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杖子村
青龙河, 青龙河名称由来, 青龙河干流概况, 青龙河水文特征, 青龙河主要支流, 青龙河治理开发
青龙河,古称“玄水”、“漆水”、“乌填河”,”清代以后称“青龙河”,皆因水呈黑色而得名。 河北省北部海滦河水系 滦河 的支流。位于滦河流域的东南侧,河道全长222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发源于 燕山山脉 的 七老图山 支脉的南侧 平泉市 东北部。一是源于台头山北的朱杖子南沟,一是源于台头山西的北台子。两条支流交汇于辽宁省 凌源市 三十家子村北,向南流至绊马河,到 宽城县 ,后经 青龙满族自治县 入 卢龙县 (与 迁安市 界河),至卢龙镇虎头石村西汇入滦河。 青龙河是秦皇岛人民的母亲河,在秦皇岛市境内河长177.4公里,控制面积3431.5平方公里 ,与青龙县拦界的卢龙县桃林口建有著名的桃林口水库及引青灌区渠首,是秦皇岛 引青济秦工程 的源头,是秦皇岛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地,为秦皇岛市提供了80%的居民生活用水。名称由来青龙河在北魏时称“玄...
详情青龙河,古称“玄水”、“漆水”、“乌填河”,”清代以后称“青龙河”,皆因水呈黑色而得名。 河北省北部海滦河水系 滦河 的支流。位于滦河流域的东南侧,河道全长222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发源于 燕山山脉 的 七老图山 支脉的南侧 平泉市 东北部。一是源于台头山北的朱杖子南沟,一是源于台头山西的北台子。两条支流交汇于辽宁省 凌源市 三十家子村北,向南流至绊马河,到 宽城县 ,后经 青龙满族自治县 入 卢龙县 (与 迁安市 界河),至卢龙镇虎头石村西汇入滦河。 青龙河是秦皇岛人民的母亲河,在秦皇岛市境内河长177.4公里,控制面积3431.5平方公里 ,与青龙县拦界的卢龙县桃林口建有著名的桃林口水库及引青灌区渠首,是秦皇岛 引青济秦工程 的源头,是秦皇岛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地,为秦皇岛市提供了80%的居民生活用水。
名称由来
青龙河在北魏时称“玄水踏婆妹”,郦道元《水经催您捉格注》载:“玄水出肥如东北玄溪。”清代称“漆水”、祖匙“乌填河”,《畿辅志》载:“滦河在沿城西外”源出塞外,土人呼为乌填河,南入桃林口。”清代以后称“青龙旬府河”,皆因水呈黑色而得名。 青龙河上有4源:一为桃林口之青龙河,系桃林口处穿长城而入,即古“玄水端付颂”;二为徐流口之徐流河,系徐流河穿长城入,即古“元水”;三为冷口之沙河,系水妹催辣于冷口验胶穿长城;四为白羊峪口之白羊河放海妹,系白羊河穿长城入,于青山院(属迁安县境内)汇入为流,即古“卢水”。其玄、元、卢等诸水于潘庄镇统会流后称之“漆水”。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河道特征
青龙河在桃林口以北段穿行于燕山山脉深山区,坡陡流急,河道坡降在1/430~1/600之间,河谷宽度一般为400米~1000米。河床系砂卵石组成,河流出桃林口后进入卢龙县境内的丘陵区,河宽平均约500米,其间为砂砾、卵石河床,海拔高度一般在70米上下,坡度约为1/1000左右。水文特征
青龙河属山溪性河流,上游凌源县为砾石河床,厚度7.0米,地下水柱高6.0米,给水度0.30,潜水量0.149亿立方米。河道平均坡降4.94‰,河槽宽约50~30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0.2613亿立方米。最大值年(1959年)0.6470亿立方米;最小值年(1982年)0.1140亿立方米。 朝阳水文勘测大队调查,雹神庙段1930年流量出现2770立方米/秒,1949年发生2200立方米/秒。1962年7月26日.洪峰流量1910立方米/秒。雹神庙水文站1958~1961年,1978~1985年记载:最大值年(1979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最小值年(1982年)平均流量0.36立方米/秒。1959年8月1日21时,出现洪峰量139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20.13公斤/立方米。最大年(1985年)达30.6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53.89万吨。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238.2吨/平方公里,其中侵蚀模数超过100吨的11年,超过200吨的9年,超过700吨的7年。超过2000吨的1年,超过4000吨的1年。最大年(1959年)输抄量192万吨.侵蚀模数4230吨/平方公里。1980年输沙量为多年最小,仅8.51万吨.侵蚀模数18.7吨/平方公里。最大日(1984年8月10日)输沙率高达4930公斤/秒。1961年7月19日瞬时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200公斤/立方米。 据凌源县环保局测,青龙河南店和虎头石段,河水总硬度极值:1983年分别为21.7毫克/升和11.2毫克/升;酸碱度极值为7~8,河水为弱碱性,属于低矿化度淡水。 据《宽城县志》,多年平量0.90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965立米/秒,汛期洪峰最大流量17600立米/秒,枯水期最小流量1.13立米/秒。结冰期90~100天。PH值8.4,矿化度7.1,属1级水。 据《 青龙满族自治县志》,汛期最大洪峰流量17400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少流量1.1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7.74立方米/秒。 据《迁安市志(1987~2006)》,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1987~1996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4.70亿立方米,1997年青龙河上游桃林口水库建成蓄水后,1997~2006年平均年径流量减少到0.7036亿立方米。 据中下游秦皇岛市记录,青龙河水量之丰则冠于其它支流之首。汛期最大洪峰流量17400秒立方米,枯水期流量7.74秒立方米,结冰期较长,为90~100天。 由于该地区处于燕山山脉东侧的暴雨中心地带,所以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势猛、历时短等特点。自1929年以来,洪峰流量超过6000秒立方米上的就有15次之多。在汛期6~9月间的水量一般占全年总水量的80%左右,而一次洪水连续6天的水量又占汛期总水量的40%。特别是1962年的特大洪水,一次洪水总量即占全年总水量的70%。在6~9月的汛期中,洪峰发生在7月份的占35%,发生在8月份的占54%。 青龙河在特大的洪水年份里,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据史料记载与考证,该流域内远在清代早期,大部分地区植被尚好,林丰草旺。其后由于大量移民,开垦荒地,尤其是日本侵略军在该地区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致使境内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每逢暴雨,常造成灾害。历史上的光绪二十年(1890)及以后的1930年、1949年、1959年等年份,洪水曾先后几次侵入卢龙县城,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并几次威胁京山铁路交通安全。主要支流
汇入青龙河的主要支流在长城以北的有:大北河、五道河、头道梁河、汤道河、都源河、星千河、起河、广荣山河等;在长城以南的有:沙河、白洋河、蚂蚁河、徐流河、凉水河、野河、翁家沟和教场河等。 小甸子河 ,源于河北省平泉市孤山子乡四耳山,河源高程1059米。西从大河北乡瓦房村入县境。由魏杖子村南转向东南流,至黄酒馆北有西来庙北河水注入,继续东流.绕石羊石虎折向北流3公里又东南流,至前进乡坤都沟门南注入青龙河。全流域沟壑194条,长402.3公里。 回流水 ,源于建昌县老达杖子乡平房店北龙潭沟,河源高程1056米。东从河坎子乡南台子入县境,向北又曲折向西流,经西台至河南转北流,于佛爷洞大河西村西北流,经杨杖子镇,于刀尔登乡大北庄西北注入青龙河。境内河长3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4.62‰。全流域沟壑276条,长794.3公里。 茶棚川水 ,源于凌源县松岭子乡薛家沟,河源高程986米,于三道河子乡窟窿山注入青龙河。河长3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4.6‰。全流域沟壑105条,长203.6公里。 都阴河 ,河长48.5公里,流域面积461.6平方公里,发源于河北省宽城县大字沟门乡跳沟,流经大字沟门、苇子沟乡、汤道河镇,在大石柱子乡汇入青龙河。主要支流冰沟河,河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20.7平方公里,发源于宽城县偏崖子乡大、小冰沟,流经偏崖子,在汤道河汇入都阴河。 沙河 ,《秦皇岛市志》称沙河,《迁安市志》称冷口沙河 ,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西部地区、迁安市东北部,北魏时称“小沮”;清代称“凉河”、“青龙河”;清以后,因其河床沙质,又称之为“沙河”。沙河在中上游河段支流甚多,其主支发源于青龙满族自治县王厂乡西部的头沟,该支先由南向北流至二道沟门村东后改向由西向东流,在头道沟门东500米处有由北向南流的小棒棰沟水汇入;再向东至王厂村西有由南向北流向的钱杖子水汇入;再向东至王厂村东有由北向南流向的抄道沟水汇入;继续向东至八道河村南约2公里处有源于都山南麓的由北向南流向的边杖子水汇入;此后河道流向改为由北向南直泻而下,先后在狮子坪附近有发源于鹰不落山东麓的老肖家水及盘道沟水两条支流汇入;后从狮子坪南至长城冷口的近20公里的中游河段内,仅在肖营子南有佛龛沟水汇入;在长城北侧的西二道河南0.5公里处有抱榆槐水汇入;再向南流至建昌营与大望都庄之间有七拨子水汇入;最后在卸甲庄附近与青龙河水汇流前有白洋河汇入。沙河流经王厂、八道河、狮子坪、肖营子、上道河、建昌营及大望都庄等地。沙河,自源头至长城段,河道曲折,水流湍急;在冷口越长城后,进入迁安县境内,河道比降变缓,水流也开始渐趋平稳,在大小望都附近白洋河水汇入后水量增加。至迁安市枣行村南注人青龙河 。河道全长76公里,其中青龙满族自治县境长59公里,迁安境内长14.9公里 。河床从上至下约宽15~100米之间。流域面积455.6平方公里。河源至河口的自然落差为347米。沙河多年平均流量为3.8立方米/秒,最大年平均流量近10立方米/秒,发生在1959年;最少年平均流量为0.95立方米/秒,发生在1968年;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1820万立方米;最大年径流总量为28360万立方米,发生在1959年;最小年径流量总量仅为3016万立方米,发生在1968年;该河汛期最大洪峰流量为2500立方米/秒,枯水年份的最小流量仅为0.02立方米/秒,结冰期约为80~90天。 五道沟沙河 ,位于迁安市东南部,为季节性河流。发源于黄官营,向东南流至梁庞庄村西南注入青龙河。河长9公里,流域面积30.74平方公里。 野河 ,位于迁安市东部,季节性河流。发源于境内蟒山,南流至李官营村北折向东南至东野河峪又折向北,至郎庄注入青龙河。河长17.15公里,流域面积43平方公里。 起河 ,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东部地区,发源于青龙县锥子山,在长城北侧由东向西穿行,河道迂回曲折,坡陡流急。先后流经龙王庙、牛心山、三间房、凤凰山、安子岭、平方子、双山子等乡。逐条汇入的大小支流有东哈蚂河、西哈蚂河、碾子沟、干树沟、二道河、土桥岭河等,于双山子附近的小汇河村汇于青龙河。起河河道全长76公里,河床宽度约在20米~300米之间,从河源至河口的总自然落差为435米,流域面积711.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5.41立方/秒。起河是境内注入青龙河的最大一条支流。起河的主要支流为小沙河。小沙河发源于青龙县隔河头乡草场村,先后流经董杖子、茨榆山乡等地,在马杖子村附近注入起河。小沙河全长26.4公里,流域面积135.6平方公里。 县南河 ,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境中部偏西,是青龙河西侧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青龙头道杖子和孟杖子间的北坎子。先由西向东从青龙镇南流过(该河也因此而得名),后流至河南村附近有唐怀沟水汇入而改向南流,最后在西蔡峪注入青龙河。县南河坡陡流急,河床较狭窄,其宽度一般在10~30米之间。河道全长36公里,河源、河口间落差347米,流域面积211.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41立方米/秒。 星干河 ,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北部,是青龙河东侧的一条主流支流,主流发源于青龙县龙头和烧锅杖子间,因其源出自三星口乡及干沟乡而得名。上游另有二支流:一发源于庞杖子庄西;二源于大柳树沟村西,这二支在木头凳汇入主流后由东向西经鲁台子村、兴隆台子村,在大杖子村西约1.6公里处跳鱼沟水汇入,再向西经山东、小河北、草碾子、黄土坎子、和平庄等村,在罗杖子及铁炉沟中间注入青龙河。星干河河床宽度因受地形影响变化较大,最狭处仅为15米左右,最宽处却200米有余。河道全长45公里,河源至河口的自然落差294米,总流域面积469.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2.83立方米/秒。 都源河 ,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部,源头位于青龙后干沟与狐狸太沟之间、海拔1842.2米的都山东麓,河因此而得名。该河流向为西至东,其主流自源头始,过拉马沟在,水胡同水库汇由北向南流入水库的狐狸太沟水,再继续向东流去,在沈杖子河东约1.5公里处汇由西北方向流来的千洞沟水后,向东于影壁山庄东南2公里处注入青龙河。先后流经八间房、山西、老爷庙、大营子、水胡同、马圈子、沈杖子、头道河、炮手堡及影壁山庄等。河道天然比降为市内诸河之首,河源至河口自然落差为670米,水流甚急,洪水有峰高、量大、来势凶猛之特点。河道全长42公里,总流域面积203.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6立方米/秒。 三岔口河 ,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南部,属于滦河水系最南侧的一条小河,由南台子河、八拨子河及官场河三股水在三岔口村北约1公里处汇合后,在庄南注入青龙河水中,该河以汇合地取名。三岔口河共有支流4条,除前述三股水外,在八拨子河东邻有走向与官场河一致、位于官场河北山北侧的小峪岭水,该股水在影午山西二百米处与八拨子河汇流。这4条支流均属山溪性小河,河床皆为砂砾石组成,河道狭小,比降甚大,河水湍急,每遇暴雨,洪水涨落分明。南台子河,位于三岔口河流域最西侧,发源于厂房子东沟,流向由北向南,流经厂房子、南台子、古道子等村;八拨子河位于流域中部,发源于横岭山南麓,流经九拨子、八拨子、秋树沟等地;小峪岭河也位于流域中部,发源于老陈家沟西南,流经小峪岭后、庙岭、夹脚石、下杖子、影午山等村,官场河位于流域最东侧,发源于黑龙头北麓,流经大苇峪、官场、陆杖子、偏崖子、稍枝峪等地。三岔河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103.8平方公里。 小沙河 ,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南部,西部毗邻三岔口河。该河发源于长城附近的界岭山及黑龙头山的北侧。其主支有二,均为南北流向。东支发源于界岭山西侧的草厂庄东,流经界岭上村、南马圈子村、石门子村等;西支发源于海拔863.4米的黑龙头山北麓,流经老柳家、刘杖子、黄崖子等村。两支在隔河头村南0.5公里处汇合,然后改向西北流去。两支在汇流前因其穿行于深山峡谷地区,河道比降较大,水势甚猛;汇流后地势明显变缓,水流也渐趋平稳,但因受地形影响,河道翅弯较多,至大犁园村后河道曲度渐小。该段流经大森店、土胡同、大梨园、椴麻峪南沟,在烧锅仗子西有从楼子山东麓发源的一条小河汇入,再向西北流经龙王庙、茶北、荆林,至蔡峪村西有源于杉树岭的小河汇入,再向前流,过茨榆山、土桥岭、马杖子,在双山子村附近与起河相汇后在小汇河村西近1公里处注入青龙河。小沙河全长26.4公里,流域面积135.6平方公里。 徐流河 ,位于迁安巿东北部、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南侧,发源于青龙老汤家村附近,在唐山市迁安县揣庄注入青龙河。河道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83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宽度6.9公里,其中最大宽度为10公里,河流曲度1.25,源头海拔420米,河口海拔60米,自然落差360米,比降24‰。因河道比降大,每遇暴雨,河水暴涨,造成年输沙量较大。 白洋河 ,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南侧,发源于青龙的七拨子村。流向北、南转东南,流经黄花湾、六拨子、五拨子、四拨子、三拨子、张台子、二拨子及迁安县的雷庄等村镇,在迁安县的大望都庄北2.6公里处汇入沙河。河道全长29.5公里,流域面积145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宽度4.9公里,其中最大流域宽度11公里,河流曲度为1.13。源头海拔750米,河口海拔80米,落差670米,比降22.7‰。 教场河 ,位于卢龙县中部地区,东西流向,因其绕县城西教军场,故此河名。源头有二,上支源于时各庄西南o.5公里处,经武王庄、董各庄,至石桥东与源于下寨南,流经半壁山、张木庄的下支汇合后向西流去,经莆家河村、郑庄、韩楼、万庄,至卢龙县城北,再西流1.5公里处注入青龙河。河道全长20公里,总流域面积为84.5平方公里,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最大流量为19立方米/秒,枯水季节时有断流。该河流域宽度约为6公里,最大流域宽度8公里,河流曲度1.43,河源海拔140米,河口海拔40米,落差100米,平均比降5‰。 南金沙河 ,位于卢龙县西部,是一条汇集该县中西部封闭丘陵区洪水的小河。该河发源于卢龙县中部的阴山西麓,流向由东向西,流经刘家沟、马台子、陈庄子、梁家峪、尹庄子、蔡家坟等村庄,在蔡家坟西北0.5公里处汇入青龙河。该河支沟多山溪季节性小沟,枯水季节,多有断流发生。河道全长11.2公里,流域面积72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宽度3.5公里,最大流域宽度为5.2公里,源头海拔200米,河口海拔15米,落差185米,平均比降为16.5‰,河流曲度为各河之最小,仅1.08。治理开发
水库
水电
水胡同水库电站 ,方式为混合式,总装机容量16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762.8万度。发电洞为圆形洞,洞径1.80米,长1585米,其中压力管道长140米,洞径变为0.5米,引水流量2.35立方米每秒。1977年前青龙县无网电,县城用电靠两台柴油机组发电。1979年,国家对该县供电容量1400千瓦,因地处供电末梢,电压仅能达到额定值87%,水胡同电站投产后,使电压达到额定值,保证了供电质量。1980年,水胡同水库并入国家电网。该电站自投产以来,至1990年,共发电4380.56万度。此外,水库下游沿河零散分布着千亩水田,利用水库水源进行灌溉。水库的建成,为青龙工农业生产及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做出了贡献。 桃林口水库电站 ,位于电站坝段下游,为坝后式发电站,设两台机组。总容量200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6275万千瓦时,实际年发电量1124万千瓦时。灌溉
防洪
青龙镇防洪坝,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城南缘。始建于1958年,1973年重建。防洪坝东起青龙县孟圈村,西至三叉榆树村,全长8.5公里。为一条沿县街南河左岸筑起的一道防洪大坝。结构形式为砂石坝,最大坝高4.1米,设计标准二十年一遇,国家投资13万元,1982年7月,国家投资6.5万元,对2900米坝段进行加固维修。1983年国家投资10.33万元,加固大坝4850米。1984年8月9日至11日,连降暴雨,县城站总雨量379毫米。防洪坝被冲毁24段,累积长度454米。1985年国家又投资18.8万元,将水毁段全部修复,并加固3955.7米。引水
周边政府机构
孟杖子村综合服务站
地址: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孟杖子村龙王庙乡东2公里处
周边村民委员会
孟杖子村民委员会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镇
周边村庄
孟杖子村
地址: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郝杖子村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郝杖子村
田杖子村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田杖子村
孟杖子
地址: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夏杖子村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夏杖子村
佟杖子村
地址: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朱杖子村
地址: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二五一省道
苗杖子村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