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镇

海港镇 海港镇镇情概况 海港镇建制沿革 海港镇行政区划 海港镇区域位置 海港镇人口数据 海港镇经济概况 海港镇地方风俗 海港镇文化教育 海港镇人才政策


海港镇(Haigang Zhen)位于河北省 秦皇岛市 海港区中部偏南,距区政府1.7千米,面积12.87平方公里。山广公路和京沈、京秦、 大秦铁路过境。 辖区为市、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辖16个居委会,镇内常住人口11902人(2017年) ,面积12.87平方公里。海港镇交通畅达,区位优越。境内有连通京唐的 205国道和通向东北的 102国道,横贯东西的 京沈高速公路在境内有两个出口,京秦、京哈、大秦三条铁路纵横交汇,毗邻的世界能源大港—— 秦皇岛港,以及与镇政府相距十公里之遥的 山海关机场,构筑了海港镇立体交通格局。海港镇交通畅达,区位优越。境内有连通京唐的205国道和通向 东北的102国道,横贯东西的 京沈高速公路在境内有两个出口,京秦、京哈、大秦三条铁路纵横交汇,毗邻的世界能源大港——秦皇岛港,以及与镇政府相距十公里之遥的山海关机场,...

详情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海港镇所有乡中心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海港镇介绍

海港镇(Haigang Zhen)位于河北省 秦皇岛市 海港区中部偏南,距区政府1.7千米,面积12.87平方公里。山广公路和京沈、京秦、 大秦铁路过境。 辖区为市、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辖16个居委会,镇内常住人口11902人(2017年) ,面积12.87平方公里。海港镇交通畅达,区位优越。境内有连通京唐的 205国道和通向东北的 102国道,横贯东西的 京沈高速公路在境内有两个出口,京秦、京哈、大秦三条铁路纵横交汇,毗邻的世界能源大港—— 秦皇岛港,以及与镇政府相距十公里之遥的 山海关机场,构筑了海港镇立体交通格局。

海港镇交通畅达,区位优越。境内有连通京唐的205国道和通向 东北的102国道,横贯东西的 京沈高速公路在境内有两个出口,京秦、京哈、大秦三条铁路纵横交汇,毗邻的世界能源大港——秦皇岛港,以及与镇政府相距十公里之遥的山海关机场,构筑了海港镇立体交通格局。

海港镇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南临渤海,北依燕山,西有避暑胜地北戴河,沙软潮平,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度假区;东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长城延绵,雄关耸峙,以情景交融的构思寓意,古朴典雅的建筑格局,构筑了独特的消闲怀古风情。 南戴河、 燕塞湖、 黄金海岸等景区环绕四周、相辅相成。互相交映的19个风景旅游区、40多个大型景点,每年接待中外游客600多万人次,为海港镇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秦皇岛市海港区海港镇

开放的海港镇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与之相近应的科教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海港镇素有浓厚的尊师重教之风。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并于1996年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必有办学条件达标,小高庄小学成为全区农村办学的窗口学校。随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海港镇旧村改造不断加快,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西盐务、后马坊、廉庄等一批小康新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区和农村,城乡文明之花也随之开放,淳朴的乡村文化、文明的社区文化、浓烈的节日文化、共同构筑了现代化农村新的文化格局。海港镇实力雄厚,连续多年被命名为全省“经济百强乡镇”和“百颗星乡镇”,先后被经济日报《名牌时报》编入“中华名镇” 画册,被中国投资环境学会和中国调查统计事务所列为第一届“中国100个乡镇投资热点”乡镇,被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1956年建马坊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马坊乡、铁庄乡合并,设置海港镇。

原辖石山、小张庄、小高庄、小李庄、韩庄、涂庄、东王岭、范家店、土台子、东李庄、东盐务、邹吕庄、西盐务、后马坊、李姓安庄、南李庄、前马坊、邵岭、铁庄、新立庄、安子寺、张庄、兴隆村、网匠庄、廉庄、百姓王庄、园艺27个居委会,其中大部分已与市区融为一体。

代码

130302101:~001西盐务居委会 ~002邵岭居委会 ~003东盐务居委会 ~004前马坊居委会 ~006东王岭居委会 ~007南李庄居委会 ~009兴隆居委会 ~010百姓王庄居委会 ~011网匠庄居委会 ~012张庄居委会 ~013安子寺居委会 ~015李姓安庄居委会 ~016邹吕庄居委会 ~018土台子居委会 ~019范家店居委会 ~209东李庄居委会

海港镇(Haigang Zhen)位于河北省 秦皇岛市 海港区中部偏南,距区政府1.7千米,山广公路和京沈、京秦、大秦铁路过境。

截止2017年,常住人口11902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51161
26791
24370
家庭户户数 18740
家庭户总人口(总) 49379
家庭户男 25368
家庭户女 24011
0-14岁(总) 8911
0-14岁男 4742
0-14岁女 4169
15-64岁(总) 40047
15-64岁男 20972
15-64岁女 19075
65岁及以上(总) 2203
65岁及以上男 1077
65岁及以上女 112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640

海港镇的前身是同为河北省“百强乡镇”和“百颗星乡镇”的马坊乡和铁庄乡,经济实力分别列全市前两位。1996年实行“强强联合”,成立海港镇。建镇以来,全镇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到2000年,全镇实现社会总收入32.5亿元,实现总产值27亿元,名列秦皇岛市75个乡镇之首。财政收入连续三年超过五千万元,位居全省前茅,被誉为发展乡镇企业的龙头和尖兵。

海港镇的发展首先得益于优越的位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果断决策,制定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受益于城市”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各村投资发展乡镇企业,建起了全市乃至全省的第一家农民旅社、第一家农民商场、第一家村办大型宾馆、第一家村办大型工业产业,并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相继投资兴办了海港三建、燕山啤酒厂、港城房地产、兴港房地产、燕滨实业公司、北方制镜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构筑了全镇门类齐全的行业基础,形成了大规模、高效益的经济格局。镇直集体企业固定资产额达到8600多万元,年产值超过10亿元,完成了海港镇的第一次创业。

世纪之交。针对海港镇地处城市中心区的特点,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发展城郊型经济这个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定了“一产保稳定,二产求发展,三产促繁荣”的总体发展思路。

在农业方面,以发展高效农业为目标,大力扶持农村发展“两高一优”和农业产业化,在东部建起了海珍品养殖基地,北部建起了花卉基地。1999年政府投资开始建设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园,占地100亩,建有34个标准日光温室、现代化智能中空玻璃连栋温室及组培室,全日照弥雾扦插室。引进示范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北部农村高效农业的发展。该镇培育的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四倍体刺槐已获得成功,此两个品种具有抗虫、速生的特性,可用于营造速生丰产林,公路绿化、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市场前景广阔。2001年,以示范园为龙头,尝试基地(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即由示范园为镇内农户提供低价优质种球、种苗和技术信息服务,制定保护价格回收产品,统一使用“瑞启农业”品牌开发市场,以此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形成规模效益。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海港镇 小高庄村的乡亲们便会三五成群的聚集到村民中心,或在图书室内读书看报、下棋、上网或在文化广场上打球、扭秧歌。其中的一位张大爷边舞动手中的扇子边说:“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生活环境也好了,还有了这么好的活动场所,比城里生活的都幸福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海港镇在积极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条件,富裕农民的同时,注重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不断夯实农村文化平台,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文化新风荡漾整个农村。 文化广场唱大戏。海港镇把深入开展农村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投入近60万元,建成了个占地均在200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7个。文化设施的完善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使该镇农村多年沉寂的农村文化艺术又活跃起来。村民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开展活动,或自编自演节目、或扭秧歌打篮球锻炼身体。每逢重大节日、文艺汇演时,村里老老少少都要穿红挂绿、浓装艳抹、敲锣打鼓,展示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和新时代农民的风采。以文化设施基础为阵地,农村广大文体爱好者组成一支支文体队伍,相继成立了秧歌队、民乐队、夕阳红合唱团等10余个文艺团体,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开展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成为该镇农村广场文化的一大亮点。广场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素质,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推动了精神

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读书新风遍乡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致富路。”海港镇农民这样自豪地评价科技图书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不仅加快了镇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调动了农民学科技的热情。该镇因势利导把知识武装作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一项重要的举措,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多渠道鼓励引导农民读书用书,发挥书刊促农增收的载体作用,让群众自己学技术、增本领,拓宽致富渠道。以加强乡村图书室建设为抓手,引导农民读好用好科技书籍。目前,全镇6个农业村已全部建起了图书室、文化室、阅报栏,图书种类包括科技类、法律类、棋艺类、卫生保健类等30多种,藏书共1.8万余册,全镇涌现出了大批靠读书用书致富的专业村、专业户,读书新风遍及海港镇乡村。

墙头文化倡新风。如今海港镇农村,除了干净整洁的环境会让你感受到新农村的变化外,取代以往被小广告涂成“大花脸”墙壁的文化墙更是为美丽的村庄添了一抹亮色。新农村建设中,该镇将书画艺术等文化“搬”上墙,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礼仪古训典故、荣辱观教育、环境保护、婚育新风、邻里和睦等。目前,该镇已粉刷、 书画文化墙3500延长米,“墙头文化”在美化村庄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农村新风尚。尊老爱幼的多,乱扔垃圾的少了,打架赌博的少了,到村民中心学习娱乐的多了,“墙头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海港镇农村新风尚。

海港镇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与之相近应的科教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海港镇素有浓厚的尊师重教之风。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并于1996年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必有办学条件达标,小高庄小学成为全区农村办学的窗口学校。随着城市的发展,海港镇旧村改造不断加快,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西盐务、后马坊、廉庄等一批小康新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区和农村,城乡文明之花也随之开放,淳朴的乡村文化、文明的社区文化、浓烈的节日文化、共同构筑了现代化农村新的文化格局。

海港镇实力雄厚,连续多年被命名为全省“经济百强乡镇”和“百颗星乡镇”,先后被经济日报《名牌时报》编入“中华名镇”画册,被中国投资环境学会和中国调查统计事务所列为第一届“中国100个乡镇投资热点”乡镇,被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近年来,海港镇围绕“ 人才兴镇、科技兴农”战略,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为乡土人才在新 农村建设中发挥“领头雁”作用搭建平台。搭建组织 平台。该镇以挖掘乡土人才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农民提名、村居推荐等方式,把那些懂技术、有特长的人才挑选出来,实现乡土人才信息动态管理;围绕花卉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特种养殖等重点产业,采取“支部主导型”、“支部引导型”、“支部服务型”模式,积极鼓励引导农村人才组建和参加各类农村产业协会;同时,注重把回村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乡土人才队伍之中,使其理论融合于实践,牢固掌握一门以上技术。目前,全镇共有种 养殖型人才30余名,8名乡土能人被选拔为村干部,4名乡土人才为村级农民技术员,逐步实现乡土人才由松散型向相对紧密型群体转变,提升组织水平。

搭建培训平台。一是集中培训,着力辅导提高。充分发挥农民 学校、电教 网络等阵地的作用,定期组织乡土人才集中培训,通过“借脑育人”,进一步提高乡土人才的技术水平。全镇共举办培训班10期,参培人数400余人次;二是开阔视野,着力促进提高。积极组织优秀乡土人才和种养殖大户到北京大兴等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共组织参观培训4次;三是基地示范,着力引导提高。利用示范基地开展各类现场培训活动、不定期邀请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活动,努力提高农村人才的实用技术。搭建扶持平台。一是政策上扶持。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创业者,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做到“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 技术”五优先;二是技术上扶持。实行 科技人员入户跟踪服务制度,帮助乡土人才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优势互补;三是 资金上扶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协调农村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规模。

通过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 群众、富一方经济”方面的主导、示范作用,带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了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年实现农业产值5068万元,同比增长5%。

新澳海底世界

秦皇求仙入海处

秦皇岛野生动物园

秦皇岛汤河公园

中国航标展馆

秦皇岛港秦皇岛

紫云山滑雪场

秦皇岛法云寺

板厂峪景区

汤河公园

板厂峪长城

柳江国家地质公园

秦皇岛市奥体中心体育场

秦皇岛玻璃博物馆

板厂峪窑址群遗址

耀华玻璃厂旧址

周边政府机关

海港区政府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东大街49号

周边乡镇

海港镇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东港镇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石门寨镇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杜庄镇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