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红门村
北红门村 北红门村行政划分 北红门村村镇信息 北红门村自然环境 北红门村历史文物 北红门村村镇发展
北红门村是 延庆县大榆树镇下辖村,位于 延庆县城东南6.7公里处、距镇驻地1.1公里,北距高庙屯村0.9公里,东偏南距 井庄镇张五堡村2.2公里,南与南红门村接壤。延庆县大榆树镇下辖村。村域面积约1.8平方公里,聚落呈长方形,海拔约520米,京张快速路从村北通过,大秦电气化铁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127户,320人,姓氏以杨、王为主,均为汉族。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82万元,人均收入7712.7元。村址地处延庆盆地东南缘,为妫水河冲击洪积台地,地势稍有起伏。土壤为典型 褐土,属洪积物,呈黄色粘性土,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成村于明朝,明 嘉靖十二年(公元1414年),政府往延庆移民,在此设红门屯,为延庆州前十里之一,据史书《嘉靖龙庆志》载该村为:红门山,山高三里,以其正在皇陵之后得名,村在山南,以山得名,...
详情北红门村是 延庆县大榆树镇下辖村,位于 延庆县城东南6.7公里处、距镇驻地1.1公里,北距高庙屯村0.9公里,东偏南距 井庄镇张五堡村2.2公里,南与南红门村接壤。
延庆县大榆树镇下辖村。
村域面积约1.8平方公里,聚落呈长方形,海拔约520米,京张快速路从村北通过,大秦电气化铁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127户,320人,姓氏以杨、王为主,均为汉族。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82万元,人均收入7712.7元。
村址地处延庆盆地东南缘,为妫水河冲击洪积台地,地势稍有起伏。土壤为典型 褐土,属洪积物,呈黄色粘性土,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成村于明朝,明 嘉靖十二年(公元1414年),政府往延庆移民,在此设红门屯,为延庆州前十里之一,据史书《嘉靖龙庆志》载该村为:红门山,山高三里,以其正在皇陵之后得名,村在山南,以山得名,后根据所处方位分为南北红门两村,位于北边的称为北红门村。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延庆县,先后为高庙屯公社、大榆树乡辖村,2000年7月撤乡并镇后划归大榆树镇。
村西为老村遗址,原为土堡式建筑群,四面环土墙,南北各有一大门,东西有影碑,由于年久失修土墙遗址已很难辨认,但东西两影碑和门臼石保存完好;村中有国槐1棵,干径180公分,树高16米,枝叶繁茂长势良好为市二级保护古树。2007年村里出资对古树进行了保护,环树修建了隔离护栏。同时也对影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北红门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村两委大力加强环境整治建设,复原了老村土堡大门,立于村口,硬化街道2万余平米,安装路灯60盏,栽植花灌树千余棵,实现了村内的硬化、亮化、绿化。同时修建文化健身广场和村口休闲公园,修建行洪坝400米,装修村委会办公室200平米,彻底解决了办公条件差,举办活动无场所的窘况。在注重拆、建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建设,设立村级保洁与公共设施维护员,分片负责村内街道卫生保洁、基础设施维护,并建立奖惩责任制,在此基础上要求各户垃圾在早8点晚6点后集中打包放在自家门口,由保洁人员统一收集处理,真正形成了公共卫生村负责,各户卫生己负责的垃圾统一收集的文明卫生习惯。2009年,北红门村为每户配发一套三个垃圾分类设备,并每月开展废旧垃圾兑换生活用品活动,引导村民讲环保、讲文明。
该村制定并实施《北红门村村民议事会制度》,通过实践,成效显著,受到了县委组织部、镇党委的充分肯定,被确定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鼓励在广大农村基层推广。2007年在北京市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上副市长牛有成同志专题介绍了村民议事制度,也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京报、延庆组工调研、延庆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并荣获2007年度中国政府创新奖,引起了社会广泛好评。
周边中学
延庆区大榆树中学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村30号
周边诊所
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高庙屯村卫生室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高庙屯村大队部院内
周边乡镇
大榆树镇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
周边村庄
北红门村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
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西杏园村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
东桑园村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