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
西峰区 西峰市 西峰 甘肃省西峰市 西峰区建制沿革 西峰区行政区划 西峰区地理环境 西峰区自然资源 西峰区人口民族 西峰区政治 西峰区经济 西峰区交通运输 西峰区社会事业 西峰区历史文化 西峰区名胜古迹 西峰区著名人物 西峰区所获荣誉
西峰区隶属于甘肃省 庆阳市,位于 甘肃省东部、 泾河上游,位于陇东黄土高原 董志塬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7′42″-107°52′48″,北纬35°25′55″-35°51′11″,东邻西安、 咸阳,西连 平凉,南通天水、 宝鸡,北接银川。长约47.7公里,东西宽约34.8公里,总面积996.35平方公里,是庆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截至2015年,西峰区辖2个乡、5个镇、3个街道 ,共25个社区、117个行政村、1050个自然村 。总人口39.09万人(2017年) ,有 汉族、 回族、 满族、 藏族、 壮族、 朝鲜族等十二民族。2016年,西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17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2015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8亿元,较2015年增长7.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0亿元,较2015年增长...
详情西峰区隶属于甘肃省 庆阳市,位于 甘肃省东部、 泾河上游,位于陇东黄土高原 董志塬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7′42″-107°52′48″,北纬35°25′55″-35°51′11″,东邻西安、 咸阳,西连 平凉,南通天水、 宝鸡,北接银川。长约47.7公里,东西宽约34.8公里,总面积996.35平方公里,是庆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截至2015年,西峰区辖2个乡、5个镇、3个街道 ,共25个社区、117个行政村、1050个自然村 。总人口39.09万人(2017年) ,有 汉族、 回族、 满族、 藏族、 壮族、 朝鲜族等十二民族。
2016年,西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17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2015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8亿元,较2015年增长7.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0亿元,较2015年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7.1亿元,较2015年增长7.2%。
西峰区所在的董志塬面是天然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素有“ 陇东粮仓”、“陇上明珠”之称。 2018年10月10日,甘肃省政府批准西峰区退出贫困县。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西峰区政区地图 (2张) 西峰,夏商时属雍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期,地属义渠戎国,为西戎、北狄游牧之地。
秦属北地郡。
西汉属郁郅县。东汉时羌戎入侵,郡县皆废。
南北朝属彭阳县(县治在今董志乡南庙村)。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彭阳为彭原(县治在今彭原乡彭原村)。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彭原划归宁州管辖。
元太祖至元七年(1270年),并彭原、安化入庆阳府。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复设安化县,直隶于陕西布政司。
清穆宗 同治十三年(1874年),设董志分县(县治在今董志乡政府所在地)。
民国二年(1913年),撤董志分县入安化县,遂改名庆阳县,隶泾源道;民国六年(1917年),西峰受陇东镇守使管辖(治所在平凉);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在西峰设立甘肃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7月28日,西峰解放后,成立军管会。
1950年,陇东分区易名为庆阳分区,区署设西峰,遂成立西峰市(县级),同年5月25日,改县级市为区级市,归属庆阳县。
1954年,改市为区。
1955年,改区为镇。
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峰市(县级),原庆阳县南部8个乡镇及原西峰镇辖区划归西峰市管辖,撤消西峰镇,增设寨子乡和南街、北街2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6月,庆阳地区撤地设市,西峰随之撤市设区。
截至2015年,西峰区辖2个乡( 什社乡、 显胜乡),5个镇( 董志镇、肖金镇、温泉 镇 、 后官寨镇、 彭原镇),3个街道( 北街街道、 西街街道、 南街街道) ,共25个社区、117个行政村、1050个自然村。
西峰区地处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原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7′42″-107°52′48″,北纬35°25′55″-35°51′11″,东邻西安、咸阳,西连平凉,南通天水、 宝鸡,北接银川。长约47.7公里,东西宽约34.8公里,总面积996.35平方公里。
西峰区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1421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南北呈一扇形,以董志、彭原两镇为中心的董志塬,塬面完整,地势平坦,是全国最大的黄土高原区。
西峰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日照总时2400-2600小时,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年无霜期160-180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截至2015年,西峰区已探明的 西峰油田,含油面积8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亿吨以上,被称为中国石油地质勘探的四大发现之一。区内以砂石、粘土、石英砂为代表的优质矿种分布广泛,极易开发。
西峰区境内马莲河、蒲河两条大河,总径流量达8.43亿立方米,地下储量达43.4亿立方米。天然矿泉水年开采量在1000吨以上。
截至2016年,西峰区总人口为38.83万人,较2015年增加0.66万人。按性别分:男19.78万人,女19.04万人;按户籍分:非农业人口14.87万人,农业人口23.9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179人,出生率18.65‰;死亡人口1867人,死亡率4.7‰,自然增长率14‰。常住人口为37.19万人,较2015年减少1.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28万人,农村人口15.9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7.22% 。有 汉族、 回族、 满族、 藏族、 壮族、 朝鲜族等十二民族。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 章志兼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 驰
区委副书记:李 聪
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刘建莉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建新
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马耀文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鹏瑞
区委常委:李廷位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晓龙
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 瀚
2016年,西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17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2015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8亿元,较2015年增长7.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0亿元,较2015年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7.1亿元,较2015年增长7.2%。在生产总值中,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7.5亿元,较2015年增长17.2%,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7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6.6:41.6:51.8调整为6.3:43.0:50.7。其中第一产业比重较2015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2015年上升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2015年下降1.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现价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6222元,按12月底汇率6.4936折合6698.8美元。
2016年,西峰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97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92%。全年完成劳务输转6.033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2.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67亿元。
2016年,西峰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4.16亿元,较2015年增长10.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完成投资92.05亿元,较2015年增长10.13%。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270亿元,较2015年上涨10.9%;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7亿元,较2015年上涨7.3%;其他费用完成投资17亿元,较2015年上涨4.9%。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33亿元,较2015年上涨6.4%,占投资总额0.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5.43亿元,较2015年上涨10.2%,占投资总额39.2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5.41亿元,较2015年上涨10.6%,占投资总额48.93%。
2016年,西峰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3亿元,较2015年下降5.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亿元,较2015年下降21.9%。各项税收收入总计完成76.7亿元(含庆化厂上缴税金62.2亿元),较2015年增长29.4%。其中:国税收入70.6亿元,较2015年增长40.6%;地税收入6.1亿元,较2015年下降32.7%。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3.8亿元,较2015年下降9.0%。
2016年,西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4.7亿元,较2015年增长3.4%;其中:单位存款59.76亿元,较2015年20.9%;个人储蓄存款余额212.53亿元,较2015年增长18%。各项贷款余额315.2亿元,较2015年增长9.9%。其中短期贷款75.26亿元,较2015年下降7.1%;中长期贷款239.85亿元,较2015年增长16.6%。
2016年,西峰区保费收入22626.7万元,较2015年增长17.9%。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6878.5万元,较2015年下降14.9%;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5748.2万元,较2015年增长41.8%。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724.2万元,较2015年下降30.8%。其中财险支付2712.3万元;寿险支付4011.9万元。
2017年,西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9.3亿元,增长6%;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7亿元,增长1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3.03亿元,增长5.7%;大小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完成16.3亿元和7.3亿元,增长31.7%和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149.9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60.7元,增长8.3%。
2016年,西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84.57万亩,较2015年增长0.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48.45万亩,较2015年下降0.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32.0万亩,较2015年增长2.1%;青饲料播种面积为4.12万亩,较2015年增长0.8%。粮、经、饲比例由去年的57.9:37.3:4.8调整为 57.3:37.8:4.8。全年粮食总产量完成 12.56万吨,较2015年下降1.9%。其中:夏粮总产6.08万吨,较2015年增长0.6%;秋粮总产6.48万吨,较2015年下降3.2%。在秋粮中玉米产量3.11万吨,较2015年下降7.2%。油料产量完成1.62万吨,较2015年增长0.7%;蔬菜产量16.59万吨,较2015年增长3.8%;瓜类产量2.8万吨,较2015年增长3.1%。
2016年,西峰区共完成造林面积5.67万亩,累计达到59.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67%,较2015年提高3.8个百分点。当年出售树苗1526万株,较2015年下降7.5%。果园面积累计达到23.84万亩,果品总产量13.33万吨,较2015年增长11.3%,其中苹果产量12.69万吨,较2015年增长11.8%。
2016年,西峰区大牲畜存栏1.85万头,较2015年下降9.6%。其中:牛存栏1.77万头,较2015年下降2.1%,出栏0.8万头,较2015年增长9.5%;猪存栏6万头,较2015年增长1.4%,出栏5.97万头,较2015年下降3.2%;羊存栏11.69万只,较2015年下降0.7%,出栏4.5万只,较2015年增长1.1%。肉类总产量达到6369.45吨,较2015年增长0.7%。奶类产量1119.64吨,较2015年下降3.2%。禽蛋产量603吨,较2015年下降4.2%。
2016年,西峰区水产品产量142.71吨,较2015年下降8.2%。
2016年,西峰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亿元,较2015年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13.53亿元,较2015年增长3%;林业产值0.2亿元,较2015年增长13.7%;牧业产值1.6亿元,较2015年增长6.7%;渔业产值124.16万元,较2015年下降8.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19亿元,较2015年增长3.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7亿元,较2015年增长6.7%。其中:农业增加值9.64亿元,较2015年增长5.6%;林业增加值0.07亿元,较2015年下降0.9%;牧业增加值1.11亿元,较2015年增长2.5%;渔业增加值116.86万元,较2015年下降9.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87亿元,较2015年增长1.1%。
2016年,西峰区耕地面积57.87万亩,较2015年下降0.4%,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93万亩,较2015年增长0.4%,保证灌溉面积达到16.61万亩,较2015年下降0.2%。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到33.06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5.9%。劳动力资源总数15.98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达到13.5万人,较2015年减少0.44万人。
2016年,西峰区建成3个苹果基地乡镇、25个苹果重点村、55个果品专业合作社,102处百亩以上流转土地果品专业合作社和经营大户;建成肖金设施基地、三川、董志南庙等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9个,建成显胜三泉刘等露地瓜菜示范点5个;启动新建千头(只)养殖小区(场)8处,发展规模养殖户550户,全区生猪、肉牛、肉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0.6、2.45、22.8、52.5万头(只)。全年涉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49项,2016年应补助资金35701.8万元,实际兑付资金31630.37万元,兑付率88.6%。其中通过“一折统”兑付25项兑付资金20592.8万元。实现脱贫819户324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6%。
2016年,西峰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92.5亿元,较2015年增长18.4%,实现增加值57.5亿元,较2015年增长17.2%(可比价)。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省以下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10.9亿元,较2015年增长4.1%。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工业实现50.2亿元,较2015年增长30.0%;股份制工业实现5.2亿元,较2015年增长7.1%。按行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4亿元,较2015年增长11.0%;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6.1亿元,较2015年增长22.1%。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3.28亿元,较2015年增长2.11%,实现增加值1.23亿元,较2015年增长1.91%。
2016年,西峰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总产值191.6亿元,较2015年增长19.6%,产品销售率为99.5%。其中省以下地方工业完成销售总产值23.7亿元,较2015年下降14.1%,产品销售率为96.3%。实现营业收入185.0亿元,较2015年增长10.2%。
2016年,西峰区原油加工量343.36万吨,较2015年增长33.6%,生产汽油136.87万吨,较2015年增长37.1%,煤油14.1万吨,较2015年增长51.7%,柴油142.65万吨,较2015年增长30.7%,燃料油7161吨,较2015年增长146.9%,液化石油气17.08万吨,较2015年增长34.3%,服装22.7万件,较2015年增长1.8%,化学药品原药231吨,较2015年下降5.3%,自来水1091万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0.6%,商品混凝土53.13万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6.6%,涂料7735吨,较2015年增长23%。
2016年,西峰区50户资质以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4.95亿元,较2015年下降2.3%;实现增加值17.7亿元,较2015年增长4.1%。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实现营业利润3.79亿元,较2015年下降0.78%;利润总额达到2.14亿元,较2015年增长7.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9.54万平方米,较2015年下降20.1%;房屋竣工面积88.95万平方米,较2015年减少9.9%。
2016年,西峰区72户房地产企业共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亿元,较2015年增长0.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4.5亿元,较2015年增长5.2%;办公楼投资2803万元,较2015年下降61.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9090万元,较2015年增长34.9%。商品房施工面积共计316万平方米,较2015年下降11.3%,其中商品房住宅施工面积200万平方米,较2015年下降14.9%;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70.9万平方米,较2015年增长0.1%。全年全区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0.11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3.2%,较2015年下降83%。商品房销售面积14.7万平方米,较2015年下降5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17万平方米,较2015年下降65.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2.52万平方米,较2015年增长140%。全年销售额7.1亿元,较2015年下降58.1%,其中住宅销售额5.1亿元,较2015年下降64.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2亿元,较2015年下降20%。
2016年,西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1亿元,较2015年增长8.9%。分地域看:城市完成58.07亿元,较2015年增长8.5%;农村完成11.05亿元,较2015年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17.5亿元,较2015年增长13.4%;零售业完成43.9亿元,较2015年增长6.7%;住宿业完成0.4亿元,较2015年增长5%;餐饮业完成7.3亿元,较2015年增长12.7%。全年进出口额15145万元,较2015年增长2.9%。
2016年,西峰区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旅游景点16处,涉外定点星级接待单位 4个,旅行社(分公司)25个。全区累计接待游客29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2亿元。编制完成《庆阳北石窟寺遗址生态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显胜乡蒲河川美丽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温泉镇华夏公刘第一庙景区总体规划》、《彭池塬古城旅游景区开发总体规划》和《小河湾景区开发规划》。打通了毛寺至北石窟寺环川公路,启动实施了陇东滑雪场二期工程建设和夏季漂流码头建设,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航空
庆阳机场始建于1976年,1977年建成通航,属国内支线机场,位于 庆阳市西峰区西北5公里彭原乡李家寺村。庆阳机场飞行区等级按4C级标准建设,拥有一条长2600米、宽45米的跑道,可满足A320、B737系列机型全天候起降。
铁路
银西客运专线正线全长616.55公里,线路北起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经灵武市、吴忠市,向南途经甘肃省 环县、庆城县、庆阳市区进入陕西省境内,经 彬县、 乾县、咸阳国际机场接入 西安北客站。该铁路2015年12月23日已经在庆阳隧道开工建设,预计在2020年底前全线通车。
公路
西峰区有庆阳客运中心(汽车南站)、庆阳汽车北站(汽车北站)、西峰汽车站(汽车西站)三个客运车站。可以到达庆阳各县以及广州、东莞、南阳、乌鲁木齐、西宁、天水、嘉峪关、敦煌、定西、神木、呼和浩特、西安、榆林、平凉、临汾、兰州、吴忠、延安、石家庄、洛阳、乌海、北京、银川、太原、包头、乌鲁木齐、成都、深圳、上海等地。
G22青兰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实现了甘肃东部出口的高速化。东至延安、临汾,南至平凉、西安、兰州。
西峰区南北有S202通过,北可以到庆城县,南可以至平凉、西安。
2016年,西峰区拥有营运载客汽车1686辆,载货汽车11680辆。客运量达到352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259676万人公里。货运量达到2297.61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382359.3万吨公里。
2016年,西峰区共有各级各类学(协)会34个,其中专业技术学(协)会10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4个,当年完成专利申请472件,授权发明专利188件,累计授权有效发明专利40件。
截至2016年,西峰区内共有各类学校224所。其中大专院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9所,中学24所(其中:独立初中10所,完全中学5所,高级中学5所,一贯制中学4所),普通小学10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89所。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8419人,其中专任教师7792人。在校学生97910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59%,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68%。
2016年,西峰区有专业剧团2个,文化(艺术)馆2个,图书馆2个,博物馆2个,画院1个,文化站8个,农村文化室100个,农家书屋104个,露天剧场35个。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0亿元,较2015年增长19.0%,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83个,新增35个。全年完成了37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建设、1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80个全省行政村(社区)“数字农家书屋”试点建设,实施了全区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文化惠民工程,新铺设光缆线路177公里,附挂光缆线路147公里,覆盖全区7个乡镇,完成有线广播电视入户5878户。全年举办各类香包等民俗文化产业培训班126期,培训作者10000人(次)。组织民间艺术大师创作刺绣、剪纸、泥塑等民俗文化产品130件,外出参加展览和参加艺术大赛20余场次,获奖35项。培育扩建后官寨镇南佐村(左焕茸)、新建董志镇北门村“文化集市”固定经营点和生产加工基地各1处,并在国内和白俄罗斯设立了营销窗口;成功承办了“第十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共组织各乡镇、街办布设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类展棚615个,参展公司142个、参展农户271个,共销售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类民俗文化产品186.7万件,销售额达到1011.6万元。全年生产香包550万件、实现产值8500万元,销售500万件,收入7000万元。
截至2016年,西峰区辖区拥有卫生机构330个,其中医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个、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113个、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6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6个。实有医疗病床3606张。卫生技术人员422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85人,注册护士1292人,药师(士)201人,技师(士)180人,其他人员320人。全年实施陈户卫生院综合业务楼、温泉卫生院住院楼、后官寨卫生院改扩建及附属设施项目、董志卫生院附属设施项目等卫生基础设施项目7项。全区1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年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总额达到530元,参合236965人,参合率99.71%。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和弱势群体参合率保持在100%,共计补偿36.14万人次10672.57万元,当年资金使用率83.4%。全面落实了33种门诊慢特病报销政策,重大疫病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对全区749名因病住院的贫困人口提高5%,补偿资金17.05万元,贫困人口住院实际补偿比为64.34%,大病保险赔付起付线降至3000元,共赔付44人次2.85万元。全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均达到98%以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340.92/10万。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8%。全年共结婚登记6398人,婚检6293人,婚检率98.48%,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率87.5%。孕产妇和儿童管理率分别达到96.3% 和93.8%。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6年,西峰区全面启动实施了6个省、市、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及10个环境整洁村建设任务,完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总投资6622万元,占总计划的102%。其中,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总投资5762万元,占项目计划的103%,10个环境整洁村完成总投资860万元,占项目计划的102%。累计完成公路沿线杂草清理323.5公里,垃圾清运6780吨,树畦树行整修235.7公里,垃圾坑点治理678处,配备垃圾箱600多个,清理门前“三堆”4635处,农宅涂白美化562户,新栽行道树8400多株,行道树涂白38.5公里,门头改造180多间,建成人工水景及小游园8处,居民点门前新建小菜园(花园)329处,完成庆西路沿线两侧草坪种植12.7万平方米,整治蒲河川区河道6.5公里,整理美化连心桥河岸1000平方米,整治旅游景点10多处,完成面山绿化2100亩。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3处,分散工程89处,解决了1857户7559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架设10KV线路4.01公里,架设0.4KV线路27.31公里,配备变压器18台1800千伏安。实施7条65.3公里的农村道路建设。
2016年,西峰区共有体育场地数451个,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1次,参加县级以上运动会运动员人数53190人。年末等级运动员27人,等级教练员21人,等级裁判员432人。体育事业经费支出1053.8万元。
2016年,西峰区单位在岗职工年工资总额达到438979万元,较2015年增长6.89 %,年人均工资额69780元,较2015年增长7.96%。其中区属职工工资总额为82665万元,较2015年增长16.95%,年人均职工工资额68110元,较2015年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97.93元,较2015年增加2050.73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4921.29元,较2015年增加799.73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1.4元,较2015年增加583.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99.42元,较2015年增加296.86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较2015年下降1.2个百分点。
2016年,西峰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9557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7064人;参加失业保险40053人;参加工伤保险75252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9515人。城市低保参保人数达到4892户、12137人,发放保障金5179万元,较2015年增加499万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338元。农村低保参保人数达到3912户、12758人,发放保障金2432万元,较2015年增加104万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159元。
窑洞民居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西峰黄土同整个黄土高原一样,是在地质年代的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形成的风成土状堆积物,已有约120万年。黄土层厚度一般为50至100米,最厚处可达200米。因黄土层深厚,土质密实,极适宜于挖洞建窑,数百年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来,窑洞一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窑洞类型很多,但按大类分基本上有三种:一是明庄窑洞;二是下沉式地坑院窑洞;三是箍窑。
窑洞按用途细分还有很多。如为了防盗,在正面窑上面再打个小窑,名曰高窑;在窑内一侧再打个能藏东西的小窑名叫拐窑;若因窑小,在盘炕的地方再掘一小窑叫炕窑;为了躲避战乱,在庄附近另挖一长道深洞,叫地窨子。住家院落中的窑洞因用途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窑、厨窑、畜圈窑、柴草窑、粮窑、井窑、磨窑、车窑等等。
窑洞是农民生活的摇篮。它对黄土高原人民的繁衍生息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窑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中国建筑工艺的伟大创举,是人类居住史的“活化石”。西峰因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成为庆阳窑洞民居文化的代表。
荷花舞
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载入《20世纪中国民族舞蹈经典》的“荷花舞”就源于此,庆阳也因此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荷花舞之乡”。
荷花舞起源于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董志原上,建国后被中国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坛。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艺术风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区的社火中,并被改编成500人参与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对周文化在民间的遗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华夏农耕文化滋生的温文、典雅、优美的艺术形象更具有探索价值。在现代的艺术园地里,轻捷、飘逸、热烈的舞姿和气氛更是群众文化活动保留的舞蹈艺术。
徒手秧歌
秧歌,也叫 秧歌舞,即在锣鼓伴奏下既歌又舞的一种表演形式。起源于北方,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需长时间弓背弯腰,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休息时人们就在田地里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就见空插脚,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扭秧歌,大大丰富了秧歌的内容,出现了秧歌剧、秧歌小演唱等。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很有艺术价值的秧歌文艺作品。
庆阳的秧歌有两种,一种叫秧歌舞,一种叫秧歌剧。秧歌舞只舞不歌,俗称“扭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在原地表演的,也有在行进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秧歌舞表演人数,可多可少,有男有女,双排偶数。人物化装多式多样,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还有老汉、丑婆、大头娃娃等;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不拿八哥道具,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 烟斗、花朵、镰刀、 斧头的。腰中多束红绿彩带,扭动时如花海翻浪,异常耀眼。秧歌剧与秧歌舞不同,它也以“扭”为主要表演特征,但它是载歌载舞,而且有故事情节,只不过是剧情线条比较单一罢了。当年陇东解放区流行的《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代表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秧歌这种文艺表演形式广泛流传。人们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后的喜悦心情,歌唱人民领袖和社会主义新事物。每年春节、国庆和其他重要节庆活动,都有秧歌队出现,秧歌队成为街道文艺活动的主流和亮点。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阳的秧歌使国内外宾客大开眼界,特别是徒手秧歌,使来宾大饱眼福。
陇东唢呐
陇东唢呐在明代就有流传,有四百年的发展历史,从清代开始逐步成熟至民国达到兴盛。
陇东唢呐,经过百年的演变,它的主要作用是活跃和满足了穷乡僻壤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表现为每逢娶媳嫁女,丧葬祭奠、乡村庙会、节庆典礼、新居乔迁、贺寿、给婴儿过满月等民间活动为其助兴,表现民间民俗活动的广泛性。陇东地区红白事中的接请客、送大客、娶新人、迎花、拜堂、闯帐、请灵、出门告、家祭、朝奠、请先生、请客、跑报、乐祭、游食等繁杂的礼仪活动中总是乐手在前,鼓乐先起,具有领先特征。西峰陇东唢呐融民间文学、民间器乐、民间礼仪习俗、风土人情于一体,具有稀有珍贵的价值。
西峰区特产有:黄花菜、烤烟、富士苹果、 什社小米等。
董志塬
董志塬位于甘肃最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中心。塬面平坦,塬边破碎。因其黄土堆积最厚(200多米),塬面最完整,面积最大(910平方公里),加之农耕历史悠久,故此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塬”。
南小河沟
南小河沟位于距西峰城区13公里的董志原西畔,沟壑纵横,谷坡陡峭,被誉为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翡翠。南小河沟流域面积36.3平方公里,是黄委会西峰水保站坚持半个世纪研究水土流失规律的基地,也是全国小流域治理的样板。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旧称寺沟),位于西峰西南25公里, 名胜古迹 (12张) 处蒲河茹河交汇口东岸、覆钟山面西的崖壁上。窟群由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面窟群、楼底村窟及寺沟窟群组成,尤以寺沟窟群最为集中、宏大、堂皇。该窟群开凿于高约20米、长约120米石壁上,上下三层,以165窟为中心,分向西翼展开,状若蜂房,间有依势凿就的阶梯相通。计现存窟龛295窟,造像2126躯,其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麦积山、炳灵寺窟群。在绝大多数窟龛内,原来均有彩绘壁画,现少数洞窟仍留有残迹。据专家考证,北石窟寺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一千五百余年,代有修凿,既有官方崇佛的宏壮巨制,又有民间众生赎罪的精巧微构,尤以北魏、盛唐修凿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北石窟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著名的旅游胜地。
小崆峒
小崆峒位于西峰区城南九公里的董志塬畔,是陇东黄土高原的“天然标本园”和黄土沟壑区少见的风景旅游胜地。小崆峒风景旅游区,由陕西城乡设计研究院于2000年3月完成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194公顷,其中管理范围102公顷,外围保护带116公顷,分为五个功能区,六个景区,二十一个景点。
老洞仙山风景名胜区
肖金镇老洞仙山风景名胜区,距西峰城区17公里,离202省道3.5公里,有四大景区和几十个大小不同的风景点。东有九龙回头盘踞和周朝时期的烽火台呼应;西有元、明埋藏的吴城古堡卧虎展尾潜伏;南有四大名山和“五八”上水工程祥云对照;北有金鸡峻岭及寺崖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笼罩。呈现出望峡洞窟,山原相目的意境。
陇东农耕民俗文化村
陇东农耕民俗文化村坐落在小崆峒北门内,一座典型的陇东崖庄院落,背原面山向阳,崖背一砖到顶,窑洞排列整齐,院落雅致静谧,花园繁花似锦。大门外右侧因势修建一座高厦,另具匠心,增加了窑洞民居的层次和对称,显得和谐而有情趣。院中央矗立一尊公刘巨像,怀抱谷穗,盘髻飘髯,目视远方,面带微笑,睿智而安详,似劳作归来,又似伫立筹谋。公刘是奠定周王朝基础的部落首领,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山之祖。公刘塑象是陇东民俗文化村点睛之笔。
巴家嘴水库大坝
巴家嘴水库大坝位于西距西峰15公里、黄河第三级支流的蒲河中段的巴家嘴,是一座高74米,长539米,底宽404米,顶宽6米的巨型黄土大坝,被称为“亚洲黄土第一坝”的巴家嘴水库大坝。
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是庆阳市的一处大型综合型游乐场所。位于西峰区九龙路北段繁华地段,占地约458.01亩,内有峰、湖、亭、桥观赏景点和水、陆、空等游乐设施。东湖公园始建于1988年,1992年初具规模,1993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2014年底作为全开放式城市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俗博物馆
陇东民俗博物馆地处西峰南郊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风景旅游区,是庆阳唯一的一个专门搜集、整理、挖掘、陈列陇东民俗文物的机构。展览馆建设突出了当地传统的地坑院式民居风格,由十八孔窑洞组成,建设面积3600平方米。
新兴园
新兴示范园(简称 新兴园),位于西巴公路沿线,后官寨乡沟畎村,距西峰城区10公里,总占地面积2000亩,是西峰区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集休闲度假、风情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大型自然生态园区,建成窑洞宾馆、别墅、喷泉、游泳池、垂钓中心、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网球场、射击场、桑拿洗浴、会务接待多功能健身、植物园、森林公园、围猎场、动物园等项目。
黑老锅景区
黑老锅峡谷”长千余米,怪石突兀,岩壁陡峭,黑里透红,红中夹黄,经流水冲刷将土地切割成一条裂缝,河流暗入地下,河床在地下不断加宽,酷似烧饭的铁锅,故当地人亲切称之“黑老锅”。沟深约0.5公里,宽2-4米不等,由砂石层、黄土层和山泉水在寒冷冬天滴水成冰、顺势形成了冰洞和各种形状的冰景。在冬季,周围渗水形成冰挂、冰瀑极为壮观,平添了不少神秘。正是它的神秘,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户外旅行团体慕名而至,掀起了一股“黑老锅峡谷”旅游热潮。整个景观浑然天成,如同一座“地下冰宫、天然冰库、黄土冰窖”,是庆阳盆地黄土高坡上一道罕见的地貌奇观。
西峰区著名人物有: 何占鳌、 王庶、 张玉珍、 张孝友、 米万钟、 刘养锋、 李彦仙、 刘桃儿、 任国栋等。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