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桥镇

苏桥镇 苏桥镇基本信息 苏桥镇行政区划 苏桥镇工农业产值 苏桥镇经济建设 苏桥镇苏桥特产 苏桥镇文化遗产 苏桥镇历史遗迹


苏桥镇(SuqiaoZhen)位于中国河北 廊坊 文安县境北部,距文安县城20公里,在 霸州东南,与 东杨庄接壤,距霸州20公里。北靠 大清河,南临 文安洼,面积82.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453人(2017年) 。辖1个社区、29个 行政村,镇政府驻 民生村。苏桥镇位于 文安县北部,“牛角洼”地带,南临赵王新渠,北倚大清河畔,是文安县著名古镇之一。镇域面积4659.67公顷,耕地面积37505亩。辖2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民生村。常住人口32453人(2017年)。苏桥在汉朝时就形成了村落,原名“八姓庄”。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任文安县主簿,据传曾到“八姓庄”体察民情,劝谏农桑,并在大清河上架木桥一座,使人们往来得济,为彰其德,人们随将“八姓庄”改名“苏家桥”,后简称“苏桥”。该县曾建桥及苏公祠,祠在河北,...

详情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苏桥镇所有乡中心区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苏桥镇介绍

苏桥镇(SuqiaoZhen)位于中国河北 廊坊 文安县境北部,距文安县城20公里,在 霸州东南,与 东杨庄接壤,距霸州20公里。北靠 大清河,南临 文安洼,面积82.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453人(2017年) 。辖1个社区、29个 行政村,镇政府驻 民生村。

苏桥镇位于 文安县北部,“牛角洼”地带,南临赵王新渠,北倚大清河畔,是文安县著名古镇之一。镇域面积4659.67公顷,耕地面积37505亩。

辖2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民生村。常住人口32453人(2017年)。

苏桥在汉朝时就形成了村落,原名“八姓庄”。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任文安县主簿,据传曾到“八姓庄”体察民情,劝谏农桑,并在大清河上架木桥一座,使人们往来得济,为彰其德,人们随将“八姓庄”改名“苏家桥”,后简称“苏桥”。该县曾建桥及苏公祠,祠在河北,清代已废。虽云苏公胜迹,其实苏询并未到县任职。苏桥镇1957年建 苏桥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

1997年,面积85.7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崔家坊、民生、民主、农工、团结、宋庄伙、苑口、善来营、下武各庄、东三官、中三官、西三官、 北留寨、中留寨、 南留寨、李庄、王庄、广陵城、官庄、西庄、急流口、东升、里东庄、大寺庄、南阜庙、魏李张、巩寇后、张各庄、界围2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代码131026102:~201 团结村~202崔家坊村~203民生村~204 民主村~205农工村~206宋庄伙村~207苑口村~208善来营村~209下武各庄村~210东 三官村~211西三官村~212中三官村~213北留寨村~214中留寨村~215南留寨村~216 西李庄村~217 王庄村~218广陵城村~219 官庄村~220 西庄村~221急流口村~222 东升村~223里东庄村~224大寺庄村~225南阜庙村~226魏李张村~227巩寇候村~228界围村~229大 张各庄村 苏桥镇 (16张)

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9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4654亿元,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9.13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48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2002年为21370万元,2003年为24500万元;工商企业营业收入:2002年为75052万元,总利润7505万元,同比增长16%,2003年为86510万元,总利润8651万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2002年为3032万元,2003年为3052万元;镇财政收入:2002年为271万元,2003年为3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02年为3320元,2003年为3420元。

苏桥镇物种 蛋鸡养殖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2001年3月苏桥镇被廊坊市委、市政府命名为“蛋鸡养殖专业乡”,经过2002年~2003年的不断发展壮大,苏桥镇蛋鸡饲养量由2001年的50万只发展到80多万只,日产鲜蛋2万多公斤,形成了延绵10公里,涉及14个村街,容纳530多个养殖户的蛋鸡养殖基地。广州市港兴、裕兴、书和三大 蛋品公司长年驻村收购,日产日销,使苏桥镇“清河牌”土 鸡蛋直销 广州、 深圳、 珠海及京、津等地,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苏桥镇坚持政策引路与典型带动相结合的方针,以 机制创新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的 集聚效应,努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上档升级,从而逐步形成了以五金加工、 家具、塑料为龙头的产业链条。2003年新上百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崇亮五金厂发动机支架生产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引资500万元,自筹500万元,年可创利200万元; 天华变压器 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节能变压器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年可创利150万元;海河化工厂彩色 地板砖项目,投资100万元,年可创利30万元。
  农产品 批发市场实现规模经营:2002年,苏桥镇投资50万元兴建占地15亩,可容纳500多个摊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彻底改变了原市场摊位拥挤, 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现象。根据批发业的不断发展和实际需要,2003年又投资50万元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扩建,使面积达到28亩,容纳摊位近千个,实现了规模经营,成为全县最大的农产品批发 市场。

苏桥镇北靠 大清河,南临 文安洼,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属于“ 鱼米之乡”。勤劳、质朴的大洼人在漫长的摸索中,发明了熏蒸吃鱼的方法。 熏鱼的具体发明时间已无从查考,只是世代流传至今。熏鱼的种类很多,可以用 黄花鱼、鲫鱼等,但最出名的还属 鲂鱼( 武昌鱼),其制作方法很独特。特将活鱼除去鳞,用食醋、白糖等多种配料腌24小时后,用蒸笼蒸45—60分钟,趁热用白糖或红糖用铁锅架屉熏之,成为成品。然后晾干,在晾干的过程中,其异味均无。晾干后,其骨肉分离,味道鲜美可口,并且有利于保存。苏桥熏鱼正成为人们旅游、餐饮的上好佳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因其历史久远、口感鲜美、制作独特等使苏桥熏鱼名声远播。

飞叉花叉是古代 兵器之一,也用作古代宫廷中的娱乐、仪仗工具。后汉三国时,一些武士习练耍叉,列队表演叉技,后来渐渐传入民间,成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杂技形式之一。清末民初,河北文安县苏桥镇靳文斌 承上启下,将通背、太极、花叉三技融为一体,创办苏桥飞叉会。 飞叉除在地面表演,还能只在 方凳上用双腿表演,不但能表演单叉,还能表演双叉。苏桥飞叉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崔家坊村古剧种“ 哈哈腔”、苏桥名吃“熏鱼”也分别被列入国家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皇恩亭又名望洼楼,位于文安苏桥镇东与崔家坊村相交处。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巡视文安水情,在此眺望烟波浩渺的文安大洼,故建亭留念。这也是望洼楼之称的由来。该亭原有“皇恩浩荡”金字匾额,故称“皇恩亭”。亭内立有御制碑,碑额为二龙戏珠浮雕,并有篆书“御制”,碑文为五言诗,系乾隆皇帝御笔。亭及碑座在“文革”期间被破坏。1997年,崔家坊村民筹资仿原样修复。

六郎古槐在文安县大清河堤武各庄村东北角。此处原有3棵古老的槐树,树茎粗达三、四人合围,相传宋代杨六郎(杨延昭)曾在此处栓过马,亦有传说此古槐为杨六郎所植,故当地人称“六郎古槐”此3棵树历经风雨活到现在,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至今,文安县政府对这些槐树一直作为古树加以保护。1958年,其中一棵因根部腐巧,被风刮倒。现在还剩两棵,其树干内也已腐空,但仍枝繁叶茂。

永济桥碑此碑原位于苑口村大清河永济桥南侧,现移至村委会院内保护。石碑为青石质,高1.68米,宽0.78米,厚0.26米,碑首篆书“永济桥碑”碑阳为楷书体碑文,记述了建桥年代、过程及理事、监修人姓名。国立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司司长高步瀛撰文,甘肃省长、前甘肃布政使司布政使翰林院庶吉士谷葛城潘苓皋书。据该村村民苏纪敏介绍,2008年,在修村委会时曾挖出石碑,他与村民吴中选均参与修建并发现石碑,后又填埋,大约在地下30厘米左右。根据原档案记载该石碑年代为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

周边乡镇

苏桥镇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

周边村庄

崔家坊村 地址:廊坊市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