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阳台村

武阳台村 武阳台村人口经济 武阳台村历史


武阳台(河北保定易县高陌乡自然村),坐落在 易县东南7公里处,地处高陌乡腹地,南临郎井村,西临百福村,北接SL58公路,因村中的武阳台而得村名。武阳台村人口超过3000人(2015年),占地8平方公里。民风淳朴,以种职业为主,农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高粱和大豆。武阳台位于武阳台村北,当地村民多称这里为大寺,是战国时期燕国都城的遗址。武阳台主体建筑由武阳台、望景台、老姆台等建筑基址组成,由南向北形成一条轴线。其中武阳台最大,高十一米,分上下两层,台东西最长处约一百四十米,南北最宽处约一百二十米,它相当于燕下都全城的制高点。燕下都营建年代,史载颇多,据《水经注》《易水篇》记:"盖易自宽中,历武夫关东出是兼武水之称,故燕下都,擅武阳之名,......世又谓易水为故安河,武阳盖燕昭王之所城也......故修...

详情

武阳台村地名网_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武阳台村资料简介
  武阳台村是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6332042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30633。武阳台村与高陌村、西贯城村、东贯城村、西于坻村、东于坻村、北于坻村、郎井庄村、郎井村、北东村、练台村、练台庄村、小北城村、大北城村、西扬威城村、中扬威城村、东扬威城村、东斗城村、西斗城村、固村、固村庄村、辛庄头村、城角村、军营村、燕子村、西沈村、北沈村、东沈村、百福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武阳台村同名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武阳台村介绍

武阳台(河北保定易县高陌乡自然村),坐落在 易县东南7公里处,地处高陌乡腹地,南临郎井村,西临百福村,北接SL58公路,因村中的武阳台而得村名。

武阳台村人口超过3000人(2015年),占地8平方公里。民风淳朴,以种职业为主,农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高粱和大豆。

武阳台位于武阳台村北,当地村民多称这里为大寺,是战国时期燕国都城的遗址。武阳台主体建筑由武阳台、望景台、老姆台等建筑基址组成,由南向北形成一条轴线。其中武阳台最大,高十一米,分上下两层,台东西最长处约一百四十米,南北最宽处约一百二十米,它相当于燕下都全城的制高点。

燕下都营建年代,史载颇多,据《水经注》《易水篇》记:"盖易自宽中,历武夫关东出是兼武水之称,故燕下都,擅武阳之名,......世又谓易水为故安河,武阳盖燕昭王之所城也......故修建下都,馆之南垂,言昭王创之于前,子丹踵之于后。"

专家推测,武阳台应该是燕下都燕王宫殿的建筑基址,从遗址的规模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宫殿的宏伟与壮观。

傅逮《述游赋》曰:

出北蓟,历良乡,登金台,观武阳,两城辽廓,旧迹冥芒。盖谓是处也。易水东流而出于范阳。

碑文记载,唐代这里建有兴善寺,明清两朝皆有修缮。

台上现有柱础、石碑、石条等物皆兴善寺遗物

诗曰:

当年召公此封侯,后有昭王聚良谋,

自从荆卿失短计,便被强秦一囊收,

风物长新燕山色,江山不改易水流,

高台百尺今犹在,白云千载亦悠悠。

周边村庄

武阳台村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武阳台村

高陌村 地址:保定市易县

练台村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

高台村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坡仓乡高台村

远台村 地址:保定市易县二三二省道

凤凰台村 地址:保定市易县

练台庄村 地址:保定市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