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官屯村

吕官屯村 吕官屯村吕官屯概况 吕官屯村村名考略 吕官屯村历史沿革 吕官屯村姓氏构成 吕官屯村民族构成 吕官屯村吕官屯之最 吕官屯村庙宇文化 吕官屯村小德张 吕官屯村吕官屯学校 吕官屯村干部情况 吕官屯村在外常住人口 吕官屯村农业合作社


吕官屯村地处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镇最南端,南距 河北省界仅6公里。村落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858人,拥有耕地面积3350亩。地处京杭大运河畔,有着悠久 历史文化,毗邻104国道,交通便利。自2012年换届选举以来两委班子党支部书记王文生、村主任朱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村主任朱杰放弃了风生水起的事业,投身于自己村庄建设,致力于生态乡村、美丽村庄建设!树立了吕官屯村石,建立了吕官屯牌坊、石狮子、功德碑;建成了吕官屯怡情园喷泉广场、吕官屯人口文化广场、吕官屯健身广场、吕官屯老年活动中心、吕官屯儿童游乐园;撰写了《吕官屯史话》。2017年11月,吕官屯村获评 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镇吕官屯村 吕官屯村地处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镇最南端,南距河北省界仅6公里。村落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858人,拥有耕地面积3350亩。地处京杭大运河畔...

详情

吕官屯村地名网_天津市市辖区静海区陈官屯镇吕官屯村资料简介
  吕官屯村是天津市市辖区静海区陈官屯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20118106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20118。吕官屯村与高泽村、张官屯村、王官屯村、高官屯村、东钓台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南长屯村、北长屯村、袁村、谭村、西长屯村、小集村、潘村、曹村、小钓台村、邹家咀村、西钓台村、纪庄子村、胡辛庄村、小赵家洼村、大赵家洼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吕官屯村同名


天津市市辖区静海区陈官屯镇吕官屯村介绍

吕官屯村地处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镇最南端,南距 河北省界仅6公里。村落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858人,拥有耕地面积3350亩。地处京杭大运河畔,有着悠久 历史文化,毗邻104国道,交通便利。自2012年换届选举以来两委班子党支部书记王文生、村主任朱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村主任朱杰放弃了风生水起的事业,投身于自己村庄建设,致力于生态乡村、美丽村庄建设!树立了吕官屯村石,建立了吕官屯牌坊、石狮子、功德碑;建成了吕官屯怡情园喷泉广场、吕官屯人口文化广场、吕官屯健身广场、吕官屯老年活动中心、吕官屯儿童游乐园;撰写了《吕官屯史话》。

2017年11月,吕官屯村获评 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镇吕官屯村 吕官屯村地处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镇最南端,南距河北省界仅6公里。村落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858人,拥有耕地面积3350亩。地处京杭大运河畔,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毗邻104国道,交通便利。自2012年换届选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委班子党支部书记王文生、村主任朱杰放弃风生水起的事业,投身于村庄建设,致力于生态乡村、美丽村庄建设!任期中村庄分别被评为生态村庄、美丽乡村;建立了吕官屯村石,吕官屯牌坊、石狮子、功德碑;建设了吕官屯怡情园喷泉广场、吕官屯人口文化广场、吕官屯健身广场、吕官屯老年活动中心、吕官屯儿童游乐园;撰写了《吕官屯史话》。

吕官屯村名的由来源于明朝首任军屯长官的姓氏,这一点已被公认。同时,很多人也从传说中得知,村名最初是以长官的全名命名的,而这位吕姓长官的名字却有“吕长斗”和“吕崇斗”两种说法,就是说最初的村名有可能是“吕长斗屯”,也有可能是“吕崇斗屯”,若找不到可资辅证的历史资料,我们确定任何一种说法都难免形成主观臆断的偏颇。好在整理各家族简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条隐约的线索:来自山东莱州府平度州的朱氏家族,在其早年的族谱中载:某年某人由某地迁入“直隶天津府会川城南吕上滋屯”,经考证得知,这里的“吕上滋屯”就是今天的吕官屯。然而查遍所有史志,吕官屯从来不曾有过“吕上滋屯”这样一个称谓,朱氏族谱中所以如此记载,完全是出于语音差别的一个误记,山东口音与当地口音有着较大差异,朱氏族人初来,把“吕XX屯”误听成“吕上滋屯”,于是按照自己的耳音做下了如此记录。这里的“XX”指代的就是“长斗”或“崇斗”,读一读这两个词,“长斗”更接近“上滋”,尤其那个“长”字,很容易被听成“上”,而“崇斗”与“上滋”的读音相去甚远,基本没有混淆的可能。由此可见,最初的屯田长官应该是叫“吕长斗”这个名字的,那么吕官屯最初的村名也必是“吕长斗屯”无疑。

春秋时期,本地先属燕国,后属齐国,再属赵国。秦赢政二十四年(前223),属秦国钜鹿郡上谷地。西汉至东晋,属幽州刺史部渤海郡东平舒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属北魏瀛洲章武郡平舒县。隋、唐二代属瀛洲河间郡鲁成县。五代时,后晋天福元年(982)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其中包括本地,属南京道析津府宁州,治所在今青县。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收复十六州,本地属沧州永安县,县城在今青县。北宋时,先属河北路沧州乾宁县,后属河北东路清州靖海县。金朝,先属河北东路清州会川县,后属河北东路清州靖海县,治所在今静海县城。元朝,先属济宁府会川县,后属中书省河间路清州靖海县。明洪武初年,属京师河间府静海县(至此“靖海”改为“静海”)清朝至民国时期,属直隶静海县。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属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1958年12月,属河北省天津市静海县。1961年6月属天津市静海县和河北天津地区静海县双重领导。1967年1月,属天津专区静海县。这一阶段适值文化大革命初期,吕官屯曾一度改名向阳大队。1973年8月以后,属天津市(直辖市)静海县。

吕官屯区划沿革,清朝以前无法考证。清代,吕官屯属静海县唐官屯镇所辖南路寨里口地练经营。民国时期,民国十二年(1923),黎元洪公布《县自治法》,静海划分6个区,吕官屯属第三区(区公所驻唐官屯)。民国十九年(1930),静海县划分6个区,281个编乡,吕官屯为第三区第24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设唐官屯镇吕官屯乡,下辖19个保,157个甲。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静海县全县划分为12个区,吕官屯隶属第七区(区政府驻唐官屯)。1950年8月1日,唐官屯改为第六区,吕官屯属第六区。1954年5月,杨柳青镇划入静海县,第六区(唐官屯区)下辖8乡1镇,吕官屯升格为乡级单位,下辖刘下道、刘上道、夏官屯、吕官屯、张官屯。1958年8月30日,全县划分8个人民公社,吕官屯乡隶属钢龙人民公社(公社管理委员会在唐官屯),当时也称吕官屯乡为第二生产大队,所辖731户,3996人,12748亩耕地。1958年11月,青县全部和大城一部并入静海县,吕官屯属钢龙公社第五管区。1960年,钢龙公社重新划分为5个管区,吕官屯升格为管区,下辖张官屯、吕官屯、刘上道、刘下道、张庄子、周庄子、矫庄子、胡庄子、高泽村、高官屯、佟庄子、王官屯12个生产大队。1961年5月,静海县划分24个人民公社,其中钢龙公社划分为唐官屯公社、陈官屯公社、西翟庄公社、大郝庄公社,吕官屯属陈官屯公社。1983年1月,各人民公社的行政职能由乡人民政府取代,吕官屯属陈官屯乡。1988年4月3日,陈官屯乡改为镇,吕官屯属陈官屯镇。

全村共有(按笔划排列)于姓、马姓、王姓、冯姓、卢姓、朱姓(山东平度籍)、朱姓(金陵彭城籍)、刘姓(治先族系)、刘姓(胡辛庄籍)、齐姓、杨姓(山东乐陵籍)、杨姓(杨小庄籍)、张姓(山东济宁籍)、张姓(河北南皮籍)、张姓(山西籍)、张姓(万春族系)、宋姓(桂森族系)、宋姓(山东单县籍)、李姓(山西平阳籍)、李姓(河北乾符籍)、吴姓(山西洪洞籍)、吴姓(山东惠民籍)、辛姓、苗姓、周姓、邱姓、胡姓、侯姓、赵姓(河北南皮籍)、赵姓(河北保定籍)、高姓、徐姓、桑姓、常姓、曹姓35个姓氏组成。

全村共有汉族、回族、壮族、土家族、朝鲜族5个民族构成。

最早迁入的家族

吕长斗作为官派屯田长官,自然是第一个踏上吕官屯的土地。与他同来的也有其他姓氏的人员及家族。根据传说以及对墓葬情况的考察,至少于、刘两家是与吕长斗同来吕官屯的。这两家依然有后人生活在本邑,其中刘家户口均在北京,而人又居住在静海县城,不过吕官屯尚有房产,偶尔回村探望。

最大的族姓

王姓是吕官屯最大的族姓。其始迁祖景善迁入吕官屯后,曾经八世单传,到第九世始有分支,此后经十余世繁衍,至今已拥有近千口之众。

最早的木轮轿子车

清朝后期,王姓某家首先拥有木轮轿子车。

最早的小卖部

清朝末年,朱兆金家首先在大街上开办日杂副食小卖部。

最早的电话

清末民初“德本堂”安装第一步电话机。当时是从静海县衙拉了专线安装的,一条线,仅供“德本堂”一家使用。

最早的汽灯

清末民初“德本堂”开始使用汽灯,当时有坐汽灯和吊汽灯两种,坐汽灯方在账房或管家的房间里,吊汽灯挂在屋顶上,供工人晚上加班使用。汽灯所用燃料是美国进口的“美孚”牌煤油,时称“洋油”。

最早的留声机

清朝末年,小德张从宫中带回一台有铜质喇叭的留声机。那是吕官屯人第一次见到会说话的机器。

最早的播音员

吕官屯最早的播音员是周殿卿。约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后,由村政府派任。其播音设备是一只手持的铁皮话筒。村政府有任何事情要向村民传达,周殿卿便手持话筒,一遍遍地巡村喊话。周殿卿自幼腿有残疾,担任此职,对他说来当不是个轻松差事。

最优秀的计算高手

生活于清末民初的王行卓精通《算经》,据说他只要用手测量一下物体,就能张嘴说出该物的重量,误差仅在毫厘之间。不管多么复杂的帐目,他一过目,即可理得清清楚楚,丝毫不差,时人称他“神算”。另外王行卓还精通《易经》,常常以《易经》之理推断人间之事,切断之必应,从不妄言。据说王斯璋、王处奇都曾师从此人。

最早的挂钟

大约在清末民初,王处华家就拥有了挂钟。

最早的座钟

抗日战争以前吕官屯就有三家有了座钟,他们是王斯璋、王斯佩、王鹤年,这三家的座钟均为进口产品,钟盘上的数字是罗马字母。

最早的自行车

自行车最早出现在吕官屯约在抗日战争时期。都是拥有自行车的是王鹤年、李振东、李振甫、朱桂峰四人。自行车是日本产的。他们骑自行车到海边贩盐,每人每次能带回四五百斤粗盐;这些偷运回来的盐,大多通过地下渠道送到运河以西八路军武工队手里。

最早的缝纫机

1934年李振东家购置第一台缝纫机,同时或稍后,朱桂岩家也购置了缝纫机。

最早的英语教学

1934年,东北军某部辎重队中队长李发泉在吕官屯大力兴办新学,学校开设了英语课程,出任英语教师的是辎重队的一位姓庞的文职军官,吕官屯人称其庞老师。

最早的体育冠军

李发泉兴办的新学除英语外,还十分注重体育和音乐教学,在校内成立了鼓号队和体育训练队。1935年,唐官屯举办地区运动会,吕官屯学校组队参加。在那次运动会上,学生王处林获长跑冠军,并以2.6米的成绩获跨越式跳高第一名,赢得了奖状和奖品,奖品是两个银墩儿。

最早的手表

抗日战争时期李广洲就戴上了手表,成为吕官屯第一位戴手表的人。

最早的无声电影

抗日战争时期,吕官屯人第一次看到无声电影。放映地点在南庙院内,当时火电还没有通进村里,放映队自带了一台3.5马力的发电机发电。放映员是充当鬼子走狗的警备队成员,所放影片也是一部日本产的片子。

最早的矿石收音机

1954年,李广尧第一个买来矿石收音机,时人称之为“耳机子”。

最早的广播

1955年,村里购置了第一台干电池收音机,以此作为声音来源,又将一只铁皮大喇叭对准收音机的扬声器,将铁皮喇叭放置于大队部的墙头上,经过扩大的声音被送到外面,首次实现了对外广播。当时管理收音机的人员喜欢挑选戏曲节目向外播送,很多好奇的村民就围坐在大街上收听。

最早入学的女学生

1949年春,第一位女教师张素珍调入吕官屯学校,自此吕官屯学校开始招收女生入学。第一届入学的女生有冯庆敏、侯庆芝、王斯明、李惠珍、王素玲、李广苓等。

最早种植西红柿

解放初,王金甲首先在吕官屯引进种植了西红柿。当时西红柿的品种还比较原始,果实稍小、呈牛心型。人们称之为“外国茄子”。

最早的胶皮大车

1950年,朱兆岭家首先购置胶皮大车。

最早的大学生

20世纪50年代,李振福考入天津农业学院,成为吕官屯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北雄县工作,长期落户在那里。

最早的照相机

20世纪50年代,张继光第一个拥有一台单镜头120型照相机。

最早的半导体收音机

1962年,朱凤来首先购置单管半导体收音机。

最早的有声电影

1962年,在吕官屯学校(北庙)院内,第一次放映有声故事片《马兰花》和《战上海》。

最早来吕官屯插队的知青

1968年上海知识青年李骥,首先投奔其叔父李广智、李广敬,来吕官屯插队。

最早考入静海读初中的人

1977年恢复高考后,静海中学(后改为静海第一中学)开始面向全县招生,当时静海中学还设有初中部,高中试招成功后,又进行初中试招。1979年吕官屯小学学生王卫兰(女)考入静海中学初中部县重点班。

最早的电视机

1974年,吕官屯第一生产队从北京买来“金星”牌12吋黑白电视机一台(上海产)。电视机是木壳电子管的,份量很重,耗电量也很大。

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小卖部

1982年,李广龙在其原理发所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建成改革开放后吕官屯的第一家个体小卖部。

最早的私家农用机动车

生产队刚刚解散,张建华即购进一台手扶拖拉机,用于农田耕作和跑运输。1984年,他又购置了潍坊产的12型四轮拖拉机,专门贩运鸡饲料。

最早的私家小汽车

1984年李广瑞购置了吕官屯第一辆天津大发汽车。

最长寿的人

截止到目前,吕官屯历史上出现过两位百岁以上老人。一是王行慎(字维谨1872~1972)享101寿;一是王斯璋(字玉瓒1913~2013)享101寿。

最早的博士

王处辉1982 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8 年获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思想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最年轻的作家

2004年,胡昊甲发表27万字的长篇科幻小说《拿什么拯救你》,并于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时年17岁。成为天津市最年轻的作家,也是截止到目前吕官屯唯一的作家。且因此被收录于《静海县志》。

从明永乐年间建村,到新中国成立的近六百年里,吕官屯人口最多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算不上一个多大的村子;就这样一个普通的村子里,历史上曾出现过五座庙宇。丈量解放前的旧村址,所有建筑物基本集中在一个约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这样狭小的一个面积里出现五座庙宇,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观。吕官屯的这五座庙宇分别是东面的药王庙,西面的龙王庙,南面的关帝庙,北面的轩帝庙,中间的土地庙。吕官屯人习惯按方位的划分把它们称为东庙,西庙,南庙,北庙,只有中间的土地庙直唤其名,而不称为“中庙”。

吕官屯的五座庙宇并非修建于同一时间,也并非出于相同的目的而修建。今人修庙大多为了开发旅游,以赚取商业利润为目的;古人修庙绝无盈利色彩,但依然有着不同的功利目的,供神就是为了求神,这一点毫无疑问。

按常理推测的话,吕官屯出现最早的应该是土地庙。虽然它的始建年代不详,但根据本地民俗,不论谁家死了人,其亲属首先要到土地庙里去“报庙”,其实就是给死者在阴间签个到,生老病死是家家都必然经历的事情。因为此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从吕官屯有人居住的时候,就应该有了此庙。和其他村的土地庙相比,吕官屯的土地庙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它的规模,土地庙一般都矮小,一米左右者常见,最高不超过一米五,而吕官屯的土地庙则与普通民房同高,不但庙内有土地神像,庙门两侧也有两尊泥塑神像。形成如此格局的原因是因为一次非常的事件,据说有一王姓人家,人丁不旺,好容易生一儿子,又不幸夭折,其父大怒,冲进土地庙,砸了神像,拆了庙宇。这样对待神灵自然引起了村民的愤怒,王家无奈,只好出资重修土地庙,为赎其过,才有意把庙修的高大又宽敞,大概是为了不再发生这种砸神拆庙的事情,还特意在庙门两侧修了两尊神仙,专司守护一职;其次是它的位置,别的村都是在村外找一僻静的角落修建土地庙,唯独吕官屯的土地庙是建在村子正中的,因为自明末清初就有一条官道直贯村子南北,后来村民建房又自然形成了一条东西相通的村路,两条路相交于村子正中,老辈有种说法:有道路正对着村子或房宅犯一个“冲”字,不吉利,因此人们便把土地庙修建在村子中心的十字路口旁,以使其镇村辟邪。

关于土地庙,在吕官屯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土地神本不是单身,有土地爷,还有土地奶奶——这一点从人们的丧葬习俗中可以得到印证,大凡村里死了人,开挖墓穴之前,先要烧一些纸钱祭奠土地,焚化这些纸钱时一定要写上“土公土母”的尊称,免得被其他神仙误领去。然而凡是运河以东的土地庙里,却只有土地爷孤身而立;相反运河以西的土地庙里除了土地爷,还有两位土地奶奶相伴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呢?据说河东河西的土地爷经常坐在一起赌钱,一次河东的土地爷把钱输光了,又押上老婆,结果老婆也输给了人家。这样河东的土地庙里没有土地奶奶,而河西的土地庙里却有两位土地奶奶。

土地庙之外,吕官屯最早出现的应该是龙王庙。这里我们先来分析修建龙王庙的目的,龙王是镇水之神,大凡跟水有关的祈求自然要劳烦龙王,旱年求雨、水路平安、震慑洪涝,这都在龙王的管辖之内,那么吕官屯龙王庙的所求是什么呢?我们这里用排除法来分析一下,吕官屯紧靠大运河,解放前运河水从未出现过断流,所以即使终年无雨也不会受到干旱的威胁,可见其求雨的目的可以排除;再来看它有没有祈求水路平安的目的呢?过去的运河确是运输的交通要道,河面上船来船往,络绎不绝;但运河进入河北境内尤其是过了沧州,水流变得相当平缓,水下更无暗礁险滩,而且运河连续出现弯曲之处,虽有大风,也难以形成大浪,所以不管遭遇多么恶劣的天气,也很难造成对行船的威胁。可见,在这一段水域里几乎是无需祈求水路平安的,据我们所知,从沧州到天津,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中,出现在运河岸边的龙王庙仅吕官屯一处,这也从侧面佐证了我们的推理。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震慑洪涝这一目的了。

解放前的数百年里,运河的防汛形势总是比较严峻的,尤其在清朝,除自然灾害的频发外,很多人为的因素也常常造成运河的泛滥成灾。清朝一直沿用着明朝的漕运制度,南北运输百分之九十以上要靠运河完成,一碰到紧急情况,水大则开闸放水,听任农田蓄洪,冲毁房屋,伤毙人口,只保其航运畅通;再加上清朝河吏的腐败,大量侵吞朝廷播发的修河护堤的银两,却只一味地虚应故事,玩忽职守,进一步加重了运河的泛滥为害程度。大运河流经唐官屯后,在吕官屯村南拐了个弯,不知是因为拐弯太急,还是那里筑堤的土质太松软,河水泛滥的时候,往往会先在那里决口,至今吕官屯人还把那个地方称作“南口子”,可见在历史上运河洪灾是给吕官屯带来过较严重的灾害的,因此人们有理由祈求龙王来帮忙震慑洪涝,这就是修建吕官屯龙王庙的目的。

明确了这样一个目的,下面我们再来考证它的修建年代。据目前健在的90岁左右的老人回忆,还能清晰记起龙王庙残存的庙台和两间看庙的小屋,但并未见过庙宇。这说明,龙王庙至少已经毁坏了一百年;而庙宇毁坏的原因据说是因为河水不断冲刷东岸,逐渐浸蚀庙宇的地基,终至庙基不稳而倒塌。这个理由讲得通,试想,人们本是有求于龙王才给它修了庙,哪怕是用泥坯筑起的,人们也要每年维修,只要在人力可及的情况下,绝不会在依旧有求于龙王的时候就因为疏于维护而令它的庙宇倒塌,也只有像河水冲刷这样非人力可以阻止的情况发生,人们才会无可奈何地看着它倒掉。老人们为了证明流水夺地的说法成立,特意说明,他们当时见到的残存庙基,今天至少又往靠河的方向移近二米多。这就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推理的依据,众所周知,大运河至1964年开始出现断流,后来即使间断有水,水势也是越来越弱,对堤岸的冲涮已是微乎其微。从那个时候往前推50年,正好是龙王庙倒塌的时候,由此可知,运河水每50年可以浸蚀掉二米多的土地;现在我们再从基本不受河水冲刷的直堤段看内河滩的宽度,大致可以确定当年修建龙王庙的地址至少在距离河畔十米之外的地方。要浸蚀掉这十米的土地,至少需要200年的时间。由100年前再上溯一个200年,恰好到了康熙晚年,查一查那时的历史,仅在《天津县志》上有记载的特大洪水就分别在康熙七年、康熙二十四年、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三十九年发生过四次,而每次都淹城砖数级,最严重的康熙七年那次竟淹城砖十六级。由此可见那个时期运河的水患是十分严重的,吕官屯又有个逢洪必决的“南口子”,所以要修座龙王庙震慑洪涝也在情理之中。综合以上的推论,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吕官屯的龙王庙就修建于清康熙中晚期,距今约300余年。

今天的吕官屯人已经没有亲眼见过龙王庙的了,但还有老人从他的父辈嘴里听说过龙王庙,所以还能描述个大概:庙宇仅有一间,长宽略大于普通民房,高有民房的一间半左右;东南北三面为实墙,西面仅在两端有尺余短墙,以支撑挑起屋檐的过木,中间绝大部分镶嵌活动木板,类似本地大户人家的“板大门”,平时只取下一二块木板,作为供人出入的门;需要的时候,则将所有木板取下,庙中神像直面河水,站在河里的行船上即可看清庙里的一切。这样设计大概正是为了便于龙王对河妖洪孽的直接镇压。庙宇以青砖起基,墙壁用白灰罩面,屋顶为青瓦飞檐造型;南北墙壁的上方各留有一个直径尺余的圆窗。庙宇周围无院墙,庙门前摆一石案,石案之上置一雕有龙纹的石香炉。庙内只有正中供有香胎的龙王爷、龙王奶奶两尊神像,其余则是左右墙壁上墨画的鱼兵虾将护法神。每年二月二是龙王庙的庙会日,逢此日,便有善男信女来上香祭拜龙王爷、龙王奶奶。

与龙王庙同时或稍后出现的应该是村东的药王庙。据传药王庙为李家先人所建,不过吕官屯有有两个李氏家族,一个是来自于黄骅乾符的李逢有李氏家族,一个是来自静海独流的李宽裔李氏家族,所以即使我们相信这个传说,也要先搞清到底哪个李氏家族有修筑此庙的可能。先看李逢有家族,李逢有原籍黄骅乾符,家中族人众多,他是只身来吕官屯给冯家做长工的。只因其东家冯德的儿子到外祖母家的菜园里玩耍,不幸落井身亡,致冯家断了子嗣;经人撮合,李逢有入赘冯家作了上门女婿,且改了姓名,后来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一出生就随冯姓。可谁都不会想到,冯德竟然老来得子,李逢有于是有了个比他的儿子小得多的小舅子。冯德作古后,到清同治二年,李逢有也因病故世。这时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他们的小舅提出与他们分家,他们才就此认祖归宗,恢复了自己原本的李姓。这里有个细节需要补充一下,当年冯德的儿子出事的那个菜园就在药王庙(东庙)的后面。既然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药王庙,那么李逢有家族修庙的可能就根本不存在了。再来看李宽裔家族,据其族谱记载,李宽裔本以经商“就近产业”的缘故,才由独流迁入吕官屯定居,从那个时候开始,其家族已在吕官屯繁衍十六世了。按常规的二十五年一世计算的话,李宽裔家族迁入吕官屯已有四百年左右,时间当在明末清初。有这样长的一个发展时间,其始迁祖又是经商的身份,后辈中当不乏富有之人,所以传说当真的话,李宽裔家族有修药王庙的可能。

修药王庙自然与医药疾病有关,或是族中有名医,因崇拜医祖而修建庙宇,便于晨昏祭拜;或是家中有病人,因许愿还愿的缘故而修庙宇;或是瘟疫流行,为乡里祈福,修庙以镇邪祟。但是查阅李氏族谱,以上各类情况均无记载;查清代全部《天津府志》《天津县志》《静海县志》,有瘟疫流行的记录共五条: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是年天津发生瘟疫,“人染异病,十丧八九,亲友不敢相吊。俗传为探头病,谓一探头即可染病而死也”;乾隆五十一年(1786),“天津县大疫”;乾隆五十六年(1791),“天津县旱有蝗,大疫”;乾隆五十八年(1793),“天津县大疫”;嘉庆十年(1805),“天津大疫,传染数百里”。由此可以推测吕官屯药王庙的修建目的应是为震慑邪祟的。

下面我们该来看看药王庙的修建年代了。据李逢有家族族谱记载,李逢有是清嘉庆年间来吕官屯的,他在冯家做长工期间冯德的儿子在药王庙后的菜园里落井身亡。嘉庆在位是1796~1820年,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肯定药王庙的修建年代在1820年前。既然我们相信它是李宽裔家族所建的传说,那它的始建年代当不会在清朝以前。我们已知清朝的五次瘟疫流行情况,第一次是在明崇祯最后一年和清顺治第一年相交的1644年,史料的记载虽然十分简单,但仅从“一探头即可染病而死”的描述,就可以看出那次瘟疫流行的惨烈;不过那时候李宽裔最多刚刚来到吕官屯,他一个普通商人,不可能一进村什么都不干先去修座庙,所以这个时期基本可以排除。当李宽裔家族在吕官屯繁衍发展了一百多年后,早已家大业大,族人众多了。这样的一个家族,应该具备了修建一座普通庙宇的人力财力。历史推进到乾隆五十一年时,又有了“大疫”的流行,而且从这个时候起,到嘉庆十年的二十年间,这种“大疫”竟频繁爆发了四次,为了震慑邪祟而修建的药王庙,应该是在这二十年的时间内出现的。今天七十岁以上的人还亲眼见过东庙,它规模不大,不过三间普通民房的占地面积;建筑材料也仅仅是普通的砖瓦木料。解放后因其破败不堪、已经成了危房而被拆除。若我们推算的时间正确,药王庙从修建到拆除,相隔一百五十多年。一座普通砖木结构的建筑,经一百五十年的风雨侵蚀而成为危房,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第三个出现的是村南的关帝庙。据说关帝庙为王姓族人所建,而且多数人认为王姓刚刚迁入吕官屯就修建了关帝庙。因为没有确凿的史料可查,我们可以认为长期流传于民间的传说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由王姓族人修建了关帝庙。不过,对修建关帝庙的时间却有必要做个推敲。据王氏族谱载,王氏一族于“明永乐二年(1404)军事屯垦于吕官屯,自此则永久定居此邑”。可见王姓迁来吕官屯已有六百年的时间了。不过从王氏族谱中我们还看到了另外一个消息:自王姓始迁祖算起,曾经历八代单传,到第九代才有了分支。就是说王姓来吕官屯的前八世,都是单门独户的一家人。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凭一家一户的力量修建一座庙宇,若不是出奇富有,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由此可以推断,在王姓始来的前八世是不会修建关帝庙的。查王氏族谱可知,到其九世祖自成出生时,已是清康熙十六年(1677)。从王姓始迁吕官屯算起,到这时已经历了二百七十多年。现在基本可以断定,吕官屯的关帝庙不会出现在这二百七十年里。

那么关帝庙到底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从建筑的新旧程度看,同样普通砖木结构的庙宇,关帝庙远远没有药王庙那样的破损程度,解放前它还十分完好,解放后第七生产队用它做了马号(生产队队部),生产队解散后,马号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它才被彻底扒掉,那块地基被分作了房基地。单凭这一点,按常理推测它就应该比药王庙修建的时间晚。

现在我们只要粗略地查阅一下历史就可以看出,关公从“当时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到“万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圣化偶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关公不断美化、圣化和神化的结果。从宋朝开始,直到清朝,神化、圣化关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至清朝的中晚期达到顶峰。据有关史料载,到清朝后期,在中国大地上已到了“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的程度,这里的“文庙”指的是孔子庙,而“武庙”指的就是关帝庙。一个县里就有一座孔庙,数量已经相当可观;而关帝庙则是村村都有,数量不知又超过了孔庙的多少倍,其普及程度可想而知。吕官屯的关帝庙应该也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按清朝历史阶段习惯的划分,清朝后期应该指的是嘉庆以后。从与药王庙新旧程度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我们把关帝庙的修建年代确定在嘉庆以后也是合乎情理的。

最晚出现在吕官屯的是轩帝庙(北庙)。它以小德张一人之财力物力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在吕官屯此庙规模最大,分前中后三殿,东西配殿六处,殿后僧房三排,建筑占地三亩余,庙外尚有几十亩土地划归庙产。北庙以中殿为正殿,所供轩帝木雕成型,做工不但精细,而且非常巧妙,内嵌机关,按动机关,轩帝即可双腿站立,双臂平伸。这座神像是由吕官屯著名的木匠侯慎舆与其子侯绍尧共同完成的。轩帝着绸缎袍服,平日所着袍服为红色,逢初一十五则换着明黄色袍服,所设机关正是为了换衣方便。其余各殿所供门神、雷公电母、罗汉、护法等诸神均为香胎。北庙最特殊的地方是那块高悬于庙门之上的匾额,整块的花梨木板雕刻着“金界垂福”四个金色大字,那是慈禧太后亲笔所题,由此也可以看出小德张在宫中所受恩宠的程度之深。这块匾额在解放后“破四旧”的运动中被摘下,据说被一老先生收藏,经历了数十年的历史变迁,现在已难觅其踪影,吕官屯的很多村民至今对此深感惋惜。

轩帝庙开光时小德张专程从宫里请假回来,庙前搭了戏台,请来了天津的戏班来唱戏。从吕官屯村北直到张官屯的钱家坟地都辟出了场子,周围各地的买卖人都赶来,在此摆开摊案,招徕生意。那场戏一唱就是七天,每天早晚各一场。吕官屯几乎家家户户都来了客人,那是专来看戏的。为此小德张还给每家发了一袋面、一斤茶,供人们招待客人用。

在吕官屯,数北庙的香火最盛,那里不但有僧侣常住,还有村里派的人专职看守、打扫。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北庙的庙会,那一天,方圆数十里内的人们都往这里聚集,在吕官屯有亲戚的人,也有提前十几天就来住等的,有的出嫁到外地的妇女,正月初二回到娘家,一直住到过了三月三庙会再回婆家去。庙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烧香拜佛的,有算卦求签的,有唱戏说书的,更多的是那些叫卖的小贩,所有可以流通的商品,这里一应俱全,各路手艺人也向这里聚集,拔牙镶牙的,打耳孔配耳环的,补锅锔盆的,磨剪子戗菜刀的,应有尽有。庙会启蒙了吕官屯人的经商意识,一定程度上带活了吕官屯的经济。

小德张修建轩帝庙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还愿。据说他刚刚进宫,他的母亲就替他许了愿:若有飞黄腾达日,定要建庙塑金身。慈禧西逃后,小德张在宫里的身份日益显赫,可以算得上飞黄腾达了,所以他要来建庙还愿。至于他为什么一定要修一座轩帝庙,这就是谁也无法说清的一个谜了。

早在关帝庙香火旺盛的时候,经小德张同意,那里就辟出了一排僧房做了学校。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沧州的土匪武装高洪基被国民党收编为新二军,驻扎唐官屯,管辖包括吕官屯在内的周围村庄。不知什么原因,这支匪性难改的队伍竟冲进轩帝庙,砸了里面的神像。1952年,又因修建烧窑盆大桥而拆了庙中大殿,石料木料都被运去作了建桥材料。至此轩帝庙便彻底失去了庙的意义,它幸存下来的几排僧房则完全归学校所有。1995年,吕官屯小学搬入新校,这些曾经作为轩帝庙僧房、学校教师的建筑,一律卖归私人所有。

吕官屯的庙宇不可谓不多,它们对吕官屯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现在这些庙宇无一幸存,但它们将永远留在吕官屯的记忆里,它们对吕官屯的人文影响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小德张(1876~1957),原名祥斋,字云亭;入宫后用过小德张、张兰德、张恒泰等名字,而最终以“小德张”之名传世。

小德张的家世目前仅可追述到其父母辈,不少资料记载其父以打鱼为生,事实上以南运河这样窄小的水域是根本养不起专职的打鱼人的,从其后人及吕官屯老辈人的追忆中可知,张家当时只有很少的一点土地,闲时居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划一条小船,往来于运河之上,为别人跑些短途运输,得些收入补贴家用,即有船当然偶有打鱼的时候,但绝不是以此为生。

小德张“净身”的原因,说法比较统一:12岁那年的大年初一,他和哥哥张月峰去给嫁在本村的姑奶奶拜年,未进门,先见门前有一套很漂亮的马车,车辕上那杆系着红缨的马鞭吸引了这位少年,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他上前摸了摸鞭杆。这一轻轻的举动立刻遭到了马车主人的呵斥:“穷小子走开!摸坏了赔得起吗?你家一辈子也买不起这样的马车!”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小德张,他一口气跑回家,进门就问母亲:干什么能赚钱,能赚大钱?母亲被他纠缠得没办法,随口说了句:“割‘老公’,进皇宫去伺候皇上皇后。”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深深印到小德张的心里,第二天,他便一个人悄悄躲进厢房,拿一把镰刀,自己动手割了“老公”。痛苦的喊声惊动了他的父母,可等父母急匆匆跑进厢房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决定他另类人生的那一刀。木已成舟,他的父母只好请来专职的“割官”,重新为他手术。按大清的规定:男童“净身”后,即自动成为皇差身份,其所在县有义务向宫中推荐,并护送其进入京城,因此张家理所当然地从县衙领到了50两白银,后来也的确是用这些银两作盘缠,把少年张祥斋送进京城的。然而,关于太监的使用,清朝又有着另一个严格的规定:宫里的太监必须是出一个进一个,就是说,只在太监有退休出宫或因死亡减员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新的太监补充进来;否则尽管朝廷承认了你的皇差身份,也只能在宫外候着。据小德张后来对其家人回忆,当时他家的一位邻居认识京城一裕姓旗人,正是托了这位邻居的关系,少年张祥斋在家养好伤后,就住进了那个裕姓的旗人家庭。讲好是去给人家做家仆,主家每月支付二两碎银作筹资。在每日为主家带孩子、做杂活的过程中,张祥斋凭着自己的聪明勤快和细心周到,很快就赢得了主人的欢喜,老夫妻诚心诚意地认他作了干儿子,并有意把他长期留在家中;可张祥斋狠心自残的目的是要谋个大富大贵,让自己的家人也跟着扬眉吐气,所以他执意要进宫里去做太监。恰在此时,宫里有个名叫“德子”的太监病死了,他的干爹花了50两银子,托人打点,买下“小德张”这个宫号,他才算有了合法的太监身份,才可以如愿以偿地走进宫里去当皇差。那一年是光绪十七年(1891),他还不到15岁。吕官屯一直有个说法,认为“小德张”这个名字是他进宫后有关的管事人给他取的,而事实上这是他在进宫前花银子买来的,有了这个名字,他才有了进宫的“准入证”。从进京到进宫,小德张在裕家住了两年,裕家老夫妻几乎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后来为他进宫又慷慨地拿出50两巨资。小德张也是知恩图报的人,他在宫中步步升迁的同时,也常常回来看望干爹干娘,而且每次都带着不菲的礼品,走时还要留下许多银子。这样坚持了许多年,直到小德张升了大总管,将他的母亲接到京城去住。张母一直生活在农村,又是在贫寒的日子里熬过来的人,看着总是儿子将大把的银子送给裕家,心里不是滋味,言语间常常露出不满。小德张一边要报答裕家的恩情,一边又怕惹得母亲不高兴,便悄悄带了一笔巨银来到裕家,裕家见他突然带这么多银子前来,不知是何缘故,小德张也不隐瞒,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困境,赢得了裕家老人的同情。自那以后,他便不再到裕家去。这些都是后话。

紫禁城,那是个龙潭虎穴般的地方,多少太监日复一日地做着扫地、刷便桶的低下的工作,却一生也没见过皇帝、皇后一面;多少太监因为说错一句话、走错一步路,便被立毙扙下!更多的则是哪些终日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战战兢兢地往来于皇宫大院,晚年被逐出宫门,最终孤苦伶仃地死去的千百个太监们。当初,他们哪一个不是怀揣着发财梦、一步一个血脚印地走进这森严的皇宫里来的?而小德张无疑是幸运的,他的这份幸运来源于他的聪明机智,更来源于他对荣华富贵、出人头地的那份百折不挠的执着和追求。刚刚进宫,小德张被分到茶坊,拜一位有些身份的太监哈哈李为师。身体的残缺,自然给每一个太监都带来了变态的性格,这哈哈李更是性情乖戾,刚愎自用,为人歹毒,小德张做他的徒弟当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尽管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每日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哈哈李还是照样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打他,轻则拳脚相加,重则棍棒伺候,小德张身上是新伤接着陈伤,头上是大包套着小包。近一年的时间里,小德张干的是牛马活,吃的是猪狗饭,那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然而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一味地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而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与哈哈李巧妙周旋,最后甚至不得不以装疯卖傻的方法来对付他。一次哈哈李买了半斤茶叶,交给小德张给他沏茶,小德张把半斤茶叶一下都泡进茶壶里,端给了哈哈李;哈哈李骂他,他就笑嘻嘻地还嘴;哈哈李打他,他依旧笑嘻嘻地绕着桌子跑。这使哈哈李常常感到头疼难缠,怀疑他得了“撞客”(癔症),恐长期留他在茶坊里,将来会惹出大祸。他于是决心要尽快把小德张打发走,而且一定要找一个最苦最累的事情让小德张去做,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终于有了机会,哈哈李把小德张调进了所有太监都望而生畏的南府升平戏班,然而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这里竟成了小德张平步青云的第一级阶梯。

走进南府戏班,小德张找到了施展的舞台。在这里他劈腿倒立吊嗓子,武功文戏样样都做足了功夫,绝顶的聪明加上百倍的努力,十年磨一剑,只为了一朝露锋芒。机会是留给有心人的。一次,慈禧点了武戏《盗仙草》,饰演白蛇的是个名叫小福的太监,他踩着“蹻”打出手时,踢枪时用力过大,眼看那枪就要掉在台上,这时饰演鹿童的小德张一个跟头翻过去,用双头蛇把枪挑了起来。慈禧见他救场机灵,当时就大加赞赏,夸他差当得好,赏了全班五百两银子。精明的小德张看出了慈禧对京戏的嗜好,便在上面下足了功夫,到他19岁的那一年,有一天慈禧到南府戏班点了一出《岳家庄》,这出戏的主演恰恰是小德张,他于是得到了一飞冲天的机会。因为早有《盗仙草》那出戏救场的印象,慈禧格外注意了这个武功唱功都好且又年轻俊俏的小太监,见他唱念作打、一招一式全然不输那些外请的名角,便愈发对他刮目相看。此后她每来看戏,一定要点小德张的段子;小德张也愈加刻苦地练功,用心地演出,日益博得慈禧的喜欢。后来慈禧几次传小德张问话,小德张每次都答的机智得体,这令慈禧更加喜欢上了他。到22岁的那一年,小德张被提为后宫回事,在慈禧身边走动。他由此接触到了大清权力核心中的核心人物,自幼那荣华富贵的梦想,入宫后那飞黄腾达的期盼,而今终于找到了可能实现的路径。从1891年入宫,到1895年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小德张由茶坊小太监到敬事房打更,到回事,到御前近侍,到御前首领兼管南府戏班总提调,连升五级,可谓平步青云。

清末的“后党”和“帝党”一直在明争暗斗,而占上风的一直是“后党”一方。小德张能够被慈禧看中,行走其左右,并最终走进“后党”的行列,无疑是占了天时地利的先机。当时的光绪皇帝所批每一分奏折、所发的每一道诏书都必须送来由慈禧过目,经慈禧批示后方可生效,而从光绪的中和殿到慈禧的慈宁宫之间来回传送这些东西的正是小德张。因为慈禧和光绪各怀心事,所以小德张不论出现在谁的面前,都会被问到对方的情况,有时问得直截了当,有时问得旁敲侧击,但无论如何,小德张总会给出最得体的答复,既讨得问话人的喜欢,又不带明显的献媚与偏袒的色彩。权衡双方,光绪明显处于劣势的地位,但小德张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慈禧身边的人而稍有半点造次,他要给自己留后路,慈禧已是垂垂暮年,而光绪还年轻,自己也年轻,一旦慈禧归天,光绪是不会任由昔日的“后党”们逍遥自在的,因此在几次危机的关头,他都或明或暗地给了光绪力所能及的帮助,尤其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圈禁于高墙之内,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每天吃的也只是些冷饭凉菜,能够接触到光绪的只有很少的几个人,而小德张恰恰是其中之一,他不但常常变着法给光绪搞些可口的饭菜,在光绪最寂寞的时候,他甚至煞费苦心地安排光绪和珍妃的姐姐瑾妃见了一面,这使光绪感到了些许的温暖,也使他成了光绪眼中唯一不被讨厌的“后党”人物。在大清权利巅峰的两个人物之间走钢丝,小德张表现了他炉火纯青的技艺。

当光绪先慈禧7个小时驾崩后,慈禧匆匆封了自己娘家侄女为新的太后,然后便也无可奈何地驾鹤而去了。慈禧一死,李莲英随后便走出了宫门,大总管的宝座虚位以待,这令小德张怦然心动,仅仅一步之遥,可小德张清醒地意识到,就在这一步间尚不知还有多少机关埋伏,他必须百倍谨慎地迈出这一步,以免功亏一篑,甚至身败名裂。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隆裕,并在关键时刻帮助她战胜了瑜妃、珣妃、瑨妃这三位同样有资格登上太后宝座的贵妃,稳稳当当地掌握了太后的玉玺。

隆裕太后一直仰仗慈禧的势力在宫中站稳脚跟,她自然没有慈禧的心胸,更没有慈禧的权谋,她一手提拔小德张做了宫内大总管,并且把他当成了自己的靠山。这里有一个称谓需要稍作说明,人们一般都错误地把小德张这个大总管叫做“四十八处大总管”,甚至在溥仪所作《我的前半生》一书中也是这个说法,而事实上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四司八处”。所谓“四司”是指“茶(茶坊)、膳(御膳房)、药(药坊)、司(司坊)”四个司;“八处”是指“佛(佛堂)、殿(殿上)、散(散差)、上(上边,最高至太后宫)、下(下边,宫内品级最低的小伙计、小太监)、花(花园)、吉(吉林佑,皇太后念佛、诵经的私人佛堂)、鱼(鱼屋子、养鱼池)”这四司八处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后宫大小巨细的一切事务,各司各处都有自己首领太监,而所有首领太监又统统归小德张一人领导,就是说,小德张才是后宫真正的主人。岂止后宫,发展到最后,小德张甚至可以操控整个紫禁城,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是他左右了大清帝国的命运。在慈禧面前尚且从容的小德张,在隆裕面前愈发游刃有余了,他终于在自己的领域里站到了巅峰之上,他可以放开手脚实现自己少年时期的梦想了。小德张先是借隆裕太后之手,一次将近千名太监逐出宫,为自己扫清了道路,又在每个后妃身边安插了亲信,稳固了自己的根基。他不但独揽了后宫的大权,甚至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左右了隆裕的意志。宣统皇帝溥仪登基时只有3岁,这自然又形成了太后专政的权力格局,小德张能够左右隆裕,实际上就等于左右了整个大清王朝,从这层意义上讲,大清的历史有几笔是用小德张的手写上去的。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算是清帝的退位了,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各地纷纷独立,袁世凯为了窃取胜利果实,找到小德张,通过小德张之口,对隆裕太后施压利诱,迫使清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向全国宣布了退位诏书。小德张的权术和权势可见一斑。清帝退位是历史的必然,但以怎样的方式退位,选择什么样的时机退位,却完全取决于小德张一人,单从这一点看,小德张是起到了颠覆历史的作用的。

少年苦难生活的经历以及被富人羞辱的难堪记忆,使小德张始终把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做为自己人生的首选目标,多少年含辛茹苦,多少年战战兢兢,无一不是为这一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做了大总管后,他可以放开手脚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了。除了为慈禧办丧事、给皇宫修佛殿、庙宇的途径聚敛大批钱财,小德张还毫无顾忌地收受了大批官员的贿赂,溥仪的父亲载沣要见一次隆裕太后,就向小德张行贿20万两银子,袁世凯为了达到出任内阁总理的目的,对小德张行贿一次就达50万两之巨,而趁各种机会假以各种口实,拿走宫中珍宝更是不计其数。隆裕太后唯小德张马首是瞻,连字画古玩的真假优劣,也只信小德张的,只要小德张说这个东西好,隆裕立即就把它视为珍宝收藏;小德张说这东西孬,隆裕就将它弃之如蔽履。一次隆裕要往墙上挂一幅名为《实父仇英海天旭日图》的画,小德张提前在一处量好了尺寸,正可以挂下哪副画,正要挂时,隆裕来了,她说那地方挂不开,小德张买个乖子要和她打赌,说:“若是挂得下,就请老佛爷把这幅画赏了奴才。”隆裕应了。结果她当然输了;然而她转念一想:既然张大总管看上了这幅画,就说明这幅画一定不错。于是她耍赖不给,要小德张自己到其他画里去随意挑选一张。这几乎成了规律,凡是小德张开口要的,隆裕就认定那是好东西,一定要自己留下,然后让小德张去选一件别的作为补偿。小德张何等精明,看透了隆裕的心理,他轻易就想出了对策,明明心里想要东,嘴上却偏偏说西,结果是隆裕留下了次的,小德张拿走了好的。其实明着向隆裕要点东西,不过是小德张心情好的时候逗隆裕玩玩,他手中掌握着宫中的至高财权,想拿点什么东西,简直比探囊取物还要方便。慈禧有珠履一双,这双鞋子甚为名贵,四周都嵌以巨珠,颗粒都相当大。据说造这双珠履时,花费了白银70万两,慈禧死后,小德张就把这双珠履据为己有了,在清朝灭亡之后,他将这双珠履脱售,标价50万元,后被一英国商人以32万元成交。

有了花不尽的金钱,小德张在京津两地广置产业,除了一栋栋的豪宅外,他还有好几处规模宏大的绸缎庄。在老家吕官屯,他也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无限的风光。腾达以后的小德张有两次荣归故里的经历,第一次是回家修庙,那是他“净身”时许下的愿:自己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定要回来修庙宇,塑金身。现在他果然回来了,而且是带着老佛爷慈禧亲笔所书的庙宇匾额回来的,吕官屯的老辈人们至今清楚地记得匾额的四个漆金大字——金界垂福。为了表示不忘乡亲,小德张此次回乡,分发给每家一袋白面,一盒宫中的点心,二斤上好的茶叶。第二次回家是护送他母亲的灵柩,小德张母亲去世是1928年,那时清朝已经灭亡了十几年,小德张早就在天津的租界里做了寓公,不过他大内总管的余威尚在,他的母亲在天津去世,自然要在天津办丧事。这次丧事请的是“大事全”赁货铺的经理魏子文和天兴寿材厂的经理李锡三为总理事,准备的所有烧活都是真材实料。烧倒头车马中的八抬大轿是真正的绿呢轿围,蓝呢马车、顶马、跟马都精美无比,车夫、轿夫、跟班等都按着人数糊制,身上的衣服全是真正的绸缎,一把火在府门前烧了,这才是头一批。从此后,僧、道、喇嘛、尼姑每日奉经不绝,门前吊客不断,进进出出的有前清遗老遗少,也有民国官员。府中开的是流水席招待吊官,跟着混吃混喝的当然也不少。到了出殡这天,他请来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武国栋祭门,前北洋政府总理高凌蔚点主,送殡的队伍中是亭、幡、伞盖、神匾、神轿、衔牌、执事、雪柳齐备,外加十三棚经,送葬的亲友排了有几里长,前面引魂幡已经走过旭街(今和平路)到了北车站(天津北站),这边64人的大杠才刚刚上肩。那天小德张的总管房玉林走门路弄来专为慈禧太后出殡在德国订制的蓝钢包车,好运送灵柩回老家吕官屯,当时的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也给派出一个连的士兵随行护送。这一场丧事排场之大,在当时的天津无人能比。

小德张在吕官屯修的庙是元帝庙,依照地理方位,吕官屯的人们称之为北庙,因其规模较大,庙宇僧房众多,后来被改作了学校,一直沿用到上世纪90年代。此外小德张还仿照清陵模式在吕官屯修筑了张家墓地,所有坟墓均以青砖筑成直径六米高六米的圆形坟丘,样子酷似清陵中的王爷、妃子墓,墓地旁建有看墓人居住的房屋,雇佣专门的看墓人看守。张家墓地在吕官屯共有三处,村子正东的一处有两座砖坟,葬得是张家先祖,这一处修建较早,还不是特别讲究,墓中的随葬品也不是太多、太贵重。村子东南的一处有三座砖坟,葬的是小德张的祖父母、父母,这里的坟墓建筑虽和村东一处相同,但整个墓区的设施却要豪华得多了,周围是青砖砌成的花墙,走进墓门是一条汉白玉石铺成的甬道,甬道的尽头是一片宽敞的平台,平台上放置巨大的汉白玉供桌,供桌上有汉白玉雕成的香炉;墓中的随葬品不但珍贵,而且数量很多,尤其在小德张母亲的墓中,据说有几件堪称珍宝,因此还不止一次引来盗墓人(另文详述)。第三处在村子正南,那是小德张列给自己的墓地,不过因为世事的变迁最终没有修成,倒是他预先在那里栽种的松林成了吕官屯独特的一景(另文详述)。小德张还在吕官屯创立“德本堂”,专做腌制买卖,由其在家的兄弟经营,带动了吕官屯当时的经济发展。此外他还在吕官屯周边的唐官屯、刘上道村、纪庄子等村大量购置土地、房产,影响波及方圆数十里。

解放后小德张依然安度晚年,并没有受到多大触动。1957年,他病逝于天津的寓所,终年八十一岁。

1909年建校。105年来这里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目前吕官屯拥有博士生8人(占总人口比例0.43%),硕士生19人(占总人口比例1.02%),本科学历300余人(占总人口比例16%),专科学历200余人(占总人口比例10.8%),专科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例28%。

厅级干部7人,县级干部3人,处级干部23人,科级干部34人。

吕官屯在外常住人口1617人,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

合作方式:土地流转

土地面积:2500亩

作物特色:甜瓜

大棚产品:甜瓜、黄瓜

周边政府机关

陈官屯镇人民政府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团大线陈官屯镇委
营业时间:09:00-12:00;14:00-17:00

周边乡镇

陈官屯镇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

周边村庄

吕官屯村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吕官屯村民委员会

高官屯村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高官屯村民委员会(富康路)

王官屯村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

张官屯村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