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王庄村

枣强县, 枣强县历史沿革, 枣强县行政区划, 枣强县地理环境, 枣强县自然资源, 枣强县人口, 枣强县经济, 枣强县交通运输, 枣强县政治, 枣强县社会事业, 枣强县历史文化, 枣强县风景名胜, 枣强县地方特产, 枣强县著名人物, 枣强县荣誉称号


枣强县,隶属河北省 衡水市 ,地处 河北省 东南部, 衡水市 南端, 东隔清凉江与 景县 、 故城县 相望,西临 冀州区 ,南靠邢台市 南宫市 ,北接 桃城区 、 武邑县 。 总面积905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末,枣强县常住人口360156人。 截至2023年6月,枣强县辖9个镇、2个乡, 枣强县人民政府驻 枣强镇 新华东街3号。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分广川县地置枣强县,属 清河郡 。1996年,撤销 衡水地区 ,设立地级衡水市,枣强改属 衡水市 。 是国家园林县城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18年9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枣强县退出贫困县。 2023年,枣强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0.5亿元,同比增长5.6%。历史沿革夏代,为 冀州 大陆地。 商...

详情

边王庄村地名网_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边王庄村资料简介
  边王庄村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311211002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31121。边王庄村与新华、朝阳、永兴、世纪、董子、瑞祥、城市花园社区、丁家庄村、老杨庄村、毛家园村、彭杨庄村、店东张庄村、徐庄村、小桃园村、尧上村、李武庄村、前王庄村、西张庄村、赵武庄村、刘家庄村、北李庄村、芦武庄村、南关村、东关村、三里营村、西马庄村、大桃园村、西关村、三街村、胡家庄村、衡店村、郝家庄村、阳谷庄村、红武庄村、孟家庄村、北王庄村、东马庄村、八里庄村、太平庄村、康马村、新村、黑马村、刘阳前村、刘阳后村、杨宅城村、邱庄村、北姚庄村、潘庄村、刘宅城村、寺宅城村、程屯村、西司庄村、赵屯村、武杨官村、王屯村、徐杨庄村、王宅城村、北店村、东司庄村、申屯村、陆辛庄村、许杨庄村、范庄村、袁杨官村、西白庄村、东小李村、阎杨官村、杨苏村、七里营村、胡仁屯村、窦家庄村、烧盆屯村、徐小寨村、打车杨村、门庄村、王洼村、三小寨村、张家屯村、苏杨庄村、左武庄村、陈杨庄村、西青花村、孟屯村、周村、马町村、王李枣林村、烟王庄村、郭柳林村、邢枣林村、东白庄村、江冯庄村、范柳林村、丁柳林村、阁王庄村、孙枣林村、小屯村、杜烟村、崔村铺村、寺上村、西滕村、马均寨村、王滕村、阴家庄村、马家庄村、老官里村、东滕村、西潘疃村、东潘疃村、马厂村、河头村、史家庄村、五里铺村、张庄村、大雨淋召村、段宅城村、大金村、张郝村、杨雨淋召村、大王村、葛家庄村、梁家屯村、宋王坊村、荣郝村、付雨淋召村、东郭家庄村、刘郝村、江家庄村、仝家庄村、大罗庄村、芦王坊村、南郭家庄村、赵王坊村、叩家庄村、接官亭村、张家庄村、前王村、曹滕村相邻。

枣强镇行政区划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边王庄村介绍

枣强县,隶属河北省 衡水市 ,地处 河北省 东南部, 衡水市 南端, 东隔清凉江与 景县 、 故城县 相望,西临 冀州区 ,南靠邢台市 南宫市 ,北接 桃城区 、 武邑县 。 总面积905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末,枣强县常住人口360156人。 截至2023年6月,枣强县辖9个镇、2个乡, 枣强县人民政府驻 枣强镇 新华东街3号。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分广川县地置枣强县,属 清河郡 。1996年,撤销 衡水地区 ,设立地级衡水市,枣强改属 衡水市 。 是国家园林县城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18年9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枣强县退出贫困县。 2023年,枣强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0.5亿元,同比增长5.6%。

历史沿革

夏代,为 冀州 大陆地。 商代汽尝炒,为 棘津 地。 西周,位于冀州东部、 兖州 西界。春秋,为 晋国 棘津地。战国,为 赵国 东阳 地。 秦,为信郡地,属 巨鹿郡 。 枣强县地图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分广川县地置枣强县,属 清河郡 。甘露四年(前50年),属 信都郡 。东汉,省枣强县为广川县,属 清河国 。 三国魏,复省广川县置枣强县,属 安平国 。 晋,省备充枣强县入广川县,属 渤海郡 。 北魏,并置枣强、广川二县,属 长乐郡 。太和十八年(494年),割枣强、广川二县地置索泸县,三县都属长乐郡。北齐,省广川、索泸二县,并入枣强县,仍属长乐郡。北周,袭北齐制。 隋代,复置广川县,改名 长河县 ,移属 平原郡 ,而枣强先后属长乐郡、冀州和信都郡。 唐武德初年,枣强属冀州,循属 魏州 。天宝初耻微煮年,属信都郡。乾元初年,仍属冀州。 五代后周,废长河,专置枣强县。 北宋初,建置如后周纸轿宙堡,熙宁元年(1068年),省枣强县为镇。熙宁十年(1077年),复置枣强县,属冀州,隶武安军节度。 金代,属 河北东路 河间府 冀州,仍隶武安军节度。天会十年(1132年),县治由旧县村迁至刘马村,即今县城址。 元代,属 真定路 冀州,改隶 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 。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 真定府 冀州,隶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燕南道,洪武二年(1369年),属如初,改隶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属如初,仍归隶燕南道。永乐元年(1403年),始定为直隶真定府冀州枣强县。 清代,改冀州为直隶州,枣强属之。 民国元年(1912年),仍袭清制,本县属 直隶省 冀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一律改称县,各县隶于省。民国三年(1914年),本县属 大名道 ,后废道改省。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称 河北省 ,废道,改为省、县两级制,枣强直隶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河北省划为十七个督察区,枣强属第十四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建立枣强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专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以县城为界,枣强县分为枣南、枣北两个县。枣南县先后属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专署、第五专署、第六专署及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枣北县先后属冀南行政主任第三专署、第五专署及冀鲁豫行署第五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枣南、赵陈县(原枣北县)合并,复置枣强县,属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冀南行署第五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区五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本县属河北省 衡水专区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捆嫌49年10月,属茅键河北省衡水专区。 1952年11月,改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11月,枣强县、衡水、 武邑 、 冀县 合并,为 衡水县 。 1961年5月,衡水县又分为衡水县,冀县。原枣强县、冀县,并为 冀县 。属石家霉朵炒庄专区。 1962年1月,复置枣强县,仍属石家庄专区。同年6月,复置衡水专区,枣强属之。 1967年12月,衡水专区改称 衡水地区 ,枣强属之。 1996年7月,撤销衡水地区,设立地级衡水市,枣强改属 衡水市 抹汽慨。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2年1月,属本县的大城、张单驼、王善驼、艾善驼、孙善驼、东军卫、西军卫、张泡庄划归 衡水 。衡水南辛庄划归本县,本县的东沙窝、西沙窝、白庄、刘屯、南良寨、张庄、王庄、沙河划归 武邑 。 1996年,撤销康马乡、门庄乡、滕村乡、孟屯乡、宅城乡,并入枣强镇。撤销张米乡、石村乡、金子乡,并入大营镇。撤销流常乡、吉科乡,并入马屯镇。撤销娄子乡,并入新屯乡。撤销崔庄乡、卷子乡,并入张秀屯乡。撤销吉利乡,并入唐林乡。撤销臣赞乡,并入王常乡。 2013年10月,撤销新屯乡、张秀屯乡,设立新屯镇、张秀屯镇。 2018年5月,撤销唐林乡,设立唐林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枣强县辖9个镇、2个乡: 枣强镇 、 恩察镇 、 大营镇 、 嘉会镇 、 马屯镇 、 肖张镇 、 张秀屯镇 、 新屯镇 、 唐林镇 、 王均乡 、 王常乡 。 县人民政府驻 枣强镇 新华东街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枣强县,地处 河北省 东南部, 衡水市 南端,介于东经115°35′~115°58′,北纬37°08′~37°35′之间。 东隔清凉江与 景县 、 故城县 相望,西临 冀州区 ,南靠邢台市 南宫市 ,北接 桃城区 、 武邑县 。 东西宽28千米,南北长45千米, 总面积905平方千米。 枣强县

地质

枣强县,属第四纪冲积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拗的一部分,是从中生代以来一直沉陷的盆地。在这个大拗陷盆地的基底中,还存在主要由深大断裂分隔开的构造单元,其沉陷速度和幅度是不均一的,所以沉积厚度也不一致。本县处于这个拗陷盆地的沧县隆起区,沉积厚度约为450米,主要包括河流冲积与湖沼沉积两种岩相。

地形地貌

枣强县属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全境除索泸河两岸有少许沙丘外,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黄海高程)23~29米,地面坡降七千分之一。 河北省中南部平原系由古代河流冲积而成,在本县呈大平小不平之势,在总体平坦之中,尚有不少洼地。重点大洼12个,小片洼地500多个。

气候

枣强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太阳辐射年平均总量122.13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555.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8%,年平均气温13.0℃。无霜期年平均191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97.7毫米。

水文

枣强县属海河水系黑龙港流域,境内有两条河流,由南向北,纵贯全县,东为清凉江,西为索泸河,均为季节性排沥河道,除雨水较多年份外。长期干涸。

土壤

枣强县土壤以潮土为主,有两个土类,4个亚类,8个土属,48个土种。从表层看,分沙质土、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枣强县地上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域外调水两部分组成,地表水产生多集中在二季度、四季度。地下水从上到下分为浅层水、微咸水、深层水三种。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4326.7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水资源4022.2万立方米,合计8348.9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枣强县有1119147.73亩耕地,其中:砂质土16714.38亩,砂壤土158430.23亩,轻壤土848712.51亩,中壤土95290.61亩。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枣强县常住人口365640人。 截至2022年末,枣强县常住人口360156人。

经济

综述

2021年,枣强县实现生产总值125.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15.9亿元,同比增长8.0%;第二产业40.5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69.1亿元,同比增长8.8%。 2023年,枣强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0.5亿元,同比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7%,位列全市第2;其中,税收收入较上年度增收1.3亿元,同比增长29.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0106元、18871元,同比增长5.8%、7.4%。

第一产业

2023年,枣强县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2万余亩。打造粮食核心区53.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19万亩,粮食总产9.8亿斤。发展节水示范区13.56万亩,“2+N”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全县果蔬种植面积达到5.9万亩。 2023年,枣强县认定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14家,新增省级家庭农场8家。积极推广“1+5”村集体增收新模式,48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占比88.4%。

第二产业

2023年,枣强县累计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2家、四级及以下子公司2家,全年争列省市重点项目34个,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105%。保障重点项目用地1000亩,有13个项目竣工投产,19个项目落地开工。出让标准地500余亩,盘活闲置厂房5.66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2年,枣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7.6亿元,同比增长0.6%。 截至2022年末,枣强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末余额398.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5.8亿元。 2023年,枣强县高水平举办中国·大营国际皮草博览会,100余名俄罗斯采购商前来洽谈采购,合同成交额达10.5亿元。

交通运输

铁路 京九铁路(枣强站、大营站),邯黄铁路(枣强西、流常站),石德铁路,京九高铁(十二五规划),众多铁路交汇使枣强县成为贯通东西南北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 公路 枣强县县内有衡德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邢衡高速公路等三条高速公路。枣吉路大修工程、肃临路枣强至肖张路段中修工程、肃临路大营南(营段路)大修工程使得枣强县公路网化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4条国省道为主骨架,高速公路穿插其中,县乡公路纵横交错,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枣强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00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0千米,省道89千米,地方道路889千米。

政治

现任领导(仅列党政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刘新营
县长 张赤峰
截至2024年3月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枣强夜景 2023年,枣强县职教中心完成扩建,第十一小学建成投用,新建、改造幼儿园3所,中小学校电子门禁系统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区、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配备试点县。

科学技术

2023年,枣强县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培育“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41亿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5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新获发明专利38件,万人拥有量达到2.66件。

文化事业

国家三级图书馆: 枣强县李玉霞图书馆。 2023年,枣强县平原枪声—枣强抗日战争印记馆对外开放,空调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克洛娃皮草获批全省第八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全市首家乡镇文史馆。

医疗卫生

2023年,枣强县国家卫生县创建通过省级评审,县医院二期工程有序推进,中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投入使用,中医院正式成为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新院区。65岁以上基础病患者全部建档立卡,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和托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社会保障

2023年,枣强县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140户,河西社区老年食堂投入运营。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建成高标准“零工超市”5个,城镇新增就业3619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历史文化

裘祖文化

枣强县大营镇是中国裘祖文化和裘皮产业的发源地。为进一步发挥“裘祖文化”品牌效应,彰显裘祖文化的影响力,枣强县申请了“大营裘皮”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范围为该县的大营镇、新屯镇、恩察镇、嘉会镇4个乡镇,行政区域面积达265平方公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成功,对保护大营地方特色产品品牌知识产权、品牌兴企、质量兴县、富民强县、提升裘皮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为进一步丰富裘祖文化的内涵,他们重点培育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精心传授传统制作技艺,让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得以保护和传承,现大营裘皮制作技艺已列入了省级文化遗产名录。该县建设了营皮文化博物馆,谋划了裘祖文化步行街、比干庙改扩建等一批裘祖文化重点工程,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之中,推动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集中展现“裘祖文化”的几千年的风采。

董子文化

枣强县是董子故里,雕于明代的石像保存完好。为了更好地传承董子文化,他们全国聘请设计团队,规划建设了占地近200亩、投资4000万元的董子文化公园项目,投资几十万元对董子祠进行了修缮,安排专人进行守护。该县成立了董子文化研究会,特邀中国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周桂钿、李存山等一批专家学者来枣强调研考察指导,专家对枣强的董子文化研究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们积极与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进行密切合作,会同专家学者对该县的董子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进行了挖掘、搜集、整理,推出了一批高水平、高品位、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编纂了《董仲舒艺术碑廊书法鉴赏》、《董仲舒思想探究》、《董子儒家思想研究》等一大批学术成果。

移民文化

枣强县是“明初大移民”移民集散地之一。从永乐洪武年间开始,山西洪洞县向枣强移民,后枣强作为移民的中转地,大量的先民移向山东等地,枣强由此成为全国重要的移民文化发源地。从上世纪末以来,每年都有许多山东人到枣强来寻根问祖。2013年,枣强县依托自身移民文化优势,在强化移民文化整理发掘的基础上,成立了枣强县移民文化研究会,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移民文化节。

风景名胜

通明宫遗址 董仲舒祠堂遗址 (2张) 通明宫遗址,位于河北枣强县张秀屯乡。该遗址近似正方形,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近9万平方米。遗址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遗址、前殿遗址、后殿遗址。 原通明宫属元代寺庙建筑,建于1341年,几经增修,建有殿堂、阁楼、庙宇、亭台等建筑物共有七七四十九座,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宏伟。因兵燹毁于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

地方特产

大营裘皮 马莲小枣 大营裘皮 ,河北省枣强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河北大营因盛产真皮原料、真皮服饰而闻名,故有大营裘皮称号。在大营建造有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和大营镇生产市场,经营范围涵盖生皮、熟皮、半成品、裘皮服装、编织、饰品等。市场中主要的真皮材料有:水貂、蓝狐、白狐、貉子、獭兔、家兔、黄狼等。大营裘皮质地柔软,毛质细润柔软,轻柔暖和。 2014年10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营裘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吴罡 吴罡 ,河北枣强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选调参军。曾任 中南军区 海军政治部主任、干部部部长,海军政治干部学校政治委员、海军指挥学校政治委员、海军政治学校政治委员、海军学院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新颖 谢新颖 ,1923年3月生,河北 枣强 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 文化部 人民出版社 社长、湖南省第六届、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荣誉称号

2020年1月,枣强县入选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4月,枣强县入选河北省2019年度体育工作最佳县。 2020年5月,枣强县入选河北省2019-2020雪季冰雪运动示范县。 2020年6月,枣强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7月,枣强县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1年1月,枣强县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7月,枣强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10月,枣强县入选河北省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 。 2021年12月2日,枣强县入选第13届河北省双拥模范城。

周边行政单位

枣强县枣强镇烟王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烟王庄村

周边政府机构

枣强镇边王庄村腥恭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建设南路

周边村庄

边王庄村 地址:衡水市枣强县和平南路

王庄村 地址:衡水市枣强县

王庄村 地址:衡水市武邑县

王庄村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