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村

归朝村 归朝村基本情况 归朝村文化教育 归朝村行政区划 归朝村地理环境 归朝村自然资源 归朝村人口民族 归朝村经济概况 归朝村社会事业 归朝村历史文化 归朝村风景名胜


归朝(普通话读作chao二声,当地方言读作zhao四声)村,太原市县区行政村,隶属阳曲县泥屯镇。依据1999年阳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新版《阳曲县志》载,该村因有离相之人归朝,得名归朝。村落历史悠久,古人类活动遗迹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阳曲县志》卷三-村落章节中已有该村记录,成熟村落文明存在历史不低于330年。结合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聚落形成到有一定影响力需要上百年历史积淀,所以村落文明实际历史更长。村落位于泥屯镇往北沿权新线3-4公里处,地处泥屯河流域东侧东北-西南走向的倾斜台面。东靠棋子山,南邻伽(qie)东村,北接思西村,西邻白家社村。该村曾为泥屯地区人口较多的村落,60年代曾有“思一千,归八百”的形容传播于阳曲各地。近年人员增速渐缓,全村总人口目前为1279人(存疑),以务农为主,从事谷物、玉米、黄豆等经济...

详情

归朝村地名网_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归朝村资料简介
  归朝村是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122103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0122。归朝村与泥屯村、思西村、白家社村、伽东村、代庄村、中兵村、东青善村、西青善村、芦家河村、阳坡村、苏村、付家窑村、杨家井村、张家庄村、松树村、南路村、岔上村、石家庄村、耀子沟村、赤泥社村、龙泉村、权庄村、西沟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归朝村同名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归朝村介绍

归朝(普通话读作chao二声,当地方言读作zhao四声)村,太原市县区行政村,隶属阳曲县泥屯镇。依据1999年阳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新版《阳曲县志》载,该村因有离相之人归朝,得名归朝。

村落历史悠久,古人类活动遗迹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阳曲县志》卷三-村落章节中已有该村记录,成熟村落文明存在历史不低于330年。结合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聚落形成到有一定影响力需要上百年历史积淀,所以村落文明实际历史更长。

村落位于泥屯镇往北沿权新线3-4公里处,地处泥屯河流域东侧东北-西南走向的倾斜台面。东靠棋子山,南邻伽(qie)东村,北接思西村,西邻白家社村。

该村曾为泥屯地区人口较多的村落,60年代曾有“思一千,归八百”的形容传播于阳曲各地。近年人员增速渐缓,全村总人口目前为1279人(存疑),以务农为主,从事谷物、玉米、黄豆等经济作物及果蔬(西红柿、苹果等)种植。

该村落为白马掌(泥屯地区俗称)中心位置,土壤适宜谷物种植,盛产小米。据县志载,该地区所产小米曾列清廷贡米,即在太原地区享誉盛名的“白马掌小米”。(注:白马掌小米泛指该地区所生长的谷物,并非品种名称,常见种植谷物为“东风亮”红谷及晋谷21等)

该村保留较多传统文化遗址,如城(方言读si一声)子头地区新石器时代、夏代、战国文化遗址,未经开发的明清民国民居建筑、杜娘娘堂、白龙庙老爷殿等均为未开发原生态景点。

归朝村耕地面积5240亩,多数为旱地,以种植小米和玉米等 农作物为生;还有几户以养殖羊、猪为生的;由于所在村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的不方便,故给农民带来的效益不是很好。 地理位置

拥有阳曲县国税希望小学1所(前身为归朝小学中心校)、幼儿园。

阳曲县国税希望小学(原归朝小学)

前身为归朝小学中心校。学校前身由白龙庙改建,1996年由市县捐资兴建新式平房教室(此前为庙舍危房)。2001年后,由阳曲县国税局资助,改建国税希望小学。该校设有一到六年级兼幼儿园。

目前拥有教师6人,学生70多人(实际比此数字少,需确认)。师资力量短缺,一名教师身兼数职。

由河坡、西街、东街、后巷、南巷、墙后巷、炉子巷、猫生巷、五道爷、南砚瓦等区域构成。其中南砚瓦区域建筑较新(原先为生产队场院)

海拔880米左右,多沟壑,黄土高原下切地貌。耕地面积5240亩,多数为旱地梯田,包括有长征、下河、燕儿坡、南皮、西皮、麻地湾、绿十亩等地。

建筑石料资源丰富

地下蕴藏有少量煤矿,未经开发

该村曾为阳曲县内人口较多的村落,70年代曾有“思一千,归八百”的形容传播于阳曲(思西为人口最多的村子)。近年人员增速减缓,全村总人口目前为1279人(存疑),

人口以本地原住民居多,汉族为主。其中王、郑、杜、侯均为当地大姓,另有张,贺、赵等迁入姓氏。

拥有对外承包石料厂1所。从事建材石料销售运输。承包费用较低,与由此造成的环境代价交大。

种植旱地西红柿蔬菜、果树业为生。

拥有谷物加工电磨作坊1个

流动饭店1所(拉拴饭店)

乡村零售店累计8家左右,如海生商店、志庆商店等

拥有省组织部拨款建造的村委会建筑,

拥有村民活动广场,配套有室外体育活动器材

拥有村卫生所1个,中医店1个

据1999年阳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新版《阳曲县志》载,该村古有离相之人回朝,得名归朝。

该村保留较多传统文化遗址,如城(方言读si一声)子头地区新石器时代、夏代、战国文化遗址,未经开发的明清民国民居建筑、杜娘娘堂、白龙庙老爷殿等均为未开发原生态景点。

拥有多处未经开发的文物古迹资源

城(方言读si一声)子头遗址

位于归朝村于思西村之间,泥屯河东岸台地上。东西约140米,南北约700米,分布面积约9.8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仰韶晚期、龙山晚期)、夏代、战国文化遗存。地表采集物比较丰富,有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黑彩弧线三角纹钵残片、仰韶文化夹砂红陶素面罐口沿及泥质褐陶尖底瓶口沿残片、龙山文化晚期夹砂灰陶绳纹鬲足和泥质灰褐陶素面磨光双腹钵残片、夏代泥质灰褐陶素面葫芦瓶口和泥质灰陶鬲足、战国泥质灰陶绳纹罐口沿残片。200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杜娘娘堂

位于归朝村东棋子山半山腰处。修建有庙堂一座,即为”杜娘娘堂“,堂里供奉男女两尊石像(原物已于文革中被毁,仅剩半身碎像,后重修)。

娘娘堂为当地人所信奉的村落保护神。所供奉的杜娘娘源于反封建包办婚姻的相关传说。

据民间口述传说,相传杜娘娘原是今天岔上地区的一名农家女,以心灵手巧闻名,纺线织布,担水洗衣做饭磨面碾米都很精通。杜娘娘长到十六岁,出落得如花似玉,受人喜欢,她亲手纺织的布能绕棋子山九千九百九十九圈,缠起来有锅大的两个线蛋蛋(方言表述,即为线球的意思)。离杜姑姑家不远的后交村(岔上地区的一个村落)有个放羊娃,从小父母双亡,人们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叫他小羊倌。小羊倌每天到棋子山放羊,杜娘娘每天到棋子山挖野菜,两个人这样经常在棋子山见面,一样的苦出生,一样的苦日子,两个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常言道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四回无顾忌,天长日久两人情投意合心生爱恋,私定了终身。但这桩亲事遭到了嫌贫爱富的杜娘娘父母的反对,为了攀结高贵,杜娘娘被迫许配给了一家富户的老爷做小妾。杜娘娘知道后从日出哭到日落,又从日落哭到日出,整整哭了七七四十九天,到第五十天头上,娶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来了,杜姑姑见娶亲的就要进前门,于是自己踩着两个大线蛋从后门走了出去,脚踩着线蛋就像腾云驾雾一般飞到了归朝村东棋子山的半山腰,并且把自己变成了一尊石像。这事很快就让小羊倌知道了,于是赶着羊群来到了石像旁,一看就知道石像是杜娘娘的化身,便哽咽着说:“杜姑姑啊杜姑姑,你要是真的爱我就往旁边挪一挪。”说来也真是奇怪,杜娘娘的石像真的就往旁边挪了三步远,小羊倌走过去往杜娘娘的身边一坐,就再也没有起来,也化作了一尊石像。山坡上的羊群也变成了许多黑白相间的石头。后来,人们为了赞美杜姑姑和小羊倌忠贞不渝的爱情,就在他们坐化的地方盖了一座庙,

1993年左右,当地曾发生普遍张贴黄纸做底贴有红色公鸡剪纸图案的现象,据称源于杜娘娘的指示。当然民间传说,不足为信。杜娘娘更多是当地老百姓趋利避害的精神寄托。

目前该景点未经开发,为开放式原生态景点,可自由前往,但山路难行,可请当地人带路前往。娘娘堂位置较高,可同时俯瞰“白马掌”全景,如天气状况较佳,可远观到太原市城北楼宇。

野杏坡、独居老太故居

此地位于去往杜娘娘堂的途中,位于归朝村东梯田最高处。该处曾有一位村中老太常年居住。其子女均在山下村中生活。老太一人过惯独居生活,长年隐居山中。进山可参观老太故居(有土窑洞、旱井等设施)

距离老大故居不远,即为野杏坡。野杏据传为老太所植,占据一片较大的山坡。春节杏花盛开,山坡尽粉,景色宜人。每年春季4-5月左右果实成熟。当地儿童少年会上山摘食。

该景点未经开发,可自由前往,最好有当地人带路。山野之地,蛇虫鼠蚁较多,请做好防护。

明清民国民居古建

该村旧时富户居多,村中多有民宅古建遗址。其中以王氏地主宅院较多(村西、村北、村东均有分布,可自行询问),另外有村西杨氏村民所居民国建筑及村东王氏村民所居民国时期葡萄院(大门已毁,仅剩内厅及葡萄砖雕照壁,以此得名)。此外也有部分郑氏、杜氏家族的古建遗存。

该地主要特色为原生态,未经商业开发,在感受到晋商地主风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今乡村的迷失破败。当然由于保护不善,及当地人对于文化古建认识不足,已有相当多文化古建在岁月斑驳中化作尘埃。

摄影爱好者及古建筑爱好者可前往参观,无门票,可与当地村民沟通后,入院参观。希望可以参考到美丽的景色

老爷殿

全貌已毁,仅残余大殿一座(现为村民所开的中医店),门前有乾隆年修庙石碑记录。另外有清朝古槐树1株,位于归朝小学操场内(原为白龙庙遗址)。可在村中参观。

周边小学

阳曲县泥屯小学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权新线泥屯镇泥屯小学校

周边乡镇

泥屯镇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

周边村庄

归朝村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

泥屯村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