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窖乡

南窖乡 南窖乡历史沿革 南窖乡自然环境 南窖乡社会事业 南窖乡经济状况 南窖乡区域详情


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位于房山区西北部山区,乡中心距108国道8公里。总面积40平方公里,全乡所辖8个 行政村,现有耕地7820亩,粮食总产量13万公斤。常住人口3739人(2010年) 。该乡原属房山县,1952年划归京西矿区。1958年3月并属周口店区,同年成立河北人民公社为南窖管理区。1961年改称南窖人民公社,1960年1月复属房山县,1980年划归 北京矿务局工农区办事处,1983年改公社为乡,称南窖乡至今。全乡地处大房山北麓低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处港儿沟海拔783.9米,最低处黄石岩海拔260.8米,四周群山耸立,中间坡缓地平,状如窖形盆地。南窖乡 (4张) 地质构造复杂,西北部为石灰岩山地,东南部为页岩地层。西北部土壤为黄黏土,东南部为山地褐土,土层薄,肥力差。各村分布在一条主沟和四条支沟内。沟内梯田层层,果林...

详情

北京市市辖区房山区南窖乡所有镇中心区

北京市市辖区房山区南窖乡介绍

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位于房山区西北部山区,乡中心距108国道8公里。总面积40平方公里,全乡所辖8个 行政村,现有耕地7820亩,粮食总产量13万公斤。常住人口3739人(2010年) 。

该乡原属房山县,1952年划归京西矿区。1958年3月并属周口店区,同年成立河北人民公社为南窖管理区。1961年改称南窖人民公社,1960年1月复属房山县,1980年划归 北京矿务局工农区办事处,1983年改公社为乡,称南窖乡至今。

全乡地处大房山北麓低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处港儿沟海拔783.9米,最低处黄石岩海拔260.8米,四周群山耸立,中间坡缓地平,状如窖形盆地。

南窖乡 (4张) 地质构造复杂,西北部为石灰岩山地,东南部为页岩地层。西北部土壤为黄黏土,东南部为山地褐土,土层薄,肥力差。各村分布在一条主沟和四条支沟内。沟内梯田层层,果林成片。

乡境干旱少雨,时常出现旱情。影响粮食及果品生产,村民饮水也有一定困难。1949年后多次兴修水利。现有塘坝4座,截流坝2处,机井7眼。

全乡有小学1所,在校生230人,教职工65人,升学率达到100%。

原南窖乡中学并入良乡五中。乡有卫生院1所,各村均有个体医务所。

交通比较方便。有红煤厂至南窖公路贯穿全乡,各村均有土石路与公路相连,南窖有班车通良乡镇和门头沟区。

南窖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北部山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材、石灰石。其中,该乡盛产侏罗纪无烟煤,其品质极优,远销日本、韩国等地是该乡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南窖乡 (4张) 石材是第二大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储量5亿立方米,可供开采50年以上,市场前景广阔。另外,石灰石储量也比较丰富,是发展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的很好原料。同时还有果树、旅游、山场和牧草等资源。有各种果树40万棵,主要品种有良乡板栗、柿子、核桃等,干鲜果品历史最高产量达244万公斤。南窖乡东南部为石灰系岩石山地,西北部为石灰岩山地。土质以山地褐土和黄褐土为主,土壤中性微酸平均海拔高度754.9米,大部分地区处在203--700米之间,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零下5℃,4--10月平均气温20℃左右,年降水量500毫米,适宜板栗,柿子,核桃等果树生长。其中板栗是名特优品种,是“良乡板栗”的主产地,其品质具有“甜、香、脆、实”的特点。含糖量20%左右。现有板栗树10.7万棵,种植面积2775亩,年产量22万公斤,市场销售广阔,产品供不应求。

全乡煤炭资源丰富。长沟峪煤矿安子采区位于乡域东南部。南窖乡原有煤矿企业11家,其中9家属长沟峪国矿范围内,2家属原房山矿范围。所有煤矿分别分布在南窖乡的南安、北安、南窖、中窖、三合村5个行政村内。按照国务院、市、区有关煤矿关闭工作的指示精神,南安、北安、南窖、中窖、三合村5个村的10家煤矿、16个段队和23个井口全部关闭。其中包括南安村2家;北安村4家;三合村2家;中窖村1家;南窖村1家。现乡办企业还有2家,职工500多人。

北安村地处 房山区西北部深山区的猫耳山脚下,全村总人口1023人,其中劳动力358人,全村总收入3230万元,人均收入6050元,全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

北安村历史文化悠久,相传明公主到百花山进香,为歇脚休息,建庵(即古庙),这就是北安(庵)名称的来历,明末百姓为避战乱,逃进山林,北安境内开始有人居住,百姓为祈福求子,古庙开始香火不断。清初北安发现了煤炭资源,于是,众人云集他们开山辟路携妻带子,久居于此,“古庙”香火兴盛起来,清康熙年间,百姓出资,在原“庵”的基础上,对“庵”进行翻扩,并立碑,铸钟以示纪念,北安古庙开始形成规模,此间香火鼎盛起来。此次翻扩又修建了“戏楼”,“戏楼”建于古庙之前,造型模仿洪寺戏楼而来,之后,此地成为百姓的娱乐场所,每逢年节,钟鼓齐鸣,声传十余里,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南窖乡 (4张)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安村又新建了娱乐中心,文化大院,体育健身广场,人口学校,老年活动室,村民自发组建秧歌队、腰鼓队,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北安村地下蕴藏丰富的煤矿资源,现有四个煤矿,煤炭生产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95%,煤炭资源已成为北安村民的重要生活来源。

南窖村位于房山区西南50公里处,距108国道9公里,乡级柏油路穿村而过,是南窖乡政府所辖八个自然村中的最大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

全村共2553人,1108户,其中农业人口1560人,651户,有可耕土地2712亩,其中退耕还林1631亩,80亩板栗密植丰产示范园已在区科委立项。

该村资源贫乏,仅有一个年产不足1万吨的小煤窑和稀疏的石材。以林果生产为主导产业,以盛产磨盘柿、良乡板栗、以及核桃而远近闻名,其中全村共有柿树2万棵,年产大柿子10万公斤,收入8万元;板栗1千棵,年产0.5万公斤,收入4万元;核桃2万棵,年产2.5万公斤,年收入20万元。

水力、电力、通信设施完备,共有水井3眼,其中机井2根,大口井1眼,还有天然水泉一处,与水相配套的畜水池7个,畜水能力730m3 ,且有3520米地下,地上管线连接着家家户户。电力供应充足,共有大小变压器7台,供电能力460千瓦。通信设施便利,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0余部,乡、村广播畅通无阻,有线电视、移动电话覆盖全村。

大西沟村位于房山区南窖乡的西部,距南窖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总面积4930亩,耕地面积有230亩,全村共有69户,其中农户55户,非农户14户,有农业人口120人,非农业人口46人,总计人口166人。

大西沟村自然条件优美,林果资源丰富,村民主要以传统的农林生产为主,主要产品有柿子、核桃、杏、栗子、花椒、香椿等。

南窖乡 水峪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水峪村是南窖乡八个自然村之一,属该乡第二大村,村域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036人。

二、人口构成:

全村431户,总人口1036人,其中:居民141户。人口295人;村支部由5人组成;村委会由3人组成;经联社有3人组成;三套班子交叉任职-,平均年龄48岁。全村党员57人,平均年龄61岁。

三、经济收入:

200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19万元,其中:集体收入29万元,自营收入159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3980元。

四、农林状况:

全村耕地面积1714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528亩,退耕果树以板栗、柿子为主。共植幼树45840株,原有成年果树19730株,其中:柿树8000株、核桃树11500株、板栗230株。另有生态林4380亩,其中:水泉背生态林还保持着原始形态,具有一定旅游开发价值。

五、水力资源:

村南建10万立方米水库一座,四季有水;水井三眼,水源充沛;自来水入街,供人畜饮用。环山建设引水管道4500米,引水库水浇灌幼树。

六、民俗旅游:

水峪村县正式确定为房山区每年俗旅游示范村。交通便利,通讯设施齐全,民风淳朴,旅游资源丰富。总体规划为五个园区:

1、村庄两旁的多果采摘区;

2、军营旧址的综合娱乐区;

3、十万方水库的休闲垂钓区;

4、二十处庭院式的疗养区;

5、独具特色的登高观赏区;

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广泛,一是恢复了历史文化遗产中幡会、大鼓会;二是组建了60人的腰鼓队和40人的秧歌队。

七、资源开发:

经房山区房屋土地管理局专家实地勘察确定,板岩矿体储藏丰富,分为 A、B、C 三区。A区为P014号板岩(或大理石);B区为P007号板岩;C区为P014号(或大理石)。保守计算为2500万立方米以上,且板岩矿石质量优良,是现建筑石材市场的上等优质石材,市场前景看好。

一、 地理位置

三合村是南窖乡八个自然村之一,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601人。

二、人口构成

全村202户,总人口601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全村党员37名。

三、经济收入

主导产业以煤矿为主,全村有煤矿三处,年煤炭产量9万吨,辅助企业:凯盛园高贸公司。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99万元,人均劳动所得5476元。

四、实施搬迁工程,生活区生产区发展情况。

该村为全乡确立的第一批采空区搬迁村,1999年在良乡镇于管营村购买土地83亩,建房500余间,整体迁入了新居,新村的整体面貌在不断发展,整齐的排房,清洁的街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齐全。从2003年开始良乡高教园区启动拆迁三次工程,到2013年全村一期回迁安置人员已入住良乡长虹东路的回迁小区,正在等待二期回迁安置。村党支部为发展全村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施了以下战略:依托山内企业,逐步引进、发展山外企业,增加全村经济发展后劲。现已注册凯盛园高贸公司一处,另在良乡拱辰大街繁华处购买底商370平方米,待出租经营。

五、农林状况

全村耕地面积464亩,现已全部退耕还林,退耕果树20640棵,主要以柿子、核桃、杏为主,另有生态林1889亩,有机井一口,容量一万立方米的塘坝一座,水质优良。

六、资源开发

全村有煤矿三处,板岩矿体储藏量丰富,现已开发出优质板材和页岩片,市场前景很好。

七、今后发展的重点

根据本村山内山外相结合的具体情况,重点发展三项:一是继续稳步、提高煤炭产量,带动其它产业、二是开发板岩矿产、三是招商引资发展山外企业,使迁入新居的人民群众,迁的出,留的住,能致富。

基本情况

中窖村因地处南北二窖之间,故名中窖。位于房山北部,距京源路九公里处。全村共248户,602口人,总面积3816亩,耕地552亩(已退耕)农作物以谷子、豆类为主,盛产核桃、板栗、磨盘柿、花椒、红果等。地下储有煤炭、石灰石、板材、山泉水。

主要企业有:年产3—5万吨煤矿一座;板栗园1800亩,已达到Q/FS标准;有日光温室五栎,占地面积10亩;山泉水厂一个。

主要公益设施有:村级柏油路一条,长2800米;街道两旁建围墙三道,长7000米;村口建有仿古式牌楼一座,并设有治安岗亭一处;公路主干线旁,安装路灯25盏,建垃圾池7个,过河桥6座;水利设施有扬水站一处,自来水蓄水池5个,节流坝一座;农民浴池一个,文体、娱乐、休闲广场一处,面积3000平方米;仿古式村委会办公四合院一处,面积1600平方米,并设有合作医疗、党员活动室、游览室、图书室、成教室等;为确保泥石流险户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现正启动险户搬迁工作,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建房14座,每座5间。

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00万元,人均收入7262元。

“良乡板栗”

中窖村板栗园,建于1994年,至今已有十年,面积1800亩,到2003年已建成标准化果园,达到Q/FS标准,并创出了“良乡板栗”的品牌,其果实整齐、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深加工可制糖炒板栗、板栗酱、板栗罐头、板栗粉、板栗汁、板栗茸。食用香甜可口,并有强胃健胃、健脾补肾、养肝益气等药用功能而驰名中外。

花港村位于房山区北部深山区,距北京55公里、108国道1公里,距乡政府8公里,区级公路红南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7500亩,其中耕地654亩。全村总人口206户,468人,分居在红南路两侧。耕地于2002年-2005年已全部退耕还林,现全村以一产农业为主,主要有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花港大桃园一座面积300亩,年产大桃20万斤,年收入可达20-40万元;有杏园一座面积100亩,年产5万斤,年收入8万元;有板栗园一座面积150亩,预计到结果期可产板栗10万金收入40万元。2004年集体收入1270万元,人均纯收入4350元。

南安村原位于南窖乡东南部,1987年因采空区整建制搬入良乡镇南尚岗村。全村共有386户,951人。其中农业人口644人,有劳动力390人。2005年全村实现总收入2744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220元,全村经济收入来源于煤炭开采,是煤炭生产的主要村。

该村煤炭储量丰富,现已探明可开采储量为8000万吨,年开采量为30万吨,煤质属高热低灰无烟煤,是南窖煤炭中的上品。全村有煤炭生产企业4个,职工约1800人。年可实现煤炭销售收入9000万元。近几年来煤炭价格攀升,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群众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全村出现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在1987年全村整体搬迁时,在良乡镇南尚岗村共购置土地310亩,建新区占地150亩,剩余160亩土地尚未开发,位置在良乡机场东侧,靠近京石高速路,交通便利,条件优越,优待于进一步合作开发。

周边医疗

南窖乡卫生院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X030南窖村

周边诊所

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南窖村卫生室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南窖村红南路
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南窖村红南路

周边乡镇

南窖乡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北京市房山区

周边村庄

南窖村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南窖村村民委员会(红南路西)

南窑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

中窖村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

花港村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