2万吨,制砖粘土约60万立方米,烧结红砖24000万块。

肃州区境内地表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98亿立方米,全年地下水补给量8.52亿立方米,总排泄量为8.5亿立方米。

截至2011年,肃州区总人口40.64万人(公安年报数,不含流动暂住人口6.95万人)。常住人口43.08万人。人口出生率0.723%,死亡率0.362%,自然增长率0.361% 。有汉族、回族、 裕固族等15个民族。

2011年,肃州区拥有客运车辆1237辆,其中班线客车254 辆;城市公交车183 辆,其中无人售票车120辆。全区完成公路客运量4922万人次,较2010年增长29.87%;客运周转量122594万人公里,较2010年增长28.11%;公路货运量1578万吨,较2010年增长16.89%;货运周转量206636万吨公里,较2010年增长21.27%。

区委书记: 张鸿

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王永宏

2011年,肃州区生产总值( GDP)总量达到152.78亿元,较2010年增长12.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6亿元,较2010年增长6.62%;第二产业增加值81.85亿元,较2010年增长13.32%;第三产业增加值51.77亿元,较2010年增长12.31%。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7.03%,拉动经济增长0.8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8.9%,拉动经济增长7.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4.07%,拉动经济增长4.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2.9:53.9:33.2调整为12.5:53.6:33.9,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2011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464元。

2011年,肃州区财政收入达到7.01亿元,较2010年增长14.78%,其中,税收收入1.94亿元,较2010年增长25.92%。财政总支出14.78亿元,较2010年增长38.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6亿元,较2010年增长14.26%,教育支出2.69亿元,较2010年增长28.36%,科学技术支出0.07亿元,较2010年增长19.02%,医疗卫生支出1.5亿元,较2010年增长61.22%。

2011年,肃州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9.57亿元,较2010年增长13.84%。其中种植业19.41亿元,较2010年增长10.28%;林业0.51亿元;牧业7.98亿元,较2010年增长9.58%;渔业0.08亿元,较2010年增长14.82%;农业服务业11.59亿元,较2010年增长23.29%。

2011年,肃州区农业增加值达到19.16亿元,较2010年可比价增长6.62%。其中种植业11.33亿元,较2010年增长5.34%;林业0.19亿元,较2010年增长6.15%;牧业4.57亿元,较2010年增长2.39%;渔业0.05亿元,较2010年增长5.78%;农业服务业3.01亿元,较2010年增长19.01%。

2011年,肃州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69.68万亩(包括复种),较2010年增长0.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17万亩,较2010年下降4.2%;粮食总产量达到15.93万吨,较2010年下降4.1%。在粮食作物中夏粮7.77万亩,产量3.51万吨,较2010年减产899.72吨。秋粮20.4万亩,产量12.42万吨,较2010年减产5902.75吨。在经济作物中油料1.19万亩,产量1989.13吨;甜菜0.29万亩,产量1.40万吨;蔬菜面积18.6万亩,产量50.8万吨,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达到2.31万亩,较2010年净增0.21万亩;塑料大棚面积达到3万亩,较2010年净增0.6万亩;瓜类面积0.5万亩,产量1.86万吨;啤酒花0.89万亩,产量2196.35吨;孜然1.53万亩,产量2747.03吨。蔬菜制种及其他制种9.97万亩,产量5445.23吨;甜叶菊面积达到4.06万亩,较2010年增长50.37%;琉璃菊面积达到6363亩,较2010年下降32.5%。

2011年,肃州区人工造林面积12050亩,较2010年增长22.04%;木材采伐量2571.9立方米,较2010年下降69.76%;果园面积44831.93亩,较2010年下降2.6%;园林水果总产量45407.19吨,较2010年增长8.35%。

2011年,肃州区各种畜禽饲养总量达到799.81万头只,较2010年增长0.89%;其中牛饲养量达到16.91万头,较2010年增加0.43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30.9万只,较2010年增加6.62万只;猪饲养量达到19.96万头,较2010年减少0.08万头;鸡饲养量达到632.04万只,较2010年增加0.72万只。主要畜禽存栏达到311.87万头只,较2010年减少0.15万头只;其中牛存栏达到9.29万头,较2010年增长0.75%;羊存栏达到72.84万只,较2010年增长5.7%;猪存栏9.58万头,较2010年下降7.26%;鸡存栏220.09万只,较2010年下降1.52%。主要畜禽出栏达到487.94万头只,较2010年增长1.5%;其中牛出栏达到7.55万头,较2010年增长4.86%;羊出栏达到58.67万只,较2010年增长4.82%;猪出栏10.38万头,较2010年增长6.9%;鸡出栏411.95万只,较2010年增长1.01%。主要畜产品中肉产量28389吨,较2010年增长5.9%;蛋产量6603吨,较2010年下降15.21%;奶产量27432吨,较2010年下降7.63%。

2011年,肃州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771亩,较2010年增长4.03%;鲜鱼产量952.3吨,较2010年增长5.78%。

2011年,肃州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4.3亿元,较2010年增长17.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39.5亿元,较2010年增长6.27%。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1.58亿元,较2010年可比价增长1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8.56亿元,较2010年可比价下降19.0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09亿元,较2010年下降26.8%。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75.5%,较2010年下降52.09个百分点。

2011年,肃州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1.59亿元,较2010年增长4.5%;其中房地产开发面积111.6万平方米,较2010年下降6.9%;住宅施工面积9.48万平方米,较2010年下降9.9%。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26.36万平方米,较2010年增长4.3%;商品房销售额9.87亿元,较2010年增长22%;商品房销售面积30.76万平方米,较2010年增长4.7%。

2011年,肃州区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0.27亿元,较2010年下降2.00%。资质内建筑业完成产值15.78亿元,较2010年增长1.2%。

2011年,肃州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37亿元,较2010年增长20.25%。其中城市零售额33.31亿元,较2010年增长20.5%;农村零售额11.06亿元,较2010年增长19.5%。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27亿元,较2010年增长22.1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10亿元,较2010年增长10.3%。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4.22亿元,较2010年增长45.5%,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20.15亿元,较2010年下降0.5%。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较2010年增长92.1%、汽车类较2010年增长68%、书报杂志类较2010年增长39%、文化办公用品类较2010年增长35.3%、石油制品类较2010年增长25.5%、家用电器类较2010年增长11.5%。

2011年,肃州区居民消费价格较2010年上涨5.6%。其中,食品类价格较2010年上涨10.2%;烟酒及用品类较2010年上涨3.3%;衣着类较2010年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较2010年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较2010年上涨3.7%;交通和通讯类较2010年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较2010年上涨4.3%;居住类较2010年上涨6.8%。商品零售价格较2010年上涨5.5%。

2011年,肃州区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达到55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850万美元。

2011年,肃州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9.58万人次,较2010年增长37.74%,其中接待外宾0.74万人次,较2010年增长42.38%,内宾138.84万人次,较2010年增长37.71%;实现旅游收入11.83亿元,较2010年增长25.53%。全区有星级宾馆(饭店)11家。

2011年,肃州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4.7亿元,较2010年增长19.8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1.8亿元,较2010年增长17.6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4.23亿元,较2010年增长32.08%,其中:短期贷款57.86亿元,较2010年下降8.82%;中长期贷款75.22亿元,较2010年增长99.59%。

截至2011年,肃州区共有各类学校185所(含幼儿园),在校学生85126人,教职工5475人。其中大专院校1所,在校学生6541人,教职工431人;中专(中技)学校5所,学生8506人,教职工407人;中学12所,学生25700人,教职工2315人;小学62所,学生30681人,教职工1695人;幼儿园94所,在园幼儿13742人。全区小学毕业生双科合格率达到95.1%,初中毕业年级中考合格率达到83.75%,普通高中高考总录取率达到77.05%。

截至2011年,肃州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0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家,卫生防疫站2个,妇幼保健所、站2个,其它卫生机构173个;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682人,其中医生数635人。医院和卫生院住院床位数达到2215张,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2011年,肃州区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5项,其中4个项目入选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点支撑计划。酒泉工业园区风电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重点支持项目。酒泉工业园区风电孵化器和肃州区万亩节水高效示范园等13个项目入选市科技局计划项目。产生区科技进步奖12项,有11项成果荣获市科技进步奖。

2011年,肃州区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举办了“红歌唱陇原”歌咏比赛,成功举办了“酒泉市暨肃州区庆七一送健康四种健身气功展示赛”、全区第十二届篮球运动会等各类体育活动220多场次,参与人数10万以上。《酒泉宝卷》(第四辑)和《肃州民间谚语》两本“非遗”保护丛书正式出版。

2011年,全年新增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2096人,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新增3270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增1047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3374人,工伤保险新增3399人,失业保险新增1006人,累计参保人数达到73668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0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5%。输转农村劳动力5.4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46亿元,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31万人。2011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879人,农村居民低保人数21083人。新农合平稳运行,全区共有20.93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97.2%。

社火

肃州 社火形式多,品种全,民间耍社火有庆丰收、献天地、攘灾免难,扩大人与人、村与村交流的作用,所以以村为单位办社火都很积极,认真办社火是村里的一件大事。肃州一带的民间社火包括“地蹦子”、“耍狮子”、 “耍龙灯”、“踩高跷”、“跑早船”、“太平车”、“铁芯子”、“二鬼打架”、“磨盘秧歌”等。

婚俗

递换手:合婚时,八字若相克此婚便不成,相合的婚姻才能做成。以后才能订亲,订亲前男女双方尚不能直接相见,女的在暗处偷觑,若中意便欢天喜地的向母亲悄悄表明心思,母亲同意后,男女双方可以约会谈话,也有父母干脆不知而相约的,第一次相约第一次见面双方就要交换礼物,这表示双方都没有意见,可以结为夫妻。第一次交换的礼物肃州人叫“递换手”。

抱轿:娶亲之日,新娘用红巾盖头,请一属相相近的中年男子,一般是由新郎官的平辈人担当抱上车(轿),把新娘拉到男家后,再由此人抱下车送至新房,这一过程叫“抱轿”。

闹房:新婚之夜,新郎或其父辈要请人来闹房,若请不到,说明这家人在群众中的威望不高,家庭人气不旺,又说明新郎的人缘不好,是很痛苦,也是不吉利的。闹房时,新郎的父辈兄长均要自觉回避。闹房者以亲邻同辈男性青年为主,让新婚夫妇接吻、拥抱说情话,做一些勉为其难的挑逗动作。睡觉时,新娘替新郎解腰带和纽扣,将两床被子重合在一起拉开,枕鸳鸯长枕,暗示同床共枕,旧时还要把两人的头发挽在一起,谓之“结发夫妻”。

铺床:闹房结束后有中老年妇女专门为新人铺床,她们把两床被子的四角夹入核桃、花生、红枣等,有条件的还放上荔枝、桂圆等,口中念道:“荔枝掺圆圆(桂圆),生下的娃娃穿蓝衫(意为读书做官)”;“圆圆加荔枝,生下的娃娃有志气”;“炕上放个箱箱儿,生下的娃娃是双双儿”;“地下支个柜柜儿,生下的娃娃是对对儿”。

试刀面:婚后第三天,新娘要亲自下厨擀长面,由公婆、姑嫂、兄弟亲尝叫“试刀面”。

回门:新婚夫妇携带礼物到女方家探亲,谓之“回门”。第八天站娘家,叫“站八天”;满一月新娘由新郎送到娘家住一个月,叫“站对月”。回门时,女方家一般要包饺子招待女婿,称“捏嘴饺子”,意思是让一对新人和睦相处,三缄其口,不要吵嘴。谓之“洗三”。

肃州区特产有:酒泉酒、 香水梨、 酒泉夜光杯、 奇石、毛绒毯、 鸣山大枣、西瓜、 甜瓜、 锦丰梨、阳关葡萄、布骆驼、 黑瓜子、 李广杏、 洋葱、辣椒、 大蒜等。

钟鼓楼

钟鼓楼为肃州现存唯一完整的古建筑物,始 名胜古迹 (10张) 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因主街上分别于南北中3处建有魁阁,此为中魅阁,人们习称为钟鼓楼或中鼓楼。同治二年(1863年)毁于火灾。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再建,现存钟鼓楼系宣统二年至民国元年(1910年至1912年)所重建。

大法幢寺

大法幢寺位于城西北郊两公里处北崖头下梧桐湾。寺院坐北朝南,依崖傍水而建。占地31.75亩,平面布局分前中后三大部分,主体建筑依地势分三层四阶而上。第一层,山门至天王殿为一院,以山门为前哨,钟楼、鼓楼、配殿、僧舍为两翼,院中心直立经幢一座。第二层,天王殿至大雄宝殿为二院。第三层,由设在最高台上的大雄宝殿步入卧佛殿,有五百罗汉堂、东西配殿,阁楼、经堂、方仗室、办公接待室,佛寺商店、斋堂等。整个建筑前呼后应,呈现大唐佛寺风格,被称为“河西第一名刹”。

酒泉博物馆

酒泉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是一个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04年,新建博物馆位于肃州区西郊七公里处,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分公用接待区、中央大厅、历史文物展厅、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等五个分区。毗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丁家闸5号壁画墓。馆藏各类文物4138件,包含有陶器、石器、铜器、玉器、金器、银器、石刻、丝绸、经卷、书画、砖雕、砖画等种类。野外文物保护单位26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馆内陈列的肃州文物精品长年对外开放。展出的文物突出地方特点,体现精品意识。上起史前文化,下至明清时代,全面再现了肃州的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农牧生产、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从中可以感受到数千年来肃州文明发展的历史。

肃州美术馆

肃州美术馆是肃州区政府批准成立的一家公益性群众文化机构,位于肃州区文化馆内。主要职能是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开展精品字画收藏欣赏、美术教育、学术交流等艺术活动。现有面积约350平方米的展览厅和14个面积约750平方米的书画工作室。

丁家闸五号壁画墓

丁家闸五号壁画墓位于肃州区西北8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南距兰新公路约1公里,为东晋时期墓葬。丁家闸五号墓呈东西坐向,墓底距现在地表12米多。前为斜坡墓道,长33米,宽1.4米。墓门高一米有余,宽90公分,深98公分。上有门楼,施有草泥。墓分前后两室,共长8.64米。前后室地面均平铺穿壁变体云气纹方砖一层,前室壁画环绕,后室西壁上绘画略显简约。丁家闸五号墓壁画保存基本完好,历经一千六百多个春秋,从多个侧面再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思想意识、人生追求、生产情景和生活内容,对研究河西地区在十六国时期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文化特色、艺术风格、价值取向和民族交往等,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西河滩遗址

西河滩遗址位于肃州清水镇中寨村七组村西,处于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季节性河流岸的二级阶地上。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大部分保留在夹杂有第四纪黄土的沙砾堆积中。其东部现为耕地。该遗址在过去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并得到保护。从2003年6月至9月,历时两个多月,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发现了一处早期四坝文化的大规模聚落遗址。已发掘的遗迹主要有:房屋基址33座,储藏坑31座,烧烤坑321座,陶窑4座。西河滩遗址是河西走廊西部地区首次发掘的一处史前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既是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具有开发利用的重要价值。

肃州区著名人物有: 祁嘉、 赵才、 马燕萍、 赵黑、 曹赟、 庞淯、 赵娥、 阎毓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