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产业园区新城社区
渤海新区, 渤海新区历史沿革, 渤海新区行政区划, 渤海新区特色园区, 渤海新区发展优势, 渤海新区建设成就, 渤海新区所获成绩, 渤海新区荣誉称号
渤海新区位于 河北省 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齐鲁,是 首都经济圈 的重要节点,是国务院批复的《 河北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一市四区”,即: 黄骅 市、 中捷产业园区 、南大港产业园区、港城产业园区和 临港经济 技术开发区,海岸线130公里,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战略新兴地区。 区域价值 :中国北方深水枢纽性港口、中国物流实验基地、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海水淡化 产业发展 试点园区。 渤海新区发展目标: 打造 环渤海地区 新型工业化 基地、我国北方重要的深水枢纽大港、河北对外开放新高地和靓丽繁华、生态宜居的现代滨海新城,建设极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沿海强区、壮美新区,争做河北经济第一 增长极 。历史沿革渤海新区历史悠久,大约在700己旬热0年前就...
详情渤海新区位于 河北省 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齐鲁,是 首都经济圈 的重要节点,是国务院批复的《 河北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一市四区”,即: 黄骅 市、 中捷产业园区 、南大港产业园区、港城产业园区和 临港经济 技术开发区,海岸线130公里,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战略新兴地区。 区域价值 :中国北方深水枢纽性港口、中国物流实验基地、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海水淡化 产业发展 试点园区。 渤海新区发展目标: 打造 环渤海地区 新型工业化 基地、我国北方重要的深水枢纽大港、河北对外开放新高地和靓丽繁华、生态宜居的现代滨海新城,建设极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沿海强区、壮美新区,争做河北经济第一 增长极 。
历史沿革
渤海新区历史悠久,大约在700己旬热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 繁衍生息 和棵兰禁。 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今黄骅 羊二庄 乡置 柳县 。柳县是秦推行 郡县制 首批置县之一。秦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方士 徐福 为 秦始皇 求长生之药,率500名童男和500名童女渡海到蓬莱,入海前经柳县,在今羊二庄 西建 丱兮城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改 高成县 为 高城县 ,属 渤海郡 。 北齐 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高城县治北迁至大留里,即今河北 黄骅 市 旧城镇 旧城村 。属浮阳郡。 隋开皇 求晚十八年(公元598年) 隋文帝 杨坚改高城县为 盐山县 。 明洪武九年(1376)迁县治于东隅( 香鱼书院 主射誉,今 盐山中学 )。 民国前期, 省主席 宋哲元 回老家 乐陵 省亲,途经此地,遇匪。遂以盐山县二区(旧城)、三劝辨区(韩村)、四区(羊二庄)及 沧县 滨海地区组建了新海设置局。 1938年,日伪在新海设置局的基础上建立新海县,1943年由调整过的新海县、青城县合并为 新青 狱钻符承估协县。 194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牺牲于县内的 黄骅 (原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 冀鲁边军区 副司令员)烈士而易名黄骅县。 1989年黄骅 撤县建市 。 2007年7月,为配合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目标,省委、省政府批准 沧州 市在沿海区域设立渤海新区,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经济新引擎的渤海新区正式成立。 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标志着 河北沿海地区 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渤海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在京津冀中处于重要战略位置的驼永谜渤海新区迎来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渤海新区行政区划
黄骅市黄骅是一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为纪念抗日战争牺牲于县内的黄骅(原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 司令员 )烈士而命名。全市总面积1544.7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辖黄骅市辖3个街道、4个镇、4个乡、2个 民族乡 、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黄骅市经济发展迅猛,并屡次跃居河北省前30位。立足于港口、土地、资源、产业等优势,重点培育了石油化工、汽车装备、五金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集聚了北汽集团、信誉楼百货集团、河北长海物流集团、河北浅海石油化工集团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企业。 黄骅市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市、科技先进市、体育先进市,中国冬枣之乡、中国北方模具之乡,河北省省级园林城市、河北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双拥”模范城、教育“两基”先进市、民政工作先进市、文物工作先进市、人居环境进步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 |
港城区是1992年 河北省人民政府 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黄骅港的建设而发展壮大。2007年,渤海新区成立后,管理委员会驻地设立黄骅港开发区。港口、物流、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分布在港区范围内,已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 | |
中捷的前身“中捷友谊农场”,是为纪念中国和 捷克斯洛伐克 两国人民的友谊,经国务院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是一个国际合作性的大型农垦企业。2007年渤海新区成立,中捷更名为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中捷友谊农场名称继续保留。中捷区域面积268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 现区内已形成石油化工、石材、建筑材料、现代农业、五金机械等十多个规模产业,其中石油化工是中捷的主导产业。 坐落在中捷产业园区的 沧州名人高尔夫球场 ,是 沧州市 唯一、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品位、高档次的高尔夫休闲场所。 坐落于中捷产业园区的高等院校: 泊头职业学院 渤海分校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方学院 |
|
南大港产业园区前身为省属大型农工商联合企业南大港农场。2007年7月,随着沧州渤海新区的成立而更名为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至今,仍保留国营南大港农场,享受国家农垦政策。南大港产业园区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生态旅游、机械铸造、五金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南大港拥有19万亩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2002年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野生鸟类14类38科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2级保护鸟类24种。植物科140种,并由种类繁多的 陆生动物 及鱼虾、浮游生物。独特的自然环境,呈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是鸟类的天堂,有兼兴鱼苇之利。恒大童世界在建。 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量,重组的饲草资源,辽阔的沿海滩涂,蕴含了无限的发展潜力。 | |
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是环渤海地区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分为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合成材料和仓储贸易区。已吸引法国液化空气公司、美国AP、中国化工集团、香港华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康辰药业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以石化PVC、TDI、己内酰胺为主体,拉动精细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共同发展的循环体系。 | |
特色园区
1、国家级 循环经济 示范试点园区发展优势
沧州渤海新区已进入大发展、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相互叠加,优势加速转化。即 京津冀协同发展 、 环渤海 合作发展、“一带一路”开放发展、河北沿海率先发展“ 四大战略机遇 ”,港口、交通、区位、空间、产业、政策等 “六大优势”。 1、港口优势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现是近年来环渤海 港口群 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 亿吨综合大港 。它位于 渤海湾 穹顶处, 区位优势 独特,是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 出海口 ,自宋金时期就是 海上丝绸之路 的北起始点。尤其是其腹地范围广阔,覆盖冀中南、晋陕鲁豫蒙及西北等广大地区,与荷兰 鹿特丹 之间更是形成了世界上最短的 亚欧大陆桥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因此被誉为“亚欧大陆桥新通道 桥头堡 ”。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其综合港区正式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至 德国杜伊斯堡 的 中欧国际 集装箱班列和 东南亚 首条国际直航航线开通。并有中海、 中远 、中谷 新良 、上海合德、 泉州 安通、 大连 集发和洋浦港丰等20多家船公司,开通集装箱航线13条,其中,外贸 内支线 2条,内贸干线6条,内贸支线5条。2016年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完成 吞吐量 2.45亿吨, 同比增长 46.93%,增速稳居全国主要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大能源港。 2、 空间优势 在沧州渤海新区24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可利用空间1300平方公里,这还不包括290平方公里的滩涂和大面积、临港口的浅海。其中,有500平方公里的 建设用地 、800平方公里的 未利用地 ,是我国沿海临港地区不可多得的“黄金宝地”。 3、区位优势 沧州渤海新区地处环京津、环渤海中心地带,距北京220公里,与天津 滨海新区 “零距离”,在 京津冀一体化 进程中 战略地位 突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已成为河北承接 非首都功能 疏解,特别是承接京津 产业转移 和优势要素外溢的重要区域。 4、交通优势 沧州渤海新区是我国北方海公铁综合交通体系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北方重要交汇点,自宋金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始点。 港口 :黄骅综合大港 航空 :首都国际机场、天津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国际机场、首都第二国际机场(规划) 国道 :205国道、307国道、337国道 高速 :石黄高速、荣乌高速、沿海高速、保沧高速、邯港高速(规划)、石港高速(规划) 铁路 :朔黄铁路、邯黄铁路、黄万铁路、沧黄铁路、京沪铁路、黄大铁路、张保港铁路(规划)、石沧港铁路(规划) 5、产业优势 按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初步构建起以 石油化工 、冶金装备、 港口物流 等 传统产业 为基础,以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 优势产业 为支撑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汇聚了北汽集团、 中国一重 、 神华集团 、 中化集团 、 中铝集团 、航天长征、保利集团、 中信重工 、美国AP、美国 嘉吉 、法液空、法国威利雅、韩国世原等一大批国内外500强企业。其中,石化 产业集聚 了 中海油 中捷石化 、鑫海石化、浅海石化等一批“油头化身”项目,具备1500万吨石炼化能力,石化 产业增加值 占 GDP 的比重达到20%以上。 6、政策优势 为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客商到渤海新区投资兴业,除国家和 河北 省已有的政策外,渤海新区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用地用海、 行政审批 、 金融创新 、能耗、 环境容量 等方面为客商创造了优质的 政策环境 。 《树立新发展理念,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 《关于加快“北京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发展的实施意见》 《沧州渤海新区关于支持黄骅港集装箱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关于扶持物流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 《沧州渤海新区扶持企业上市奖励办法》 《沧州渤海新区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 加快“人才特区”建设的办法(试行)》 《河北省促进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河北省进出港口集装箱运输车辆优惠交纳通行费实施办法》建设成就
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2011年10月,《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获国务院批复,渤海新区开发加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口岸综合港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正式对外开放。 先后获得“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点园区”“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示范试点园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等国家级 荣誉称号 。 “十二五”期间,沧州渤海新区累计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 3141亿元,致力于临港产业体系与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体系 的同步提升,实现了“港、产、城、教”的有机融合发展。 1、城市格局日益清晰——“一主两副多点” “一主” :是指黄骅新城的主城区,包括黄骅市区、新城核心新区、新城起步区、中捷城区,正在打造功能完善的科教之城、开放之城、宜居之城; “两副” :即港城区和海兴县城,以沧海海洋主题公园为南北交汇点,形成“一海连两城、两副相呼应”的城市形态,成为华北地区知名的滨海水城; “多点” :即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10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小城区。 2、科教事业蓬勃发展 建成 沧州交通学院(原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渤海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泊头职业学院渤海分校六所高等院校和黄骅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一所中专院校,在校生25000名 渤海新区管委会院士工作站、沧州康壮化工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沧州绿源水处理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相继成立。 中科院过程研究所、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化工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争相落户。 渤海新区大学科技园、渤海新区“双创中心”、渤海众创空间、新林坡众创空间等“创客乐园”借势创立。所获成绩
沧州渤海新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系列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自觉践行新理念,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全力开展“七大攻坚行动”,各条战线捷报频传, 重大利好 连续不断,“ 十三五 ”发展强势开局,沿海强区、壮美港城建设开创崭新局面。 一是 经济指标 实现较快增长。 2016年预计完成 地区生产总值 500亿元,同比增长8%;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2.6亿元,同比增长15.2%;预计完成全部 财政收入 100亿元,同比增长11.2%;预计完成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 49.3亿元,同比增长15.3%;预计完成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5亿元,同比增长7.5%。 二是转型升级提质提速 。 紧抓 项目建设 核心不动摇,重点打造装备制造、科创、新材料、健康食品、 新型建材 、彩印包装等 特色专业 园区,强力推进“三个一批”,积极开展全程代办、全程服务。2016年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36个、总投资2944亿元,全区项目建设始终保持强劲态势。 三是对外开放高潮迭起。 建立全员招商目标考核机制,积极开展专业招商、委托招商、协会招商、市场招商、精准招商。与德国杜伊斯堡市建立 战略合作关系 ; 斯洛伐克 红酒 、 捷克航空 培训学校等项目落户中欧产业园;世原、星宇等一批韩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全区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724个,同比增长338%。 四是港口建设运营取得突破 。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港区口岸开放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成功开通“黄新欧”国际班列和至东南亚的国际直航航线, 沧港铁路 客运班车开通运行, 邯黄铁路 实现正常运营,20万吨级船舶实现满载 进港 ,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申报、达到封关条件。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吞吐量一举跨过2亿吨大关,吞吐量增速始终位居全国亿吨港口首位,成为我国第一能源大港,被《 中国水运报 》评为“2016年中国最美港口”。2016年完成吞吐量2.45亿吨,同比增长47%;集装箱突破60万标箱,同比增长20%以上。 五是对接京津先行一步 。 累计承接京津项目218个、总投资2077亿元。其中,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被确定为河北省承接北京医药产业转移的园区,北京异地延伸监管政策已经实行,签约入园北京药企达到66家、开工建设22家,首批北京药企建成生产。 六是创新创业活力涌动 。 坚持用改革激发活力,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21次会议专门听取了沧州渤海新区“五位一体”改革情况汇报,全省开发区改革发展推进会议重点推介了沧州渤海新区改革经验。全区新增各类 市场主体 6276家,总量达到3.2万家。沧州渤海新区启航众创、黄骅新林坡创业服务中心、中捷渤海众创等国家级和市级众创空间正式运营,“十大双创中心”开始启动建设,全区新增 科技型中小企业 100家,同比增长67%。 七是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一次性通过省规委会审查,并获得 省政府 批复。集中开展沿路环境综合整治、绿化沧州渤海新区大地、城乡 环境整治 等专项行动。启动 棚改 前期工作 ,推进工贸街和国富商城改造、贝壳湖公园、标准化 农贸市场 、市民体育场、港城区 雨污分流 等一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城市 配套工程 。全面夺取依法拆违攻坚全胜,共拆除违建9436处、近300万平米,做到了“零上访、零事故、零冲突、零 钉子户 ”。 八是 大气环境 持续向好。 始终把环保作为 沧州 渤海新区发展的生命线和最大的 民生工程 ,认真落实省环保约谈要求和省委环保督察意见,全力打好治理非法堆场、规范企业排放、整治施工运输 扬尘治理 等专项攻坚行动,一举扭转 空气质量 全市排名靠后的被动局面。2016年10月至12月,空气质量排名连续三个月居沧州首位;2016年,优良天数181天,同比增加49天,同比增长37%;重度和严重污染天数 同比下降 55个 百分点 , PM2.5 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九是基础设施强力推进。 重点推进了总投资646亿元的242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85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59个项目实现竣工,完成投资167.65亿元。开展 国有土地 清理,推进重点园区填方,共形成约2万亩工业熟地。 积极探索 基金、 金融租赁 、 股权融资 、 PPP 等多元融资,特别在股权类融资上取得突破,先后设立7支基金,两支总规模20亿元的基金在沧州渤海新区注册,6个PPP 项目开工 建设。 融资规模 达到223.3亿元,到位资金105.6亿元,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 资金保障 。 十是多干少说、善作善成蔚然成风 。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广泛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讲 党性 、守纪律、当先锋”和“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四个意识”,严明纪律规矩;建立“三问”决策制,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一线用人”,实行“四个干” 跟踪问效 ,年初公开承诺、每月通报排队、每季点评问责。加强 公共资源交易 过程监督,严格周通报制度,建立中介超市,规范招标行为,推进建设领域“八项检查”,做到阳光透明、公平公正,有效激发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干净干事的 主动性 和 自觉性 。 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渤海新区正以“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 精神状态 ,“多干少说、善做善成”的优良作风,开放创新,先行先试,像“三十年前的深圳特区,二十年前的 浦东新区 ,十年前的滨海新区”,抢占制高点,搭建大平台,率先发展,赶超跨越,用智慧和汗水谱写“沿海强区、壮美港城”的时代史诗,奋力打造河北沿海第一 增长极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8日,入选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 单 。周边行政单位
永胜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前进街74号
周边政府机关
新城社区办事处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新海路博远海润星城5号楼西边门市三楼
周边住宅区 房地产 行政区划
沧州拽泪渤海皤新区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沧海路
周边园区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支农街)
周边高尔夫
沧州名人高尔夫俱乐部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