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村
碣石村 碣石村地理位置 碣石村区域特色 碣石村主要景点 碣石村主导产业 碣石村交通状况
碣石村是 门头沟 雁翅镇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位于雁翅镇西部。以”立石为碑,卧石为碣“之说,名为碣石村。距镇政府9公里,海拔(约)600米。林业为碣石村的主要产业,主要产物有杏核、核桃。其中核桃远近闻名。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资源,被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确定为”京西井养第一村“。碣石村村域面积12.56平方公里,全部耕地都已实现退耕还林,有林地16909亩。土壤为碳酸盐褐土,植被有杨、柳、桃、杏等,山场多覆盖荆条灌丛。户籍人口156人,其中农业户口126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西部。距镇政府9公里,距 109国道6公里。青杨公路贯穿村中,向东北可直通镇政府,南、西两侧与 斋堂镇相接,北有公路可达 珍珠湖。村的东、西、南、北分别有母子山、屏照山、姐妹山和玉石山相连。其中村西南侧的碣石岭海拔960米(被驴友称为“ 狗牙山” ),是北京户外十险之一,也是驴...
详情碣石村是 门头沟 雁翅镇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位于雁翅镇西部。以”立石为碑,卧石为碣“之说,名为碣石村。距镇政府9公里,海拔(约)600米。林业为碣石村的主要产业,主要产物有杏核、核桃。其中核桃远近闻名。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资源,被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确定为”京西井养第一村“。
碣石村村域面积12.56平方公里,全部耕地都已实现退耕还林,有林地16909亩。土壤为碳酸盐褐土,植被有杨、柳、桃、杏等,山场多覆盖荆条灌丛。户籍人口156人,其中农业户口126人。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西部。距镇政府9公里,距 109国道6公里。青杨公路贯穿村中,向东北可直通镇政府,南、西两侧与 斋堂镇相接,北有公路可达 珍珠湖。村的东、西、南、北分别有母子山、屏照山、姐妹山和玉石山相连。其中村西南侧的碣石岭海拔960米(被驴友称为“ 狗牙山” ),是北京户外十险之一,也是驴友们徒步穿越的热门路线。
作为“京西井养第一村”,碣石村原有72眼水井,现只剩56眼,大多水深三米左右。在明代时,碣石村就已有水井几十眼,许多水井还保存完好,并被村民使用着。水井按用途可分为三类:生活、农业生产和庙宇用水。
碣石村既是一个井养村,又是一个开发较早的古村落,这个古老山村有着悠久历史和美丽传说。碣石村原名”三岔村“。不知从哪朝代起,这里发生了历史变动。三岔村消失了,后来人们根据村周边的无数巨石,以”立石为碑,卧石为碣“ 之说,重新定名为碣石村。
碣石村还是个有红色历史的村庄。在 抗日战争时期,碣石村是一个抗日模范村,晋热察挺进军十团团 长 白乙化带领队伍来到平西就到了碣石村,后来这里就成了挺进军十团的长期居住地。
村落历史悠久,村的东、西、南、北分别有母子山、屏照山、姐妹山和玉石山相连。东西走向的中街长200米,六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与主街次第交错,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错落分布其中,院中各种陈设雕饰都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古朴风格 ,全村有59个院落,其中四合院18个,三合院27个,二合院14个,这些民居建筑大多为硬山屋顶,有着高高翘起的蝎子尾,玲珑剔透的平草砖,线脚流畅的盘子以及多层瓦条等构件。精美的砖雕、木雕、彩绘装饰和墨书题记在这里也是随处可见,散发出古朴深厚的文化气韵。 还有重修圣泉寺碑一座、龙王庙一座。高家坟出土的金代 定窑花碗碟、 十二生肖的铜镜、铜灯已由区博物馆(注:现为 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收藏。
碣石村的中医传承和宗教遗存也颇具特色。碣石村的李氏家族先后出了21位中医,成为当地的名医世家,并有着详细的族谱记载。创建于金明昌二年的圣泉寺遗迹以及龙王庙、关帝庙、白龙庙等宗教遗迹也散落在村中。
除人文资源外,碣石村还有众多自然风光。由于碣石村四面群山环抱,承燕山之余脉,气势壮观,气韵流畅,历来就有“九龙口”之说。村外溪流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形成山环水抱的格局。“碣石八景”中“水湖深潭”的壮丽景观也由此形成。碣石村村内还有3株树龄逾千年的古槐,属于北京市挂牌编号的一级和二级古树。每到春夏,古树便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村民将其奉为神树,还流传不少与古槐相关的神奇传说。 碣石村 (2张)
小船激浪、古井风韵、水湖深潭、飞来巨石、观音洞天、窟窿穿山、古槐烟树、观龟取玉。
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坐落于村东小独山旁,南临山,西为民房。庙坐北朝南,规模较小,仅有 山门和正殿,没有 配殿。正殿小式青山 清水脊,筒瓦顶,室内6 檩。 彻上明造,带前廊, 面阔三间7.5米, 进深一间4.8米。龛台上供奉 关公坐像,两侧分塑 关平捧印、 周仓持刀像。在小独山和老爷庙坡上,两山之间,有一个山峡,在峡中间建有一座长5米、宽4米的“过山楼”。过山楼有一拱形 门洞,原来是进村的通道,后来为了安全,此洞用石头垒死了,禁止行人、牲畜通过。人们沿独山根古道进村,此建筑被誉为“镇村楼”。
龙王庙位于村东,坐东朝西,为三合院。有东房3间,南北房各三间。正点供奉泥塑 龙王及 雷公、 雨师、 风婆、 电母,还有木雕的青龙、白龙、黑龙等神像。天旱时,人们把神像搬到村中,搭蓬供奉,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数百年来,龙王庙承载着村民们朴素的 信仰。庙前不远处为干涸的河道,巨石散落其中,构成村中特殊的景观。巨石河道两旁生长着茂密的槐树、核桃树和杏树。
龙王井位于龙王庙前,与韩家井并称“龙王双井”,该井水位比井旁水沟的沟底高,无论打多少井水,水位都不见下降,是村民的生命之源。相传修完龙王庙后,有一白须老翁给村民托梦求水,并且指明庙前就有水源。次日,村民一挖,果然不到二尺深就见水了,这便是的龙王井。
河道里散落的石块,历经风雨洗礼,河水冲刷,如今变得圆润而温和。有感于碣石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艺术家尝试以绘画的形式,用简洁抽象的线条,诠释碣石之美,礼赞碣石之韵,赋予平凡的石头色彩与生命,同时为古老的村庄增添新的创意和活力。最有名的碣石六仙境,更是将碣石村“仙隐与市”和“ 人杰地灵”的个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韩家井为村落最具代表性的古井之一,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井水清澈甘醇,哺育着一代代淳朴善良的碣石人。润泽万物的传承,“涧花入井水味香”的意境,韩家井的后人们,都在用心领悟着 周易经卦背后的“ 大道至简”,卦象也被雕刻在韩家井旁,那句“蓬勃生长之象”既是在言“水”,也是在喻“人”。
在碣石村,有一处院落,门口牌子上写着: 萧克指挥部。萧克将军作为挺进军司令员曾经在这个院子里住过,说明碣石村是抗战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也是很重要的红色历史纪念地。
王家井原为王家自家用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直被村民沿用。三伏夏天井水清凉可口,数九寒冬井口热气飘渺,实为上等优质水源,被村民作为公用井再继续使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本村遭遇旱情,家里没井的几户村民到其他村民家打水不方便,便自发集资挖的公共用井,故此得名。
碣石村内有两棵参天古树——“定村槐”和“二号槐”,树龄皆逾千年。古槐树是国家“一级古木”,已有上千年历史,蔚然深秀,遮天蔽日,有“此二槐树,千年也,乃村中之风水”的说法,是古村的珍宝。此树名为“定村槐”,相传明末崇祯年间,天下大乱,又适逢大旱,古槐显灵,化身为仙姑下凡扮成村妇 赈济灾民,为拯救更多生灵,她把自己的树叶变成粮食,村民们深感其恩,故以此槐作为“定村槐”。因此村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折两棵古槐的树枝,不准孩子们上树掏鸟,不能惊动了仙家,否则要遭灭顶之灾。
此槐与“定村槐”并称,取名为“二槐”。“二槐”有灵性。多年来数度遭狂风摧残,却不曾伤到村民分毫。1987年,古槐意外失火,村民协力将其扑灭,此槐非但没有失去生命力,反而越来越茂盛。据此,神树之说,得以佐证。从此村中也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折古槐的树枝,不准孩子们上树掏鸟,要像保护神树一样保护古槐。
大玉沟里大水井,原来是一口小井,建于明代以前。据说,他与村里的两棵千年古槐树岁数相当。这口井由何家所建,建在了去寺院的路上。因去寺院的香客太多,井水供不应求。于是,经何家族人合议后,决定改建这口井,在井周围扩建,保留小井,成为能够为如今的井中之井,香客们起名为“子母井”,何家也备受人们尊重了。“母子井”的直径有4米左右,小井在水下面几米深处,水多时看不到的 。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碣石村民在此走灯会,邻村的村民都会到此观赏,并饮用此井的水。还有两眼井,据此50多米。
碣石村的村边沟谷, 核桃树成林,遮天蔽日,有不少核桃树树龄在百年以上,也有的树龄在三百多年。每年白露后,金风早把核桃的绿皮吹裂,又落到地上,自动蹦出个白花花的大核桃。这里的洞上港、潘子涧、大峪河槽、黄崖河槽等处,是核桃树生长最多的地方。按过去讲,这个地区, 灵水村的核桃最多,碣石村的核桃最好,以皮薄,仁白著名。遇上好年景,全村可产核桃6万斤。核桃收获后,有收购商把核桃收走,用骡马驮运到 北京、 天津。当时,天津收购全国的核桃,由于碣石的核桃质量好,商家规定,碣石的核桃不到,核桃不给加钱 。
碣石村的村名,就是因巨石的存在,才改叫碣石村并世代沿用的,在村子的周边散落着几百吨乃至上千吨的巨石,其中有一块巨石的石质与周边的石质截然不同,近千吨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来的?不得而知。在村前的高坡上俯望,目光所及,碣石静卧,力道犹存,这些巨石默默静立在无水的溪涧之中,仿佛成为了一种守望家园的精神图腾。
圣泉寺坐北朝南,正殿3间, 面阔10.8米, 进深9.2米,硬调大脊,板瓦合瓦,木构件大式作法。 架梁7 檩, 明间中部为井口 天花,并有 藻井,藻井有5跳11踩斗拱。次间为 彻上明造。前殿一间,面阔3.2米,进深4.1米,硬山 清水脊,板瓦石 望板,木构件,为小式作法。钟楼面阔一间,3.7米,进深4.1米,前殿有重修碑, 螭首龟驮明 正德十三年立。
在村民李全聪的门道 边墙上的题诗,概括了他为人的忠厚,注重兄弟情谊的高贵品德。村里人说:“他活了90多岁,没有人说他不好”李全聪幼年读过 私塾,兄弟4人,父亲早亡,由他掌管家事,兄弟之间相处得很好。分家时,它以长子 大哥的身份主持把房地和用具分成4份,先让弟弟,弟媳妇们挑,二弟媳妇要了旧家7间房,四弟要了中街5间新院子,三弟要了8间新院子,而他自己只要了旧家的两间房。院内影壁上还写有“虽陋德馨”4个大字。落款是“虽在已巳仲秋月”。 1929年的农历8月,当时30出头的李全聪所崇拜的是一个“德”字,“虽陋德馨”的格言影响了他一声。
碣石村着力开发民俗旅游 ,共有 民俗旅游接待户9户;林业为主要产业,主要物产为杏核、核桃。
沿109国道西行至68公里处的 青白口村,转上西北方向的青杨路可达该村。
在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2路公交车在法城口站下车,转乘M29路至终点可至碣石村。
M29路信息如下:
斋堂公交场站—碣石村,设站:
斋堂公交场站—斋堂—火村口—门头沟西胡林—门头沟东胡林—军响—桑峪口—法城口—青白口西—黄土贵村路口—碣石村
全长24km
发车时间:斋堂公交场站7:30、16:10,碣石村8:20、17:00
周边
门头沟区雁翅镇碣石村偾峰退役仆军人服务站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
周边行政单位
雁翅镇碣石村综治中心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709乡道雁翅镇碣石村委会
周边住宅区
碣石坪社区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街道
周边村庄
碣石村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